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琵琶行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琵琶行翻译范文1
一、反思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基础学习的前提下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和知识层面的拓展,其所包含的教学领域覆盖图形、函数、数值等的系统认知和计算应用,学生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计算规律(如公式)和奥秘(如不同公式之间的联系),就会如鱼得水,找到其中的学习乐趣。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应该立足如何帮助学生提炼计算规律和数值之间的相关性,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从数学知识的表面含义以及公式的应用方面进行教学。
就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更多的关注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而对这种改革是否具有实践性则除了用考试成绩作为考评标准以外,没有其他客观的标准可以加以评估。如在苏教版《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和表现,如点在坐标中的应用、点所组成的坐标、坐标与象限构成,如果仅从认识和理解的角度学习,教师只需要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讲解清楚即可。按照实践应用的要求,教师却需要将这些知识点在具体案例中的使用和计算作为讲解的重点。就目前的教学侧重点来看,显然相对前者来说后者被教师和学生的忽略性更高,学生仅仅理解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各种知识点,但是无法在具体的习题中加以使用,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相当于零。
二、反弹琵琶法在数学教学反思中的应用
1.用反弹琵琶法验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弹琵琶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并不是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方法创新,作为一种逆向思维的倒推验证法,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在实际的数学题目的解答中反弹琵琶法也经常被运用来论证题目的正确性。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因为缺乏有效性的把控标准和监督机构,学生和教师无法就课堂内容的讲解实效进行沟通。由此,反弹琵琶法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对课堂效果进行反复推敲并对学生知识理解度进行把控。如苏教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一课的课程设计中,为了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建议教师从两个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角度一:如果学生都对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并掌握之后,本堂课该如何讲解;角度二:如果学生对平行线的概念性质有所了解但是无法对其知识点进行运用,本堂课又该如何讲解。
2.用反弹琵琶法变“教与学”的被动为主动
在苏教版的九年级数学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普及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如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特点、相关的计算方法。按照传统教学,教师会用模型、图片、视频等为辅助工具来为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点是课本中有记录的,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点,学生在自己预习的时候就可以自行学习,因此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讲解的话,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欲望。
琵琶行翻译范文2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描写艺术(音乐和绘画)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积累一些基本的鉴赏技能,进而培养学生们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但这个目标对于目前的高中学生来讲却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学生自身已有的艺术素养不足以支撑他们对描写艺术的文学作品的品读鉴赏。因此当作者用一些相对专业的术语把对音乐和绘画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的时候,学生很难通过抽象的、自己也不甚理解的文字去还原艺术作品的本来面目和真正魅力,在此接受层次上进行艺术鉴赏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教学上,多数老师不过是把它们上成文学课罢了,对于如何真切地感受艺术魅力觉得无从下手。笔者力拙,但却想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去作一尝试,力争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感受艺术魅力上能有所收获。
阅读是打开文学艺术作品宝库的钥匙。学生要想体味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就要到文字上去找突破口;要想体会文学艺术作品的美,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必须从它的载体――文字入手;要想深刻体会文字所传达的艺术气息,就必须在明白语义的基础上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体会、升华,由文学形象还原为艺术形象,由艺术形象上升为一种个人情感体验。因此在设计本单元的教学时,要把阅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以《琵琶行》为例,笔者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目标、自主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管是学习目标还是探究的问题,都要强调在阅读的基础上去设计,去理解。这样,阅读就成了课堂的主轴线,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艺术形象,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才会达成,学生才会真正从本单元的学习中得到可能受用一生的东西。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大家知道,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学习这个单元的任务就是来尝试掌握这一本领的。而《琵琶行》主要是为了锻炼大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的,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琵琶行》,一起品味、感受音乐文学艺术的魅力。
