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当前很多高校进行教育改革,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舞蹈教育也走入高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以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趋于成熟,渴望结交异性朋友,期望扩大社交圈。为此,大学校园内各种交谊舞蹈活动层出不穷,成为学生之间交流的有效平台。但校园舞蹈主要是提供给学生们学习欣赏的,学生们根本无法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其中的精髓,这导致了学生参与性不足等问题,此类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考虑和解决的。
一、高校舞蹈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舞蹈教育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升想象力。国外的神经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人的左脑负责阅读、数字运算、逻辑推理等活动,右脑则负责形象、情绪、舞蹈等活动,即右脑负责形象思维活动,左脑负责抽象思维活动。通过舞蹈等活动,将有助于开启右脑思维,右脑智慧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2)舞蹈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成为文化型人才。当前教育界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之外,还要接受“非文字化”教育,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成为具备丰富文化素养的人才。舞蹈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包含了人文精神、美学思想等,这些内容都是大学生亟需补充的内容。
(3)舞蹈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和行为。在当前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审美意识将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气质、情感、内涵、言谈举止等审美意识和行为是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体是美中之美,舞蹈教学以人体为表现手段,通过对形体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得学习者在任何时刻都能体现姿势之美,从而实现日常行为的美化。
(4)舞蹈教育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塑造。现代科学证实,人类自身对活动着的外在世界的知觉来自环境持续不断地刺激所导致的感觉。大学生通过舞蹈学习可以不断扩大对世界的认知,同时也有助于积累感觉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智能水平,为未来知识更新做好智能载体,为创新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校舞蹈教学普及率不高,很多学生没有机会接受舞蹈正规教学。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舞蹈有一种恐惧心理,这导致单一化的舞蹈作品学习不能顺利开展。
(2)高校舞蹈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普通高校在对学生们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了把提高学生的艺术认识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意识融入进来。
(3)高校舞蹈教学教材存在问题,针对性不强。
三、高校舞蹈教学对策
(1)创新教学手段。当前社会不断迈向科技化,将科技手段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创造出独特的教学效果。舞蹈教学贵在“学、用、破”,通过三位一体的环节,来开发学习者的自身能力,实现舞蹈的教育目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舞蹈教学水平。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中坚力量,尊重舞蹈教师在学科建设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充分发挥舞蹈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充分解放教育生产力,使得舞蹈教学改革和实践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舞蹈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的舞蹈知识,跟上时展的要求,通过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基础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接受学校安排的诸多培训活动。
(3)积极倡导舞蹈艺术实践。舞蹈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还需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地进行实践,才能有效地体会舞蹈精髓。
(4)优化舞蹈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教学课程的设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说明了高校专业设置已经不符合社会的需求。舞蹈教育要开拓专业领域,同时也要加大理论基础课的比重,从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为此,大学舞蹈教学课程要广泛开拓专业领域,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结合舞蹈教学实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舞蹈专业学生和舞蹈辅助专业学生,提升大学生的舞蹈素养。
参考文献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开发研究与国际接软并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教学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提出误乐体育将在未来高校体育改革向市场化发展中扮演重要主导作用.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以体育俱乐部形式和休闲运动、健康体育、快乐体育为教学内容的影响下,高校已在试行体育俱乐部替代体育课,在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市场化、教师自定内容挂牌上岗、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课选教师。
因此,我国高校体育界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面临着一个中心议题和重要选择,那就是高校体育课应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形式是否会兴起?传统的体育课是否会被取消?体育教师是否会失业?体育教师所学的专业是否会被淘汰?因专业原因而有可能下岗的教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进修?等等一系列问题急需高校体育领导和教师去面对和思考.
