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草根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草根文化范文1
关键词:草根情怀教育;校本课程;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A-0030-05
上世纪30年代,太仓市实验小学便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实践为基础开展了“整个教育”的实践研究,培养全面发展的“整个人”奠定了学校创新性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基础。“十五”期间,学校以“草根化”校本研究为抓手,“自下而上”、“人人参与”的校本研究锻造了一支优秀的骨干队伍,“坚韧、质朴、灵动、舒展”的草根精神也逐渐成为学校“草根文化”的核心。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在科技与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际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成为全球范围内开展的一种教育实践。太仓市实验小学在着力深化学校“草根文化”建设的同时,更把目光指向具有国际视野的“草根情怀教育”,并努力使全球化、草根化成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1]
一、草根情怀教育:基本内涵与价值分析
全球化视野中的“草根情怀教育”,是以“草根文化”精神为基础,在全球化视野和价值观照下对学校教育进行的整体建构,重构学校育人目标和实践模式,把民族情怀的养成作为学校参与国际生活、开展对外交流的基本前提,将民族认同和文化坚守作为草根情怀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把草根情怀教育作为当代小学素质教育的一种校本样式去开展实践探索和行动研究。
具体而言,我们把“草根情怀”理解为“基于草根的物质特点和一般寓意所开展的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建构”。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从事物隐喻的层面上看,强调了草根的坚韧质朴和绵延不绝,强调了草根平凡朴素却又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体现了一种生命之源的表征意义;二是从文化内涵的层面上看,体现的是一种故土情怀,一种对本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坚守;三是从社会学意义的层面上看,主要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应的平民情怀,一种对与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的尊重和认同的民主情怀。
由此,我们得出了关于“草根情怀教育”的校本理解:依据小学阶段教育特点,结合“草根情怀教育”的意义建构而展开的一种素质教育的校本实践。其核心理念是“自由成长和社会责任相伴、民族情怀与国际理解融通”。具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挖掘草根的生命意义,尊重生命价值,是一种自由精神教育;二是挖掘草根的文化意义,尊重多元文化,是一种民族情感与国际理解相融通的教育;三是挖掘草根的社会意义,尊重社会进步,是一种人格完善与智能发展的全面素质教育。[2]
草根情怀教育作为校本素质教育的探索,更强调了以地方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国际交流活动为载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及学校文化的整体建构。草根情怀教育的草根性,在于学校对草根文化的长期坚守,这样一种长期的探索奠定了草根情怀教育的实践基础,推动了学校文化的持续发展。
二、草根情怀教育:聚焦三个核心关键
草根情怀教育,是一种培养本土情怀与国际理解的自由教育,是由草根文化所生发出的一种教育价值的追求。草根的自然生长、生命蓬勃化作学校教育中自由精神的教育;草根的扎根泥土,化作学校教育中滋养生命的本土文化的教育。草根的本土文化与国际理解形成鲜明的对照,草根作为广泛的、普遍的形象,转化为儿童发展的全面教育,同时也直接指向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自由精神、本土情怀、国际理解成为我们所追求的草根情怀教育的三个关键词。
草根情怀的核心要素是自由精神。因为草根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它坚韧质朴而绵延不绝,它平凡朴素又生生不息,草根的形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发展。哲学强调“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自由”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信念与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健全的人格都是以个体性发展为前提的。可见,生命的成长,需要得到一种自由的发展,自由精神是人的生命价值的彰显。
彰显自由精神,是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充分体现,它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这也正是草根情怀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彰显自由精神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培养社会人,而是要让学生在保持个性与独立的同时,赋予学生更多选择课程的权利与机会,支持学生主动计划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帮助下“自愿、自觉、自主地学习”,保障其思维的自由,表达的自由,交往的自由,最终达成培养社会人的目的。草根“灵动、舒展”的精神特质契合学校自由教育的目标追求。
草根情怀其实质是一种本土情怀。一般而言,从人的需要角度出发,基本的安全生存以外,我们更需要有一种群体归属感――需要被人理解,需要有爱、有鼓励,更需要被人尊重。人一定得属于一个群体,这种群体归属感说到底就是一种民族归属感、国家归属感以及文化上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是我们眼中的“本土情怀”,也可以称之为“家国情怀”。
从文化内涵的层面看,我们认为草根情怀所强调的本土情怀就是对本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坚守。本土文化犹如草根的根基,根脉繁复、错杂,它的范围大到民族的文化、地方的和乡土的文化,小到学校和家庭的文化。本土文化影响着人的习惯、性格、价值观的形成。草根情怀教育将本土文化作为隐性或显性的课程资源,在学生心中播撒本土文化,通过本土文化的滋养,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行为规范和共同的基本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增进民族感情,为培养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奠定根基。
从文化内涵层面说,草根精神中“坚韧、质朴”首先是一种充满文化积淀的本土情怀,是太仓实小独特的“草根情怀”。
全球化视野中的“草根情怀”需要“国际理解”的理念支撑。
首先,国际理解可以推动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面对“全球化”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世界。不同的文化在国际交往中会产生对比、碰撞,可以让人清楚地感觉到自身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并在这种对比中逐渐完善民族文化并推动国家进步。
