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子道德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范文1

【关键词】老子 辩证法 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72-02

大至治国用兵得天下,小至个人的家庭、事业、用人、为人处事、游艺等,人们所希望实现的一切,老子全部都能为你实现,又似乎什么也没有给,全靠自身的悟性去读他,这就是老子。

一、老子《道德经》简介

老子的《道德经》共多少字?答:五千四百多字。两千多年以来,就是这五千言,有人将其看成武学兵书,有人将其看成政治秘籍,有人将其看成养生之法,还有人将其看成修道成仙的要诀,同一书,竟能读出完全相异的道道,真是旷世罕见。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太祖注道德经》中指出,老子的真经在于隐,若虚若实,初看只能看到他的表面,只有透过它的文字才能识得他的宝贵思想。老子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七十二章)意思是说,我所说得很容易学到,很容易实行;然而人们却不易学到,不易实行。

老子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哲学家,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典型的哲学著作,它首先介绍了人的认识与物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创立了系统的概念,比如道、名、无、有、始、异、同、玄、妙、虚、静、德、无为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道德经》分为《道经》、《德经》两部分,《道经》主要阐发的是老子无名的恒道,给万物运动以本质的根据,《德经》是解决人与道、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探讨人在认识中如何认识道、体现道、践行道,是道和人的自然无为,道的实现和完成。其中的处世观念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部分,这些处世观念也成为中华民族行为习惯和思想定势的主要部分。

二、老子的辩证思想

老子的辩证思想贯穿于《道德经》的始终。“两者同出,异名同谓。”[1]这是老子辩证法的核心,异名是指相异的对立的两项事物,有无同出于道,名字不同但统一称谓。老子还用了相生、相成、相较、相倾、相合等词说明同一关系,“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2]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关系,世上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

老子反对片面的观点。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3]意思是说,有部分才会有整体,有曲妄才会有正直,有低洼才会有满盈,有陈旧才会有新鲜,有少才有得多,仅仅是多则会有惑,以上这些相对而生的现象实质上是一体的,圣人就是凭着掌握这个法则来治理天下的。他又说:“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3]意思是,古人所说的偏与全的道理,哪里是说说而已啊!真正是回归到道之根本上了。

由此可见,老子坚持自然的辩证法则,反对片面的思想,不懂老子的辩证法就读不懂老子。很多人认为,老子《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无为而治”,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可奈何,逃避现实的冲突和矛盾,缺乏斗争进取精神,体现一种消极的避世态度,这就没有领悟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通过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可以体会到老子的贵柔守雌、以弱胜强以及以退为进。“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4]意思是,我一直有三件宝物并坚持保持它。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贵柔守雌(慈悲为怀)就能勇往直前;俭约惜物就能丰而广;不敢做天下第一,就能成为万物的首长。老子的这段话集中体现出他以退为进的精神。当然,老子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贵柔守雌,对于个别违抗者,他也绝不会手软:“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夫孰敢矣。”[5]老子的三宝是统治者巩固权力之道。而当处于弱势的时候,老子又主张以弱胜强的道理。“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6]意思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凡是能攻克坚强的,没有什么能超过水,因此水是不可替代的,柔能胜刚,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却不能遵照它而行。老子讲得很清楚,“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4]他的贵柔守雌,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就是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法的真正威力所在,老子是积极入世、斗争进取的。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辩证思想的哲学家、思想家,然而,他的辩证法并非完美无缺,历史的局限使他只看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但没有看到事物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

三、老子的“人与自然”

1.人与自然的对立性

老子认为,人区别于他物的特点是“欲”,老子说:“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7]意思是,圣人以不欲为欲,不以难得的东西为贵,学众人学不到的东西,而纠正众人的过失,能辅助万物顺其自然,而不敢妄为。这里的欲不仅指物欲,还包含顺从自然的方面。老子的无欲也不是杜绝一切欲望,而是指人对欲望的节制。“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8]意思是要恪守朴素,少有私念,少生欲望。老子的无欲和无为在用词方法上是相同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克服自私之为,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无欲也不是杜绝一切欲望,而是节制私欲,遵循客观规律而欲,这就是老子说的“是以圣人欲不欲”。