1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大体可分为三类:
(1)第一类就是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具一定的规范性,但就教学形式却表现得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教师和学生均不喜欢,也不符合我国高校改革的发展要求。
(2)第二类可称为改革激进模式,仿效国外高校那种俱乐部形式,这种是发展方向,但与我国现有的国情不太相符,其原因一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高校体育设施现代化还达不到要求,二是师资技术结构还需专项业务进修和调整的过程,而多余人员的去留问题如何解决还是个相当的大难题。三是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程度,自觉参与愿望和经济条件均不成熟。
(3)第三类是传统与急进改革相结合的模式,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把计划安排与自由选择相结合.这样既顺应国际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潮流又符合我国的国情,既为高校体育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又为师资的再培训和学生思想意识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笔者认为:就我国近期的情况看,第三类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
2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与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的参考资料和物质条件.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化,新兴的运动项目在高校中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以竞技为主、且劳累枯燥的项目将被以运动休闲轻松偷快的娱乐项目所取代.
据调查,现在全国各高校公体教学内容中传统的田径、竞技体操等项目已逐渐减少甚至取消,大量增加了新兴的球类运动,户外运动、娱乐健身健美舞蹈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将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喜欢的项目将被淘汰,学生喜欢的项目将得到开拓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教学质量和效果才能真正得到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才能贯彻落实和圆满完成.
3结论
(1)我国高校体育课近一段时期将继续存在,但生存与未来取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高校体育课教学应与学生为中心,想学生所想,教学生所需,把娱乐体育项目排在内容选择的首位,娱乐体育将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围绕大专类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技术能力特色,借助健美操的特殊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探索适合于大专类学校体育教学中健美操教学的改革创新方向。
一、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意义
健美操是我国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它起源于生活,是人们对于身体美的一种象征,它是融合体操、舞蹈、音乐的产物。大专类院校学生一般都在18~23岁之间,这时候他们的心理趋向于成熟,有自己的主见,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可塑性。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必将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首先,大专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程度不高,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现阶段的大专院校,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太高,加之学生身体素质差,老师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让他们通过考试。从而让体育课失去了它的价值。
其次,大专类院校忽视了健美操作为一种专业技术能力的作用。从20世纪30年代,我国出现健与美运动的雏形,80年代健美操正式登陆中国,已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大专大一新生来说,对刚接触的大学环境充满好奇,特殊的健美操教学将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健美操成为一种终身体育的象征。
最后,所谓“技不压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空余时间寻找释放压力的手段也开始多样化,健康与美丽并存的健美操是不错的选择,所以大专类学校健美操课程的开设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升级为技能的培训。让学生多一种技能,多一个谋生的手段。
因此,对于大专类院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是一种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是促进教学模式的改变,让学校为适应社会来培养学生的新途径。
二、高效健美操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1.健美操所涉及的学生心理
郑州大学体育系的梁保军做过大学生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调查:他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到一个学生:“当我挺胸抬头走路之时,当我完成大强度的练习时,我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我意识到,只要坚持,就能成功。”这句话看似很简单,却充分体现了健美操对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有很大的影响力,健美操教学对学生身心特殊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自信的面对面前的一切。
2.健美操运动对个性心理的影响
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心理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经常参加健美操运动影响着下一代的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形成:健美操运动能使人性格开朗、大方、乐观向上。
三、健美操教学改革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马大慧在《体育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提出:体育教学要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特点,充分发挥体育课教学的指导作用,并按体育自身的规律来安排教学计划。同时在最后他还呼吁体育作为成人的游戏,理应回到它应有的地位。
因此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健美操作为体育教学中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在体育教学中很好推广的科目,对体育教学改革影响也较大。
四、健美操教学改革在高校的需求
