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瑞典火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瑞典火柴范文1
其实,火柴的类似物在我国11世纪初就曾被试制过。北宋初年,民间用沾有硫磺的杉条摩擦引火,人们称它为“发烛”。但它和“盗火神”一样,并不是人类理想的引火工具。火柴的真正问世,当属磷头火柴的使用。
到17至18世纪,欧洲兴起了科学实验,随着近代化学的产生,化学家们发现了一些物质,利用它们可以进行化学反应取火,这才逐渐出现了现代火柴。
1669年,德国炼金术士布朗特在汉堡冶炼各种金属,企图从中炼出黄金。一天,他在“点石成金”的试验里,把白砂和小便放在曲颈甑中加热,当火烧得很旺时,突然从瓶里冒出一股白烟,凝结成一团白蜡样的东西。这团东西在黑暗中会闪闪发光,涂在墙壁上会留下光亮的痕迹,一遇到空气就会自燃起来。布朗特给这种“怪物”取名为磷,意即发光体。他将磷的秘密高价卖给了一位富商。1667年,该富商将磷带到英国,遇到了著名科学家波义耳。波义耳经过研究,掌握了制白磷的技术,并开始了制造火柴的试验。这样,在18世纪末的欧洲开始出现利用白磷取火的磷烛、磷瓶等。这可以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火柴了。
到了19世纪初,又出现了利用另外一些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取火的装置。化学家尚塞尔创造一种“瞬息点火盒”。这是一个小的金属盒,内装一小瓶紧塞着塞子的硫酸和一些小木条。木条头预先涂敷有氯酸钾、硫黄和树胶的混合物。使用时将木条头浸取硫酸,取出后着火。这是由于氯酸钾与硫酸进行化学反应,会产生热量,使易燃物燃烧。这种取火装置在欧洲和美国流行了将近40年。
1807年,在欧洲还出现了一种电气灯。这是利用起电盘产生的火花点燃从气体发生瓶中放出的氢气。这种取火装置再带一个起电盘,显然是笨重的。到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柏莱纳改装了它,改装后的灯被称为德柏莱纳灯。原理是在氢气出口处按置一块铂棉,它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当氢气从气体发生瓶中被放出时便会冲击氧气而着火。这就不再需要起电盘了。这种灯也曾流行一时,成为一种很时髦的事物,但是铂棉会很快失效,须要不断地更换。
还有一种取火方式叫做自燃器。是将碳酸钾、明矾和炭粉混合物放置在铁筒中,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反应后产生金属钾。使用时将冷却的混合物倾倒出少许,其中金属钾与空气中的水分迅速反应,产生火花,便可点燃可燃物。
一直到1827年,在英国首次出现了今天这种磨擦火柴。创造人是瓦克。这种火柴是在小木条头上渍涂氯酸钾、三硫化二锑和树胶的混合物,使用时将木条头在砂纸上磨擦着火。在至今保留下来的他的售货日记上还写着他第一次出售这种火柴是在1827年4月7日。两年后,这种火柴传到了英国首都伦敦。一位青年化学家约翰斯仿制了它,并将它盛放在长方形卡片制成的小盒中出售,起名叫Lucifer。这种火柴着火效果不佳,使用时要将火柴头放置在对折起来的砂纸中间,并用手指紧捏,用力拖拉火柴杆后才能着火。着火后还会出现小爆炸,火花四溅。这导致其很快就在市面上消失了。
1830年,法国的一位医生索里尔首先用白磷代替瓦克磨擦火柴头中的三硫化二锑。这样着火效果很好,轻微一擦就着火。德国、匈牙利和欧洲其他各国都先后仿制,迅速发展。
但是,制造火柴的工人却一个又一个被病魔缠身或死亡,使用这种火柴的人突然被放在衣兜里的火柴引火烧身。原因是白磷有剧毒,0.1克白磷便足以致人死亡,人吸入白磷蒸气后会发生牙床骨坏死病,氯酸钾和白磷混合受到轻微磨擦就会着火。
于是,出现了各种改革方案:用机械代替手工操作,加强火柴制造厂房的空气流通,以减少工人接触白磷和吸入白磷蒸气的可能;在火柴头外层加涂油漆封固,利用氧化铅等氧化剂代替氯酸钾,尽可能减少白磷用量。这样差不多维持了20年,因为始终没有找到代替白磷的化学物质,这种有效着火的火柴是当时唯一可以使用的火柴。
1847年,瑞典化学教授帕斯赫提出用红磷代替白磷制造火柴。欧洲各国相继试制,均未成功。原因是,红磷和氯酸钾混合受到撞击会发生爆炸,如果采用其他氧化剂代替氯酸钾,着火效果都不好。只有把氯酸钾和红磷分隔放置。这样就出现了两头火柴,就是说,在火柴的一头渍涂氯酸钾、硫黄、玻璃粉和树胶的混合物。使用时在火柴中间折断,然后使两头互相磨擦着火。使用效果很好。这种火柴很快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加拿大等国流行。
到1855-1856年间,英国一位药剂师阿尔布拉特、瑞典一位火柴制造厂主伦德斯特罗姆和德国化学家博特格先后将火柴梗渍涂氯酸钾、三硫化二锑和树胶的混合物,在火柴盒两侧涂红磷药料,使用时,将火柴梗在火柴盒侧面轻轻擦划,即能发火。至此我们今天使用的安全火柴就诞生了。
到了1898年,法国两位化学家席文和卡汉利用三硫化四磷代替白磷或红磷制造火柴,用它和氯酸钾、硫黄和树胶等混合后渍敷在火柴头上,制成的火柴在粗糙的墙壁、地面、鞋底等处磨擦都可以着火。这种被称为磨擦火柴的火柴由于使用方便,着火效果好而流行一时。但却终因太易着火,偶尔不慎磨擦着火会引起火灾,在安全方面敌不过安全火柴而被淘汰。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火柴制造业也在品种上标新立异,以争夺市场。苏联发明了一种强烈高温火柴,每根能点燃3小时,它会发出像氢氧吹管一样猛烈的火焰,可以用来代替电焊、切断和焊接钢铁。
日本有一种“浮士绘版画”火柴盒,每根火柴长12厘米,包装相当别致,火柴盒像本古书,一度风行全世界。
美国有位年轻的工程师,综合多种化学元素,发明了一种“永生火柴”,据说只要备有一根,便能长期使用。可是这位发明家成了火柴老板的眼中钉,就在他宣告试验成功的当晚,便遭到了刺杀。后来,奥地利的一位化学家也研制了一种永久火柴,不过他的工艺配方很快就被瑞典大王克鲁格收买,人也被软禁了。
瑞典火柴范文2
我遇到的是君子还是大尾巴狼?
好奇:大尾巴狼?