2.检查预习
明白文意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检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
《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传世佳作,阅读全诗,结合学案,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为本课设计一个学习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个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学生设计的目标和问题,尽管表述各不相同,但都不外从情感、音乐描写、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方面着手,老师此处可根据学生设计,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课堂处理。教师备课要充分,所有的方面都要准备好。笔者执教过程选用两个目标:⑴阅读品味音乐描写的特点。⑵ 阅读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针对第一个学习目标,老师引导学生从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段入手去品味琵琶曲之美。首先,学生高声朗读第二段,总体把握琵琶曲的特点。学生多数能体会到琵琶曲的美。此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描绘琵琶曲的美的。学生带着问题再读文本,很快就会发现作者运用的一些典型艺术手法。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使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席如此美妙的“听觉盛宴”。音乐本身是流动的时间艺术,主要通过音调的高低和旋律的变化等来塑造艺术形象,作者的文字描绘当然会捕捉到这些变化。而学生也要捕捉到这些变化,并利用朗读的轻重缓急来反映这些变化,就要再读文本,边读边体会。当学生掌握后,请学生朗读,老师趁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就能越来越准确地把握琵琶曲的变化,并读出自己的情感,此时老师再适时范读,把整个阅读体味推向。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通过阅读而再造的琵琶曲的艺术境界中,个个摇头晃脑,跃跃欲试。
由此老师总结过渡,进入第二个目标的学习。音乐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我们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痛苦,我们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欢。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的,那琵琶曲表现琵琶女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再读文本。
学生通过阅读会从乐曲中得到愉悦、激愤、哽咽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老师趁势点拨,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一首繁复的琵琶曲就是琵琶女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总体情感基调是由喜转悲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第三段,印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琵琶曲旋律的变化和琵琶女身世的经历是如此的契合,学生真正体会了音乐作品和演奏者合二为一的境界,也就自然体会到了艺术的震撼力和表现力。
对于琵琶曲作者的体会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对于琵琶女的诉说作者的感受是“又闻此语重唧唧”。学生阅读第四段,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学生能概括出作者的人生经历,由此联想琵琶曲的繁复多变和琵琶女的身世经历,不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二、三、四段,深入品味艺术作品的魅力。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很优秀,通过一起讨论交流,我们共同积累了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方法,提升了感受艺术魅力的能力,达成了同学们预先设定的目标。有了这些能力,如果我们能重返两千多年前俞伯牙所生活的地方,那么相信他将不再会感到知音难觅,相反他会说:高山流水,知音无限。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作品的感受力为目标,以阅读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最终形成了学生、作者、琵琶女、琵琶曲多方面的共鸣,真正体会了艺术的感染力。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是成功的。本节课还尝试了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自我设计探究问题的环节,从实际的课堂效果看,学生经过这么多年语文素养的积累,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这个工作交给他们自己去完成,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捕捉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琵琶行翻译范文3
一、试题示例
1.2015浙江卷《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摇?摇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2.2015北京卷《醉翁操》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摇?摇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二、试题分析
