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工作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的工作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的工作内容

会计的工作内容范文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也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优良的发展前景。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因此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具有了其不忽视的重要性。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研究,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全面提升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的完善性和系统性,将为我国的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奠定更加稳定的基础。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事业单位;发展;改革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稳步推进事业单位财政改革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进展,促进其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财政部在2012年12月正式颁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且在2015年1月1日,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正式实施工作。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全面制定和有效实施,对我国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的同时,也为我国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研究,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包含的内容和理念全面的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改革进程中,可以促使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完善性和系统性,进而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奠定更加稳定的基础和提供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

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研究,首先应当明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我国的所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流程。国家事业单位的会计分布结构包括: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以及三级基层会计单位。事业单位在设定和应用会计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所规定的规章制度,有些项目可以根据行政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事业单位核算的资金单位为“元、角、分”。制度执行开始,各个地区的事业单位应当立即停止原有执行的制度,全面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中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的基本内容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不存在盈利目标,属于社会性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收入和经济支出以及其他经济状况的系统性掌握。由此可知事业单位的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国家的经济收入保持稳定性、平衡性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事业单位的核算工作的开展,更需要根据时代的需求和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完善,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的提升,进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保障奠定稳定的基础。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方式和内容研究

在明确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的基本内容后,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研究,可以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内容分为以下几点:

(一)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全面的改革会计主体

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首先应当开展会计主体的改革工作。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会计主体的划分有着明确的规定,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项目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化。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主体的改革工作,也应当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项目详细分为:资产、负资产、纯资产、资金进项、资金支出,从而实现会计要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提升,可以有效保障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核算工作时获得更加明确的参考信息。同时在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模式下,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以其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的预算工作为核心,因此会计核算工作最终得出的结果往往与事业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不相吻合。根据这一情况,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的基本财务经济状况为基础,根据事业单位的各个时期的基本经济状况开展详细的核算工作,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内容和结果与事业单位实际的经济状况保持一致性,从而使得我国的事业单位开展资金分配工作的工作过程更加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实现了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的全面提升,为社会的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力。

(二)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内容

在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进程中,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的核算工作没有分别进行,应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内容,将国库统一支出、国家收入支出分别划分、社会经济管理、部门核算以及部门财务预算等各项内容与传统的会计核算内容相结合,可以实现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内容的完善性的全方面提升。同时针对传统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不完善之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两项新的项目应用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进程中,进而确保事业单位的会计结余核算和会计结转核算两项工作能够分别开展,单独核算,进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精确性的保障。

(三)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变革传统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开展进程中,主要是应用“固定资金”和“固定基金”两个模式表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基本状况,由于“固定资金”和“固定基金”两种模式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进程中的应用,不能够真正地、细致地反映出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因此也无法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的财务数据。应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根据这一现状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变革传统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以“非流动资产基金”和“累计折旧”两项新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代替了“固定基金”这一传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模式。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应用下,事业单位在开展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对应的冲减方式评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并且在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摊销的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虚提”在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进程中的有效应用,进而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测评工作的开展的精确性。

(四)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完善“基建数据”的录入系统

应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完善“基建数据”的录入系统,可以有效促使事业单位的“大账”内容更加具有全面性。在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的模式中,会计“大账”的内容没有将事业单位的建设工作的开展的收入和支出状况整合其中,而事业单位的建设工作的开展的收入和支出状况需要建立独账,单独的开展资金的统计工作。在降低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开展环节相对分散,缺乏对接性。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进程中的应用,将事业单位的建设工作的开展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与事业单位的“大账”核算工作的开展相整合,则可以在增强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效率的同时,实现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开展环节的有效对接,进而保障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事业单位的建设工作的开展的收入和支出状况的核算工作,与事业单位的“大账”核算工作的整合,也可以增强事业单位对于其建筑工程的资金支出状况的掌控力度,降低了不必要的建筑工程资金支出状况的产生的可能性。

(五)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增强会计核算体系的应用说明的明确性

会计核算体系的应用说明的明确性,是确保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有序地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根本所在。在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当中,由于其体系缺乏明确性,因此很容易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在开展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漏算或者是重复算的现象,无法有效的保障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的工作质量。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进程当中,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增强会计核算体系的应用说明的明确性,并且对于会计核算体系的项目和结构进行重新的规划和修改,建立起明确的“编号管理制度”,按照顺序为会计核算体系的各个项目建立明确的编号,并且对于这些文件明确地按照编号进行整合、存储和被备份。增强会计核算体系的应用说明的明确性的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的工作质量。同时资金资料的规划的明确性,也可以使得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资金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地获取相关的资金资料,进而增强了事业单位的资金分配和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的高效性和精确性。