体育兴趣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动力之一。是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心理选择,趋向和准备的突出表现,对学生的体育活动效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有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中在体育锻炼知识、方法中,体育意识为最。
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并没有普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健美操教学改革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五、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
1.场馆功能单一,使用率低
绝大数高校健身馆较小设施简陋,缺乏必要配套健身设施,功能单一,不适合健美操教学。
2.部分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健身操部分课程已纳入高校的体育课本中,这对健身操在普通高校的普及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以上调查分析可知,对学生缺乏正确宣传引导,更谈不上兴趣。因此,造成健身意识不强,健身文化氛围不浓。
3.有多种专业健身操教练少
大多数高校的健身操教练是有体育教师转型而来,谈不上专业,且课程单一。现代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表现出求新求异,求趣求知求动的心理特点,健身操内容多样化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另外,旧课程体系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终身健身能力培养,因此建立终身健身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六、海南省大专类院校健美操教学改革必要性和建议
1.健美操开设的建议
(1)把握学生的心理。学生对于体育课普遍存在怕晒、怕苦、怕累的抵触心理。健美操在音乐和优美动作的刺激下,可以激发学生运动的欲望。因此,建议有条件开设健美操教学的大专院校,可以将体育教学增设健美操教学。
(2)对体育运动的危险性产生的压力。学生上体育课最害怕的是在身体的运动过程中,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来自外界的伤害,健美操可以有效的降低此情况的发生。
(3)学生对形体美的追求。健美操是一种有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完美的体型,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兴趣较大。
(4)替代性锻炼效果的诱惑。让学生800米,可能要做工作,可让学生进行健美操训练,连续跳2个小时他们都乐此不疲。从学生心理出发,健美操的教学改革可行。
2.学校发展需求的建议
对于大专类院校,学校重视的是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在现在技能学校的冲击下,学校要有自己所精的技能专业,还要有吸引大众眼球的、有影响力的基础学科。通过前面所介绍的健美操的发展过程,可以了解健美操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从长远角度看,健美操教学改革可行。
3.国际旅游岛发展下社会需求的必要性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目标中提到,将海南打造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文化娱乐、运动健身和休闲疗养胜地。因此,体育运动的发展已经上升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规划中,对于大专类院校培养的学生更是一个挑战。
现在社会要求一专多能的人才,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还能通过健美操的学习,组织进行体育运动,表演等各种活动,是社会压力下人们所追求的排压方式。因此,进行有效的健美操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龚婉敏.江西高校体育院系专选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2002-06-21.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未来十年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养,以学前教育为突破口达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目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多途径加强幼师队伍的建设。学前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再次重申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并提出要切实办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应该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并能做到终身学习。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幼师队伍的重任,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出适合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幼儿教师是对高校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当前高等学校学前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1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偏重理论
当前传统的高校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设置了各种的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门类齐全种类繁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为主,除了毕业前的四周教育实习很少有参与和接触到学前教育教学一线的机会,学生在理论方面往往是纸上谈兵,说起来都能头头是道,真正到了教学一线,面临众多复杂的情况和真实的教学环境,往往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多数学生显现出高分低能入职后面临适应学前教师角色困难的尴尬境地,主要原因是在校学习时重理论轻实践。
1.2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中教育元素挖掘不充分
高校学前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忽视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感受和知识的技能迁移,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和文艺、舞蹈等艺术功底,忽视了艺术技巧和技能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出现了众多现实的教育情景就是,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却不能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学前儿童特点设计出符合教学情景的美术作品和课程;还有多数学生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却不能很好地组织好像样的幼儿舞蹈课堂和儿童演出作品。
1.3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实习趋于形式化
