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全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李白诗全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李白诗全集范文1

白眉拳是以五行修炼的拳术,金木水火土,配变步、气、身、手、神。它“似刚实柔,似柔实刚,刚柔并用”。白眉功夫是内炼阴劲功,外练阳劲力。

白眉派教规和武德是很严格的,一般都不轻意传人。有白眉师祖训词如下:

尊师尊师尊武道,学仁学义学武功。学得武功能守己,英雄半点莫欺人。相逢不是忠良辈,万两黄金也不传。有亲无义不可教,无亲有义则可传。学得白眉真技艺,纵然废石作金砖。

广东的白眉派拳技,乃传自于清末四川峨眉山白眉第三代掌门人竹法云禅师,而第四代掌门人为俗家弟子张礼泉所继承。白眉第二代掌门人是广慧禅师。张礼泉是客家人,他祖籍是广东惠州下角人,生于一八八八年。在张礼泉之前,白眉功夫是不传俗家弟子的。白眉派发扬光大实肇始于张礼泉之手,至今传遍海内外,数十年间成为一大门派。

张礼泉在广州时,省城里常有一句口头禅:“北有孙玉峰,南有张礼泉。”这是武林中人对孙张二人的崇敬。孙玉峰是北派少林罗汉门宗师,有北方七省刀王之美誉;张礼泉是白眉派宗师,有南方七省拳王之称。

白眉派功夫过去既然不传俗人,而张礼泉又是怎么学得此技的呢?这是一种历史的机缘。

张礼泉七岁雅龄始学拳术,学拳却因断手而起。他幼年时,栖居乡间,有一叔父不务正业,嗜赌成性,常向张礼泉的母亲要钱。有一次,张母托其“手头紧”不给钱,这个叔父勃然大怒,把张礼泉从其母怀中抢过去并掷于地上,张礼泉的手因而摔折了。

那时候,张礼泉才不过几岁大。医好了断手之后,到七岁那年,父亲便送他随乡间的拳师学武,从而引起张礼泉极大的兴趣。从此,他学拳习武不辍。十二岁那年,他又拜罗浮山华首台林业侠为师。

张礼泉有一位族叔是清末的官员,为候补知县,住在省城。张礼泉十多岁时即与一个堂兄弟离开乡间,投奔那位当候补知县的族叔,主要是在省城读书,但课余仍不忘习武。

有一天,他们兄弟俩在城郊的一家“二厘馆”茶察歇脚,发现一个和尚。这个和尚长相很古怪,不言也不笑。张礼泉与堂兄弟乃嗜武如命之人,见这和尚举止,心知其必非常之辈。于是,每天一有空闲就跑到城郊的二厘茶馆去等候那个和尚。但这和尚却是脾性怪异之辈,任何人与他招呼,都给你一个不理不睬。二人更认定这和尚定非等闲之辈。

有一天,他们计议先替那和尚结茶钱,渴望他能开金口,借此机会交谈。张礼泉便与堂兄弟坐在一角,静观和尚动静。那和尚喝完了茶,招呼伙计结账,当听得伙计报称已有人结了账时,不料和尚又是一声不响,站起来撒开大步直往荒野而去。

张礼泉两兄弟并不气馁,第二天又先到二厘茶馆,照样吩咐伙计,若那和尚前来,便任他吃什么都由他们兄弟埋单。情形和前一天没有两样,那和尚喝完了茶,吃了东西,听得伙计说又有人替他结了账,任一声不响,站起来就走。张礼泉心里焦急,又不知此举是否触怒和尚,连忙起身追上去呼喊:“大师!大师!”不想那和尚浑若未闻,头也不回,大踏步而去。

兄弟二人好生没趣,从茶馆伙计口中打探得知,这和尚每天外出化缘经过茶馆时,必然入内歇脚。只要引得和尚开金口,不愁攀不上交情。果然,次日当那和尚又来茶馆时,兄弟二人不等和尚喝完茶,便双双前去,肃立和尚身边,口呼大师,这一次和尚果然开口了。兄弟二人自然喜不自胜,却还不敢造次,只与和尚闲聊。这样,过了一段时日。

