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几何阅读答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王几何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王几何阅读答案

王几何阅读答案范文1

考试随笔 阮儿

意外 曾卫星

摘走果子的那个人叫朋友 李莎莎

超级另类的检讨书

如此请假 如此批示

千奇百怪的外国高考

现代文阅读应试对策(下) 陈蒙

巧抓时态突破口 妙解中考单选题 卢爱龙

话题作文的审题 张达富

考场作文的"三避""三就" 徐大才

值得初学者借鉴的"拆分记忆"法和"阴阳怪调"法 李全

独有的方法让我的高考作文仅扣2分 范丽丽

我为什么不花大量的时间做题 杨琦

一元二次方程题型全貌 王英

密度的测定方法 王元锋,魏正宏

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法两例 吴海洋,沈家文

学习欧姆定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张友金

伤脑筋的天平

四色猜想

价格令人乍舌的名画(二)

海洋猎手

未来世界的几种能源 郭新

决战前夕 韩宏宜

"大话西游"式的高考作文

"苦读"经 阳林霞

解解元对乐乐府

"英雄"的悲哀 吴勇

中外知名企业面试"奇招"

中考文言文阅读开放性试题例说 曹津源

非谓语动词考例精彩再现 王先玲

验证猜想类考题例析 张北春

现代文阅读应试对策(上) 陈蒙

遇到新题不会怎么办 李瑞鹏

语文"学什么不考什么" 白海峰

定时定量练习每一种题型 夏晨钟

七位朋友

电梯遇险怎么办

阅卷归来话创新 顾明

巧用估算法解决物理问题 王英

直觉思维法

提取公因式易犯的八种错误 王保华

光的折射问题例析 张友金

怎样证明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成比例 金中鲜

巧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 宋子模

一例测电阻扩展实验的分析 张金曦

拓展思维的微观模拟题 邹杰

雨衣上的学问

生活中数学的问与答 袁黎

窗外的风景 陈文峰

过往 曲寒江

简单的结局 仇春雷

天使的"错误" 明要楠

真假美猴王 刘成

我们班的花名册

妙断漏字诗

拥有专利中考加分等

弱水三千饮一瓢--考场话题作文策略艺术之组材篇 马兴贵

数学思想在有理数中的体现 金建来

长度测量中几个特殊问题的分析 张友金

机械能一章的易错题辨析 王英

分子和原子一章的易错题辨析

添设辅助线拾遗 肖继森

历史学习中的比较法 刘海静,丛华彬

一类几何题的证明技巧 朱秀兰

用玻璃板做几个小实验 张友金

中考英语补全对话题型分析与解题指导 冬青

向教材要答案 朱文松

让机器听懂中国话等

改变命运的《夜巡》 高飞

如何确定古木的年代

相似的浮沉 张北春

快乐万岁 高飞

走在晨曦 文志平

几家欢乐几家愁 陈丹华

心情小屋 高旭东

安徒生的再创作

人虫大战 王尧

数学家的笑话

美国高考的刁钻考题

解决物理问题的逻辑思想方法(三) 林迪

解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秘诀 任民

吃水果看性格

默写情境题如何考(二) 邱会荣

考场作文审题"五要" 闫永锋

向着每一个方向微笑 张翔

认真

计划·行动·坚持 佟欣

从中考看反意疑问句 刘世一

小细节有大作用

从名著中学语言描写(功能篇) 曹津源

"设而不求"与"不设而求" 周奕生

"等腰"障目,问题多多 王保华

学会拾起生活的小树枝--读《改变一生的闪念》 晓君

改变一生的闪念 李阳波

学生作文《起名字》评改 黑子

聚焦《一元二次方程》 李庆社

人造卫星为什么会飞出地球

科学史上④个著名的梦

70规则的魔力--复利的巨大能量

馒头、饼干里的小洞洞

电梯里的凶杀案

超完美衔接

幽默丛林

大学生哥哥们的谈话

真情传递

时空连线

2005年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集锦(一) 佴启龙

找寻规律记忆化学方程式 徐双华

创建"素材库"妙用"整容术" 黄松海

作文擂台

分散时间等于没有时间 书源

与发电有关的中考物理题 王梅军

你像他们中的哪一个

用幻想飞翔 小雨

当你作弊的时候 刘墉

可怕的期末作文 查里琳·特雷尔

没有天生的第一名——学习成绩的转变

不可忽视的非智力因素——班级环境的影响

数学解题意识当先

联想——数学解题的导航塔 任小牧

四边形难点剖析 陈振良

让古典诗词成为作文的一道亮丽风景

让你的文章"会说话" 李冬梅

动词不定式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实验题题型大观 雨林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复习方法及常见题型

