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心姐姐的回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心姐姐的回信范文1
王虹同学:
我看了你的来信,我也为你着急,希望下面的话,对你有帮助。
让我们来分析分析原因,可能是你不去参加同学的生日会,不和他们说,以为你失约了,二可能是你没有和父母太多的聊天吧。
你知道守信是多么重要吗?你学过《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吗?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小鸟答应了一棵树明年春天为它唱歌,到了第二年春天,小鸟来找树,知道树变成了灯火,小鸟就对着那灯火唱歌,所以小鸟信守了诺言。
如果你知道多和父母说些话,你就不会这样了。我也遇见过这样的事,我上次也是参加生日会,我父母也反对,我对爸爸妈妈说:“我是到最要好的同学家,而且去那儿的全是成绩好的同学,没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同学,我爸妈听了这些话,都让我去同学家参加了,如果 你像我这样的话绝不会这样,让我们一起记住要信守诺言。”
祝你
天天向上
知
心
知心姐姐的回信范文2
你好!
我很高兴收到你的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苦恼的事。就让我给你说这件事怎么解决,好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还得由你自己向同学解释。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你没有信守诺言,所以你要主动向同学道歉。我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邀请我去参加他的生日宴会,我高兴地答应了。但是我那天刚好要去补习班,于是就没去上那个同学的生日宴会。第二天我向他解释,他知道了后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和我的感情更深了。王虹小朋友,你愿意用我这种方法试一试吗?
祝你
知心姐姐的回信范文3
你好!我们分别有半年了,不知你在西安过得好吗?我们好久没有谈谈心,今天,我坐在窗前,提起笔,心中有很多话,想向你倾诉。
时值春季,窗外,春天暖风吹的游人醉,小湖里透明的水波在荡漾,春天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仰着脸幸福遐想的季节,此时,我思绪飞扬,内心充实而快乐,我想把我的心绪告诉你。
还有2个月就要进行毕业考试了,我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体味到了酸甜苦辣,我终于知道2年前你高考时的心情。每个人临考前心情总是忐忑不安,我也不例外,我总是担心自己会考砸了,不仅影响到自己今后走到中学的学习,而且对心理方面也造成了阴影,还会使父母失望。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就感觉像背了千斤重的担子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因此,我现在倾其所能,很努力的复习六年学的知识,上课不敢走神,大脑时刻神经紧绷,后来,姐姐告诉我,她以前复习时也是包罗万象得看书,最后在写作业时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地方自己都没有好好的掌握,很多地方都没有侧重点去复习,于是,她给自己制定了科学的日程时间安排表,严格得按照日常时间安排表中的时间安排做每一件事,因此劳逸结合,把每件事都做得井井有条。不知道你是不是认同这种做法,如果你有更加有效的,记得回信告诉我哦。
再过两个月,我就要毕业考了,考完毕业考,我就不会再是一名小学生了,爸爸和妈妈对我的毕业考可是充满了希望的哦!虽然每天都在紧张的备战,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憧憬初中生活。初中的课业负担是更重的,每天十多门功课,而且毕竟是一个新的环境,我必须要努力适应,不能再贪玩了,要巩固好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着那一个个公式,已经体会到了学习的苦处,无法想象,该如何去面对题海,如何去面对漫天飞舞的试卷. 看着深夜远处的灯光,心里想着:与我相仿的人有多少?这个是否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毕业汇考是横在眼前的河,是老师嘴里的常用词。自己总认为未来的路很漫长,很遥不可及。同学之间的竞争,在无影的刺激着我。然而,我却没有发觉。虽然,这一切,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让我失去了原来的自我,失去了那本该属于我们的稚气。生命那变化多端的节奏,幼小的我又怎么会驾驭的了呢?
好了,千言万语,我只能祝贺你在大学里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吧,我暑假会去看你的,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哦!这让我有点担心,并不是因为学习,而是一毕业,就离开这个学校了,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心头不免涌起缕缕的怅惘。但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一个“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仔细一想:心里坦然多了。苏轼说的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嘛!我要珍惜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努力学习,考出优异的成绩回报我的母校,以崭新的姿态跨入高一级的学府!
