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1

1.经济规模较小

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农村经济规模比较小,城乡经济比例为“二八结构”,即超过80%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城市,而农村区域经济仅仅站到20%左右,而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样明显。农村区域经济规模小的客观现实意味着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在经济发展实力不够,这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先天不足。

2.产业结构落后

农村产业结构比较落后,从一二三产业结构来看,农村第一产业比例比较大,而二三产业的比例比较小,这反映出来了农村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我国农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有限,集约生产经营还没有普及,这导致第一产业本身生产率不是很高,同时二三产业的落后也拖累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3.经济发展不均衡

从农村区域经济内部发展情况来看,同样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情况比较强严重,东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目前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非常落后,绝大部分的贫困地区都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也基本上集中这些区域,这种不均衡对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负面影响。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阻碍

资金、人才、设施等是经济发展的三要素,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主要就是因为这几个方面要素的阻碍。

1.金融支持阻碍

资金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落后,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金融体制还不够完善,这导致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不足,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阻碍。我国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都集中在城市,农村的金融服务供给非常有限,金融机构数量更是稀少,农村居民以及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需要基本上得不到有效的满足,而目前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没有必要的金融支持,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质量。举例而言,一个农民要承包土地,扩大经营,但是因为贷不到款,就难以采购扩大规模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设备。

2.人才资源阻碍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人才资源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资源要素,可以说目前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农村人才资源数量少、质量差的客观现实严重的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少、教育质量较差,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更是的严重匮乏,这导致了农村区域高素质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农村地区在人才吸引力方面比较弱,没有人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同时农村地区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情况,这进一步的加剧了农村地区人才的短缺,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举例而言,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因为人才短缺就很难在农村发展起来。

3.基础设施阻碍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一直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大量的历史欠账,诸如交通设施、文娱设施等等都与城市之间有着较大的落差。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导致了各种资源运输流动受阻,同时更是对于地区的招商引资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毕竟对于投资者来说,基础设施是其非常看重的一个条件,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很难吸引到投资者,经济发展自然也就是无从谈起。举例而言,如果农村交通设施不完善,农产品加工后不能通过便捷的交通及时输送到各个地区,则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三、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针对目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人才、基础设施阻碍,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努力,有效地破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阻碍。

1.给予大力金融支持

金融未来将会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农村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的构建与农村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农村实际情况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我国金融资源要适度向农村下沉,国家出台相应的金融扶持政策,来鼓励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进行网点设置,开发出来适应农村需要的各种金融产品,为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2.加大人才资源开发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就是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良好的人才资源队伍,从而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资源发展的需要。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政府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将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要求进行挂钩,加大人才资源的供给。同时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需要农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提供给人才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及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农村来工作。

3.注重基础设施优化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4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尽管国家在前几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以西部的GDP增长速度为1相比较,1998年东西部比为1.43:1,2002年扩大为1.57:1。人均GDP,2002年西部约600美元,东部则为1700美元,东部约为西部的3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2、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5、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6、“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2、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3、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4、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现在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成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因此,协调区域市场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中最为关键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3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通过图表、文字材料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区位因素的思路是:先进行区域定位,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然后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辨认地形特征、分析河流和交通线等信息,同时注意既要分析有利因素;又要分析不利因素。

【典例精析】(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节选)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第(2)题,问题指向“用水的来源”,一般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季节性冰雪融水、永久性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河流水等。依题意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大约50毫米,降水较少;又由东部有山地、雪线等条件得出,沿岸地区芦笋种植水的来源肯定不是雨水,而是地下水、冰雪融水和河水等。第(3)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同学们可根据自己选择的观点来回答相应的理由。近几年高考中此类型的试题出现较频繁,同学们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观点和理由相统一,选择一个观点回答即可,不需要正反两面都答。

参考答案:(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发展芦笋种植能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就缺乏,种植芦笋会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考点二:农业布局特点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区域内部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差异,我们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如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东部平原:以种植业为主,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有春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大豆等。西部高原: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畜牧有呼伦贝尔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的东北红牛。‘山区:以林业为主,主要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三大林区,主要林种有松树用材林、辽东丘陵柞蚕茧和辽南延边苹果等经济林。

2.我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目前东北地区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水稻。东北商品粮基地就其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而言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但它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又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异同:相似之处: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雨热同期,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不同之处:美国是家庭经营,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一般是国营;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社会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优势,而我国大面积可耕荒地是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

3.其他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典例精析】读我国某地沿西北一东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图(见下图)及相关气候资料(见下页表),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文信息判断C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各是什么?