虚拟世界也需知荣辱——一个大学生网友的心声

放大你的价值

英汉文化的常见差异

世界最经典的雕像

新新玩意儿(5)

地球的故事

A4纸带来的惊叹

巴霍姆的贪婪 李庆社

架桥

橡胶的黑与白

多普勒效应与雷达测速

视觉的游戏(下)

骨灰盒里的钻石

实习医生的一星期

漫画也能助学习

向侦探学习推理能力

王几何阅读答案范文2

东征,建立起空前庞大的帝国;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他是(  )

A.亚历山大 B.拿破仑 C.屋大维 D.马可?波罗

2.下列战争与马拉松长跑的起源有关的是(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伯罗奔尼撒战争 D.亚历山大东征

3.某同学在整理学习笔记时有一处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指出(  )

A.暴力冲突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 图1

B.古文明之间的和平交往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C.阿拉伯商人马可?波罗是在元朝时来中国的

D.希腊化时代,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就

4.读图2,他经过漫长的路途,从遥远的国度而来;他经过商、做过官,但一切都不

如他的口述著作重要。在这部著作中,他描述了东方的繁荣富庶。他是(  )

A.亚历山大 B.伊本?白图泰 C.郑和 D.马可?波罗

5.某同学想从下列战争中找出同一文明内部发生的冲撞,你帮他选择的是(  )

A.奥斯曼土耳其攻打拜占廷  B.雅典与斯巴达争霸

C.匈奴人攻打罗马   D.亚历山大东征 图2

6.有这样一次战争,它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的希腊化时代,它是(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匈奴的西征 D.亚历山大东征

7.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有(  )

①长城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雅典卫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在攻破特洛伊城后,希腊王子奥德修斯返回希腊,途中遇到种种艰难险阻,最后回到国内,这是_____中叙述的故事。(  )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伊尼特》 D.《吉尔伽美什》

9.有一种文字是用一段段芦秆印在泥板上而制成,笔画像楔子,创造这种文字的苏美尔人生活在(  )

A.印度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10.下列作品中属于古代希腊所取得的成就有(  )

①《伊利亚特》②《被缚的普罗米修斯》③《俄狄浦斯王》④《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⑤《天方夜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11.有这样一本书,相传它的作者是一位盲诗人,它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这部长篇叙事诗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安提戈涅》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荷马史诗》

12.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渴望的文明交往方式应是(  )

A.和平交往 B. 武力征服 C.侵略扩张 D.暴力冲撞

13.下列不属于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的是(  )

A.《安提戈涅》 B.《伊利亚特》 C.《美狄亚》 D.《俄狄浦斯王》

14.某同学想了解中古时代中近东国家的社会状况,老师为他推荐了一部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

A.《天方夜谭》 B.《俄狄浦斯王》 C.《木马记》 D.《梨俱吠陀》

15.埃及罗塞塔石碑上刻有的三种文字中,有下列选项中的(  )

A.汉字 B.楔形文字 C.象形文字 D.腓尼基文字

16.有一建筑是多利安式建筑发展的顶峰,里面供奉着雅典娜神像,外形壮丽,装饰雕刻细腻生动。它是(  )

A.罗马的神庙 B.雅典卫城  C.清真寺 D.西欧教堂

17.阿基米德洗澡时领悟出浮力定理,这说明(  )

A.生活中蕴涵着科学道理 B.只有讲卫生的人才会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C.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D.阿基米德比别人聪明

18.生活在希腊化时代的科学家有(  )

①阿基米德 ②爱因斯坦 ③欧几里得 ④牛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9.这部书总结了前人的数学研究成果,集当时的几何学的大成,把各种定理、命题和论证按逻辑加以排列,构建了一个严密的几何学系统。这部书是(  )

A.《几何原本》 B.《数学原理》   C.《九章算术》   D.《数论》

20.老师想让同学阅读有关希腊人如何战胜自然造成的险阻,赞美希腊人的聪明与智慧的作品。你应读下列作品中的(  )

A.《安提戈涅》 B.《奥德赛》 C.《美狄亚》 D.《俄狄浦斯王》

得 分

评卷人

21.请写出以下四幅图画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22.读下列三幅图片并回答问题。

(1)如图所展示的三种文字分别是什么文字。

(2)请说明三种文字分别产生在哪个国家。

得 分

评卷人

23.