结婚前,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背包女孩。
“坏女孩走四方”,大一去敦煌,大二去天山,大三那年的寒假,我只身前往云南,和驴友们徒步穿越虎跳峡。坐在虎跳峡之巅,玉带般的金沙江奔腾不息,从上游的拐弯处优雅地流过来,撞向我脚下的江心大岩石,溅起一人多高的浪花,这才恋恋不舍地流向更远处的天边。
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心中却似有万千沟壑,久久不能平静。我思绪很乱:就要大学毕业的我,人生又将在哪个拐弯处遇到爱?我学的专业是古汉语文学,当初之所以选这个专业,纯粹是为了爱好,根本没有为以后的工作打算。吃香的专业是计算机、金融等,眼瞅着连低我一届的学弟学妹们都因为专业好而纷纷“越位签单”,找好了毕业后的“东家”,而我学“古汉语文学”,犹如打入冷宫的罪妃,路又在哪里呢?难道末了真要面对那些IT专业的宠儿们来个“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回到学校,望着在大学门口开比萨店的那对俄罗斯老夫妻,他们相依相偎的背影令人羡慕。我忽然决定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给自己一个石破天惊的礼物:上网,给自己找一位异国“王子”。既然生活可以丰富多彩,我为什么要选择平淡?
我从不畏惧困难,不可预知的生活更可冒险和更有吸引力。这是人生的一次豪赌,但我只靠努力和睿智来争取――对爱如此虔诚、对生活如此真挚、对家庭如此珍惜和向往,难道没有理由获得想象中的幸福吗?真要碰到一只大尾巴狼,我也有能力对付。我有才有貌,我智勇双全,我聪颖过人,所以我不怕。
脑子里的主意打定后,我最终谨慎地选择了一个国际交友网站登录进去。第一天无人理睬,第二天一片“好感”的小字条飞了进来:“你喜欢看书,还喜欢旅行?背包女孩?徒步虎跳峡要多久呢?塔尔寺为什么要连着去两次呢?信佛教?大理的洱海很漂亮吗?你也写诗吗?最爱的动物是狗?你是天蝎座……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对方复述着我的简历,一股脑儿问了个遍。看来这是个好奇,心很重的家伙。
“好了,告诉你吧,我的理想是有一天周游世界,吃正宗意大利PIZZA吃到撑,喝苏克兰娜斯岛上的威士忌喝到不省人事,和心爱的人在瑞士最地道的巧克力火锅店里吃火锅到店打烊。我想去很多很多地方,想去看看普罗旺斯那个号称有品位的彼得梅尔笔下的葡萄农庄和传说中的薰衣草海,还要在里面打滚!想去香榭丽舍大道购物到拎不动,想去春暮的浅草看樱落直到蒙咙睡去,想去宫崎骏漫画里的小魔女KIKI和她的黑猫咪JIJl找到的面临大海的美丽哥特兰城在荒芜的城墙上一动不动从清早呆坐到日落,我想去月夜里开满栀子花的树下边打秋千边试着用锋利的牙齿咬开坚硬的榛子!”
一口气说完这一切,仿佛是跋山涉水后的一次长长滑翔,我惬意地看着电脑,无思无绪。天真的家伙,一定被我吓跑了IE?这都是些多么遥远的事情啊!
半晌,大约半个世纪那么久,突然,一行字闪现在电脑屏幕上:“有一天,我陪你去这些地方。愿意吗?”
暗号:瑞典火柴盒
和这个瑞典籍日耳曼族后裔网恋视频MSN加天天若干小时的国际长途一整年后,我的大学生涯也宣告结束。
最后一个悠长假期开始的第一个礼拜,我们决定见面。
他从遥远的北欧来中国看我。头次见面,说好我去机场接他,暗号:他手拿一盒世界扬名的SOLSTICKAN瑞典火柴。我想象着明媚的阳光下行走着一个拿着火柴盒小男孩的样子,心里为自己祈祷:“芝麻,开门吧!”
人们陆陆续续走出舱口,旁边经过的每一个金发蓝眼的大鼻子都让我心惊胆战。突然,透过人群,我看见了那个足以令我窒息的火柴盒。可我顺着拿火柴盒的手臂往上看时,看清的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大爷!
刹那间,我只觉得天旋地转。虽然老大爷看上去健康一明媚、老而不柴,可与视频和照片上光可鉴人的年轻形象也相去甚远,简直判若两人!立刻,悲愤、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照片可以是假的,视频也可以找个帅哥来代替。我明白,我被骗了!
“嗨,是你吗?我的小熊?”一个温厚的声音从天外传来,透过朦胧的泪眼,这次,出现在我视线里的是那张朝思暮想的年轻、熟悉的脸:这才是我的大熊!
“呜――”我如火山爆发般扑进情人的怀抱号啕大哭,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委屈。“对不起,对不起!飞机晚点5分钟!我的心其实早飞到这里……”大熊被我波涛汹涌的情绪感动了,湛蓝的眼睛里也立刻噙满泪水,他将我紧紧搂在怀里。
缓过来后,再看看旁边,那位老大爷笑吟吟、动容地站在一边不住点头,似乎也被眼前这幕感人的场景打动了。大熊忙不迭地介绍说这位是他的朋友兼音乐启蒙老师,刚好也要到中国的这个城市旅行,所以他们结伴同行。为追求戏剧效果,他故意从大熊手上拿过火柴盒举着逗我。
我赶忙上前与那位老大爷握手。寒暄完-,怀着欣喜明媚的心情朝外走。短短的15分钟,我仿佛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身心均有一种不能承受的失重。
运足:海盗新娘
结婚不久,我移民大熊的国度―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美丽宁静的国度北欧瑞典。第二年夏天,大熊果不食言,从中国探亲一回来,他立刻带我拜访了瑞典最美丽的海岛城市维斯比。坐在高大、荒芜城墙下的海滩边,大熊,这位一诺干金的男子,在美丽动人的波罗的海金色夕阳里,拉起我的手亲吻着,对我说:“亲爱的,记得吗?我们说过的地方,有一天,我们将全部一一亲临。请相信我的承诺,我不会食言的!”
唔,真的么?全部都要去,我是不是太贪婪了点……
婚后第三年的夏天,大熊带着我和女儿去了瑞士。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我的手找到城里那家著名的百年火锅老店,狠狠地吃了一顿巧克力火锅。直吃到全家大小,尤其是那个曾经发誓吃巧克力火锅要吃到店打烊的家伙――我,连连喊吃饱了,一家人这才扶墙而出。
浪漫够了,回到现实。夫妻生活,一地鸡毛。其间,不可避免地被国内亲朋好友一遍遍问起中外婚姻间的文化差异。实话说,结婚这么几年,我和洋先生大鼻子就做过一件心有灵犀的事:刚怀上宝宝那阵儿,他在瑞典,我还在中国等待签证。初为人父人母,我俩都说要尽责,去买本育儿大全长点知识。
我在铺天盖地的书海中拿下了《怀孕圣经》。晚上回来在MSN中向大鼻子展示,视频那头的他几乎惊叫起来,喊着说他刚好也是今天去购书,也刚好在一大堆书里选择了这本!通过视频一对照,果然!相同的封面,一个中文版、一个瑞典文版!