高校教育实习和见习往往安排在学生快要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实习时间相对都很短,或者学校跟实习学校合作很少,实习往往流于形式,个别实习领队老师缺乏组织经验,有的实习学校怕实习教师影响学校教学成绩,很少给实习生实践教学的机会。在临近毕业时安排教育实习,学生往往还要面临完成毕业论文和就业求职应聘等多重压力,既要实习还要查找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应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四处求职参加各种应聘会,让学生显得力不从心对教育实习也难免有应付的成分,从而影响了教育实习质量。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2.1切实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学生实践教学环境
建设和完善高校内的学前教育实训教室和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和相关的教学配套设施。首先需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组成元素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学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的技能培养目标,在开设艺术理课程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与幼儿看护技能实训室、教育活动模拟实训室等形成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有机结合,功能优势互补的完备教学环境,为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教学提供物质保障。
2.2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教学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坚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教学技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合理整合教育理论专业课程,充实学生的幼教科研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内涵的实用性教育人才。以培养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基准,改变单一化的教学课程,拓展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及实用技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充分结合课堂和课外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诉求,促进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发展。
2.3改进教育实习缩短教师角色适应时间
教师角色适差缺乏与家长沟通和组织孩子活动的能力应往往是毕业生面临的一大难题,更快的角色适应为毕业学生尽快就业和融入教学提供了优势。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实习安排上下功夫,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深入教学一线和参与到实际教学环境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和让幼儿园长及一线教师分享教学经验。高校要有自己的附属幼儿园或者教育实习基地,让学生作为助手在经常参与到幼儿教学一线的各个教学环节,在幼儿园组织大型活动(如元旦活动、六一儿童节活动、竞赛、表演等)组织学生观摩或作者为助手协助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越多获得实践经验越多,对缩短角色时应有很大帮助。
3高校学前教育完善培养模式教学建议
3.1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要根据幼儿园实际需求培养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教学往往根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然后就一直沿用下去,很难做重大改革和变化。对一线幼儿园的教学动态和学前教育用人方向很少去做调查,高校学前教育教学和幼儿园教学改革和培养机制明显滞后,学生毕业后还要经过岗前培训和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学前教育要多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及时了解和把握最新教育动态,掌握好国内外学前教育的风向标,积极参与幼儿教学改革,根据幼儿园的需求来及时调整、更新和改革高校的教学内容。
3.2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要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方向不仅仅是幼儿园。更多的幼儿特长培训机构、亲子乐园、母婴生活馆、学前教育商业培训、大众媒体幼儿专栏、幼儿出版机构等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打破了过去传统的专门为幼儿园培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变被动培养为根据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需求主动改进培养方案,为学前教育培养方式开拓了新的方向。就要求在专业课设置和选修课内容增加相应技能的内容,或者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开设相关课程。
3.3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要根据学生需求来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同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和培养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获得更多更好的理论学习机会。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就直接就业;有的希望从事对科学、语言、健康等对艺术要求低的教学工作;有的愿意到幼儿园从事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专门教学工作。就要求在学习完基础课程后进行分班制教学根据学生毕业的需要分班管理,或者设立选修课制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毕业后的需求进行选修,修满学分即可毕业,满足了不同就业需求的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4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见习和实习,而是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的对学生专业态度的养成、专业情感的培育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塑造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不逃避和不回避的客观面对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学前教育一线对不同能力教育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环境,以及不断提升我们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教育水平。做到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的高校学前教育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特色,强调个性,分层培养,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创新型学前教育人才。
作者:董爱霞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梁艳.学前教育专业的全程式“园校合作”模式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04):73~76.
[2]刘海利.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110~112.