1.这两篇诗歌鉴赏,虽然来自不同的省份,但都不约而同地考查了名句名篇默写
如2015浙江卷21题,2015北京卷第17题、第18题。答案来自高中课文《琵琶行》《归去来兮辞》《醉翁亭记》,分别从营造氛围、渲染气氛、表达手法、人物形象、思想情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这些题目看似没有必然联系,但以与鉴赏的诗歌内在关联为纽带,缀成一体,相互生发,相得益彰。即考查了学生对古诗文掌握的熟练程度,又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极富新意。这也凸显出2015年高考试题,以纲(高考大纲)为纲,以本(语文课本)为本的原则。
2.两个鉴赏题都考查了关于音乐描写的手法
我们在高中语文必修二《琵琶行》学习了音乐描写的高超手法,作者使用摩声、通感、侧面烘托等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音乐。基于此,这两篇诗歌鉴赏就很好的应用到了这些来自课本的知识。如2015北京卷17题①小题,题目说“琅然、清圜”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这是用玉声形容淙淙泉声的清亮、圆润。要求选择出没有用这种手法的一项。其中出自刘长卿的《听笛声留别郑协律》的“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这句,显然没有使用摩声的手法。商、羽为我国古代音乐的音阶,属于直接用音阶来描写笛声。此句与“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的写法显然不同。但问题在于学生必须懂得音乐知识,有基础的音乐修养,能够明白商、羽为音阶,否则这个题目的答案只能是猜测。这又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生活的范围有多宽广,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宽广”的话题。说到底这样的题目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在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
3.诗歌的表达方式,仍然是诗歌鉴赏考查的必考内容
2015浙江卷第22题要求分析诗歌上片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所谓描写角度,从大的方面来讲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两种。就这个题目来讲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考查。上片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上片描摹了春和景明,百鸟喧鸣的欢畅场面;夜晚幽深寂静,苍凉高亢的老凤之声;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下片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从听者方面来描写,听者既感受到了落红时节、天气暖而轻的慵懒气息,也感受到了边关天气风沙漫天、寒气凌冽的肃杀,更联想到浔阳月色的凄清、冷寂。写到了对这个气氛的感受等。
4.考查诗歌主题、思想情感一直是稳定不变的命题
2015北京卷《醉翁操》设置了两道题目对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进行考查。其中第16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第19题以问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三、备考策略
诗歌鉴赏考题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探究能力,因而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自2013年以来,全国卷(2)语文考题都保持在11分。但从考试结果来看,诗歌鉴赏题得分不理想。因此在诗歌鉴赏的备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归因,分析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1.回归教材重视课本习题的回顾、剖析、研究、拓展
就以2015年高考的两篇关于音乐描写的诗歌为例,尽管选择的材料在课外,但涉及的问题在课内,涉及到了《琵琶行》《归去来兮辞》《醉翁亭记》《山居秋暝》《论语》等相关篇章,没有初中及高一高二的扎实教学,就很难进行有效备考。因此高考语文备考应该从高一开始,从新授课着手,重新审视教材的经典价值,不断的在教学中研究教材,深入剖析,加强拓展训练。
2.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鉴赏诗歌必须以读懂诗歌为基础
学生往往忽略诗歌的内涵,凭借臆想来答题,究其原因在于读不懂诗歌,无从下手。诗歌首先属于文言文的范畴,要真正懂得诗歌的内涵,就必须先弄清字面意思,所以讲诗歌用散文的语言翻译过来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由浅如深,层层推进,诗歌鉴赏方能落到实处。
3.理清诗歌鉴赏的命题方向,学会解题常规思路
由于诗歌鉴赏难度系数较大,所以命题较有自身特点。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比如:点评特征、手法技巧、情感意境等,一般使用: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景物特征+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点评性语句的方式进行答题。考查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技法,或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答题格式上,―般是先观点,后理由;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进行解答即可。
4.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断开拓学生的眼界
琵琶行翻译范文4
互文修辞手法并不属于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在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中有很多例句。因此,了解这种手法的形式和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文有很大的帮助。
一、“互文”的辨识方法
首先,必须有两个对称的结构。“互文”的名称已表明这一点,这也是它最显著的一点。如《张衡传》:“通五经,贯六艺。”就是两个短语结构,“通”与“贯”处于对应位置上,是“互文”。有些单句中的互文也是处在两个结构中。如《阿房宫赋》的“朝歌夜弦”,前两字是一套结构,后两字是一套结构。两套结构在意义上互相包蕴:朝朝暮暮,唱歌弹琴。
其次,必须有相对应的词语。这里说的“对应”,不仅指词性相同,意义上也往往相关。
