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话题一般不含有观点,写作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

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实际上,由于没有注意拟题这个环节,很多同学写出的文章还是很不尽人意的,归纳起来,拟题主要有如下几个误区:1.直接套用“话题”。以“生活”为话题,就把话题直接作为题目,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拿话题作题目,是不符合“自拟题目”的要求的,因此,话题不宜直接作题目。2.题目太宽泛。以“勤奋”为话题就直接套用话题“谈勤奋”,没有针对性,根据话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太多,太宽泛,这样往往因为拟题过宽而扣题不紧,成为考试作文失误的硬伤。3.文不对题。有的同学为追求“靓题”,忽视自己文章的话题、中心与布局谋篇,生硬的照搬一些新颖别致的标题,结果题文“分家”,弄巧成拙。4.题目不精炼。以“拒绝”为话题,有的拟题为“不要让欲望迷惑了你的双眼,要学会拒绝”,由于字数过多,就显得拖沓。5.落入俗套。以“成功”为话题就拟题为“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等。这样的题目虽比简单套用话题的题目要好,但无新意,平淡无味。

那么考生该怎样自拟题目,自拟题目有哪些要求呢?自拟题目,总的要求是从自己确立的写作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空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具体说来,拟题应该注意“三要”:一要贴切鲜明,新颖生动。题目应紧扣文章内容,使读者一看就能了解文章写什么,但又不能陈芝麻烂谷子,应让读者觉得耳目一新,激起阅读兴趣。二是简洁凝炼。恩格斯曾说:“题目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这主要是因为短小的标题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如《应当辩证地看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就不如《文凭与水平》简洁凝炼,具有吸引力。三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即要求标题含义丰富,富于启发性,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带来一连串联想。话题作文的拟题的方法很多,这里谈谈常用的几种。

1.附加法。就是选取话题中的关键词,在其前后补充成分,由于在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以一个词为话题的作文。比如以“幸福”为话题可拟出《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没有错》、《体味幸福》、《幸福是一种心情》、《幸福在哪里》、《为了幸福而努力》等题目,以 “父辈”为话题,采用这种方法,就可拟出下面一些标题:《父辈——艰辛的一代》、《奋斗不已的父辈》、《父辈就是传统》、《我们怎样对待父辈的经验和教训》、《假如我是父辈》等。这样拟题,缩小了写作范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文章写得具体而深刻。

2.文体定向法。文体定向法就是根据自己选定的文体进行拟题的方法。不同的文体,对题目的要求不同。记叙文的题目,讲究生动形象,讲究有意蕴;议论文的题目,则讲究鲜明深刻,而说明文的题目,则讲究简洁准确。因此,拟题时要注意切合文体特点。比如,以“树”为话题,写成记叙文,可拟为《树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小桃树》;写成抒情散文,可拟为《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写成议论文,可拟为《给我一片绿阴》、《植树,生存的希望》、《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拟的标题是记叙文的标题,而写作时又按照议论文的要求进行写作,那么,在阅卷者那里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考生在写作时,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按照相应的文体要求拟题。这样的写作,才符合要求。

3.巧用歌词法。歌曲的歌名及歌词或由魅力十足、准确精炼的词句充当;或由脍炙人口、富有哲理的词句充当;而更多的则是由极富思想性、思辨性、口语化、人情味的词句充当。这些词句一旦入题就能像磁场一样吸引读者。如原汁原味,直接引用歌词拟题的《血染的风采》,又如旧瓶装新酒,灵活化用歌词拟题的《回扣,好大一个“瘤”》都能使读者悬念顿生,按下他们的情感的电钮,给他们造成极佳的第一印象。这种拟题法不能不说是制作标题的高招。