于是乎,两人怀着感恩的心泪眼相看,无语凝噎,沉浸在视频这端那端相知相解的怜惜之中。滚滚红尘,弱水三千,你说,怎么我们俩偏偏遇上了?可别小瞧那一本书,它代表着我们对事物的共同认识和肯定,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一致。
移民瑞典后,这段“佳偶天成”的“买书奇缘”就成
了我俩一致对外的一段传奇。不管谁问我俩是否息有“文化差异不适症”,我和大鼻子就立刻抬出这段“传奇”讲给人听:“说来你不信,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竟然选了同一本书……”因说得太多,有些朋友说听得想吐了,我和大熊则大笑不已。
安顿下来后,日子倒也平安无事,可就是难改中国胃。自从打听到城里的中国商店有猪脚和鸡爪卖以后,我立刻从网上下载菜谱,从此猪脚、凤爪成了厨房常客。一天,大鼻子回来,家里飘着一股陌生的香味。他向来崇尚娇妻做的中国菜,因此兴冲;中地一路嗅进厨房。怕吓到他,先给他一个干瘪瘪黑里透红的鸡脚趾。大鼻子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来回翻看。在爱妻鼓励的眼神中,他一脸凝重的表情,将可疑物放进嘴里一点点,还没有嚼,到底是感觉不对,立刻吐出!
“这是什么?”他问,还是很好奇,拿在手里反复研究。片刻,一盘香喷喷的卤鸡爪呈现在他面前。大鼻子立刻将手中物火炭般投掷在盘子里,呲着牙后跳一大步:“唉,我说小妞儿,有欺负人的,没有这么欺负人的!”他用我教他的中国话和我对嘴。“噢,欺负人?那么上次是谁把瑞典臭鱼(一种特产)夹到面包里哄我吃?”我一只手端着盘子,一只手叉腰,斜睨他。
识趣的大鼻子立刻给爱妻一个灿烂甜笑和香蜜热吻!好了,扯平了!
能干的大鼻子不用我熏陶,认识我之前,筷子就使得溜溜的,以致开饭时家里出现这样的局面:黑发黑眼的我用叉子,金发蓝眼的大鼻子用筷子,未满两岁的混血爱女则筷、叉并进,左右开弓,鱼块、菜叶、面条乱飞――一顿饭比50人的聚餐还热闹。
识亲:外来媳妇的美好时代
嫁给大鼻子前,我对国外家庭的认识还一直停留在外国人情冷漠、父母和子女极少往来、钱各花各的、上了年纪的人孤独终老老人院的概念上。及至嫁到洋夫家才发现,以往的概念,只对了八分之二。而且,我嫁的不是洋夫一人,是一个家族!因为我实在没想到北欧这边的人竟然如此流行修族谱。人丁兴旺、讲究一点的人家,还拥有自己的族徽,供家族里的人佩戴。夫家亦是如此。
像流行在中国家庭的传统一样,孩子辈总是和母亲一族更亲近些,这边的家庭亦然。夫家各族嫡亲加起来,人口浩浩荡荡,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我这个外国媳妇既嫁了来,家族里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总要见个遍才好。怎么办?就按中国老规矩来吧,对长辈大方有礼,对小辈春风满面。虽然外国人流行直呼其名,但对于公公婆婆的名字,无论如何是叫不出口的,随着夫君一起叫爸妈好了。
第一年的整个夏天,主要任务是走亲戚,在夫君的带领下和众嫡亲见面。一圈亲戚走下来,愣是让我暗地里准备的银子无处花。只因此前听信歹人传言,说是在国外,父母和儿女都是AA制,且外国人一般不在家里待客,最多去咖啡店AA制陪你喝杯咖啡。谁知道喝了咖啡后还要吃西餐,一圈下来,腰围粗了一圈,盖因每家亲戚皆盛情款待,并且不是AA制。
做客到小姨妈家,刚好赶上仲夏节。好客的小姨妈在院子草坪中竖起花花草草扎成的五月花柱,摆上偌大长条餐桌,桌上摆满丰盛食物。几十斤重的熏青鱼,红艳的三文鱼,瓦罐里金灿灿、圆滚滚的盐水土豆,土豆旁边珠圆玉润的瑞典肉丸,用自家花园里长的黄瓜、西红柿、葡萄等拌的沙拉。此外,鱼肉酱、鱼子酱、虾酱和用黄油、面粉、牛奶、芝士外加蘑菇做成的浓浓的蘑菇酱汁,用以配肉丸和土豆同食。可以说,这些祖母级厨房出来的料汁,才是肉丸和土豆的灵魂。
一番饕餮,其乐融融。新媳妇上门,小小见面礼不可或缺。茶叶、中国结、扇子、丝绸手帕、牛角梳、字画……真心诚意送给大家,都成了洋亲戚们爱不释手的稀罕物。一个美好的夏天过后,和洋亲戚们互道再见时,甚至已经有些依依惜别了。于是约定圣诞再聚。临走,小姨妈送出老远,装了从森林里亲手采的风干黄蘑菇,让我带回去做汤。
一年后,我们的混血小宝宝诞生。想让我的公公婆婆带孩子?门儿都没有!人家正在北部的度假屋优哉游哉呢。爷爷奶奶不带孙儿,这果然是国外的传统。但亲爱的大熊随即给了我另一个爱妻的传统――夫妻合力带孩子!我负责宝宝吃喝,他负责宝宝拉撒,都没累着!
瑞典火柴范文3
而此后的另一个10年,刘鸿生从一个洋买办转变为上海滩有名的实业大亨、民族资本家,拥有资金折白银数千万两,直接投资或参与投资的企业达70多家,仅总投资额即达500多万元,头顶“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水泥大王”等几项称号,名动全国。
经过和的轮番洗劫,1956年公私合营时,刘氏企业资产仍然达到2000多万元,是中国仅次于荣氏家族的最为富有的资本家。
从“跑街的”到“煤炭大王”
刘鸿生1888年6月生于上海,虚龄7岁时,父亲就过世了。寡母含辛茹苦,将刘鸿生送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06年刘鸿生大学二年级,校长卜舫济决定送他去美国学习神学,将来回国后在学校担任牧师并且教英文,“月薪150元,并且送一幢小洋房居住”。那时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仅仅是15-20元。
但刘鸿生不愿意。校长卜舫济咆哮着将他开除出校。
得到开平煤矿上海办事处跑街一职,多亏父亲昔日老友宁波同乡会会长周仰山的帮助。为了得到周仰山的帮助,刘鸿生分了四步走。
首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周仰山,认定周仰山宽厚豁达,讲排场喜体面,愿意提携后辈;
第二步,刘鸿生给周仰山写了一封信,信中只是叩安问好,执通家子侄之礼,说幼时良好印象,如今父逝虽久,言犹在耳之类,概不及请其提携之语。这头一封信不是寄出,是托一地位不低、声誉颇好的同乡入周府办事面呈;
第三步,在周仰山简短的回信后再次写信,除礼节问候外,又提说乃父生时曾一再叮嘱以周伯为至亲,临终又嘱咐多听周伯教诲;
第四步,周仰山亲至刘家,仪表堂堂的刘鸿生既执礼甚恭,细微处颇见周到体贴,又不卑不亢,周仰山当即表示,将开平矿务局跑街职务介绍给刘鸿生。
与父亲文人气的自矜身分、自洁素行、不图污利的处事风格不同,19岁的刘鸿生表现出来的把握事务关键人物的能力以及人情练达成熟老道,令人惊叹。在此后的生涯中,他更进一步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天赋。
这份职务月薪100元,额外还有佣金,每卖出一吨煤,就可以得到8钱4分银子,挣多挣少,就看自己的本事。
