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代表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舍代表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舍代表作范文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文化集聚地,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他们在此居住、著书、讲学,这其中,就有老舍先生。

与大学路相邻的一条僻静的小巷,巷中一栋门牌为12号的德式两层楼房,充满了故事。黄县路12号,《骆驼祥子》诞生之地,老舍先生的故居。一幢房子,一座院子,一位名人和他与这座城的故事,不需太多理由,已经让它大名鼎鼎。作为一个传承历史与人文的文学博物馆,这里详尽地“诉说”着老舍先生和《骆驼祥子》的故事,静静欣赏着,时而融入到祥子的故事,时而遐想到大师生活的场景。

虽然,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并不太长,由1935年底住到1937年8月13日,大概也就630天的样子,然而在这段日子里的创作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除了《骆驼祥子》之外,他还留下了340多篇其他作品,其中包括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散文《想北平》等代表作。青岛,是老舍写作生涯最闪光的转折点,在离开青岛之后的岁月里,他不止一次地陷入对青岛时光的沉溺,他在自传中,喃喃自语道

“安静,所以适于写作,这就是我舍不得离开此地的原因。”

青岛时期,是老舍先生一生中的黄金时期。推开两扇铁艺花式铁门,走进去,你能感受到老舍一家当年居住时的院落风情。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因老舍先生生前喜爱花草,而栽种着各种花草树木,前院中间的圆形花坛中,还立着一尊老舍先生半身铜像,“祥子书屋”里摆放着各种纪念品和相关书籍。院墙上,由老舍之子舒乙先生亲自绘制的“祥子拉车路线图”极具学术价值,其旁边的《骆驼祥子》连环画则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小说中的关键场景,墙前拉车前行的骆驼祥子雕像更是栩栩如生。

老舍代表作范文2

2、《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3、《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4、《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达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的作品。

5、《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老舍代表作范文3

关键词:《骆驼祥子》;惯用语;存在原因;作用

引言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语言极其口语化。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与他大量运用惯用语有关。惯用语是一种包含三个及以上音节、构成成分和结构相对固定、意义具有整体性的固定短语。本文试图从存在原因和作用两方面考察论述。

一、《骆驼祥子》中惯用语存在原因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成书于1937年,全书约15万字,共用了131条惯用语,共出现160次,惯用语的数量较为丰富。我们对比巴金《家》:《家》全书约为29万字,共用了26条惯用语。对比它们原因有下面几点。首先,他们生活年代一样,年纪相仿。老舍生于1899年,巴金生于1904年。第二,成书背景类似,描写的年代相差不远。《骆驼祥子》成书于1937年,描写年代是上世纪20年代末;《家》出版于1933年,描写的是时期。第三,他们文风相似。

1.1描写对象与语言环境

《骆驼祥子》描写下层车夫的生活,全文充满市井气息,惯用语符合这样的语言环境,《家》描写五四时期成都高家公馆的生活,全书共29万字,但惯用语很少,只有26条,而且过于市井气的惯用语没有。

(1)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一)

(2)觉新说:“……你答应几个“是”字就走出去,把一切都忘到九霄云外,好像没有听见他说过什么一样……”(巴金《家》九)

例(1)“老油子”指处世经验多并油滑狡黠的人,这两例中惯用语都充满了市井气息。例(2)中“忘到九霄云外”比喻把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家》没有类似“老油子”之类市井气息浓厚的惯用语。

1.2作者的语言选择偏好

《骆驼祥子》的人物对话中惯用语出现了48次,45条,人物心理活动中出现了15次,14条,作者对人物动作、环境的描写中出现了97次,79条,(有些惯用语用在了好几个场景中,导致这里的总条数超过131),而《家》中的惯用语人物对话中出现了17条,人物心理活动中出现了5条,还有4条是作者对人物的描述。这里可以看出在对事物、动作等进行描绘时,老舍喜欢用生动活泼的惯用语,而巴金喜欢用直白简单的话。

(3)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这么一想,他连虎妞的那回事儿都不想发愁了。(十一)

(4)屋里连落个针都可以听到。(十九)

(5)“冲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去再说!”(巴金《家》八)

(6)这个家庭如今走着下坡的路了。(巴金《家》三十三)

例(3)“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出现在祥子的思考中,例(4)“落个针都可以听到”用在描写环境。例(5)“不管三七二十一”为学生和督军府士兵的对话中出现的,例(6)“走下坡路”为高老太爷在思考高家的前途。虽然《家》中也有惯用语,但数量很少,这与巴金的描述手法有关。

1.3作家的生活经历

平民出身的老舍自幼便接触了大量的通俗民间艺术,因而,他的作品会在不自觉中受到这些影响,大量运用口语色彩浓厚的惯用语。巴金出生于地主官僚家庭,受西方影响深远,作品语言朴素自然。

二、 《骆驼祥子》中惯用语的作用

运用惯用语相对于平白直述,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形象含蓄幽默。

2.1惯用语可以形象描绘人物,塑造典型人物

(7)他(祥子)是愿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五)

(8)真要是在这一夜里丢了东西,自己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十二)