4.巧用修辞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拟题,可使文章题目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比喻法。如《他们都选择了明月》,把“明月”比做“美好的心灵”。《凤凰的选择》,借凤凰而自喻,表达了自己愿在高考落榜后艰难历程中涅盘出新我的强烈愿望。又如《灵魂美丑的试金石》、《生命如花》、《放飞灵感的白鹤》、《拾起那一枚贝壳》、《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诚信是浆》等,这样拟题,更加贴切、形象、新颖。《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再如:《别抱怨手上的牌》(“挫折”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环保”话题)、《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孝”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关注生活”话题),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比拟法。如《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出卖诚信》,把诚信当物卖,一斤多少钱,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品味初三》,把初三当做能咀嚼、品味的食物,显得意味深长。再如《香烟的自白》《我是电》《树的“叹息”》《地球就诊记》,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别有韵味。双关法。语义双关,如《灯》、《药》,言在此而意在彼。《古井》、《种子的力》、《挑山工》等课题也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又如:《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话题:温情)、《从心做起》(话题:亲情)等。借代法。如《黑白债》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借色彩代本体,寄托深情。以“诚信”为话题,巧用修辞法可拟为《岂可弃我》、《如果我走了,你还会爱我吗》、《一生弄懂的两个字》。这些标题由于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阅卷者一看便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只标题就跟阅卷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还用说其它的吗?

5.画意诗情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以“爱”为话题可拟为“窗棂边的栀子花”、“我想握住你的手”、“滴露的康乃馨”。

6.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如“乌鸦笑了”、“小鸟哭了”。

7.反向拟题法。运用多角度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门》、《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等,这些标题一反人们的思维定势,它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8.诗句拟题法。引用、活用诗句拟题,也能使人有一种新鲜感。比如,以“诚信”为话题,可改造诗句拟为《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以“记忆移植”为话题,借用诗句拟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这个标题引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入题,并意味深长地加上问号,概括“一旦记忆移植成功,古人、今人、来者都因袭同一种记忆,那么人类将变成毫无思想的记忆机器”这一文旨,实在令人注目凝思。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话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具体事物为话题,另一类是以抽象事物为话题。两者都给了学生最广阔的空间,真正能体现内容开放、形式开放、体裁开放。而要真正写好话题作文,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题准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话题作文大都没有设置审题的障碍,写作时比较容易切入。但这种“无障碍”又使得一些学生容易忽略审题,有的把话题当做文章题目,没有新意;有的随心写,根本不考虑话题的范围以至于背离了主题……凡此种种,要写好话题作文,不仅要对话题的内涵和外延细心推敲,还要对所给材料或提示语进行斟酌,因为这些材料和提示语不仅是对写作思路的引导和启发,也往往是对话题的一些暗示、要求或限制。所以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精心指导学生审题。

二、拟题新

常言道:“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若有一双漂亮的“眼睛”,读者就会被深深地吸引。因此,拟题应着眼于一个“新”字,力求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让人有一看为之震撼的感觉,切忌普通化,落入俗套。从立意上来讲,要“宽窄适度”“量体裁衣”,要使拟定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那话题作文又如何使标题吸引人呢?

1.巧用修辞来增强感染力,用比喻义把意思生动鲜明地表达出来。如《我渴望妈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富有深意。

2.善用引用。(1)引用古典诗词来做题目有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用它们做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富有亲切感,能引起读者的情趣。(2)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一些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引用歌名或歌词做文章的标题,既活泼风趣,又能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去。

让作文标题新颖、能吸引读者,当然不止这两种方法。但是,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讲究“新”,若能考虑到这些方面,必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三、选题准

话题作文一般不限文体,目的在于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裁,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选择便于自己抒写的文体,能够展现才情,张扬个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就没有文体。一些学生误解了这个“文体不限”的含义,写出来的话题作文“四不像”,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散文不像散文。因此在写这类文章时,指导学生下笔前先确定好文体,然后再依着该文体的基本要素往下写。

四、选材准

文体确立后,还要注意准确恰当地选材。一些学生写作文时不精心选材,要么选材宽泛,只是一些表面感觉,写得笼统,不具体、不深刻、不真实,没有精彩的场面、感人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整篇文章内容空泛、干瘪,没有感人的力量。中学生作文的选材,要善于以小见大,化虚为实,写我们周围的小人物、小事情、小场景,曲径通幽,以此达到反映时代变化的目的。

五、立意准

要立意准确,一要做到文章表达的主旨是积极健康的,不能总是“苦啊愁的”,给人一种心情沉重的感觉。二要有创新,对于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如以“0”为话题,对“0”的理解可以宽泛一些,既可以把它看做是数字,也可把它看做是圆形,还可以表示一家人团圆或事情圆满结束等,并由此展开联想和想象。同一个话题,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这些形式新颖别致之作,可得到他人的好评。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事事知晓,善于表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独特眼力,以此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六、表意准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一、雕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考生在下笔作文前首先要不遗余力地雕刻斟酌文章的题目。例如,以“关爱”为话题的文章,如果用《我和爸爸》《难忘的一件事》作题目就显得平淡,若换成抒情性的题目《父爱如山》《不灭的烛光》《宽容使快乐常青》等,会使文章增色不少,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好的题目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因而学生在下笔作文前,一定要仔细雕凿文章的题目。

