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赞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穆旦赞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穆旦赞美范文1

关键词:穆旦;生命体验;玄学思辨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05-02

“穆旦是九叶诗派中流派风格最浓烈且最有成就的诗人。”他既是一位自觉的现代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诗人,他的诗歌将新诗的审美推向新的高度,一个最大的特质便是将生命体验与玄学思辨融合为一体。那么这种特质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

穆旦诗歌特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来源,来源之一是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求学经历,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穆旦的很多老师大多有过留学欧美的经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与英国现代诗歌有渊源,是艾略特等英国现代主义诗人在中国重要的传播者。他们之中的叶公超、卞之琳以及外教燕卜荪都曾介绍或评论过艾略特等人的诗作及文论。这就为穆旦深入接触艾略特等英国现代主义诗人提供了最直接、最便利的条件。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文人学士的热情译介,才使得穆旦等为数不少的中国作家对艾略特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继之以认真的借鉴和创造性转化。穆旦开始学习和模仿艾略特的诗歌创作,并将艾略特笔下的“荒原”意识进一步中国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荒原”意识。

来源之二是20世纪中国苦难的社会现实。作为诗人,艾略特对穆旦的影响是显现而深刻的,但民族时代的苦难对穆旦的诗歌创作则有着更为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半殖半封的时代背景,恐怖、阴霾的政治气候与破败荒凉的中国社会现状使敏感的诗人产生了幻灭之感,这种现实和心理激起诗人对社会现实与生命的思考,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艾略特《荒原》中弥漫的虚无情绪有了相通之处。在诗人看来,战时的中国就是一片辽阔的“荒原”――“走在无家的土地上/跋涉着经验,失迷的灵魂/再不能安于一个角落/的温暖,怀乡的痛苦枉然”(《控诉》)。战争使人们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民族苦难带给人们的生活“荒原”随处可见,荒凉的土地,茫茫的野草,低压的暗云,单调的流水,说不尽的灾难,干枯的眼泪......中华民族步履艰难的灾难岁月,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浓重的“荒原”意识。

来源之三是穆旦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1942年加入中国远征军,担任杜聿明的随军翻译,那时候穆旦仅25岁,以一个弱小书生的身份,参与了缅甸战场的抗日斗争。后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不是“大败而归”而是“大败难归”――在大撤退中,杜聿明和戴安澜将军率领的第五军,被迫退入野人山,穆旦所在的部队殿后,他们于是进入了原始森林的地狱。诗人目睹了无数战友的死去,在这种向死而生的状态中,诗人深刻地洞见了常态世界所遮掩的非常态的真实,发现现存文化伪饰、虚无、阴暗等可疑性的一面,更深切地体认到自我生存的困境与难题。对残酷战争的亲历使穆旦直接体验了生活的荒凉并超越了荒凉,反过来,这种荒凉又给了他思想的启迪与精神升华的力量,融入了他的诗歌中,形成了弥足珍贵的“荒原”意识。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中的某些方面,如玄学思辨与具象象征的结合,又可以追溯到一直为艾略特所深爱和推崇的17世纪的英国玄学派诗人们。“穆旦是中国最早有意识地吸取叶芝、艾略特、奥登等现代诗人的部分表现技巧的几个诗人之一。”穆旦的诗有明显的深刻的时代感情,但多数的诗往往并不直接表现时代,而是注意自身心灵的搏斗和内层思想感情的开掘,并努力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结合中,追求传达的感情密度大,传达方法独特新颖和理性成分的介入,再加上他运用很多精心独创的暗喻和意象联想上的跳跃,就使他的诗带有极大的陌生感。他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出发,用现代化的艺术手法,描绘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的历史地位。

诗人穆旦以怀疑的眼光审视现代生活并作出思索和探求:戳穿现实的隐瞒与欺骗,将“现代人的生命的困惑:个体与群体、欲望与信仰、现实与理想、创造与毁灭、智慧与无能、流亡与归宿、拒绝与求援、真实与谎言……”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相互渗透,是“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这正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如《赞美》中诗人在深切感受时代灾难,感受到人民生活的沉默与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们的觉醒,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对处于苦难中的祖国以及奋起中的人民,发出了由衷的赞美。诗中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对未来的期望、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的探求交织在一起,情感忧郁、沉痛又凝重、激昂,在传统思维中存在的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直线性思维在穆旦这里都进行了拒绝和背叛,在穆旦的思维世界里,可以说是一种发散性的复杂思维,总是同时关注两个或多个矛盾对立的事物,然后以怀疑的眼光对对立双方提出质疑,在重叠的结构和反复的文字中将思考引向深入,这些都是诗歌现代性的具体表现。