有一天,张礼泉认为彼此已然十分熟络,等那和尚前来二厘茶馆时,兄弟二人把和尚截住,说道:“大师,不若到我家去吃一餐斋吧,我们兄弟是诚心诚意请大师您的。”和尚连连摆手道:“使不得,到你家吃斋,这便犯了贪念。”张礼泉道:“大师,若你我陌生,我们兄弟邀你便不当,但如今我们已是朋友,何必拘束?大师,我们家里有花园还有书房,我们可以由后门入屋,谁会知道我们请了大师回家吃斋。如果到时大师您认为环境不合适,那时再走不迟。”兄弟二人边说边拉住和尚衣袖,半牵半请,和尚似乎左右为难,大概也是盛情难却,便随了兄弟二人回家。

张礼泉早已吩咐家人在花园书房里设下丰富斋筵,并且禁止家中上下人等踏入花园半步。然后,他二人亲自捧了斋菜素食来到书房,一僧二俗,边吃边谈,好不开心。

张礼泉窥得和尚已无戒心,向他兄弟使了个眼色,二人便大唱双簧,各自夸耀最爱练拳舞棒,和尚但吃斋素而不言不语。张礼泉对他兄弟道:“你我不必逞口舌,我们各玩一路拳脚,让大师评一评谁高谁低。”于是,这和尚又被兄弟二人半牵半请地来到了花园。兄弟俩便在和尚面前各打了一套拳脚功夫,然后要和尚评个高低。和尚呵呵笑道:“好功夫!好功夫!要我评个高低,恕贫僧无能为力了。”张礼泉愕然道:“大师何出此言?”和尚笑道:“贫僧不会功夫。”张礼泉道:“大师,你这岂不是欺我兄弟?我们兄弟玩了拳脚,一者希望大师评一评,二者也好为我们有缘相聚,共享素筵添些情趣,谁不知道每个和尚都会功夫?”和尚笑道:“小施主,贫僧确懂得一些功夫,也不像二位玩的漂亮悦目。”张礼泉抚掌笑道:“不管好看不好看,大师也得让我们兄弟开开眼界。”和尚也不推却,便在花园里耍了几招,一招叠骨功见礼开式,虚步吊马化手,进马弹手,标指,穿心箭捶,进马筛手,便停了下来。和尚耍的这几招,都是些柔腰转体、软手软脚的功夫。这几招,直到张礼泉得以列入白眉门下时,才知道和尚当时玩的乃是白眉精巧却最根基的功夫――九步推。

张礼泉明知和尚是避免他们苦苦相缠,才落场随便玩了几招,当下已想得激将之计,以嘲笑口吻说道:“大师,你这是什么功夫?软手软脚算是功夫!”和尚呵呵大笑道:“我说过,我的功夫不好看。”张礼泉的兄弟在旁插嘴道:“说得是,大师这样的手脚怎能击人?”

张礼泉此时更不搭话,突然一纵步便朝和尚当胸一拳打去,但觉和尚的袈裟大袖一挥,张礼泉便眼前一黑立足不稳,变了滚地葫芦。

张礼泉翻身跃起,和尚正转身要走,张礼泉在后叫道:“大师,你莫走,再接我一招!”拳随声到,这一下,张礼泉仍不讨好,和尚一转身,吞腰蓄劲,将大袖一挥使了记“罗汉脱袈裟”招式。此时张礼泉已失重心,跌跌撞撞地直往丈余外的金鱼缸上摔去,下巴正撞在鱼缸上。所幸和尚未尽全力,所伤亦非重。从此,张礼泉的下巴便留下了一道伤疤。

当下,张礼泉也不顾下巴伤

痛,倒地便拜,恳求和尚收他俩为弟子。和尚慌忙扶起张礼泉,说道:“贫僧上有师父,如何能收你为徒。”无论张礼泉与他兄弟如何央求,和尚只是不答应。张礼泉道:“大师既然不肯收录我们兄弟,那就把你的法号告诉我们吧。”和尚道:“贫僧莲生。”张礼泉道:“原来是莲生大师,大师不肯收录我们,那就带我们谒见您师父吧!”莲生和尚闻言大为惶恐,急忙道:“师尊若知我在人前耀武扬威,贫僧必遭责训。”张礼泉道:“大师,您不必担心,我们兄弟自会向他解释。另外,我们可以备些礼物送给您师父,想必能得他的原谅。大师,您师父最喜欢吃什么?”莲生道:“我师父最喜欢吃鸡蛋。”张礼泉闻听大喜道:“我们便抬一箩筐鸡蛋去见您师父,即刻动身。”