(六)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进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结构和体系

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也是反映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文件之一。因此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进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结构和体系工作的开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用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核算制定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实际状况的全面反映的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在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上充分地体现出事业单位的财政负债情况,可以使得事业单位在开展资金分配和资金规划工作的过程中,资金的分配方向更加具有明确性。同时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结构和体系,也需要将事业单位的每个年度的补助状况、支出状况以及盈余状况体现在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的内容当中,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的内容的全面性的有效提升,为事业单位的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方式和内容研究,可以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内容分为: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全面的改革会计主体;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内容;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变革传统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完善“基建数据”的录入系统;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增强会计核算体系的应用说明的明确性;以及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进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结构和体系共六个方面。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方式和内容研究,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理念应用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可以为我国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四、结束语

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研究,首先应当明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的基本内容,进而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研究。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研究,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保障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的完善性和系统性,可以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性的有效保障。

作者:刘丹丹 单位:西安市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玲丽.收付实现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局限性及改进思路[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01):72-74.

[2]周云晖.事业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及权责发生制在核算中的利弊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111.

[3]邵淑莉.浅析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05):18-19.

[4]陈平平.对我国会计制度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2:4.

[5]常凌杰.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面临的挑战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67-69.

[6]潘力峰.事业单位会计在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1):190.

会计的工作内容范文2

一、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会计工作的发展现状,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会计工作人员的问题

会计工作人员是会计工作的直接操作者,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总体状况。目前会计工作人员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不管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都是连续的,稳定的。因此,会计人员队伍也应该是稳定的,这既有利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也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准确性。目前我国的各企业单位中,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人动,员工福利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企业内部稳定的长期会计工作人员很少,有些企业的会计岗位甚至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有多次人员变动。会计人员的频道变动,导致会计工作中交接量大,新员工适应岗位时间长,对企业会计状况不能有深入了解等多种情形,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会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问题也是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较严重的问题。

其次,个别会计人员工作能力不够。会计工作对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管是对会计账簿的填写,还是对会计报表的分析,都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在今天,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融入各行各业中,会计岗位也不例外,目前会计工作与计算机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就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中,很多会计人员在未经过严格考察的情况下开始工作,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工作经验欠缺,不能按照相关规定从事会计工作,最终导致企业内部会计信息混乱,账簿错误等现象,进而为会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必要的障碍。所以说,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完善也是当前会计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次,会计人员总体素质需要提高。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而言,除了工作能力的要求之外,个人素质也非常重要。会计工作人员是典型的经济领域的工作人员,每天与大量的现金和资金流打交道。因此,受到的来自于利益上的诱惑就会很多,正是因为如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一般会很高。以我国目前会计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有些会计人员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做假账,挪用资金等,这样的行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对于国家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也有巨大的威胁。所以说,提高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是会计工作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会计工作方式的问题

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会计工作方式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会计工作是计算机系统与人的结合来完成,但是大部分工作仍然由会计工作人员处理,在工作方式中,并没有完全稳定的会计工作模式,而会计工作本身应该是稳定的,有规律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找到解决策略。目前我国的会计工作在工作方式上存在问题,导致资产定期盘查制度缺失等现象,最终使得企业的资金长期处在账实不符的状况中。此外,在工作方式中,会计工作应该是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工作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中会计工作人员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工作内容的沟通并不多,很多会计人员会认为会计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这都是错误的,只有在了解各部门日常运作情况的前提下,会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由此可见,会计工作在工作方式上依然存在着问题。

