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某某的启示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某某的启示作文范文1
写作点拨
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将题目中所缺的部分补齐,使半命题作文“变”成自己所熟悉的命题作文。那么如何补全、补好半命题作文题目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研究已给的题目部分
由于半命题作文所提供的作文题目不完整,这样,我们在审题时,要先审明已提供的题目部分所包含的意思,以及各种限制条件,为下一步补全题目、立意、选材等做好准备。
有的题目.指明了立意的方向:如“启示了我”(2006年山东青岛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的“启示”就提示我们在写作时,重点应把握住给了“我”什么启示、怎样启示了“我”。有的题目,规定了选材的范围:如“在迎接的日子里”(2006年云南昆明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就规定了取材的时间范围是在迎接某某的日子里,而不是其他时间。
(二)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1.避生就熟
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
如“坦然看”(2006年黑龙江省中考作文题)。命题者在题目后提供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成功”、“挫折”、“生活”……但不是我们每个人对这几个方面都熟悉,写起来都能写好。我们还可以另外选择,比如离别、荣誉、失败、获奖等.把写作内容转移到自己熟悉的方面。
2.化大为小
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
比如“告别”(2006年江苏常州市中考作文题)。实际上。“告别”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果我们不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切入.这篇文章写起来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泛泛而谈。但是,如果以“告别自卑”、“告别初三”等这样具体的角度来切入,那么就容易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充实、具体。
3.运用修辞手法
如“是”(2006年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题),有考生拟题为“心愿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就采用了,明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某某的启示作文范文2
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英语学习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学生平时点滴的积累,对自己学习过程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反思,日渐沉淀下来的,恰恰就是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好的习惯。
一、学生们是这样订正作业的
为了帮助小A克服他学习英语时的障碍,更是为了帮助一大批像他这样的学生,我就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专门做了一些研究,在这里仅以学生订正作业的习惯进行了对比分析。
两周的调查结果表明:订正作业这样一个普通的学习习惯,在学生中的养成情况并不如教师们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想。从表一和表二中可以看出,学生主动订正作业的意识非常淡薄,教师强调之后,学生虽然有所重视,但订正作业率依然没有达到半数。可见,在学生的意识中,纠错这一学习方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更谈不上养成纠错的习惯了。
二、原来我的学习习惯这么糟糕
我抽空找了小A,拿出我调查作业订正习惯的那张表,没等我开口,他指着表格有点难为情地说:老师,这个表里每次不及时订正作业的都有我。还有某某也是。他口中的某某指的是他的好朋友。我找出他若干个朋友的表格,划出他们不订正作业的次数。这几个孩子,下课黏糊在一起,连不订正作业的坏习惯都那么雷同。
――为什么不及时订正作业?
――作业本课间发下来,我就随手放一边了。写作业时也不记得往前翻。就算是订正,基本也是拿同学的过来抄,或者胡乱订正一下。
他的回答并没有给我更多新鲜的启示。他的这些原因全都是我预先就知道了的。然而,值得我反思的是,即使是清楚学生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我又给予过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呢?与其不断将对无法改变学生的种种无奈发泄在一次又一次的批评中,还不如寻找新的出路来帮助他们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育专家们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三周的时间未必能够完全扭转一个学生的坏习惯,但最起码,这是督促其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一次深刻转变。
三、我们一起来养成好习惯
周五下午的班会,被我用作了研讨学习习惯的专场。我下发了学生们的表格,并让每个人自己统计两周以来不订正作业的次数,以及不同类型作业的错题数。从孩子们互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表现中,从某些人略感惊讶的表情中,我感到一次小小变革的时机就要来到了。我请学生们谈谈对这次调查的感想,他们争着发言。连一些学习习惯和成绩都不错的学生,也说了自己的感想。最令大家意外的是,小Z,此次调查中唯一一个没有订正问题的学生,也是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人,居然也发了言。她发言的重点在于:平时也时常督促别人订正,但通常都是给出答案或者直接让对方抄袭。通过这次的讨论,她才意识到自己在方式上的不正确。眼看着学生们都沉浸在一种情绪激昂的气氛中,我给出了“做好一件小事――认真订正作业”的方案:
1.准备纠错本。全班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纠错本,及时登记自己在写作业时出现的错误,以评价手册上的错题和作文中的错句为主。每个小组有自由统一本组的纠错本的样式、书写错题的格式、对错误原因的反思的纠错本。
2.小组分工。按照现有的4人小组划分职责,由组员确定各自的任务。如1人负责按时收缴订正好的作业,1人负责督促全组成员集体订正,1人负责给组员讲解错题,1人负责批阅组员的纠错本等等。
3.奖罚分明。实施此方案的初级阶段,我每天检查学生的纠错本,以三周为一个周期。三周后,对各小组的纠错本及订正作业的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将学生的作业本及纠错本在班级里公开展示,由学生自评出“最佳作业本”和“最佳纠错本”。做的特别不好的个别小组,将承担一周的批改全班同学纠错本的重任。
