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合作学习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合作学习理论范文1
关键词: 合作学习法 大学口译教学 方法指导
一、引言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近年来伴随世界范围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我国的传统教育也正经历由“应试教育模式”向“人性化素质教育”的改革,学生学习的个体性和主体性受到关注。合作学习策略正是伴着这一趋势,在我国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
本文尝试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大学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为第二专业的学生的口译教学中,以探索提高口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合作学习理论
目前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王坦,1999)。师生合作教学可以以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为代表,在强调师生合作的同时,也提倡在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一种亲密的合作关系。但从整个理论与实践的取向来看,它主要关注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合作问题。生生互动以欧美等国的“合作学习”为代表,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结构(王坦,1999)。因此,美国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他们认为合作学习应包括以下五大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和小组自评。全员互动的合作教学兴起于90年代初,以我国学者提出的“合作教学论”为典型代表,涉及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立体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师互动。
本文涉及的主要是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但并不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此处的合作学习还从课堂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堂之外的小组学习。
三、大学口译教学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对湖北大学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为第二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的教授口译课,我发现在对他们进行口译授课时存在一些客观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首要的问题就是他们当中大多数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由于学生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在英语词汇量上普遍没有英语专业的学生积累得多,而在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上,也普遍没有英语专业的学生受到的训练强度大,因此,在上口译课的时候,在语言的输入、输出上都存在困难。学生反映,最常见的困难就是在听英语材料时不能准确把握大意和细节,而在听汉语材料后,又无法用准确精练的英语词汇和正确的句子结构来表达获取到的信息。
其次,正是因为对语言的掌握还不够,导致这些学生在口译练习时信心不足。有些学生反映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英汉口译就带有畏惧心理,觉得自己听都听不懂,当然不能准确翻译;而对于汉英口译,他们又无法快速准确地进行汉英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这样他们在心理上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仅不能集中注意力于听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上,而且因为内心的焦虑而影响到练习的效果。因此,他们往往会越练习越紧张,越紧张越影响口译练习的质量,最终因为缺乏自信而无法真正达到口译练习的目的。
另外,这些学生中非英语专业的都有很多专业课,这些课程与英语关联不大,甚至完全没有相关性,因此,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十分重视课外的巩固练习;而英语为第二专业的学生除了上自己的专业课外,周末还要上英语专业的课程,因此,他们的课余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加上这些同学都来自不同院系的不同专业,课堂内外都由于相互接触不多、了解不够而难以在一个良好的互相监督和促进的环境下进行口译练习。简单来说,也就是说他们还缺乏一定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自觉性。
2.教师所面临的困难。
要想教好口译课,除了了解学生的问题外,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所面临的困难。首先,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口译课不仅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了解相关的口译技能,还要能安排大量的口译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培养一名专业的口译员需要的时间自然不是一学期18周,每周两节或四节课就能够实现的,但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为第二外语的口译课,像培养口译员那样授课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科学地将技能讲解和练习合理安排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也就成了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课题。
此外,班级规模也会影响教师的口译教学。我授课的班级人数较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授课效果。作为一门实践课程,课堂上的复述和口译练习等各种练习形式都要求学生口头表达,但到底每位同学的练习结果如何,各自需要从哪些方面改正和改进就需要有人点评。而班级人数过多时就很难保证大家都及时得到帮助和指导,因此,最终还是会对教学的效果造成影响。
同样,在课堂内教师无法对所有学生进行指导,到了课外,要想对学生的口译练习情况做好监控就更困难了。
因此,借鉴合作学习在其他英语教学上的成功经验,来改进口译教学,也就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
四、合作学习为口译教学提供的方法指导
虽然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口译练习中克服一些困难,如教师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及时对每位学生的每次练习作出评价,学生在自己练习时缺乏较真实的情景,等等,但有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合作任务,把握学习时机。
在口译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任务有多种,这里从课堂内的和课堂外的两个角度来考虑。课内的口译合作任务可以与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源语复述、目的语复述,以及英汉互译的练习相结合。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结对活动,每次需要说明是各自听完都进行复述或口译,还是两人轮流,一人处理一部分,一人进行信息核对。
课堂外的合作形式特别适合于那些课堂上没有足够时间来完成的任务。前面提到的学生中存在的困难都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外合作来逐渐解决。它可以是结对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活动。比如,口译词汇的积累可以通过小组内部报听写的方式实现;在练习短时记忆、笔记和数字传译的技能时,更是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材料,合作练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共享资源,还能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一起分析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而不至于仅仅因为个人在练习时遇到难处而丧失自信。而在这样的合作形式中,教师则需要给小组成员指派任务,比如在课后练习数字传译时,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每人在报纸杂志上找到一些数字较多,但是不同话题的新闻,连续一周每人给小组其他成员播报找到的新闻。
2.加强指导,注重监控。
布置完任务只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始,虽然合作学习强调以人为本,鼓励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此后就对学习过程不进行管理。不论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在课内进行,还是在课外展开,教师的指导和监控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的指导可以是在学生完成任务时的点评,如学生在复述或是口译时,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问题,对学生表达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是否与原文一致,做出点评和指正,指导还可以是当学生在课外合作出现困难和问题时,尽量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使课堂内外的活动都能够顺利有效地展开。
而教师的监控则侧重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关注,一旦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只有教师实施了有效及时的监控,才能马上对学生指导,确保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
3.注重评价。
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评价和指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具有相似性的。但评价不应该仅仅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互评。通过生生互评,学生会从其他同学那里发现被忽略的问题,也会从别人那里得到提示,知道应该在哪些方面做更多的努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小组合作中,只关心自己的表现。
五、结语
由于提到的口译教学涉及的学生并不是翻译专业或是英语专业的,因而讨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口译课教学,而且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一定能解决口译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今后可以综合其他的教学方法,探索出适用于不同程度学生的有效的口译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江晓梅.英汉口译教学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星亮.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J].山东教育研究,1999,12.