得 分

评卷人

24.下面的叙述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马可?波罗是13世纪阿拉伯商人。他随叔父来到中国唐朝的上都,忽必烈很喜欢他。他在中国做了17年的官,回国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部书,叫做《西方见闻录》,也叫《马可?波罗行记》。在书中他主要介绍了自己在中国做官的感受,使西方人对东方充满了向往。

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有四个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阅读材料后,在能从材料中得出的结论后面画“∨”,否则画“×”。

不管世界各国的文字多么不同,阿拉伯数字却不需要翻译,人们都能认得。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首创,但却是他们将这种数字传播到了全世界。在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年代,帝国收集了大量希腊、罗马、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阿拉伯人。( )

(2)阿拉伯人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 )

(3)阿拉伯人曾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国家。( )

(4)文明之间的交流对世界文化发展不利。( )

得 分

评卷人

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古希腊文学的代表是悲剧,古希腊悲剧一般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在祭祀中,合唱队会表演歌舞祭祀酒神,这种歌舞被称为“酒神颂”。“酒神颂”发展到后来,逐渐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范围——悲剧的形式逐步发展和完善。

(1)在这一过程中贡献很大的有哪三大悲剧家?

(2)被誉为希腊“悲剧之父”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得 分 评卷人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1)请在材料中用横线画出对古代的扩张战争评价的语句。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2)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有的态度。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B 6.D 7.C 8.B 9.B 10.A 11.D 12.A 13.B 14.A 15.C 16.C 17.A 18.C 19.A 20.B

21. A.希腊帕台农神庙 B.巴黎圣母院 C.金字塔 D.罗马圆形大剧场。

22.(1)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甲骨文。

(2)A. 古代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中国

23.

24. 阿拉伯改为意大利,唐朝改为元朝,《西方见闻录》改为《东方见闻录》,自己在中国做官的感受改为东方的繁荣富庶。

25.(1)×(2)∨(3)∨(4)∨

26.(1)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利斯,欧里庇得斯。

(2)《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7.(1)无疑是古代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同意,因为虽然在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王几何阅读答案范文3

斯特蒙普老师是我九年级强化英语班的老师。在我印象中,她的课堂似乎总是吵吵闹闹的,老师吵,学生也吵,因为她的教学哲学是――要听见每一个学生的声音!

在每一个班级,都有很爱讲话的学生和总不吭声的学生。如果没有老师的有效干预和引导,那些不讲话的学生,将永远寂寞地守在没有声音的角落里;而那些喜欢讲话的学生,则总是争相举手、踊跃发言,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斯特蒙普老师想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上的活动,使善言者与口讷者均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斯特蒙普老师上的课从不会单调,学生们也总是兴趣盎然。比如,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这课时,她会把课堂变成一个戏剧舞台,让一些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并给另一些学生分派不同的角色。然后,她让我们模仿戏剧里的场面,读出台词。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有决斗和叫喊的场面,那会儿,我们的课堂就变得热闹非凡。

当然,斯特蒙普老师所教的内容,不能全部变成一个戏剧演出,于是,她又让我们在课堂上讨论,把全班的椅子、桌子围成一圈,学生们轮流说出各自的想法和观点。这种活动的好处是:一个学生问到的问题,很可能也是另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者我们谈论的题目,正好是别的同学糊涂的地方。这样一来,经过讨论,对内容不清楚的学生,也会明白了。另外,在谈论的过程中,谈论题目总会引发我们的思考,锻炼我们的批判性思维。

斯特蒙普老师声言,她不喜欢只听自己说话,她要让全班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她的愿望实现了。

凯因斯老师

凯因斯教授曾给我们讲起这样一个故事:

1796年3月30日,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校园里,一位18岁的青年学生吃完晚饭后,照例做导师每天布置给他的三道数学题。因为这个学生很有数学天赋,导师寄予了厚望,因此,在完成固定作业之外,还会多给他布置两道较难的题目。一般情况下,这个学生会在3个小时内,把所有作业完成。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不到3个小时,就把固定作业做完了。可是,在多布置的题目中,最后一题写在一张小纸上,要求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正17边形。学生也没有特别在意,只是埋头做题。几个小时过去了,却找不到题目的解答方法。他想:也许是导师看到我每次做题都很顺利,就故意给我增加了一些难度吧?越是困难,他越想把这个题攻克下来。他拿着圆规和直尺,一边画一边想着各种可能的思路,一直持续到天亮。最后,这道题终于被解开了。

学生拿着自己的答案,来到导师办公室。他内疚地对导师说:“您给我的最后一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才解答出来。对不起,我辜负了您对我的培养。”导师接过他的作业一看,惊呆了,问道:“这是你昨天晚上做出来的?”“是啊。可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晚上。”

导师让学生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让他在纸上当面再画一个正17边形。学生很快就画了出来。这时,导师激动地说:“你知道吗?你解开了一道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这道题,阿基米德没有做出,牛顿没有解出。你竟然在一个晚上就把它解出来!你真是天才!我也正在研究这个题目,昨天给你留题时,一不小心把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布置的作业里。”

很多年后,那个学生回忆起那件事情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年没有解开的题目,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把它解决。”那个学生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凯因斯教授告诉我们说,这是一个无知者无畏的典型例子。从经典代数学、几何学、三角几何学到微分方程、积分方程,数学世界越来越大,抽象层次也越来越高。在数学世界中探险,就是需要这样一种无知无畏的可贵精神。

霍姆老师

霍姆老师是我十年级的强化英语课老师,他的教学思维总是围绕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的一句:向一切事物提出疑问。而他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我们“向一切事物提出疑问”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

学完关于美国哲学家、散文家梭罗和爱默生的课程后,霍姆老师让我们认识到,思考比批评性思考更重要。因此,在阅读、做作业、听课时,霍姆老师都会要求我们思考,多问自己一些为什么。

第一天上他的课时,霍姆老师就问我们:“我知道,你们很多学生都想得全A,但是你们要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得A?是为了父母?是为老师?还是为了自己?要思考你为什么要用功?为什么想得A?如果想得A的动机不是为了自己,那得A也没什么用了。”

霍姆老师还说,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我们都得想一想“为什么”,学习也一样。如果我们能思考,能高水平地思考,能批评性地思考,那我们才会有所创造,我们就会超越前人。面对所有事情时,不光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更要知道它为什么发生。

王几何阅读答案范文4

数学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之一,数学教材作为数学探究的重要来源,是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上教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探究内容的比较分析,发现两版教材探究栏目类型丰富,形式多样,都以解答活动为主,上教版更偏向纯数学情境的运用和封闭式问题表述,而人教版较注重创设真实、开放的探究情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材;探究内容;上教版;人教版

21世纪以来,数学课程改革为数学学习赋予新的内涵,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依靠简单的记忆和模仿,而且要借助实际的探索和动手操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初中)》中也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1]数学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在培养具有自主学习、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活动之一。以往关于数学探究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教学层面的数学探究、学习层面的数学探究和课程层面的数学探究。[2]从课程层面出发,研究教材中的数学探究比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不同国家高中学段的比较,对国内初中学段的研究较少。故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七到九年级(试用本)(以下简称“上教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到九年级(2012年版)(以下简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探究内容。通过对两版教材探究内容的比较,以期对初中数学教材探究内容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探讨不同版本初中数学教材探究内容在数量分布、编排特点、情境类型、问题类型及活动类型等方面存在的异同。

(二)研究对象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整理,采用徐斌艳教授提出的数学探究的定义,即学生围绕某个问题情境或者数学问题,去观察、分析、推测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验证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或给出解释或证明,再反思结论或产生新一轮问题。[3]结合上述概念界定,研究对象为两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显性探究内容,人教版中标有的“归纳”“思考”“探究”“实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数学活动”“信息技术应用”等显性栏目,上教版中标有的“阅读”“思考”“观察”“探究活动”“实践活动”“阅读材料”“想一想”“议一议”等显性栏目。