4.集中错题,以考促“纠”。抽取学生的作业本和纠错本,将其中典型的错题集中到一张试卷上,作为周周清的测试内容之一。
四、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变化在不知不觉中产生。
由表三可知,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和培养,学生主动订正作业的人次分别达到了96、84、92、31,占总人数的100%、87.5%、95.83%、96.88%。听写和词组作业由于难度低,订正容易,在学生个体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更快地实现了目标;作文每周只写作一次,并且采用对个体学生面批的方式,学生认真订正也不是难以坚持的习惯。而评价手册的作业,由于错误点多,正确率低,学生主动订正的人数相对不足。
再看小A的周记:上周的测试我自己觉得有进步,老师表扬了我,我也很高兴。以前不重视订正,不明白“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道理,我的英语成绩才老上不去。现在一般能坚持自己订正,我们组长也老盯着我,我就没有办法偷懒了,我会努力的……
某某的启示作文范文3
要想做个快乐班主任,我认为首先应该端正态度,“态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作为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其次,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认识事物、接受事物的能力也不同。对于班上几十个孩子来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必须客观、科学的来认识每一个学生,这是班主任获得快乐的源泉。
1、班主任要时刻牢记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面对纷繁的世界,现在的小学生已经不再是听话的“小绵羊”,他们有开阔的眼界也有独立的个性,他们似乎什么道理都懂却又常常明知故犯,所以,每天班主任都会有处理不完的“官司”。面对这种状况,班主任心态必须平和,要知道“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童。
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我虽然一忍再忍,但有时也会忍无可忍,这时就会图一时痛快,将其叫来,劈头盖脸教训一顿,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一次作文练习,班上某个女生的肺腑之言,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我,让我对以往的粗暴行为深感惭愧。文章题目是《老师,我想对您说》,孩子在文中是这样写的:“……老师,我们一直很尊敬您,也很感激您,但您也有缺点,希望您能听听我想对您说的悄悄话。老师,我最怕的人就是您。其实以前我并不怕您,但是就在那一天您让我改变了想法。那天,班上很多同学没有完成作业,您很生气,大发雷霆,我们吓得趴在桌子上,一声不敢吭。老师,我觉得您即使再生气,也不该发火,应该想办法让这些同学既佩服您,又不敢不完成作业。或许当时您心情不好,但也不该发脾气,课下同学们在一起议论时都说‘班主任真厉害,发起火来好吓人。’他们虽然这样说,但不能保证下次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注意方法,让他们记住完不成作业后果是很严重的……”看完孩子的作文,我认真反思了一下: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爱,还应该做传播文明的使者,可我都做了些什么?正如孩子文中所写,我这样做之后学生就能改掉完不成作业的坏习惯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仅如此,还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播下“粗暴、野蛮”的种子。换言之,如果学生犯了错,班主任能够想方设法去唤醒他内心深处“善”的因素,激发他内心改过自新的勇气,我们收获到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改变,还将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牢记“每个孩子都是可教育的,都是可以教育好的。”从那以后,每当自己因为学生而生气时,我就会用屠格涅夫的格言来提醒自己:发怒就是用人家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愤怒总是以愚蠢而开始,以后悔而告终;在开口说话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这样,冷静下来想办法处理问题,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班主任应该清楚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常听很多班主任发牢骚:“现在的孩子一批不如一批,越来越难管了。”确实如此,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诱惑越来越多,网络、电视等媒体手段的迅速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身心,这种影响既有利,也有弊,这就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这使我想起我们学校教育常抓不懈的一个老问题——孩子上网,一提起这个话题我们班主任不禁一脸严肃,在我们眼中网络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如同“洪水猛兽”般可怕,却忽视了网络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方面。在跟家长们交流时,每次谈到这个话题,家长们都一本正经地说:“家里虽然有微机,但我从来不让孩子用,我真怕孩子上瘾,耽误了学习。”家长的顾虑不无道理,我们经常从新闻广播中听到类似:“某某,上网成瘾,在网吧呆了三天三夜”这样的消息。可是,我们忽视了一点:孩子要发展,他是脱离不了社会的。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一味的“堵”只会使他们更加好奇,这种好奇一旦产生,就会想方设法自己解决。虽然他们自认为已经很成熟了,但毕竟因为年龄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很有限,才会发生了众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悲剧。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把新鲜事物看似“神秘的面纱”揭开,把好奇转为客观分析,改“堵”为“疏”,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还用担心会出现什么意外吗?作为班主任,应该明确“学校还是学生迈向社会的中转站”。认清这一点,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班主任要相信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该放手时就放手。