解题思路:第(1)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我国某地沿西北-东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图”可判断出。C山脉的大致走向应该是东北一西南,且东侧年降水量约大于400毫米,西侧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综合积温信息可推出C山脉为大兴安岭,其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第(2)题,A地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量较少,牧草生长茂盛,因此适宜发展畜牧业。B地位于季风区,降水量较多且地形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C地区为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参考答案:(1)大兴安岭

(2)A地适宜发展畜牧业,B地适宜发展种植业,C地适宜发展林业。

考点三: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使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总结如下:

【典例精析】(2012年高考北京文综卷)36.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节选)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第(4)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影响,答题时要注意从收入、就业、相关产业等角度人手。第(5)题主要考查我国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应对措施。考查自然条件的试题比较常见,在平常复习中经常会遇到,答题时要全面、有针对性。

参考答案:(4)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

(5)制约因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等灾害。应对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

考点四:工业地理条件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自然条件: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地形平坦,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2.人文条件:劳动力充足;城市密集;是侨乡之一,利于招商引资;地价低廉;海陆交通便利,但能源、矿产资源贫乏;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发达国家把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至此地区。

考点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产业初期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建立以生活消费品加工厂为龙头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此时,外商投资较小,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较慢。

产业升级阶段:劳动力成本提高,地价上涨,政策优势不明显,地缘优势弱化。此时,珠三角抓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发展机遇,进行新一轮产业调整,推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成立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下面为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模式。

【典例精析】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为其

A.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

B.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C.邻近港澳台地区的特殊位置

D.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解题思路:珠三角的工业结构以外向型为主,对外依赖性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外消费需求减少,因而影响到了珠三角地区工业产品的出口。

参考答案:A

考点七: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和我国沿海的中部,易形成窗口示范性工业区;地形平坦、气候湿润、雨热同期、热量充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好,但夏季易受台风、洪涝灾害的影响。

2.人文条件:劳动力充足,劳动力素质高;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贸易;科技实力雄厚,科技人才集中,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腹地范围广,覆盖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国内外市场广阔;上海作为国际金融、航运中心,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但能源、矿产资源贫乏。

3.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剧增,长三角地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水、噪声等环境污染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就业、交通、住房、医疗卫生等压力大;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国际竞争力弱;区域内部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对策:①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②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③进行产业转移,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④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⑤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⑥加快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加强区域联系。

知识网络:

【典例精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

材料二 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的制约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人为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

(4)鄂尔多斯市规划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根据材料三,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最适宜选择的三类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该题综合性强,考查范围广,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围绕土地利用类型、产业区位因素、城市规划等方面设问。第(1)题要求解读统计图表资料信息,还要联系相关区域自然带等自然地理知识来解答。第(2)题主要考查农业制约条件。河套平原最缺的当然是水,其环境问题是由水资源的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化。第(3)题要求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进行回答,人文角度可从交通、政策、市场、劳动力等方向考虑。第(4)题,解答时要抓住“规划新建一个工业园区”和“产业链”等关键信息,从工业发展方向作答,还要注意图中各产业的百分比和产业联系。

参考答案:(1)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2)灌溉水源土壤盐碱化大水漫灌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4

关键词:公司 区域经济 相互影响

一、引言

公司是按照一定组织形式形成的经济实体,一般是以赢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公司以实现投资人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品或服务换取收入。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公司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公司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2006年甚至达到43%,这说明公司在国民经济生活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见下图)。

二、公司与区域经济发展

公司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区域内公司运行状况,直接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而区域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公司的运营状况,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公司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和主要参加者,是市场的微观主体。第二,公司的生产经营的好坏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生活中诸如下岗失业、生产过热、不正当竞争等许多问题,都于公司密切相关。