(9)在巡警眼中,祥子是头等的“刺儿头”,可是他们也不敢惹“刺儿头”。(二十一)

(10)武的既拿不出手,只好给自己个台阶,她是逗着小福子玩呢……(十九)

(11)“地道窝窝头脑袋!……”(六)

从例(7)、例(8)两例的惯用语我们看到一个老实本分、爱惜名誉的祥子,而从例(9)、中的惯用语我们知道祥子变成了巡警眼中都头疼的地痞,好吃懒做。从例(10)、例(11)的惯用语,我们看到了一个欺软怕硬、看不起穷人的虎妞形象。这些惯用语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祥子和虎妞两个形象,塑造了“虎妞”和两个截然不同的“祥子”的经典形象。

2.2惯用语可以描摹世态环境,表现社会环境的阴暗

(12)万一兵们再退回乱山里去,他就是逃出兵的手掌,也还有饿死的危险。(二)

兵应是保护百姓的,而祥子居然被兵抓了,想“逃出兵的手掌”,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混乱。另外,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祥子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哦,从一个勤劳本分、小心翼翼的车夫变成一个好吃懒做的“刺儿头”,可见当时的社会有多阴暗。

2.3北京特色惯用语的运用,充分展示地方特色

(13)也许虎姑娘一怒,对老头子说几句坏话,而把那点钱“炸了酱”。(七)

(14)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八)

例(13)“炸了酱”是将东西硬扣下、吞没的意思。例(14)“放秃尾巴鹰”为全部丢失,这两例惯用语都是北京话里面特有的,老舍恰当地选用富有北京风味的方言俗语,使作品更有地方特色。

2.4惯用语能反映讽刺、幽默的语言趣味和爱憎分明的情感

(15)“地道窝窝头脑袋!……”(六)

(16)万一老头子真翻脸不认人呢,她自管会闹,他要是死不放手财产,她一点法儿也没有。(十六)

(17)谁不知道祥子是头顶头的棒小伙子。(十九)

惯用语具有鲜明的感彩,例(15)为虎妞讥讽嘲笑祥子,例(16)说刘四爷“翻脸不认人”,例(17)为褒奖祥子是一个很棒的小伙子。从这些惯用语我们看出了老舍的爱憎之情。

结语

《骆驼祥子》中惯用语数量很多,通过比较《家》,我们知道这与作品描写的对象和作家的经历、生活环境有关。老舍对惯用语的运用,对北京口语、俗语的锤炼与妙用,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地域特色,同时也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些惯用语活泼生动,使得整个作品的风格也形象生动。惯用语具有鲜明的感彩,能够反映人类的讽刺、幽默的语言趣味和爱憎分明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巴金.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 老舍.骆驼祥子・二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老舍代表作范文4

一、选择题

1、不属于托尔斯泰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双城记

D、安娜。卡列尼娜

2、《朗香教堂》是现代建筑之一,它所属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显祖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

4、《游春图》是我国早期山水画的代表,它的作者是()

A、郑板桥

B、王维

C、展子虔

D、唐伯虎

5、《祭侄文稿》被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是我国唐代哪个书法家的行书作品()

A、黄庭坚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6、《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

A、独舞

B、双人舞

C、三人舞

D、群舞

7、话剧《玩偶之家》的作者是()

A、易卜生

B、

C、莎士比亚

D、老舍

8、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他为故乡佛罗伦萨创作的大理石雕像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这部创作是()

A、暮

B、夜

C、晨

D、大卫

9、《祝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小说家()

A、老舍

B、鲁迅

C、萧红

D、巴金

10、《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

A、新月派代表作之一

B、山药蛋派代表作之一

C、鸳鸯蝴蝶派代表作之一

D、创造社的代表作之一

11、《父亲》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其作者是()

A、齐白石

B、李可染

C、范曾

D、罗中立

12、《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其作者是清初的()

A、王希尚

B、朱耷

C、郑板桥

D、齐白石

13、在中国古代文坛《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24种类型的是()

A、曹丕

B、刘勰

C、钟荣

D、司空图

14、菲狄亚斯的雕塑作品是()

A、哀悼基督

B、命运三女神

C、大卫

D、维纳斯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书法的艺术语言主要包括()、()、()和()等。

16、音乐首先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17、中国园林可以分为()和()两种。

18、()是由()(张光年)作词、()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

19、《泰坦尼克号》是()的影片。

20、()创作了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代表中国()的典型人物阿Q形象。

21、艺术作品的层次可大致分为()、()和()。

22、()剧作家()的《俄底普斯王》是一部命运悲剧。

23、艺术创造的过程基本包括()、()和()三个阶段。

三、简答题

24、简述艺术活动的功能。

25、简述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

26、简述圆雕的特征。

27、简述艺术批评的功能。

28、什么是灵感?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

29、论述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30、论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1、C 2、C 3、A 4、C 5、C 6、A 7、A 8、D 9、B 10、B 11、D 12、B 13、D 14、A

