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投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投资范文1
鉴于义务教育的“公共品”特性,义务教育理应由政府提供。为此,政府在义务教育的投资中理应担负最主要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义务教育产品的足量提供以及义务教育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然而现实却往往不能够像理论所规范以及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由于政府自身的特性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的义务教育投资中实际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府责任转嫁”的现象。从体制上来看,“分散”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主要特征,该特征的制度基础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多渠道筹资”。表面上来看这种体制可以起到广泛调动社会各界投资义务教育积极性的作用,而实际上则为政府责任转嫁提供了制度基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强调调动地方政府投资义务教育的积极性,而实际上却导致了政府教育投资责任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转嫁;“多渠道筹资”强调调动社会各界投资教育的积极性,而实际上都导致了教育投资责任由政府向社会的转嫁。正是由于义务教育投资中存在政府责任转嫁现象,义务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始终未能有效缓解并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同时还伴随受教育者负担加重、农民负担加重、地区间义务教育不平衔加剧等不良后果。为此,我们必须正视并认真对待现实中存在的政府义务教育投资责任转嫁问题,通过政府责任的回归来有效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资,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义务教育投资中政府责任转嫁的表现、原因及其后果
1.义务教育投资中政府责任转嫁的表现
义务教育投资中政府责任转嫁无论在中央改府还是在地方政府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地方政府表现更为突出。中央政府的责任转嫁主要表现为中央本级财政应负的义务教育投资责任向下级政府转嫁,从而减轻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的责任,加大地方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责任转嫁主要表现为地方本级财政应负的责任向政府以外的社会群体转嫁,加重社会负坦以减轻政府投资义务教育的责任。
(1)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转嫁
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转嫁表现为,在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下由于缺少规范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义务教育投资责任主要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分担比例过小,中央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中整体保障和宏观调控力度过小。据统计,1996年全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中中央财政拨款仅占0.04%;以湖北省为例,1999年中央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投资仅占湖北全省基础教育投资总额的1.5%。这和其他国家中央政府一级财政对义务教育投资的比例相比明显偏低:如美国1990-1991学年为6.2%,法国为68.4%,日本为21.4%。尽管由于各国体制不同上述数字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各国数据中所表明的中央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责任则是毫无疑问的。对于中国来讲,由于多数地方政府财力都较为薄弱,由掌握了巨大财力的中央政府担负起更大的对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是义务教育经费充足性的重要保证。
(2)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由政府向社会的转嫁
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由政府向社会的转嫁是指在中央以下各级地方政府所辖区域中,原本应当由各级政府按照职责范围由本级财政负担的义务教育投资责任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向民间转移。其具体的表观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以捐资集资的形式转嫁责任。“人民教育人民办”是最典型的转嫁政府财政责任的表现。这是在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想出的“广泛发动群众”的筹集义务教育经费的办法之一。在这一口号下,义务教育的“义务”几乎完全成为单方面的——“人民有义务送子女接受教育,同时有义务自己捐资助学”,而政府应当为人民接受教育提供条件的“义务”却被忽略。人民自己“自愿”捐资助学成为一种被广为宣传的“好方法”,殊不知正是在这一极具合理性的口号下,在人们不仅要紧衣缩食交建校费甚至还要浩浩荡荡自己搬着桌椅板凳去上学的“教育热情”掩饰之下,政府的责任悄悄地被转嫁掉了。
第二,以向受教育者收取各种费用的形式转嫁责任。众所周知,义务教育必须“免费”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然而现实中由于政府投资力度不够,义务教育不仅不免费反而成为各种收费项目云集的地方。义务教育中收费项目繁多的客观原因是学校经费不足。学校经费不足原本应当由政府增加投资,然而由于政府借口财力不足并未增加投资,于是学校便有了充足的理由收取各种费用。政府尽管不断收到有关教育乱收费的投诉,然而由于首先是自己投资不力,所以便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表面上最具“合理性”的“杂费”为例,由于义务教育不能收学费,于是便有了“补充公用经费不足”的“杂费”。然而,公用经费不足是没有任何理由让受教育者自己去“补充”的,因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的规定已经非常明确地把公用经费的投资责任交给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补充公用经费不足”为理由向受教育者收取杂费毫无疑问是政府转嫁责任的做法。