二、加题记

在题目之下,正文之前,写一段富有哲理或情趣的话,可以自拟,也可以用名言警句,但不宜过长,它可以解释题目,或提示下文,或说明写作中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使阅卷者一下子明白作者的意图。如,《宽容使快乐常青》一文的题记:“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远了,近了,亲了,疏了。每个人如大海行舟,不免有磕磕碰碰,但是一个宽容的微笑足以改变一切。”这一题记以哲理性的抒情语言,阐述了宽容的意义,提示了本文的主旨。

三、改体裁

在中考作文中,多数以记叙文为主。改体裁主要是指用书信体、日记体、戏剧体、童话体等体裁形式来写记叙文。虽然体裁变了,但主体部分仍是记叙文,使人感到亲切、新颖。例如,《奇特的光》一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采用激光自述的形式,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特征,集书信体、童话体于一身;再如,《天使人间行》一文,采用戏剧的形式,以天使分别在家属楼、医院、公园等三处寻访的见闻,体察到人间亲情的珍贵。

四、分片断

写数人(数事)、或写一人(一事)的几个方面,可以分几个片断来写。如,《我的一家》,假设爸爸、妈妈和我,可以一个人写一个片断,片断与片断之间用“一”“二”“三”标明,另外加上开头和结尾。这样化整为零,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地记人叙事。当然,各个片断之间应是既独立、又有联系、前后照应的。

五、列标题

在分片断的基础上,可以给每个片断拟标题,不仅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有勾连文意、提示内容的作用。如,《记我的一次成功》,假如写我当小干部的经历和感受,若写三个片断,可以拟“播种”“耕作”“收获”为标题;若写四个片断,可以拟“苦”“辣”“酸”“甜”等。标题拟得好,不但能揭示文章的内容,而且会使文章层次分明,文意连通。

六、变形式

近年来,在“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影响下,许多人避开常见的三大文体而选择应用文,试图从作文的形式上突破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让作文与现有的数理知识、现代科技、影视艺术相融合,通过移花接木,融会文体。改变作文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几何证明式、病历式、简章式、实验报告式、访谈式等。例如,有位学生以《班长的烦恼》为题,将要表达的内容装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习题:好朋友该不该管。已知:中午自修时好朋友小华吵闹。求证:是否应该汇报班主任。证明的过程就是说理的过程,另外还有批改和订正两个步骤。小作者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完全地放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显得新颖别致。

七、换人称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以生活中的善良为话题的记叙文1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于是,眼看着那颗曾经晶莹的善良之心在红尘碧红之中慢慢被尘土侵蚀包裹,而后结成厚厚的茧,于是,我又不得不负载着这颗结茧的沉重的心孤独地在冷漠中艰难跋涉……

当岁月的风尘将皱纹刻上人们的额头,将雪鬓迁上人们的青丝,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在孤独与冷漠中逐渐老去时,在夕阳残照下,剥去心灵的坚冰,去打开心灵的一隅时,才忽而发觉没有了善良,没有了那颗原本容易受感动的心,而只剩下麻木的干枯的躯壳和永无止境的疲劳与困顿。

善良,是人生大厦的基础,是人性品质中的瑰丽珍品。拥有善良的人才会懂得去感激,去回报,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才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执著,才会有“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的坚韧和那份“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度与胸怀。

善良的人,即使没有巍峨高山的冷峻与清峭,也可以有平川凡壑的踏实与稳健;即使没有牡丹玫瑰的雍容绚丽,也可以有芙蓉夕醉的高洁与典雅。善良的人,即使不能居庙堂之高来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独善其身。拥有善良,就拥有了生命的方向,即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穿梭,也会永远来去从容,两袖清风。