穆旦诗中关于个人生命体验的玄学思考,在紧张而凝重的风格中,更多一些他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探索与表现。因而,现代主义者所关心的人本困境问题,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希望,在他的诗作中交叠出现。穆旦的许多诗都致力于展现自己心灵的自我搏斗和种种丰富的体验,“我们做什么?我们做什么?/啊,谁该负责这样的罪行:/一个平凡的人,里面蕴藏着/无限的暗杀,无限的诞生。”(《控诉》)穆旦对生命意识的自觉感悟与理性沉思中,又交织着他对人类命运、历史沉浮和民族忧患的沉思,使他的诗以痛苦的丰富和感情的严峻著称。这是处在民族危亡生死斗争,民主与黑暗交战的复杂现实之下,一个正直而敏感的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独特的感受,充满激烈矛盾的生命体验。形而上的思考往往与最复杂的现实的背景、生活的感悟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些玄学的表现就带有更深的生活真实的底蕴。这种生命体验的玄学性也就成为穆旦诗歌中的最富个性的部分。“这种深陷矛盾现实所产生的知识分子关于个人生存困境的玄学思考,是诗人穆旦的一个重要贡献,他创造了一个象征诗化了的‘被围者’的形象。”

在穆旦的笔下,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与现代自我的生命体验融合在一起,深邃的玄理思考与凝练、富于弹性和张力的语言凝结在一起,既告别了内涵的浅白,也远离了表层的晦涩,显示出现代白话新诗的真正生命力。40年代,穆旦与九叶诗派诗人将中国特殊的历史现实与现代诗艺相结合,在其中找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们的探索可以说,实现了这一理想,即用“现代的诗形表达现代人的情绪和思想”。穆旦诗歌中融入了强烈的现代自我意识以及自身丰富的生命体验,借助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既给我们展示了现代个体“丰富而痛苦”的生命存在,也给我们显示了现代诗歌凝练、艰涩的诗性张力,更好地演绎了“荒原”意识。

穆旦诗歌内涵丰富,随着接受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的增长,会理解和发现更多新意,不论是从诗歌思维、情感、语言、意象,还是诗歌内容――人生困境的揭示上都表现了他超前的意识,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地位,是一个独具现代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超越了以圆满为中心的哲学和诗学,以残缺为美,摆脱了简单的二元对立,拒绝传统意象,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艺术手法,展现了处于矛盾张力之上的残缺世界里的残缺、孤独、被围的自我。“在穆旦的笔下,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从未有过的残缺的世界里的残缺的自我。”这个自我是具有颠覆性的理性抒情、叙事个体。传统诗歌中的理性士大夫群体演变到五四文学中现代感性抒情、叙事个体,之后由于革命和现实的需要这个抒情、叙事主体变为以“我们”为唯一主语的群体抒情和叙事,随着抗战之后救亡语境的消失又变为理性抒情、叙事个体。这个理性抒情、叙事个体便是穆旦对现代诗歌最为独特的贡献。“在穆旦的诗歌里,出现了站在不稳定的点上,不断分裂、粉碎的自我,存在于永远的矛盾张力之上的自我”。然而在被围却又残缺与孤独的世界呢,挣扎与枉然、希望与绝望的人生终极二律背反中,穆旦选择了充实饱满的人生。