教育投资范文2
如果广义地说获得收入的能力就是资产的话,那么人的工作技能就是一项重要的资产。提升这项资产收益能力的行为就可以叫教育投资。其实,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功能是对劳动力的训练,从而提升劳动力的价值和竞争力。因此,一般来说一个人受到的教育和培训越多,拥有越多的知识和技能,则其劳动力价值越大。其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也应当越多。
我们通常想到的教育投资大部分都是给孩子的教育安排。家庭中其实有两类完全不同的教育安排。一类是为自身做的教育投资的计划安排,另一类是为孩子教育消费的安排。
我们以往一提到教育规划就是给孩子的教育安排,而完全忽视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培训,这其实反映了我国居民注重学历教育而忽视终身的职业教育的特点。而终身教育将是现代教育的潮流和趋势。
自身的教育投资其主要涉及的是成人的职业教育,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而给孩子的教育安排更应该将其作为一种家庭消费来考虑。孩子的教育安排主要是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以及大学后教育等,基本是以学历教育为主。
投资最本质的特征是以投资回报为考虑的基本点。自身教育投资计划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体现的是投资的特性。既然是投资,当然主要考虑的就是投资回报和现金流的管理问题。这也是我们在自身进修学习的选择安排上主要需要考虑的要素。
工作选择与经济利益及个人满足感息息相关。工作是用来挣钱的就业,许多人终其一生根本不考虑他们的兴趣和发展机会,而盲目找一份挣钱的工作。当然也有人真正是在选择并从事一项事业,事业是对某种专业的奉献,它需要持续的培训和终生的学习,并明确职场前进的方向,对于这样考虑工作的人,其终生的回报常常是非常高的。
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在安排自身的培训教育的时候,就一定是以就业机会和事业发展为考虑原则。所以当我们在安排自身的培训教育的时候,培训教育的成本和收益是我们在决定从事一项事业或者决定接受一项职业培训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可以说是我们选择事业发展方向和教育培训的主要依据。培训教育的收益当然是指该培训带来的收入的增加。但不仅仅如此,还包括进行该培训获得的其他收益:比如成就感、满足感、别人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贡献等等。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水桶理论:一个水桶能够盛的水取决于其最短的一块板。而且这个理论常常用于企业管理:改善企业经营的重要方法是找到企业的弱点,然后改进。对企业管理来说也许这个理论是对的,但对于个人的教育投资来说更适合的可能应该是另一个原理:竹竿原理――我们能够用竹竿达到的最大高度取决于许多竹竿中最长的竹竿。
这个原理的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提升自己能力的最佳办法,就要找到自己的强项,然后进一步强化它。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姚明就应该好好地练篮球而不是举重;丁俊辉就应该好好地练斯诺克而不是英语;聂卫平就应该好好的下围棋而不是打桥牌。
这个原理进一步告诉我们:房价无论多么高,开发商的利润无论多么厚,我们也不应该自己去盖房。就像无论衣服多贵,我们也不应该都去自己种棉花,自己织布一样。
教育投资范文3
一、教育投资的含义与特征
教育投资是指为了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提高现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投放到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总和,它包括各种货币形式的支出和非货币形式的支出,其实质是一种通过获得或增加、调整知识、技能等存量资本以影响或改变预期收益的活动①。
考察现实我们认识到,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掀起了产业革命,并带来了职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在现实中,在经济结构的改革中,大多数下岗或失业人员是非专业人士,是初级劳动力。而专业人士、高级劳动力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相对来说较容易获得就业机会。未来的职业更是需要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创造型人才不仅有能够参与竞争的能力,更有实现战略价值的能力。
事实表明,在现代社会里,教育投资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教育投资存量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首要因素。因此,大力增加教育投资,不断提高人才质量,对于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并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方关于教育投资的理论
在西方,教育和培训历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投资。教育和培训会产生两种效应:一种叫知识性效应(Cognitiveeffects),即人们受教育后,获得知识,提高了技能和文化素质,从而既增加了对新工作的适应性,减少了失败的可能性,又由于掌握了新技能而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另一种叫非知识性效应(Noncognitiveeffects),即当人们受过教育后,可以改变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纪律性,增强对工作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其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
早在亚当·斯密时代,亚当就提出了人作为人力资源要进行教育和培训。他说:“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等一批现代学者也开始重视教育投资问题。