合作学习理论范文2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90-01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理论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互相合作与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则处于引导的位置,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的改变大大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理论,已成为近年来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
一、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理论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成为一种极有成效的理论、方法,其本质上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通过讨论、探究、发言等形式,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重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为此,合作学习理论的引入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学习语言文化知识,还可以和老师、同学达到双向互动,还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个体与集体中,让学生在学术上和合作技能上都得到有效的提升。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听、说、写变得同样重要,特别是学生的口语水平的提高已经变得极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必须改革以求与时俱进。合作学习理论能够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自己所在的小组的学习中,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每个人都有收获、每个人都有进步,这样可以让学生以更大的兴致投入到学习中,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二、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然性
大学英语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课堂氛围极为枯燥、无趣,相比之前的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如今更加注重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填鸭式”教学模式到“自主式”教学方法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学生们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公,课堂氛围轻松、民主、活泼,小组成员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所达到的教学目的得到师生的共同认可,所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发言、互相探讨,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恰当的时候给出引导性意见,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能让学生在探讨性学习中逐渐树立自信心,在实践技能上也得到提高。合作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选择,同时也是学生有效学学英语并获得语言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合作学习理论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
我们知道,合作学习首先考虑的是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上,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与人际交往上,只有学生能够利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走入工作岗位、走出国门时能灵活运用,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才具有实际意义。合作学习理论的引入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的有活力,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完成达到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形成更加健康与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让他们在积极的教学氛围中互相启发,在知识上互相补充,同时,在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互相借鉴,达到完善和提高,达到教学目的。当然,合作学习仍然是以具体课堂授课为基础,只是将“学生为中心”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学生向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若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性,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让人人都有进步和提升,同时,还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份地位的转换,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动性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正确处理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的周围的同学的差异。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对英语的听、说、写以及具体实践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更坚定的自信心,这一理论极具有可操作性,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起来,同时,合作学习理论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仍然具有较为长远的意义和影响。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中,强调让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始终站在“引导”者的立场,掌握课堂氛围,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让课堂得到最大化的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戴毓庭.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09(01)
[2]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06
[3]段维彤.语言学习策略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2006.06(03)
合作学习理论范文3
宽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积极地发言发现其中值得合作的主题.教师所建立的情景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发挥,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找出学生思维集合处的矛盾点,顺利地将课堂推入对主题问题的合作讨论中.例如在学习有关“浓硫酸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制作“黑面包”来建立情景,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蔗糖,滴入几滴浓硫酸,然后不断地搅拌,学生对这样的现象非常好奇,纷纷睁大了眼睛想一看究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分外细心,学生就可以看到:溶液变黑并逐渐膨化,最终生成了“黑色的面包”.这个现象立刻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纷纷询问这是怎么回事,积极主动地进入了合作讨论的环节,学生对蔗糖的分子式进行讨论,从而推测出变黑主要是因为生成了碳,从而推导出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然而学生还会观察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这也激发了学生更进一步的想象和猜测,从而导出对“浓硫酸和碳的反应”探究中,在学生的相互讨论、合作共建下,学生设计出了相应的反应实验和验证实验,验证二氧化硫的生成,从而深刻地理解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通过这样的情景建立,强烈的视觉刺激了学生的感官,顺利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来相互探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深度讨论,设定合作计划
讨论增加了看待问题的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达到了集思广益的良好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因小见大,从小问题、小现象来逐层地展开,使学生可以假设、想象和验证,从而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合作计划,以提高学生合作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洁白的食盐,让学生想象海水是如何一步步的经过净化得到干净细腻的食盐的.学生就会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对海水的成分进行分析,在记忆的相互拼凑中,学生了解到海水中除了含有氯化钠以外,还存在着泥沙、钙镁离子、硫酸根离子.有了这样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合作讨论就有了方向、实验设计就有了依据,学生使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在提纯的过程中学生分别选择了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来除去杂质离子,然而在先后顺序上却出现了分歧,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假设的方法来讨论先后顺序,在学生的相互颠倒、变换顺序的情况下,学生得到了科学的结论:碳酸钠溶液在氯化钡溶液后面使用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使用盐酸以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有了这样的科学思想,学生虽然建立了不同的实验方案,但是都符合整个实验的思想.通过这样的合作讨论,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集中了学生的思维,共同实现了对实验的设置,为学生的操作奠定了基础.
