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荷塘月色全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1
关键词:白话文;文言文;教材
现当代散文起始于著名的,同文言散文相比,现当代散文充溢着强烈的时代特色,民族气息与生活气息浓郁,在一个多世纪的散文创作中,抒情、言志、写人、哲思等散文形式迅速发展,真实地反映了时代下民众的生活状态,散文作者习惯用内心的真实情感来打动读者。
一、现当代散文概述
随着白话文的产生,通过有志知识分子对白话文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作为学生学习知识与认知世界的教科书,白话课文的选择成为教材编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现当代散文是白话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辑者通过教材,让现当代白话文展示在高中学生面前,并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比起文言散文,白话散文清新的语言风格深受学生喜爱,白话散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
现当代散文的诸多特色让其成为传统语文课本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材在高中生的生活与学习中起着塑造思想的重要任务,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学生阅读语文课本中的现当代散文过程中,作者的个人风度跃然纸上。
文学界与教育界对现当代散文的文学样式有着不同的评论与阐述,现当代散文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特殊的作用。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影响下,不同版本的教材同时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就拿人教版的教材举例,分析现当代散文对高中语文教育作出的突出贡献。
二、《荷塘月色》简析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为例,作者朱自清先生时任清华大学教授,《荷塘月色》成功地描写了月色下的精致荷塘,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中成功地添加运用了自身的情感,通过比喻、通感、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让《荷塘月色》全文语言用词典雅,作者将荷花比喻为明珠,星星与美人,巧妙地雕琢出月下的荷塘晶莹剔透与纤尘不染的美好品质。
朱自清先生对于《荷塘月色》的描法独具匠心,文章的主题虽然着重于景物的描写,但文章因情而起,感情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让所有阅读过《荷塘月色》的作者,看到了朱自清先生蔓延到荷塘中的忧伤。
参考文献:
[1]黄薇.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现当代散文选文的比较研究[J].河南大学,2012.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2
一、《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时作者正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笼罩着中国大地。
虽然朱自清一介文人,但作为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又不能安心于“超然”。正如他在《一封信》里写的:“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所以作者一开篇就这样说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由于烦闷便想到外面去散步,这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这句话是全文的文眼,是全文情感的基调,并为下文开展作铺垫,心中不宁静,寻求宁静,才有了游荷塘的情节,才有了求静而最终无法静的心理历程。此不宁静,非家庭矛盾造成的,而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由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可以看出,这一段点出了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接着的2~6段是作者赏荷塘美景的重点段落。第3段对于作者的心情表露相当重要,你看“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平淡却富含哲理,也正是有这个理情的心情作者才能有后面的欣赏荷塘月色。于是作者欣赏到了那 “像亭亭的的裙”的田田的叶子和那 “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的袅娜开着、羞涩打着朵儿的荷花,并诗性的闻到了那“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荷香和看到那如“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般的荷塘、月色的光影旋律。
这样如诗如画的荷塘与月色却并不能让作者长期的陶醉下去,文章接着由这美景写到荷塘周边的灯、树,由树写到树上热闹的蝉,“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由陶醉美景到把思维拉回到现实,然而作者似乎还心有不甘,所以在7~8段中作者梦幻般“来到了”梁元帝时热闹风流的江南采莲季节,看到了荡着小舟唱着艳歌采莲的少年女子,作者似乎想由这采莲画面来冲破这压抑又黑暗的社会,但是“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来,这令作者到底惦着江南了。然而一切只是幻想而已,最终作者不得不回到现实,文章写到“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由此作者从房里出发,在荷塘走了一遭后又回到了房里,作者还是没能挣扎出这黑暗的现实。由此作者想超脱现实、排解苦闷而不得就成了这文章的神了,它的形神结构成一圆形,如下图:
二、《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是一位极富爱国热情而一直坚持战斗的烈士。《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当时作者正受的威胁,从上海迁居到杭州。
那时为了排遣现实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作者许多时间在游山玩水。可正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样,因为《故都的秋》带着一种富有文人气质的悲凉色彩,那“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因为清、静、悲凉,再加上古典诗文中常说的伤春悲秋,所以让人误认为这故都的秋不怎么好,作者不太喜欢。其实我们只要细心点从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故都之秋非但不是不喜欢,反而喜欢得要命。“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而最后一段中作者更直接的把对北平这故都之秋的喜欢之情表露无余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作者对故都之秋已经喜欢到了“变态”的地步。所以它的神就不是对故都之秋的悲哀而是对故都之秋深深的爱了。