感性与知性的结合,是九叶诗人的一个共同特征,在穆旦诗歌中具体显现出来的特质便是将生命体验与玄学思辨交织在一起。不仅在诗歌中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哲学玄思的内涵,还可以理解为一种独特的现代诗歌技巧:思想知觉化,即不是用感性形象来象征、隐喻理性思辨,而是让知性内容直接成为可感的对象,穆旦的诗歌表现的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朱栋霖、丁帆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杜运燮:穆旦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钱理群、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穆旦赞美范文2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以下简称“徐诗”)一诗写于1924年徐志摩陪印度诗人泰戈尔访日期间。诗人从离别之际日本女郎刹那间的低头入笔,将女郎深情柔媚的风姿表现得入木三分,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对方难以割舍的爱慕敬仰之意。日本女性贤淑、温存与端庄的仪态以及诗人多情善感的形象跃然纸上。“水莲花”绝非简单的喻体,寥寥数字,蕴含着独特韵味。熟谙中国文化的人一眼就可看出它在古代诗词中的地位——它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和“月亮”、“红梅”、“清秋”等“意象”一样,都能引起特别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沉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心理。

穆旦的《诗八首》(以下简称“穆诗”)写于1942年,24岁的诗人刚刚毕业于著名的西南联大。如果说徐诗给人的感觉是甜蜜中带着忧愁,那么穆诗便是深沉中夹着晦涩。在穆旦的笔下,爱情变得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感情如线团般缠绕难解,陷入重重纠葛矛盾之中。这里有表白时的心意不相通“相隔如重山”,有拥抱在一起时“那未成形的黑暗”带来的惴惴不安,有熟识后相同带来的怠倦和差别带来的陌生,有两相情愿后在合二为一中的平静,等等。爱情仿佛是个五味瓶,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让坠入其中的人们一一尝尽,完全没有少男少女想象中的浪漫美好。况且,不仅有“你”有“我”,更有“他”、“它”,一些让人无可奈何的黑手强行介入,弄得本已纠结的恋人世界一团糟。

回味徐诗,读者或许会有似曾相识感,脑海里会浮现出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式的理想爱情模式。这个日本女郎也许就是在古代文人中广为传唱的崔莺莺、王昭君、李香君,这个诗人可以是张生、汉元帝、侯方域,一个温柔美貌能识大体,另一个多才专情,双方心心相印,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显然,徐诗隐含的爱情模式是中国式的零矛盾爱情模式。“只羡鸳鸯不羡仙”,古人对这种理想爱情充满期待和向往,当现实总让人失望的时候便借文人之手以大团圆结局来寄寓这份情结,有时不惜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让男女主人公起死回生,然后白头偕老。因而,徐诗所激发的审美体验也是中国式的集体体验:当美(缱绻甜蜜的爱情是美的一种)不能实现时,留给人们的便是惆怅与遗憾,即如诗人所说“甜蜜的忧愁”。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并不是一见钟情、心心相印那么简单。爱与被爱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如同生活中诸多事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爱情也并不总是中国古典式的理想浪漫,而是双方心灵的磨合,是一场久经考验的心理战。穆旦奉献的不只是诗,更是残酷的真实。在穆诗中,爱情是矛盾重重的、残酷的。交战的双方不仅是作为个体的“你”、“我”,更有个体人格的分裂面,即自我灵魂的斗争。例如,“他存在,听从我底指使,\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的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这样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是西方式的象征手法。结合上下文可知,“他”并非第三者,而是内在自我、具有个性精神的自我的象征。很显然,作为个体的“我”已分裂成内在的自我和外在的自我,外在的自我追寻爱情,对“你”不可自拔,内在的自我感受到真实存在的孤独,维持个人的存在感,同时又为外在的自我寻求出路。按照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个体的存在是孤独的,孤独又是永恒的。“你”作为真实存在的个体生命,内心活动是复杂多变的、不固定的,因而“我”求得了又必须马上背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人的心灵也是如此,从穆诗中可以窥见人性的深刻复杂。《诗八首》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使得诗句晦涩,语义较难把握。例如,“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爱的双方应该是两棵独立支持的“巨树”,它象征着一种互为依存又互不依赖的爱、一种坚强的人生之爱,颇具现代独立意识。穆诗所表现出的理性精神,除了与诗人慎思明辨的个性气质有关,更与诗人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关。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穆旦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穆旦的同学、好友赵瑞蕻甚至理出了“这么一条线索:布莱克—惠特曼—叶慈—艾略特—穆旦”1。穆旦冷眼旁观人生与生活,目光犀利睿智,从切实的个体体验入手,逐层揭开事实(如爱情)的残酷面目。这与西方文化追求真理和智慧、注重个体价值的传统不谋而合。穆旦诗歌的成功正在于他对中式思维的超越,正如评论家王佐良先生所云:“他(穆旦)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穆旦的胜利却在于他对于古代经典的彻底无知”2。