(三)会计工作内容的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外,当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在工作内容方面的问题。目前很多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都非常的单一,只是传统会计工作中的一些内容,而事实上,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今天的企业运作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复杂程度更是明显提高,与之相对应的,会计工作的内容也应该变得丰富,但是当前的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虽然有所变化,但是与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是不够的,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会计工作达到企业的要求,造成企业发展的障碍。此外,目前存在的会计工作信息失真等现象,与会计工作内容存在问题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会计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还需要解决工作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拟对其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第一,建立会计人才队伍。稳定的会计人才队伍对于企业会计工作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任何企业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会计人才队伍,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队伍或大或小。会计人才队伍的建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现有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现有会计工作人员更熟悉企业的发展情况,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获得人才的效率,同时减少成本。二是通过招聘获得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一般掌握最新的会计知识,对于新的理论有更好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改革会计工作方式。改革会计工作方式,首先就要在会计工作中实现人员与计算机的有效配合,避免因人员与计算机配合出现问题导致的部分工作没能完成,而有些工作中人员浪费的现象。其次就是加强会计工作人员与其它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工作内容方面的交流,使得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在会计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

第三,完善会计工作内容。完善会计工作的内容,就是要在当前会计工作的基础上使得会计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首先,企业之间要注重经验的交流,不仅是同行间的交流,跨行业交流也很重要。其次是会计工作人员要在熟悉本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创新会计工作内容,实现会计工作的全面和有效。

会计的工作内容范文3

1.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主体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主体过于单一,极易导致核算的内容不全面,从而使会计成本核算不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企业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而核算主体较为单一化,则会影响核算数据的有效性,进而不能为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为企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问题和提高企业隐患发生的几率。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关键,而核算工作不能做到有效性,则会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带去极大的不便,不利于企业更好的进行经济管理,也容易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2.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内容较为复杂

我国煤炭企业多为大中型企业,进而使企业更为复杂,而有待进行会计成本核算的数据信息等较为复杂。因此,给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首先,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煤炭企业长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复杂的数据,而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则需要对所有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所以加大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量。其次,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进而使工作人员的核算工作需要反复进行,不仅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而且也不利于我国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实现简洁性和高效性。

3.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内容较为片面

煤炭企业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对其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更应该注重内容的全面性,然而,目前我国的煤炭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内容较为片面。影响我国煤炭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因素有许多,所以在煤炭企业进行核算工作时,要注重对方方面面影响因素的考虑,如果企业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时不能充分考虑到全面的内容,则难以保证企业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煤炭企业的结构虽然比较复杂,要想做到核算工作的全面性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有全面的认识,则较为容易将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得更为有效。

4.煤炭企业缺乏会计成本核算意识

煤炭企业的会计人员缺乏成本核算意识,则会为企业引发较多的问题,而且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对企业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会使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和难以解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中,较多的会计人员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都不重视,从而导致企业不能更好的把握核算工作内容,也不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更会给煤炭企业加重不必要的负担。此外,企业缺乏会计成本核算意识,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而影响到企业员工的道德水准,因此,企业不能更好的实现发展目标。

二、煤炭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突破

1.完善煤炭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主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的规模迅速壮大,所以,煤炭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更好的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我国煤炭企业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时,其主体过于单一,因而需要企业丰富核算的主客体,以确保核算更具有效性。首先,煤炭企业应该采取放权的对策,将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放在适合核算的部门进行,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整体的核算成本和核算难度,而且可以促使下属单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其次,丰富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进行核算工作时,考虑到方方面面,从而确保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优化煤炭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

首先,煤炭企业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时,要遵循系统性原则,确保核算内容的全面性,进而可以提高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其次,煤炭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企业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核算工作,才能确保核算工作的有效,进而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最后,要明确会计成本核算的对象,尽可能的采取简单的措施和手段进行核算工作,既提高核算的有效性,又可以使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充分发挥真正的价值。

3.提高煤炭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

我国煤炭企业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十分重要,对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如果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那么就可以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反之则不然。然而,企业要想做好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充分发挥其职业水准,因此,提高煤炭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的更好发展。首先,对会计成本核算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其次,煤炭企业在吸纳人才阶段,不仅要注重应聘者的学历和专业,而且要注重应聘者的能力,进而确保企业吸纳的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我国煤炭企业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促进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更加有效。

三、结语

会计的工作内容范文4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优化措施;分析讨论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强我国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控能力,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机制更加科学、合理,推进事业单位资金的良好运行,新会计制度也应运而生。此项制度的出现,给会计核算工作内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怎样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效避免各类问题的出现,并使用新制度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对核算内容方面产生的影响

通过运用新会计准则,有利于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有利于对当前的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改善与升级,不断强化财务会计的各项功能,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使事业单位更加明确自身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的规范性与完整性。