当下,张礼泉差人购回一箩筐鸡蛋,兄弟二人抬着鸡蛋,跟随莲生和尚直往广州光孝寺而去。

莲生和尚的师父竹法云禅师,当时是从四川峨眉山云游至广东,在省城光孝寺卓锡。竹法云禅师正是白眉派第三代掌门人。

一行三人到了光孝寺,竹法云禅师得知莲生在人前炫技,果然严加斥责。莲生和尚好生愧疚,肃立一旁,不敢作声。兄弟二人连忙上前拜伏在地,替莲生和尚说情,解释是他们用计诱使莲生和尚出手的经过,请竹法云禅师不要责怪莲生。又说自己自幼酷爱武术,只是未得明师,央求竹法云禅师收录为门徒。竹法云禅师默然片晌,叹口气道:“我派向来不传俗门弟子,你等且先起来,再作计议。”兄弟二人长跪不起,竹法云禅师无奈,上前将他们扶起道:“你们先回家去,且让我考虑一下。”

兄弟俩只得别过竹法云禅师和莲生,返转回家。一路上,兄弟二人自不免谈起此行经历。他兄弟认为如此拜师,似已无望,何况竹法云禅师的白眉功夫不传俗人。

张礼泉也不理会他兄弟的想法,次日清早,即刻单身前往光孝寺。竹法云禅师见是张礼泉一人前来,便说道:“你兄弟与我似无师徒缘分,以后你每天前来吧,我将白眉功夫传授予你。”张礼泉大喜过望,拜伏在地,连连叩头,口呼师父。当年,张礼泉刚好十八岁。

越日,张礼泉得到家人同意,在光孝寺签了三千两香油。自此,即跟随竹法云禅师苦练白眉拳技,拜师习拳三年之久。

一天,竹法云禅师忽然对张礼泉说:“你随我学艺不觉已有三年,我已把白眉功夫倾囊传授予你,幸好你早有武功根底,现功夫已可问世。我也没有什么可传授你了,明天我须离此地,返回四川。”张礼泉连忙下跪,拜谢师恩。次日清晨,竹法云师偕同莲生和尚离开光孝寺,张礼泉亦相送到肇庆。在肇庆别师,真是不胜依依,张礼泉道:“师父,您回四川去,他日我如何寻找您?”竹法云禅师道:“不必寻找,日后我自会听到你在广东显我白眉威名。”竹法云禅师即与莲生飘然而去。此后,张礼泉亦未得再见到这位恩师。

而张礼泉果然亦不负恩师所望,毕生致力研习白眉拳技。当时,赢得七省拳王之美誉。

张礼泉宗师曾在台山县广海城教拳,亦曾在黄埔军校任教官,后回广州安怀里设馆授徒,定为“励存国术社”。

其后,白眉宗师张礼泉来到香港,于新界等地授徒,门徒甚众,可谓桃李满门。得张礼泉亲传的白眉第五代传人,诸如李其仙、李世强、陈国华、伍南经、张炳麟、张炳发等,他们都是白眉发扬光大的传播人。