其次,国际理解成为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资源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的目的更加贴近人的发展,推动了人对自身的认识,追求权利、自由,发展个性, 极大地促进了人的解放;知识文化的学习范围扩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学习各种文化,了解不同艺术、人生哲学、发展理念、审美观等,不断开阔视野,丰富心灵世界,充实和提高认知、艺术、审美等的全方位能力。教育过程中的国际理解促进了学生成为适应世界发展的“全球性”的人。
时代要求未来的学生是“民族情怀与国际理解融通的人”,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出色的中国人和真正的国际人。一方面,学生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爱国爱家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另一方面,学生学会用全球的眼光看世界,关注全球性问题,善于理解和汲取各国文化的精华,外语基础好,能进行国际交流,具有国际意识。太仓市实验小学的办学目标――“培养有教养的、和谐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需要我们放眼世界,让以往相对单一的学校教育包含儿童对多元文化理解的教育,为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成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草根的教育情怀。
三、草根情怀教育:基于课程开发与实践创新的视角
儿童的成长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为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切的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旨。因此,太仓市实验小学通过对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系统整合,进一步完善学校“草根情怀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我们把这一课程体系称为“三味”课程,这里的“三味”是指“真味”、“玩味”和“情味”。
“真味”课程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强调科学、规范、基础前提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玩味”课程则更多体现儿童快乐、游戏的天性,他们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应该是自主的、好玩的且具有合作性;“情味”课程更多体现了儿童的个性化、创造性和开放度,根据儿童个人喜好和充满趣味的情味课程与“草根情怀”所倡导的生命情怀、民族情怀和平民情怀有着更好的关联。[3]
(一)自由精神:课堂教学的文化追求
自由是人存在的基本规定性。自近代启蒙运动以来,自由学习开始为人们所认识,成为教学活动的自觉追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交往中强调让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独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了彰显学生的自由精神,我们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做了一种变革,这种变革是一以贯之的,既包括国家课程,也包括我校开发的特色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相应的变化,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个性的协同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儿童“整个的”发展。
彰显自由精神的课堂,孩子们必然能够开展一种自由的学习。在当前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下,自由学习至少包括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思维的自由,二是表达的自由,三是交往的自由。同时,赋予儿童自由学习的权利,不是“放任”,也不是“由己”;所谓的“自由学习”,是有一定的规定性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围绕“自由精神”这一核心,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反复研讨中,逐步修订了“彰显学生自由精神的课堂教学实践表征及分析要点”。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自由课堂必须贯彻落实“关怀理念”,必须具有“全员视域”,必须力求“常规新颖”,必须强调“活动自主”,必须凸显“思维灵动”,必须融入“快乐情态”。基于上述教学实践表征前提下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凸显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主。
比如,我们开展了儿童学习起点的系列研究。基于起点的教学尊重了儿童自然生长的内需性,是一种对学生学习的最为朴实的研究,它的过程不花哨,技术并不难,只要去真切地了解学生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让教学站在“地面”。[4]
又如,我们尝试为儿童设计学习程序。它是指教师为学生开展自主、自觉的学习活动而提供的学习步骤。它不对学生的思想层面进行干预与控制,而是给学生的开放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策略、合理的次序和具体的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潜能。设计程序,让自由有了“规则”。[5]
再如,我们开展了以激发好奇心为目标的专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或问题情境,能使儿童的大脑变得积极活跃,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与渴望,使学习过程变得愉快。激发好奇心,促进了学生主动建构,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与轻松,同时又在教师的适度“补位”中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体现了学生灵动而舒展的姿态。
(二)文化融合:“草根情怀教育”学科主题课程
“草根情怀教育”主题课程是学校“草根情怀教育” 特色课程之一,是在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将散落在各科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教学资源糅合在一起,实现了以“民族情怀与国际理解融通”为目标的课程单元统整,其实质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板块:(1)尊重生命情怀,弘扬自由精神;(2)融合传统元素,弘扬民族精神;(3)体现时代特征,弘扬探究精神;(4)吸纳多元文化,弘扬国际精神。每学科每学期依照上述板块要求确定主题开发约六课时的单元课程。