《故都的秋》全文首尾点神,中间用大量笔墨来说明这点,第2、13段拿江南之秋作比来说明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因为“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第13段中也这样说到江南之秋比之故都之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黄犬之与骆驼”。在作者看来,当然是白干、馍馍、大蟹、骆驼更有味更带劲了。第3~11段作者用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都市闲人、果园、鸽声、蝉声、雨声、人声等秋景秋声这些故都特景说明故都之秋可喜在那里。它的形神结构下图: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3
朱自清散文能放能收,手法自如。对于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因为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极其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在于他的“自由”与“随便”,但他的自由与随便是有严谨性的。
我们所熟悉的描写父子之间感情的文章《背影》中的“背影”是整篇的“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了艺术上的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了繁简有致、详略适当的组织和安排,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排全文结构纵横交错的经纬,所以,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突出要表现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但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它的美变幻且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多样性。他从主题出发,在构思作品时,往往运用对立与统一的方法。他的作品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题材和主题也会因文而异,所以,呈现出来的作品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题材创造了不同的多样化的结构。
二、平时质朴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他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表现力。纵观朱自清的散文,会发现其言辞优美流畅,简洁朴素。其行文中并没有华丽的语句,取而代之的是质朴的语言基调。
在叙事散文中,作者能捕捉到生活事物中的细节。往往用平实、明净的白描式的语言进行创作,有些看起来不在意、不经心的话语,却成了作者传神的笔法,而不是对语言的细致雕琢和再加工。尤其是他在后期散文创作上的又一个特色。
如,在众所周知的《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全用了平实朴质的叙事手法来叙述情节事件,不会让读者发现有一丝多加修饰和淡妆浓抹的地方。如父亲为作者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的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此句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赶紧拭干了泪。”一句很直白地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非常平白直述,写得平静自然,没有任何修饰,平平道来,简洁勾勒。但情景细致,情感含蓄,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从中反映出来的是作者内心感受手法的秀丽,仅两句质朴的话语,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这种在语言上的平实手法的运用还体现在《给亡妇》《儿女》《我所见的叶圣陶》《执政府大屠杀记》《扬州的夏日》《伦敦杂记》等篇章中。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手法用得非常出色,平实、简练、流畅。
三、诗般的画意
我们知道散文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格局,朱自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把有关诗的意境投入到了散文里,使散文具有浓烈的诗意,从而使他的散文也有诗般的画意美。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4
[内容]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传统名篇,历来被各类学校的教材所选用。其中超凡脱俗的景物描绘和意味隽永的意境令人百读不厌。大凡教学参考书和分析评论的文章,总围绕着文章寓情于景的特点,对文中语言技巧、修辞手段及抒情方式作详细精深的分析,而文中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却被忽略了。
读过此文的人都明白,这篇文章写的是盛夏时节,但文中创造的意境却没有一点暑气。全文格调素淡朦胧,宁静和谐,那暗中浸透出的凉爽,仿佛写的不是盛夏酷暑,而是悦目宜人的初秋。这样的意境,仅凭语言的优美,修辞的娴熟和抒情技巧就能创造完成吗?且不说炎炎盛夏各种事物的特点,就以文中的事物作一些分析,也不难看出仅靠那些手段是不够的。
“乘凉”是为了消暑;“荷叶”“荷花”在盛夏时才卓有丰姿;“蝉鸣”和“蛙声”在酷暑里才叫得最响。作者如果不加处理,只根据直觉顺序记录,那么,“我”带上家门,转身向荷塘走之时,首先被知觉感知的应是烦躁的蝉鸣和喧闹的蛙声,更不用说沿途袭人的热浪和“我”的生理感受,然后才能看到荷塘、荷叶、荷花和荷塘周围的月色。如果这样叙述,尽管还运用上述各种艺术手段,但文中那特有的意境显然失去了。因为先入为主的蝉噪、蛙鼓吵破了宁静的氛围,搅乱了和谐的韵律,冲跑了素淡朦胧的情调。
那么,为了意境,何不删去“蝉鸣”和“蛙声”,那不是更能突出幽雅宁静的环境吗?也不行。因为“蝉鸣”“蛙声”不仅是盛夏的典型特征,而且经过作者的点缀,有以声衬静的特殊效果,是表达情感的桥梁。
“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陆机《文赋》)作者深谙此道。他创造意境却不见雕琢的痕迹,剪辑调整材料天衣无缝,这主要得力于以下技巧。