知心姐姐的回信范文4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胺碘酮;稳心颗粒;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52(2016)05-127-02 DOI:10.16286/j.1003-5052.2016.05.055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均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并发心律失常,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不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有可能发展成为室颤,导致患者死亡[1]。本文即是对常规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治疗该类疾病的新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1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11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18例,年龄31~76岁,平均(59.28±12.37)岁,其中冠心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单纯先天性心脏病16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30~71岁,平均(58.63±11.07)岁,其中冠心病2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单纯先天性心脏病1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疗法,方法具体如下。1.2.1常规治疗方法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心脏、肝脏、甲状腺等器官功能进行检查,并开展血常规、胸部X片检查。如患者在入院前自行使用抗心律类药物,则必须全部停止使用。在检查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水电解质平衡治疗、酸碱度平衡治疗、利尿治疗等辅助措施。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病症,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如患者病情严重,则可以采用血管扩张剂等药物降低心脏的负荷,改善心律状态[2]。1.2.2药物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的药物治疗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其中胺碘酮采用静脉注射疗法,将0.15g药剂加入200ml生理盐水当中,静脉滴注速度设定为1mg/min,注射时间控制在6h,应避免静脉滴注过快。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减少用药剂量,部分病症严重患者还可以每天加用口服0.6g治疗,同样逐渐减小用药剂量,直至0.2g/d为止。稳心颗粒采用口服疗法,9g/次,3次/d,将药物溶于温开水当中,分别在早、午、晚服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率变化情况,当心率<55次/min时,应立即降低或暂停胺碘酮的使用,避免引发严重不良反应[3]。
1.3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疗效显著患者治疗后胸闷、心悸等症状完全消失,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心脏功能恢复超过1级;治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室性心动过速明显下降,心功能改善明显,但未超过1级;治疗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较大变化或加重,室性心动过速没有变化或升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χ2对数据进行检验,采用x±s来表示计量数据,并利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数据进行整理,见表1、表2。从上表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心脏指标数据没有较大差异,治疗结束后观察组静息心率下降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而QT间期时间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组上升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一般多发生于心脏病终末期阶段,因此很容易发生合并心律失常的情况,如果不能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疾病发展为室颤,对患者的生命威胁极大。在临床治疗时,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干预为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猝死几率,并消除恶性心律失常病症。胺碘酮本身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有效对钾离子通路进行移植,还能够延长动作电位的识别时间,降低室性心律过速、房室旁路传导等情况,对人体冠状动脉的平滑肌具有解痉作用,使得冠状动脉供血量大幅度提升,增加心肌供氧比例。但这种药物如果长期服用会引发各类不良反应,例如呕吐、恶心等明显反应,给患者治疗过程带来一定阻碍,因此在临床应用时仅能作为短期药物[4]。稳心颗粒是中成药的一种,其药物成分包括党参、三七和黄精,能够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恢复人体经脉运行,缓解心悸,主要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成药产生的副作用不明显,因此可以减少胺碘酮的使用量,通过增加稳心颗粒使用量来弥补治疗效果,并且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在联合使用时,两种药物之间没有任何相冲的情况,安全性较高[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联合用药配合常规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同时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红星,申明月,后梅,等.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3):4663-4664.
[2]贾明跃,佟铁壁.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11(23):688-689.
[3]栾长宾.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在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20(17):258-259.
[4]王平,宋执敬.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病人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脏血管病杂志,2012,10(6):132-133.
