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于丹诗词讲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于丹诗词讲座范文1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于丹说,她之所以能如此熟练地把“孔子”“庄子”信手拈来,皆得益于她行走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旅途中的引路人――她的父亲。父爱,给了她最好的人格成长环境,陶冶了她的情怀。
从降生那天起,就走入一种“氛围”
于丹认为,一个孩子出生后首先面对的是家庭给她的一种氛围,对世界、对人性的最基本判断来自于家人。
于丹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生人,那时的独生子女是很少的,而她恰恰就是。一出生就赶上,社会教育基本不成体系,父母双双被下放到农村,她最早是跟着姥姥生活。姥姥是旗人,大家闺秀,1920年就上张之洞办的女子师范,学养很深。于丹3岁前,姥姥就用卡片教她识字,背诗词,她3岁时就能看书了。那时每每回家的父亲给于丹的印象就是:戴着黑边眼镜,很儒雅、沉默,手里似乎永远捧着书。
于丹的父亲于廉早年毕业于无锡国专,与范敬宜先生是同学,文笔极好,被同行誉为“国学大家”。
于丹最早接触《论语》是在六七岁时。那时每到“五一”或者“十一”,家里都会有中山公园的游园票,父母会和几家朋友相约到公园游玩。一次,父亲问小于丹:“‘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今天这么多人,你去看看,这里谁是老师?谁不是老师?”小于丹就在人群里转啊转,观察一圈回来对父亲说:“有一个阿姨对人特别好,照顾我们每个小孩子,应该是老师。有个叔叔大声说话还吐痰,他不是老师。”一番话引得周围的叔叔都笑了。这时候父亲说:“你看那个阿姨好吧?她是老师,你要和她一样好,这叫‘见贤思齐’。你看那个叔叔不好吧?他也是老师,我们应该‘见不贤则内自省’,就不能向他学了。”父亲还给她讲“君子慎独”这个概念――在人多的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这些都给年幼的于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然,有时把女儿说烦了,小于丹就跑了。跑了就跑了,父亲从不把女儿揪回来,他希望让一切都在自然中。
那时,父亲虽说下放到农村,但他希望女儿坐拥书城,一有时间就到处转新华书店,给女儿搜罗各种小人书。有一段时间,每星期能一箱子一箱子地寄给女儿。
父亲喜爱诗歌,诗歌是家里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自己常念诗,教于丹念诗,和朋友一起念诗,也给妈妈写诗。
父亲喜爱昆曲,常带小于丹去看昆曲演出。后来也喜欢上昆曲的女儿常常自己去北京的人民剧场看演出,久而久之,女儿看过的曲目和会唱的曲目比父亲还多。
常去于丹家的人都会发现,她家里没别的,就是书多,连厨房里都有书橱。她家的书架什么材质的都有:竹的、藤的、木的……在女儿身边,父亲不是在看书,就是拿根铅笔在书上圈圈点点,做读书卡片。父亲做的那种卡片女儿太熟悉了,一沓一沓的,中间用铁钎子穿着,上面满是爸爸写的漂亮的蝇头小楷。
耳濡目染,于丹从小就爱陪着父亲一道看书。
让女儿学得轻松,并有自己的主见
耳濡目染的环境,和风细雨的方法,有利于一个孩子一种习惯的养成。
还在小于丹3岁那年,春暖花开时,父亲带着女儿到北海公园,指着枝头的杏花问女儿:“为什么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你看这花‘闹’吗?”女儿说:“不闹啊。”爸爸把女儿扛起来,让女儿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围着杏树转着圈地跑,边跑边问:“你看花‘闹’了吗?‘闹’了吗?”小于丹兴奋地连说着:“‘闹’了、‘闹’了!”父亲放下女儿进一步问:“你说,为什么这句诗不写‘春意开’、‘春意放’,而写‘春意闹’?因为人动起来它才是‘闹’的。”这些场景后来让女儿记忆很深。
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小于丹放学回家问父亲:“课文里有一个形容词说‘麦浪’,是什么意思?”为了让女儿理解其意,父亲带着女儿坐上长途汽车,经几番不停地倒车后在郊区找到一片麦田。看着夏秋季节一望无际的麦子随风起伏,父亲对女儿说:“你看这就叫麦浪。”父亲用一整天时间跑郊区,从郊区再折腾回家,一片苦心就为让女儿能搞懂“麦浪”这个词。
于丹记得,十多岁时,她和父亲有一场争论。女儿特别迷恋赵孟的字,她觉得赵的字漂亮、妩媚、轻盈。但是父亲建议女儿练魏碑、练颜体。女儿不接受,觉得太肥硕浑厚。对此,父亲不强求女儿,而是耐心地给女儿讲道理。父亲说:“有两个人的字你不能练,一是赵孟的,二是坡的。赵是因为气节有问题。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一个人气节软媚,字就没有锋骨。老写软的字,人也会变得很软。坡做人毫无问题,但他的字是才子字,间架结构偏,如果你没有练过碑体,间架不好,直接学苏体你学不了。”父女俩磨合到最后,终于找到了都认同的字体――欧体,欧阳询的字。