老子在欲与道中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重要的是,老子认为自然是主要的,是不可动摇的起决定作用的,无论人表现得如何独立归根结底是被动的,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然。人的行为是自然本身的运动之必然结果,那些对行为结果的判断标准都是人定的,人所欲望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是会改变的。

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老子更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对于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怎样才能正确的认识道、利用道,老子都有他独到的见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9]意思是说,世间的万物并无所谓仁与不仁的区别,因为万物和祭祀时用草编成的小狗一样,都服从自然规律,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同样,圣人和百姓也没有仁与不仁的区别,因为圣人、百姓和刍狗一样,也都遵循自然规律,同样没有善恶、美丑、贵贱之分。在老子看来,人就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与万物没有什么不同,他没有给人以任何超然的地位,反而认为人作为物,一定要服从物的基本规律。“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老子把万物概括为道、天、地、王四类,王就是人,是四类之一。作为物的四类是同一的,人和法和地、地和法和天、天和法和道不过是自然法则而已。人只不过是自然界中万物的一类而已。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本能,是自然之性,是无欲无求,老子的社会理想就是希望人能回归其自然之性。“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4]意思是,国要小民要少,千百人共用的器具不使用,使民惧死而疏远迁徙。有舟车但无所可乘,有军队但无需陈列,使民回归到结绳记事的生活中去。以简单的食物为甜美,以朴素的衣服为美服,以纯朴的民俗生活为乐趣,以无华的居室为安逸,邻邦相望,鸡犬之声互相都听得见,人与人到死都不相往来。人克服对立的出路就是复归自然,要想不违背道,就要认识道,进而遵从道。“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11]

四、老子给予我最大的人生启示

老子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具有欲,能认识,有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说,强调欲就是强调人,说欲就是说人,解决欲就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常足。”[12]罪没有比贪欲更大的了,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过错没有比贪得无厌更惨的了,所以以知足为足,就会永远得到满足而无罪。“持之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13]意思是,抓太多了就要溢出来,不如算了。怀里揣着利器,必定先伤害自己。就算你有很多钱,金玉满堂,你也受不住它的流失。如果你因为自己有钱有势看不起人、欺负人,就会惹祸上门,自食其果。

老子给予我的最大人生启示就是人在名利面前应有节制,在欲望面前应有节制。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往往会管不住自己的欲望,过度的追求享乐,日益膨胀的欲望搞乱了无数人的心灵,甚至自伤其身。想想这是多么的不值得啊!如果我们能很好的克制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把握好适度原则,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更有价值,也会更幸福。

〖注 释〗

1 《道德经•第一章》

2 《道德经•第二章》

3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4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5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6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7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8 《道德经•第十九章》

9 《道德经•第五章》

10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11 《道德经•第十六章》

12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13 《道德经•第九章》

参考文献

1 宇文速.感悟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

2 董子竹.老子我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10

老子道德经范文2

关键词:老子,贵大患若身,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老子道德经注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在老子道德经中,有很多语句今人仍无法完全理解。对“贵大患若身”的理解历来就众说纷纭。本文就选取历史上比较重要的《老子》注本,来看看他们对“贵大患若身”的解释是怎样的。

一、《老子河上公章句》

《老子河上公章句》是一本伪书已经没有太多的争议。当然,这里所谓的“伪”是就其并非战国时期的河上公所作而言的,而我们不能否认它在历史上的价值【1】。现在,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老子河上公章句》是后汉恒帝或灵帝时黄老学者委托战国时期河上丈人所作。《老子河上公章句》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黄老学派的特点,主要观点是将养生与治国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对老子的“贵大患若身”进行解释时也是以这一宗旨为指导思想的。

首先,《老子河上公章句》将“贵”字解释为“畏”,“若”解释为“至”。所以“贵大患若身”就被解释成了“畏大患至身”,即害怕祸患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河上公章句》将其解释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有身则忧其勤劳,念其饥饿,触情,则遇祸患也”。可见在这里,《河上公章句》的作者认为身体是人的一切祸患的最终来源。对于后面的 “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神通,当有何患?”却恰恰表达了贵身爱身的思想。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道教追求修炼成仙的影子,但是,《河上公章句》的主旨思想,仍旧是黄老学派的身国并重的主题【2】,所以在解释后面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时,重申了爱身的思想:“言人君能爱其身,非为己也,乃欲为万民之父母。以此得为天下主者,乃可以托其身于万民之上。”只有身体健康、性情温良的人,才可能担当起繁重的国家大事,也次有可能以同样的做法仁慈的对待百姓。

