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范文1
【关键词】人教版 ;北师大版; 教材比较;难度模型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59-02
一、问题的提出
难度模型法是我国鲍建生教授在《中英初中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研究》中提出的一个综合模型,用来分析数学题的难度水平及其综合特征,进而从整体上评价数学教材的难度水平。难度模型法的综合难度分别从探究、背景、运算、推理以及知识含量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每个因素又分为不同的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
难度模型法共有五个因素,“运算”“推理”“知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的“双基”,而“探究”“背景”则反映了我国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综合难度模型来分析教材的习题难度以及当前的趋势,最后通过加权平均值的计算来做出难度模型的雷达图,直观地对教材进行综合分析。
二、课题统计
本文主要针对人教版与北师大版这两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在人教版教材中,教材设置了引入、思考、探究、练习、例题、习题与复习题等环节,对二次函数这部分内容的79道题进行了难度分析。在北师大版教材中,教材设置了引入、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随堂练习、习题与复习题,对二次函数这部分内容的119道题进行了难度分析(如表2)。
三、数据分析
1. 探究水平
研究表明,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教材中属于“识记”水平的题占43.04%和21.01%,属于“理解”水平的题占32.91%和39.50%,属于“探究”水平的占24.05%和39.50%。人教版教材在探究这一水平上,识记部分占据的比重较大,探究部分占据的比重较小;而北师大版教材在探究这一水平上,识记部分占据的比重较小,探究部分占据的比重较大。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注重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而北师大版教材注重的是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 背景水平
研究表明,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教材中未设置背景的题占74.68%和68.07%,属于“个人生活”背景的题占11.39%和14.29%,属于“公共常识”背景的题占7.59%和9.24%,属于“科学情境”背景的占6.33%和8.40%。人教版教材在背景这一水平上,无背景部分占据的比重较大,其余部分占据的比重比较均衡;而北师大版教材在背景这一水平上,和人教版教材有异曲同工之处。两个版本教材题目设置的出发点相同,体现了当代的教育改革趋势,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3. 运算水平
研究表明,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教材中“数值运算”的题均占0.00%,属于“简单符号”运算的题占30.38%、35.44%和16.81%、11.76%,属于“复杂符号”运算的题占34.18%和71.43%。由于二次函数这一部分知识的复杂性,数值运算的题目基本没有,人教版教材在运算这一水平上,简单符号运算部分占据的比重较大;而北师大版教材在运算这一水平上,则是复杂符号运算部分占据的比重较大。可以看出在课题的运算上,北师大版教材的运算量较大。
4. 推理水平
研究表明,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教材中属于“简单推理”水平的题占32.91%、13.92%和11.76%、15.13%,属于“复杂推理”水平的题占53.16%和73.11%。人教版教材在推理这一水平上,简单推理部分占据的比重较大;而北师大版教材在背景这一水平上,则是复杂推理部分占据的比重较大。可以看出,北师大版的题相比于人教版略难一些。
5. 知识含量水平
研究表明,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教材中属于“1个知识点”水平的题占30.38%和13.45%,属于“2个知识点”水平的题占17.72%和15.97%,属于“3个知识点以上”水平的题占51.90%和70.59%。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在知识含量这一水平上,虽然差异并不大,但是人教版考察单个知识点的题比北师大版多,而北师大版更加注重3个知识点以上的题。可以看出人教版考察的知识点比较有针对性,而北师大版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
6. 综合难度
根据各个因素的加权平均值,可绘制出如下的雷达图。
四、结论
综合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对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在九年级数学教材中关于二次函数的内容进行了五个因素的难度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果。首先,在习题的数量上,人教版共有79道,而北师大版共有119道;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人教版分为三小节,而北师大版分为五小节,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应用以及与方程的关系,完全符合课标要求;最后,在课题的难度上,综合以上的五种因素分析,北师大版相比于人教版的课题较难,从探究层次可以看出北师大版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人教版教材则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背景这一层次,两种版本教材均考虑到了涉及各种方面的背景,体现了我国课改的新趋势;在运算与推理这两个层次上,北师大版复杂运算与推理占据的比重较大,而人教版则注重简单运算与推理,这样在难度和运算上,北师大版教材的课题加大了一定的难度,更加注重考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知识含量这一层次上,人教版教材课题分布比较均匀,而北师大版教材则偏重三个知识点以上,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综合考虑,北师大版教材相比于人教版教材在课题的难度上较大,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于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人教版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五、使用建议
经过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出来人教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北师大版教材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因此,在一些偏远地区,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基础不好,适合使用人教版这种偏重基础知识的教材,而在一些发达地区,学生基础较好,可以使用北师版的教材,培养他们综合知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鲍建生.中英两国初中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
[2] 严惠.五种版本数学教材中一元一次方程内容的比较[J].数学・教育,2007.