(三)研究框架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对数学教材探究内容的分析角度呈现多样化,徐斌艳教授提出情境表述、问题表述、活动组织形式、活动类型、与教材上下文的关系这五个分析指标,每个指标又分别分解为若干二级或三级指标。[4]根据以往研究,结合人教版和上教版初中数学探究内容的特点,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宏观分析包括探究内容的数量分布和编排特点,微观分析包括情境类型、问题类型、活动类型三个方面,并对每个方面进行再次细分。

二、探究内容的宏观分析

(一)数学探究内容的数量分布

数学课程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被划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部分,两版教材探究内容都涉及四部分,从探究问题总量上看,人教版(834个)多于上教版(654个),从各部分数量分布来看,两版教材探究问题除了统计与概率部分数量相同外,其余三个部分的数量都是人教版多于上教版。从各部分所占比例来看,人教版探究问题涉及数与代数部分偏多(44.48%),其次是图形与几何(40.05%)、综合与实践(12.11%)、统计与概率(3.36%),上教版探究问题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部分比例较接近,都是44%左右,其次是综合与实践(7.18%)、统计与概率(4.28%)。

(二)数学探究内容的编排特点

研究对象是教材中显著标出的有探究意味的栏目。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探究栏目以“思考”和“探究”居多,一般出现在章节开头和中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猜想、试验、推理、反思、交流等活动获取数学知识,积累学习经验,逐步学会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归纳”一般出现在章节中间,主要是对方法和规律的总结,促进学生的反思性学习;“阅读与思考”“数学活动”和“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出现在章节末尾或者章节外,旨在通过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更广泛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增强探究能力。[5]上教版中的探究栏目以“问题”“想一想”和“思考”居多,主要出现在章节开头和中间,用于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此外,还配备了“阅读材料”“探究活动”“实践活动”等专题,出现在章节末尾或章节外,旨在拓展知识,丰富数学文化,促进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不断增强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体来看,两版教材探究栏目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均为学生提供了较多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和方式。

三、探究内容的微观分析

主要从情境类型、问题类型和活动类型等方面对探究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一)数学探究内容的情境类型

教材探究内容需要通过一定的情境来呈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将探究内容的情境类型分为纯数学情境和非纯数学情境。纯数学情境指纯粹数学问题表述的情境,非纯数学情境指来自日常生活、外部现实世界(自然、艺术、体育、人文等)或文学作品、科幻作品等故事情节类情境。根据统计分析发现,两版教材探究内容都以纯数学情境为主(上教版:85.63%,人教版:71.11%),上教版纯数学情境比重更加突出,而人教版更加关注非纯数学情境的运用,其比例是上教版的两倍。纯数学情境关注数学知识本身,从数学知识、规律与关系来创设情境,注重数学的严谨性;非纯数学情境赋予数学以生动、亲和的形象,有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上教版中纯数学情境很多,非纯数学情境较少,这对于学生基于现实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学习会产生一些困难;人教版涉及很多非纯数学情境,包括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情境问题,更注重问题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帮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44页的实验与探究中的“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此探究内容主要介绍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情境问题,为非纯数学情境。

(二)数学探究内容的问题类型

根据探究活动的解答过程和结论是否唯一,将探究活动的问题类型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的答案和解答方法都是唯一的,开放式问题包括解答方法多元的过程开放问题和答案多元的结论开放问题。两版教材探究内容都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上教版中的比重相对人教版更高,上教版中开放式问题占11.64%,人教版中开放式问题占22.22%,且结论开放问题和过程开放问题所占百分比都高于上教版。由此可知,上教版探究内容封闭式问题很多,开放式问题比较缺乏,人教版探究内容更加注重开放式问题设计,鼓励学生大胆假设与探究,寻找多种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寻求多元化结论,更加符合课程标准中对探究内容的要求,如“有助于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探究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页的探究,要求学生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剪下拼合在一起得到一个平角,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拼合方法,故此题为过程开放问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9页的思考,要求学生说出三种函数表示方法各自的优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理解这三种表示方法的界定,还要考虑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以及在运用方法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答案,故此题为结论开放问题。