知心姐姐的回信范文5
【关键词】难治性心力衰竭 利尿药抵抗 舒张性心力衰竭 电解质紊乱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各种治疗,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但并非指心脏情况已至终末期不可逆转者[1]。影响心功能改善的因素很多,如风湿活动、感染性心内膜炎、贫血、甲亢等,同时调整心衰用药等,常可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就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23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3例,女10例,年龄56—88岁,平均年龄71岁。心衰类型:左心衰竭12例,右心衰竭8例,全心衰3例。心功能(N Y H A标准):2级3例,3级10例,4级10例。心功能分期(A C C/A H A标准):C期18例,D期5例。
1.2 基础心脏病 冠心病12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风心病4例。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5例,合并糖尿病者8例。
1.3 临床表现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者3例,端坐呼吸者10例,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淋漓表现急性心衰者2例,恶心.呕吐.双下肢水肿以右心衰竭表现为主者8例。其中有20例伴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以及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有1例出现精神异常。
1.4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异常者20例:室上速4例,快速房颤6例,频发室早7例,其他3例。合并血浆尿素氮升高者7例,低钠.低氯者6例,钾异常者7例,合并肺部感染者8例,合并尿路感染者4例,糖尿病酮症者1例,贫血者4例。
1.5 治疗与转归 对于大量应用利尿剂而尿量每日仍少于500m l,水肿难以消退者,考虑存在利尿剂抵抗。利尿药抵抗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30%,利尿药抵抗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猝死和泵衰竭导致的死亡呈独立相关[2]。因此对该类患者给以前列地尔20u g加入100m l生理盐水中微量泵泵人(速度10—20ng/kg·min),呋塞米则以80—100mg/d,分3—4次静注,连用7日。患者尿量增加,水肿明显减轻或者消退,呼吸困难症状缓解。对于心衰症状难以纠正的老年患者则考虑存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可能,在利尿扩管的基础上,从小剂量开始加用美托洛尔,大多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许多心衰病人因为长时间应用利尿药都存在着或轻或重的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低钠低氯,会使患者精神萎靡,腹胀恶心呕吐从而影响病情的恢复,但心力衰竭由于心脏负荷过重是限制钠和水的进入的,这就存在了治疗上的矛盾,我们多采取控制输液总量和速度的方法每日少量补充浓钠,并服用作用较弱的利尿药,取得了良好效果。许多老年患者,由于心衰食欲较差存在营养不良性贫血,10年以上的高血压引发了肾脏损害还存在肾性贫血,如果中重的贫血得不到纠正,其心力衰竭很难得到改善。而一些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其上呼吸道及肺部的感染不仅是心衰的诱因,而且是心衰难以纠正的主要因素。 老年人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控制,及时选用广谱抗生素[3]。对于各种心律失常,不仅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而且努力寻找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措施,都取得了好的疗效。
2 结果
找准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显效12例,占52%,总有效率78.3%。无效自动出院4例,死亡1例。
3 讨论
难治性心衰的病因很多,尚存在神经内分泌紊乱以及原发病.合并症及基础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力衰竭的诊治策略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治疗策略转变为阻断神经内分泌异常的治疗模式[4]。本组对利尿药抵抗患者联用前列地尔以及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美托洛尔,正是这一模式的临床体现。
参 考 文 献
[1]陆再英.内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1—176.
[2]NEUBERG GW,MILLER A B, O,-CONNORC U, et.al. Diuretic resistance predicts mortality inpatiencts with advanced failure [J] Am Heart J2002,144(1)31—38.
知心姐姐的回信范文6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综合性较强的科目,也是高校众多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必修课。鉴于这门课程的现实性突出、理论和导向性较强,在课程的准备和讲授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从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出发,拟在“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课改模式下,坚持教师的主导性、问题的开放性、教学的情境性相结合,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出发,谈谈这门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厚今薄古,突出学科的前沿性和时效性。当今时代,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国际关系错综复杂,这对于教材的更新换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对于内容相对稳定的教材来说,往往更偏重已经成为历史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问题,对紧随时展的国际热点问题的分析相对较少。虽也尽量引入一些新的国际热点问题,但往往滞后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现实情况,且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日益结合,教材“补丁式”的热点引入难以反映出整个问题的全貌。
当代国际关系学科作为一门前沿科学,除了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外,还要培养学生追踪学科前沿的学术品格。因此,突出课程的现实感,厚今薄古的解析国际重大政治经济事务背后的根源、发展的趋势便极为重要。笔者拟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对现实国际热点问题的深度追踪与分析探讨,形成以教材扎实国际理论知识与原则,以解析最新热点问题为应用和实践的模式。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其一,大致保留原有教材框架,并进行适当删减。对教材中国际关系问题上相对稳定的原理性和背景性的内容予以保留,并援引新近发生的国际现实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佐证。例如,在讲到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和诉求上,除了对二战以来日本国内外政策的演变进行系统的梳理外,还可以加入当下新闻媒体热议的热点问题加以分析,如近来关于纪念反法西斯70周年,安倍发表的首相谈话仅以间接方式提及“反省”、“道歉”,且宣称“不能让子孙继续背负谢罪使命”[1]。安倍这种语意模糊、模棱两可的“谈话”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强烈的反响,遭到了来自日本国内外的批评。用这样广泛热议的时事佐证日本战后对历史的认知态度,观察日本二战以来的东亚外交,能够更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同时,能够更准确的更有启发性的使学生理解当下日本的外交政策及对外关系;其二,根据国际局势变化,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