(二)对会计信息方面产生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以及会计信息提出了新标准,使会计信息更具精确性与合理性。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出现私自调整的现象,才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科学性,为预算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由于当今时代的发展进程相对较快,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也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建立更加透明的财政管理系统,才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由于传统的会计信息制度具备较强的滞后性,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难以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所以,必须要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才能获得更加准确的报告。

(三)对财务报表方面产生的影响

在会计核算管理过程中,财务报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之前,报表主要反映收支问题,但由于财务报表具有片面性,难以反映事业单位的财政情况,也会导致信息的核对以及审核具有较大的难度。通过运用新会计准则,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提升信息的精确性与合理性,降低信息核对以及审核的难度。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存问题

(一)信息化构建不到位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信息化水准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自身的管控功能与常态化发展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信息化构建工造缺少重视,致使信息化构建工作落后。让其只能做一些较为单一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能达到事前预期、事中管控和事后剖析的要求。增大了汇集和剖析有关财务信息数据的工作量,损耗了更多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而且在人工操作时难以规避错误,致使统计出的信息数据与真实情况有一定的偏差,偏离预期目标,很难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和效率。

(二)会计核算机制不健全

在新会计制度的影响下,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中开始套用会计机制,盲目使用业务部门的管控办法,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全面的调研考察。这种死板的管控办法,虽然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中各项工作的执行效率,但若不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则很容易在会计处理工作中出现很多“误区”。年末结账时,需要调动众多账目,极易影响各部门绩效奖励的发放,不助于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因为缺少规范、合理、健全的会计核算机制,所以各类报销费用的归属较为随便,账目无法做到实时更新,财务信息数据的汇整剖析不准确,这很不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中日常管控工作的不断进步,以及会计核算工作整体效率及质量的提高。

(三)内部管控工作执行不到位

部分事业单位中的从业人员认为,一切资金的支出应由人去管控,所以对会计核算工作缺少一定的监察和管控。首先,是会计核算职位中的内部管控工作执行不到位,对事前、事中、事后经济工作的管控没有根据有关会计机制开展。其次,如果无法全面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必要性,那么会计核算工作则缺少规范性与合理性,极易造成财务部门的“特殊独立性”,财务信息数据无法得到实时监管,这样的情况极易让事业单位内部滋生腐败问题。

(四)思想认知滞后

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机构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忽视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当中的会计核算问题。首先,事业单位缺乏先进的思想认知,难以全面理解会计核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事业单位很容易将会计核算作为一些基本内容,并没有进行全面的探讨,从自身认为只有进行收支核对,便能够完成会计核算内容,这种方式便会导致会计核算工作仅流于表面形式,难以进行完善与改进。其次,虽然新会计准则及时得到了实施,但众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对该项制度进行仔细的解读,始终沿用传统的核算方式,停留于之前的状态,如果不能够及时的端正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便难以满足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实际需求。

(五)会计核算方法和队伍力量无法满足新会计的要求

由于当前事业单位的核算方法并没有得到升级与改进,难以满足新会计制度的具体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便难以优化会计核算。在运用传统会计制度开展工作时,事业单位的要求相对简单,但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以及对会计核算的计量基础产生的较大影响,提升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在会计核算的人才管理上,事业单位并没有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导致当前的会计人员始终短缺,由于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核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加上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审核所需的设备较少,便难以提升会计核算的整体效率。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出台,能够满足事业单位管理的实际需要,实现财政管理的升级与改革,符合当前的发展需求。新会计制度在范围、结构以及内容方面都与原来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会计核算方面,能够有效地拓宽核算的范围,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够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行。

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优化措施

(一)规范、合理地编制财务报表

在新会计制度的规定下,事业单位必须对财务报表编制的合理性及相关规定开展较为全面的剖析,全方位地展现出报表的编制情况,并严格根据会计核算准则开展评估与剖析工作。在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报表编制的时候,单位可以借鉴对应的会计科目,严格根据权责机制的规定对会计核算科目开展调控。并以此基础,编制出较为健全、全面、清楚的财务报告。另外,在进行编制预算的时候,必须对事业单位编制出的收支预算同上年度财务经济情况开展科学匹配,剖析编制出的初步预算规划是否合理、有效。在此前提之下,结合本年度经济规划、发展目标以及对应政策等因素,进行实时督查,保证督查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精准性、保证预算编制工作有序进行。