(三)数学探究内容的活动类型

数学探究内容的活动类型指教材在设计数学探究内容时,为学生创造的数学活动条件和空间,本文将其分为解答活动、写作活动、项目活动、阅读活动和实验活动。统计结果表明,两版教材的探究内容均以解答活动为主,其他活动类型都比较少。相对上教版而言,人教版探究内容的活动类型和数量较多,其中实验活动主要借助信息技术实验性的探索问题,项目活动主要以实物作品呈现活动成果,阅读活动包括有问题和无问题的文本阅读,写作活动非常少;上教版教材中,阅读活动以无问题文本阅读形式为主,项目活动主要以文本作品呈现活动成果,实验活动很少,没有写作活动。据此可以看出,两版教材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忽视了活动类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解答活动又分为“验证反思”“计算证明”和“推测解释”三类,两版教材探究内容都是以“计算证明”类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公式、定理等进行数学计算、证明或作图的能力;其次是“推测解释”类,关注学生对可能的解答过程或结论进行推测或解释的能力;最后是“验证反思”类,培养学生对已有的解答过程和结论进行验证或反思的能力。例如,上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4页中的思考,要求学生把三角形ABC绕着AB边的中点O旋转180°,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学生在解题时需要根据旋转等相关知识作图,以此加深对中心对称等相关概念的理解,此题为解答活动中的“计算证明”类。总体来看,两版教材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内容都以解答活动为主,上教版更偏向纯数学情境和封闭式问题,注重数学的严谨性,而人教版更关注开放式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寻求多元的方法和结论。

四、启示

(一)密切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使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7]通过比较发现,两版教材探究内容更多的是纯数学情境,非纯数学情境较少,而非纯数学情境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能够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思考且乐于探索。因此,两版教材中的探究内容除了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要关注数学与日常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等领域的联系,尤其是上教版教材,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情境或者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类情境,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加强多角度探究

探究内容中的封闭式问题更注重问题的严谨性,而开放式问题中的过程开放旨在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反思和探索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和策略,结论开放旨在鼓励学生对未知、多变的结论进行发散性探寻。[8]两版教材探究内容都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式问题为辅,尤其上教版中的开放式问题仅占11.64%。封闭式问题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和开发智力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不能完全满足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开放式问题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等特点,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多角度探究能力。[9]因此,上教版教材可以以数学教学内容为载体,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和教师补充引导,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拓宽解题思路。

(三)丰富活动类型

数学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还需要学生自己去经历、体会、感悟、积累,而不同类型探究活动正是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去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挥学习的能动性,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探究的乐趣。两版教材探究内容都以解答活动为主,其他类型的探究活动所占比例很少,其中实验活动主要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为主,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要求不高,项目活动的探究价值不高,写作活动非常少,且缺乏对数学概念、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方面的写作。因此,两版教材应该适当增加实践活动、项目活动、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比重。不仅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注重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不同活动类型中获得更丰富的探究体验和更全面的发展。

作者:尚念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2]刘海宁.高中数学新课程中数学探究设置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2.

[3][4]徐斌艳.高中数学探究内容的分析指标体系及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10):35.

[5]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9.

王几何阅读答案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教学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学生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理性地从问题中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对问题进行分析,权衡各个方面,最终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学生在做题当中遇到的单纯的数学问题,还包括在生活学习,甚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数学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学生要能够运用数学的语言和逻辑思维综合分析问题,这是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等多种能力的考查。而高考数学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情况,是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计算、抽象思维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归根到底,这还是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根据一直以来的教学实践,我不断总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在此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总结性意见。

一、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也就是审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分析出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这个环节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深层意思,挖掘其中深藏的知识点,把所求的内容转换为数学的语言。

第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恰当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的能力。根据解决思路的设计,从中发现数学应用的所在,把一些问题转化为常见的函数、数列、几何的求解问题。应用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方法,如归纳法、数形结合方法、分类讨论、反证法、待定系数法等。把问题和数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思维就会变得更顺畅,轻而易举地就能解决问题。

另外,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把材料中陈述的内容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按照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逐步进行求解。

二、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

首先,注重数学中通用方法的教学。数学虽然变幻莫测,但是万事不离其宗,对于一些典型的问题,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过程的常见方法和技巧,不能仅仅追求解题的数量,而忽略了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反思总结是比解决数学问题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在反思和总结中,就会逐步掌握解题的精髓所在,这样在以后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就显得得心应手,用正确的思维来处理和解决问题。

