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改形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改形势

新课改形势范文1

[关键词] 课程改革;体育课;体育

在当今课程改革的大潮冲击下,许多学科的课程改革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接踵而来,教师的旧观念己经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素质教育下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是教师要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要由观众转变为演员,让学生不再是高分低能的庸才。

其他学科的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很好,相应的教材己经投入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己经问世.学生要想学好其他学科必须有一个健康身体,我国的教育方针 是培养德、知、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面人才,然而当前教育重视德和智的教育,对于体、美、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是否可以建立相应的考试制度,在中考和高考中体育成绩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

体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我国各地方的体育开展情况不一样。因此我认为国家教育部门不应该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只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课程标准,体育教材的教学内容应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方体育项目情况编写相应的教材,制定教学内容,而各学校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使用统一的教材的同时,在不违背体育是使学生锻炼身体为目的前提下,为何不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制教材呢?如果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这样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样既提高了上课的质量,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也学到一技之长,又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分为三部分,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传统体育课教学中有许多弊端,首先说准备部分,体委整完队,教师宣布完本节课内容就可以了,剩余的内容大都不必体现在课堂上,像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在课前可由体委汇报给老师,见习生问题提早安排 ,服装问题由体委通知换好,至于准备活动,课前十分钟学生活动很充分,这样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学生就有多的时间锻炼身体。其次,基本部分大多分成两部分,新授内容和复习内容,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没有自主性,由于学生的运动水平不一样,有的同学可能对你所教的内容一点儿都不会,比较认真听课,但有的同学可能对你所教的内容已经掌握的很好了,所以不愿意听,教师还得分精力组织教学,硬性的让他们去听课,效果肯定不是很好。最后,结束部分,体委整队可以省略,听到老师的笛声后,学生自动围在老师周围,放松活动和课堂小结可以同时进行,就可以下课了。

那么,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应该如何上呢?

一、我认为,教学内容,每个学校应根据国家的教学大纲,省级教育部门制定的教材,教学内容,再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伟统的体育项目、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选择适合本校的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甚至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运动水平,编制校本教材。这样学生上课时所学的是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积极性也就自然高了,兴趣也有了。

二、我认为体委不应该是固定的,应该是流动的,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和充分的展示,在平时每个学生就自觉地练习口令和所学的内容,以及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学生的素质就提高了,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最后,就应该说一说上课的过程了。

1、开始准备部分

课前,体委就应该告诉学生换好服装,把出席人数和缺席人数及见习情况报告给老师,并督促学生到场地活动。上课时,体委整完队,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部分了。

2、基本部分

在基本部分教学时,老师应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找一个对该教学内容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让他讲解动作技术、动作方法、动作要点,等他讲解完以后,别的学生再加以补充,最后老师再做总结,进一步讲解动作方法、动做要点、动作的重点、难点,这样既可以让有的学生可以在别的同学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又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动作要点的进一步理解,真可谓一举三得,进一步加强了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更加明显,在课堂上学生成为了真正的演员,教师成为真正的导演,学生可以尽情的表演,发挥自己,释放自己,表现自己,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

3、结束部分

至于结束部分,用1-2分钟即可,学生听教师鸣哨后,自然聚拢在教师周围,教师边小结,学生边放松,收器材是体委的事情了。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锻炼身体.上体育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锻炼身体,掌握一种或几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既然这样做可以达到目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既然按照这样的形式上体育课,就要求学校加大对体育投入的力度,购买一定数量的体器材,这样我们就面临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的投入很少,不重视体育,重视文化课成绩,中考、高考成绩,说什么学校经济困难,那么学生每年所教的学费里面有一定比例的体育经费, 这笔经费那里去了呢?