(二)提升会计核算工作者的整体素养

首先,要提升事业单位管理者对会计核算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在聘用工作人员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其次,汇整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内容,全面使用各类学习机会,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研讨会,让有关工作人员产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强化自身法律观念的意识,培育其自主增强自身的整体素养。最后,经过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和专业知识,协助事业单位降低运营成本,达到单位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构建科学健全的会计核算目标

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时候,事业单位必须对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给予相应的重视,以保证会计核算最终结果的精准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在某种程度上,财务报告是事业单位工作不断延展和扩张的关键。所以,在管控财务运营工作的时候,会计核算部门必须对此项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全面展现出其在增加事业单位问责制、提高管控水准等方面的实际影响作用,实施高效的成本管控工作。

(四)改进会计核算机制,增强财务信息化的构建

事业单位要融合自己的发展特征以及经营管控的实际情况,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着手,学习吸收其他优质事业单位财务管控体制的有关内容,主动构建和健全配套的会计核算机制。并选用科学、规范的预算管控办法和成本管控方式,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准,为会计核算标准化水准供给制度上保证。另外,在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前进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必须利用大数据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增强财务管控信息化的构建,使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得到高效的结合,规避信息孤岛的现象出现,进一步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进行打下夯实的基础,使其可以更好地顺应新会计制度的有关要求。

(五)完善内部管控机制

建立和完善内部管控机制,既是确保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会计核算数据真实性、健全性的前提条件。所以,事业单位集各部门管理人员一同讨论、健全内控机制,学习吸收其他优秀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关键和办法,主动建立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现状的内控机制,构建强有力的内部管控机制,实现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控、记录、监察、核查等不相容职位的解离,定期清点和抽查资产,规避事业单位资金损耗的情况,逐渐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

(六)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

在传统模式下的会计核算管控中,只需遵守三种预算管控方法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新会计制度取消了此项规定,不再对预算管控方法作出统一要求,而是固定在编制各类预算标准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思虑资金的来源渠道、属性和应用范围。以资金的分配均衡为科学核算的日常标准,拓宽收入来源,降低不必要的开支,确保资金运行顺畅。

(七)会计核算管理的变更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涵盖范围以及分工提出了更加清楚的规定,这也是事业单位增强内控机制构建的要求。所以,在新会计制度的影响下,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增强对自身的内部管控工作,健全内部管控机制的构建。在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还确定了会计核算工作要重点关注的信息数据。在以信息化管控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环境下,信息化建设之路是会计核算工作不停进步的首要途径。

(八)会计内容变更

首先,在新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了一些改变:新会计制度中增添了一些新的会计核算内容,如:可以展现出固定资产在应用时的有形与无形资产的累计损耗,“非财政补贴结转”和“非财政补贴结余分配”,增强结转与结余项目的分开核算。这些新增内容,有利于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更加精准地管控资金。其次,会计报表构架的调动中最明显的调动内容之一就是会计报告的主体构架体制需要包括三个报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收支表和财政补贴收支表。这些报表的加入让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变得更加规范、健全。在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必须贯彻落实资金专款专用的行为准则,记录每笔预算资金的划分和应用情况,以此确保预算、分配和支出的统一性,从基础原则中对各类资金的应用情况进行约束。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总支出可划分成业务型支出和运营型支出。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资金的使用情况合理选择项目支出。项目划分的规范性有助于合理、科学地进行会计信息录入、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工作。

(九)增强对会计核算内容的管控

1.重视各类会计核算法律法规的构建会计核算工作是保障事业单位资金可靠性以及事业单位全方位前进的首要工作内容。所以,在贯彻落实此项工作的时候,要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法律法规观念。按照会计核算工作的特征,构建操作性强、有针对性、规范合理的管理机制。并以此项机制为标准,把各类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内容执行到各部门和个人中,为合理、科学的会计核算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2.增强对资金预算和固定资产的管控在开展资金预算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做到科学编制、严格落实、全面监察,从基础上对工作进行管控,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可行性。此外,还应定期清点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实时监管和把控各类资金或资产的使用情况,促进会计核算工作更加科学与规范。