舒尔茨认为:教育投资是通过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是对劳动者的健康和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发生作用的一种投资,它包括教育、卫生、保健等支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支出。教育投资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与人身自由联系在一起,不随产品的出卖而转移。他还认为: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当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教育投资大幅度增长的结果。他应用收益率法测算了教育投资收益在国民收入增长额中占较大比重,证明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舒尔茨的教育投资理论打破了传统观念中把人口和劳动力看做是经济发展障碍的看法,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后来对这种观点做了比较精辟的评论,他认为,现代生产已不是由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组成,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已成为第一大要素。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率,正是由于科技进步和管理技术提高的结果。
贝克尔把在职培训分为两种: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接受一般培训的员工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不但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对其他企业也有用。这种培训应该由职工自己支付培训费。特殊培训是一种专门培训,它能为提供培训的单位专用。特殊培训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大部分培养费。用人单位应对那些受过特殊培训的员工支付高额工资,同时也要求员工受相关契约的约束,以防止人才外流造成损失③。他还认为受较高教育的孩子未来的收益较多,给父母带来的效用或满足也较大。
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上述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至今仍对我国教育投资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三、教育投资风险预测分析
教育投资风险是决策时对未来预测和判断的准确程度决定的。倘不能对未来的这些不肯定因素变化作准确判断,则可能引起损失。然而,由于教育投资的特点使得这些不肯定因素客观存在,因此,教育投资的风险只能预测和选择而不可能完全规避。这些风险包括:
1.教育投资回收期较长,甚至可能无法获得充足的回报。因为人才的培养具有累积性,对人才的教育投资必须是持续不间断的,且较长期才能获得收益,甚至可能得不到预期收益。教育就是投资未来,未来市场供求变化、产品或劳务需求、资本价格等是无法预见的。科技进步的速度也往往与人们的预期出现较大的距离,教育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都对人才及经济的正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人才流动性较大。人往高处走,利益的导向促使人才向收益较高的地方集中,从而造成人才配置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非均衡状态。违约的可能性客观上会给我国的人才培养和投资带来风险。受教育者也可能因疾病或突发事件而丧失创造能力、工作能力甚至死亡。
3.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人才教育的投资主体,主要由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家庭)三部分组成。政府进行教育投资是着眼于提高社会总体收益和总体素质;用人单位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单位的经济效益;个人投资的目标是通过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获得个人生活发展的机会。
4.受教育者自身特点的多样性。受教育者是教育投资的对象,因为每个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因素的客观要求,人的生命周期、潜力、健康状况及毅力、意志力都是有差异的,必须及时充分利用人生在学习接受能力、创造能力等的人才生命周期,以发挥人才的最佳功效。
5.投资者与收益者的不完全一致性。人才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表达了人体的机能和创造力的综合,投资者无法将其拿出来单独投资,也无法把自己投资的那一部分像买卖商品一样进行自由让渡,人才的收益只有通过人才的经济活动才能创造,然而投资者与收益者的不完全一致性导致教育投资和收益的偏差。
6.人的主体性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因个人的偏好或选择而对人才能力和潜力的发挥产生影响。人是有思想性、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和道德性的,还受感性和理性的制约。人的经济能力和产生效益具有更大的伸缩性。
7.教育投资的收益无法预期。教育投资的直接后果总是表现为人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增加,而教育投资的经济收益往往则是希望在人才使用过程中能创造出直接的实物产值。倘若人才在将来的工作中,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或不符合兴趣爱好或专业方向不对口,其人才价值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才能力的经济收益必然会大打折扣。
四、我国教育投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可这个目标至今没有实现。从宏观上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较长时期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投资相对不足,给我国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学设施陈旧落后,教育规模和专业设置难以满足社会需要,职业教育落后,这些均造成劳动力素质跟不上我国发展的需要。
2.教育投资收益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表明,教育投资,是一切投资中收益最高、获利最大的投资。但研究表明中国在教育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实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基本劳动和简单劳动来维持,其经济增长方式是简朴和粗放型的。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教育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投资结构日益合理,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不断提高,教育因素日益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正视这种差距,则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不良的影响。