某某的启示作文范文4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就必然要求教育也不断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也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挑战。教师想在这场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的浪潮,迎接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本文就新课程进入校园,进入课堂谈点看法。
一、新课程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1、要有开放的胸襟和敢于自以为非的精神。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它让因循守旧者困惑,也给真正的改革者释放了智慧的源泉。以往,只要有现成的教材,捧一本教参就可以轻车熟路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因为课程总是换汤不换药。如今,课程标准不那么具体那么精确了,却多了些弹性空间;而教材,也不再是经典,只是教学使用的材料了。这才让习惯于以教材为目的的教师感到困惑了。
因此我们说观念转变是课改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课改的成功,就要不断吸收新思想,树立新观念,而要吸收新思想,树立新观念,必须有开放的胸襟和敢于自以为非的精神。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总要触及过去的观念。有些多年积累的"经验"可能要被否定了,习惯的做法可能不宜再用了,甚至连自身的"威风"也要减下去几分了,又没有现成的新方法可以随手拈来。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新课程要求我们要用质疑的目光、否定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对教学现状经常进行反思,并进行不断的创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智慧,新的教学智慧是要改造传统的教师权威。近年来讨论的学生主体性、教师角色转换、自主建构性学习、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等问题,如今都将在改革中落实。教师在"死守"或"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上,首先要作出抉择,要适应新课程。就要与旧观念决裂,短时间内,教师的内心或许会有点心慌意乱,行动上也会无所适从,但从长远的方面来看,它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课程的实施。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教师能否尽快调整自己的思路,能否尽快在新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能否站在课程改革的制高点,考验了我们当代教师的学识与智慧。
2、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我们自己也要学会与其他老师合作。
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叫做《天堂和地狱》。
据说,有一个天真的小孩子不知天堂和地狱为何物,便去请教一位哲学家。哲学家把孩子领到一个很深很深的池子旁。小孩子看到,池子旁坐着一群瘦骨嶙峋的老人,老人们用很长很长的勺子在池中舀肉汤喝,从汤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命。哲学家告诉孩子:这便是地狱。紧接着,孩子又跟随哲学家来到另一个地方。同样的池子,同样的肉汤,同样的勺子,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老人们个个红光满面,神采飞扬。哲学家说,这就是天堂。同样的的池子,同样的肉汤,同样是人,但天堂与地狱有天壤之别,差异何在呢?原来,地狱里的人老死不相往来,自己舀汤自己喝,费时费力,营养不足,精神疲惫。天堂则相反,你舀汤给我喝,我舀汤给你喝。省时又省力,营养充分,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天堂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关系使人精神愉悦。
故事分明地告诉我们:地狱充满自私,天堂充满友爱。恶性的嫉妒源于极端化的自私,而极端化的自私只能通往地狱之门,要想摆脱恶性的嫉妒,走出地狱,就要拥有"合作"这张通往天堂的"绿卡"。
应当看到,当今社会不仅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单打独斗已经难于在社会上立足,强调团结协作是21世纪对每一个人的要求。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我们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自己也要学会与人合作。因为"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
二、新课程教师角色变化。
1、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产生"我要学习,而不是老师要我学"的意识;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想法后,及时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如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后,紧接着是一系列的自检、互检、他检、师检的检查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起到及时督促学生成为主人的作用。
二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个宽容、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三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时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订得低些,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实现。如有一次我接手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级的作文能力很差,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先请学生听念范文,然后写下来,同学们听与写的过程中,感觉符合自己的实际,愿意写。如果不这样,硬逼着连听写都有困难的学生作文,他们便失去兴趣,索性不写,效果反而更糟。等学生学会了写作文后,我们可以再一点点引导他们往高处攀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学。在辅导后进生时我们应该别忘叮嘱自己:我是在帮助学生学习,我是学生的助手,我要有耐心。