在主题确定和资源运用上,我们强调不同民族文化元素的比较,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的认识,促进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例如:我们开发了语文学科的“中外创世纪从伊甸园到开天”课程,数学学科的“从算盘到计算器”、“中外巧算方法大比拼”、“世界各国钱币”等课程,音乐学科的“各国经典名曲欣赏”,研究性学习的“从郑和到哥伦布”,美术学科的“世界名画欣赏”等课程。
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出发,我们实现了从“讲授课堂”到“活动课堂”,从“知识传播课堂”到“对话思辨课堂”,从“线性课堂”到“板块式课堂”的转变。以二年级语文主题课程“种子,种子在发芽”为例:我们设计了种子的故事、多样的种子、种子的旅行、种子的用途、播种种子、你还认识我吗、种子的歌谣、种子的成长故事等八课时。[6]通过阅读、记录、交流等语文学科活动,融合科学的观察、数学的分类与测量、美术的种子画创作等,让学生整体感悟生命的伟大。
(三)陌生体验:“草根娃”国际游学课程
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变平的地球不仅为游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而且使之成为教育的必需。我们将游学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为:在研学活动中拓展学习空间,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扩大眼界,培植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开拓学生视野,理解、尊重、接纳多元文化,从而使其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的现代小公民”。
作为一种体验性学习,游学课程特别强调课程主体的主动参与、深度参与。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在情境中学习。如在音乐课上学习演奏新加坡民族乐器“安格隆”; 可以对比文化元素差异,如认识、试穿马来族、朝鲜族、汉族民族服饰;可以接受专题学习,如开展“用餐礼仪”学习,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西方礼仪,加深对西餐文化的理解;可以共同生活,如一起准备早饭,相互适应,合作解决问题……通过上述途径在陌生体验中实现国际理解教育。
游学课程具体由四大板块构成:第一板块是“跨校体验 城乡浸润学习”课程;第二板块是“扎根本土 娄东文化寻根”课程;第三板块是“家在苏州 日行一善行动”课程;第四板块是“放眼世界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以“国际理解教育”板块的“太仓实小――新加坡德义小学”国际交流项目为例,按游前、游中、游后三个阶段整合资源并形成系统的微课程。游前,我们设计了学科指导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家长义工课程和学生自主学习指导课程;游中,我们设计了游学手册设计课程和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户外游戏系列课程等;游后,我们设计了游学成果展示课程,小导游巡讲课程等。这些专题活动,通过陌生化体验,文化元素比较,实现学生民族情怀与国际理解融通。游学课程让学生从单一的学校情景走向多元的社会情景,游学多方位视野的拓展、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多元化的情感体验,是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
(四)生命寻根:娄东文化校本课程
全球化,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全球化。因此,民族文化更显出其重要性,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历程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草根情怀教育,就是在放眼国际的同时更注重故土情怀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带有娄东文化烙印,具有民族精神的有根的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这个世界大融通的社会,各种地方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娄东文化作为太仓的地方文化,也同样面临着被遗忘的绝境。娄东文化需要传承,娄东少年传承娄东文化是一种使命。因此,我们开设“娄东文化”课程,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丰厚自己的本土文化储备,从而提升自身修养。
我们根据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和兴趣点,由简到难设计了六门主题课程:娄东方言拾趣、娄东民间传说、娄东民风民俗、娄东名人荟萃、娄东画派名作、娄东诗韵赏析。娄东文化校本课程通过课堂学习、聆听讲座、自我探究、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多方位地了解娄东文化,感受娄东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实现民族情怀的滋养。
利用娄东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地方文化的教育,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挖掘娄东文化的内涵特质,对学生进行娄东特质培养,增强学生民族情怀,从新加坡砸逍У饺毡尽澳大利亚、英国的学校,学生以娄东文化为背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交流。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对比、碰撞中理解、尊重、接纳差异,并以陌生化的视角审视自身文化,进而深层次理解本土文化,激发自豪感,培养对家乡、祖国的热爱。
草根情怀教育,是太仓市实验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校本化实践与探索,其目标直接指向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和多元发展,这既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又是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需要。草根情怀教育,是太仓市实验小学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从学校课程的系统建构与创新实践的视角出发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正对应着学校整体的育人目标,更体现了每一个实小人的草根情怀。
参考文献:
[1][2]张勤坚.草根:永远的教育情怀[J].江苏教育,2015(10).
[3]巳嗽.让儿童以舒展的姿态成长[J].江苏教育,2015(10).
草根文化范文2
在音乐方面的摇滚乐、布鲁斯、乡村歌曲、迪斯科、重金属、朋克乐、雷击乐等等;在美术方面的波普和涂鸦等等都是由草根艺术生造出来的。这些艺术形式都来来自民间的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它们在进入商业化的大规模流通之前,都已经在民间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并形成从草根艺术到商业艺术的一系列的规范。当代中国“草根艺术”的繁荣,源于三个重要的原因:一是经济的发展;二是政治的稳定;三是文化的包容。中国草根艺术与经济、政治、文化关系如何呢?