因此,我认为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学校体育的力度,加大投入,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该有自己传统的体育项目,应该对体育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从小的方面说,是让学生锻炼身体,这也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从大的说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为国家争光。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第十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

新课改形势范文2

【关键词】课堂设计 导学稿备写

地理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但地理课在学校、学生、家长的眼里是一门“副科”,本来地理课一周只有2课时,还有学校各种活动一般占用下午上“副科”的时间,加之各种类型的公假,致使地理教学时间紧张,多年的地理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对上课内容作适当调整,就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刚刚步入新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面对这一问题的确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因此,我成立了“新课改形势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初探”课题,以提高我的教育教学水平,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切为了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真正让学生爱上地理课,体现初中地理课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之后终身受益。

我校自2013年春节开始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到现在全校32个教学班,全面开始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改革之初,总感到上课一片乱哄哄,上完课之后,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上了些什么,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到了第一学期中期之后,感觉顺畅了许多,似乎没有导学稿就不会上,但是总感觉学生没有掌握教材的知识要点,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要点呢?从自2013年春季开始开始之初,我就在探索这个问题,课堂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改的课堂设计要满足下述条件是我的初步设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要互相配合,熟练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掌握教材知识要点。

结合教学实践,好的课堂设计和导学稿的备写密不可分。那么如何备好一堂课的导学案,适应新课改形势下地理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好的课堂设计要有好的导学稿。

一、导学稿的备写在自主预习的内容里面,应该备写知识铺垫、教材助读、预习自测等。以上三方面要灵活确定,不一定面面俱到,起到能使学生提前预习新课的目的就可以了。

二、导学稿的备写最关键的是合作探究的备写。

导学稿的备写从知识结构看要做到知识框架清楚,一目了然,不拖泥带水,毫无头绪。要做到这一点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熟练的掌握教材知识,才能梳理好教材知识要点,备写才能做到应用自如。导学稿的备写从题型方面,应该做的灵活多样,避免填空题。每个知识点的探究设计都要遵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采用问题串的形式。

三、检测训练的备写。

检测题的拟定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检测的内容覆盖面广,尽量覆盖课本所有知识点,同时还能突出本课训练的重点,不盲目提升难度系数,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课堂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我们在课改中研究的重点。 那么具体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转换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热情。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二、善于把握时机,注意学生动态。

在一堂课中,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与心态常常是不同的。有的时候十分活泛,跃跃欲试,有的时候则精力分散,走神开小差,有的时候迷惑不解,一筹莫展,有的时候则思路清晰,十分敏捷……针对不同的情况,老师们就应该对症下药,对不懂的同学加以引导,让活跃的同学充分发挥,顾全大局,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的应用“亮、查、言、展、评、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地理老师,我觉得,在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应补充的强调一下教材的要点知识,使学生真正掌握教材知识。

新课改形势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 政治教学 心态 教学方式 评价系统

一、调好心态,理待机遇与挑战的交织

当前,在师生群体中,面对新课改主要呈现出如下三种姿态:积极但盲目、消极悲观、稳重而理性。这三种心态在具体教学中有如下表征:第一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及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是不是都成为了无用之兵?故尝试全面翻新,跃跃欲试以所谓的全新姿态面迎挑战,实则缺乏根底支撑力;第二种,基础课程改革仅对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影响较为深远,而对于基础教学则影响微乎其微,过去怎么上课现在还是怎么上课,无需改变或是过分标新来适应所谓的大刀霍斧的新形势;第三种,新课程一定会带来教学上的某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一定不是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不会毫无预兆,而可能是原有的教学实践就已然存在的,只不过不太自觉或改革前尚未成为主流,所以要在前者的基础上适当翻新,实现更好的发展进步。

显然,在这三种不同的心态中,第三种是最理性也是最沉着而从容的。第一种心态看起来是积极的,却盲目、不自信,对新课程怀有一种神秘感。之所以有这种心态,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课程发展的规律,将新旧课程看作是没有历史联系的截然对立的两种课程,既看不到原有课程与新课程的联系,也想不到从原有的经验中去发展新经验。第二种看似从容的心态,却是由于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不正确理解而产生的,有这种心态的教师把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分开来对待,认为课程改革只是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变化,与教学实施无关,显然忽视了其中的关联性,从而用一种惰性的、简单重复的教学实施来应对新的课程方案。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迫切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教学心态,再将这种理性而从容的心态推及到自己的学生群,把过去教学中好的方面总结出来并使它发扬光大的同时,通过良好心态的树立,师生共同理待新课改的机遇与挑战,实现在政治教学中的共同向前。