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

以生活中的善良为话题的记叙文2

生活需要什么?或许是物质、或许是精神,总之很多很多。但不可或缺的,就有善良。

善良即宽容、爱护,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最无私的爱,也是自身美好素质的体现。

我生活在一个善良的家庭,父母从小就用语言、行动告诉我什么是善良:对于街上的乞讨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对于别人的错误给予宽容对于病人给予精神上的安慰……我在效仿,我在学习,我也在感悟这种善。

善良就是对别人的关快与宽容。

在学习、感悟善良的时候,曾听说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在遇到一个独臂的乞者来家中乞讨,母亲却让那个独臂人将门前的20块砖搬到后院。起初乞者很吃惊也很气愤,认为母亲是在捉弄他,但是那个母亲却用一只膀子示范搬完了20块砖。

乞者似乎明白了什么,按母亲的话做了。完成后,那个母亲给了乞者10元的劳动费,乞者鞠躬而去。十几年后,那个昔日的乞者已经变成了风度翩翩的老板,当他找到那家人时,准备抱恩,可是那个母亲却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有两只手,你把东西送给没有手的人吧!”那个人一愣,接着热泪纵横,又深深地一鞠躬……听罢,我思考了良久,似乎又悟出了什么。

善良是对人精神上的关怀与给予,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

“持灯女神”南丁格尔,也用行动阐述了另一种善。她出身在一个显贵的家庭,却会为了帮助别人而抛弃无忧无虑的生活去选择从事当时地位十分低贱的护士这样一个职业。通过她的努力,前线的死亡率由40%降到2%!在多少个风雨之夜,那些在的士兵只要一看到南丁格尔手提灯的亮光,就像看到了慈善的天使,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和爱意,她所到之处,伤兵们甚至会俯下身去亲吻她的影子。我为此深深地震撼着,也为这种伟大的善而感动着、感化着。

善良又是对人心灵与精神的洗涤。

………

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有的被世人传诵,有的却如过往云烟,这都无所谓,我们要的是善良的真谛。

我爱善良,因为它体现我存在的价值;我要善良,因为人类的爱是无私的。

生活需要善良,这样你就会发现,善良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依恋与呵护。

让善良走进心灵,让幸福在我们身边。

以生活中的善良为话题的记叙文3

善良,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词汇,可却又深奥到无人能给它下个定义,它与人终身相伴,可却又少人去琢磨它。

若是与人谈起善良,都会听到各种加了诸多修饰的善行,或是感叹自已人善被人欺,然后大家一起抨击社会恶行。难道这些人所说便是善良吗?是,但为什么?当明白很多一目了然的恶行无法凭自己一腔正义去解决时,当一次次看见善行被利用时,便逐渐对善良生出疑惑,直至垂暮之年仍怔怔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时常在街市巷陌之间看见有人发生口角,进而挥拳相向。这在期间,总有几十个人如看戏般将互殴的两个围在里面,他们似乎知道在公共场合这些不文明行为伤风败俗,他们中有人会拍照寄给报社,有人会发微博,发微信去声讨,有人会面露厌恶地指指点点,可就是无人制止,原因或许是在于这种善行会对自已的利益产生伤害,或许是卷进去难免让人笑话,种种种种。事情的严重应在这数十几名冷静的旁观者上,而人们却只能借着对肇事者的愤怒,来洗涤群体性的耻辱。

在这个每天都有高楼拨地而起的世界,精神的匮乏似乎在时代的发展中愈显严重。如今市场上流行的是《诡辩学》,《驭人术》,《厚黑学》被一翻再翻,皆是将社会描述成一个深不见底一泥潭,教你如何勾心斗角,继而将别人踩在脚下。偶而儿体讲述善良,最后无一不牵扯到善良给人带来的好处。

历史的潮流仿佛也是如此,崇拜力量与果敢,仰望着胆魄和铁腕,历来温情主义,柔软心肠都被作为嘲笑的对象,善良成了无用的别名,慈悲成了弱者的。年轻人被社会中各种无形的力量将其改造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精英“,仿佛任何儿女情长都会让他远离成功,任何善行必求回报。难道这世上真的没有不同目的,不同缘由,不看脸色,不需手段,无缘无故的善良么?

