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肉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纤维肉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纤维肉瘤范文1

【关键词】锁骨;骨纤维肉瘤;X线平片; ECT; CT; 磁共振成像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2-1785-02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锁骨骨纤维肉瘤较少见,极易误诊。目前,仍首选为影像学检查方法。作者对我院2例患者结合临床、影像、病理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该病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率。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50岁,2004年3月以右侧锁骨胸骨端疼痛10个月伴渐行性局部隆起为主述来诊。在10个月前于上肢用力时觉右侧锁骨胸骨端疼痛,当时未引起注意,后渐行性加重,为隐痛,可耐受,无夜间痛。局部逐渐隆起,不发热。查体:仅见右侧锁骨胸骨端局部隆起,表面稍红,有轻压痛,不热,上肢运动患部稍痛,质地骨样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碱性磷酸酶均未见异常,结核菌素试验(+)。

例2,患者男,37岁,2005年5月以左锁骨胸骨端隐痛1年伴局部稍肿胀为主述来院,查体:局部稍红,有轻微隆起,轻压痛,质地骨样硬,不发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胸部摄片除锁骨外未见异常。

2 结果

2.1 X线表现:由于骨纤维肉瘤可能来自髓腔或骨膜,细胞学方面可能分化良好或有高度间变,因此它的X线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中心型纤维肉瘤开始于髓腔,显示为骨内病变。分化较好、生长缓慢的纤维肉瘤表现为囊状破坏,甚至为扩张性改变,其间有长残留的骨嵴,到一定阶段,肿瘤的某一局部生长活跃时,可以突破骨皮质向软组织内浸润。例1:右侧锁骨胸骨端髓腔骨质呈囊状破坏,约3 cm×2.5 cm大小,骨皮质无膨胀扩张及骨膜反应,但可见病理性骨折,病变破坏区有少量残余骨嵴。例2:左侧锁骨端骨质囊状破坏,骨皮质部分消失,破坏区内有絮状残余骨嵴,无骨膜反应。

2.2 CT表现:CT表现与平片基本相似,可见锁骨胸骨端髓腔内囊状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未见骨膜反应,在软组织窗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胸壁表面局限性隆起。

2.3 MRI表现:髓腔内肿瘤呈等略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周围软组织肿块呈等T1等T2信号影,病灶信号不均匀。

2.4 ECT表现:右侧锁骨浓聚灶呈团块状,超越正常骨皮质界限,范围较X线平片大,因周围较轻病损得以显示,病灶为单发,未见全身其它部位有转移。

2.5 术后病理结果:纤维肉瘤高分化,包膜不完整,灰白灰红,细腻,瘤细胞呈梭形,大小不等,排裂囊状、旋涡状、核梭形,有异行病理性核分裂。可见多核、畸形核瘤细胞。

2.6 鉴别诊断:中央型骨纤维肉瘤主要与溶骨型骨肉瘤鉴别,后者以溶骨破坏为主,无钙化点,一般伴有巨大软组织肿块,而纤维肉瘤属低恶肿瘤,髓腔内囊状透亮区偶见小钙化点,骨皮质局限性变薄,且常易突破,并引起相应的软组织侵犯,骨膜反应轻。发病年龄前者较后者大。与溶骨性转移瘤的鉴别,转移瘤常为多发,经详细检查可能发现原发灶。与动脉瘤样骨囊肿鉴别,因其腔内有充满血液的血池,故在MR像上能见到含铁血黄素之T2W低信号影。因软骨化骨均可能发生骨巨细胞瘤,还需与之鉴别,后者一经恶变,增长迅速。滑膜肉瘤较骨纤维肉瘤之骨质破坏为轻,两相鉴别较为困难。