最后,还要注意对称结构双方的意义,都必须互相包蕴,要么是互相补充,要么是互相解释,要么是互相印证。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谏”和“追”就是互文关系,都是“补救,追回”的意思 。上述四种方法应综合起来考虑,才就能准确辨识,避免望文生义。
二、“互文”的修辞效果
使用互文修辞,是因为它既可以避免用字重复,又具有语简而意丰的表达效果,具体有如下作用:
(一)运用互文,简洁且形式整齐。
(二)运用互文,对称、互补,扩大了意义的容量。
(三)运用互文,避免重复用字,使诗文音调明快,增强了音韵美。
三、“互文”的分类
互文的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现结合教材中的例句分别加以说明:
(一)本句互文:指同一个句子中有些词语相互映衬呼应,互相渗透。
(二)对句互文:指前后两个句式互相隐含词语,两相映衬,互相呼应解释。
(三)排句互文: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四、互文句式的翻译技巧
(一)扩展法:用于没有同义词的互文句式。 选取句中形成互文的两个对象,分别与不同的词语组合,互相交错搭配,即由“一对一加一对一”扩展为“一对二加一对二”。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中没有同义词,“主人”和“客”互文见义,与“下马”“在船”形成主谓搭配关系,即扩展为“主人下马上船,客人也下马上船”,整理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又(一起)上船”。
琵琶行翻译范文5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体验认知 削弱
一、引言
翻译界对于译者身份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虽然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见解,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越来越凸显。翻译意味着在目标语境下为目标读者创作的文本(Nord,1997,12)。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体认哲学理论观,意义的产生要经过人类的体验和解构。将这一理论应用到翻译学之中,也就导致了译者身份的双重性,一方面,译者是原文的“读者”;另一方面,译者也是译文的“作者”。当译者的身份在这两者之间转换时,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却被一定程度地削弱。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削弱译者主体性的原因。
二、译者的身份
Lev?伥与奈达提出了翻译的三步典范(three-step model):分析、转移和重构。Lev?伥更认为译作是具有艺术性的复制品,而翻译的过程就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他认为译者首先需要审读原作,要理解原作的意图,在此时,译者的角色是“读者”。在解读原文之后,译者需要解释或者复制原文信息以完成译文,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角色是“作者”。
(一)读者身份的主体性
尧斯(Jauss)认为:文学作品不经过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生命力,作品的意义来源于读者对其不断的解读。周晓梅、吕俊基于美国修辞派批评家Wayne C. Booth,提出译者隐含读者概念。
例1.原文:The next Wednesday’s meeting has been moved forward 2days.
译文1:下周三的会议提前到周一了。
译文2:下周三的会议推迟到周五了。
根据Lera Boroditsky & Ramscar(2002),人们对于时间的体验有两种方式ego-moving和time-moving. 前者指时间静止,变化是由于人的运动产生;后者指人静止,变化产生于时间的移动。中国的时间观属于time-moving,英语国家倾向于ego-moving。ego-moving的译者会产生译文2,然而,time-moving的译者会产生译文1。这也就充分证明译者对时间的体验不同,在解读原文的时候产生的思维不同,达到的理解效果也就不同。
(二)作者身份的主体性
Derrida 提出翻译是创作,翻译活动并不只是翻译意义上的行为,它是由原文刺激而产生的创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选择正可以发挥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基于体验的不同,作者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作品必然会有差异性。
例2.原文: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译文1:Right and left of the boat is silence; We see only the autumn moon, silver in midstream. (杨宪益,戴乃迭,译)
译文2:Silence reigned left and right of the boat, east and west; We saw but autumn moon white in the river’s breast.(许渊冲,译)
Midstream 通常表示河流正中或中游的意思;breast一般用于指人或动物的胸部。杨早期受正统教育,随后去牛津研究英国文学。他在和妻子结识之后开始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他们的翻译之中诗歌的比例非常小。而许的母亲是画家,从小培养他对艺术美的欣赏。许的一辈子几乎都是在和诗歌打交道,被赞誉为“诗译英法惟一人”。由于个人对诗歌的体验不同,他们对诗歌形成的观念不同,所以在表达“江心”这个概念时一个选择了朴实的语言,一个选择了具有浪漫气息的辞藻。
三、译者主体性地位被削弱的原因
(一)原文作者与隐含作者的矛盾
例2《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被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白居易想借琵琶女的凄凉身世来抒发自己的悲凄之情。自古“秋月”就是象征悲凉的意象,与其说月光是倒映在江水中,不如说这份悲凉的光影是射进了诗人的心头。作为原文作者,白居易赋予“江心”更多的象征意义。然而由于体验不同,杨选择了midstream这样一个中性词汇去表达“江心”,这就使得其与原文作者期许产生了矛盾。从传统翻译观角度来看,许的breast更为接近原作者的意图,视为好的译文。这也就说明译者在创作译文的过程中并不只是依据自身的体验来进行选择,而是会受到原作者的限制,选择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
(二)隐含读者和隐含作者的矛盾
例3.原文:到娘娘庙,她求了一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
施晓菁译文:she...and asked for a magic prescription, which called for a little incense ash and two or three medical herbs.