列夫。托尔斯泰在阐述西方宗教精神时说: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一味地去询问行善的缘由,最终只会卷进利已的漩涡里,倘若真是要问,我觉得是人性使然,是灵魂的呼喊,是心灵的慰藉,什么是活着?一个能够救助其他生命体的过程。佛教中的善,并不寻找起始原因,也不追求具体结果,善良在缘起缘灭中永恒存于世上,行善就行善,这是一种非常现实的世间行为,慈悲就是慈悲,这是一种不求因果的人间情怀。

将善良存于心中,行走在人生的旷野上。即使没有信奉什么,耳边也会时时有晨钟暮鼓鸣响,即使在苍穹之下,旷野之下渺小蝼蚁,生命也能圆融安祥。

以生活中的善良为话题的记叙文4

善,带来了世间美好与真挚,驱散了邪恶与黑暗,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的真实,世界的美好。

善不在大,而在多。不乱扔垃圾是善,不流露脏话是善,举止言行优雅端庄是善,讲文明、讲礼仪也是善。帮助他人,心中的快乐自然涌现出来,善也随之而来了。

生活中到处是善,以善为本可以结交良友,可以交到真心朋友,可以相互学习,走向成功和远方。

小善动人心,大善感人恩。通过品读书籍,我看到了唐玄奘的善,发愿于心,行之于身。孙悟空为了保护他三打白骨精,可他善良地告诉弟子,不能杀害生命。《简爱》中,简爱的一生只能用悲来形容,当他离开罗切斯特后,差点葬生于荒野,她几次敲门,都不开,一位善良的主人为她开了门,给了她温暖和生命的保障。

前不久播出的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一位夫妇令我感触至深。这两位是退休后的老兵,一起居住着几平方米的小屋,衣服穿了几十年,鞋子也补了多次,生活简单、节俭,多少风风雨雨都挺过了,几千万的积蓄存在银行卡中,准备全部捐献给自己的家乡,将善分享给更多的人。

父母的小善无处不流露。当你学习时,为你倒一杯热水,拿一些水果,询问你的学习情况,走时还叮嘱累了就睡觉,要注意身体。父母的大善也让人感动,天天不顾劳累为孩子们编辑作文上网,或早或晚都拿上音箱陪上一百多人老少男女扭秧歌,他们把快乐带给别人,影响了周边。

善是一个动人的字,它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境界,都是发自内心地帮助他人。从根本去了解,从内心去发掘,人人都可以做到止于善。

以生活中的善良为话题的记叙文5

一时的疏忽,可能会失去全部的家产;而一时的蔑视,则会失去我们一生所负的善良的名誉。

——题记

曾听说一句话:“德盲比文盲更可怕”。虽然是说德,可在这德上又背负着良心与善良的名义。而在这里,我要讲的是善良。

如果一个人被评为最完美的人,而只是依靠外表评分的话,那么,我要说的是,即使她的外表会令每个人惊羡不已,但如果只凭这点而妄下评论的话,那么,那些评分的人未免太过愚蠢了些。真正美的不是美在外表,而是美于善良的心。善良的人知感恩,不求回报。

小时,我最喜欢在炎炎夏日里捉蜻蜓了。只是依稀记得当时漫天都是蜻蜓飞来晃去的身影,疏忽间便不见了。虽说自己是敢捉蜻蜓的,但实质上是不敢去碰的。那时,我捉蜻蜓的工具,无非是将爸爸用来捞鱼的小网,绑在一根长长的棍子上罢了。就是这样简单而粗糙的工具,不一会儿,便可捉六七只来,玩得可谓不亦乐乎。

直到那一次,我才真正的放弃了我爱捉蜻蜓的喜好。应该是星期六的正午吧,只记得天空湛蓝蓝的,照例布满了戏耍游玩的蜻蜓。这正是捉蜻蜓的好时机。我瞅准了时机,手一甩,网一扣,简单明了的动作,便有一只蜻蜓成为了我的网下囚。

真是不巧,这只在网里哆哆嗦嗦的蜻蜓,它的一只单薄的翅膀,竟被打到一块并不圆滑的粗糙的石头上,呆在网里一副瑟瑟发抖的样子,模样皱是可怜。

我大着胆子把它小心翼翼地从网里捉出,仔细一瞧,那只单薄的翅膀竟被打折。即使是这样,这只蜻蜓仍旧拼命的挣扎着我对它的约束。“就算被困牢笼中,我也要逃离这黑暗的地方;就算失去了翅膀,我也能用心去飞翔!”