3 讨论

骨纤维肉瘤占恶性骨肿瘤6.2%,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1.9∶1,年龄在11~50岁间,以轻壮年居多,发病部位以股骨、胫骨多见,占52.6%,颌骨、肱骨约占22%,骨盆、脊椎、腓骨、肩胛骨亦可见,肋骨、锁骨少见,手足骨未见报道。本病大多单发,偶有累及其他内脏者。 临床表现:病程较缓慢,局部疼痛肿胀,疼痛为间歇性较轻,渐加重,部分有病理性骨折,恶性程度高者可有肺转移。X线表现:骨破坏依病理分化程度不同有差别,或呈边界清晰膨胀硬化性破坏,或呈溶骨性破坏,或为边界模糊境界不清的虫蚀样破坏。瘤骨钙化及残留骨较少出现。可见软组织肿块,亦可见骨膜反应及病理骨折。血管造影大部分病区血管增加且不规则,粗细不均,新生血管壁薄弱,缺少弹性,邻近动静脉受阻,有瘤染色。血管丰富者,肿瘤细胞分化差。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X线及CT征象与既往理论基本一致。发病部位均为锁骨胸骨端,溶骨性、囊性破坏,无膨胀,少有骨膜反应,周围有软组织肿块,不同的是提供了MR及ECT的影像资料,后两者的结合可以为病变良恶性提供更为可靠的判定依据。MRI和ECT表现虽无特异性,但对软组织成分分析、肿瘤出血及肿瘤的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即便如此,术前准确的判定肿瘤的组织类型仍然是困难的,还需活检或手术加以正确诊断。另外提出本组病变之目的,也是为提醒同行医师注意,随着对本病的深入认识,在本病少见的锁骨发现骨病时也应想到本病之可能,除应做常规X线检查外,还可以选择MR、ECT检查,以提高锁骨骨纤维肉瘤的诊断准确性和积累丰富影像学信息[2]。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陈祖望.体部MRI磁共振成像[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9.

纤维肉瘤范文2

【关键词】卵巢;平滑肌肉瘤;纤维瘤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极为罕见,发生率仅约为卵巢恶性肿瘤的0.1%[1], 是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的肿瘤,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例卵巢平滑肌肉瘤合并卵巢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作一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来源、病理特征、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讨论。

1 临床病例

患者51岁,以“发现盆腔包块5年,下腹痛4d”而入院,患者5年前曾于单位体检时发现盆腔实性包块,直径3cm,当时建议其入院治疗,被患者拒绝。患者每年复查包块无明显增大。此次就诊前4d,患者自觉无诱因出现下腹胀痛伴坠胀感及腹胀。入院后行超声检查:左卵巢未显示,左侧包块之一大小为42mm×42mm×40mm,边界不规整,包膜欠完整,内为液化伴光团及机化光点,包块血流丰富,RI=0.77;左侧包块之二大小为49mm×43mm×40mm,包膜完整,表面规整,内为低回声区。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EA 1.98 ng/ml,AFP

2 讨论

2.1 组织来源 卵巢平滑肌肉瘤组织来源:包括中肾管残件、血管平滑肌等,也有报告卵巢平滑肌肉瘤可能来源于畸胎瘤中的多潜能间叶组织[2]。也有认为来源于卵巢中平滑肌纤维或其前的间叶组织;或来源于卵巢韧带在卵巢端附着处平滑肌[3]。卵巢纤维瘤来源于卵巢间质内的非特异性纤维结缔组织,WHO将此瘤归于卵泡膜细胞瘤之亚型中[4]。本病例中同时合并有两种肿瘤,而且良性及恶性同时并存,也很少见。

2.2 病理特征 ①卵巢平滑肌肉瘤大体所见:肿瘤大小不等,多数达10cm以上,不规则形,乳黄色,切面呈鱼肉状伴出血及囊性变。光镜观察:肉瘤细胞纤细或梭形,胞浆稀少,偶略肥硕。细胞具有中到重度异形,核呈长梭形伴两端钝圆,核染色质密集浓染,核分裂象增多,≥10个/10hPF,并且出现肿瘤性坏死。②卵巢纤维瘤大体特点:肿瘤实性,直径大小不等,平均直径5~6cm,表面光滑,结节状或分叶状,切面灰白呈编织状或漩涡状,也可有囊性变,肿瘤大者常伴有间质水肿。镜下特点:瘤细胞呈梭形并呈束状交叉排列,核卵圆形或梭形,胞质边界不清,常伴有间质水肿及各种退行性变。