2.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第一,公司对区位的选择,需要考虑区域资源、人才、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无论是从古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还是现代区位论,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等,都说明了区域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对公司区位选择的影响。第二,政府对公司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制定和实施法律、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等许多方面,政府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区域要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政策支持,以使公司获取最大利润。

二、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与许昌经济发展的关系

1.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0年,位于河南省许昌市,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的电力装备行业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现有员工9300人,拥有2家上市公司、2家行业研究所、2家国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60多家子(分)公司;在研发机构上,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标准委员会秘书处,3个国家标准委员会秘书处。股票于1997年4月在深圳上市,是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2.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对许昌经济发展的作用

许继对许昌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的许昌,发展势头迅猛,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一阵营,工业利润总额和上市公司数量为全省第二,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等工作都稳步向前。对于此,许继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下表)。

(1)使许昌快速高效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有力的支撑了中原经济区建设

许继集团公司作为我省非资源型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企业的龙头,是我省首家入选中国企业500强的高科技企业。在对许昌产业结构的拉动方面,涉及到服务业、金融、餐饮等许多领域,尤其是对第三产业和工业来说,许昌市对许继就有一万多家配套企业。而且作为助力许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成功的改变了外界对于许昌发展“以农业为主”的印象,提升了许昌形象。

(2)对许昌相关企业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作为龙头单位,许继先后牵头成立了四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许继所推行的精细化管理,荣获了河南省首届“省长质奖”。这些荣誉和创新不仅帮助许继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也成为全省企业学习的榜样,对于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引领河南企业的创新升级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优化了许昌的人才结构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每年都会引进许多名来自全国的优秀大学生,随着大批高科技人才的涌入,许昌社会的人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同时带动了当地的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3.许昌经济发展对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的促进

从区域经济层面看,影响一个公司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政府的行为和政策、市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有自然资源、区位因素等等。许昌的区域经济优势就很好的促进了许继的发展。

(1)许昌区位优势比较突出

许昌位于中原之中,人口400多万,是河南经济强市,也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距省会郑州仅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仅50公里。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311国道从许昌通过,交通十分发达。许昌市教育资源丰富,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92所,在校生994996人,教职工61974人,人力资本相当充足,且现代工业体系齐全,非公有制经济发达。许昌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充足的劳动力为许继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2)许昌政府为支持许继集团的发展,积极吸收域外人才、技术和资金,制定落实对许继集团和相关企业的倾斜政策

充分发挥政府调节管理职能,为许继集团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许昌市为给许继集团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在规划建设的100多平方公里许昌新区中,专门为许继集团“量身定做”成立了以电力装备为主导的中原电气谷,并被纳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核心。在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许继集团的步子不仅迈得更大,而且更快。

三、结语

公司作为区域经济的创造者和改革者,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首先,公司良好地发展,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公司的自身改革与创新,也会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兴则区域兴,区域兴则国家兴”。公司作为经济细胞,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同时,区域规划对公司的发展也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宏观方面,为公司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气候”;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为公司提供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区域经济产业重心的转移,则将影响区域内公司产业结构的调整或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6.

[2]邓宏兵.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费洪平.企业组织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 1994,(6).