我们应该坚信学生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对面,强制、逼迫学生去学习,结果往往和学生搞得很僵,使得师生心里都不愉快。我们应该坚信每位学生不仅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耐心地到学生中去寻找助手,努力与学生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引导者,一定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个学生同等参与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是关心,是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学生的智力不同,家庭情况也不同,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让所有的学生都去够同一高度的桃子。一刀切,切出来的只能是失败和沮丧。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和偏见。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期望值不能过高。硬要他们考一百分,就等于要求小指长得和中指一样长。这是不现实的。如果十个手指头都一般长,那就不叫手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丰富多彩的个性。社会的丰富多彩也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国家需要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80%以上将要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必逼着100%的学生都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让学生也认识到:升学是人才;当数学家、文学家是人才;当工人、经商搞个体经营,干得踏踏实实,干得出色也是人才。
三、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
1、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即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学习就等同于读书。这种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那么,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进行以书本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即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索学习、研究学习。当前课堂教学应从实际出发,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力量源泉。
2、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本位,即教师以教为中心,学生学围绕教转,严重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个人认为,教师备课必须备学法,不要以"教会"为目的,而要以学生"会学"为目的。
一位教师教学生学习"上、下、沙"三个生字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笔顺偏旁上。"竖----横----横----上"、"横----竖----点----下"、"左边三点水,右边少----沙",这样教学,学生只能凭借机械记忆学习识字、写字,学习难免枯燥乏味。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结果当老师让学生听写的时候,就有两个学生把"上和下"给颠倒了。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我们不能不从学习方法的角度进行反思。假如老师这样教"上"和"下":上和下的长横代表地平线,一竖、一横像不像长在上面的一棵小树?一竖、一点像不像长在下面的树根?小树当然要往上长,树根当然要往下长。假如老师这样教"沙":沙,我们在海边或者河中才能看见,水少之后,才能看见沙。这样学习识字,要让学生忘掉是困难的。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先进的学习"生产力"。大家都熟悉点石成金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金子固然重要,但点石成金的方法比金子还重要。联系到教学,便会得出方法比知识还重要的结论。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传统的教学多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很欣赏这个观点。叶老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令人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真正重视学法指导的却不多见。例如,对于大段知识的掌握,有些教师充其量只能从应试的目的出发,强调某某题考试已考过多次,很重要,要记牢。至于怎么记,即是学生的事情,教师是不操这份心的。
3、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正视教材的相对性,开放教材,充实教材,超越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死"握教材不放,预设的教案也将是灵活的、有弹性的,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大胆地开发和创造,使师生达到共同创造、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它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前所未有、施展才华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教师应抓紧机遇,知难而上,为国家的基础教育贡献应有的力量。
某某的启示作文范文5
关键词:《易传》;阴阳;刚柔;性;情