李白诗全集范文2

关键词:粘弹剂;双手撕囊法;全白内障

在现代临床医学上,全白内障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对于成熟或者过熟其全白内障而言,其皮质发生液化膨胀,囊膜的脆性会增大,浓缩变硬,眼底缺乏红光反射,并且悬韧带比较脆弱,导致对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比较困难,所以,成功环形撕囊对于手术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本文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全白内障患者92例,分别以传统撕囊法与粘弹剂配合双手撕囊手法进行处理,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全白内障患者9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46例,其中有24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50~80岁,其平均年龄为(75.6±2.4)岁,患者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为(4.6±2.2)年;对照组中患者46例,其中有23例为男性患者,23例为女性患者,其年龄在55~84岁,平均(76.4±2.6)岁,患者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为(5.2±2.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存在,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以传统撕囊手法进行处理,观察组中患者以粘弹剂辅助双手撕囊法手法进行处理。切口方式选择为巩膜隧道切口或者透明角膜切口,并且在角膜缘2点钟处行辅助切口,切口长度为1.5mm。先将一定量粘弹剂注入到前房内,以1mm注射器进行穿刺,并且于前囊之下抽取少量液化皮质。将撕裂镊由主切口进入,同时将一定弯度连接有粘弹剂的针头由辅助切口进入,在进行撕囊过程中要将适量粘弹剂注入,从而将晶体膨胀压力克服,并将溢出液化皮质推开而使视野清晰,并且对于由主切口溢出粘弹剂能够进行适量补充,维持前囊膜的撕囊口大小在5mm。利用超声乳化模式以及Stop and Chop[2]技术进行直接碎核,可不行水分离。在碎核之后以IA将剩余皮质吸除,将粘弹剂注入前房内,再扩大巩膜隧道切口,大小为5.5mm,将人工晶体植入,将折叠人工晶体直接由3.2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最后利用IA将粘弹剂吸除,在前房内注水成形,无需对切口缝合,将结膜口烧灼粘合。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结果中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并用t进行表示,对于组间比较用χ2进行表示,在本次研究中,以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囊完成性以及后发障率 在完成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囊完整性,观察组中患者无1例出现破囊,对照组中患者有1例出现破囊,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明显,观察两组患者的后发障率,观察组中患者有3例出现,其发生率为6.5%,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其发生率为8.7%,两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2.2比较两组患者撕囊成功率、劈核成功率以及碎核时间与最佳矫正视力 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劈核成功率、碎核时间以及撕囊成功率与最佳矫正视力,观察组均优秀于观察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见表1)。

3 讨论

在全白内障手术中,以传统撕囊手法进行处理,很容易有不规则前囊撕裂以及前囊膜碎片发生,若在手术过程中将囊膜碎片误吸或者对囊袋压力过大,很容易有囊膜破裂发生,增加手术困难,很较好发挥手术技术,不利于治疗[3]。而粘弹剂辅助双手撕囊,不会造成囊膜破裂,并且方法简单、经济,且比较方便。

综上所述,对于全白内障以粘弹剂辅助双手撕囊法进行处理,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能够提高劈核成功率以及撕囊成功率,并且能够缩短碎核时间,将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可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振德,朱晓波,程冰,等.白内障手术连续环形撕囊的染色技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6(06):136-139.

李白诗全集范文3

    未经许可,天津电子出版社与索易公司合作出版了中华书局整理的“二十五史”电子图书。记者昨天从市一中院获悉,尽管古人的书籍可以自由使用,但整理后的古籍书记享有新的著作权,两家侵权机构须赔偿中华书局128万元。

    “二十四史”和“清史稿”,是纪传体通史,共有4000卷之多。上个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组织了近百名文史专家对此展开了全面的整理。直到1978年,这一工作才全部完成。在未经中华书局许可的情况下,两家单位出版了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等电子图书,并将其放在了互联网上。认定此行为构成侵权,中华书局将对方告上法院。

    近日,一中院作出判决:古籍整理是一件具有独创性的智力劳动,古籍整理者虽对古籍本身不享有著作权,但对整理后的古籍版本具有著作权。因此,中华书局的指控成立。

    京华时报·王阳

李白诗全集范文4

关键词:《世说新语》 典故 李白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是一个有酒有故事的时代,同时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的名人隐士,逸闻帙事,文学思想都激发后世如李白、杜甫等文学创造的艺术甄陶。因此,本文以世说新语为例,论举李白诗中所用典故,一一爬梳李诗[1]创作时《世说新语》[2]对其的影响。

1.仕途失意化归后的通脱;《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开头句显用《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命室酌酒,四望皎然…….”中王子猷夜访戴安道之典故,以及“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秋山寄淮雪赠傅\》)等9首,写出名士率情任性的气度与通达豁朗的人生态度,或多或少倾诉其虽飘忽峥嵘的现实遇境亦超脱荣辱,乐观的生命气力与通脱。