3.常规培训的效益令人担忧。对于各生产单位来说,普遍忽视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靠高投资、高积累、高消耗、拼资源实现经济增长。即使是企业办了各种培训班,也因为受场地、资金、师资限制,不讲培训质量,甚至出现滥收费、滥发证书的现象,造成实际业务与技术学历等级不相符的人越来越多。单位员工劳动主动性、积极性不强,生产效率低下。再加上管理混乱,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力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发挥。
教育投资范文4
但是,中国20年来什么价格上涨速度最快?大学学费用自然位列其中。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经冲上5000元大关,涨幅高达25倍。这个惊人的数字,让人不由得发问:大学既然在培养普通劳动者,为何收费那么高贵?
而对耗费巨资读完大学的学生和其家长而言,投资教育的回报正在走低。
那么,原因何在呢?
大学学费上升太快
中国的教育成本如何计算,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科学的标准。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事实上呈下降趋势,而老百姓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却在上升。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同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700亿元,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达到36%,大大超过25%的设计比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常运行成本每生约1.4万元左右,实际上学生分摊比例达44%,而国外通常在15%。
去年,新加坡报纸报道了一名中国大学新生收到的浙江某名牌大学城市学院广告专业的收费单――
学费:(人民币)1.6万元/年;住宿费:1200元;书费:600元:卧具费:400元;体检费:100元(进校、毕业各一次);保险费:40元/年;就餐费(预先打入校园卡):115元;住宿押金:100元;军训服装费:95元;预计生活费:600元/月。总计约1.9万元。
大学应该收费,但大学并不因此就享有任意提高学费的权利。高等教育毕竟是准公共产品,不是私人产品,大学生个人固然从中受益,但国家和社会受益更大,因此大学经费应该主要以政府拨款和社会集资为主,学生缴纳的学费应该适度,不应该在大学经费中占据太大比例。
但高校“贷款热”使高校收费降不下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5年的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目前中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大致为1500元至2000亿元。国家审计署2004年对4城市“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占建设计划投资的近1/3,而实际取得的银行贷款占已筹集到的建设资金的59.42%。
零点调查公司最近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论点。这一调查数据显示,教育花费占农村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2.6%和25.9%。
现在群众反映的“最困难的是升大学,考得起读不起”;“辛辛苦苦忙一年,不够孩子学费钱”;“一人上学,全家受穷”;“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都是实情。
就业竞争过于激烈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从2003年的83%降至2005年的72.6%。
而且,这还是一个含水分的数字。2005年12月6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就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些高校临到毕业时,干脆直接给学生下“最后通牒”:一定要在毕业前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找个单位“签”或者“挂靠”了,然后上交学校一份,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而且档案直接打回原籍。
在2005年12月的寒风中,北京最有才华的大学生们排队等候在三环的农展馆门外,他们已经冻僵了。将于2006年毕业的3万名大学毕业生急于进入北京招聘会的大门,他们引起了交通堵塞。
在此背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以上,原来中国100个人中,只能有3或4个人上大学,现在100人里有20人能上大学,大学已成为所谓的“大众化教育”。
而来自中国教育部的消息,2006年大学仍继续扩招,扩招比例预计在8%左右,大学扩招对大学生就业不是好消息。
近几年,每到春夏之交,上海人力市场总会传出大学生过剩,人浮于事的说法。更有所谓名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感叹,使得被视为社会宠儿的大学生,失去职场关爱的眼神。与90年代初上海崛起之始,外企抢着预约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景况,不可同日而语。
从表面看,高校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失业的直接原因,“但结构性失业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胡瑞文认为,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劳动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失业。
调研数据显示,1990年代以来,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减少126万个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创造约26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创造了100万个就业岗位。
专家分析,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已越来越不明显。