随着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和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性情论》的出土,先秦时期各种典籍中的性情思想都成了大家关注和搜寻的对象,因为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新出简帛文献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将出土简帛中的有关内容与传世文献中的思想融会贯通,扩展我们研究的视野,加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进一步发掘先秦儒家人学的思想资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依据。本文拟就《易传》中“性”与“情”两个字的用法,结合文本本身,做一些必要的分析和梳理,为大家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乾彖》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有人认为,按照汉语的发展规律,总是先有单词再有复合词,像《老子》、《论语》、《孟子》、《墨子》、《庄子》内篇等书中,就只是使用“道”、“德”、“精”、“神”、“性”、“命”等单词,凡是用了这些词的复合形式,就说明该作品晚出。《易传》用了“性命”一词,所以它应该属于战国中后期的作品。[①] 笔者不能同意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因为先秦时期各种著作之成熟过程有其特殊的途径,[②] 把性与命置放到一起来表述,可能首先是《孟子》: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
文本显示,“性”与“命”正在急剧地靠拢,在思维方式上实际上已经分不开了。在这样的话语背景下,《易传》在阴阳大化、品物流行的思想体系中来使用“性命”一词就似乎并没有什么突兀之感。如果说命是天之命,是天的显明、显豁,而“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之能为也,武者不能革,而工者不能移”(《吕氏春秋·荡兵》),则命与性实际上就在本质上搭挂起来,并且最终会融通为一。上面《乾彖》中的“乾道变化”,指的是天道的阴阳鼓荡而显豁为命、为性的过程是“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但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后的“性命”,只有“保合大合,乃利贞”。这是对“性”提出的在其与“情”、“物”、“心”、“志”的磨合过程中的天人合一的要求。不论从卦爻体系上来讲,还是《周易》的理论表述来说,天人合一,都是《易传》的真精神。“各正性命”的“各”字,有两层意思,第一,由天而命,再由命而性,这是由上而下的两个阶段;第二,命是天与性之间的中介,是天的显豁;而性则是人仰受于天,通过命贯注于中的人的本质。“正”在这里是一个动词,是使之正的意思。因此,“正”就是天在阴阳大化流行的过程中,给万事万物(包括人,或者说是以人为中心)定命、定性。与《论语》、《孟子》文本不同的是,这里的性命观,注重的是性命思想中天道“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的内涵,它依托于六爻的动态复、变,把性与命描述成了一个动态的、生气流行的、与时偕行的过程,从而,补充了《论语》“性与天道”的不足。这在先秦儒家性情思想史上,实际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么,“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到底在人身上是怎样一步步落实、显发出来的呢?《孔子家语·本命解》中有一段鲁哀公向孔子请教的对话,可供我们参考: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人之命与性何谓也?”孔子对曰:“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化于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人始生而有不具者五焉: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后有见。八月生齿,然后能食。三年腮合,然后能言,十有六而精通,然后能化。阴穷反阳,故阴以阳变;阳穷反阴,故阳以阴化。是以男子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子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十有四而化。一阳一阴,奇偶相配,然后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于此也。”[③]
这段话不仅回答了命与性是从哪里来的,尤其是引入了道、阴、阳等观念来诠释命与性的生发,而且也间接地交待了命与性的关系,进而描述了命与性形成的过程。从这一段文字,我们发现,先秦儒家孔子的“性相近也”、告子的“生之谓性”到孟子的仁、义、礼、智、圣之性,走向汉代以阴阳论性的转折点,正在于《易传》的传统。不过,“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中虽然含有以阴阳论性的成分,但它的立足点在于“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它的目的是要通过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的融合,彻底地将人从主宰之天的牢笼下解放出来。
《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也,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是对《乾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的一深化性的诠释。一阴一阳摩荡的结果,成就了天道的运行不息,此之谓自然之天的“天功”;但只有“继之者善”,加入了义理,亦即仁义礼智圣之后,才能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性”。既避免了生之谓性而流连荒亡的隐忧,也避免了没有大化流行的切入而导致的性情世界的偏枯,这是《易传》性情思想在贯通天道、地道、人道之后最大的特色。
《乾·文言》云:“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这是《易传》十翼中有关性情的一段经典性的表述。这是《乾·文言》解释《乾彖》的一段话,并且是《乾彖》相关思想的进一步展开。《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虽然总的来讲,这是在说乾卦之德,但这个“德”毕竟有一个物得以生、嘉美开通、协和万物、各得其正的下贯过程,既然这里的“利贞”是从元、亨而来,因此这里的“性情”二字首先是指“乾”德的性情、天的性情。实际上《乾·文言》在这段话中,已经把天乾的性情内容说得很清楚了:“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由于《乾彖》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意思指的是,天以乾为性,天的本质是乾,所以,这里“刚健中正”指的是乾之“正位”(中),“纯粹精也”指的是乾的一气流行的纯质(诚)。而“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则指的是乾之性假借于六爻而通“情”的功能。
但是,既然“乾道变化”是万物资始,一气流行而“各正性命”,故此性此情就不仅仅只是指乾之性、乾之情,它通过阴阳相推、八卦相荡的变易之道化入了千变万化、无奇不有的事物中,因此,这里的性情,也包括了人的性与情。只有这样来把握《乾·文言》的“性情”之义,才能真正符合“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彖》),人道本于天道的《易传》理路。