徐志摩曾赴美国和英国留学,也是沐浴过欧风美雨的人,为何他的《沙扬娜拉》仍然表现出浓厚的古典审美情趣呢?有学者甚至把他的这种审美理想概括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3。作为诗人的徐志摩是中国“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派根据其诗风的变化,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徐志 摩,与诗人闻一多共同提倡“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 “三美”主张。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不难看出,这种审美主张是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唐代诗歌影响的。作为一位现代诗人,徐志摩是单纯天真、温和敦厚的“自由之子”,带有中国道家“逍遥游”和中国儒家“中和节制”的气质。但是,并不排除西方文化精神诸如民主个人主义、英国式的小布尔乔亚思想对他的影响,使他对大自然和人世间的“爱”和“美”有着独到的体验。这二者并不矛盾,统一于他那颗潇洒不羁的灵魂。当他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古典意境和氛围化为诗篇时,他也就是完成了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后期新月派和以“雨巷诗人”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更多传达的是现代人处在迷茫时代的痛苦的情绪。徐志摩的《我不知的风往哪个方向吹》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全篇运用象征手法抒写时代的悲哀、个人内心的苦闷,诗风稍显颓废。

打开了中西思想交流的大闸门。中国新诗自从诞生之后,就面临着向传统寻求资源和向西方汲取营养的双重问题。在纷繁复杂的流派当中,大致可以摸索出两条线索:一派是古典派,一派是西化派。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和穆旦的《诗八首》可分别代表两派的精华。但两派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而是处在有意或无意的影响交流之中。随着局势的变迁、时代的需要以及诗人们的不断探索尝试,中西慢慢走向融合,于是形成了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诗。从初期《尝试集》的稚嫩生硬,到四十年代穆旦《赞美》的圆融贯通,中国新诗走过了坎坷的现代化道路终至成熟。而穆旦,中国现代文学上的杰出诗人,有意识地借鉴和主动吸纳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传统 ,并植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之中,在创作上融会贯通、独树一帜,“是新诗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革命性的冲刺”4。

注释:

[1]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穆旦赞美范文3

马丁・路德・金,26岁获得神学博士学位,本可享受北方舒适的社会环境,优越的工作条件,但他却毅然来到当时种族歧视异常严酷的南方,积极投身到争取黑人民权的运动中,并为此献出了自己年仅39岁的生命。

史怀哲,25岁就成为神学和哲学双料博士,并拥有许多忠实的风琴乐迷,但他却放弃了自己蒸蒸日上的学术地位和演奏生涯,从头学习医学,并义无反顾地将自己后半生50年的生命投入到非洲的医疗援助工作中。

贝多芬,在耳朵全聋,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生活贫困、精神受创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他死时虽没有一个亲人在身旁,却有两万群众自发护送他的棺柩。

托尔斯泰,这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终生都因自己出生于贵族世家,与农民的生活差距巨大而深感痛苦,并最终毅然选择离家出走。

这些巨人,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他们并非以思想或武力称雄,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面对这种伟大,我除了深感自己的鄙俗之外,还感到前所未有的踌躇和彷徨。我不停地考问自己,你究竟有几成厚度能引领学生进入他们的灵魂深处?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已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这四项任务,而更看重这些任务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这种引导,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从师生互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而在我们今天这个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社会急剧转型,物质主义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的特殊时期,语文教学最需要的不正是那些能支撑起人的“脊梁”,确立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精神自我、精神生命、精神需要的东西吗?