二、转变方式,合理利用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不应滥用,忽视其真正课堂价值。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课堂教学中凡应用合作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四人小组讨论”,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无疑,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形式。衡量课堂上是否实施了合作学习,关键不是看有没有组织小组讨论,而是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是否具备了合作的因素,包括是否具有合作的意识,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善于倾听、述说、交流、分工与协作等),是否产生了合作的效能(异质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是否其讨论的话题是你作为教师所期待的的,而效果是否能达到你所预期。合作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时下合作学习普遍成为教师的一种工具,成为教师在课堂上随时发放的一种方法,这同样是一个误区。从价值内涵来看,合作学习是一种发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并应当充分享有的权利,而不是教师可以控制并发放的“恩赐”。因此,合作学习只有在学生产生了合作的需要并且主动地进行合作的时候才能发挥积极的学习方式的作用,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应更多地考虑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这种内心需要,而不仅仅是布置合作的任务和要求。

转变方式,但不肆意转变,盲目跟风,而是自我开创适合自身教学特色以及学生接受维度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与吸收之间有效权衡,实现新形势下的政治教学双赢。

三、改观评价系统,实现整齐划一向多样化转型

众所周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志在通过改革之举,逐步在教育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实现新体制下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目标。同时,新课改形势下也诞生了对新课程的新要求,要求建立三个评价体系,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中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这两个评价体系的建立,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学生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学生已有学习状况的检测与甄别;同样,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该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的,而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成绩的检验与评价,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我们不得而知,但怎么的评价体系才符合新课改多样化要求的号召?目前的情况下该种体系建立的可能性大小也同样值得思忖。

在新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新课程实验区,基本上实行的还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方法:一次评价论英雄,一张试卷论成败。正是如此的体系存活时间长,影响深,才会有了学生群中“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调侃,虽为调侃之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改革前以及目前尚未改革成功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弊病。在有的实验区,新课程的课改实验仅仅停留在新教材的使用上,又或是仅仅停留在用新理念教学上,真正的评价体系方面的改革,虽然有一些探索,但仍是皮毛之举。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在像原先一样,进行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排定考试成绩。这种一把尺度、一个统一标准进行评价的方式、方法,令我们许多使用新教材的老师感到疑惑不解。一方面,在大张旗鼓地宣传新课程理念,倡导用新理念进行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却仍然在用老办法进行教育教学评价。

教师群体夹生在学生群体与僵化体制体系之间,“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自然就成了萦绕在心头的疑问。政治虽然是趋向于意识形态的学科,或多或少带有一定政治立场,但也正是因为它更多的站在了意识层面,它更应该发挥自主性,而以往僵化的评价体系牵绊了教师和学生,使其不得不再体制内丧失自主性与创造性空间,所以,改革的步伐有必要延伸到评价体系,从终端目的出发,改善来时的路上走出的步伐。

新课改形势范文4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烹调教学;改革策略

当前形势下我国餐饮行业和旅游行业迅猛发展,急需应用型烹调人才。中职学校的烹调教学就肩负着培养应用型烹调人才的重任。但从目前中职烹调教学的现状而言,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现笔者根据新课改理念谈谈自己对中职烹调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一、烹调教师须形成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一代厨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掌握各种信息,懂得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所以,教学中要在创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围绕饮食行业岗位的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以实际岗位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针对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变传统教学中“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以学定教”的思路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例如:对于二年级下学期讲授烹调法菜式创制,首先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和学习能力,学生利用假期和节假日到酒店勤工检学,“帮工”中耳闻目睹的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话动,确立主题、下达任务,分组创制菜式,因材施教、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激发学生对烹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每一个学生走进学校来学习的目的各不相同,学生专业兴趣的形成是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练习掌握专业技能的一种内部动力。有了专业兴趣,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相反,如果学生没有专业兴趣,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将是一种负担。在职业中学烹调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应依托烹调专业独有的特色,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逐渐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