由于“成之者性”的“性”指的是天道一阴一阳的摩荡,“各正性命”而产生的“性”,是天道之“性”,也就是通过品物流行,而化成天下万物,同时也成就的人之性,所以,在诠释“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时,虞翻曰:“‘成性’之谓‘成之者性也’。”李鼎祚疏曰:“天地消息,乾坤相续,易以坤成乾之性,故‘成性之谓成之者性也’。” [④] 虞翻之谓是从一阴一阳下贯化成之总体上说;李鼎祚之疏则仅就乾元上说。但是“成性”后面还有“存存”二字,笔者以为,“存存”是“成性”通向“道义之门”的桥梁。“存存”,“谓存而又存,不已之意也”。[⑤] 这是在说,《易》行乎其中而化成人之性,此性虽有元、亨、利、贞的端质,但是,吾人仍需终日乾乾,不断地存、养这种由天命下贯而来的“性”,才能最终进入“道义之门”。《周易折中》引吴慎曰:“道义之出无穷,犹《易》之生生不已也,然未有不存存而能生生者。”[⑥] 通过“存存”而“成性”,来进入道义之门,正是先秦儒家“天生人成”的理路,也是《易传》的主旨。
说“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是乾之性的功能,意犹未尽。在《易传》中,在具体的爻卦体系中,实际上更多的是说,在每一个卦象中,随着六爻的消息盈虚,六十四卦的因革损益,《易传》通过对卦爻体系的诠释,在人的面前设置了周流六虚、变化无常的各种层出不穷的人生场景,人们必须本于天道,根据具体的环境设置来调整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性情选择。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天道之阴与阳,地道之柔与刚,人道之仁与义,都可以称之为“性”,而六者彼此之间本于天道的摩荡、发挥,则是“情”,如果说孟子以仁义礼智圣为性,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情,是一种静态与动态的模式,是源与流的关系。那么,《乾·文言》中的表述方式与孟子也是一致的,性是江中奔腾不息的“水”,情是水流激荡起伏的“波”。这是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的基本套路。
《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这是《说卦传》的开篇第一段话,意在开门见山,阐明《周易》的理论目的在“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前面有关“蓍、数、卦、爻”的话,如果从纯义理的角度上来把握,正说明了《易传》的理论目的,是要在天与人,天道、地道、鬼神之道和人道的复杂关系中,寻求人之所以为人的来龙去脉,在天、地、人的关系中给“人”定位,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其思想的本质是要把“天道”与“人道”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之上,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依托于天道,就是要深究“蓍数卦爻”的道理,是人的道、德与理、义,一方面寻求到天道的根据,另一方面也使它们能够彼此兼融,此之谓“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但是,儒家之所以为儒家,就在于它的目的并不在于“蓍数卦爻”,而在于如何才能做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把人的“性”与“命”通过人为的努力,推向极致。从思想的发展脉络上来讲,这与孔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孟子“尽心、知性、知天”(《孟子·尽心上》)的思想方式是一致的。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根本精神,在于充分强调人后天的能动性。[⑦] 这个命题分三步走,[⑧] 穷理尽性至命。穷理,就是要穷“蓍数卦爻”之理,但这里面包括了天道、地道、人道各个方面;尽性,说的是“君子终日乾乾”,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设置的各种处境中自强不息,与时偕行的奋斗历程;至命,《周易折中》引《周易正义》云:“命者,生之极,穷理则尽其极也。”又引何楷云:“穷、尽、至,皆造极之意。性者,理之原,理穷则逢其原,故穷理所以尽性;命者,性之原,性尽则逢其原,故尽性所以至命。只是一事。”[⑨] 这个表述精微而有条理,特别是“穷、尽、至,皆造极之意”一句,把先秦儒家的人学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因为穷、尽、至的过程,就是孔子“知命”的过程,孟子“知天”的过程,它把理、性、命统一起来而形成了一体。
邵雍云:“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性之在物之谓理。”[⑩] 界说得非常清楚,而且也比较客观。《周易折中》又引项安世云:“道即命,德即性,义即理。”[11] 看似深刻,实为扭曲。命分为道,但命并不完全等于道;性中有德,但性并不完全等于德;理中有义,但理并不完全等于义。《易传》思想的根本,在于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的融合,这是后世之儒往往有所忽略的地方。
《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这段话的要点,在于指出了“性命之理”就是“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性命之理”在卦爻体系中的展现方式就是“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其“成章”的内容就是天道之阴阳、地道之柔刚、人道之仁义。为了行文的方便,笔者在此先表述后者。“六画而成卦”说的是性命之理在卦象之中非复即变、消息盈虚形成的过程;“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是从“中正”之位(爻位)的角度对性命存有状态的一个界定,是对情与心志、万物摩荡的一个描述。“六位而成章”是说人的性命包括了天道之阴阳、地道之柔刚、人道之仁义。性命之理就是由这所谓三才的“六位”彼此贯通、互相推荡、渗透而“成章”的。换言之,人道是依据天道而形成的一种生生不息的创生过程,它於穆不已、生气流行,不仅有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的融汇,而且有“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系辞传》)的创生机制。据此,我们可以看到,《易传》的人学理论已经相当的成熟。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理解,须与《系辞传》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和“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两个表述联系起来。阴阳的摩荡,构成“天道”的内容,但是,阴与阳的摩荡之象是“天”的造化之功,是超越感知的“形而上”者。所以,《系辞传》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这几句话对“一阴一阳之谓道”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在地成形”的柔与刚,是“乾道变化” 而“各正性命”催生下来的万物呈现,这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大千世界的“形而下”者,《系辞传》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此之谓也。