在数学的应用过程中,每种数学方法都有其使用的具体的环境背景。例如,数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分析,对于那些存在参数范围的,可以考虑进行分类讨论,把参数按照某些应用特点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范围,然后在这些区域内进行逐步的讨论和解答。对于一些含有不确定因素的证明问题,可以考虑使用归纳证明方法,按照归纳证明的步骤严格进行证明。再如,对于一些关于数列的问题和类似等差数列的问题,可进行归纳证明;对于那些类似等比数列,按照公比的条件限制进行适当的划分,根据不同的范围来进行求解,最后得出归纳性的结论。数学方法的掌握过程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要总结数学方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新题型和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训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明白题目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只有明白了材料要表达的意图,才能教学生如何应用数学的方法。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代要求学生要能够处理和理解一些新生的事物,也就是说,在解题的过程中,要了解题目所涉及的前沿性的知识。新题型在高中数学中的出现,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大成功的进展。通过引入新题型来考查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再仅仅把对数学的考查固定在那些已有的知识和解决方法上,要从新题型中尝试着去发现问题的所在。开放性的问题能够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放飞自己的想象,打开解决思路,获取多样化的问题答案。学生要逐步适应这些新题型和开放性题目。因为有些学生就认定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会存在一个正确的答案,所以面对开放性的题目时就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来应对开放性的题目。这样一来,感觉脑子里明明就很明白的题目,却因为杂乱的思绪,不得其解,造成考试中的失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和题型的接触范围,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多方面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加强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指导。不能仅仅强调学生做了多少题,而要注重学生掌握了多少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只有掌握了数学中常见的思维方法,做到解题和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才能在以后的数学解题过程中事半功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具体系统方法,还需要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只有掌握了更多更好的培养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掌握数学学习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林锦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王文明.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2.

3.弓文艳.分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2.

王几何阅读答案范文6

【题型解读】

纵观近些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句子仿写题的常见类型有:直仿式、填空式、话题式和情境式等。

1.直仿式:直接出示一个“例句”,要求仿写出与之相似的句子。根据例句的呈现方式,直仿式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例句式仿写,即题干中直接呈现要求仿写的例句。如2016年山东淄博中考语文试卷第20题,给出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要求对出下联“陶渊明 , ”。另一种,则是以语段中画线句的方式给出要求仿写的例句,如2015年湖北黄冈中考语文试卷第17(3)题,要求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出两个新的句子。

2.填空式:给出一个语段,要求根据语境,仿照其中画线的句子,为语段的空缺处补写相关的语句。根据语段中空缺位置的不同,填空式又可分为“嵌入型”和“续写型”。“嵌入型”要求将仿写的句子填入语段的前面或中间的空缺处,并使之与前后句语气贯通,语意相连。如2015年贵州安顺中考语文试卷第9题:“

;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己一方天空。”要求仿照画线句将语段补充完整。而“续写型”则要求将仿写的句子填在语段的末尾处,并做到内容相近,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如201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第5题:“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 。”要求仿照画线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3.话题式:给出一个例句和一个话题,要求仿照例句并围绕话题进行造句。如2016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卷B卷第12(3)题,既给出了例句“泥人张:一门最底层的手艺,让人忘记你的真名;你用一团泥巴,找回了尊严”,又给出了话题“六本语文书中的经典人物――王几何、老头子、香菱、奥楚蔑洛夫”,仿写句只有既围绕规定的话题,又与例句内容相关、形式相近,才算符合题意。

4.情境式:给出一个具体的情境,要求根据情境内容及相关条件进行仿写。如2015年湖北孝感中考语文试卷第7③题:“……我爱孝感,爱那槐荫树下,孝感动天、喜结连理的动人故事;爱那双峰山上,峻岭横屏、晓雾渐开的美丽风景;爱那 , 。”既设置了介绍并赞美孝感风景名胜的情境,又规定了“续写”的句子必须仿照前面句子的结构和样式,这无疑增加了仿写的难度。

【典题例析】

例1.(2015・湖北黄冈)请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仿写:读 ,我 ;读 ,我 。

【解析】这是一道直仿式仿写题,以仿写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积累情况。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是“先点明阅读对象,后阐述阅读感受”。根据这一特点,调动阅读积累进行仿写即可。