二、《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为汉末张道陵所作。张道陵作为道教天师道的开创者,在注解老子时必然加入了许多宗教的观点,这使得《老子想尔注》中有了许多在旁人看来很奇怪的解释【3】,而且此书中的许多章节也与其他版本的老子注不同。这似乎恰恰符合了张道陵为将《老子》改造成为道教经典所做出的努力。

对于第一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想尔注》的解释为“道不喜疆求尊贵,有宠辄有辱。若,如也,得之,当如惊,不喜也。若者,谓彼人也,必违道求荣,患归若身也。”在这里,张道陵从宗教的抛弃现世物质生活的角度出发,将“若”解释为“如”,告诫人们不要追求外在的宠爱与荣誉,因为这些都是违背“道”的宗旨的做法。如果盲目的追求必然会导致祸患的降临。

第二句“何为宠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想尔注》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为下者,贪宠之人,计之下者耳,非道所贵也。”《老子想尔注》认为贪宠的人是下等的,只会使用低等的计策,是“道”的精神所不齿的。在这里,张道陵仍强调人不应该追求尘世间的虚无繁华,不要违背“道”的宗旨。

第三句“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老子想尔注》的解释颇具特色。它将“吾”、“我”解释为“道”。说“道至尊,常畏患不敢求荣,私欲损身;彼贪宠之人,身岂能胜道乎?为身而违戒,非也”。这就是说,道作为最终极的东西,是不会去求取荣誉的。那些贪宠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耳目口腹之欲而违背了道的戒律,道教的戒律,这就是完全错误的。在这里,张道陵将“道”转化为了道教的最高原则、终极存在。为了达到“道”的境界,人就必须去除贪欲之心,清心寡欲,让自己的思想行为完全符合道教的规范戒条。

总而言之,《老子想尔注》对《老子》第十三章的解释是从道教的立场角度出发的。它强调人应该严守道教戒条,不要追求外在的物质欲望,也不要过分爱惜自己的身体,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得道成仙,长生不死。

三、《老子道德经注》

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一直被视为是最经典的,也是最接近《老子》本意的注解。王弼的注解紧扣了老子哲学上的几个基本观点,并加以阐释。王弼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魏晋玄学家所通用的“辨明析理”的方法。所谓的“辨名”就是分辨一个名词的意义。一个名词,有它所代表的概念,分析这些概念,就是“析理”。王弼运用这种方法,不仅精确的解释了老子哲学名词的原义,并且也精辟的发挥了老子哲学的内涵。【4】王弼的思想从整体上看是主张“以无为本”、崇尚自然。在注解老子事,他的这种思想可以说是与老子不谋而合。

对于第十三章,首先,王弼对《老子》原文的记载就与其他版本存在不同。“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这里,《老子河上公章句》记为“辱为下”,《老子想尔注》直接记为“何谓宠辱为下”。单从记载原文的差别来看,就可以看出王弼的玄学思想。他认为,得到宠爱的人也会有羞辱,取得荣誉的人也必定会有祸患隐藏着。虽然他们可以互相转化的,而但根本上看,他们又是一致的。也即他说的“宠必有辱,荣必有患。惊辱等荣患同也,为下。得宠辱荣患若惊,则不足以乱天下也。”【5】(p7)如果因为受到宠爱或羞辱就像受到了惊吓一样,十分在乎这些身外之物的话,这样的人是不能治理天下的。“大患荣宠之属也,生之厚,必入死之地。故为天下之大患也。人迷之于荣宠,反之于身,故曰大患若身也”【5】(p7)。荣誉宠爱之类的东西,如果过分的迷恋追求定会招来祸患,威胁到自己,这也就是“贵大患若身”的意思。所以,只有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是自然的,抛弃对外在的功名利禄的盲目追求,让自己归于自然而不为外物所累,不因宠辱荣患损害到自己,珍爱自己的身体,只有这样的人,百姓才可以将天下托付与他。

参考文献:

古蒂、周英.老子通.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老子道德经范文3

我妈妈也很唠叨。可是,我妈妈有一双浓浓的眉毛,和一头被甩的卷卷的黑发。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考试前总爱马马虎虎地复习一下,就冲那片“玩耍的宝地”一公园。结果,考试没考好。妈妈“招呼”了我一下,我不意思地走到妈妈跟前,妈妈“一声令下”我马上坐好,好好复习。我在反省时,妈妈顿时在我耳后郑重地说“不好好复习,瞧!你那个鸭蛋,红红的,你知道吗?我们小时候想读都没有读 。。。。。

见到厉害了没,还有那一次。在家定了一条规定,专门为我“量身定做”的,那就是“女儿如果没考每科90分零花钱泡汤。”我不怕,妈妈见此情景。拿出了“杀手柬”。就是唠叨,在我耳边说“快去复习,一个星期不许玩,你令我太大大的失望了”。。。我塞住耳朵可是妈妈的话“进的去,出不来”。还是在我耳朵里蔓延。简直比伏尔加河上的沃夫还要惨。我只好投降。乖乖地回到“牢房”复习。“床前明月光,低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压数重山,,,,结果呢?

老子道德经范文4

关键词:上善若水 以柔克刚 道法自然

一、老子其人其言

所谓欲论其言,先言其人。老子,名耳,字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为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官。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唐朝帝王将其追认为李姓始祖。

作为一个在当时就极具声望的智者,老子眼见周王室的衰弱和战乱而悲愤不已于是愤然离去。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请老子留言,老子遂疾书五千言成《道德经》。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开篇,人称《道经》。下篇以“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起始故称其为《德经》。

《道德经》全书仅五千言,却体大精深,妙语连珠。主要包含了主宰万物本源的宇宙生成论,朴素辩证法,柔弱胜刚强的策略方法论,以及老子经典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四个方面互为弥补,浑然一体,构成了特色鲜明的老子哲学体系,为我们从事社会活动,进行个人品行修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启示和指导。

二、对经典的误读

对于经典的国学之作《道德经》曾有粗浅的了解,但是由于研习不深曾偏执的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消极避世的厌世观。“小国寡民”则是老子乌托邦式的理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样的不争无为,固守现状都不是人生处世、修身之策。因此,对于《道德经》的学习曾经一度停止,然而此次细读《道德经》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收获。这大概印证了林语堂先生的话“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我对于《道德经》的认识大概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

三、研习经典之新得

此次细读《道德经》使我对老子的思想要义有了较深的体悟,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观念,大致可将此次阅读的收获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道法自然 揭宇宙奥秘

“道”是《道德经》全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道德经》中阐释“道”先于物质存在并凌驾于物质之上,孕育天地万物的同时又制约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划分大小的依据绝非仅观形体的大小,而是凭其本质,所以道家常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们不自觉的将自己视为万物之灵,对待自然任意而为,错误的将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清楚的告诫人们“大道”就是管辖和制约我们的,人与万物共生、共荣,顺应生存环境,遵循自然运动规律才能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矛盾对立 辩证已生

值得关注的是《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以及“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虽然并不完善,却仍可将其视为辩证法思想的根源。在老子看来这种对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属性。反应在人事活动中则提醒我们“水满则溢,月盈则亏”适度处之方可达到最佳状态。

(三)去彼存此 理性享乐

人有六感,促使人们产生了喜怒哀乐忧思六种意识。正是这六种意识促使人们产生了无穷的欲望。透过上天赋予我们的眼睛来欣赏世间美好的一切;凭借一双耳朵听取悦耳之声;以口舌之能品味佳肴美食。久而久之人为物欲所化,以致伤及身心。老子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无论是五色、五音还是五味,之所以给我们带来伤害都是因为欲望的无限膨胀。因此,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去彼存此”的保持自我内在安静恬淡生活的主张。依圣人言,生活中的我们应极力放弃追逐远离自我的、外在的声色犬马生活。

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控制欲望的不理性增长,那么外在的诱惑将难以侵蚀我们的灵魂。我们将真正的享受快乐和自由。

由此观之,生活绝不是一味的拒绝享乐。享受应是理性,有节制,有正确取向的,是放弃虚假的享乐和愚蠢的放纵,回归自然正道的宁静。

(四)予之不求 以柔克刚

在《道德经》的五千言中,老子多次提到了“水”。他将水视为人格的最高显示,即所谓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则是老子极力推崇的德行。他认为水滋润世间万物,使其尽情生长,却不与之争名夺利,始终保持平静。老子虽在文中尽言水之不争,但是细细体味老子思想,其本意并不是要人们放弃追求理想,不思进取,而是寓意人的言谈应像水一样循循善诱,平和宁静以诚感人。待人接物做到周到细致而不张扬自满,谦卑低调但不自卑气馁,务实肯干而不苛求回报。