但是,人道的仁与义,必须以天道阴阳为依据,并且在人与物的刚柔“感应”中,在仁与义的施行之中显发天道的阴与阳,地道的柔与刚。牟宗三先生云:“在天为阴阳,即以阴阳立天之道。在地为刚柔,即以刚柔立地之道。在人为仁义,即以仁义立人之道。天以气言,故曰阴阳。地以质言,故曰刚柔。人以德言,故曰仁义。此不过就其有形者分别而言之。故如此分属。实则天地可统于一,故阴阳刚柔只是一义,实即一阴阳也。再进一步,统于一而言之,天地人只是一道。此道即是生化之道,道德的创生之道也。此创生之道,就天地而言之,由阴阳变化之不测、不息而见。就人而言之,由仁义之精熟与配合而见。”[12] 牟先生的观点承接二程而来,理论的抽绎也十分到位,但是,笔者要强调的是,《易传》中的“三才”理论不仅仅只是注意了“德”的仁与义,由于它注重了天道之阴阳,地道之柔刚,是“六爻发挥,旁通情也”之卦象思想的提升,因此,它也注重了三者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消息盈虚、非复即变的性情摩荡。而且,如果我们在理解上失去了这样的一个经验层面、人性层面的基础,那么,不仅儒家的“性命”之学立刻会失之于偏枯,而且对《易传》本身的性情思想以及其他方面的把握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随之而来。
《系辞传》云:“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由于《易传》以“六爻发挥”为“通情”之物,因此随着卦象的阴阳相推、蓍爻的刚柔相荡,有关情感、情绪的描写自然就随处可见而俯拾即是。但是,据笔者准确统计,真正直接用到了性情的“性”字的地方,凡6见,已见于上面的分析;用到“情”字的地方,凡14见。在认真甄别了这十四个“情”字之后,笔者以为,凡用作“情实”的地方有8见:
1,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彖》)
2,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恒彖》)
3,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大壮彖》)
4,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翠彖》)
5,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系辞传》)
6,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传》)
7,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系辞传》)
8,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传》)[13]
以上八例均毫无疑问地属于情实之情,这个“情”字虽然在有的时候包含了情感的成分,如第7例就较为突出(单独地看,这个“情”似为情感之情,但它与前面的句子一搭配,我们就发现它主要是表示“真实思想”的意思,当然也包含了情感,亦即价值选择的“情”),但是,总的来讲它们的主要用意,在于说明探赜索隐、钩沉致远之后,卦爻所显示、揭发出来的思想和吉凶状态;而且在有的时候还表示事物的质实、天地的玄机,如第1、2、3、4例。这是受《周易》一书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的必然现象。
另外六例均为情感的情。由于情况有些特殊,故不得不在此作一些必要的剖析:
1,利贞者,性情也。(《乾彖》)
已见上面的阐述。这是相对于“性”运用的情感的“情”。
2,六爻发挥,旁通情也。(《乾彖》)
已见上面的阐述。此指爻之情,亦指由“性”而激发出来的人之“情”。
3,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系辞传》)
如果从上文“圣人之情见乎辞”的角度来讲,这个“情”字似乎为情实之情,但是,笔者以为,这个“情”还是界定为情感的“情”比较好。第一,爻象是“六爻发挥,旁通情”的产物,属于“利贞”的范围;第二,“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 在《易传》中可以理解为刚柔复变的性情、善恶损益的德性给自己带来的吉凶祸福。第三,从爻本身、彖本身来讲,它们都属形而下者。爻是对人生处境的具体、动态设置;彖是对各种卦象基于社会生活之经验进行的描述,其方而直、圆而神的表述中,透出的是对人之“情”的关注。
4,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系辞传》)
这里的“利”字,按李鼎祚的说法,与“变而通之以尽利”、“利见大人”、“利有攸往”之“利”是一样的。[14] 也就是说,人的变动是在“利”的驱动之下的一种价值选择,故“变动”是有一定的情感、情绪动力的。在不同的情感、情绪驱动之下产生的变动而带来的吉凶,当然会激发起更大的心理、情绪反应。因此,“吉凶以情迁”的“情”字当为情感义。说这个“情”字是情感义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后面紧接着的“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爱恶、悔吝、利害都是情感激荡的产物,而“吉凶以情迁”的命题,实际上是在说,人生的吉凶、祸福都是在价值观念的驱动下,情感取向导致的结果。
5,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系辞传》)
“情伪”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并不多见,其中的“情”字,在很多情况下为情实义:
1)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人君泄,则言实之士不进;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管子·七法》)
3)慎维深思,内观民务,察度情伪,变官民能,历其才艺,女维敬哉。(《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4)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传》)
5)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譬之若逃雨,汙,无之而非是。此圣王之所以知人也。(《吕氏春秋·论人》)[15]
但是,《系辞传》“情伪相感而利害生”中的“情伪”,虽然在表面上与上面的引文一样,是一个复合词的形式,可实际上它们是两个词,情是情,伪是伪,就像爱是爱,恶是恶,远是远,近是近一样,它们之间是对立的,是一个十分松散的组合结构,是“相感”的关系,它们二者并无复合词词素之间的内在张力。因此,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情伪”的词,实际上与上面引文中的“情伪”是不一样的。在“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的语境中,这个“情”与“伪”明显指的是真诚和虚伪,它们与“爱恶相攻”、“远近相取”是成龙配套的一组表达。
在郭店楚简的《性自命出》中,作者将“情”与“伪”相提并论:“凡人伪为可恶也。伪斯吝矣,吝斯虑矣,虑斯莫与之结矣。慎,仁之方也。然而其过不恶。速,谋之方也,有过则咎。人不慎,斯有过,信矣。 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第50-52简)这也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初步接触文献,这个“情”字似乎是“情感”的意思,但是,结合《性自命出》的整个文本和思想体系,我们发现这个“情”字高于一般的情感、情绪的“情”,指的是一种绝对的圣洁,可能是介于孔子与孟子之间,为孟子和子思子之“诚”的前奏或铺垫。[16]《易传》中这个“情伪相感”的“情”与“伪”就与《性自命出》中的“情”与“伪”很相似,指的是性情、情感和品质、德性上的真诚与虚伪。