草根艺术对经济发展的具有一定促进的作用
草根艺术为国家的GDP做出了贡献——非营利性的艺术市场,尽管是低价的市场,但草根面广量大,其总体价值也不可低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估算,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总额约6076亿元,政府公共财政文化消费支出1095.74亿元,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个人的文化娱乐消费是政府的文化娱乐消费的六倍左右;再说,我国草根艺术市场还属刚刚起步,发展空间很大,因此,我们应该看到草根艺术市场的潜力很大,对于将来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草根艺术满足了业余艺术家的创造欲,将自己的才华充分在作品中表现,反映一个时代群众艺术的精华;更重要的是草根艺术家通过草根艺术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又以较低的成本活跃了广大大众的艺术生活,这是一个民主和谐的社会所需要的。
草根艺术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
草根艺术来自于民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它具备两个特点:一是顽强性,草根艺术具有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二是广泛性,草根艺术基本单元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只要有人的地方都会有草根艺术,它遍布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草根文化不仅定规着人民大众的生活理念,更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精神境界,草根艺术作为来自社会基层的艺术形式,没有贫富贵贱,高低等级之分,它能够充分反映社会基层的民生所向,草根艺术家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在艺术作品中充分体现,他们没有太多的规范去制约,是社会基层群众对社会看法的“一面镜子”,因此,草根艺术是真正反映当代群众对社会想法的艺术形式。另外,草根艺术的繁荣,反映了社会的和谐安宁;群众的安居乐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无忧无虑,进而催生了草根艺术迅速兴起和发展,因此,草根艺术从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它让艺术之光普照大地和世界,让所有的人都能参加,而我们得到的将是和谐、稳定和更加美好的社会。
草根艺术是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补充
草根文化范文3
有句英文谚语叫“One apple a day,keep the doctor away”,意思是每天吃个苹果,就可以不用看医生了。现在这句谚语的意思开始被人们调侃为:“每天听一遍《小苹果》,医生都不敢治我”――如今,这首由草根组合“筷子兄弟”创作的新代“神曲”《小苹果》,开始迅速攻陷各大音乐网站和社交平台,并有望取代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成为新一代广场舞的伴舞“神曲”。在它面前,经典歌曲失灵,欧美港台音乐成为小众,人们对全民音乐的免疫力开始失效。伴随着百搭的电子节奏,大家相约广场、酒吧,一起翩翩起舞。
神州大地再度刮起“神曲”风,而受众广泛的“神曲现象”却不是一天炼成的。事实上,像《小苹果》这样有如“魔音穿耳”的国产“神曲”,早在20多年前就已横行大陆。《你潇洒,我漂亮》《泪》等都是名噪一时的经典,《纤夫的爱》《大花轿》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民族风的雏形。今天的各路“神曲”是他们的衣钵弟子,一笑一颦尽得真传。
“神曲”为什么这么红?歌词接地气、朗朗上口、节奏百搭、跳舞动作简单易学……“神曲”爆红固然遵循音乐流行的内在逻辑,但其紧扣社会心理,大众化、草根化的特点,其实也助推了自身的风靡。很大程度上,“神曲”表现出来的“土”与“俗”,既极大地迎合了公众审美的世俗化,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与特定时代下的公众心理暗合。
尽管我们很难说“神曲”有多么高的艺术水准,对于“神曲”流行是否拉低了国人的流行音乐审美水平,也难有直接的判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神曲”的存在与风靡,的确唤醒了一群长期被忽略和被隐藏的底层乐迷群体。这些生活在城乡的民众,早期一度缺乏现代娱乐生活,而“神曲”的出现,恰恰填补了他们精神需求的空白。正是这一群体,构成了“神曲”广泛的受众基础,并最终推动“神曲”这一音乐模式从乡村走向城市。
每个年代的“神曲”都包含有某个时期的社会心理、情感及文化因素,“神曲”之所以能引发大众共鸣,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它描述了一种更为朴实的生活和生命体验,并用一种更为简洁通俗的方式直击受众内心。其表达方式,虽然直接却不粗暴,少了点绕弯,却也不乏自娱自乐的精神。因此,我们可以说,“神曲”现象的流行,也是大众文化的流行。其艺术价值谈不上多高,但客观说来,它的商业化和世俗化抹平了文化特权、垄断、偶像,拓宽了当下社会的文化宽容度,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出了草根文化的声音。
草根文化范文4
摘 要 通过对草根体育文化内涵诠释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调查法,对武汉市业余体育乐部现状及发展进行调查研究。从草根文化视域的角度,以武汉业余快乐排球俱乐部为例,对其俱乐部规章制度、管理机制、人员结构、资源配置,以及参加赛事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武汉市业余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面临困难及原因,为武汉市草根业余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根文化 体育俱乐部 现状发展
一、草根文化诠释
“草根”一词产生于十九世纪美国寻金热流行期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这层含义和意识形态联系紧密一些。人们平常说到的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等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草根阶层”;另一种含义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比如一些不太受到重视的民间、小市民的文化、习俗或活动等等。其特点就是顽强与广泛。而草根文化是指,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武汉市业余体育俱乐部――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首先,在网上查阅大量有关草根体育文化资料,了解当今业余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研究。通过对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现状发展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统计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研究结果