进入开平煤矿上海办事处之后,刘鸿生事事留心,处处在意,勤奋用功。一段时间之后,刘鸿生随便拿起一块煤,就可以说出它的名称、产地、成分和特性。他不但留意察访哪些地方用煤,用多少,时间、季节上有什么变化;更用心考察哪些人在购煤上起作用,起多大作用,比如重视烧锅炉的师傅等等,往往在客户刚刚感到需要购煤的时候,刘鸿生的电话就已经来了,并且送货上门。
由于刘鸿生深谙经营之道,几个月之后,本来在上海销路不佳的开平煤销量增加了一倍有余。
因为销量激增,1909年秋天,21岁的刘鸿生奉召北赴天津面见了英商、开平矿务总公司的大班司脱诺。
刘鸿生以一贯风格,先打听清楚司脱诺的喜好对症下药,并且向司脱诺进言:在上海沿江地带购置一块适宜地皮,建造开平码头与堆栈;设立煤炭化验室,将煤炭的各种成分化验成单,交给用户,便于按需订货;设一锅炉实验室,上海现用锅炉普遍陈旧、落后,倘能帮助用户检查、改进,必可招徕大量用户。
此行为刘鸿生获得了买办一职,在那个年代,买办不但薪金很高,而且社会地位也高,多少人都梦寐以求。
1911年开平煤矿与盛宣怀之后最大的官商周学熙创办的滦州煤矿合并,成为开滦煤矿。刘鸿生加入之后,对其销售有很大推动。
刘鸿生头脑灵活,经商有道,比如他向宜兴陶窑窑主建议烧煤。陶都宜兴陶窑比比皆是,烧窑用柴,几百年来天经地义,谁也没想到用近几十年才出世的煤。
刘鸿生动员窑主,由他出资建立十几座烧煤的陶窑与石灰窑,供窑主们使用,他派技术人员指导。如果失败了,一切费用由他承担,绝不向窑主们索要一文;如果成功了,窑主们只承担部分费用,但是必须用他的煤,他也凭信用保证用煤质量。这一建议的后果可想而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机会使刘鸿生在财富上有了质的飞跃。战争期间英商惶急无暇东顾,刘鸿生趁机与煤矿签订低价合同,自己租数十条船往上海。在秦皇岛交货每吨6两银子,运费3-4两,到上海成本9-10两,销价为14两左右,每吨赚4-5两,持续3年时间,刘鸿生为自己赚到了100多万两银子。
刘鸿生自己说:“短短几年间的推销煤炭的工作,使我突然从一个贫寒的大学生成了百万富翁。”
从1920年代初开始,刘鸿生一方面继续为开滦矿务局开拓煤炭销路,另一方面利用买办的特殊身份从事自己的投资和经营。他先后投资了柳江煤矿和贾汪煤矿,为了解决煤屑问题开办了中华煤球厂卖给家家户户,这样居民用煤就不用买一大块整煤。他还拥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销售网络、数个码头堆栈,成立了中华码头公司,成为不折不扣的“煤炭大王”,也为自己从买办转变为华人企业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火柴大王”
1920年1月,刘鸿生创办了他的第一个企业——华商苏州鸿生火柴公司。
在这之前一年的夏天,河南、苏北发了大水,大批难民涌入上海、苏州等地,流离失所,愁困于街头,社会各界纷纷发起救灾活动。31岁已经做了宁波同乡会会长的刘鸿生慷慨解囊捐5万元。
但是捐款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刘鸿生决定办火柴厂。火柴生产工艺简单,对机器设备要求不高,手工操作量大,办起来容易,也足以安置大批难民。
在那个工业体系初创的年代,火柴业是一项比较流行的工业。叶素贞的父亲在苏州就拥有鼎鼎大名的燮昌火柴厂,顶着白眼冲破重重阻力将千金小姐叶素贞娶进门时,刘鸿生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在苏州拥有自己的火柴厂。
头几年刘鸿生的火柴打不开销路,遭到燮昌的打压。后来燮昌由于经营不善,被刘鸿生低价收购。
1925年上海爆发的“五卅”运动抵制外国货,提倡国货,这给了鸿生火柴第一个机会。
然而当时国外火柴工业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生产经验,尤其是瑞典火柴公司吞并了欧洲不少厂家,成了大的托拉斯。他们在1926年想收购包括鸿生在内的多家国内火柴厂家,并且对中国实行倾销。果然,1929年下半年,东北各厂便全数倒闭,广东亦倒闭近半。
刘鸿生采取“联华制夷”之策,并于1928年8月发表了一份告火柴同业书,着意指出了在瑞典攻势下,力主联合。
1929年11月22日到30日,全国52家火柴厂派出代表,汇集上海,成立“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公推刘鸿生为会长。1930年夏天,鸿生、中华和荧昌三家火柴厂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刘鸿生出任总经理。随后大中华火柴公司又合并了其他多家火柴公司,挽救了当时摇摇欲坠的火柴业。
在刘鸿生后来为圣约翰大学修建的社交馆梵欧渡俱乐部里,大家开玩笑地称他“火柴大王”。
“办企业成了他的嗜好”
与荣家投资集中在面粉行业和纺织行业不同,刘鸿生的投资非常分散。
1920年,刚刚创办火柴厂的同时,刘鸿生又琢磨着开办水泥公司。
华商水泥厂1923年开工,生产象牌水泥。当时市场上主要的产品是唐山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以及日本小野田水泥厂在大连生产的龙牌水泥。
刘鸿生再次使出“联华制夷”的办法,1925年“象”、“马”联合对“龙”。一致对外。
刘鸿生自己办的企业的银行襄理方祖荫90岁时说过:“刘鸿生先生很会调理调度他的资金周转……据我们了解,他是这样操作的,一个钱要当两个钱用。他办一个厂,把这个厂抵押掉,筹到了钱,再办第二个厂;第二个厂再到银行去抵押再搞第三个厂。”
在儿子刘念智看来,办实业“已经成为他的一个癖好”,“办了轻工业、纺织工业,又办重工业;办了工业,又办码头、仓库、银行、保险等事业。”
事业遍布各个行业,刘鸿生早早便萌发了一个想法:想把刘氏企业合并成为一个托拉斯组织。
1930年,他以86万两规银在上海四川中路建造8层高的办公大楼,取名“企业大楼”,二三层是开滦售品处和他的办公室,四层是水泥公司、码头公司、华东煤公司,五楼是大中华火柴公司,六楼是章华毛纺织公司、刘鸿记账房以及刘氏其他中小企业,七楼是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和医务室等,八楼是他的公馆。
但投资如此分散必定造成资金链紧张。刘家大宅建成后,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宴会,流氓大亨、买办富商、名门淑女、巡捕头子云集,灯红酒绿,夜夜笙歌。
刘念智记得很清楚,父亲出入前呼后拥,有6个保镖,表面非常豪华,实际上股票全抵押在各家银行,父亲每天要为筹措开支而煞费苦心。
1934年刘鸿记账房显示负债总额达到563万余元。1936年,积欠浙江兴业银行的一笔360万元的借款到期,刘鸿生派刘念智去找同是留英出身的徐新六商量,“个子矮小、和蔼可亲”的徐新六说,“你父亲办的事业太多了,顾此失彼,长期下去,怎么得了?”