可以预测,未来十年间,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仍很难改善,而仅仅靠目前的手段更难奏效。建议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间应适当控制高等教育的扩张速度,将原先每年20%的平均增幅,调低到6%-8%左右,控制大学扩招规模。除此之外,只能寄望于通过改善高教质量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职业结构变化,因为依赖于既有的师资力量,老化的专业设置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培养实践操作能力,造成产业结构对大学生的需求与大学生供给结构不相匹配。
工资起点逐年下降
现在已经很少有大学生自诩为社会精英,或者怀有精英心态,更多大学生只是想做一名普通劳动者,只想在毕业后能顺利找到一份普通工作,月收入千元以上就很满足,月收入六七百元也可委屈接受(这够“普通”了吧)。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大学生连这样的普通工作都找不到,连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的机会都没有。零工资就业已非新闻。
事实上,2002年以来,上海职场维持多年的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就业薪资“三六九模式”(即月薪人民币3000、6000、9000元)标准就直直滑落,形成目前“二三五模式”,即大学生、硕士、博士的薪资分别是人民币2000、3000和5000元,比过去水准几乎少一半。甚至眼前不少大学本科生进入职场时起薪已降至1000元人民币。
而上海劳保局规定,建筑业农民工最低工资为635元,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工资指导价平均为1000-2000元。在学历的巨大落差之下,分属不同群体的劳动力价格竟然如此接近。
如果说经济的粗放式增长造成了民工荒的泛滥,那么中国由于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更凸显了大学生收入之低下。
1998年的高校扩招,作为刺激教育消费的手段之一,使得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但扩招和高等教育模式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伪造推荐信、抄袭论文和师资力量不足。高等教育的现行模式培养出了大批无分析和动手能力的书呆子。
上海一家民营不锈钢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曾代表公司在上海人才市场招聘信息。招聘的岗位从文员到工程师,涉及到公司经营的各个领域。该公司设了两个名额的文员岗位,工资1200元,要求大专以上学历,“这是最容易找人的,简历已经收了20多份。”这位主管说。
现场工程师职位1个,要求本科学历。“这个很难招,工民建专业的名牌大学生都去国企,非名牌大学的对这个职位薪水要求也不低,最后很难谈拢。”这位主管叹息道。
内贸业务员招10个,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最好有工作经验,招来就要能办事的。但即使如此,大多数大中专生胜任不了此工作。
所以这家不锈钢企业尽管是行业翘楚,但这两年总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要么薪酬谈不拢,要么应届生进来短期做不了事情。”
教育投资范文5
通过走访恩施市300户村民,从教育投资观念、家庭收支状况、子女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发现,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和投资结构逐步改变,但是地区差异性显著且教育支出已成为农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应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困境。
[关键词]
民族地区;恩施市;农村家庭;教育投资
1前言
教育落后是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更是如此。因此,改变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现状,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有着重要意义。正因如此,笔者选取恩施市崔家坝镇水淌村、白果乡龙潭坝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式掌握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现状。此次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5份,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96.7%,具有统计意义。
2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现状
2.1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转变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对我国居民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论城镇还是农村,农村封建观念的转变尤为缓慢。过去,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很片面还偏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得好还不如嫁得好”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观念受到现代观念的挑战,发生了重大变化,男女平等接受教育,送孩子读书是父母的义务等观念成为主流观念。从表1可知,在教育观念上,80%的家庭认为供孩子读书是父母应有的责任,不可推脱;81%的家庭认为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均等,只有19%的家庭认为孩子读书,男女有别,其中,很多家庭是由于收入限制而被迫选择牺牲女孩的利益而让男孩多读书。这对于传统观念的改变不可谓不大;60%的家庭认为“孩子上学读书,并不一定非要读大学”,61%的家庭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更有用”。随着我国大学扩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农村家庭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家庭都把职业教育作为未考上大学的第二选择;“读书无用论”以及“只要识字”就足够的观念已经在现代农村家庭站不住脚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行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标的多元化特征,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有光耀门楣、老有所养、实现子女自我发展、利益和幸福等目的,这种多元化的投资目标是社会的进步。