这句话,咯噔一声,跳入我的心田里。

我不知怎的,恍惚地将手托起,放飞了它。目送着它摇摇晃晃的离去。“它属于这个世界,牢笼是容纳不下它的。”我安慰着自己。

心虽平静似湖,可深处却如海般波涛汹涌。

生命,世界。

自此,我不再捉蜻蜓,心已被执著感动,化为一汪深邃的潭。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一、在朗读教学中感受爱

叶圣陶先生说过:“叙事抒情的文章,最好还是要美读,就是把作品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这无非如孟子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之外还它个激昂,委婉之处还它个委婉……”通过诵读,才能进入文境,“设身处地”,才能使自己的心声与作者的心声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品味作品的动人情结,领略人物的品格、风采,感受艺术珍品的完美形象,领会文章深蕴的思想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爱的情感的语段,如《慈母情深》,可反复朗读课文倒数第六自然段,体会对母亲的理解和爱;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伟大。如《慈母情深》一课,要反复朗读十六、十九、二十八、三十自然段,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和对儿子的疼爱。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并进行指导,学生才能对课文中散发的浓浓的爱意有深切的体验。

二、在阅读教学中体验爱

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要具有“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情感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渗透、熏陶、渲染等手段进行爱的教育,教会他们爱自己、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神圣使命感的人。

在教授《慈母情深》这一课时,我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拿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讲的是母爱,而《背影》这篇文章讲的是父爱,通过课内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拓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父母的爱。如在阅读完“他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这一段后,许多学生的眼角都湿润了。于是,我问道:“朱自清的父亲为了孩子上学如此不容易,那么我们的父母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呢?他们做的哪些事情让你特别感动?大家回顾一下。小雨同学叙说了她周末放学回家晚了,她的妈妈一直站在路口等着她,当她见到妈妈的那一刻,她扑到妈妈怀里哭了;王倩说,爸爸外出打工了,只有妈妈在家,每天回到家中,看着一桌丰盛的饭菜,她的心头就充满了幸福,望着妈妈头上的根根白发,她的眼角涌出酸涩的泪……通过这种体验式的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爱

“文如其人”“文品如人品”,文品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人品的高低。作文教学在语文学科中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它体现着学生的个性及其内心所思、所想、所感,可以说在作文的训练、指导与讲评时渗透德育思想,对学生的爱心教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吾手写吾心”的条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1.抓住命题环节进行爱的教育

作文命题的设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思路,影响着作文中心的确立。因此教师的命题,要结合社会、人生,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教学来确立作文题目。通过确立作文命题来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感恩意识、独立意识、反思意识、合作意识以及敬业精神等。如以快乐、宽容、感恩、自信、责任等为话题,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抓住作文讲评环节进行爱的教育

以关爱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上一期里,王代福老师为我们总结、分析了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作文试题的趋势和常见的题型,同时预测了2017年中考作文的题型与主题的发展趋势,为大家有的放矢地备战中考,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上一期里,提出了“十大热点主题”,上一期刊登的是“青春成长”、“哲理思考”、“道德修养”这三个热点主题,这一期将继续“热点”的讨论:

热点之四:砥砺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一生都应该不断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与梦想渐行渐近,才会早日达成自己的愿望。2016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中,也不乏“砥砺前行”类的主题。如:山东莱芜题“坚持的力量”,引导考生学会坚持,努力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朝着目标坚定地前行,力争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湖北十堰题“追赶”,启示考生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最美的“追赶”的状态,在你追我赶中得到快乐,靠近成功和幸福;江苏宿迁题“迎着风”启示考生行走在人生的征途上,要勇于迎风而行,即使劲风打痛了你的双眸,痛苦在心的海洋中翻滚起伏,也要怀揣自信和执着,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一路无畏地前行;甘肃兰州题“相信你一定来临”,引导考生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付出努力、挥洒汗水,力争实现自己心中期盼的美好梦想。