三、小组实验,验证合作效果
百闻不如一见,学生真实的实验操作可以生动地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相关的化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学生在小组实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以使现象能够很好地回馈到知识中去,验证学生的猜想,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在学习有关“钠的性质”时,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就可以让学生操作“钠和水反应”的探究实验,实验的速度比较快,教师要引导学生快速地观察,结合多个学生的观察来总结实验现象.根据学生的整合,学生就可以得到“浮、熔、游、嘶、红”等几个鲜明的实验,然后由现象反馈性质,让学生利用钠的性质来解释相应的现象,从而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浮,是由于钠的密度比水小;熔,是由于钠的熔点比较低;游、嘶,是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气体;红,是由于钠与水反应有碱生成,从而使滴有酚酞的溶液变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亲眼领略了钠的性质,促使学生对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从而得到有氢气生成.整个实验学生相互合作的非常默契,及时地记录实验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到更深层的探究主题,使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外在到内在的认识了物质的相关性质.这样的合作实验,激发了学生极大的操作兴趣,深入了知识的本质,达到了实验的良好效果.
四、评价反思,升华合作能力
评价目的不是对学生错误的批评,而是唤醒学生的思考意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评价方式,以指导学生对知识的再次整合反思,将对知识的接受升华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一种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有关“铝的化合物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有关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进行回顾,鼓励学生对方程式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让学生理解“氢氧化铝与强酸、强碱的反应”来证明氢氧化铝的两性,激励学生进行深层的思考,从而得出“氢氧化铝与弱酸、弱碱不反应”的结论,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学生灵活掌握了相关反应之间的联系,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总结得出了:利用氯化铝和氨水来制备氢氧化铝;利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来制备氢氧化铝.从而熟练的得到了氢氧化铝的两种基本方法,学会了灵活的运用知识来推导新的知识.通过这样的知识整合,顺利的建立了“铝三角”,使学生对其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了反思,从而获得了新的知识,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语
合作学习理论范文4
业在飞速前进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简要探析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以及其优势。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小学、班级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腾飞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对人才的需求,而人才靠教育。因此,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要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使得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纷纷涌现,本文主要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基于这一理论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
1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背景
合作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相互合作,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随着合作理念的发展,它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引发了教育界对合作学习的探讨,并形成了合作学习理论,且广泛应用到小学教育实践中来。例如,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课堂中的合作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参与到合作讨论活动中来,对提高其学习成绩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形成互助、信任、尊重等为基础的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不同渠道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还没有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小学生来说,有很大影响。合作学习理论具备的优势以及其理论体系的待丰富使得相关学者不断推进对其的研究性学习以及相关实验,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与价值被进一步挖掘,激发了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热情。
2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实践研究
2.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按照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小学班级管理中,可利用合作小组模式展开管理。从具体的实践操作来看,应注意以下方面:1、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一个班级内的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应该大体相当。而具体到各个小组内成员分配,则将成绩优秀的组员与成绩一般的组员按一定比例合理混搭分配。2、组建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家庭背景、性格爱好等等多个方面因素。2.2合作学习小组班级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1)组建异质固定分组。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性别、身高、性格等等因素,将其分组。如辽宁省省鞍山市某小学三年级某班,将全班学生分为12组。每组5人,简称A、B、C、D、E。每组设立组长,组员有成绩优异的A、B,也有较差的C、D、E,有男生A、B也有女生C、D、E。小组内自觉性纪律性好的A、B可以给较差的C、D、E做榜样,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监督。比起班主任独自管理全班,三令五申,小组成员间的良性同伴影响更加有利于小学生学业等方面的提高。(2)捆绑式评价,个体小组互为依赖。对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实行捆绑式评价,组内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政策。例如小组内5名成员在集体活动或课间要遵守班级、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有小组成员违反学校班级纪律,则全组成员均要扣分等等。小组成员的良好表现则对小组最终成绩有重要帮助。如鞍山市某小学三年级体育老师林老师说:“实行合作学习小组后,学生纪律感加强了很多。进行课间操时,原来大吵大闹影响班级秩序的学生,现在有了很大变化。即使有时仍有个别学生吵闹扰乱秩序,只要提醒他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小组评比,他立刻就变得遵守纪律了。
3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
3.1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即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从旁协助,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学的积极环境。而大量实践结果也表明,合作小组班级管理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合作学习小组的异质性使得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态势。
3.2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表现在班级管理上,即为对自我的约束管理和对民主的需求。而合作学习小组满足的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在民主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使其主动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从而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其形成以互助、关爱为基础的人际关系。
4结语
我们传统的思维理念中,小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需要班主任进行严格管理。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越来越被大众认可。这一管理模式对小学生学业成绩、自主管理能力等等综合素质产生的有利影响有目共睹。但是这一模式还不完善,仍有需要改革、创新之处,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研究。
作者:范丹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湖南小学
参考文献:
[1]应明炉.“捆绑式”评价———推进“板块教育”的一剂良药[J].上海教育科研.2010(06)
合作学习理论范文5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 小学语文 语文阅读