[4]刘静,迟柏龙. 论区域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N].吉林日报,2011,(11).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5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指标1.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本文以国民收入增长为核心,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2.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的地域单元的划分和时间序列的选取本文研究采用的区域划分以省为单位,采用统计年鉴上的划分方法,把我国三十个省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大的区域,其中东部为沿海十一个省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八省,包括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西部十二省,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重庆、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本文是基于《中国统计年鉴》的时间序列,时间跨度是2001年至2012年。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和处理选择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代表性很强。而GDP是以地域原则进行统计,所以更能反映某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态,且多数研究者都认为人均GDP(元)指标是最适合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此本文选取我国东部地区的十一个省、中部地区的八个省、西部地区的十二个省的历年GDP(元)数据,并对选取的各省份地区进行加总,得到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历年GDP数据,然后除以各地区的总人口数,算出东中西地区的历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过该指标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更科学。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相关性分析1.计算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经计算,以东中西人均GDP分别与国内人均GDP计算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别都是0.999,0.999,0.997,可见东中西地区的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相关性很高,进一步有力说明了东中西人均GDP与国内人均GDP的统计相关关系较强,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三)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回归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不同区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本文又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别进行线性模型拟合。下面利用Eviews从增长速度方面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进行回归分析的研究。1.从增长速度方面进行的回归分析下面以全国人均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东、中、西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时间序列段为2001~2012年,进行三次一元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回归结果见下表:参数估计的模型如下: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模型一(1)中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模型二(2)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回归模型:模型三(3)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在模型一中,对回归系数的估计为,说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1.0091个单位,因为东部地人均GDP大于其他地区和全国的人均GDP,所以符合实际。同时说明,平均来讲,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对国内人均GDP增长率有较大的贡献。在模型二和模型三中,所估计的参数分别为,说明中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0.771个单位,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增加0.795个单位。西部地区的增长率一直大于中部,所以综合来看,西部地区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起着更大的作用。综上所述,从回归分析的角度看,在人均GDP增长速度方面,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要比中西部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的影响要大,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率的影响作用大于中部地区。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方法和数据1.本文测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方法测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本文采取了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指标和绝对差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趋势和具体特征,从而进一步从经济发展差异方面分析.因此,本文选择下面两种计算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差距的大小。2.数据来源及处理统计数据仍然是2000~2012年间的各地区人均GDP数据,本文所使用的人均GDP如上述是历年各地区GDP总值和历年的地区总人口计算而得。数据处理为分别计算历年东部、中部和西部人均GDP的相对和绝对差距及相对差异系数。

(二)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动情况和趋势1.各区域间以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人均GDP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则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大小和变动方向,下面分别计算东中部、东西部的差距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东部与中部人均GDP、东部与西部人均GDP的绝对差距都在逐年增加,且增加的幅度不断加大,但由相对差距系数的变动来看,东中部、东西部之间的相对差距出现缩小的态势。从相对差距来看,2000~2003年,东部与中部之间的相对差异系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特点,但增幅不大,由51.16%增加到53.60%。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异系数也由58.89%增加到59.92%。在2003~2012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异系数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且东部与西部之间的相对差异系数下降幅度在2个百分点之上,大于东部与中部之间相对差异系数的下降幅度。这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分别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综上分析,中西部地区GDP总量在全国所占的百分比将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东部GDP总量所占百分比将会略有减小,但所占比重依然很大,说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依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量。从人均GDP差距的变动方面来看,虽然中西部与东部发展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不同地区间经济水平的绝对差距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会持续加大。

(三)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与国民经济的相关回归分析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经济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也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具体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下面进行相关回归分析。1.以区域GDP所占全国GDP比重为权重,将全国GDP增长率按区域进行加权分解,分别计算出各地区对全国GDP增长率的贡献率。通过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全国GDP增长中,东部的贡献最大,除2011和2012年之外,其他年份的贡献率都超过50%,贡献率最大是2003年,高达71.7%,全国GDP增长的14.5个百分点中,东部占了1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比东部低,其贡献率在12.4%~28.6%之间,西部的贡献率最低,贡献率在15.7%~26.9%之间(除2012年外),近年来西部的贡献有加大趋势,且逐渐高于中部的贡献率。2.下面以全国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东中西地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一元相关回归分析。利用SPSS计算东中西地区各自的贡献率与全国GDP增长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94,0.776,结合表4可知,全国GDP增长率与中东部的贡献线性相关性最强,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强。但中西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势,东部地区占主导地位将会是长期的趋势。

三、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6

【关键词】统筹城乡 城乡一体化 成都市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不仅体现了经济水平的绝对增长,更体现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二三产业逐渐发展壮大,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在经济总量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地区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基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城乡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如何协调城乡共同发展便成为了重中之重。成都市作为中西部经济金融中心,在2003年全面推行统筹城乡工作,发展独特的成都模式,2007年被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本文选取成都市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数据分析城乡一体化对成都市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

(一)成都市统筹城乡的主要措施

成都市作为我国西部经济中心,区域经济发展对整个西部地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3年―2007年,第二阶段在2007年之后。

从2003年起全面推开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主要的重点在于政府主导,以外力推动为主的城乡规划、政策制度、公共服务一体化,这一阶段的主要措施归纳起来就是以“六项政策”为原则,推进“三个集中”,建设“三个重点工程”:

(1)提出“六项政策”: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2)推进“三个集中”的发展模式:即“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土地经营规模效应,并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3)建设“三大重点工程”的内容和目标:“农业产业化工程”,实现传统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农村扶贫开发工程”,构建多元参与的农村扶贫开发机制;“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推进城乡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均等发展。

第二阶段在2007年之后,这一阶段的改革着力于农村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构建,选择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通过确权颁证来更好的实现土地流转,作为综合配套实验改革的突破点。2008年开始土地确权,在有效的体系建立后,从2010年起推进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收益,同时土地规模化、现代化的经营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总的来说,成都模式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另外再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成都市统筹城乡效果分析

成都市根据上述原则,实施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后,使得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显著成效,本文接下来将对城乡一体化目前的进展及效果进行分析。

(1)城镇化率显著提升,开创城乡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首先,我们通过图1反应的城镇化率的结构变化来看看成都的城市化历程,2002年的城镇化率仅有35.5%,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在2003年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后,城镇化率有了一个显著提升,2007年时已经迅速增长到53.56%,约是2002年的1.5倍,2007年之后进一步的土地流转政策使2012年新型城镇化率已经突破60%,达到60.2%。

从2002年到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007.4亿元增加到573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59.4亿元增加到410.6亿元;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先后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实现了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根据城市化五阶段论,此时标志着成都将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2)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布局,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市化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体现为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城镇化率的提高,它会通过促进企业和人口的集聚,形成新的市场,从而拉动工业化发展。第一,企业和人口的集聚,形成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求,成为一种拉力,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所以城镇化过程与第一产业向二、三级产业转化的过程可以说是同步的。第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数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从而扩大消费。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释放了大量需求,有力推动了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

图3

图2反应了2002――2012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深入,总体来看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远高于2003年之前的水平。1978年,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落后,农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此时成都市的农业人口占比接近80%,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非农人口逐渐增加,但增速比较缓慢,而自2000年左右起,非农人口占比急速上升,在2011年左右,超越农业人口,其占比最终稳定在约60%的水平(见图3)。

(3)推进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初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市场体制。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稳妥推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市场化改革,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城乡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确保了耕地总量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形成了用市场机制鼓励引导农民保护耕地的内在动力。推动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市县两级现代农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物流投资公司,成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渠道多元、机制健全”的投融资力量;制定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办法,引入农业担保和保险机制,增强了农业、农户抗风险能力和银行参与意愿,逐步破解了融资难题。农村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城乡统一的市场体制的形成,赋予了农民相对完整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4)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成都市在近年的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城乡公共服务公平化为目标,努力探索实现城乡居民享受平等的公民权利,公共服务。在统筹城乡进程中,成都市政府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一是不断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扩大卫生医疗覆盖面积,让居民享受公共卫生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加强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提升教师素质和管理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三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四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设施体系方便居民出行,加强绿化建设,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5)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都市围绕“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各区(市)县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定位和重新布局,实行“一区一主业”,努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市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安排项目、资金、资源,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促进产业由主要依靠二产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虽然成都市在统筹城乡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质的提高落后于量的增长。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化率显著提高,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但市民化水平依然较为落后,由于长期存在的二元机构体制的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所以从观念上、社会保障制度、生活方式上来看,大量农村居民并未完全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中,依然存在城市内的二元结构。

(2)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管理比较混乱,产权界定不明晰,缺乏有效的评估办法和监督机制,不能充分维护农民权益。同时,缺乏通畅的信息交流平台,融资困难,土地流转范围窄,规模小。

(3)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之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出现人口过多,环境破坏,空气污染,交通堵塞等“城市病”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4)自然历史文化保护不力,大力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发展,城市建设缺乏地方特色。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接下来的重点首先将放在提高城市化质量,通过完善农村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障体制,使其子女取得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提升市民化水平,使进程农民在城市中有尊严、有归属感的生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认真落实确权颁证工作,使产权得以清晰界定,建立完备而明确的土地流转办法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农民切身利益得以维护。最后,优化空间分布结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避免城市过度扩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维护自然历史特色,保留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参考,2003,(5).

[2]顾益康,绍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

[3]王伟.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趋势概念的重新解读[J].菏泽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