(一)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发展规模与现状
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成立于1998年,由7名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组建。历经15年的不断发展,原7名组建者仍有5名元老保持锻炼。到2013年俱乐部组织成员不断更新换代,共有32名成员,男队员30名,女队员2名,来自武汉市各个领域的排球爱好者。有董事长、公务员、教师、学生等等。俱乐部设有领队一名,教练一名,财务管理两名,俱乐部负责人均是该俱乐部内部成员。俱乐部教练为武汉大学教授,有着丰富执教经验。俱乐部年龄层次覆盖老中青,50岁以上成员8人,40岁至50岁之间成员2人,30岁至40岁之间成员5人,30岁以下成员17人。由此可见,现俱乐部处于年轻化,具有业余俱乐部长期发展和年富力强的特点,与国内大多数草根文化组织特性相吻合。
(二)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组织形式
武汉市快乐排球俱乐部是自发形成的体育活动团体,每周六(日)下午14:00――17:00定期进行三小时活动与对抗。由于无固定的训练场馆,每周训练的具体场地依组织者安排的情况而定,湖北大学体育馆、华中师范大学体育馆、软件学院体育馆,以及火车头体育馆都是俱乐部活动的场所。俱乐部每月进行一次队内竞赛,逢节假日积极参与全国各地举办的各项排球赛事,大大激发了成员的能动性。
(三)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运行机制
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的宗旨在队名上就直接体现出来,以“快乐排球”为指导思想,享受排球,享受快乐,增强身体,促进友谊。以球会友组织训练和比赛。由于俱乐部成员毕竟来自于社会各行各业,完全出自于自愿,所以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一直从情感角度出发为运行机制。情感,是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它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在体育运动管理中具有牵动、强化和激励的功能,是动力的催化剂,直接影响俱乐部成员对活动的参与和内化。情感使个体凝聚成一个有效整体,使成员相互认知、相互熟悉,促进俱乐部长远发展。
(四)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经费来源与支出
经费是各个组织的经济支撑,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规章制度中制定,俱乐部成员每月按时交纳会费,在职人员100元/人,学生成员30元/月,由俱乐部财务成员保管。经费的支出主要用于场地的租赁费,器材费(排球、球网、标志杆等),成员的服装费,训练时的饮水、外出比赛的交通费、餐饮费等等。保障俱乐部活动开展有次有序进行。
(五)武汉快乐俱乐部主要存在的问题
武汉快乐俱乐部从15年的发展来看,首先是没有得到来自武汉市政府的承认与信任,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虽然政府现在大力提倡草根文化组织的形成,但没有相关具体政策来管理实施,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来扶持草根文化组织,难以获得法律的保护;其次,俱乐部没有合法的身份,就得不到市政府的资金资助。虽然俱乐部成员每月按时交纳会费,但在根本上解决不了统筹训练和比赛费用。没有一定的经费来源,给俱乐部的运行与规模扩大带来诸多不便,可持续性良好发展受到影响;再次,俱乐部由于成员来自社会各界,流动性大,随意性强,现在还未形成正规严格的管理机构,缺乏专门管理人员,组织和召集成员参与训练比赛难以统筹安排,无法有大量共同时间进行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俱乐部的公共信任度。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以武汉市排球爱好者组成,以快乐排球为俱乐部宗旨,强健身体,增进友谊,为广大排球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草根文化平台,充分体现出人文情感运行机制。
2.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历经15年,年龄层结构合理,符合当今业余体育组织结构,为俱乐部长远发展奠定后备力量。俱乐部以男性成员为主,缺乏女性成员拓展。
3.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在组织形式上比较单一,主要以队内训练与对抗为主,每年参加业余排球比赛也仅有两三次,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4.武汉快乐排球俱乐部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来源于成员交纳会费,得不到市政府支持,对俱乐部训练和比赛来讲,经费比较不足、短缺。
(二)建议
1.加大力度与政府部门进行协商沟通,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和功效,应努力为草根体育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积极构建政府与草根体育组织间的社会协同治理模式,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使草根体育组织真正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2.草根体育组织规章制度必须得到完善,也标志着组织健全的程度。健全俱乐部的规章制度有利于俱乐部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可以保证体育组织的整体性、连续性及其成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3.草根体育组织应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各个年龄层参与人数,特别是女性群众的参与度,使组织内部成员结构更加稳定,性别与年龄结构分配更加合理,响应政府的号召,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健身。
4.草根体育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解决经费问题,仅仅依靠成员交纳的会费远远不够组织的发展。要努力争取政府和社区的资金投入,走商业化半商业化道路,吸收大量的社会资金,扩大组织的规模,使组织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曲晓阳.社区足球联赛遏困惑[N].中国体育报.2005-06-13(02).