对京剧的认同也一样。父亲最喜欢言派的老生,家里听得最多的是《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贵妃醉酒》等,他曾建议女儿听程派的戏,女儿觉得太苦了,不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他不强求女儿。
于丹说:“对于一个女孩子生命成长来讲,她生命中第一个最重要的男人,不是她的男朋友,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父亲。女孩子是从父亲的身上,学习对家人、对爱、对人性、对信念、对社会种种的判断。”
真正的“孝”,是完成父亲的追求
父亲对于丹的爱是深沉的,有时不露痕迹。女儿曾经有过不理解父亲的时候。
父亲沉默矜持,很少笑。小时候于丹看到父亲就发憷,因为父亲看见女儿就要检查作业,总在关心她念了什么诗,写字了没有,千方百计体现出他的“有所为”。小于丹甚至羡慕邻居工人家庭的孩子,因为人家的父母为孩子可以上树掏鸟。她记得,父亲曾经给她买过一个娃娃,她经常打这个娃娃,就因为她不喜欢他。
直到父亲76岁去世,母亲给于丹讲了一个故事,才消除了她对父亲的误解。那是父亲60岁生日时,于丹冒着严寒出门给父亲买回一个大蛋糕。父亲不爱吃蛋糕,一开始没有太在意,正好有朋友的孩子来串门,他让人家拿走了。人家走后他醒悟了,女儿给自己买的生日礼物怎么能送人呢?他于是找老伴探讨细节:蛋糕上的花是什么样?多大?什么包装?然后走遍周围店铺,赶在女儿回家之前买回了自己并不爱吃的蛋糕……
岁数大了以后,每到女儿回家的日子,父亲总要早早就守候在窗口,看到女儿从大门进来,就会忙不迭地对老伴说:“女儿回来了!女儿回来了!”当母亲告诉女儿这一切时,于丹的心被震撼了。
2001年,76岁的父亲去世了。悲痛中的于丹曾引《论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她的解释是:父亲在时,你不能完成自己的志向,那就想是不是和父亲有默契;父亲去世后,就要看你的行动了;多年不改变你父亲的志向,这就叫“孝”。她认为,生前一茶一饭她不能陪父亲太多,父亲去世后,她要把他内心想做的事情做出来。
《论语》、《庄子》和昆曲是父亲的最爱。于是,她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阐述自己的观点。2006年,她推出《于丹心得》,2007年推出《于丹心得》;同年,结合自己对昆曲的研究,推出《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她因此一次次“火”了。
于丹诗词讲座范文2
最早的时候,被迫读的是《三字经》之类的东西,父亲早逝,母亲读过一点私塾,但识字和文化都不多。《三字经》的重要性在于,它让作为孩子的我,知道了我的祖先是谁,我应该有怎样的善恶之分和克己反省的习惯,我应该如何对待父母亲戚朋友。这比现在幼儿园就灌输小孩爱国爱党,成人后才被劝诫不要随地吐痰,要好得多。我在30岁之后才接触到《大学》,恍然觉得《三字经》或者千字文原来和这些经典,是一脉相通的。其意不正,其心不诚,对待自然和社会所产生的偏差,不是大学文凭能抵消的。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对中国中小学教育非常担心,师生的压力都很沉重,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头奶牛,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只是通过教育挤出哗哗的分数之奶,学生被大量程式化的、毫无意义的反复练习折磨得奄奄一息。这种社会病态很可怕。
在我的中学阶段,阅读得比较多的是古诗词,其中《诗经》尤其令我喜欢。上世纪70年代的县城里有一所小小的图书馆,其中《林海雪原》和《李自成》等最受欢迎,但却非常乏味,另外就是一些前苏联和法国作家的作品,我比较喜欢大小仲马。大仲马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基于这一点,高中时读到金庸,觉得两人堪可一比。图书馆的书不多,我的小人书不少,我就在戏馆前开了个小人书摊,1分钱到2分钱看一本,生意淡的时候一天赚两三毛钱,好时能赚接近两块钱。书摊的收入,部分用来增加新的小人书,另外就是买我喜欢的其他书籍,例如《诗经》《楚辞》《左传》《诗三百》《唐诗别裁》《宋词别裁》《香山居士集》《淮海居士集》《万首唐人绝句》等等一大堆。我曾买过一本臧克家做序的《绝句一百首》,老先生在序言中说:“‘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晖。’这样的怨妇思夫,小孩怎么懂呢?没关系,死记硬背就行,因为长大后回想起来自然就懂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愈多样愈复杂。而长大后你很有可能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去背诵。”因此在中学期间我就死读死背了不少书籍,这让我终生受益良多。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诗经》和曹操的古诗。《诗经》中感情的纯粹优美,如同雪山清泉。