[3]丁敏.高校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05~108.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建设;实践与教学
中国东盟十国包括东南亚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东盟艺术一直是中国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点,作为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的东盟文化博览会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文化、艺术交流,使东盟艺术在中国得到了较好的传播。东盟十国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都有其极具地方特色的舞蹈素材、舞蹈民俗、舞蹈风格特征,将东盟十国舞蹈文化进行相关研究,打造特色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是神秘的东方宗教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东盟舞蹈国内研究现状
(一)与东盟艺术相关的一些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蔡昌卓教授著有《东盟教育》一书,从东盟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制度出发,把东盟教育理念进行了相关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黄小明教授编著的《东盟文化研究丛书:东盟艺术》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东盟十国的文化地理环境;民族构成、历史源流及其分布;经济模式与传统音乐文化;舞蹈概况;宫廷与民间舞蹈;舞蹈特征及风格;美术、绘画和雕塑等相关东盟文化,为中国了解东盟文化艺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西大学纪可、阳国亮编著的《中国·东盟民族习俗比较研究》一书,从东盟民族习俗方面出发进行相关论述。
(二)东盟舞蹈艺术有关的论文
冯双白教授于2006年中国文化报中发表《和平发展的历史见证——记《2006中国—东盟舞蹈论坛南宁联合声明》的诞生与签订》一文,提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主题。农春雀、李跃飞《芒种》2012年第8期《中国与东盟舞蹈的“佛性”审美体现》,蒋玲于《艺术教育》2011年第5期《用舞蹈架起中国—东盟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提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的交往,促进了印度文化、宗教文化的传播以及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
由此可见,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蹈研究在高校中的研究是较为薄弱的,如果能够打破传统舞蹈教育模式,提出具有高校地方特色化舞蹈教育模式,紧抓与东盟国家临近的地理优势,挖掘相关的舞蹈专业素材,提炼舞蹈动作元素,编排东盟代表性民间舞组合,让东盟舞蹈走进高校课堂,是有效促进地方特色化教学与东盟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
二、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建设的创新之处
(一)教学内容新颖性
目前各大高校舞蹈学专业中,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课程一般以欧洲各个国家民族舞蹈为主,授课内容大多为波洛涅兹舞、波尔卡舞、玛祖卡舞、俄罗斯民间舞、西班牙民间舞的基本姿态、基本手位、基本步伐以及基本舞蹈组合等为主,对于其他国家民间舞并无相关课程内容设置。经过调查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舞蹈学专业学生除了掌握所开设的欧洲代表性民间舞蹈之外,对于其他国家民族舞蹈的了解相对较少。
东盟外国代表性舞蹈课程目前没有一套系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以及舞蹈教材,如何让舞蹈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具有东南亚十国地方性特色的民俗音乐与民俗舞蹈相结合,将东盟舞蹈文化融入到课程实践性舞蹈教学中,让地方性特色舞蹈文化服务于地方是可行的。
(二)教学目标实用性
为了使实用性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性,推进外国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提出了“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设置,这是非常有助于研究东南亚十国民俗舞蹈文化的一个工作。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音乐与舞蹈的素材,都需要我们去挖掘并且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中。包括开设泰国、越南等东盟舞蹈教学,将两国典型原生态民俗舞蹈添加到课程内容中,打造特色舞蹈专业,目的在于让民俗舞蹈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企业、旅游业、社区等社会的团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以及传承,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充分地挖掘东盟十国的原生态民俗舞蹈文化,推进东盟民俗舞蹈文化的教育,开展实践性舞蹈教学,结合当地的民俗舞蹈文化开设实用性课程。
(三)教学模式创新性
1.提高实践型、应用型、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旅游文化等相关艺术单位的人才培养需要。
广西与东盟进行相关的舞蹈文化交流,能够促进文化地理环境;民族构成、历史源流及其分布;经济模式与传统音乐文化;舞蹈概况;宫廷与民间舞蹈;舞蹈特征及风格;为中国了解东盟文化艺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区域性、地域性民俗舞蹈文化传承以及实践型、应用型专业舞蹈人才的培养。