做人、做事刚正耿直是“德”之本分,但是生活之中,工作之余的一些小事往往需要以柔胜之。比如同事间的相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都应褪去工作上的强硬,或许恩威并施方能达到理想之态。

(五)为学日益 终身之任

老子《道德经》中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们从小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随年龄的增加知识也越来越丰富,经验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是在学习中了解世界,探索和追求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因此,学习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终身学习能及时的补充我们在工作中的所需,并且在实践中将知识活用。

但是这个问题也应该辩证的去分析,我们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会惊奇的发现知识是没有尽头的,是永远不可能完结的。就好像一束光,我们好许能寻得它的开始,但是它的结尾在哪里我们无从了解。而知识是连开始都无处可寻的,更不要说其结尾了。然而随着知识的丰富,我们的求知欲在不断的探索中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不安、焦躁甚至是无奈。本来知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未知的世界,但是由于我们不当的执着和不清醒的认识,将自己束缚于内心的焦躁之中。所以,知识的摄取理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点滴积累。

总而言之,以《道德经》之要义,思考今之生活、工作理应忌急功近利,勿逞个人之勇;宜求团结协作,温和处理,思客观之规,掌乾坤于微处。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03

[2] 尹国兴.老子秘语[M].齐鲁书社.2006

[3] 王弼. 老子道德经注[M].浙江古籍出版社.

[5]邹诗鹏.生存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老子道德经范文5

关键词:老子;政治理想;道与德;无为;小国寡民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老子的一部《道德经》,被认为是中国先秦哲学思想的经典。里面提出的很多思想,都反映出几千年来传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比如老子提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观点,希望人们能像水一样,对万物都有利却不与万物相争,甘愿处于弱势。这种谦虚不自傲的态度,对中国人有很大的影响。不论在什么时候,中国人都保持谦虚的态度,即使有所成就时,也会感谢所有除自己以外的人。另外,老子也提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在看待事情时总会从正反两方面考虑,不会下绝对的定论,“塞翁失马”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老子的思想虽然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大多数人会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反映老子人生观,价值观的著作。但是,从老子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政治经历来看,《道德经》所抒发的老子的政治抱负要远大于他的人生感悟。陈鼓应先生也说:“老子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然后,如果我们明了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我们当可知道他的形而上学只是为了迎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老子处于周代末期到春秋年间,经历了周王室的衰败,目睹了诸侯征战,战火不断,社会动荡,生灵涂炭。面对这样的局面,各个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想要在各国战乱中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占据一席之地,实现自我的政治理想。老子也不例外,他提出的思想,也是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并且希望能遇到明主采纳自己的意见,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无不体现着他的政治态度。

一,道与德

“道”在老子的思想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关于“道”究竟是什么的争论到现在也没有停止,甚至有人从老子对“道”这一概念的界定认为老子是唯心主义者。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这样定义“道”:“道可道,非常道”,说明道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此外,老子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提出道是万物的本源。还有,“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表明了道的飘渺不定。老子所有的这些描述,都是把“道”放在了一个超然于世间万物的位置。“道”的提出,是老子对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认识的体现。老子认为,不论为君王还是普通人,都必须遵循“道”,这是万物运行的根本性规则,也是君王实行政治时的根本性前提。“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虽然“道”无法名状,但是却制约着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以一种自然而舒服的状态存在着。

老子在提到“德”时,笔者认为更多的是君德,是君王为政时的一种道德指向。在第十七章中,“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哉!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在这里,老子提出了三种不同等级的君王,并明确指出好的君主应该是少说话,重承诺,百姓受其恩惠却觉察不到的。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在明君身上的体现,是老子理想化了的君主。

在老子看来,“道”与“德”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或者说,“德”是“道”在圣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如“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就说大德的表现,都是遵从道的结果。还有第五十四章中“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由此可见,“道”对“德”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两者是分不开的。