2.3 临床特点 查阅近10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卵巢平滑肌肉瘤的患者发病年龄从39岁到60岁,以老年患者为多,本例中患者年龄51岁,略高于中位年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等,若肿瘤发生蒂扭转,可引起急腹症。而卵巢纤维瘤也多发生于30岁以上妇女,常见于50~60岁,生长缓慢,部分可伴发腹水。

2.4 病理鉴别诊断 卵巢平滑肌肉瘤需要鉴别如下:①卵巢纤维肉瘤。两者镜下形态相似,但平滑肌肉瘤的细胞核两端钝圆,而且免疫组化SMA、desmin等肌源性指标阳性表达可以区分。②转移性的胃肠道间质瘤。两者可以通过免疫组化CD117、DOG-1等加以鉴别。③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此瘤中除含有肉瘤成分外,尚有苗勒氏管腺癌成分可以鉴别。④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此瘤中可以有多个胚层来源的组织成分,而不同于平滑肌肉瘤成分较单一。⑤卵巢神经纤维瘤。通过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及免疫组化二者可以鉴别。而卵巢纤维瘤的鉴别诊断包括①卵泡膜细胞瘤。②卵巢纤维瘤病。③卵巢平滑肌瘤。④卵巢神经鞘瘤[5]。

2.5 影像学诊断、治疗及预后 卵巢平滑肌肉瘤放射学影像检查多表现为血管丰富和典型的无血管坏死中心区[6]。单纯超声波检查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联合多排螺旋CT检查可以使诊断更加确切[7]。

卵巢平滑肌肉瘤预后差,LerwillmF等报道26例卵巢平滑肌肉瘤随访21例,71%的病例平均术后19个月复发,62%的患者在2年内死亡。卵巢平滑肌肉瘤治疗上还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及放疗,但效果并不理想。Tsuyoshih等[8]报道一例49岁患者术后联合应用化疗药物胞苷及多烯紫杉醇,随访22个月没有复发及转移。从文献上来看,放射学特征在术前早期诊断上的应用、术后放疗辅以恰当的化疗药物的选择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总之,卵巢平滑肌肉瘤的发病率低,预后恶劣,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评估,还需要积累经验进一步总结及研究。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33-2234.

[2]陈乐真.妇产科诊断病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23.

[3]徐兰枝,李亚里,刘爱军.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医学杂志,2011,36(1):68-70.

[4]田扬顺. 妇科肿瘤临床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5.

[5]吴焕明.临床病理诊断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16.

[6]KimSH,KwonhJ,Cho JH,et al.Atypical radiological features of a leiomyosarcoma that arose fromthe ovarian vein andmimicked a vascular tumor.Br J Radiol,2010,83(989):e95-e97.

纤维肉瘤范文3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3岁,因“发现左胸壁肿块1月余”入院。PE:左胸壁腋后线9、10肋处约6cm*4cm*2cm肿块。外院CT显示:左下后胸部占位性病变,并向左侧胸腔内生长。入院诊断:左胸壁巨大肿瘤。08年6月16日,我院CT显示:左下肺野巨大软组织肿块,以钙化成分为主,左侧第10肋骨质破坏,考虑为软骨肉瘤可能性大。08年6月16日,穿刺病理:未见肿瘤恶性细胞,镜见较多脂肪及骨骼肌组织。08年06月19日行“左胸腔巨大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下胸腔,约为25cm*20cm*13cm大小,质地硬,重约3Kg,包膜较完整,表面光滑,形态不规则,并与左侧10肋紧密粘连,与左下肺、心包、膈肌粘连,与主动脉相邻无粘连。术后诊断:08年6月19日,病理显示:肉眼见:灰白灰红色结节状组织,约为20cm*14cm*10cm,切面灰白灰红,部分质地较硬,部分较软。