定期深入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进行实地调研与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调研,搜集并整理该国家各个地区相关的民族舞蹈文化,提炼民族舞蹈元素,结合地方性特色,进行舞蹈编导与创作,打造适用性东盟代表性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法,将该教材用于舞蹈学专业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课程实践性教学中,运用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力图建立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地方特色舞蹈教育实践性舞蹈教学模式。该课程实践与研究将为我国研究东盟民俗舞蹈文化研究提供崭新的数据、资料和客观的事实依据,同时为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提出良好的建议,推进东盟舞蹈文化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的实施,促进舞蹈专业发展以及广西高校开设地方特色教育的目标实现。
三、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实践与研究
(一)教学目标
1.以泰国、越南两国代表性民间舞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具有实践性的东盟代表性民间舞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广西地区东盟舞蹈文化教育改革之路以及实施措施。
2.改变当前漓江学院舞蹈学专业传统课程设置,打造特色精品课程,改变与创新授课方式,在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课程内容中加入泰国、越南等东盟代表性民间舞组合与作品。
3.将广西民间舞与东盟民间舞进行对比研究,促进地域性文化交流。
(二)教学内容
1.《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内容教材的建设。
包括泰国、越南代表性民间舞舞蹈风格、动作元素、舞蹈文化等。
2.《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教学设计。
包括搜集并整理泰国与越南所分布的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民族音乐材料、民族舞蹈材料,课程设置增添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主要以泰国、越南两国民间舞为主要授课内容。
3.《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舞蹈文化理论研究。
包括教材的编写、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理念的改革、教学措施的增加、教学方法的突破、教学模式的创新等。
(三)教学理念
首先,研究主要根据目前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课程在各高校的教学实施情况调研,从而探索如何挖掘东盟十国的民族音乐以及民族舞蹈,将实地采风与国外民间调研活动中所了解的音乐、舞蹈素材融入高校课程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实践性舞蹈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用性课程设置。
其次,收集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民族音乐以及舞蹈语汇,对东盟十国进行舞蹈教材编写,编排东盟各国的舞蹈教学组合,舞蹈剧目以及舞蹈小品,打造东盟代表性民间舞特色精品课程,为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走出一条新型道路,使各个国家的的民族舞蹈艺术深入到各高校的课堂教学中。
坚持地方性特色,以区域性民俗特点出发,用实践性教学贯穿地方性特色,区域性特色,从地区实际出发,推进地方特色的民俗音乐舞蹈文化发展。
第一,注重学科内容的地域性、真实性、实践性等教育方针政策。
第二,改善高校音乐、舞蹈教育的现状,把更加丰富多彩的外国民俗音乐舞蹈文化融入课堂,弥补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区域性音乐舞蹈教育的空白,促进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对于东盟国家地域性舞蹈文化交流与传承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四、东盟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一)区域性文化传承
实地调查研究泰国、越南两个国家的分布区域、民族构成、历史源流、经济模式、传统音乐文化、各国舞蹈概况、宫廷舞蹈、民间舞蹈、舞蹈特征及风格,以及搜集相关音乐舞蹈素材,进行图片、视频的拍摄,搜集相关并且整理一套适用于东盟代表性民间舞课程教学的资料。将整理出来的东盟音乐舞蹈文化素材运用到高校舞蹈学专业的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课程学习中,开设实践性东盟舞蹈教学课程,进行创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使广西特色东盟舞蹈文化走进高校课堂,将优秀的舞蹈作品到广西各地旅游景区、文化社区、企业等团体进行展演,与其它国家进行民俗舞蹈文化交流,研究并撰写东盟十国舞蹈文化与东盟实践性舞蹈教学的新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教学内容,提高高校课程设置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二)特色化文化传承
东盟舞蹈文化包含佛教文化、印度文化等宗教、礼仪文化,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的宗教舞蹈深深的植根于东盟传统文化中,这是特有的东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例如:泰国代表性民间分为南部与北部舞蹈,宫廷舞剧、民间舞剧是泰国舞蹈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舞蹈形式与佛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多数舞蹈素材以及编导灵感来源于宗教文化。印尼舞蹈主要以巴厘舞、巴东舞、爪哇舞、面具舞、交谊舞为主,其中巴厘岛和爪哇岛的舞蹈深受印度文化影响,舞蹈素材以印度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
因此,东盟十国的舞蹈文化史特色化的文化传承,佛教特色文化与印度特色文化等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东方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秋.外国舞蹈文化史略[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于平.关于筹建“东方舞蹈”专业的若干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7(2).