刘鸿生身上强烈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即便在抗战时期转移到后方重庆,仍然不能稍止。这个时期他在后方仍然创办了一些企业:中国毛纺织厂、中国火柴原料厂、西北洗毛厂、贵州水泥厂、兰州西北毛纺织厂、建成水灰厂等。
万里迁厂九死一生
上海沦陷后,刘鸿生不愿出任伪上海市商会会长,被迫出走香港,刘氏在沪的所有产业,即被日军以“敌产”接管,财产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
当时西南大后方经济异常落后,物资匮乏,急需能人来打开工业生产局面,在孔祥熙引荐下,亲自召见了刘鸿生,向其承诺,“我保证偿还你损失的1000万元,只要你能提供机器设备和专业人才,要钱给钱,要原料给原料。”
于是,刘鸿生在重庆和长寿两地筹建了中国毛纺织厂和中国火柴原料厂。他于1938年7月8日亲赴两广、贵州、云南及四川等地考察,准备投资设厂。此外,他还让刘念智负责章华毛纺织厂的拆迁工作,布置“偷”拆在沪刘氏工厂的机器零部件。
与此同时,应刘鸿生召唤,刘氏企业的纺织工、挡车工、机修工等各种熟练工人也纷纷不远千里,艰苦跋涉来到大后方。在抗战胜利前两年内,刘鸿生先后在兰州办了西北洗毛厂、西北毛纺织厂,在贵州办了氯酸钾分厂,在昆明、海口办了磷厂,在贵阳、桂林、重庆办了3家火柴厂(合股),在广西办了化工厂。
但是在大后方,由于拿不出资本,只能用拆来的机器入股,能拿出资本的只有蒋、孔、宋陈几大家族,刘鸿生不得不仰赖政府及官僚资本的支持,“每一次增资,刘家的资本就被削弱一次”,各个公司的董事长都由这几家要人担任,结果“我们刘家的所有资产等于白白奉送给他们,我们将变成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股东,我这个总经理变成了他们的小伙计了”。
抗战胜利后返回上海,刘鸿生艰难恢复、重整原有的企业,并有所扩展,但在外货大量倾销、通货恶性膨胀、金圆券巧取豪夺中,刘鸿生悲观绝望地看着所属的工业企业陷于停工与减产,而被迫走上了商业投机之路。
刘鸿生育有13个子女,均送出国学习,像对待事业的态度一样,“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安排他们学习不同的专业,以便将来能够管理不同的企业。回国以后刘鸿生把他们都放在底层小职员位置上加以锻炼。
刘鸿生说,我这一生,最自豪的就是办企业和教育子女。
瑞典火柴范文4
1、剧情介绍:故事发生在清末江南某地。郑家和曹家因祖冤结仇几代,老死不相往来。当时大清朝摇摇欲坠,社会动荡不安。曹家二少爷曹光汉(朱雨辰 饰)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在瑞典机械师路卡斯(MartiWaIIstrom 饰)帮助下,开办了一家火柴厂,以振兴民族工业。
2、其父曹光器(张国立 饰)却有难言之隐,妻子曹金氏(朱茵 饰)与他人通奸生下孽子耳朵(侯祥 饰),由于娘家地位显赫,加之为曹家创下辉煌家业,光器只好忍气吞声。光绪帝驾崩后,曹家逐渐落败,受郑玉松(张志坚 饰)影响,曹光汉加入了与官府作对的蓝衣会,不久身陷囹圄。期间,妻子玉楠(宋佳 饰)与路卡斯偷情怀孕,所生异种被曹老爷赐名子春,孩子出生当日,曹光汉被斩首示众。奸夫路卡斯暴毙机房,处死孽子的重仼赋予了耳朵。
(来源:文章屋网 )
瑞典火柴范文5
在一次地产研讨会上,主持人问一些与会人员,作为一个普通居住者喜欢哪种建筑风格。不少人倾心于北欧风格。但就有建筑师反问,北欧的气候与中国相差甚远,把那里的风格原封搬来事实上并不适用。而说喜欢北欧风格的其实对它又有多少了解,是否仅仅只是受媒体皮毛式引导而得来的概念?
气候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自然不容忽视。不过,抛却建筑不说,简洁、环保、功能至上又富有创新的北欧设计近年来成为城市生活的主流却是不争的事实。这里要说的是北欧五国之一瑞典的设计。
从地理上看,瑞典实在非常遥远。北极圈下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静静地伸入北海、波罗的海。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片陆地上的人们都生活得异常艰苦。房龙说:中世纪时代的人们,生活在神话故事般的幸福世界中,他们显然知道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如何碰巧变成现在这种奇形怪状。在造物主完成创造世界工作之后,恶魔便出来观看他的劳动成果。面对年轻而富有魅力的地球,恶魔大怒,将一块巨大的石头掷向人类崭新的家园。石头坠于北冰洋,变成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那里异常贫瘠荒凉,完全不适于生命生长。那里的绝大部分地区都保留着穴居巨人、侏儒以及狼人的房屋,因为没有人能够凭借如此贫瘠的土地谋生。
仅仅在一百多年以前,瑞典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小国。当年好莱坞的电影女神,来自瑞典的葛丽泰・嘉宝,就是出生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贫民窟里。但是,今日的瑞典,几乎可说是个羡煞旁人的国度。诚如王受之教授形容:人烟稀少,渺远,空灵,神话一样的静谧,毫无浮躁。千百年的文化慢慢地沉淀。基本没有什么断裂,革命,骚动,就那样积淀起来,好像万年的冰河,千年的森林一样沉静和稳健。从这样美好的地区输出的众多日常生活用品,正好和缓着现代都市生活的急迫逼仄。而当我们发现瑞典设计的迷人之处,也就是我们能体验到这个国度独有的魅力之时。
瑞典设计普及词
从以下几个行销全球的瑞典品牌,可以大致领略到瑞典设计的色彩。
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它非常典型地代表着瑞典设计的三个关键词――纯净、创意、开放。
瑞典自然资源贫乏,但却拥有丰富的森林和水资源。近10%的国土为湖泊、河流和沼泽地,水质非常清澈。甚至在首都斯德哥尔摩,河水都清澈到可以任意跳下去游泳。绝对伏特加正式推出于1879年,创始人是瑞典伏特加的传奇人物LARS OLSSON SMITH。他宣称自己的伏特加酒比其他任何酒都更纯净,事实证明这并非王婆卖瓜,因为他发明了连续蒸馏法。绝对伏特加的原产地位于瑞典南部小镇AHUS。在这里,人们把从自然里取来的清水进行数百次的连续蒸馏后,祛除所有杂质,生产出顶级的绝对伏特加酒。
即便你是一个滴酒不沾的人,你也有可能对绝对伏特加产生无穷的兴趣。因为它的产品包装和广告设计是如此美丽和富有创意,它那无穷的生活发现力几乎使人带上了坎普化的偏执。比如,它推出的鸡尾酒调制书,实用之余,更借助旅行的概念,为每个有着文化代表性的的国家选取特色风味的调配品,把世界浓缩为一杯鸡尾酒,现代性十足。视野放诸全球,融会贯通之后左右逢源的瑞典态度,也使它取得了全球营销的成功。
沃尔沃(VOLVO):上世纪20年代,瑞典处于工业化,需要大量汽车。但是因为没有国产车,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汽车。工程设计师古斯塔夫・拉森和金融家阿沙・加布里森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1927年成立了VOLVO汽车公司。为国民生产坚实耐用的工具是VOLVO的主旨,同时他们尤其注重汽车设计中的功能性延展、安全性、环保。1972年,当VOLVO已经以“汽车安全”作为奋斗目标时,他们推出了第一款安全概念试验车。1977年,面对全球石油资源危机,VOLVO推出最早的全电动车。近来有关VOLVO新车的说法是他们将要公布顶级旅行车系列车型,还有双门轿车C40或C50,但是,实用的中档家庭轿车历来还是他们的主打。民主、实用、安全、环保,是这个瑞典品牌一贯以来的坚持。由此可知,VOLVO另外一个更广泛使用的中文译名“富豪”是多么的乱来。王受之教授说:其实我对于把VOLVO翻译成“富豪”的做法非常反感,原因是瑞典是个均富的国家,最不推崇富豪精神。而我们有些唯富唯大的人,非要强加一个富豪给这个为民众设计的汽车,几乎可以说是强夺瑞典民意。
宜家(IKEA):这个家居大卖场,可能是大多数人了解瑞典设计的入口。和瑞典国旗一样的黄、蓝商标颜色,直接传达出它根植于本国文化的特质――最重视大自然、家庭生活。平衡、和谐、充满时代感、精美、实用、以人为本、儿童合用,一切瑞典设计的传统特质,以及使更多普通消费者享用现代设计产品的民主理念,都反映在他们的家居设计上。1940年代,宜家创立于瑞典南部省份Smaland,那里土地贫瘠,人们在保持勤劳之外,还要致力于善用资源,通过极具创意的设计及生产方法,降低成本,生产物品,务求在寒冷与黑暗的天气中,创造出舒适的家居生活。这种务实精神其后就成了宜家家居走出波罗的海面向全球的首要利器。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曾经说过:无论是从生态、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宜家都会继续繁荣下去。因为,它的家具是好看的,好用的,并且是大家都用得起的。
瑞典森林