病理诊断:(左胸壁包块)侵袭性/低度恶性纤维性肿瘤并骨化。

2讨论

侵袭性纤维瘤又称韧带样瘤,是来源于纤维组织的瘤样病变,组织学上主要由成束状交织的梭形纤维细胞和不等量的致密胶原组织构成,多见于年轻女性,20~40岁为高发年龄。以腹壁发病率最高,胸壁侵袭性纤维瘤极少见。肿物呈浸润性生长,但很少发生转移。侵袭性纤维瘤病属于组织学上形态良性而生物学行为恶性的纤维组织肿瘤。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良性纤维组织增生,无变性坏死,极少有丝分裂及异型性表现;但肿瘤无包膜,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可见到肿瘤细胞蜘蛛足样生长,肿瘤组织中常含有被浸润的肌肉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主要为:肌肉来源的占位,边界不清,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略强化且密度不均,见有小梁状、条状或圆形低密度区分散其间,与原肌纤维走向一致。治疗上一般认为完整的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放疗对控制手术后残余病灶可能有效,切除不彻底或手术后复发的病例使用放疗等辅助治疗。

本例侵袭性纤维瘤体积巨大,且同时累及胸壁、心包、腹腔,属罕见病例,需与纤维肉瘤、间皮瘤鉴别。纤维肉瘤生长迅速,常有包膜,质软,并有坏死液化及囊变,周边可见水肿区;良性胸膜间皮瘤包膜完整,境界清晰。本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检查。CT能准确地显示出病灶的部位、范围和形态及与毗邻结构的关系,平扫时病灶呈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强化;MRI 检查[1]病灶在T1WI 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 呈高信号,信号强度略低于皮下脂肪,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MRI 和CT 对胸壁侵袭性纤维瘤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纤维瘤与其它软组织病变的鉴别[2],其中最主要应与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肉瘤鉴别。脂肪肉瘤常有较完整的包膜,周围肌肉常可见到水肿区,肿瘤内可见到脂肪成分,T1WI脂肪抑制序列将高信号脂肪信号抑成为低信号。纤维肉瘤成年人多见,好发于腿与膝部,病变周围可见到水肿,病灶边界不清楚,信号不均匀,可见出现坏死和出血。纤维瘤与上述软组织恶性病灶鉴别要点主要在于病灶周围是否有水肿区,病灶内信号是否相对一致。而边界是否清楚,病灶周围附近的组织,如血管、神经、骨质是否受侵并不是鉴别要点。尽管如此,本病与分化较好的脂肪肉瘤鉴别仍存在困难。

参考文献

纤维肉瘤范文4

[关键词] 原发性肿瘤;脾脏;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158-02

原发性脾脏肿瘤是临床少见的肿瘤之一,目前随着临床影像学的普及与提高,早期发现与治疗的患者数量明显上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医院1995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脾脏肿瘤32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2例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12~65岁,平均(39.2±15.4)岁。其中良性肿瘤17例(占53.13%):血管瘤7例,囊肿4例,淋巴管瘤4例,错构瘤2例;恶性肿瘤15例(占46.87%):恶性淋巴瘤8例,血管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临床表现:左上腹不适或疼痛为首发症状19例,腹部包块或脾肿大14例,发热13例,消瘦6例,伴消化道症状6例。5例出现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及粒细胞减少,4例出现贫血,病程为1周~2年。5例无任何症状与体征,系体格检查中发现。

1.2 辅助检查

本组32例均行B超检查,诊断为脾脏占位性病变,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15例行CT检查,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于良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率为75%(6/8),对于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率为42.86%(3/7)。5例行MRI检查,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于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可提供较为准确的意见。