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收视反听”(陆机《文赋》)之功。对严重影响意境的材料果断舍去,如:去荷塘途中的袭人热浪和对天热的生理感觉与心理感受。
其次,在材料顺序安排上有“耽思傍讯”(陆机《文赋》)之妙。作者将不能省略而又有碍于意境的材料调整到不显眼的位置,而且“物”尽其用,借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如:蝉噪和蛙鼓是烦人的,尤其在情绪不佳时,但作者把它们调至欣赏完“荷塘月色”之后,不仅不见其烦人,而且创造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梁·王藉《入若耶溪》)的佳境。同时,用“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抒发感慨,自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淡淡的哀愁。
第三是“丰约之裁”“因宜适度”,对“乘凉”“蝉鸣”和“蛙声”惜墨如金,点到即止,而对“荷叶”、“荷花”、“月光”、“月影”则浓墨重彩地渲染,突出意境的氛围,展现出令人陶醉的优美的画卷,感染着读者,引人入胜。
这几个创造意境不可缺少的技巧,由于参考书和评析文章没有涉及,以致大多教师忙于高深艺术特色的研究,忽略了简单实用的技巧的介绍。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5
[关键词]语文课堂 迷人魅力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02(2013)07(a)-0094-01
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语文教学的确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了重大的突破,课堂教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比如说课堂上“讲”“读”的“变味”、合作学习的“变形”、探究学习的“变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变量”,等等。这些倾向的产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错误解读了课程标准的产物。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由形式主义演化出来的浮化现象有所抬头,正所谓“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试想这样的课,能有真正的魅力吗?长期下去,只能是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让语文课又回到了以前那种令人生厌的“哗众取宠”与“华而不实”。
那么,怎样做才能把语文课上好,使语文课堂充满迷人的魅力,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既会学,又乐学呢?笔者有着自己的教学思考和实践:
1.“与物为春”的自由美
“与物为春”是庄子美学中的重要观念。“春”是人对物不生违逆、雕琢、实用之心的态度,也是心物自然遇合的心灵愉悦。“与物为春”落实在语文教育中,主要体现于一种审美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其欣赏性而非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这种态度让人更倾向于对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爱护与尊重,而不是征服与利用的狭隘的私心;更倾向于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感动。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落实“与物为春”是咄咄审美观,使活跃的审美想象成为可实现的语文课堂期待,并由此创造出个性化的文本阅读意义,从而使语文课堂的审美观在精神层面上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比如《荷塘月色》的教学,我们完全可以摆脱以往的条分缕析的分析方式,从美感入手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悟:为什么说这是篇贮满着诗意的优美散文?月色下的荷塘与白天的荷塘相比有哪些独特的美?哪些词语最精妙,展现了“月下”荷塘怎样的美感?纵观全文。文章“美”在何处?这种审美的眼光使课堂弥漫着浓浓的“文学味”、“探究味”,让学生具有广阔的自由空间。这种自主、自由的状态恰是文学鉴赏的最佳心理氛围。
2.“血脉相通”中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语文课堂教学的意境美,实际上就是语文本身的美感在课堂教学上的具体体现。课堂教学创设美的意境,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变枯燥为生动,变沉闷为活跃。
仍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我们切不可作繁琐的分析,而应当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文中那种朦胧的柔和意境美。在课堂上,教师就要着重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从而层层深入地诱导学生去体味、感悟课堂。如果我们能这样层层深入地赏析它的情与景,让它充满真真的意境分析,那么学生就会明白作者所营造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就是自己心目中一个能求得精神超脱与解放的理想境界,这样教学要求也就基本达到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注意营造那种真真的意境美,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情感的共鸣才成为可能。
荷塘月色全文范文6
授课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指导阅读,包括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回顾与课文相似的情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确定课文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尝试口头描绘。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从写作的角度来阅读理解,思考与讨论六道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达到既掌握课文的内容与特点,又学习写作方法之目的。第三部分的“写作实战”,属于课外作业,其讲评可利用每周一节的作文课完成。
第一课时
一、阅读准备
(一)课前“热身”
1.如果你曾有过登临山巅,听潮海岸,驻足月光下,漫步细雨中的经历,你就会知道享受自然美景是多么让人惬意。试着把你某次亲身体验自然魅力的感觉告诉你的同桌。
2.我们总想在生活中不受束缚得到更多的自由,有时候,受到生活琐事与思想感情的束缚和监狱束缚可能没什么两样。试想T你身心自由(如放假没作业)时的感受与平时有何不同,是不是摆脱了烦累,身心解放了,平淡的一切也就显得有些诗意了?