[3] 义务教育教科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义务教育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范文2
从近几年高考的实际来看,考题大多源于教材又高出教材,高考题虽有难题,但最终都是源于平时的所学,都离不开对最为基本知识的理解,为此对于一轮复习教学,确保课本中基础知识复习的全面性是提高一轮复习效果的前提.笔者建议将课本中有探究价值的例题和习题进行改编,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通性通法.
例1已知直线l过点P(-1,2),且相交于两端点为A(-2,-3)和B(3,0)的线段,那么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笔者在巡视中发现,学生中存在着3种不同的正确解法,笔者将这几种方法投影到大屏幕上,再一起探讨,进行提炼和归纳得到:
法1:从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出发,借助于正切函数的图象进行讨论,这种方法,还对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个知识点进行了复习.
法2:运用线性规划的“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的方法进行求解.
法3:运用直线的交点法,运用该方法将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附带地进行了复习.
二、科学设置问题台阶
小步子、多台阶设置问题是近些年教学中常用的问题处理方式,不过,有一个误区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注意,就是在拆解教学目标时,步子不能过细,因为问题过于琐碎了,势必将教学从满堂灌导向另一个误区――满堂问,如果满堂问,学生很容易就在琐碎问题中迷失,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思维无法发散.笔者建议复习题的设置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考虑到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具有梯度的问题.
三、重视思想方法渗透的重复性
高中数学知识点多,一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内容,但是解题中却经常会用到相同的思想方法,如换元法,数形结合法,化归思想等等,因此,一轮复习教学中,我们应当适时地进行总结,将同一种方法不断重复地渗透于不同的问题中,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我们在渗透“数形结合法”时,将以下两个例题放到一块:
例3求关于x的方程lgx-sinx=0的解的个数.
例4已知不等式1-x2
例3属于函数问题,例4则属于不等式问题,来自于不同章节中的数学问题,由于使用了相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联系到了一起,通过长期的有意识地对比和小结,有利于学生稳定地掌握这种方法,同时也借助数学思想方法这一主线将多个知识点横向串接,有利于知识整体性构建.
四、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
复习为何高耗低效?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目光过度集中于学生的解题结果,缺乏对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了解.实践经验表明,了解学生的解题实际,才会让我们的习题评讲和复习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一定要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从概念最为本质的东西出发进行思考.
图1例5如图1所示,圆x2+y2=12与抛物线x2=4y有两个交点A和B,图中F为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为过点F斜率为1的直线,分别与圆和抛物线相交于不同的四个点,从左向右依次为P1、P2、P3、P4,试求出|P1P2|+|P3P4|的值.
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有4种情况:
(1)反应无从下手,所以交了空白作业;
(2)能够具体计算出P1、P2、P3、P4四个点的坐标;
(3)能够分别写出|P1P2|=1+k2|x1-x2|;|P3P4|=1+k2|x3-x4|;分别得到|P1P2|=2|x1-x2|;|P3P4|=2|x3-x4|,接下来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下去了;
(4)能够进一步完成解题的,将待求的|P1P2|+|P3P4|表示出来,并去绝对值符号,|P1P2|+|P3P4|=1+k2|x1-x2|+1+k2|x3-x4|=2[(x2+x4)-(x1+x3)],转化为韦达定理进行求解.
五、注意逆向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是高三复习的一个重点,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习惯了顺向思维,其实这样一来往往容易导致思维定势,其结果是对高考不利的.笔者建议,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应适当进行逆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维度.
例6已知三条抛物线y=x2+4ax+3,y=x2+(a-1)x+a2,y=x2+2ax-2a之中至少有一条抛物线与x轴相交,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如果这个问题从一般的思维习惯出发,需进行分类讨论,利用等价性进行问题的求解,相当复杂.将命题进行转换,思考“三抛物线均与x轴无公共点的a的范围”,然后再求其补集,那么思维就容易多了,这也是最为常见的数学思维方式,在复习时要注意渗透.