一、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小组合作学习是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主要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活动。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具备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听课时,经常看见低年级学生在小组内朗读时,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自己管自己读,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二)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三)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小组合作学习课上,在小组活动中更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
(四)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
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教师要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大力倡导和推行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真正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在合作学习中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在交流互动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索,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产生新的想法。但是,这一切成立的基础就是:学生要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不仅自己动脑筋,而且还要和大家一块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要会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并且还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不习惯也不主动思考,不知道从何想起,更不知从何说起,难于用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和谐融洽,有说有笑,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们分小组、分角色进行表演,他们表情丰富、配合默契,知识的掌握寓于生动的情境表演中,不仅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使全体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其中,而且培养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讨论时,要考虑那些在全班同学面前想说却不敢说、想读却不敢读的学生,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他们自信,像“你很棒,你一定行,你一定会读得很好”。这样,他们就能鼓足勇气大胆地去说、去读。组内汇报时,先由他们说说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讨论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将理解或不理解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全班进行交流,组内成员的积极性都很高。这样既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解决了个体的疑难问题,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在组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要有自己的补充和独到的见解,要使学生认识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是一种品质,是对他人的尊重。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个体的努力,也有小组成员的协作、小组交流时,大家自由争鸣,畅所欲言,合作得非常愉快,这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智力的开发、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乃至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01) .
合作学习理论范文6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 合作学习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09-01
合作学习是由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1]。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通过交互作用对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校为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 从而改变机能实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的状态,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加设了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内容。具体采取如下教学步骤。
一、 前期准备阶段
教师在机能实验学课程的开始时即告知学生,在完成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学习后,将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同时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2],即按照性别、知识基础等条件形成合作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的为主体进行生理学及机能实验学的学习。任课教师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完成规定实验的同时,通过一些具体科研课题设计的讲解,为学生介绍查阅文献和科研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些科研思路,鼓励学生打开思路、敢于创新,为设计性实验奠定理论基础和技能操作基础。
二、设计性实验阶段
(一) 实验设计
当课程进行到一半时, 开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教师提供的题目,用两周时间设计一个与生理学有关的实验方案, 用以说明和解决与生理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各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对成员的任务进行分工,包括查找文献资料, 按照科研设计的要求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尚存在的困难。指导教师根据实验室条件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等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根据教师修改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 到课程结束时完成最终实验方案。
(二)开题报告
每个小组组内讨论各成员的设计方案,选出一个最佳方案,修改后将其制作成幻灯片,派1 名学生介绍设计方案的原理、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其中,可以让学生介绍组内成员,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组内同学在成员发言完毕后,还可进行补充或质疑,并展开讨论。教师做重点小结,充分肯定,指出不足结合学生评价对表现认真的组进行奖励、肯定。
三 、实验验证阶段
通过开放性实验,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递交一份实验物品清单,便于实验室为学生配备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等, 以满足实验需要。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积极巡视,及时组织学生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修改和改进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设计,取得实验结果。
四、收获和体会
(一) 合作学习的成效
通过小组合作、组内竞争及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强化了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了小组的凝聚力。为了共同的学习任务,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指导其他学生,而理论知识强的学生则给其他学生讲解理论,帮助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在这个提供帮助的过程中,既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促进自信心的发展;同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又通过相互关心满足了归属感的需要,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
(二)实验技能、查阅文献、论文写作及表达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通过设计性实验,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强化了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学生要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并反复实践。通过实验设计锻炼了学生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这将对学生今后开展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体会了科学研究的艰辛
在实验设计中, 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都需要分工合作,配合协作,才能成功地完成实验。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训练, 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实验是怎么回事, 打破了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感, 对科学结论的如何得来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改革了生理学传统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推广。虽然我们在机能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还存在某些问题,如怎样帮助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适应该教学方法,如何建立更科学的评估体系等,我们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坦. 合作学习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