热点之五:感知生活

每个人都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不例外。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观察并感悟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考量学生感悟生活的水平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依据。2016年的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中,有不少涉猎到“感知生活”的主题。如:湖南郴州题“美在身边”,引导考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一切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浙江温州题“邻里关系”,引导考生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看到互联网时代邻居关系的变化,倡导邻里之间的关爱;湖南娄底题“___________创建活动刍议”,引导考生审视和思考身边的现实生活(包括学校或社会)中,政府行为或集体活动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品质所带来的影响,并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湖北随州题“家有_________”,命题直指家庭生活;山西省题“因为_______,我爱上读书;湖南邵阳题“阅读让我___________(快乐、聪明、高雅……)”等,命题指向精神生活,要求考生叙写自己的读书经历,阐发读书提升智慧、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体悟;上海卷题“没想到,真没想到”,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透过这个题目,学生可以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启迪。

热点之六:合作交流

中学时代,正是学生的自我意识最强的时候,他们善于以“我”为中心,张扬自我个性,表现自我风格。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完成从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学会合作、交流、倾诉,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平时在学习方式上也强调学生合作学习,作为考生要充分认识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指向合作交流和倾诉,应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理念。“你”、“他”等代词作为交流合作、倾诉和关注的对象,大量出现在2016年的作文命题中。如:湖北孝感题“陪你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德州题“陪伴”,山东临沂题“他(她、它)让我感到___________”、“我们一起来”(二选一),山东济南题“共度好时光”,江苏南通题“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等,着眼于“我”与“你”或“他(她)”的情感交流,体现了忧乐与共的主题;安徽省卷题“你是我最___________(选填‘贴心’、‘感激’、‘牵挂’、‘欣赏’)的人”,引导考生关注“我”与他人的联系,从与人的关系上看,促使学生反思别人对自己的影响,告诉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以取得进步。

热点之七:情感体验

人与人之间相处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情感,喜欢、厌恶、依恋、怀想、感叹、赞美等。作为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情感培养也是人生的重要一课。因此,“情感体验”便成为了中考作文常考不衰的主题。如:重庆B卷题“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引导考生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抒写帮自己拨开迷雾、找到人生方向的引路人的感激之情;山东济宁题“感动”、山东滨州题“温暖的旅程”等,体现了在平凡生活中感受人间温暖的命题意图;四川达州题“那一股暖流”、湖南永州题“_________温暖了我的岁月”等,引导考生积极地感知生活冷暖,体悟人间真情;四川泸州题“你用___________温暖了我”、四川眉山题“___________拨动了我的心弦”等,引导考生倾心交流、触摸内心,在自由天地里敞开善感的心扉;山东日照题“感谢你给了我更多”、四川巴中题“感谢有你相伴”等,引导考生在代际关系里读懂至爱亲情,在青春岁月里珍藏师恩友情。

热点之八:学习实践

学习实践,是中学生的主要生活。实践能力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新课标的有机构成部分。2016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对考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很重视。如:江苏泰州题“学着这样做”,题目限定了所写内容应该是自己的实践活动或生活学习状态;江苏淮安题“经历是一种收获”,强调了学习实践生活的重要性;湖南永州题“特别的经历”、湖南娄底题“新力量”(二选一)等,旨在引导考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实践能力;广东省卷题“我真想________”、湖北咸宁题“比”、河北省卷以“不可怕”为话题作文等,旨在引导考生大胆地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实践活动或竞争激烈的学习生活中,奋力前行,走向人生的辉煌;浙江丽水的材料作文题“别打扰我想事情”,旨在批评现实生活中那些只会一味的空想,而不去付诸行动和实践的人,从而引起考生的自我警戒。

热点之九:自然景物

人们身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会发现许多美景,从赏心悦目的美景中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进而陶冶人们的心灵。2016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也特别关注考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描写、感受和情怀,因而出现了许多有关自然景物的作文试题。如:山东东营题“雨,________”,引导考生向雨诉说心中的故事,表达对雨带来的期待与赞美之情;四川达州题“桥”(二选一),既可以写现实生活中与“桥”有关的故事,又可以写喻义性的桥;四川宜宾题“又见_______”(二选一)、四川广安题“错过”(二选一)、浙江湖州题“欣赏”等,这些题既可以写自然美景,譬如 “又见家乡春光好”、“错过那片风景”、“欣赏那片美景”,又可以写难忘的、错过的、欣赏的人和事;江苏盐城题“有那样一抹色彩”,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有那样一抹色彩,点缀着我的生活;有那样一抹色彩,绚丽了我的人生;有那样一抹色彩,照亮了历史的轨迹;有那样一抹色彩,打开了我的心扉;有那右荒ㄉ彩,凝固了记忆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