[1]从表2显示,43.3%的农村家庭希望子女通过读书考上大学这一途径跳出农门,到城镇找份好工作来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和生活状态。21.3%的家庭认为“学知识,将来做什么都用得着”,为子女将来的生活铺平道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有13.7%的农村家庭认为考上大学是光耀门楣的大事,也有少数家庭是出于防老的动机,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这一观念将会不断被淡化。子女寄托了上一代人的希望与理想,通过教育投资来实现身份的转变和理想的实现。这不免有些功利化,但这却是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重要期望。由于家庭经济能力、学校教学质量与子女学习能力以及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使得有32.3%的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没有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另外,还有7.7%的农村家庭因“读书无用论”仅小学期望;因经济能力的硬约束而对“研究生或出国”的期望仅占3.3%,见表3。
2.2教育支出成为农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近年来,教育收费呈上升趋势,在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大的情况下,教育收费过高使得农民难以承受,有84.7%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负担非常大。一般农民面对过高的教育收费,入不敷出,不得不减少教育投入,甚至让孩子辍学,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农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调查显示,有34.4%的农村家庭认为高中教育负担非常大,有45.6%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负担大,两者加总占80.0%,可见高中教育收费造成了绝大部分农村的家庭负担。高校教育学费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调查显示,平均每年高等教育支出9000~12000元,89.6%的农村家庭认为目前大学学费超过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民族地区农村家庭面对着大学的高费用,一部分家庭被迫使孩子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要向亲朋好友或者贷款艰难支撑孩子上大学。大学的高收费使得原本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再度陷入贫困,加之,大学毕业的就业形势,工作难找的现象,使得有些家庭就对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丧失信心。
2.3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结构逐步改变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结构逐步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热情降低,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热情上涨。随着技术越来越被看重,以及由于投资时间较本科教育投资时间短,投资费用少,农村家庭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关注。61%的家庭表示“职业技术教育更有用”,很多家庭都把职业教育作为未考上大学的第二选择,有些收入较低的或者更注重投资回报速度的农村家庭甚至把高职教育作为第一选择。
3解决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的有效途径
3.1加大国家对教育经费的分担力度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特殊教育投资。政府部门改变目前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发挥中央政府对基础教育经费的主体责任,减小县、乡级政府教育经费的负担。[2]同时,政府各相关部门,厘清关系,明确权责,不断完善教育经费投入管理体制,确保经费有效利用。
3.2建立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基金建立“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基金”,成立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基金会,旨在用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包括: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人才交流、紧缺型和特殊型人才的培养等内容。基金的使用紧紧围绕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集中用于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资能力提高和教育发展、重点服务于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另外,根据民族地区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合理界定贫困生家庭,让需要得到资助的学生真正享受到资助。[3]
3.3扶持贫困家庭学生就业创业拓展就业渠道,灵活利用洽谈会、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开展面向少数民族毕业生、贫困家庭学生的多形式专场招聘会。制定倾向于民族地区农村特困家庭子女的优惠就业、创业政策。建立贫困毕业生数据库,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咨询和就业信息等就业指导服务,并通过多种形式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政府为贫困毕业生发放见习、实习补助,进一步扩大求职补贴资助范围,提高补贴标准,降低贫困毕业生就业成本。政府大力扶持贫困毕业生创业,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咨询等服务;在税费、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创业扶持基金、个人创业贷款对贫困毕业生重点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守义.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08(5):60-61.