15、用笔;用墨;结构;布白

16、声乐;器乐

17、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

18、《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

19、美国

20、鲁迅;国民劣根性

21、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22、古希腊;索福克勒斯

23、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

24、(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谁知功能)。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人生。(2)审美教育功能。引导人们正确理解、认识生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3)审美娱乐功能。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4)三种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25、(1)工艺美术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2)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是:A、实用与审美结合;B、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C、讲究技能与创造。

26、(略)

27、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2)艺术批评的形态包括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心理批评等。(3)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有:A、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B、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以帮助。C、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28、(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调试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中,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2)灵感有三个主要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老舍代表作范文5

寒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老舍代表作范文6

对于世人而言,大师是一个神话。但对于儿子来说,大师无论多么令人高山仰止,他永远只是父亲。

老舍先生死后,舒乙陪伴父亲度过了一个漆黑的雨夜。他摸了父亲的脸,拉了父亲的手,把泪洒在父亲满是伤痕的身上,他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回报给父亲……

舒乙回忆道:我真正懂得父亲,是在他去世之后的日子。我看了他的全部著作,采访了他的很多朋友。我发现大家之所以敬仰他,不光是因为他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更因为他炽热的平民情怀。

父亲一直把自己称为平民“写家”

舒乙说,父亲成了作家以后,却一直把自己称为平民“写家”。在他看来,写家就是以写作为职业,像车夫和木匠一样,是一种营生,是谋生的饭碗。这种心态和他自己也是个穷人有关。

父亲出生在北京下等人居住的小羊圈胡同(现改叫小杨家胡同了)。那天是狗年的腊月二十三,北京最冷的日子。年过40的奶奶生下父亲后因失血过多昏了过去,是已出嫁的大姑及时赶到把父亲暖在怀里,才未冻死。

父亲一岁半的时候,当护军的爷爷阵亡于和八国联军的巷战中。因此,父亲不记得爷爷的音容。以后的日子全靠奶奶替人家洗衣服、做针线活儿和帮佣支撑。奶奶没有足够的奶水,父亲是吃米汤和稀糊糊长大的,3岁时还不会讲话和走路。

一次,八国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闯进我家门后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奶奶把空衣箱搬起,才发现了躲在下面的父亲。他从洋鬼子的刺刀下面捡回来一条命。

以至多少年后,父亲无论在哪里,只要一闭眼,小羊圈和那个诞生了他的小院子就真真地回到眼前,他就看见自己苦命的母亲和自己不幸的童年,心中充满一种悲凉感,不由得常常满腔激愤。

“门洞只有二尺多宽……影壁是不值得一提的,它终年的老塌倒半截……院子东西长,南北窄,地势很低,每逢伏天夜里下暴雨的时节,全家人就都要坐到天明,以免屋顶忽然塌了下来,同归于尽……那里的一草一砖都是我的生活标记。”

父亲曾3次大规模地把小羊圈和诞生了他的小院子写进自己的小说。最早的一次是《小人物自述》;第二次是《四世同堂》;第三次是《正红旗下》。父亲在小说中把小羊圈当做地理背景和活动舞台,演出一幕又一幕20世纪上半叶苦难中国的悲壮史剧。

这3部小说都是被公认的父亲杰出的作品。这也许出于巧合,也许完全是必然。因为,若换一种幼年生活,很难想象小羊圈是否还会在父亲作品中出现。

老舍先生是在北京的贫民小胡同中生长起来的作家,就像他多次描写过的北京城墙砖缝中的小枣树一样,土壤、营养都贫乏到极点,可是它依附在母亲——雄伟古城的胸口上,顽强地钻了出来,骄傲地长成了树,一棵别具个性的大树!

父亲的写作源泉是北京的平民生活

舒乙说,父亲生在北京,长在北京,25岁之前一直住在北京,其后隔了25年,到了50岁又回到北京,直到去世。也就是说,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京度过的,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因此,北京的平民生活是他的写作源泉。

父亲曾写道: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

父亲还写道: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由此可见,对故乡北京父亲有一种近乎神圣的敬爱和依恋。

父亲的代表作,一般公认的有以下几种:长篇小说《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这9部代表作,全部是取材北京的。可以说,父亲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写北京平民生活的。

从时间跨度上看:父亲的处女作《老张的哲学》写于1925年,是写北京的,当时他26岁;他的压卷作是小说《正红旗下》,写于1963年,也是写北京的,当时他已64岁。也就是说,他写了一辈子北京的平民生活。

从数量上看,父亲长篇小说的60%是描写北京的。1949年以后他写了14部大型话剧,除《西望长安》和《神拳》各有一幕发生在北京,其他全以北京为背景地点。

父亲描写的北京是相当真实的,山水名胜古迹胡同店铺基本上用真名,大都经得起实地核对和验证。这些真地名在他作品中一共出现过240多处。这个庞大的数字,不仅构成父亲作品的一大特点,而且为作品增添了强烈的立体感、真实感。

如今,看得见、摸得着的老北平早已成了形单影只的孤砖片瓦,唯有老舍先生的作品像个和气的老伙计,热情地张罗着人们到老京城里来看平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来看那些踪迹难寻的小茶馆、大杂院和热闹的街巷、车行、庙会……

父亲把最感人的作品都献给了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