因此,面对社会上响彻一片的道德滑坡的责难,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而语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也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试想,如果没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大爱,怎么能引领学生感悟孔子的仁政、墨翟的“非攻”?如果不能驱除内心深处的卑琐势利,怎么能带领学生鉴赏屈子的狷介、庄周的放诞?如果没有一股傲然不屈的浩然正气,怎么能引领学生见证孟子的风骨、陶潜的愤辞?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勇气毅力,怎么能带领学生感悟司马迁的忍辱、韩愈的执着?如果没有安贫乐道的职业操守,怎么能带领学生踏入杜甫的草堂、刘禹锡的陋室?如果没有豪迈洒脱的宽广胸襟,怎么能带领学生品读李白的飘逸、苏轼的旷达?如果没有深沉透辟的目光洞察,怎么能引领学生感喟曹雪芹的荒唐、鲁迅的自嘲?如果没有一腔澎湃的赤子之心,又怎么能带领学生感悟闻一多的《死水》、穆旦的《赞美》?

穆旦赞美范文4

一、新型学习方式的建构、平等民主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素质发展终极目标的追求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可见,究性学习”就是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改革教学制度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出发,把学生一部分学习过程变成探索过程,也可通俗地讲成: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形式。

二、重视细节和过程,强化发展性评价,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品格养成

对于这一具体过程,我将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来阐述,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教师拟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范围。

(二)、成立课题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及其分工。

上述两个步骤在其他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论文中均有涉及,本文不再赘述。

(三)、细化研究过程,优化研究成果。

以高中语文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为例,①分组查阅资料。或进图书馆,或借助网络;如学习《词二首》,需重点查阅其生活的时代背景、诗歌风格及有关的鉴赏、评点的文字。②对所拥有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如从内容角度分析诗人选用意象对表现诗歌意境的作用。舒婷的《致橡树》与裴多斐的《我愿意是急流》都运用大量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一种是追求平等独立;另一种则强调忠贞奉献。这就需要分别整理各自的生活背景、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风格。也可以从形式角度分析该诗人在诗中所用的组材顺序、技巧、线索、表达手法及其效果等。如郑愁予的《错误》中长短句的妙用、空白的技巧、颠倒的顺序对营造意境所起的作用,也需要归纳整理。从诗人的感情角度,分析其对笔下形象感情的异同。如穆旦的《赞美》中,对农夫的含泪的礼赞,诗人的感情基调及情感起伏需要加以开掘。③撰写小文章,将研究结果形成文字材料。这一过程具体操作性最强,各小组成员纷纷出谋划策,写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文章,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并提高了写作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注意。有的堆砌材料,不加分析;有的漫无边际,不切要害;有的照搬照套,不假思索。④结题。总结研究过程及收获心得,指导老师给予评价和肯定。以上各步归纳起来就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学会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及方法。

(四)、对研究成果的评价

在研究探索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试着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式方法。学生的课题研究如果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就要给学生肯定的评价。

①展示各小组的研究成果。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我们应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可以组织研讨会,让大家共同讨论评价;开辟一个展示园地,供大家借鉴学习;选择出一期刊,鼓励形成研究之风气。

②客观评价并备案。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其中的不足应明示并指导修改,给予鼓励。其中的典型案例要记录在案,对个别学生客观公正独特创新的见解的肯定不仅可以提高个体学生主动研究的积极性,拓宽整体学生研究的思路与角度,还可以促进教师对教材、学生的再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对不足之处的再探讨重在激励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能一棒子打死,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个环节做好了,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教给了学生方法,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建构。

三、诱发问题意识,善于制造“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激起学生求索的热情,教师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艺术的总设计师

穆旦赞美范文5

艾青诗选读后感作文怎么写?《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生读艾青诗选有感作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1《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明白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我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可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我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期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最终一节很直接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深沉”一词,可能仍是无法表达出艾青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后面紧跟着的省略号,似乎还有无尽的情绪在涌动着,使读者沉浸在其中,回味着。这首诗在问答中,将诗的情绪推上了,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之中,反映自我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艾青对祖国的热爱,我们看在眼里,敬佩于心中!艾青的精神,我们值得学习!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2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与此刻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当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期望得到更多的职责——“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终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到达整首诗的,然后是在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3艾青作为中国现代代表诗人之一,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贡献。他曾任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艾青的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幼年时被父母视为克星的他被寄养至“大堰河”保姆家中。由于在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作为儿子的疼爱,反而得到大堰河浓浓的爱意和关心,从小感染农民的纯朴和忧郁,在他以后的创作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将自己作为儿子的深情寄托到大叶荷身上。于是在他创作的初期,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表达了对大叶荷的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她不幸身世的描写。