1.3治疗方法

良性肿瘤13例行全脾切除术,部分脾切除术2例,正常脾片自体移植术2例;恶性肿瘤7例行全脾切除,4例行全脾切除+周围淋巴结清扫术,3例行全脾切除+胰尾切除+周围淋巴结清扫术。1例脾血管肉瘤因腹腔内广泛转移而仅行肿块活检术。脾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术后行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强的松(CTX+VCR+ADM+PDN)方案化疗4~6个周期,1例血管肉瘤术后出现肝转移行介入治疗。

2结果

8例病人手术后1周有发热,2例病人手术后有脾静脉血栓形成,2例病人手术后有腹腔感染表现。良性占位除1例因合并脾静脉血栓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于半年后死亡,2例失访外,其余均健在,已存活1~10年。15例恶性肿瘤中,1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6年。其中血管肉瘤3例于7个月内死亡;纤维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于1年内死亡;恶性淋巴瘤6例(2例失访)生存满5年以上者2例,生存满3年以上者1例,生存满2年以上者1例,2例于1年内死亡。

3讨论

3.1诊断

原发性脾肿瘤由于发病低,早期缺乏典型表现与体征,故临床上较易漏诊。脾脏良性肿瘤的症状及体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体积小得多无症状,常为体格检查时发现;体积大者可出现左上腹不适感及左上腹包块等表现。脾良性肿瘤中以脾血管瘤多见,本组有7例,占良性肿瘤的41.18%(7/17),脾血管瘤可发生破裂出血、感染、梗死、纤维化、钙化甚至恶变,主要症状为左上腹不适、疼痛、左上腹肿块及其压迫症状,如腹胀、恶心等。本组7例中3例无症状,4例表现为左上腹疼痛或不适。脾血管瘤的B超或CT定位诊断准确,其中CT在定性诊断血管瘤方面有一定优势(5/7)。其次脾囊肿在脾良性肿瘤也较为常见,本组有4例,占良性肿瘤的23.53%(4/17),B超对脾囊肿的定位诊断率高,定性诊断率较脾血管瘤高。脾脏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为左上腹包块、腹痛、发热、消瘦等表现,但部分患者也可一直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的表现,发现后已经为晚期,多发生远处转移。本组原发性脾恶性肿瘤中以恶性淋巴瘤最为常见(8/15),其次为血管肉瘤(3/15)、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B超检查因其无创伤性、价格便宜等优点,被认为是诊断脾脏肿瘤的首选方法,它对肿瘤位置、大小和与周围脏器及血管之间的关系等能有较精确显示。但B超不能区分各种类型的脾脏肿瘤,也不能鉴别良、恶性肿瘤,故常作为初步筛选检查。MRI与CT检查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比较准确、直观的图像,便于在手术前对肿瘤的大小、范围、淋巴结情况与周围器官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进一步了解[1]。便于术前对病情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并对术中情况作出初步预测。但CT仍不能完全区分性肿瘤的良恶性。在B超或CT引导下脾肿瘤细针穿刺活检安全有效[2],联合流式细胞仪可提高脾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3]。

3.2治疗

3.2.1脾脏良性肿瘤脾血管瘤在临床上与恶性肿瘤较难鉴别,且有恶变可能及自发破裂的危险。我们主张一经发现即可考虑行脾切除术,或脾切除后将健康脾组织切成薄片行自体网膜囊内移植术,脾组织种植时必须行冷冻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性质。有文献报道腹腔镜脾切除术技术成熟,其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具备条件的医院可以采用。对确诊的脾囊肿,如囊肿较小,可暂不处理,定期随访;较大的囊肿伴有症状者,有手术指征则可采用部分脾切除术或全脾切除术[4]。我们在本组良性肿瘤中13例采用脾切除治疗,对4例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为了保留脾脏免疫功能,在明确肿瘤性质为良性的前提下,2例行部分脾切除术,2例行脾片自体移植术[5]。