2.山河梦碎,物是人非的喟叹。《世说新语・夙惠》中“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晋代原都长安,永嘉之乱南渡,此时晋元帝改都为金陵,才有了“不见长安”之叹,而唐因安史之乱与此情况相似。因此,李白引用此典,触景伤情而喟叹佞臣挡道,报国无门之殇。

3.壮志一身消解后的逃避心态。《世说新语・识鉴》“谢公在东山蓄妓……”此句被李白化用最多,包括“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忆东山二首之二》),“谢公自有东山枝,金屏笑坐如花人”(《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等余9首。皆借用谢安东山养歌妓,聊娱作乐的同时也能入世做官为民解忧,其以谢自比,虽遭奸佞馋毁,离开长安,但仍怀济苍生的凌云心志。如“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然而总体来看,李白自比谢安,他因此也选择了一条逃避之路。

4.《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一时醉,径造高阳池。……”李白诗中“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襄阳歌》)“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江夏赠韦南陵冰》)“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秋浦歌十七首》)等等。魏晋时期是一个风度与酒秉存的时期,于此,李白诗是一个不尚离酒的特性,诗人用直率的笔调,勾勒出天真浪漫的醉汉形象,达到绘声绘影的程度,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生动活泼的一面。[3]

5.《世说新语・言语》中“澄以石虎为海鸥鸟”该句化用《列子・黄帝》中“鸥鹭忘机”的典故,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而李诗“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江上吟》)借物言志。

6.《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李诗“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赠宣州灵源寺》)“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别山僧》)用典此句。

7.《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盘恒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写到谢安与孙兴一行人到海上游玩,适遇风起浪涌,孙等人十分惶恐,但谢安兴致正高,神色悠然。时人敬佩其气量,认为他能够镇抚,安定国家。李诗“安石泛溟拢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则用此典。李白常以谢安自比,希望像其一样,能够有气魄济世安邦。同时,李白对谢澹然隐居也予以赞赏,表征在其诗“云游三十年,好闲复爱仙”(《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则借用《世说新语・巧艺》“谢安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但恐不免耳”,谢安有隐居之志,无出仕之心。

8.《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载“谢灵运好戴曲柄笠……大曰:将不畏影者未能忘怀”表现谢灵运隐居诚心诚意,不慕世俗之心。同时,李白有大量刻画谢灵运的诗句,虽不能直接指出其引用此典故,但是,从其诗的内容与表现来看,或多或少与此有联系,诚如:“谢公宿处今尚在,h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种性格的形似,对谢的吟诵,更多的是对时代的不满和悲凉。

9.醉汉的眼光,自身的向往。《世说新语・容止》“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江崩”为山涛评论嵇康人格高俊之句。李诗“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则用典此句。李以醉汉眼光看世界,沉浸在潇洒与惬意之中。

10.壮志未酬,壮心不敌暮年。《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李诗“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用典世说新语,表现李白渴望建功立业,然壮志未酬,似有美人迟暮之感。

11.时光流逝之悲凉。《世说新语・雅量》“恒公伏甲设馔……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表现谢安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气度和品质,李诗“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东山吟》)以谢安自况。全诗贯穿其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12.嗟予落魄江淮久,内心的解脱。《世说新语・容止》“孙兴公见林公,棱棱露其爽”孙兴公评支道林威严的眼神里透露出直爽。“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僧伽歌》)用典此句,表现僧伽心意清净则外貌凌徇,为其“嗟予落魄江淮久”达到内心的通解和解脱。

13.为友人送行时的嘱托。《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句,李诗“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用典此句是给故人的嘱咐,为临行的好友指点当时王孙公子的喜好与唐王朝崇道的思想风气。

14.临别赠诗。《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被“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赠裴十四》)以晋之名士裴叔则喻裴十四,称赞裴十四容仪之俊美,颂美友人,引为知音。照见自我。

15.共同的志趣。《世说新语》“何平叔注《老子》……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李诗“著论穷天人”(《赠叁寥子》)表达共同的志趣。