由Δ1=(4a)2-4(3-4a)
Δ2=(a-1)2-4a2
Δ3=(2a)2+8a
再求它的补集,则a的取值范围是:a≤-32或a≥-1.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范文3
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类号: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属于预防医学领域,主要研究饮食与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作用机制以及据此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等,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两个学科[ 1]。这门课程是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由于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了促进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更好掌握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培养出能把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的预防医学人才, 2013年下学期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共5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人,一组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
1.2教学方法
根据右江民族医学院的授课安排,理论课全班一起授课,实验课分成两个小班进行授课,故参与式教学是在实验课的时候进行,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两组所用教学大纲、实习指导、课后复习题相同,实验内容、学时一致。
具体实施过程:
实验组:首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利用网络查找文献资料能力、电脑拥有情况、课件制作水平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对学生所缺乏的知识技能进行相应的指导,以保证参与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本次参与式教学主要采用小讲课、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的方式。小讲课内容是广西巴马长寿人群膳食结构、案例分析内容为维生素B1缺乏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内容是食物中毒事件、小组讨论的内容为糖尿病人食谱制作。把学生分成5小组,每小组5~6个人,自由组合,按照学习目标,每个小组都要承担课件制作、讲授、文字图片处理等,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各小组间相互学习、相互点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主持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由他代表小组发言。
对照组:对照组沿用以前实验课的教学方式,即先由教师介绍实验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提问、答疑,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1.3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1.3.1案例分析测试。参照公共卫生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部分历年考题模式,进行营养缺乏和食物中毒相关案例分析测试,共五个案例,满分100分。
1.3.2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期末考试试卷组成:选择题(5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满分100分。
1.3.3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不记名的方式调查学生对此次教学法的看法和认可情况。
1.4 1.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病例分析测试得分情况比较
营养缺乏和食物中毒相关病例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最高分96分,最低分70分,平均分84.15分;对照组最高分90分,最低分60分,平均分74.21分。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得分比对照组得分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比较
期末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最低分75分,最高分99分,平均分86.69分;对照组最低分78分,最高分98分,平均分86.35分。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的期末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对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统计,96.15%的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认为这种方法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课件制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讨论
此次实施教学改革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参与式教学)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的期末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但病例分析测试中实验组得分比对照组得分高,这说明传统教学和参与式教学授课的学生对于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到高分的考试都能应付自如,但对于需要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营养缺乏与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传统教学法授课的学生应用能力较差;而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授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范文4
在我国财政学理论思想形成的过程中,中西方的经济思想相互影响,一度形成了遵循“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的两大派系,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难以形成统一论调。教学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不统一,一度使任课教师缺乏一个有效的教学指导,甚至可能存在一些随意性,进而影响了授课的整体质量。在苦于财政学教学体系的不统一之余,有关适用于高职教学要求的财政学教材也很匮乏。财政学本身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是集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政府财政实践活动于一体的学科。但是,目前可以利用的职业院校适用的财政学教材,其内容体系编排仍然延续本科生的教材模式和教学要求,很大篇幅在讲授深奥的经济理论名词,缺乏更为丰富的政府财政经济活动实际运行过程的信息卡片,也缺少学生可以进行参与训练的内容设计。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这种特殊的经济范畴使得财政学成为一门集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管理等多学科思想的综合性学科。财政学的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但是目前出于课程压缩的需要,在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财税专业的学生在没有开设经济学的基础课程的情况下直接学习财政学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理解政府财政经济行为的难度。以上几点,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
二、教学方法单一抑制学生的学习情趣
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贯采用教师主导型的授课方式,形成教师“满堂灌”、学生“坐室听”的局面。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必然会有犯困、精力难于集中的现象,更谈不上掌握了多少知识,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之后,学生普遍的感觉就是“不知道”、“不清楚”。此外,学生生硬地学习知识,从老师的语言描述中去了解“是什么”,其所理解的内容与工作实际存在很大的偏差。如同盲人摸象,盲人听得有关大象的形象描述之后,头脑中并不能准确地勾勒出大象的真实面貌,也就很难真正地认识大象的本相。所以这种“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不能真正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财政学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一直采用这种灌输式的枯燥的教学方法,解释说明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课堂氛围过于沉重,免不了使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面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诸多弊端,寻求改变成为大势所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应突出“教、学、导、训”的特征,注重通过“导”“训”的环节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变教师主导教学为学生主导教学,增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于是很多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在财政学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以改善整体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主导的,面对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一种案例形式的教学模式。