因着披头士、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一度被传唱成北欧森林的代表。而实际上,北欧的主要森林区可算是在瑞典境内。在这个湛蓝色与金黄色的国度,一半以上的国土为森林所覆盖。“这些树在冬天时被砍伐,一直堆积到次年春天。然后,这些木材被拖过雪域,抵达最近的河流,并被丢入峡谷之中。当夏天来临时,这些大陆山脉的冰雪开始消融,河流便变成洪流,托起这些木头,并将它们冲下峡谷。在铁路运输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这条河流现在变成了锯木厂的动力来源,这些锯木厂从河流中捞起木头,然后将它们做成自己想得到的任何东西,从火柴棒到四英寸厚的木板……”上世纪30年代,房龙如此形容森林对瑞典经济和生活的重要影响。时至今日,当宜家已经在全球开出近一百五十家分店,我们有理由相信,瑞典森林已经化身为一件件瑞典家具,渗入到世界各地。
独木不成林。当我们回头打量瑞典设计界,可以有趣地发现,这是另外一片瑞典森林:这个国家几乎人人都是设计师,“你是设计师?”这样的问候语在瑞典MINGLE派对上是口头禅。由于人口稀少、国土辽阔、气候严寒,早期瑞典人唯有借发明创造和辛勤劳动才能得以生存。而在现代社会中,他们也同样相信唯有创造力才是得以生存的基础。现代瑞典是一个还俗的民族,宗教已在很多方面失去作用,他们的唯一信仰几乎就是对创造力、创意的信仰。另一方面,沃尔沃、绅宝、爱立信、伊莱克斯、宜家、H&M……产业经济的发展又把大部分设计师们的创造和创意都收纳到了国际性品牌后面。所以,瑞典设计没有Philip Stack、Marc Newson、深泽直人、Alvar Aalto、Arne Jacobsen这样让人耳熟能详的大牌明星设计师,却凭借着整体的基础组成庞大而蓬勃的森林,成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中坚”(王受之语)。
设计源于生活
瑞典设计中体验出的纯净、自然、民主、平衡、功能至上、森林景象等等色彩,都非凭空而来,而是植根于这个国度的生活状况和国民精神。有人曾经说过:我走遍欧亚十几个国家,哪里的环境也比不上瑞典优美、干净、整洁,哪里的人们也比不上瑞典人诚实、善良、温和。或许,这才是在迷人的瑞典设计背后让人真正感觉到欣赏和羡慕之处。
首先,瑞典人与自然的关系令人赞叹。房龙说这个国家,“人类和大自然学会互相理解和尊重,并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达成一致”。即便在今天,瑞典家具如此热销,他们也确保每年木材的砍伐量不得超过成材量,以此来保证家园的免受损坏。他们是如此本能般地热爱着自然。“整个大斯德哥尔摩的面积足足有5400平方公里。基本是在森林、湖泊、岛屿、半岛、原野之间散落的一片居住区。他们的生活品质你做梦都没有见过…我们在技术博物馆后面顺水走,好像走进了神话一样:参天古木、野花遍地、白桦树柔弱的枝蔓在清澈的水面轻轻地飘拂,树荫水面上一群群天鹅在慢慢地游弋,小天鹅跟着大天鹅在学觅食,灿烂的阳光穿过森林照射到林中空地的草丛上,你看看地图,那里是城市的中心部分啊!”到访斯德哥尔摩的中国学者感叹。而他们自己的说法是:“我们到城市里生活,才不过几代人的时间,我们好像还不太习惯现代都市人这样的角色,倒是好像始终渴望着返回密林深处的红色小屋。我们的生活方式,传统和习俗,都渗透着这种渴望。一方面是显著的,有时甚至是极端的现代性,另一方面是令外国人惊讶的我们对大自然别样的钟爱及对简朴的传统文化的描述。”
其次,也许是因为自然资源的缺乏带来的珍惜和洁净环境赋予的宁静心怀,瑞典人天生憎恶铺张、奢侈、华丽,不喜炫耀、张扬,抛头露面。在他们的观念中,朴实、平凡就是最好。“简特的法律”(JANTE’S LAW),意指“你不比我好多少”,这个挪威作家阿克塞尔・山德摩斯首先提出来的词语,其实非常适用于瑞典人的生活态度。正如陶艺与玻璃设计师INGEGERD RAMAN的坚持,她想成为的是能给人们带来实用东西的工匠,而非有可能名利双收的偏向极端的艺术家。
LAGOM,是另外一个特别能体现瑞典人精神的词语。它类似于中文的“适度”“平衡”但又不仅于此。传说它起源于北欧海盗喝啤酒时的一个习惯:盛酒用的角杯在一圈人中间传递,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同的份额,所以每个人必须喝相同的LAGOM ,不多,也不少。它是所有瑞典人都能生而理解的词语,尤其是在1920年代以后的瑞典,它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自1920年代始,上台执政的社会逐步开始实行均富政策。政府把通过完备的税收体系收集起来的财富,按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进行二次分配,建立起“为人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之间的一切保障”的高福利体系。在这样的生活态度与社会制度下,设计师们做出来的产品倾向于服务大众,而非满足个别群体的炫富需要。瑞典设计三人组的EERO KOIVISTO就曾说他希望能设计地铁车站,“我的意思是很多人使用的东西,不管他们的收入如何……怎么说呢……就是一个可以为任何人使用的产品。我成长在一个社会中,它告诉我去关注所有人并与其分享我的创意。”
瑞典火柴范文6
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欧盟中的小国,19世纪末,瑞典还是欧洲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如今瑞典却是“世界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社会”。
瑞典不仅是目前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按人口比例计算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也是欧盟乃至世界上创新能力上的领先国。“工程师之国”瑞典良好的创新环境,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为我国在向着创新型国家迈进的过程中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地方。
从“瑞典创意之光”项目谈起
2015年初,一项名为“瑞典创意之光”(SSoI)项目在华启动,吸引了众多关注创新文化的人的注意。这项由在华瑞典企业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阿法拉伐(Alfa Laval)、爱立信(Ericsson)、宜家(IKEA)、斯凯孚(SKF)与沃尔沃(Volvo)等六家公司牵头共同发起的项目,力图整合信息与资源,以同一个身份共同在华推介瑞典的雇主文化和创新文化。不出举办者的意料,该项目从上海开始发起,通过校园巡展、挑战赛、社交媒体分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大家介绍了瑞典企业的核心价值,如关爱、创新、参与、分享。特别是瑞典国家的创新理念,让人在接近现实之后久久不能平静。
很多人了解这个接近北极圈北欧小国瑞典,是通过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开始的。但如今,伴随着贸易的全球化,我们周边已经连接起了一连串尽人皆知的瑞典品牌――宜家家居、爱立信通信、沃尔沃汽车、哈苏相机、H&M服装、ABB工业控制器、伊莱克斯电器等。
可是有谁这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北欧国家,19世纪末,瑞典还是欧洲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即使是面包和黄油,都需要富裕的伦敦市民来募捐。如今,这个人口只有1000多万,面积仅有45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却是世界上按人口比例计算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并且被社会学家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社会”。
一切都与瑞典人的创新精神有关。
这是一个诞生了人造心脏、伽玛刀、安全带、安全火柴、鼠标、心电图记录仪、拉链和真空吸尘器等造福人类的一大批发明的国家,这是一个诞生了发明家诺贝尔、植物分类发明家林奈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的国家。
瑞典是个创新性极强的国家。瑞典人好奇心强,善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看看历史,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瑞典人那么擅长将其理念转化为实际。据说最初定居在北欧的人们必须非常讲求实际,而且足智多谋。他们开发出很多工具和设备,让生活变得更轻松。丰富的自然资源激发了瑞典人去关心他们周围的事物,研究自然世界。于是就有了摄氏温度计、植物分类和化学元素符号等18世纪的创新成果。
而在2013年和2014年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瑞典依然名列前茅,排在世界第二。全世界各个国家在研究当中投入的排名,瑞典是在这方面投入最多的国家,紧接着以色列排名第二。在科学类的上,瑞典也是在全球排名中排第二,仅次于瑞士。创新精神让瑞典能够一直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名列前茅。而这只是瑞典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的一部分。1990年以来,瑞典实现了45%的经济增长,同时减排了12%的二氧化碳排放。