有露珠的青草,我喜欢的女孩,宛如清扬般走来。
苍茫的芦苇,渐寒的白露,我爱的人啊,你在哪里?
花儿开了,娇艳呵,你在哪里?花儿开着开着快凋谢了呵,你在哪里?
我爱的人呵,长眠在树下,冬天了,他在地下会冷吗?
无论用何种姿态翻阅《诗经》,那种震撼人心之绝美,常常让我无言,甚至恍惚觉得,《诗经》一出,便已是不可逾越的绝响。
基于这样的经验,我也让我的孩子从小开始阅读,他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和《资治通鉴》(白话本),也爱读《隋唐》《水浒》之类。读《东周列国传》时,他说:“从国君到义士,这些人杀来杀去,几乎看不到好人。”他的话接近“春秋无义战”的本意了。在很多时候,也许是成人低估和扼杀了孩子成长的天空。
中学到大学期间,我更喜欢阅读一些哲学书籍。其中《道德经》《通向奴役的道路》和《政府论》对我而言极其重要。因为平索是自己乱读书,全凭兴之所至。譬如我不太喜欢《论语》,原因在于我总觉得董仲舒和朱熹两人,装神弄鬼的不像正常人,其诠释也未必正道。凡读《红楼梦》,我必跳过书中大堆诗词,因为那些香艳低俗不忍卒读。
据说《道德经》是仅次于《圣经》的、全球发行量第二大的读物。人们通常总是走老庄之路,把《道德经》当作文字作品来看待,而没有走黄老之路,把它作为伟大的政治哲学来看待。而在我看来,《论语》对个人修身养性大有裨益,但对治国几乎无用,而《道德经》似乎是世外智贤对君主的训示。历代儒生对《道德经》的篡改和伪读实在多了点。例如,老子从没说过“无为而治”,而是说“为无为”,也就是按照事情本来的规律那样,去治理国家。这也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老子说治国如“烹小鲜”,而不是生吞活鱼。无所作为和胡乱作为的政府,都是不可取的。儒生和皇帝总相互吹嘘“不教而化,不行而治”,是为皇帝偷懒、不好好工作找借口。例如老子说,“使民重死而远徙”,后世儒生篡改为“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子本来的侵略性的、扩张性的治国理念,就被改成了躲在君主父母身边的犬儒计策了。我常常以为,《道德经》包含了对人性和政府的深深怀疑、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一种因彻底绝望而产生的有克制的乐观主义。
在我的大学期间,西方哲学思潮席卷而来,其中五角丛书可能深深影响了一代人,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尼采的意志论和罗尔斯的正义论,都是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所钟爱的。我武断地认为,那个年代的青年不会拒斥学术讲座,但会拒绝于丹式的电视书场;不会热烈拥抱海子舒婷,但会瞧不上琼瑶迷们;不会停止对哲学的好奇,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对政府、对权力高度警惕而厌恶的烙印。
这时,两本书给了我迷惘思考的某些清晰答案。即《通向奴役的道路》和《政府论》,当时我看到的《通向奴役的道路》是红色封面的节译本,其中对专制和集权的鞭挞,对自发扩展秩序的解释,给我以光明的想象。哈耶克、米塞斯、林赛等的论著,在10多年后,才由中国社科院的一批青年学者组织系统翻译出版,是我一直珍视和保存的。《政府论》对什么是政府、政府为什么必须有限并且要置于监督之下、政府的组成和职能给予了清晰的论述,约翰·洛克连同大卫·休谟等一道,很大程度上澄清了我阅读卢梭和伏尔泰时的困惑,尤其是卢梭对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对政府的无限幻想,常常让我怀疑卢梭,怀疑他所主张的政府要么是纯洁的神府,要么将堕落向邪恶。
此后我逐渐走上了职业经济学家的道路,专业书籍的阅读比例越来越大,对文学哲学的阅读有所减少。经济学、金融学的大量书籍是形而下的,我从来未能接受“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这样的观点。通过阅读,我知道书籍很多,但值得一生阅读的也许不多;我知道沉迷于电视报纸的头版头条,更容易让人成为神志不清的“知道分子”,而不是拥有自觉灵魂的知识分子。如果说有什么书不得不提,那么《热力学统计》和《资本论》也都十分重要,前者诠释了自然界,后者诠释了人性和经济活动的关系。
年过40之后,我有了系统读经的愿望,但心力修为浅薄,让我读得多,偶有所得,读懂的却甚少。其中《心经》《大涅槃经》是必读的入门,我并非想去皈依,而是试图触摸彼岸,寻找灵魂的家园。
林林总总这些,对我影响巨大的书籍,似乎和我养身立命的专业无关,但我却以为它们深刻地塑造了我从事专业研究的基点。作为人,我们知道什么呢?我们的无知是无限的。
于丹诗词讲座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线上培育
一、引言