二,无为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无为而治”,君主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治理过程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就是要使民果腹,身强力壮,并且保有“无知无欲”的状态,这里并不是愚民政策,而是让百姓没有贪欲,没有争夺之心。这样的君主,虽是“无为”,却能“无不为”。老子既然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就不会说是真的让君主什么都不做,放任自由。在春秋时期,各国君王均欲“有为”,因为都面临着内外的各种压力和矛盾,在对待民的问题上,常常以为手握强权,便可为所欲为。老子提出的“无为无不为”,既是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同时也符合执政者的长远利益。老子也提到“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统治者如果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百姓,“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老子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希望执政者能“无为” “不争”,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二位,这样民众才会支持他,拥护他。

跟无为思想接近的,就是老子同时主张“柔弱胜刚强”,这可能和商容给老子看自己掉光的牙齿和伸缩自如的舌头有关。这里的柔弱,也有谦虚,恭谨的意思。第六十一章中老子提到“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老子认为两国之间交往要互相尊重,大国以恭谦的态度对待小国,就会得到小国的拥戴;小国以恭谦的态度对待大国,就会得到大国的保护。这样,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时期,两国就能获得双赢的局面。

三,小国寡民

说到老子的理想社会,就是典型的“小国寡民”了。之前有很多人认为老子说的“小国寡民”是希望回到原始社会,是落后的思想,是代表着奴隶主贵族阶级的。这显然有失偏颇。老子这样描述他的理想国:“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气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迁徙。虽有舟舆,无所之乘;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这个理想国里,有舟舆,有甲兵,就不是原始社会。虽然有“结绳”之事,但是老子是想说百姓生活平静,没有什么事发生,用结绳这种简单的方式就可记录事情。笔者认为老子的理想社会,是社会仍然向前发展,但人们的思想却简单淳朴,没有随着物质的丰富而变得欲望膨胀。在第十九章中,老子也强调“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在这里,老子希望百姓不要争夺,去掉虚伪,不贪图享受。由此可见,老子注重的是民众内心的修养,而绝非仅仅回到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这么简单。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老子的学说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虽然老子希望通过效仿姜尚,到渭水垂钓,最后也去了秦国,但是,他的远大抱负终是没能实现。老子自己也感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这是一个智者的叹息,老子胸怀远大政治理想,却不能说服统治者实行,正如他感慨,自己是一个“被褐怀玉”的圣人啊。

参考文献

[1]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2] 刘笑敢.《老子古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刘笑敢.《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中国社会科学.1996.6.

[4] 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老子道德经范文6

关键词:老子;理想人格;道

前人对老子理想人格的阐释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精髓,补不足,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老子的理想人格。笔者认为阐释老子的理想人格首先应从道的角度来看,道是老子哲学的基础,老子的理想人格即是道在人生方面的落实。老子原文中不仅详细阐释了道的特征,也对道在人格上的要求有明确的说明。

一、老子之“道”

《老子》一书看似由破碎的章句组成,实则系统完备。首先老子提出了自己哲学的理论基础――道。道是一种形而上的实存体,但这种实存并非同于一般之物体的实存。他的存在是形而上的存在,是概念上的存在。道无形,不可名,玄之又玄,却是产生万物的母力,一切存在的始源。《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三十九章》又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按照高亨的解释来理解,一二三者,举虚数以代实物也。一者天地未分之元素,同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太极,二者天地也,三者阴气阳气和气也。 将一、二、三看做虚指,能够更加生动地说明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从无到有,由简及繁,不断分化。道先生于天地,万物皆遵道而行,所以老子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教观等都基于此而建立,由对道的认识延展开来,理解万事万物的存在和规律。正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虽然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但它的存在却是不可否认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支配着万物的运转,蕴藏于万物之中。

老子的理想人格也自然要符合道的要求,道的性质对于老子的理想人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老子十分强调知“道”的重要性。《老子・第十六章》认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王弼把“常”解释为:“常之为物,不偏不彰,无昧之状,温凉之象。” 高亨认为:“常乃自然之意,”“知常即知万物本性之自然也。” 河上公对“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的解释为:“能知道之所常行,则为明,不知道之所长行,妄作敲诈,则失神明,故凶也。” 由此可见,知常与知道基本同意。而“道乃久,没身不殆”则说明,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由此可见,要准确理解老子的理想人格,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