如今的瑞典,依然在时刻诞生目不暇接的创新应用产品。
比如利用聪明的细菌制造的血管。目前,在心脏搭桥术中,外科医生必须使用患者自己的血管。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可供移植的血管。Arterion公司致力于利用“受过培训的”细菌,将纤维素加工成微型软管,以用于制造人工合成的血管。这个创新解决方案是与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合作的结晶。
再比如Tobii Technology公司提供的眼球跟踪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技术,无需动手就可以轻松上网冲浪、发送电子邮件或者控制电视机。该解决方案利用摄像头来记录用户目光的方向。残障人士只要用目光注视一台设备,就能将之启动,然后通过通信软件进行操作。
还有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下设多学科研究平台iPack Center。该平台将生物医学传感器、电源和无线通信技术集成到基于光纤的包装和纸张中,产生了一系列诸如智能生物纸、智能药包装和病人监视设备等创新产品。例如只要按下适当的电子键,就能自动打开的包裹;伤口感染时可以发送短消息的石膏;或者配备了传感器和GPS装置,可以查明递送过程中发生损害的时间和地点的包裹。
那么,这样一个小国,令其创新表现得分超过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等其他国家,到底是什么支撑了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呢?
创新来源于教育制度
能让一个如此少的人口的国家能在这方面这么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瑞典的教育制度,因为瑞典的文化和教育环境,非常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瑞典的学校教育体制非常注意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瑞典人从娃娃时代就开始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因此小学课程设置以培养兴趣为主,小学生在8岁前一没有考试,二没有任何成绩评定。除语文、数学和自然等必修课外,家政课和手工课等培养动手能力的课程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很多瑞典孩子都是在小学学会烤蛋糕、制造奶油曲奇、加工木板制作简易桌椅,很多人甚至成年后仍保存着自己当年在学校亲手制作的简易板凳。
很多教育工作者发现,孩子在小时候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因势利导回答他们的提问,会有利于他们知识的形成。所以瑞典特别鼓励我们的学生、青少年,有自己独特思考的能力,拥有自己自由成长的空间,保持对知识有好奇心,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这一点与中国的环境有很大不同。此外在瑞典的小学和除了对知识的传播,老师主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对权威的惟命是从和人云亦云。也正因为如此,创新最需要的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在很多瑞典人身上得以保量,也正因为如此,瑞典人生活往往都更具平常心,安宁、踏实,心情不浮躁也不急于求成。
一位瑞典教师说,在全球所有的教育体系中,瑞典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我们的创新通常更加聪明巧妙,而且更高效;其次,我们的教育体系鼓励孩子们‘大胆想、大胆做,做真正的孩子、尽管去犯错’。此前一项针对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进行的调查显示,瑞典儿童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最为突出。
在中学,瑞典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后选择的课程。另外,相比于中国很多学生高中毕业后争先进入大学不同,瑞典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又较大的选择空间,其中高中毕业后的学生一般先工作1-4年后再读大学,由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所以学习起来思路和灵感就会很多。像风靡世界的通讯软件Skype就是瑞典年轻人开发的。
在大学教育中,瑞典则拥有一批世界顶尖的知名学府,如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隆德大学。这个人口仅1000多万的国家,每年都有4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大学排行榜。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也使瑞典创新的动力源源不断。
瑞典的大学的课程设置也不是根据市场来确定,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设定。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依据学生的需要,造就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瑞典教育体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开放而不拘礼节,学生自发性的思考和批评的观点会受到高度重视。瑞典的大学以鼓励学术研究和独立思考而享誉世界,而这一声誉更是由严格的质量管控和国家级学位标准来巩固的。
此外,瑞典政府也非常舍得在国家的大学科研和创新领域进行投入,目前瑞典政府每年给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国家资助都比上一年要高10%―13%,保证了瑞典在科技人才储备方面始终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为了促进大家进行创新竞争,瑞典出台了新的国家战略“创新瑞典”。根据这项战略,在瑞典国内,设有各种针对不同年龄、旨在鼓励创新的活动和组织。比如,针对儿童的“天才之光(Snilleblixtarna)”活动;针对小学生的“小小企业家”活动;针对初中生的Finn upp发明竞赛;针对高中生的“年轻企业家”活动;面向大学生的“温室”活动(Drivhuset);以及面向工程师等专业人士的“瑞典发明家协会(SUF)”。瑞典政府把创新文化构成看作是一种支撑民族发展的战略资源,而瑞典几乎所有的教育政策的制订则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公平、透明、环保均可以促进创新
瑞典在欧洲的北部,人口不是很多,但是瑞典有一个很好的创新的根基,那就是瑞典的政府非常强调公平和透明性。目前瑞典人均GDP是3万美元,但是瑞典非常强调社会的均等,在瑞典,基尼系数只有0.05,所以这是一个收入分配很均等的社会。实际上不仅是收入均等,瑞典也特别强调男女的性别平等,比如在瑞典议会中有50%的议员都是女性,有50%的政府部门的部长也都是女性。社会的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大家,瑞典的环境是公平、透明的环境,也具有创新的“开源”特征。由于机会均等,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也让公民摆脱了创业的后顾之忧,无论你创新成功与失败,你均可以享受到涉及医疗、育儿、教育和养老等领域的保证,这一制度为人们平衡家庭生活和工作创新的压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也许有人会问,大家收入都近乎平均,那么创新利润所产生的物质激励就会减弱,大家还有那么大的创新动力吗?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收入分配与科技创新似乎是两个不可调和的概念。但是瑞典,其收入分配保持平均的情况下,创新能力仍处于世界前列,原因就在于瑞典人中并无房地产行业的收入“土豪”, 国家取得最高工资行业是科研人员与医疗保健行业的人员。瑞典政府很早就通过规定给予科研人员和教育人员高工资,形成物质激励,从而激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从事科研领域,保证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