人文素养的培育,应当从人文知识入手,进而内化为人文精神,从而形成相应的人文行为。我们需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了解其知识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主要渠道,采取相应策略,才能真正将人文知识输入给当代大学生,使其进一步内化为人文精神,直至最终具有相应的人文行为。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和精力大多用于网络,网络是一个无限的空间,里面充斥着海量的各色信息,一个人的有限的脑力消耗在无限的网络资讯和互动中,到底该如何取舍?能否通过积极引导和适度开发汇聚,从网络中牵引出人文素养培育的大基地?笔者认为,线上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效果也可能会是显著的。这是因为:
(一)大学生的信息渠道更多地来自于网络,尤其是向手机端转移
人文素养的培育发端自人文知识的输出,人文知识的输出当然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信息渠道。课堂和书本当然是高校人文知识输出的重要阵地,但是,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渠道更多地依赖于网络,并有向手机移动端倾斜的明显趋势。那么,我们的人文知识输出可不可以借助网络、手机等载体呢?当前,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该将学生从网络和手机载体中尽量拉回,让他们回归书本。比如,有人将中国人均书籍阅读量与其他国家对比,表示现状堪忧;也有人将在地铁、餐馆等随处可见的拇指族、低头族现象一一指出来,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笔者认为,如果短期内我们不能改变这一现状,那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尤其是手机移动端这样的载体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秒懂百科。百度百科以前只有文字和图片的形式,现在有了秒懂百科,利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视听语言,科普一个概念、现象等等。对于受众而言,视听语言比文字阅读更轻松,更直观,印象往往更深刻,这不能不说是学习方式的进步。
(二)在年轻人群体中电子阅读、碎片阅读是主流趋势
“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有学者认为,当前的碎片化阅读是在摧毁人的深度思考能力,人们满足于浅尝辄止,不再深入思考,因而碎片化阅读被认为是浅阅读。但是,我们发现年轻人这个群体的零星时间基本上采用了电子阅读(碎片阅读)的方式,这是主流趋势。我们无法逆流,只能顺势而为。既然碎片阅读占据了年轻人的零星(业余)时间,我们的人文素养培育就要充分利用年轻人消耗在手机上的碎片时间,进行人文素养渗透和培育。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线上培育策略
(一)抢占掌上阅读阵地,开发手机APP
手机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最离不开的电子产品。为什么?因为手机几乎可以承载一切,它不再仅仅是个通讯工具,更是实现音乐、阅读、支付、影像、互动等功能的方便携带的电子产品,被誉为“仗(手)机走天涯”的神器。既然大学生将大量的碎片时间用在了手机上,我们为何不充分利用手机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呢?一是手机方便携带,随时可以拿出来使用;二是手机阅读不仅仅有文字和图片,它还包括影像,而影像是最有吸引力和最轻松的阅读。三是手机可以承载几乎所有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阅读的方式,将原本只呈现在电视、书本等载体上的内容予以吸收。比如口碑很好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可以在手机端播放。一个小小的手机端,可以承载无穷的海量信息。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手机这一掌上阅读阵地,开辟出人文素养培育基地。比如,我们可以开发专门用于人文素养培育的手机APP,精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的文、史、哲、艺等内容,通过在APP上打卡签到的方式,监测学生的学生时长和学习内容,以此获取学分。
(二)开发慕课课程,精选网络课程