3.2.2恶性肿瘤脾脏恶性肿瘤患者应首选根治性脾切除治疗,通过本组病例我们体会到病程短、就诊早的病例,手术时肿瘤外侵少、预后好;反之,则肿瘤外侵多,手术切除困难或需联合切除邻近脏器,预后差,术后容易复发、转移。对根治性脾切除手术范围我们认为应包括脾门、胰尾上、下缘淋巴结清扫,必要时需切除胰体尾部[5]。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取决于病期、有无转移及肿瘤的类型。在脾恶性肿瘤中,以恶性淋巴瘤预后最好,但仍需同时辅以化疗及放疗,我们的化疗方案以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强的松(CTX+VCR+ADM+PDN)方案化疗4~6个周期为主。本组恶性淋巴瘤病例,生存满5年以上者2例,生存满3年以上者1例,生存满2年以上者1例。脾脏肉瘤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易破裂,常在短时间内播散到肝脏及淋巴结,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患者常在治疗后半年内死亡。本组血管肉瘤3例于7个月内死亡;纤维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3例于1年内死亡。本组资料说明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及综合治疗是提高脾脏恶性肿瘤疗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乔英,李健丁,张超.脾脏肿瘤的CT表现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 23(5):715-717.

[2]Chen LW,Chien RN,Yen CL,et al.Splenic tumour: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J].Int J Clin Pract,2004,58(10):924-927.

[3]Eloubeidi MA,Varadarajulu S,Ehoum L,et al.Transgastric endoscopic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and flow cytometry of suspected lymphoma of the spleen[J].Endoscopy,2006,38(6):617-620.

[4]魏云海,顾凤元.脾脏肿瘤53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7, 22(3):232-233.

纤维肉瘤范文5

【关键词】腹部;韧带样瘤;X线体层计算机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30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79-01

韧带样纤维瘤又称硬纤维瘤,韧带样纤维瘤,侵袭性纤维瘤,肌腱膜纤维瘤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其病理表现为良性,其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具有低度恶性肿瘤的特点。

1.临床资料

1.1收集我院1999~2009年经病理证实为韧带样纤维瘤的20例患者。20例患者均因腹部肿物入院。病史1月至2年不等。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5岁。男性3例,女性15例。均有手术病史:3例阑尾切除术,4例宫外孕手术史,9例子宫肌瘤切除术,3例剖宫产史。1例有膀胱癌切除术。20例患者均由手术广泛切除,切口离肿瘤边缘1~3cm。术前均经CT平扫、增强扫描及B超检查,随访1~5年,2例复发。

1.2CT检查:CT平扫表现为腹壁或腹腔内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软组织肿物,其中5例为腹壁腹腔内多发等密度软组织肿物,密度均匀,境界多不清楚,呈扁圆形或梭形,最大径2~9cm。强化扫描肿物呈轻度强化征象。

1.3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1.4手术治疗:均行肿瘤广泛切除术,切口离肿瘤边缘1~3cm。

1.5病理:大体标本,肿块切面呈灰白色,编织状,质硬、韧。周围未见卫星灶及结节灶。镜下,病变多为长形梭形细胞增生,偶见核分裂现象,但是无病理性核分裂现象。境界不清,常侵及周围组织。

1.6免疫组化:病变内细胞Vimentin呈强阳性,MSA和MAS阳性程度不等。

1.7随访观察:随访1~5年,2例复发,但生长缓慢。无转移者。未发现因该病死亡者。

2.讨论

2.1韧带样纤维瘤少见,占软组织肿瘤的0.03%。在1838年有Muller命名为Desmoid,即硬纤维瘤和腱样瘤。本病病因不清,但根据本人手机的资料和查阅文献报导,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以18~45岁好发,且多有手术病史或妊娠史,好发于手术切口边缘或邻近区域。本病的发生和遗传、内分泌也有一定的关系。