将一些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热门事件引入教学当中,并进行追踪考察,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关系的动态发展,切实掌握国际重大事件背后暗流涌动的各种利益集团、各种思潮的博弈较量,可将一些有国际影响的重大世界或地区热点问题作为专题解析,提高学生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如可做一节有关中日争端的专题,这个专题不仅涉及中日关系问题,还可以以更大的视角即大国间的战略博弈来分析,引导学生去深刻理解这起争端。问题的发展是有深刻的国际国内根源的,其至少在中美日三个大国间展开,而其他国家或地区如菲律宾、韩国、中国台湾等也有所参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9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实力上快速赶超日本,中日的“错肩阶段”来临,种种摩擦不一而足。同时,日本与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与韩国在独岛上的领土纠纷上都遭受挫折,日本政府将目光放到了南边的,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种种“遏制”政策助长了日本的气焰,日本积极的谋求与菲律宾接近,与中国台湾缓和关系,谋求打破海峡两岸联手护卫的决心,企图逐一击破……在整个争端中,日本咄咄逼人,美国两面三刀,菲律宾上蹿下跳,中国台湾犹豫不决,中国政府坚持有力有礼有节的斗争。2012年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抵达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2013年11月23日,中国国防部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包含附近相关空域;2014年,中日双方发表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发表四点原则共识。然而,这并不是中日关系一帆风顺的开始,未来的历史走向如何可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加以探讨,对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这种专题讲解可以以一个更大的视角而非单一的国家因素进行追踪分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战略眼光和大局意识。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注重教学过程的参与性和实效性。目前,这门课程仍旧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存在的弊端也不可小视。其一,它影响了课堂的活跃度,课堂沉闷单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二,它遏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被动的听讲,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其三,它培养了学生的依赖心理,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使教师难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效果。为改变原有课程的弊端,笔者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引导、讨论、问答、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投入和思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真正的参与其中,力图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首先,可开放关键词导入,通过教师点拨,请学生提供与该课程内容相关的,并最能反映现实情况的关键词。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次,可对学生所提出的关键词予以归纳,形成简单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接下来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并有助于学生较好地记忆掌握教学中相关的内容;再次,精选相关案例分析。结合精选案例,三问三探,注重提问的主导型、关联性和层次性,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合作探究,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最后,注重课后学生思维的迁移延伸。加强课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或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对有重大影响的其他热点问题进行剖析,触类旁通,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再次,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在“问题导学”的指导思想下,坚持指导性、开放性与情境性教学模式融为一体。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主线,以独立与合作探究为主轴,以思维培养为主导,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空间。同时,注重教学提问的层次性和深入性。以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联性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疑,合作探析,拓展探究。在“互动探究”的模式下,充分利用问答法、引导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手段,探析当前有重大影响的相关热点问题,追踪相关热点问题出现的路径,将国际关系的原理性内容融入其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当前局势发展的脉络、未来的走向进行科学的认识。例如在核武问题上,可以模拟一次国际核军备控制会议,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代表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印度等国的立场进行讨论,从而对核武这一人类历史上杀伤力最大的武器有更清醒深刻的认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理性冷静地面对国际争端。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坚持过程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原有考核一般采用闭卷方式,平时成绩权重不大,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性。笔者拟在考核中,加大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并通过互动沟通,注重教学反馈的即时性。课堂上,可通过教学互动、合作探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视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课后,可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追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程度,并及时予以反馈。在最后的考察中,在过程与能力上下工夫。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同时也要注意考察学生的能力,通过课堂参与、热点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综合衡量学生的全面素质与能力。总之,“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作为一门现实性、指导性、动态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是多样的。笔者拟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在“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课改模式下,坚持教师的主导性、问题的开放性、教学的情境性融为一体,厚今薄古,以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看待国际问题的大局意识和战略思想,提高他们在变动的现实中运用的观点分析重大热点问题的能力。
作者:滕琳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