6,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系辞传》)
相得则吉,不相得则凶的“情”当然是情感之情。韩康伯云:“近,况比爻也。《易》之情刚柔相摩,变动相逼者也。近而不相得,必有乖违之患也。或有相违而无患者,得其应也。相须而偕凶,乖于时也,随事以考之,义可见矣。”[17] 韩氏的诠释相当深刻,把阴阳、刚柔、仁义与“时”的摩荡中,“情”的相违、相须而导致的吉凶悔吝说得很有生活的厚重感。近而不相得,故凶。为什么不说“远而不相得”呢?因为只有“近”,情感才会产生真正感应的作用,喜怒哀乐,才会引起应有的反应。阴与阳、刚与柔,都只有在一个能够引起彼此排斥或吸引的范围之内,才会相推、相荡,这与情感的感应形式是完全一样的。
将“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之“情”解释为情感的另一个重要佐证,就是在这个表述的后面,《系辞传》紧接着就写道:“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金景芳先生针对这几句话说:“这段话与《周易》没有丝毫关系。总的来看,这一章语无伦次,杂乱无章,肯定不是孔子做的。”[18] 金老的这几句话说得过头了一点,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第一,这段文字也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之《系辞传》,说明这几句话已经由来已久,属于先秦文字的可能性很大。第二,我们说《易传》传承了孔子的思想,但是并不是说就一定是孔子亲笔所作,二者的区别是相当大的;孔子的后学良莠不齐是难免的,即便是写得差一点,难道就不是孔子的后学?尤其是,难道就不是传承孔子的学问?第三,这几句话实际上是围绕着“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而发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凶、害、悔、吝”,另一方面也是总结相得与不相得之情有哪一些表现的方式,与“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乾·文言》)、“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系辞传》)的思想理路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辞”是人的性情的直接表现,在它的惭、枝、寡、多、游、屈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与动机,所以,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①] 王博著:《易传通论》,中国书店2003年8月版,第49页。
[②] 刘师培曾经指出:“三代之时,文字勒书于简毕,有漆书刀削之劳。抄胥非易,传播维艰。学术授受,多冯口耳之流传。孔子之以六经教授也,大抵仅录经文以为课本,而参考之语,诠释之词,则大抵以口耳相传。”马宗霍也说过:“孔子治经,述而不作;孔子传经,授而不书。弟子所接闻于师者,互有所记,或举大义,或撢微言,详略偶殊,异同斯出,弟子又各以所得者为传授,承之者其详略异同亦必如之。”(参见马宗霍的《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9页)余嘉锡先生也说过,先秦诸子之书,往往是聚徒讲学而成。先生讲学之言,弟子各有所记录,并予以加工整理,形成各种传本,在学派内部传习,有时还附有各种参考资料和心得体会。其中数传之后,先生的东西和弟子的东西往往难以分辨清楚,所以就推本先师,转相传述曰:此某先生之书。先秦诸子之书,不必如后世作文,必皆本人手著,云某某之作,只是说其学出于某人。(参见余嘉锡著:《古书通例》卷四“古书不必手著”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按李学勤先生的表述,《易传》是孔子的作品,但是并非每一个字都是孔子亲自写的。我们看到的《易传》是其后学一代代口耳相传绍述其师的结果。
[③] 此引据廖名春、邹新明校点:《孔子家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
[④] 李鼎祚撰:《周易集解》,九州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817页。
[⑤] 朱熹撰:《周易本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8年5月版,第59页。
[⑥] 李光地纂:《周易折中》,巴蜀书社1998年4月版,第866页。
[⑦] 《庄子》一书中,有九次提到“性命之情”。这种“性命之情”是由“天”自然而然“委顺”于人的自然天性(《知北游》)。庄子认为,如果人们“盈嗜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徐无鬼》)。庄子还说:“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贵富。故曰仁义其非人情乎!自三代以下者,天下何其嚣嚣也?”(《骈拇》)因此,只有避免因功利而产生的一切“悲喜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在宥》)的行为,无为而无不为,“而后安其性命之情”(《在宥》)。有意思的是,儒、道两家都是在探讨人之所以为人者,而且有些价值观念还是一致的,如这里提到的“中道”“成章”,而且庄子对“今世之仁人”和“不仁之人”都予以否定而崇尚自然。《易传》也崇尚天道和中道,但是,它们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其价值取向最终不同。
[⑧] 程明道有言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三事一时并了,元无次序。不可将穷理作知之事。若实穷得理,即性命亦可了。”(见《宋元学案·明道学案》)此论自然精确,但是,笔者以为,对客观研究《易传》,特别是站在探讨卦爻之象与《易传》之义理的关系上来讲,过于玄乎了。
[⑨] 李光地纂:《周易折中》,巴蜀书社1998年4月版,第1005页
[⑩] 李光地纂:《周易折中》,巴蜀书社1998年4月版,第1004页。
[11] 李光地纂:《周易折中》,巴蜀书社1998年4月版,第1004页
[12] 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83-84页。
[13] 今本《系辞传》“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两句中的两个“赜”字,在帛书《系辞传》中都写作“情”字。这对我们理解这一组“情”字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14] 李光地纂:《周易折中》,巴蜀书社1998年4月版,第983页。
[15] 此引据王利器著:《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1月版,第354页。
[16] 请参见欧阳祯人著:《郭店儒简的宗教诠释》,《中国哲学史》(季刊),2001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