(设计思路:此环节在本节课的最初5分钟完成,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重温感受,并让一两位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体验,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带着一定的“感觉”进入阅读。现实中总有教师感叹:作品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而实际上。经典作品所反映的思想与情感,多为人性的本质,从古至今都是相通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类似的经历与感受,拉近作品与生活的距离。)
(二)“还原”作者
介绍作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的朱自清。(略)此外,朱自清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作为儿子、丈夫、父亲(有五个孩子)、教师的责任。北大毕业后,他到杭州一师教书,工薪的一半寄往家里。从《背影》中可知,当时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因贫困与庶母的原因,他与父亲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亲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此后,父子的关系_直没有缓和。所以,朱自清在荷塘漫步感受到的自由,也可能是暂时摆脱了生活中的烦累与负担所获得的精神自由。对此,研究者们有不少的说法,有兴趣大家可以去查阅资料。
(设计思路:此处侧重在把作者“还原”为生活中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的人。)
二、明确学习重点、阅读课文并尝试口头写作
(一)聚焦文本的写作特点
当朱自清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时候,他就是通过嗅觉来生动地描绘那一时刻荷香的特点:清新、幽微、若有若无、时断时续。作者通过描绘,使读者看到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描绘,即调动你的眼耳鼻舌口等感官,捕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身体的感受(包括联想与想象),并对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描写。
(设计思路:此环节在于让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重点为描绘,并且让学生了解描绘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从“作者如何描绘”的角度来阅读全文,阅读时要求将精彩的语句勾画出来,并看看它们是通过哪种感觉来进行描绘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于教材的处理可以有多种方式,但尽可能不要为讲课文而讲课文。我在这里的定位是,利用文本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并掌握如何描绘。)
(二)练习口头描绘
请学生就学校的某处园林,进行口头描绘,要求用有感染力的语言表现出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和联想到的。在学习全文并掌握了描绘的方法之后,再让大家用文字记录下来。
(设计思路:此环节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初步借鉴作品中描绘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作品;另一方面又在于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情境,大多数学生会在此环节表达受阻。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他们的学习需要,即在表达时,通过主动阅读来寻求参照,从而为下一节课的细读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阅读理解
(一)思考与评析
1.有诗人说“我是我看到的一切的统治者,我在那里的权利无人可以质疑”,这句话正讲出了我们平时的体验:当我们心情抑郁时,所见的景物往往是灰暗的;而心情愉快时,眼中的一切都是亮丽的。所以说,作者描写时往往把所写之景染上自己的感彩。请从课文前三段,找出作者描写时的心境,看看他是以怎样的感彩来描写荷塘月色的。(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却很好”“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一作者暂时摆脱了生活的负累与束缚,有着什么都可以不理的自由,享受独处的妙处,以宁静的心情来欣赏这荷塘与月色。
(设计思路:让学生意识到“我的景物我做主”――所写的景物往往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浸透着作者的主观寄托。)
2.在那个满月的晚上,在清华园的荷塘边,朱自清欣赏到了哪些美景?请分别概括第四到第六段描写的主要对象。
明确:第四段主要写荷塘的里(上)面。第五段主要写荷塘的月色。第六段主要写月光下荷塘周围的树。