16.《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没一相,千里命驾”嵇康和吕安是好朋友,每当想念对方的时候,那怕是远隔千里,也要乘车前来相会,李诗“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赠崔侍郎》)表达此理

17.处境的不顺。《世说新语・忿狷》“桓宣武与袁彦道樗蒲。袁彦道齿不合,遂厉色掷去五木”意思是桓温和袁彦道赌博,袁彦道掷五木的采数不合心意,就把五木扔掉。李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赠别从甥高五》)暗指自己穷途末路,真想像赌博一样奋力一掷五木。

18.《世说新语・赞誉》“孙兴公,许玄度公在白楼亭”李诗“手秉玉麈尾,如登白楼亭”(《赠僧崖公》)描写僧崖公手持玉拂尘,修道高深。

19.《世说新语・赞誉》“谢太傅未冠,始出西,诣王长史,清言良久。去后,苟子问曰:‘向客何如尊?’长史曰:‘向客,为来逼人。’李诗“微言注百川,信可听”(《赠僧崖公》),僧崖公精深微妙的言辞如水流注入百川,娓娓动听。是对其的赞誉。

20.《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猿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因为恒公被母猴爱子心切所打动,悲悯母猴失子之痛,厌恶捕猿者的冷漠无情,所以下令罢免了那人。李诗“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赠武十七谔并序》)为“酒酣感激援笔而赠”。

21.人生不畅,宵小作对。《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指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李诗“登龙有直道,倚玉阻芳筵”(《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用典指总有宵小做对。

22.烦闷诵书吟诗予以排遣。《轻诋》“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据刘孝标注是指洛下书生咏音重浊。而这里李诗“闷为洛生咏”(《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指自己说心情烦闷时将诵书吟诗,加以排遣。

23.人生苦短的感叹。《世说新语・简傲》“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李“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留别西河刘少府》)表达自己虽像流水萍踪,随波逐流,但仍享受享受美好清明的生活。

24.留别感慨。《世说新语・简傲》“谢中朗尝著白纶巾,肩舆径至扬州”李诗“时乘平肩舆,出入畏人知。”(《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引典此句,是其留别感慨。

25.留别之慨叹。《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自会稽经吴门,闻顾辟强有名园”李诗“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留别龚处士》)表达龚处士的栖闲隐居地,没有人世间的喧哗,竹径幽幽。

26.把酒食蟹赏景话乐事。《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李诗“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及“蟹螯即金液”(《月下独酌其四》)一方面,李白和朋友们一面饮美酒,一面食蟹螯,话离别。另一方面,除了知己之事,还有国家的事,这一切好不惬意。

27.山川的壮阔美。《言语第二》“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曰:千岩竞秀,万合争流。”李诗“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送友人寻曰中山水》)可以看出李白对自然深深的挚爱,其笔下的山川也具有动感与质感。

28.对族弟的美好祝愿。《世说新语・假谲》“因下玉台镜一枚……”李诗“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表达李白对族弟的美好祝愿。

29.对北征的人赞美和祝愿。《雅量》“郗生可谓入幕宾也”李诗“入幕推英选”(《送梁昌公》)化用此典,表达对梁公的赞美,希望其能快捷频传。

30.对赴西京的二从弟的赞誉。《赞誉》“平舆之渊,有二龙焉”李诗“复羡二龙去”(《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表达对两位从弟的赞誉。

31.与友人的愉悦之境。《容止》“庾太尉在武昌,秋夜起佳景清”李诗“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陪宋中丞》)表达此时的愉悦。

32.悼念亡友。《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奏《广陵散》”李诗则在“琴存人已没,谁传《广陵散》”中引用,借此来悼念亡友。

33.排忧解难之地。《任诞》“便令种竹,……王啸良久”李诗“爱竹啸名园”(《题金陵王》)表达此地能够消除郁闷和排解忧愁。

综上所述,李白是一个用典的大家,其实不仅旁征博引《史记》《太平广记》《诗经》,而且其天才型的文学才华将其变成了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玄言清谈,任情通脱,对李白诗及个人浪漫的文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李诗对《世说新语》用典也是一次对文化的再创造和继承,使得《世说新语》不仅仅局限在魏晋的特定时期,更对唐代,乃至今天的文化塑造有不断的生成力,因此,李白不仅是用典的高手,更是文化继承与创造的能手。