结语

会计的工作内容范文5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环境;适应性研究

会计基础工作在会计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整体的会计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健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压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体制,就必须要最好会计基础工作。但是,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理解和研究较为匮乏,企业的会计工作长期得不到有效管理,也就很难顺利开展企业的会计工作。因此,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制,积极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综合能力,这是企业目前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一、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一)政治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政治环境和会计基础工作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常情况下没有直接的联系。对于企业而言,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环境下,会计工作始终是处理经济效益关系的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和政治特征。因此,会计工作和政治环境具有一定的间接关系,如果政治环境发生了变化,经济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也会产生一定的改变。换言之,政治环境直接决定着经济环境,而经济环境直接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与此同时,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市场经济体制和监管政策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二)经济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会计基础工作和经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体系是伴随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具有很强的引导性作用。在不断变换的市场经济体系下,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企业会计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以及会计规范都会伴随经济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健全,同样会促使会计工作内容的健全,也会不断拓展会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全,会提升市场活力,也会更有利于企业长久健康发展,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也会逐步得到完善。另外,市场经济的调控措施也会对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计工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力度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法律制度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而言,法律制度环境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详细来讲,法律制度环境即是指政治环境下的法律体制和政策对企业会计工作产生的作用。如今,《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法》都对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些与会计有关的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但也保护着它。总而言之,法律制度不仅有效引导着会计会计基础工作的方向,而且对其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四)教育和文化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教育和文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和文化环境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针对会计基础工作而言,教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就会促使人们形成不一样的思想观念,思维观念直接决定着会计基础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人们的思维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理论和会计思想的形成,这也为会计工作发展指定了一个方向。与此同时,会计从业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环境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会计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所以,教育文化环境对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速度逐步加快,就会计领域而言,科学技术已经为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有效提升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推动了会计基础工作的不断发展。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经济体制市场信息的变化都能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传递和管理,大幅度地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有利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方式和内容的改善。毋庸置疑,科学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应用,有效推动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提升了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避免了因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的失误,促进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科学技术为会计基础工作方式和内容的改善提供技术基础,从而促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更好地发展。

(六)管理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会计基础工作和管理环境具有直接关系,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和管理环境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力度直接决定着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其对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着制约和引导的双面作用,通常情况下,管理环境决定着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监管方式的确立,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监管方式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正常执行具体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监管体制是促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石,内部监管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具有引导性作用,两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二、目前我国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一)新经济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健全,经济环境也时刻发生着变化,企业的竞争压力持续攀升。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会计问题层见迭出,这也为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不断提升会计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提升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其次,科学合理地建立会计机构,促使会计机构组织标准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展开。再次,增强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保障企业会计工作的高效平稳运行。最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标准的系统化,增强对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监管和掌控。

(二)新法律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伴随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健全,经济环境也时刻发生着变化,和会计基础工作有关的法律政策不断出台,这都为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要积极了解新的法律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规范会计工作,积极提升自身的会计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确保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环境适应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新社会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会计基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从前企业对会计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要求较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会计从业者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的不良现象。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日趋复杂,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逐步提升,对会计从业者得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和会计从业者要清醒地意识到会计基础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作用,努力提升自身的会计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从而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综合水平,努力满足新社会环境下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最终推动企业长久健康发展。

(四)新科技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兴科技产品不断涌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普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步走进了会计领域,这也促使了会计基础工作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首先,会计机构组织的扁平化发展和服务聚集化发展,随着新兴科学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和应用,着对会计从业者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会计体系的构建,将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会进一步促进会计工作朝着实时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五)内部管理的改变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如今,现代化企业的管理逐步向着开放化和透明化的方向发展,以顺应时展的趋势,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另外,企业的内部监管体制逐步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较为重视整体的经济利润。与此同时,信息管理是当今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要及时关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家的经济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企业内部管理变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各项挑战,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会计基础工作适应环境变化的必要措施

(一)转变会计管理工作的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普及,和会计基础工作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对会计基础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现代企业和经济组织要及时转变会计管理工作的观念,积极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变化。针对会计财政机构而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财务支出数额,有效改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努力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要不断增强对会计部门的监管力度,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奖惩政策,明确每一个会计工作者的职责,确保责任到人,从而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另外,要加大会计基础的管理力度,会计管理是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保障,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切实履行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权

针对会计基础工作而言,要注重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首先,实施问责制度,不断增强管理者对会计机构的监管力度,努力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水平。其次,建立健全的会计信息体制,将有效提升会计提出工作的综合水平。同时,要不断增强会计从业者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其的综合实力,为改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提供人才支持。再次,注重会计监督工作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大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积极提升会计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增强其的职业情感素养。

(三)单位内部统一思想

单位内部统一思想是提升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基础,单位内部的各部门要及时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努力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在企业的内部,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为会计基础工作的综合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会计机构也要不断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管体制,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结论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不断提升会计基础工作和环境的适应性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提升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必须及时转变会计工作管理理念,积极贯彻落实会计工作的监管权,促使单位内部各部门统一思想,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慧.新时期会计基础工作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2014(04).