(设计思路:我们知道,在这样写景抒情的散文里,每一个段落之所以成为段落,原则上是因为这个段落的句子都是围绕着某一个方面来写的。这一问题既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意识,又训练其概括能力,同时也为下一个问题作准备。)
3.以第四段为例,看看朱自清是如何把自己所享受到的一切告诉我们的。请你在阅读第四段时,使用如下所示的图表记录每种感觉的内容。
明确: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主要是希望学生关注文中描绘的组节及这些细节的来源,感受所描写的景物都是由具体的细节组成的,而这些细节又是通过调动身体的器官捕捉到的。这就比“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之类空泛的要求有效,同时,又让学生掌握到了文章的具体内容。)
4.那么,这些细节又是如何连缀起来的呢?换种说法,即朱自清又是怎样把自己丰富的感受构成画面,让读者也一同分享的呢?再以写“荷塘里(上)面”的第四段为例,请在本段找出作者描绘景物时用来连接不同细节的过渡性词句。
明确:“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层层的叶子中间”……“微风过处”(转静为动)……“这时候”……“叶子底下”。通过这些过渡性语句,本段先后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动态的叶子和花、流水。
(设计思路:学生进行描绘时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难以有内容,这已利用上一环节来学习;二是忽视对内容的有序组织,本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后一问题。连缀的方式有多种,第
四段主要让学生认识过渡词语的作用,提醒学生:平时行文,可以使用下面这些词语,它们会使你的读者保持方向感,如“挨着”“在前面”“在上方”“在左边”“在北方”“在里面”“附近”“雀……之间”,等等。
而学习写“荷塘月色”的第五段细节间的连缀方式,则先从分析句子的主语着手,得出写月色的前两个细节,使用的分别是正面与侧面描写;接下来的三个细节,由“天上”的满月到“隔了树照过来”的月光再到“塘中的月色”,是由高到低,自远而近来组织的。这里的连缀没有上一段的过渡性词句,它靠的是一种内在的逻辑与顺序。
通过第六段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连缀细节的另一种方式:由整体到局部,由普遍到特殊。普遍:“荷塘周围”“都是树”;特殊:“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普遍:“树色一律是阴阴的”,像烟雾;特殊:“杨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5.“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段中的大部分内容以及第八段和第九段,在以前的高中课本是删除的,你对此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学生自己能作到的分析:①照应前文的自由:“什么都可以想”。②对比:六朝时(老师要简介六朝在中国文化中繁华、社会风气开放等特点)热闹、风流的“嬉游”与作者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形成对比,更显当晚自由的可贵。
(设计思路:在此,还可让学生意识到它的另一个作用――丰富作品的内涵:由对纯自然的描写过渡到写相关的文化。在写作上,拓展了现实的空间,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从而使读文章的感受更为丰富。)
6.至此,我们对作者感受与描写的细节、细节间的连缀方式以及文章的整体内容都有了了解。现在我们来探讨写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写出所写之物的特点,使描写的细节就像画在读者眼前一般。同学们不难看出,课文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比喻。请举几例说明,使用“用什么比喻什么,写出了它什么特点”之句式。
示例:“零星点缀的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明珠、星星和美人比喻零星的白花,写出了荷花的珍稀、鲜艳与美丽。
另外,让学生通过与比喻的比较,了解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设计思路:在这里,让学生学习作者对于词语的准确选用,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来感知,如想象与联想、换词比较或词语的“缺失”――去掉需品味的词语。)
二、布置课外作业
写作实战的要求――
构思:想象你要描绘的自然景物(学校园林),记下用来描绘它的细节――形状、色彩、声音、气味、引发的联想等。
写稿:先确定每一段所要描绘的主要内容,然后由此出发按逻辑关系或空间关系继续下去。注意描写时设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修改:重读文章,看它是否准确地表现出了你要描绘的对象。注意用词的准确。添加或修改细节,使你的描绘更加清楚。同时找出一些地方,添加过渡词语使空间关系更加容易理解。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