2.2诊断。结合生育年龄女性,有手术病史,腹内或腹壁有慢性生长的无痛性肿物,质韧或硬,无移动,沿肌肉长轴生长,应该想到此病。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少有囊变。强化扫描,呈轻度强化。当然,最终确诊,需病理。

2.3鉴别诊断。纤维肉瘤共同点是都有侵袭性,但纤维肉瘤生长迅速,易坏死和囊变,有假包膜,呈浸润性生长,病理核异型性多见。韧带样纤维瘤生长缓慢,不易发生囊变,无包膜,无病理性核分裂相脂肪肉瘤通常有完整包膜,并含有脂肪成分。

胃肠道间质瘤其生长速度常较快,易发生出血坏死而致密度不均。

淋巴瘤常为多发。

转移瘤多有原发肿瘤病史。但笔者遇到一例,40岁女性,有子宫癌切除史,腹壁及腹内,膀胱壁多发韧带样纤维瘤,曾误诊为多发转移瘤。最后病理证实为此病。回顾性分析,结合病史、年龄及CT表现,应该想到本病。

纤维肉瘤范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 年4 月至2013 年4 月入住我院100 例在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根治后行组织瓣移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所有切取的组织瓣未曾遭受过严重外伤及放射线照射,且均无潜在损伤的可能性,所有患者无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排除妊娠妇女,其中54 例男患者,46 例女患者,年龄( 24 ~ 75) 岁,平均年龄5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这两组。试验组50 人,其中25 例男患者,25位女患者,年龄24 ~ 72 岁,平均年龄( 54. 11 16. 78)岁,其中口腔鳞癌患者12 例,恶性淋巴瘤患者8 例,纤维肉瘤患者11 例,恶性黑色素瘤10 例,混合瘤恶变患者9 例,游离组织瓣修复患者35 例,带蒂组织瓣修复患者15 例。对照组50 人,其中29 例男患者,21 例女患者,年龄26~ 75 岁,平均年龄( 54.6116.14) 岁,其中口腔鳞癌患者13 例,恶性淋巴瘤患者11 例,纤维肉瘤患者9 例,恶性黑色素瘤9 例,混合瘤恶变患者8例,游离组织瓣修复患者32 例,带蒂组织瓣修复患者18 例。这些患者在习惯上均无明显差异,配合治疗,所用组织瓣对放射治疗耐受性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根治的基础上,行组织瓣移植术进行立即整复。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的给予抗生素的方法治疗以避免术后的发炎感染等。试验组患者术后在给予抗生素基础上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时间视患者肤质及组织瓣移植面积的不同而因人而异,为2 ~ 6 周,最短为10d,在5cm7cm~8cm10cm 的放射野中进行放射照射,每次照射1.9Gy,放射总剂量40 ~ 72Gy /4 ~ 7.5 周,平均56.8Gy。放射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法是进行鼻咽部和颈部的一体化的调强放射治疗,鼻咽部放射为66 ~ 76Gy /32F,颈部为65 ~ 70Gy /32F,高危预防区56 ~ 60Gy /32F,低危预防区50~ 52Gy /28F,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组织瓣的修复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包括组织瓣全部成活,部分坏死及全部坏死,组织瓣全部成活率即为组织瓣成活率。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近期、远期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发生率。急性放射反应包括组织瓣移植部位出现红肿充血、溃疡化脓及糜烂出血的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 软件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组织瓣成活情况: 对比观察,试验组患者经放射治疗后组织瓣成活率( 98.00%)明显高于术后常规消炎消毒处理的对照组组织瓣成活率( 68.00%) ,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织瓣移植部位的近期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情况; 并随访一年,观察组织瓣移植部位的远期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情况。试验组患者组织瓣移植部位的急性放射反应的近期、远期发生率( 6. 00%、2. 00%)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34. 00%、32.00%) ,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