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一旦进入案例的真实环境中,学生们被不断地激发大脑,思想相互碰撞,彼此相互讨论,求得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实现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需要有设计完好的案例情境,且对学生和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很高。而实践过程中的案例教学仅仅是作为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资料的补充解析,学生仍然是以倾听者的角色参与其中,并没有形成激烈的讨论氛围,此案例教学非彼案例教学。因此,案例教学的实践过程未能够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最佳环境,效果不甚理想。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丰富并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变课堂沉重的气氛。电视、录像、图片、数据等内容,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如何将其很好地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尚待进一步的探索。财政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性强、实践性也较强的学科,这一特点决定了财政学课程的教学需要精心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真正构建一个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而目前,在财政学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有效实践还略显单薄。
三、教学评价设计过于倾向知识考核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偏重于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学习的好坏全凭期末一张试卷来反映,这种做法显然不适应以注重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的高职教育。财政学的教学以往注重学生能够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自然集中于一种方式,即试卷测试,借助于选择、填空、简答等基本的试题形式,考核学生对于财政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而学生获得高分的有效途径即是机械式地背诵期末复习题。然而,高分不等于高能力,高分不等于高教学效果。这种评价方式是适应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产物,难以评价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能力,难于适应职业学院关于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面对新的教学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开始关注教学评价的全面性、综合性。很多时候,任课教师为了强化对能力的考核,会布置些灵活性的题目,如撰写调研报告、小论文等,但是由于缺少指导性的文本,缺少有效的阶段性监督,学生往往消极对待,借用网络资源摘抄范本,应付了事。因此,这种考核方式常常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实现设计的目标。为此,技能考核被逐渐纳入高职教学课程的考核过程,主要结合未来职业能力要求,设计相应的实践题目,以此来评价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程度。但如何设计技能类考试题目,怎样依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实践不足导致职业能力培养欠缺
财政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经济学科,在介绍财政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涉及关于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及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政策调控功能等实践内容,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财政理论的基础上,需要具备解决政府财政实践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更偏重于基本概念、原理的说明与讲解,缺乏实践环节的设计,学生的学习也停留在背诵已学习的概念及原理,并以此通过期末考试。学生难以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分析财政问题、解决财政问题的能力,也难以形成诸如团队协作的优秀职业素养。这种缺乏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设计,俨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为其提供可以进行实践操作的环节,包括大量切合实际工作环境的课内实践和顶岗实习的课外实践。由于财政税收专业的课外实践环境对应于各类企业的财务部门或者政府财政税收等行政机关,其特殊的性质难于为学生创造一种零距离接触专业实践环节的机会。面对财税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匮乏,财政学课程的课外专业实践的设置有些力不从心。
五、任课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任课教师对于课程的整体驾驭能力也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高职教育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教育的理念及目标,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拥有较为丰富的工作实践经历,能够充分准确地把握职业能力要求,通过巧妙的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来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但是,在职业学院的教师队伍中,相当比例的教师均来自于专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虽然掌握着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践经验,这一现实情况给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有效解决现有教师队伍在实践能力、工作经历方面存在的不足,学院通过提供教师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的机会,为教师搭建实践学习的平台。但是面对有限的实践学习资源以及大量授课任务的压力,教师自身能够获得一次学习实践的机会相对匮乏,实践能力的提高存在一定的局限。近年来,职业学院的教师招聘倾向于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才,获得了一批来自于工作一线的、拥有丰富工作经历的教师。尽管这一做法对接了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可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即工作经历丰富的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难于驾驭整体的课堂教学。为此,塑造充分适应于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需要有效地融合其实践经历与教学能力,以提升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六、自身基础差造成学习动力缺失
学生是课堂授课的主要对象,其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较低的学习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主要来自于学生自身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现实。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集中于普通高中、中专、职业高中等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群体,学生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有一种厌学、弃学的惰性心理,这种学习基础和学习状态会一直延续至大学阶段。面对新的学习形式和新的专业课程,很多学生时常表现出听不懂或无兴趣,难以适应新的大学学习生活。惰性的学习心理长期伴随着学生,不断使其丧失对学习的信心与动力,不学习、不爱学习主导着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不良的学习风气充斥着学生的学习生活。面对高职院校的学习机会,很多学生并非出于自愿,或是为了满足家长意愿被迫学习,或是因未进入理想大学的无奈之举,带有对理想和现实差距的抱怨情绪,以此表现出不珍惜、不珍视、混日子的状态。这些被迫学习的学生将获得毕业证视为高职院校学习的终结点,没有明确的、长远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缺乏学习动力。
七、就业压力大影响学习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