艾青创作还受西方哲学和文学影响。在诗歌中,他将现实主义主义手法和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吸收世界诗艺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其丰富性。同时他又深植于民族的土壤,感情炽热,结合了革命浪漫主义诗风和现实主义本色,极富革命战斗精神。

艾青在其创作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独特的审美意象,忧郁和崇高之情,反映民族悲剧性境遇。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善于捕捉意象、色彩渲染增加形象鲜明性,具有散文美,融汇光彩和音乐的律动。递进排比句式,首尾呼应的手法。“太阳”和“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两大中心意象,是其创作的核心和支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艾青把自己对于祖国和广大农民的深切关心赋予在诸多作品中,他与劳苦大众一齐同呼吸共命运,可谓忧国忧民。他的忧郁就是农民的忧郁,他的愤懑就是农民的愤懑。而他对“太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也表现了他对这一个时代的忧虑,他希望光明、春天的到来,能够带领深陷黑暗中的人民走向黎明。两个意象互相映衬,完美融合,达到现实与理想的交汇,民族与世界进步思潮的统一。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中,反映自己名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这是艾青创作的思想主旨。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4《艾青诗选》用了两天时间就翻完了,抄录了几首诗。整体感觉他的诗歌本身与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者说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二者之间是十分不相称的,他的大多数诗歌都不是十分出色,仅有少数的一些还不错。说他不应当在诗歌史上占那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的诗歌的个人特色不够鲜明,他的诗的风格是那种十分多见、一般的诗,他没有为中国的新诗供给多少新的东西,所以贡献也就有限。

我看完穆旦的诗后说他的诗与杜甫的相类似,能够说是“诗史”,那么与艾青的诗比较起来,艾青的诗更应当享有“诗史”这个名词,他的诗的特色之能够说是题材十分广泛,但相对又集中,概括起来能够说是写出了那个年代贫穷落后中国土地上的欢乐与痛苦,他从国统区到大后方,从农村至前线,从树林到旷野,一一都在他的笔下得到展现,所以说他记录下了那样一个时代是可是分的。但遗憾的是他的记录缺少个性,或者说诗性还不太足,至少在许多诗歌那里是如此,所以这些诗的认识价值、历史价值是不低的,但诗的价值却相对较低。即使是他的《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有名的长诗,在我看来也并非异常出色。

艾青的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喜欢用程度副词,“那么”、“十分”等,而在对事物进行描绘时,声、色、形俱全,从各个方面进行描绘,列举东西时同样如此,所以这就造成他的诗歌的第三个特点,铺张。他喜用排比句,有时甚至是六七个相同的句式,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可是他的描绘、比喻有个缺点,就是新颖的不多,常常采用的是一些大家经常很熟悉的东西,这样就使得他的诗缺少个人的东西,但这也许正是他的诗广泛传播的原因,因为这样的诗是大众化的,不是贵族的,更容易为大众理解、欣赏,也更容易得到官方的认可。

不可否认,艾青的有些诗是十分优秀的,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写道,“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礁石》,“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多么动人的形象!

艾青的诗质朴、流畅,但不怎样讲究技巧,不注重表达方式的变化,这些也影响了它的审美质量。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5有些事情是不可动摇和改变的,譬如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譬如在心中始终保留着某些敬仰的人或身边亲友的位置,譬如对一部优秀作品的基本评判……无论历经世事沧桑,无论岁月无情漂洗,坚若磐石。

读艾青的诗集让我有一种灵魂找到归宿的感觉,就像在黑暗中徘徊时,降临的那一缕曙光,照亮了整个前方。

艾青的诗既有古风又有现韵,把中华上下几千年语言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化成一种蓝色的忧郁。虽说我可能更喜欢乐观豁达一些的诗韵,可艾青的诗更多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报效之心和诗人特有的精神修养,从中提炼出的诗人忧国忧民的大自我情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答案只有一个——祖国的明天。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为祖国的未来忧思。我难以想象诗人心中超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喜欢艾青的诗,因为艾青博大的胸怀;我喜欢艾青的诗,因为它们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喜欢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