草根文化范文5
物质文化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一般地说,创业之初,创业动机、动力主要是产品的生产、财富的创造和利益的实现。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的需要,首先是生存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都是这样。”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是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基本前提。由于人们在创业中强烈的致富欲,往往把物质产品的增加程度和财富的积累程度看作是创业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产品的发明与创新。创业推动创新,创新推动创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创业家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人的成功就在于不断发明与创新,并将其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财富的迅速积聚和产品的不断积累。这些劳动产品都是创业者个人、企业、组织的知识、能力、智慧、理想等客体化的结果,由此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由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域自然、地理、技术等差别,物质文化呈现差异性特征。物质文化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文化景观,影响人类的文化生存方式。不仅如此,它还是其他任何形式文化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影响、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进程。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化都是由物质文化决定的。因此,必须坚持物质创业文化的基础作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的取向、人化的形式,既有物化的形态,又表现出一种精神形态。文化“它首先是直接反映物质生产的精神因素”。精神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对象化,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既包括诸如思想、意识、道德、科学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又包括诸如情感、意志、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文化心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价值取向、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
创业文化是人们在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指导、引领下的创业实践结果,同时创业实践又不断凝炼、发展、提升创业精神。创业实践不仅创造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而且还形成高尚、深刻的精神文化,如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自我精神;不畏风险、敢于担当的冒险精神;解放思想、尊重包容的开放精神;勇于探索、批判怀疑的创新精神;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法制精神;诚实劳动、恪守信用的诚信精神,等等。这些创业精神是创业文化的重要内涵,是创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实现创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共进。物质文化为精神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化为物质文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创业之初,人们把目标定位于对利润、财富的最大化占有,不断进行财富、资本的原始积累。如果这种对财富的疯狂追逐缺少精神文化的引领,极易滑向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会把赚钱看作创业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动力,把物质财富积累的数量和质量看作是自我实现的唯一价值尺度,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和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会暴露嫉妒心、占有欲、贪婪心等人性弱点。有的企业为了达到逐利目的,出现道德失范、诚信危机和违法乱纪现象,屡屡冲破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如三鹿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肯德基苏丹红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等说明,在利益诱使下,那些创业企业、个人不惜以身试法,最终导致自己的企业、人生和事业毁于一旦。与物质主义相伴的是媚俗性、浪费性、攀比性、非理性、炫耀性消费主义的滋生。部分创业者在功成名就后,把排场和奢侈品看作是自身实力和身价的评价标准,导致消费已超出物本身(使用价值)给人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如鲍得里亚所观察到的那样,如今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和象征价值的消费,人们所消费的主要不是物本身(使用价值),而是由之代表的符号和象征意义。”然而,这种物质观和消费观并没有给人带来精神愉悦和生活幸福。在无止境的对物的追求与消费中,人的精神危机加剧,物质上的富有者却成了精神上的贫困者。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现实,我们必须强调精神文化的培育、建设、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倡导建立持久的有生命力的创业文化。其关键就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坚决摒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充分认识人的自然性生命之上的人的文化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人的创业生存活动不断由物质性向精神性的转化。当然,这并不是抹杀人的个体性、生活性和物质性,把精神性因素看作是创业实践的唯一动力,而是要求人们不要过度地以“物”来标识人的存在、人的生活、人的身份。创业文化的教育与建设,就是要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共存、共进和辨证发展,使人诗意地栖居于和谐的创业文化的沃土中。
二、创业文化: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和谐共生
“草根”“一词最早源于19世纪美国淘金创业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蕴藏着黄金,因而吸引了许多民众从业金矿勘探。后来,“草根”一词很快被引入社会学领域,并赋予其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底层的“基层民众”的内涵。由草根群体在从事认识、改造、适应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产、生活、交往、创业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所发展的文化,就是草根文化。创业氛围越浓厚,创业实践越发展,创业意识越强烈,创业形式越丰富,孕育的草根创业文化土壤就越丰厚、多样。多数创业者创业伊始,都是从基层、基础、基本开始,因而创业实践所形成的创业文化就会表现出基层性、平民性、多样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强调伦理本位而非个人本位,强调守成守业而非创新创业。“学而优则仕”与“官本位”的文化观念培育了丰富而深厚的中国精英文化。许多文人志士终日皓首穷经,忙碌于诗书典籍之中,以期成为社会贤达、精英,从不屑于那些置身于琐碎生活的草根群体的创新创业活动。尤其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草根文化缺少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培育土壤。在我国,草根文化只是改革开放后才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确立,并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充分肯定主体价值,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充分发展自我需要。