此外,瑞典人热爱自然,其环保的治国理念居然也是创新的动力。
瑞典人非常清楚良好的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价值,这一点与中国“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截然不同。瑞典的北部是绵延的山脉和冰川,中部有茂密的森林和数以千计的湖泊,南部则是肥沃的农田。《公共享有权》法案(Right of PublicAccess)很早就签署并实施,目的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尽情享受自然。今天,瑞典是少数几个证明可以实现《京都议定书》提出的目标的国家。瑞典已经解开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魔结”,办法就是依靠生物能源扩大集中供热范围。
瑞典企业在创新和环保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面临着残酷的国际竞争,它们仍然努力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比如政府对生物燃料等新能源技术的推广上。瑞典的高税收体制为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瑞典对石油燃料的征税极高,相比较更加优惠的环保型汽车和生物燃料,人们自然选择后者,公众需求的增加又进一步促进了瑞典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因此形成。
在环保的理念下,瑞典的宜家设计非常简洁的家居并将它们卖到全球。坦白地说,宜家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他们的概念,宜家能够把这么简单、环保的家具成功的营销到全球,这也是一种创新。
今天,瑞典的创新环保理念已经传播到世界,并影响到许多国家的城市治理城市规划行为,比如北京东南的生态城市曹妃甸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在中国建设部联系下,唐山市政府与瑞典环境科技中心接触后,双方在理念上一拍即合,随即由瑞方邀请瑞典最大的工程咨询公司SWECO担纲设计曹妃甸生态城总体规划。
另外,瑞典的普拉克(Purac)公司最近也从中国获得了多份大额订单,比如为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提供设备,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普拉克提供的设备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性能异常出色。
此外,瑞典在环保商品方面具有国际知名度,在高效使用原材料、回收和节能系统方面都走在了前列。此方面的科技能力令瑞典在诸如汽车、能源和电子等产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再工业化之路
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给瑞典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带来冲击,瑞典的制造业雇员人数大幅减少。所以20世纪瑞典也跟随美国、英国的脚步曾经走过很长一段“去工业化”道路。但美国等国家金融市场过度扩张及金融资产过度升值引起的泡沫、制造业发展停滞和制造业大规模裁员所引发的社会动荡和人们日益贪婪和懒惰一直被瑞典政府所注意。2009年以后美国房价大幅下跌,金融系统信用崩盘最终导致了这场金融危机影响了很多国家,但对瑞典却影响有限。原因就在于瑞典及早意识到“去工业化”的危害,让瑞典政府早就开始重新加大对工业投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瑞典政府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开始积极引导企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领域,大力发展电子、环保、能源、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业,爱立信、EFF、GHI等老牌企业焕发出新活力,走上“再工业化”之路。这种方向的正确性也让瑞典制造业的发展一直遵循着知识密集型、灵活高效型和节能可持续发展型这些原则。
如今瑞典的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以上已有20年。瑞典积极鼓励全社会科技创新,并且研发投入中有2/3都是来自大型企业。机械与运输设备、电子与通讯、清洁能源、环境技术、生物医药等都是瑞典科技创新的优势领域。
瑞典创新局不久前提出该国未来制造业在创新研发前提下实现再工业化的愿景:“2030年,瑞典有望成为研发与制造高级产品与服务的少数国家之一。”创新局指出,瑞典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带来含金量较高的产品,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才,并打造了良好的创新职业科研氛围,也保留了一大批技术娴熟的技能人员。瑞典工会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林德指出,这种制造业的再次繁荣被一些学者称为“积极的去工业化”,而从生产率及其在实际产出中所占的比重看,这其实就是“再工业化”。“再工业化”代表欧盟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高端制造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如今,瑞典的“再工业化”已经让瑞典的中小企业保持了持续的创新动力。在瑞典,技术研发多在企业进行,而在某一行业或领域往往以一两家大型企业为龙头,在他们的周围又集聚了很多中小企业与之配套。很多中小企业大多针对大型企业的需求开发大量创新产品,但不急于自己进行产业化,而是将这些成果转让给大型企业来进行产业化,然后这些中小企业就可以有更多精力、成本投入更多研发创新。这样一个完整的创新产业链,创新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也非常值得中国学习。
官产学研紧密合作与交流
创新需要完善的知识流通体系、鼓励创新与保障创新者的利益的政策与法规、丰沛与健全的风险资金市场支持以及政府与创业者紧密的合作与交流,所以创新必然需要官产学研之间形成稳定的支撑体制。在瑞典,瑞典国家创新局(VINNOVA)是代表瑞典政府构建创新体制的具体执行者。
目前,VINNOVA主要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一方面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科学研究与孵化器等商业化项目连接在一起,使这些研究成果获得进一步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资金;另一方面,VINNOVA还从企业和公众需求入手,主动发起项目,交由研发工作者开展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研究工作。
另外,创新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所以取得创新所需要的资金对于保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力非常重要。VINNOVA向美国学习了一套名为“中小企业创新研发项目”的模式,由政府和中小企业共同投资进行研发。创新局每年有20亿瑞典克朗的预算,完全用于资助4000个企业的创新项目。该项目自2005年开始实行,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让瑞典的中小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大批中小企业申请到该项目资金,企业在与政府的共同投资过程中降低了风险,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也快速上涨。
如今,瑞典创新局对瑞典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正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深入的国际合作。其中,瑞典与中国在未来通信系统领域的合作现已启动。为此,瑞典创新局与中国科技部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瑞典与印度在医疗领域的合作也已开始,除此之外,还有与美国在交通安全研究领域的合作,以及与日本在跨学科生物技术方面的合作。这只是全球合作的几个范例。瑞典创新局还负责推动瑞典参与欧盟框架计划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