注释:

[1]本文引用李白诗歌时均引用[清]王琦注,刘建新校勘:《李白诗歌全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2]本文在引述《世说新语》时,如无特别注明,均引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李白诗全集范文5

关键词:剑;酒;意象;浪漫主义

一、李白诗歌中“剑”的意象分析

(一)“剑”是李白功业梦想的寄托

纵观李白的生平,他没有走一般读书人的仕途之路――科举取士,而是想要走一条终南捷径,但即便如此,它的一生也是颇不如意的。表面上过着翰林学士的潇洒,但自己的抱负却始终不能实现,等到赐金还山后,更加郁郁不得志。而剑在古代是身份的象征,是国之神器,上层贵族莫不佩剑。《入朝曲》:“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赠郭将军》:“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冠剑朝凤阙,楼船侍龙池。”《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因而剑代表着一种上层人的生活。同时,剑是凶器,是杀敌报国的利器,是建功立业的兵器。在李白的诗歌中,“剑”的意象出现了很多次。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可见,李白是多么地钟情于剑了。李白生活的唐代,正处于国威远扬、万方臣服的盛世。“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一直贯穿于李白的一生,也深深地浸透于他诗歌的剑意象之中。

(二)“剑”是李白自由个性的外放

李白自小爱剑,少年出川的时候,更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加之唐朝有佩剑的习惯,因此诗人常常是剑不离身,剑成了他的知音和伙伴。年轻时的他“锦带横龙泉”(《留别广陵诸公》),年老时“边尘染衣剑,白日凋华发”。剑陪伴了诗人一生,也表现了诗人一生自由放荡的性格。李白的剑里寄予着他对自由的渴望,诗人专门描写宝剑的诗歌只有一首《古风》:“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从铸剑过程来看,“剑由高温销融的铁水中铸造而成,就像一条灵活的蛇从水中游弋而出”,轻盈而充满动感,这无疑与我们酷爱自由的诗人会发生某种心灵上的契合。而且,剑术的神秘莫测、变幻无穷更容易引起天真而富于幻想的诗人的极大兴趣。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在与心爱的宝剑猝然“相遇”时,心凝形释,物我两忘,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剑,惟存对人生自由的开拓与逍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一把铁剑,却是多么的自由与潇洒啊!

(三)“剑”是李白友谊的见证

古往今来,剑都是友人离别相赠的礼物,“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孟浩然《送朱大人入秦》)在李白的诗歌中,通过宝剑写离别的也有很多。不论对方是村夫俗子(如汪伦、纪叟),还是达官显贵(如贺知章、崔侍御),他都倾心以诚。他渴望平等、纯洁而真诚的友谊,十分倾慕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的侠士风度。对于朋友,他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危厄”。《陈情赠友人》:“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论交但若此,友道孰云丧。”朋友分别时,他赠剑以寄相思。《赠易秀才》:“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游敬亭寄崔侍御》:“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送侯十一》:“空馀湛卢剑,赠尔托交亲。”好友蒋华去世了,他“独挂延陵剑,千秋在古坟”(《宣城哭蒋征君华》)。斯人已殁,友谊长存。“剑”是李白友谊的见证。

二、李白诗歌中“酒”的意象分析

(一)“酒”是李白放荡不羁性格的寄托

李白喜欢喝酒,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有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见,他是多么爱喝酒。同样的,李白常以酒入诗,在诗歌中常常运用“酒”的意象。“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这是古风中写长安城中整日优游卒岁的“游侠”,他们白日里醉酒纵马,李白对这些“游侠”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富有青春活力,一方面行径却是纨绔子弟式的,“酒”代表了这群人的生活态度,斜阳里醉汉跨白马驰骋虽然吓坏了路人,不过远观这种场面却是有一种“壮美”的感觉。“斗酒强然诺,寸心终自疑。张陈竟火灭,萧朱亦星离。”,酒是豪侠的象征,而怀中有宝却无人识得,只有感叹“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尔为徒劳。”酒中最见豪气的要数这一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仙”的酒,在诗中依然透露着酒仙的性格。