[2]袁杰.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2013.

[3]袁静.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6(05).

[4]赵爱侬.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7).

会计的工作内容范文6

关键词:PST-CCE人才培养模式;财务会计;教学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重构

1引言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处于转型期,正在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持续推进教学改革。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是继会计学基础之后、高级财务会计之前开设,其实务性非常强,特别强调实际应用。然而,许多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务、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这并不符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教师教、学生学都很被动,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重视知识塑造而轻视专业能力培养;二是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于知识体系介绍,与企业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不相协调,容易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脱节。因此,需要对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其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思考。“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始终为沈阳城市学院所坚持着,并且在其指导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PST-CCE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在总结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在了解学生实际、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的,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新视角,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加以探究。

2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会计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2.1PST-CC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教学。PST-CCE源于国际著名的CDIO教学理念,在构思、设计、实施、运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理念。PST-CCE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强调情景化教学。在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课程的时候,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较早地感受企业工作情景、了解企业内部实际,“上手快、接地气”,这样在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快地融入和适应工作环境,从而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2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课程内容的设计由课程教学目标直接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具有导向作用的。当前,许多高校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普遍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财务核算知识这方面的培养,往往忽视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着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对财务会计课程培养目标进行重新界定是很有必要的。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视角,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可以以会计岗位为依托,注重知识转化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岗位能力。具体来说,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知识目标:了解各会计岗位的核算任务和流程,掌握各会计岗位的具体会计核算内容。具体来说,使学生了解财务成果岗位、出纳岗位、筹资岗位、材料岗位、涉税岗位、往来岗位、投资岗位、工资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9个会计岗位的相关核算任务和流程,掌握上述9个会计岗位的具体会计核算。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各会计岗位的核算能力。具体来说,使学生具备出纳岗位、材料岗位、往来岗位、投资岗位、工资岗位、涉税岗位、筹资岗位、财务成果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9个会计岗位的核算能力。素质目标:强化岗位责任制,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3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重构

3.1课程内容设计思路

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以会计岗位为依托,按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逻辑路径,来设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以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具体来说,首先以企业财务会计相关工作岗位分析为起点,在了解企业会计人员分工及会计岗位设置情况的基础上,梳理出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岗位,通常包括财务成果岗位、出纳岗位、筹资岗位、材料岗位、涉税岗位、往来岗位、投资岗位、工资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9个岗位,并明确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其次,在了解各会计岗位人员工作任务与时间分配的基础上,梳理出各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列出清单。随后,根据各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梳理各种任务的主要工作过程或业务流程,并进一步分析各会计岗位人员完成工作任务或执行工作过程中需要了解或掌握哪些财务会计知识?同时需要具备哪些专业能力和素质?最后,遵循上述思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按照会计岗位将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整合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再按照主要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细分为若干个模块。同时,在每个项目或模块中增加岗位职责、岗位核算任务、岗位核算流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景导入等内容,让学生明确每个会计岗位的岗位职责、核算任务、业务流程等内容,了解完成每个项目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带着任务来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2课程内容重构

传统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会计理论以及核算知识的介绍,这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因此需要对其重新加以构建。沈阳城市学院会计学专业教师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岗位为依托,按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后的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包括9个项目,。不难发现,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内容主要是按照会计六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它侧重于会计核算知识的介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整合后的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立足于会计岗位,学生通过了解财务成果岗位、出纳岗位、筹资岗位、材料岗位、涉税岗位、往来岗位、投资岗位、工资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9个会计岗位的相关岗位职责、核算任务和业务流程等,更容易掌握上述9个会计岗位的具体会计核算内容,进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岗位核算能力。

4结论

本文以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对财务会计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以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同时,以会计岗位为依托,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构与整合,将其整合为财务成果岗位、出纳岗位、筹资岗位、材料岗位、涉税岗位、往来岗位、投资岗位、工资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9个会计岗位的核算,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会计岗位核算能力,促进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