[2]韩彦东.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本存量短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118-123.
[3]袁卫华.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解析[J].统计研究,2008(6):110-112.
[4]恩施州统计局.恩施州统计年鉴(2014年)[DB/OL]
[5]文大稷,李忠斌,李杰.民族地区收入约束下的家庭教育投资能力: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2010(3):26-30.
教育投资范文6
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有经济学道理的,即孩子幼时的教育掌握得好,省时省力、效果好,早期情感投资也一样。
孩子每个不同阶段都有情感发展的需要,0~3岁时孩子的情感启迪尤其重要。根据调查:现代父母常仅仅每天与孩子呆1~2个小时,而孩子大部分时间与家中的老人或保姆在一起,由于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父母对孩子进行EQ启迪的最好时机被白白浪费掉。而一个整体素质都非常适合孩子情感教育的“老师”,并不仅仅是家中的老人和普通保姆就能够胜任的。
情感投资对儿童3Q(PQ:体质,IQ:智商,EQ:情商)的平衡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做起来也不难——只要父母能时常与孩子做做简单的游戏,就能体会到与孩子一般大时的感受,真正做到与孩子情感沟通。可是目前,爸爸妈妈们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要有陪孩子的时间,他们更需要学习,学习怎样和宝宝一起成长,为孩子积累EQ。
健康的情感是成长中的阳光
健康的情感,对于孩子来说,像是成长中的阳光、雨露。没有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孩子的情感要靠爸爸妈妈悉心的培养才能健康发展。
“舍得花钱,没时间陪伴孩子”这是许多家庭的“通病”。调查显示,12%的家庭平时家长每天与孩子交流活动时间在半小时以下,双休日有13.5%的家庭没时间与孩子一起交往活动。
其实孩子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与家长的关注和陪伴息息相关,可不少家长无暇顾及这些,有的以物质满足来代替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有的干脆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或是请保姆照料,使孩子与父母间的交流几乎成为空白,这种教育模式十分有害。家长再忙,也应该留出一点时间给孩子,如利用晚餐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一天的感受,双休日尽可能陪伴孩子一起玩乐,在轻松愉快气氛中亲近孩子。
孩子的情感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爸爸妈妈平时可多安排一些游园、游戏等活动,来丰富孩子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孩子的积极情感。同时要根据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使孩子积极、活泼、朝气蓬勃、情绪欢快。
怎样根据孩子的情感特点实施情感教育
【孩子的情感特点】不稳定,易变化
孩子的情感常常是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受感染和暗示。看见别人笑,孩子会跟着笑;别人哭,也会跟着哭。
【爸爸妈妈能够做的】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
孩子的情感容易受“传染”,父母良好的情感特征,特别是和睦的生活气氛,来“熏陶”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情感健康丰富的人。
家长要做“有心人”,陪孩子在学习互动中成长。可以利用文学艺术作品丰富培养孩子的高级情感。例如,利用讲故事、看动画片等,丰富和培养孩子的情感;工作之余,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布置书房,一起品读经典名著和读物;和孩子一起阅读报刊杂志、讨论天下事。——家长在家“充电”,对孩子是一种榜样。
不少家长给孩子请家教,购教辅书,买滋补品等很舍得花钱,但对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整体投入不足。调查表明,家长看书读报每天2小时以上的只有5.1%,藏书200本以上的家庭只占14.5%。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不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这样的家长是不称职的。
【孩子的情感特点】容易冲动
孩子的情绪常常处于激动状态,如爸爸妈妈说要带孩子去看电影或上公园玩,孩子就会立刻激动起来,爸爸妈妈要再提一些要求,孩子此时就一句也听不进去。
【爸爸妈妈能够做的】考虑孩子的需要
孩子的精神需要往往超过生理需要,比如孩子喜欢捉小虫、玩水等等,这是孩子探索求知的需要,爸爸妈妈不要横加阻拦,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应针对他的特点,满足他的合理需要,发展健康情感。当然,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孩子的情感特点】情感外露
孩子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