[3]蒋玲.用舞蹈架起中国—东盟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J].艺术教育,2011(5).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校体育 社会 结合 体育意识 体育能力
高校直接与社会相衔接,毕业生步入社会和家庭后,要保持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心态、社会适应能力、意志力、团结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等。为了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职业、家庭的需要,作为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和最后环节的高校体育,就应为学生创造一个社会平台,将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相结合,更新现有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形式、手段。通过高校与社会联手办体育,使社会体育人力和物力走进学校发挥优势作用,使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进行体验式体育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使学生感受社会并到社会中去实践、学以致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河北工业大学2006级一年级学生1400名作为调查和实验对象,随机抽样参加实验的学生80名和参与实验教学的体育教师30名作为调研对象。
2.研究方法。⑴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要求,以“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等为关键词,通过CNKI期刊全文库、中国博硕士论文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等网站查阅了相关文章,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以及研究方法。⑵问卷调查法:本人设计了调查问卷,有关调查问卷的指标是通过查阅文献与访谈确定的,请多年从事体育教育的专家共10名对问卷进行效度评价,评价结果为“较好及以上”的占90%,说明问卷有效,基本满足本研究需要。对教学改革实验前学生的选项意向进行问卷调查,一年后进行改革实验的效果评价反馈调查。由笔者将问卷发放到被调查者中,同时解答问卷中的疑问,以当面填答法为主,部分延缓填答为辅,对问卷进行填写,回收及有效率均为100%。⑶实验法:根据学生意向调查结果,从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体育部进行教学改革试行,为期一年,改革措施:首先,增设与社会结合办学的项目有游泳、高尔夫和户外野营、体育舞蹈、瑜伽、羽毛球;其次,与社会的结合方式有租用校外场地设施、聘用校外技术培训或安全指导;第三,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例如:游泳、体育舞蹈、瑜伽收费标准均为5元/次、高尔夫收费标准为8元/次、户外野营收费标准为80元/学期,上课地点均在校外训练基地或俱乐部场所,上课时间均为周末时间。⑷数理统计法:将有关问卷数据录入计算机后进行数理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选课意向调查。随机抽样河北工业大学
2006级一年级学生1400名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调查结果如表一: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社会体育项目更感兴趣,对于上课地点在校外并收取费用的项目不仅不排斥,反而吸引了将近30%的学生。可见,对学生开设走向社会、与社会结合并适当收费的校外社体项目是可行的。
2.对实验效果的调查。一年后对改革实验的效果评价进行调查,见表二:
3.分析。⑴学生选项意向表明,学生所感兴趣的项目趋向于社会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多是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可以作为个人终身体育锻炼形式的项目,例如:户外野营、游泳、高尔夫、跆拳道、瑜伽、轮滑等。与社会相结合的校外项目,可提供给即将走向社会就业的大学生们接触社会、见识世面的机会,深受学生喜爱。此外,学生也具备一定体育消费意识和能力,因此,高校体育与社会相结合办体育是可行的。可弥补学校资源不足现状,并能满足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⑵体育意识包括体育认知、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方面;体育能力包括运动能力、探索创新能力、自我锻炼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教师与学生对实验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他们对高校与社会相结合的体育实验项目能够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均表示高度认可。
三、结论
1.社会提供广义体育活动的一切人、财、物,以至时间和空间,因此,利用好社会的体育资源,可以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社会也为学校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接受教育。
2.改革学校体育,联系社会体育,改变过去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互相孤立、隔绝的状态,彼此之间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的体育教育效果,逐步实现学校体育社会化和社会体育学校化。
3.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同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社会体育则是作为全民健身计划实践的载体,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能使二者有机结合并共同发展,将能推进学校与社会双方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提高双方主体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质量,共筑一座互动、互利、联动共享的通向终身体育的桥梁,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构建一个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动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蒋玉红:《辐射对家庭健身的影响》,《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4。
[2]冯 燕等:《对河南省濮阳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的现状分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
[3]林少娜等:《“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
[4]李 捷、宋 勤:《关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和学校开放的意义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5]石 强、景风东:《当代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对策研究》,《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4。
[6]徐 群:《对我院大学生体育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7]曾建民:《新疆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能力的调查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