(二)“酒”是李白消愁的媒介

李白的愁,是与酒分不开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的愁消不完,但不可没有酒。《将进酒》是李白饮酒抒情的名篇,这首诗直抒胸臆,诗人将积聚心中已久的愤慨一泄而出,势不可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与挚友饮酒聊天,一吐心中的不快。他自恃有经国治世之才,只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既然改变不了这种现实倒不如接受,用畅饮来忘却忧愁。其实喝酒恐怕不是诗人的本意,只因为酒能消愁,他是诗人自我放纵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无奈之举。他自我慰藉着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在看似潇洒豁达的外表下是一颗饱受摧残的伤感的心,从诗中不难看出他的真实想法:“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慨叹时光的易逝,人生的苦短,盛年难再而自己还一事无成,这实在是大丈夫的悲哀,以乐景写哀情则更显其哀,诗中描写饮酒的场面愈是热闹就愈显得悲凉。

李白诗歌中的剑与酒,其实就是李白整个人生的写照,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体现着诗人的性格,隐藏着诗人的忧愁,书写者诗人坎坷而又放荡不羁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李白诗全集范文6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盛唐气象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19-01

古人云:“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盛唐时代国力昌盛,国家安定,经济空前繁荣,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繁华景象。与此同时,强大的国力孕育了唐人恢弘的胸怀气度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知识分子集自信与狂傲于一身,积极入世,希望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凡此种种反映在诗歌创作上,我们称之为“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反映,不仅指的是诗歌中的蓬勃气象,更重要的是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和盛唐之音的本质。”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是朝气蓬勃,这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

庄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盛唐的时代精神独具魅力,博大、雄浑,活力充沛,以壮阔为美。生逢其时的李白,加之其独特的经历更易接受时代潮流的影响。“那种兼容并蓄的伟大气魄,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对盛唐诗人在心理和气质上所造成的影响,给诗歌创作带来的活力,的确是不可低估的。因循守旧的习惯势力,在盛唐没有立足之地。新的事物、新的气象、新的追求,带动着诗歌以开天辟地般的气势去创造、去攀登、去打开一个又一个新的局面。终于,盛唐诗歌达到了中国这个古老的诗国的高峰,而李白又是适逢其会,走在这个新潮流的最前列。”

李白山水诗中盛唐气象的的第一个特征是多宏伟意象。他的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气势磅礴,雄奇壮伟。

李白拥有极广的胸襟和极高的视野,他蔑视权贵,睨一世,这体现在山水诗中,便形成了开阔明朗、浩淼空旷的意境。他山水诗中盛唐气象的第二个特征便是意境开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高山随着平原的到来而逐渐隐去,大江汇入波涛汹涌的大海,这视野是何等的开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诗中的山水画面,写山的巍峨雄姿,写水的浩浩汤汤,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使人心旷神怡,这正是盛唐时代中的大气魄、大气象。

盛唐诗歌的神韵,被李白发挥得淋漓尽致。“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指出了豪迈、飘逸是李白的一大风格。其山水诗中也有体现:“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那样美的湖水,那样美的传说,空灵、明净,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他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字字流淌出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

盛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早在青年时期,他怀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才大略,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希望登上政治舞台作一番惊天伟业,而后功成身退。他这种“功成身退”的生命理念,正是对盛唐时代精神的独特表达。他幻想“平交王侯”、“一匡天下”,仰慕鲁仲连、郦食其、范蠡,希望在风云际会中能遇上明德圣主。在过于理想化的人生当中,现实生活当然不断遭受失败,但他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他是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地升华了,带进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

李白热衷功名,但是他傲骨铮铮,蔑视权贵,狂放洒脱。他渴望摆脱束缚,融入自然,毕生追求不受约束的逍遥的境界。在山水诗中也表现出他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最直接的表白。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也称赞他的傲岸性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人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

盛唐时代的开放包容成就了李白,他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独立不羁的人格和豪放洒脱的气度,亦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李白把盛唐气象融合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运用在山水诗的创作中,谱写了中国山水诗光辉灿烂的一页!

参考文献:

[1][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李白集校注・附录,朱金城、翟蜕园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