慕课的本质其实就是线上教育短视频。学知识是一件比较费脑力的辛苦活儿,如果说某一知识体系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相关知识点,每一个慕课解决一个知识点,这样,学习的难度就陡然降低了。当然,慕课课程如果想要吸引受众,它除了小而精,还需要很有趣,有人气。人气从何而来?我觉得慕课的制作者要思路开阔,找到方向。比如,《百家讲坛》那么多专家学者,为何易中天和于丹火了?他们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要么是把高深的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要么是能精准把握受众的痛痒点和兴趣点。纵观网上的慕课课程,参加学习的人数只有几百到几千的往往占多数,达到上万学习人数的课程相对较少。这说明,我们的慕课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找到大学生的需求点和兴趣点。如今网络课程非常多,质量不一而足,不少精品网络课程需要付费才能学习。如果学校能够整合网络课程资源,从浩瀚的网络课程当中挑选精品,通过学校购买的方式让学生免费学习。这样,网络课程完全可以实现对高校人文课程的补充,缓解部分高校人文课程师资紧缺的困境,通过借力网络课程,弥补校内人文资源的不足。
(三)线上引流,线下引导
于丹诗词讲座范文4
1 以善引领,尚善立人——构建至善的精神文化
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深入骨髓。这种精神是一种“教育场”和“文化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它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动力”。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追求,学校把“创至善特色文化,圆师生至善梦想”作为办学目标,致力打造特色至善校园文化,开展一系列“至善”文化活动,引领师生由善出发,从善而行,乐于为善,臻于至善。
如学校坚持“以善育人、育人为善”的教育理念,尊重、关心、理解每一位教职员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挖掘教职员工潜在的能力,并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强化人际沟通的效能,关注教职工的发展,突出教职工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校成员的工作满足感,维护其身心健康。在工作中我们要求教职工常怀慈善之心,善待、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老师关注学生校园的生活、精神生活,让学生快乐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关注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时刻保持善心,善言、善行,最终成为志趣高雅、举止文雅、个性突出的“谦谦君子”、“谦谦淑女”。
学校以“知止至善”为校训,要求学生求知学习,知德识道,知书达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万事万物的内在自然规律,遵道循德,顺应事理,无私欲邪识。在明理之后,心中礼德光明,不越礼逾规,事事严于律己,循规蹈矩,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规范在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止住自己的私心贪欲,使自己的心身达到至善境界。学校以“至善”二字勉励师生追求人格、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的境界。尽管“至善”的境界并不容易达到,可追求至善却能够成为全校师生不变的方向,共同的信念,践行“至善”理念已经成为圆玄师生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2 以善育人,育人为善——构建至善特色课程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不断地强化课程意识,不断地挖掘整合课程资源,努力建设至善特色课程,推动学校的发展。
2.1 德育课程校本化。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按不同内容不同主题的需要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古代经典著作《论语》、《老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古诗词精选》等书中,精选了通俗、易懂的具有时代传承价值的、趋人向善的格言、诗句,以及经典的外国名言警句,编写了《本善本色 》中年级、高年级德育校本课程。
中年级的校本课程由七大专题组成,分别是“知礼也至善”、“敏学求至善”、“勤劳以至善”、“修身以立德”、“志当存高远”、“日求行一善”、“至善则至美”。高年级的校本课程也由七大专题组成,分别是:“寻美寻善篇”、“勤学至善篇”、“惜时如金篇”、“爱心传递篇”、“海内存知己”、“志存高远篇”、“铁肩担道义”。在几大板块在学习中,孩子们接受道德的锤炼和洗礼,他们追“善”于源、深挖“善”根,存“善”于心。