受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功利性、效益性、冒险性的影响,人们不再墨守成规,而是积极投身于多元文化生活当中,敢于冒险、首创和变革,在多领域的创新创业中体验人生意义,创造幸福生活,并因此形成了绚烂多姿的创业草根文化、草根精神。草根精神是草根创业的动力支撑,就像一棵小草,虽没有高大的身躯和华丽的外表,却有顽强意志力和自主独立性。草根群体在创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该群体特征的文化心理,表现出草根文化心理的矛盾性、复杂性。例如,独立和依附的心理:一方面追求创业的独立思考、自主创业、自由表达,另一方面又表现对社会、组织、环境、他人的依附;自负和自卑的心理:创业之初,人们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远大抱负,决心开创自己的新事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但一旦遭遇挫折,就深感创业之艰辛,人生之不易,并对于自己卑微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产生自卑心理;嫉恨与仁爱的心理:底层的草根群体对社会分配不公、创业就业机会不均等现象心存不满,对财富的羡慕和幸福生活心存渴望,容易产生嫉恨心理,虽然草根群体这种嫉恨心理不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却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特别是在不正当的创业竞争中,更易导致某些极端行为的出现。当然,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纯朴、善良,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具有仁慈心、怜悯心;冒险与自我保护的心理:创业绝不是重复别人,而是创建、创新和创造,敢于对固有的传统观念进行颠覆性革命,敢于冒险。风险意味着创业商机,冒险又意味着可能的挫折、失败甚至是灾难,人们为了规避风险,会变得谨慎、狭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价值观培育的土壤。草根创业文化孕育了草根价值观,表现出以“求生”为旨归的功利型价值观,在价值取向上注重实惠、实在、实用,讲求人的利益、需要和财富;既追求私利,又讲究义气;既遵守法律和道德,又存在道德约束不力、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高雅与粗俗、草根与精英并存。精英文化是精英知识分子所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是高品位的雅文化。它发挥着社会价值观的规范、导向作用。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精英文化是历史发展中的相对概念,相对于草根文化、大众文化而存在。社会不存在绝对的草根和绝对的精英。有的草根创业者在取得成功后,通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成为创业精英。他们在思想行为上有着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心系祖国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同样,那些拥有较高文化知识的精英也可以作为自由职业者加入创业者行列,成为“草根”中的一员。
草根创业与精英创业是相对的,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同样如此。不可否认,草根文化不乏庸俗、粗疏、浅陋、浮躁的成分,有时甚至是消极、颓废的代名词,因为它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引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和凝炼。但这绝不能成为漠视、诋毁草根文化的理由。当下社会要求坚持两者的辩证发展、和谐共生。创业文化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推动创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不同文化在冲突和碰撞中不断发展,在融合共生中不断优化。雅各布•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的多元性是推动人类进步所不可缺少的佐料,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遇到更先进的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才能更新发展。”创业文化发展同样如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何种文化都是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没有亿万群众的伟大实践,精英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会因曲高和寡而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草根文化是精英文化的源泉。但草根文化也需要精英文化的规范和引导,对其精华进行凝炼和提升,对其糟粕予以改造和剔除,精英文化应履行所承担的社会教化和文化创新的使命。在创业文化生态中,两种文化并非各自独立、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既要反对精英文化对草根文化的话语霸权和“唯我独尊”的统治地位,又要防止草根文化腐朽、颓废的东西对精英文化的侵蚀。为此,需要加强创业文化生态建设和创业文化教育,通过生活化、人本化、实践化的教育,使草根群体和精英群体对于人的生命、意义、价值存在作用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如今,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发展,草根文化正在蓬勃发展,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拥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漠视、排挤、打压草根文化已成为过去。草根文化和精英文化在同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辩证发展、和谐共生,创业文化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将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三、创业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共在
科技文化是指人们运用科技去适应、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方式及其成果。它是伴随西方16、17世纪科学革命和18、19世纪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可否认,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科技文化相对匮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文化上,“诚然,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具有广阔的容纳空间,它允许并倡导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沟通,不过关注的重点是人文文化,是思想道德问题,而不是科技文化,科技文化只是思想道德提升的手段”。
传统的封建人伦文化阻碍了具有创新、唯实、怀疑、批判、理性、实效等精神的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强调伦理本位、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中,个人对国家、社会高度依附,不愿去从事那些具有冒险性、创造性、对抗性的创业和科技创新活动。在经济上,靠农业立国的自然经济主要依赖人们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社会传统的延续和风俗习惯的维系。它可以不像工业生产那样对科学理论的发明和技术革新的运用有较高的要求和依赖。只有有了社会需要,科技进步和科技文化发展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充分说明社会需要对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实现了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生产力焕发了勃勃生机,创新企业不断涌现,全社会形成了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舆论氛围。江苏把“创业创新创优,争先率先领先”作为新时期的江苏精神。国家大力扶持创业企业,为此成立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创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园。孵化器在企业孵化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营造了一种以挑战、冒险和创造性为价值观的创业文化。生产效率、创业竞争、个人价值实现强烈地推动了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反过来,科技的进步又不断地促进创业发展,影响、改变着创业者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了浓郁的科技文化气息。然而,由于不少创业企业在实现利益、财富积累的过程中,片面地强调科学技术的物性工具价值、适用价值和功利价值,使得科学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科技生存的异化和人性的扭曲。技术以其自身强大的物质力量控制、物役和肢解人,强力地改造、控制、征服自然,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恶化,出现生态危机,出现科技异化、科技文化非人的文化现象。因此,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并有力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科技与人文对立的现象,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营造健康、和谐的科技文化,引领科技人性化、生态化、人文化的价值取向。创业不仅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要引领精神文化的进步。
草根文化范文6
一
当今的语文教育视野过于狭隘,教材怎么编,课堂就怎么教,这与人们长期思想的禁锢不无关系。人们总跳不出教材与课本的圈圈。当我们置身草根文化背景下去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观时,我们的思路会豁然开朗,我们的语文课程也被赋予了文化发掘的使命。
语文本身是自由的,教师在面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时候也是自由的,然而这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自由得起来的,只有心灵自由了,才能享受自由。当前,课程的改革只是给课程解放开启了一条小小的门缝,我想这主要是对师资水平的顾虑。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课程权力也下放了,可是我们还是没有准备好,接不准招。