二、“道”体现的理想人格

那么道有哪些特质是人应当效法的呢?笔者认为可以大致分为“攻成不有”、“有余以奉天下”、“天地不仁”三类。

(一)攻成不有

《老子・第三十四章》写道:“大道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泛泛,无所不宜,万物皆依赖于它生长而不推辞,有功却不居功,养育万物而不自认为是其主宰而有所收取,万物皆认为是自然而成,不知所由,可以说它似如微小,然而,万物皆归于道,也可以说道很伟大。道的“不辞”、“不有”、“不为主”是人应当效法的。

《老子・第九章》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认为执持丰盈,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难以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功成身退是自然的道理。一般人在面对名利之时,都会趋之如骛,然而老子却认为知退善让、适可而止才是天之道。老子之言极为有理,利器过于尖锐,就容易受到损害,人过于锋芒毕露,就容易招来灾祸。自古以来,因为富贵而骄而让自己身陷囹圄、身首异处的先例屡见不鲜,比如李斯、年羹尧等人。功高盖主,却不懂得知退善让,尽管集功名利禄于一身,显赫不可一世,但终究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到头来也不过是南柯一梦。可见人不可“盈”,不能满溢过度,要适时收敛锋芒才是长保之道。这与道“不辞”、“不有”、“不为主”的本性也是完全相通的。

(二)有余以奉天下

《老子・第七十七章》认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用天之道与人之道进行对比,批判社会规则不合于道的要求。呼吁人们应该取剩余,补不足,以求社会之安定平均。老子理想中的人格应是具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以己之长补人之短,若世间人人如此,那又何患不均呢?《老子・第二十五章》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人法天法地,即是法道。河上公认为:“人当法地安静和柔,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有功而不置也。天淡薄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 因此人应该为世界奉献力量,并且不能居功自傲,要默默无闻地奉献,不求回报,“不召而自来”是天之道。人不取,自然有所得,若沉迷于索取,只会导致灾祸。正如《老子・第八十一章》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对于儒道两家皆是准则。

(三)天地不仁

《老子・第五章》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之不仁并不是不仁爱的意思,而是不偏爱。钱钟书说:“万物刍狗,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不省记’,非天地忍心‘异心’而不悯惜。” 天地生万物,自然而成,昌盛者不是因为得到了上天的垂怜,消弭者也不是因为上天未施恩德。万物生灭自有其道,无关天地。圣人待物也应一视同仁,无私心,不偏爱。因为有偏爱,就会失公平,人人顾及自己所偏爱之物,就会有事物受到冷落,导致混乱的局面。

儒家所谓的“仁”,在《老子》中可与“慈”对应。《老子・第六十七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河上公注:“以慈仁,故能勇于忠孝也……夫慈仁者,百姓亲附,并心一意,故以战则胜敌,以守卫则坚固。天将救助善人,心与慈仁之性,使能自营助也。” 此句之意与孟子所讲的“仁者无敌”大意相同。老子通过“慈”表达了对于他人,对于万物的关爱。《老子・第三十一章》说:“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也。”可见老子对战争深恶痛绝,认为乐战者是好杀人的不道之士。“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痛心不已,认为战争只能不得已而用之,即便战胜也是不美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老子丝毫没有掩藏自己对于万物的热爱,相比儒家的仁爱,老子之爱可以说是更彻底,无差别,无等级的爱。老子以不偏之心爱万物,亦是效法于天地之爱万物。

三、结语

老子哲学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承载着其哲学精髓的《老子》一书,在两千多年来也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时至今日,《老子》仍是一笔精神世界的无尽宝藏,待人发掘。《老子》一书包含着老子对其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教观等深刻精妙而全面的阐释。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老子的人生哲学仍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以为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在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精神上的空虚。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的通病。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涣散造成的,这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结果。正因如此,老子要求人们少私寡欲、清净无为显得意义非常,这些人格的要求都体现在其理论基础――道。在现代社会的激流中,反观老子,能够让我们躁动的心为之稍作停留,以更为平静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所遇到的事物。

参考文献:

[1]高亨.老子正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1

[2]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39

[3]高亨.老子正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9

[4]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7:63

[5]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7:102-103

[6]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419

[7]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7:263

[8]黄承贵.水――老子理想人格的哲学底蕴.道德与文明,1999(5)

[9]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0侯才.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大连:大连出版社,1999

[1]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