2.2 活动课程常规化。学校坚持以“善心、善言、善行”为主要内容,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为活动对象,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2.2.1 至善养成教育。学校开展“好习惯成就至善人生”的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孩子诵读“圆玄学子善行歌”、《弟子规》、《三字经》等,学习《善行评比方案》,开展卫生、纪律、学习等各方面的评比活动。学校还开展“和善小达人”、“善行小达人”、“善学小达人”、“仪表小达人”、“快乐小达人”、“环保小达人”、“向善小天使”等评选活动,在活动中习善扬善,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2.2.2 礼仪教育。学校从善心、善言、善行这个行动纲要出发,把“关心、孝心、自律、尽责、尊重、谦让”定为礼仪教育的核心,并成为一切礼仪行动的灵魂。如校园礼仪重点突出“关心、谦让”,提出把关心带进校园;家庭礼仪突出“孝心、尊重”,提出把孝顺带回家中;社会礼仪强调“自律、尽责”等,提出把善心带向社会。学校开展“至善美仪”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不学礼,无以立’——知礼教育”、“爱文明,我向善”、“文明礼仪见‘善’影”、“微笑之星”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接受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成为对个体价值的唤醒,引导孩子生命不断至善的过程。
2.2.3 爱心活动。近几年,我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如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到附近的社区义务劳动,到儿童福利院慰问孤儿,为灾区人们捐款,为贫困孩子捐赠衣物等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一路收获阳光与爱心。
2.2.4 环保教育。学校坚持开展绿色教育主题活动,为孩子们提供绿色教育体验的舞台和场所。如“我和小树同成长”、“我为大地添绿衣”——亲子植树活动、“手拉手地球村”——旧报换新报活动、“花都污水调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此外,学校还不断加强安全、心理健康、法制、诚信、爱国等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正直、善良、文明、诚信等品质的养成。
2.3 发展性课程特色化。
2.3.1 书香节。每年一次的全校性书香节上,“方寸世界蕴书情”书签制作、“知识交换,快乐无限”好书换着看、“我与好书共成长”主题班会、“名家名篇诵读会”、“我爱我家、好书上架”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全校师生以书为友,培养向书本探求真知的态度,让师生成为“求真、向善、向美”的人。
2.3.2 至善文化节。学校把每年12月定为“至善文化节”,广泛开展校园儿童文化活动,内容包括体育、科技、艺术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至善文化节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让他们受到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
2.3.3 项目课程。学校的项目课程有剪纸、国画、棒球、乒乓球、摄影、油棒画、舞蹈、古筝等20多项。丰富多彩的项目课程,为学校增添了活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2.3.4 实践课程。学校充分挖掘至善教育资源,致力推进粤港交流,与香港陈吕重德纪念学校、香港圆玄学院石围角小学结为姊妹学校,定期开展网上游戏专题研习(学习村庄)、两地的专题研讨、学习体验夏令营等活动,组建“至善”文化考察团,定期到广东圆玄道观、香港圆玄学院开展文化考察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产生日行一善,一心向善的意向,为师生构建了一个多元、互动的至善教育的平台。
2.4 环境课程生态化。
2.4.1 兴建“至善特色文化”景观实践场。如:“至善堂”、“展善厅”、“至善大讲堂”、“书香园”等,探索并升华至善文化教育的物化成果。
2.4.2 建设至善特色班级。学校制定了创建特色班级的实施方案,各班针对自身班级的特点,确立了特色班级的名称,全校每个教学班按各自的特色,构建风格独特的班文化,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总体目标、口号、班风、班训,创作班歌,布置班级文化特色墙,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触动心灵,怡养性情。
2.4.3 开办至善大讲堂。学校定期开办“至善大讲堂”。至善大讲堂实行每周一主题,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讲师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等,力求在全校推行“上善若水,至善求真;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的精神理念。