学生的专业兴趣是专业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学生一入学就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巩固其专业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传授专业知识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专业兴趣。这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更直接、更主动。例如:通过讲授饮食文化史、菜系发展史等来影响学生关心自己所学的专业,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其次是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兴趣。教师在示范教学中,创造“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强化学生的记忆。例如:有意突出菜肴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色泽变化、色彩搭配以及菜目典故等,这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认知兴趣。另外,教师在示范操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等辅助教学手段,也可以让学生参与示范,由学生点评教师的作品,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认知兴趣的培养。

三、学校可根据社会发展趋势,重新编订烹调教材

随着我国餐饮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餐饮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一线的许多新理论、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烹调中等职业教育应当在教材编写方面与时俱进,重新编写烹调中职教材,并进行全面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对餐饮人才的需求。

烹调中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以提高劳动者熟练程度和技术管理水平。因此烹调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材的制定和编写,要贴近市场,贴近人才培养的行业要求,要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出发。例如强化实践环节,改变实习方式,加大动手能力培养,提高社会适应性等考虑使用对象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状况,有较好的层次差别和针对性;不仅要有主教材,还要有相应辅助教材;不但有纸质教材,还有影像制品、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从形成整体教学能力出发,集成多功能、多媒体的教学包,形成系列化的教学解决方案。教学包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网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让师生更加方便、使学生更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只有大力开展教材研究,不断总结教材编写、出版、评价的经验教训,开拓教材编写、出版、评价的新思路,获取科技发展的新信息,才能有助于编写、出版高质量的教材。提高教材评价的水平,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现用的校本教材学术味道较浓,理论术语和文字叙述较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现有教材比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如果在教材中添加一些美观的图片、简洁的示意图、生活小常识等内容,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原有面点技术的教材,里面的教学理论知识深奥,学生根本就看不懂,只有在老师讲的时候非常认真的听两到三遍才能理解,所以这样的教材学生不会去看。改变这一现象要从教材的改革抓起。首先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要考虑使用的学生实际情况。第二,考虑将配备了光盘或图片较多的书籍作为教材。第三,每门理论课程可以增加参考教材的配备。参考教材要体现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

四、结束语

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中职烹调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中职烹调专业的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定能激发学生对烹调的兴趣,进而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烹调人才。

作者简介:陈荣超(1972-),男,中餐高级工,主要从事中式享调。

参考文献:

[1]周爱东.能力本位教育在现代高等烹调教育中的实现[D].扬州大学2015

[2]丛亮.北京市职业高中烹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

[3]石新.中等职业学校烹调教学创新的探索[D].扬州大学2015

[4]李祥睿.烹调专业课双语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5

新课改形势范文5

一、校长以校为本,学校以人为本

1.校长要热爱学校,教师热爱事业。一所好学校,其声誉不是靠吹捧出来的,而是全体教师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要建设好一所学校,首先要求校长摆脱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把全部身心献学校。校长首先要学会做人,校长的权威不是来自职位和权利,而是来自自身的人格力量。在学校的生活实践中,校长应该用强大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师生,既对领导负责,又对教师和学生负责,要把自己全部心身都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去,深深地热爱学校,热爱全校老师和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和学校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和学校一起成长。

2.校长要有思考力和行动力。要常常深入课堂、操场、办公室,通过参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和教师交谈,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握学校跳动的脉络,并切合实际的对学校的发展进行思考。要常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向先进学校学习,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不断地学习政策法规,增强政治敏锐性,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比照,从中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然后不断完善相关规章,明确在管理中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先做,哪些可以缓做,由此来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要关注时事,从多种媒体传播的相关信息中发现问题,吸取教训,这有利于扬长避短,未雨绸缪。