【答案】示例: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到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读高尔基的小说,我拥有了战胜坎坷命运的力量;读鲁迅的诗集,我获得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坚韧意志;读傅雷的家书,我学到了谦虚严谨、积极向上的做人道理。

例2.(2015・贵州遵义)语言运用――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

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辛勤的蜜蜂去细数吧; , ; , 。

【解析】这是一道填空式续写型仿写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能力。针对这类题,先要细心阅读整个语段,明确它所陈述的对象(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画线的句子和要求填写的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它们与段首句子之间则是总分关系),然后仔细辨识画线句子的句式及其使用的修辞手法,最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与语段设置的语境相关的陈述对象,采用与画线句子相似的句式和手法进行表达。

【答案】示例:稻谷,就交给勤劳的农民去种植吧;天空,就交给孤傲的雄鹰去丈量吧。

例3.(2015・湖北随州)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

青春如花似火,热情奔放。浸润在书页墨香中的青春更美丽动人:如果说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书便是风景中最美的一缕光,它使青春的世界充满光明和希望; , , ;如果说青春是一叶轻捷的扁舟,书便是扁舟中导航的一支橹,它让青春的航线变得清晰和明确。

【解析】这是一道填空式嵌入型仿写题,且没有给出仿写的具体句子,只是说“结合语境”进行补写。不过,其题干中有“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的要求,这就暗示了仿写的句子在结构形式上必须与前后相邻的句子相同,在陈述对象上要与前后句子保持一致,在语意上要与前后句子相连贯。

【答案】示例:如果说青春是一棵挺立的大树,书便是大树上最美的一朵花,它使青春的气质变得芬芳和儒雅。

例4.(2015・广东汕尾)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L,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

; , 。

【解析】这是一道话题式仿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的掌握与运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一是在题干提供的节日中“选择两个”,二是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构成排比,三是要注意所选择的两个传统节日的先后顺序。然后,从自己的积累中调取相关知识,并结合生活体验,准确、简洁、生动地表达。

【答案】示例:清明上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

例5.(2016・重庆B卷)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示例: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 枯叶 小溪

事物:

仿写:

【解析】这也是一道话题式仿写题,但给出的话题是自然界中“月亮、枯叶、小溪”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联想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在明确题目要求的前提下,认真研读“示例”,以掌握其主要特征(运用拟人修辞)。然后,选取备选事物中自己最熟悉的一个,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

【答案】示例一:月亮――我抬头望天,月亮温柔地注视着我;我举步行走,月亮默默地陪伴我走那夜行的路。 示例二:枯~――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

例6.(2015・江苏连云港)根据所给上联,补出下联。

2015年5月,《西游记》特种邮票在连云港首发。自1979年以来,《西游记》系列邮票一直深受国内外广大集邮爱好者的青睐和好评。每一张邮票,都讲述一个脍炙人口、扣人心弦的故事,带我们重温那些经典的艺术形象:矢志不渝的唐三藏,明察秋毫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此次发行的《西游记》特种邮票图案内容分别为自封齐天大圣、佛祖收悟空、发愿取真经、悟空收心,小型张图案内容为大闹天宫。邮票按照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遴选,再现了《西游记》的精彩内容。首发式上,一位资深邮票藏友当场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弘扬佛法师徒历经磨难”,下联是“ ”。

【解析】这是一道情境式仿写题,主要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所给上联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弘扬佛法”)和一个主谓短语(“师徒历经磨难”)组成的目的状语前置的特殊句式。据此从情境材料中选取可用信息,拟写与上联对仗工整的下联即可。

【答案】示例一:再现经典邮票首发港城

示例二:普度众生三藏愿取真经

【解法指津】

对于仿写题,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克服侥幸应试的心理。虽说仿写主要考查的是语言运用能力,又有“例句”可以模仿,但也决非“依样画葫芦”那么简单。相反,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很难靠临时突击来实现。为此,我们既要重视平时的训练,又要强化考前的复习备考。

2.突破语文学科的界限。某种程度上,仿写也是对语文素养的综合考量。从命题的选材来看,材料多样且取之广泛,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考查的能力来看,它综合考查语言表达、修辞运用、联想想象等能力。所以,要想突破仿写题,在扎实训练的同时,还要力求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积累生活体验。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