在我看来,三级课程的设置,还没有达到对人发展的真正尊重,包括老师与学生。其实我们的思想可以再开放一点,应该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我们还可以有班级课程、个人课程。
教学有因材施教,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也要因人而异。课程的落实最后要具体到班级与个人的,有三级课程为什么就不能有国家、地方、校本、班级、个人五级课程呢?教师也是有差异的,这也是我产生基于草根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观的原因与基础。
有些教师带好保底的国家课程都有困难,而有的老师都能开发自己个人的课程,我们要正视这些现实的存在。
把草根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接受一种完整人格的教育,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人之所以有区别,是因为存在种族、民族、文化、语言的差异,还因为草根文化的浸染,人因此而独特。
二
草根文化中蕴含着最基本的语文因子,语文课程关注草根文化,实质是人们对故土精神的回归。
在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差异明显的国家,进行课程改革时可以存在梯次的,有的可以是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有的则可能早已进入了较高的阶段,我们应容忍这种现象的存在。课程的“空白点”多多,方法与内容的缺失都应为人们所宽容,但这种宽容并不代表我们停止了思考与实践。
国家更关注“保底”的国家课程,释放给地方与学校的课程空间大了起来,松绑后的课程设置使人们有了获得自由的感觉,但要拥有这种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教师与社会要面临成长与发展带来的痛苦,习惯于被控制的人们,自 由乍来,让我们的教学找不着北了。鉴于此,我们应寻找一种突破,我们从认识脚下这片土地开始,从认识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亲一友开始,再去认识更大的更抽象的世界。我们着意构建了语文教学与“草根文化”契合的平台,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草根”的教学思想。
任何一所学校都处在“环境”中,这种“环境”包括气候、地理、人文等,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现代文明,都为我们的学校课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也为我们的语文走向综合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独特世界。
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的发掘,语文课中对草根文化的关注是传承传统文化,使思想开放,保持课程多元化的重要方面,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秉性,具有很强的综合实践特征。因此,草根文化与语文课程的融合是有其存在并发展的肥沃土壤的,这也是我们打破文本与生活壁垒的一个举措,是开发课程,让课程为人的成长服务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
三
语文“是人类川流不息的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活活动的记录和标示”(曹明海语)。日本著名教育家水原国芳也曾有类似的看法,“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和字母用法和段落或句读的问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作为生命的摇篮,我们就不得不探讨语文与草根文化的渊源,地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都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上的许多先贤先哲的高风懿德,也都在不断地滋养地方文化的形式,而地方文化也在不停地渲染、塑造、积淀着一个地方的特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我们不是一直在教着别处的“草根”吗?比如《长城与运河》《台湾的蝴蝶谷》《庐山的云雾》《水乡之歌》《槐乡五月》等课文,不正是这样的吗?教学者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什么被忽视呢?本土的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悠久历史等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予以“体验”,让学生置身于“活的”教材中。
语文的教学实践让笔者知道,本地在古代俊杰众多,近现代更是英才辈出,学校附近的伊芦山是商朝功臣、贤相伊尹隐居之地。据《史记》记载:“项王之将钟离昧,家住伊芦。”清代板浦许乔林、许桂林兄弟,被誉为“海州二才子”。李汝珍在学校附近的板浦写就名著《镜花缘》,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汪氏三兄弟”汪德耀、汪德昭、汪德熙,中科院院士陈吉余等等,他们都是我们在教学《詹天佑》《钱学森》《李时珍》等课文时,不可多得的辅助教材。通过这些人物的教学与介绍,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人才也是犹若灿烂群星,他们辉映海属、夺目神州、耀眼世界,他们为我们的家乡的发展、祖国的建设以及世界的进步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使语文的人文特性与工具特性得以充分体现。
四
草根文化对语文课程的渗透与融入,在带来教学内容微妙变化的同时,也会使教学的方式产生相应变化,书本不再是唯一,教室不再是课堂的整个天地。
语文教学是为“人”的教学,然而没有教的方式的转变,就不会有学的方式的转变。在草根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其实质是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意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土地、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同时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家乡风土人情、丰富物产时,要将搜集得来的信息、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汇报,在整理、汇报的过程中锻炼其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梳理材料的技巧,训练并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表情达意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教的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转变。学生在这种方式的引导下,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明显的发挥,同学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合作与探究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草根文化视野中语文教学观的转变,不仅带来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丰富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内涵。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各个区域的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蕴含哲理的生活语文,有些极具地方特色的话语是在教科书中所没有的。
我们在教学“谚语”、“歇后语”等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布置社会语言调查的作业,收集家乡的方言土语,有许多话语是普通话所不能企及的。在学生大量搜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我们把搜集的方言划分为二十多种类别。比如:天文气象方面,有“马碴冻”(薄冰),冷冷(冰雹),水雾纳子(毛毛细雨);地理方位方面,有落头(地点),这汉丁(这地方);时间节令方面,有“麻擦亮”(天刚亮),龙眼乌(天微亮),通竿子(通宵)……这些家乡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表现了一定的语文艺术。我们把这些方言引进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领会方言的含义,丰富学生的语文词汇,在激活学生的语言表达时,让学生感悟语言的一些渊源,同时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多样性。
五
语文教学中草根文化的介入,也传递着这样一种理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立家乡意识。做一个有根的人,往往不是先从抽象的祖国开始的,而是从家乡的草根意识开始的。
当一些家乡的风俗融入了人们的习惯与血液中,你自然就爱国了。语文教学也肩负此使命,这是大语文教学观使然。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寒食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饮食、居住、婚嫁、丧葬等习俗都在每个人的成长中留有深刻的记忆。比如在我们的家乡,过春节,初一早上吃了饺子叫“弯弯顺”,吃的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揣元宝”,饺子、汤圆不吃完,要留一些“压碗”。除夕晚上大人要把“桂片糕”放在孩子的床头,初一早上醒来就吃“开口糕”,然后才能开口说话、起床、梳洗。新年吃的杂糖等东西,吃完了不能说“完了”,要说“满了”……这些民俗是特定人群生活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相沿而成 的历史文化积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特定时期的心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