译文2:besought from the spirits of the other world-by shaking the bamboo sticks in the little round box until one fell out before the others.
在东方文化里,人们会去庙里烧香拜佛求签以求好运,而在西方的里却没有“求神方”的习俗。第一种翻译没能把原文作者想表达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译文读者,因此译者作为隐含“读者”的身份是失败的。第二种译法准确地将原文作者的意图传递给译文读者,对于译文读者而言却是陌生的,在理解过程中需要借助其他资料。所以其作为“作者”身份也是失败的。这对矛盾说明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起到一手遮天的作用,他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限制。
四、结论
翻译包括两个阶段:原语的理解和目的语的产出。所以,译者在翻译中既是读者也是作者。无论是作为读者还是作者,译者都享有绝对的主体权,当这两个过程并置起来就会发现,由于每个人的体验认知不同,译者会在这个过程中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发生矛盾,这也就导致译者的主体性被削弱。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只要译者和原作者有完全认同的认知语境,可译性就是绝对的;译者和译文读者有完全认同的认知语境,接受性就是绝对的。然而,正是因为相同的认知语境不可能实现,所以绝对的可译和接受也就难以实现,译者只能在这之间寻求平衡,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
参考文献
[1] F. Ungerer,&H.-J.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
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8.
[2] 侯智德.译者主体性与认知策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3).
[3] 申丹.再论隐含作者[J].江西社会科学,2009(2).
[4] 田明刚论“ 隐含读者”[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1(10).
琵琶行翻译范文6
一、导趣
一般说来,导言应包含三方面内容:①解题。有些文章的题目,不是点明了所写的中心,就是概括了主要 内容,准确地解题,可使学生尽快地“入文”“上路”。对有些文章的题目,还要从文字上作些必要的解释,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列传”,《琵琶行》的“行”,《阿房宫赋》的“赋”,《师说》的“说”等,都 应作些明确的解释。②作者。对作者的介绍,一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重点讲。③背景。对那些写战争或重 大事件的记叙文、议论文,
设计导言要注意三点:①导言必须简明、扼要。②必须紧扣所讲课文。③必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读,即阅读、朗读、诵读。读是文言文审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读,可以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把“读”字放在首位。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桃花源记》“便要还家”一句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里所说的“读”,是指教师导言后的范读或学生对课文逐字逐句的细读。目的是扫除文字障碍,初步了 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和基本内容。
读,这一环节,要突出一个“细”字,着眼一个“实”字,力求“读懂文义”。
三、练的主体
练,即训练。练,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练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必须做到两点:①要有准备。学生在阅读 中会出现什么情况,会提出哪些问题,哪些语句翻译起来有困难,教师都要有个清醒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②要有计划,成系统,突出重点。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用系统的知识武装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 的知识结构,而不能用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知识去充塞学生的头脑。
四、品析
分析的方法要因文而异,一般说来,对那些属于议论性的文章,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全班讨论或辩论、进行师生讨论。问题是在讨论中愈来愈分明的,认识是在讨论中得到提高的,对于培养语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是大有裨益的。 对文章进行分析,一定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论,一定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懂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模糊的地方,则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调序;最后按照语言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岳阳楼记》中有两个句子出现到“或”字,即“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这两个“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有时”的意思,后者是“或许”的意思。再联系《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与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有的人”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决不放过。至于古今异义词,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通假字则列成表格,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虚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之、而、其、为、以”等字,这些虚词其实也是多义词。在教学中我也把这些记词列成表格加以归类,分用法和词义两部分,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记忆。
把有关的字词归类。这样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