3.校长要有亲和力和感召力。校长和教师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的,除了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外还是同事、是朋友关系;要尊重教师在学校的地位,要激励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要尊重教师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知识更新的要求。校长要搞好服务,要把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去为教师着想、服务。

4.校长要有天容万象、海纳百川的气度。作为领导者,要本着看全面、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这一立脚点去看待教师,要坚持举大功而不记小过,举大善而不计小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要尽可能地虚心、真诚地去发现每个教师身上的长处,努力向他们学习,凡是不要求全责备。

5.校长要知人善任,善于把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对于教师来说,在物质待遇得到基本保障之后,更看重的是精神激励,而精神激励又以相互敬重的信任激励和肯定教师劳动成绩和成果激励为首要。校长要当有心人,要记好每周备忘录,针对不同的人和事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表扬。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二、校长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新课改下人文管理的核心

1.要培植学习型的组织,校长首先就应该不断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法规,不断更新知识,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和家乡的发展;学习新课改的有关知识,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了解如基建、安全等一般常识,并带头实践

2.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努力树立团队意识,营造团队精神。我校通过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鼓励教师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把学校的荣誉和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同时,注重群体作风打造,规范教师八小时之外行为。要注重教师群体精神、群体意识、群体意识的打造,使之成为一种办学精神。我在教师间大力倡导淡化物质往来,看重精神交流、沟通与理解,使大家工作既感辛苦,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工作是美好的,感受和谐相处是美好的,生活既有压力,又倍感充实,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融入了学校这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之中。

3.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意识,人文情怀,广阔的视野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我在实践中认识到,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若干途径中,校本培训是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注入新的活力的有效形式。校本培训以其灵活而多样、经济而持久、实际而全面的鲜明特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师继续教育的主流。我们的做法: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上下载大量的优质课实录,刻制成光盘供教师观看学习;二是购买教育理论书籍和订阅多种教育杂志供教师借阅;三是搭建舞台,给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四是认真进行每周的日常教研活动,做到时间、内容落实,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校长要注重科学方法,这是人文管理的关键

1.学校的一切工作既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是为了顾及全校师生的根本利益,所以,师生理当有知情权,决策时就应该听取教师甚至学生的意见。尽可能地让每一位教师明白学校发生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这一工作做好了,校长和教师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

新课改形势范文6

所谓“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学”这一范畴的外在表现,本身并无明确定义,也非固定模式,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老师、学生教学积极性和注意力的行为方式。“师生互动”关键在于“互”。师生间首先应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对老师来讲,自己所传授的知识,面向的是讲台下的一班学生,自己的言行、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对学生来说,获取的知识来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师所传授的课程,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阶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授课进度和深度。只有如此,“师生互动”才有意义。

建立这种联系,从学生层面来讲应具备如下几个方面条件。首先,学生应尊重教师及其劳动成果。作为学生,面对可以为自己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与引导的人,应该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对待。其次,学生要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教师讲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预习。一方面,可以在老师教学中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与逻辑线索;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学中做到“有重点、抓薄弱”,将自己在预习中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解决。再次,主观上排除杂念,全身心投入,客观上清除会引起注意力分散的条件。学生对于课程要有充分的兴趣,有获取知识的渴求。学生在课前尽量将与课程无关的东西收起,这样一方面,可避免上课时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分散其他同学特别是教师的注意力。

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质疑型互动,也是最常用与最直接的方式。即学生在遇到听课阻碍时,随时示意发问,请老师作出解答。

(2)交流型互动,要求师生可以在情感、语言、动作、表情等各个方面进行沟通,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学生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往往在此时迸发的灵感火花最使人印象深刻。此时,学生应主动与老师交流,通过语言、表情等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来推进教学进程,看学生们是否大多数可以接受,遂向下一个阶段推进。教师会根据结果决定是否应再重复讲述。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对于教学进度的掌握与控制,重点突出,但对于少部分的理解较慢的学生,由于进度需要,只好课下单独辅导。

上一篇琵琶相

下一篇某某的启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