3 精艺善导、严谨善教——构建至善的本色课堂
我们的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创设和谐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构建,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让学科回归本色,让每一门学科都能上出这门课的原汁原味。我们的课堂强调“四实”:真实、平实、扎实、丰实。真实:关注课堂生成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平实:关注常态设计,不修饰、不摆设,具有普遍性。扎实:关注知识能力的理解掌握与培养,具有基础性。丰实:关注教学相长,具有生成性。
本色课堂的教学架构要思路清晰,简明扼要,在教学中我们深入研究本色课堂的性质、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本色课堂的总体架构:第一步:“激情引趣”——想学。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第二步:“开源导流”——可学。开启学生已有知识仓库的“大门”,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巧妙地设计问题,由“已知”引向“未知”,让学生“可学”。第三步:“自主探究”——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与自学能力,让学生习惯于“自学”。第四步:“交流合作”——互学。先交流,后合作,多向互动,优化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从课堂环境中汲取各自所需的各种“养分”,促进自己不断成长,让学生“互学”。第五步:“求知悟法”——会学。开启学生学习的“窍门”,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获取新知,悟出规律,总结方法,让学生“会学”。第六步:“拓展升华”——乐学。承前启后,自我发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造能力”,让学生“乐学”。
在探求本色课堂的实践历程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本色课堂风貌,课堂常常有师生智慧碰撞产生的火花,有因会意而发出的笑声,有因领悟而闪光的眼睛,教师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悦纳、相互激励,乐也融融,课堂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4 慈怀善道,以善导善——打造至善教师团队
培养至善学生,需先提升教师底蕴,塑造至善教师形象,学校以“顺势而为”的工作理念,精心打造一支善学、善思、善做的,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至善教师团队。
4.1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和《教师20项修炼》,并向教师提出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每年开展一次“师德教育月”,每学期为教师购买教育类书籍,如《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新主人翁精神》、《优秀班主任教育艺术66例》等,举办教师读书交流会,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培养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学校还制定了《圆小至善教师公约》,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4.2 积淀教师文化底蕴。学校鼓励教师不断学习,通过读《于丹心得》,背诵《弟子规》、《道德经》、《大学》等经典中的名言,观看百家讲坛中的国学栏目等形式,与圣人同行,系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国学深厚的文化精神陶冶性情,提高心智,净化心灵,从而让自身良好的品德影响学生。
4.3 拓展校本培训的空间,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教师主题学习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经验介绍,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为教师的职业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