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思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思路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数字城市 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数字城市与数字城市规划

1、数字城市:1998年1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计划与我国的“国家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在国内引起了极大关注。戈尔继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后,同年9月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即数字城市建设的倡议。数字城市(Digital City),也称信息港(Information Port)或数码(Digital Port)。从狭义上讲,它是指三维虚拟城市,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能供远程用户访问的一个新的虚拟城市空间。从广义上讲,它是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是城市数字化发展的终级目标。

2、数字城市规划(以下称“数字规划”):城市规划从广义上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就整体而言,城市规划主要处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关系。因此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的冲击最突出最直接的是数字城市的建设。构建数字城市最重要的基础是数据,准确地说是基础地理信息。一般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掌握着城市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比如:全要素现状地形信息、综合管网信息、总控分详的规划信息、道路红线信息等。它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数据资源,也是城市其他职能管理部门的基础资源。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龙头”部门,建设“数字城市”从规划部门入手,可以说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有效运转,必将为其它专业应用系统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平台,进而促进整个城市信息化的进程。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阳光规划实施

数字城市的建设归根结底是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此大趋势下,建设一个高度有效、快速反应的政府信息管理体系成为必然。

现代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全面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必然要求政府增强服务能力,而信息化就是最有效的途径。信息化是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科学性,保证规划行政管理依法办事的重要手段。推进阳光规划实施,就需要与时俱进,以创新为突破口,从简化规划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入手,大力加强信息化工作建设。数字规划建设,是推进阳光规划实施的必要手段。

三、我区数字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和主要问题

1、基本现状

2009年,区规划局单列后,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信息化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使我区规划系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建立了规划信息化技术体系,拥有功能较为齐全、手段较为先进的信息采集、编辑、建库的软、硬件设备,积累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为大规模开展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的规划信息化建设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远不能满足规划工作的需求。全区的规划管理工作仍以传统方式进行,未建立规划管理办公信息系统,难以满足管理工作的要求;区本级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刚刚开展,下面各乡镇都没有开展此项工作,这种状况严重滞后于我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对信息系统建设认识不足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字城市”的基础与核心,有关部门对此认识不足,没有把其摆在应有的高度和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来,在人、物上难有保障,这是造成我区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

(2)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是制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设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经费,尽管这几年,我区的基础测绘工作得到了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但对整个系统来说,还是缺乏的。有的初期建设经费投入后,缺少配套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费用,致使一些系统建成之后,更新、维护和升级应用难以为继,没有发挥出系统应有的效益。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建议

1、推进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它是社会各部门广泛协作的结果,又必须为全社会提供服务,理应实行“共建共享”。通过贯彻“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面向应用,网络共建,资源共享”的方针和“统一、通用、科学、先进”的原则,为加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和指导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工作,促进我区地理空间信息事业的健康发展,共同推进我区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从“信息共享”到“以人为本”

简单地说,“数字规划”就是把最新的数字技术运用到城市规划中。“信息共享”只是“数字规划”的初级阶段。众所周知,人文底蕴是城市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所以“数字规划”的难点也就在于如何彰显城市的人文底蕴,如何从群众利益出发,从根本上改善人文环境。

城市设计应立足于建立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形象,以人为本才是城市设计的根本。例如,在主要节点之间,设置双向路标指引,在道路转折点应该设置路标指示,复杂路段应该在适当位置设置足够的指示标志,城市重要路段应该做好行人道路指引系统布局规划。地图应与指示牌结合使用,路标和指示牌上应加上距离信息、道路指示牌应当提供双语信息等等。

由此可见,“数字规划”和“数字城市”一样,并不是纯技术的概念,所以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合,努力发掘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城市个性,并将新技术和规划决策支持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规划的动态性和现时性,为构建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数据的更新维护

基础数据必须及时更新以保证现势性。基础数据建设投入的问题,根据测绘法规定,国家对基础测绘实行分级投入的机制,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将基础测绘纳入地方财政和国民经济计划。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基础数据建设的经费问题,但需要各级政府的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才能最终解决经费问题,从而建立基础测绘经费投入机制及定期更新基础测绘成果的机制。

4、开展地理信息资源增值服务

积极开展地理信息资源增值服务。遵循在“应用中发展、发展中应用”的工作思路,加快服务模式的转变,研究创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增值服务模式,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支持地理信息资源产业化应用,促进车载导航、智通交通、移动通讯、电子商务、灾害监测等“提供定位服务”的领域快速发展,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规模效益。

5、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的信息化意识。充分利用好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通过设立专栏和专题节目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规划知识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数字规划知识,使人们更进一步了解“数字规划”,支持“数字规划”,参与“数字规划”建设。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思路范文2

在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开展了建筑物核查工作,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进行一次所谓的建筑物“小普查”呢?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它和普查数据有何联系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GIS的世界。

GIS展现科技魅力,让人口普查“飞得更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光电扫描、普查数据处理平台等高科技成果也逐渐应用到了人口普查工作中,为了满足政府决策需要,实现统计数据的社会共享,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引入人口普查,将人口社会经济信息与地理信息有机融合,不仅提高了人口普查的工作效率,更极大地拓展了人口信息的应用范围。展望全世界,美国从1970~1980年人口普查就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并开发一套地理基础文件/对立坐标地图编码系统。1980~1990年继续深入研制开发出著名的TIGER系统专门辅助人口普查。GIS在英国被认为是一种必须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工具。英国先后研制HMDS,SASPAC等人口GIS,以满足人口制图和分析的需要。

GIS的中文名称是地理信息系统,它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英文缩写,是一种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空间数据的通用技术。它在最近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资源管理、环境评估、区域发展规划、公共设施管理、交通安全等领域,成为了一个跨学科、多方向的研究领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空间数据采集、自动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地址编码、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数据分区汇总统计、查询分析、制作各种专题图、并可在网上人口信息, 大幅提高普查数据的利用率。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国家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基石,对社会经济和各行业都有着重要影响。

GIS展示多元功能,绘制普查数字地图

基本功能,建立地理单元间数据可比性联系

人口普查的空间信息资料主要由行政区划图、航拍图、测绘图、普查区地图、普查小区地图等构成,是一整套由省市、区县、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行政区划组成的完整平面图域。各个地理单元连续、完全随机地分布在整个图域中,且具备惟一编码,构成人口普查的基础框架。GIS系统利用空间地理单元的不变性、编码惟一性及时间序列上的连续性,实现相同地理单元内多类数据间的对比、衔接,极大地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利用价值,丰富了统计产品的种类。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后,不仅可以为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提供帮助,同时可以为经济、农业、水务等大型普查及各类统计调查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进阶功能,创新人口普查成果展现方式

将人口普查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拓宽了普查数据的开发范围。传统的人口普查开发产品,往往借助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手段,形成以“文字为主、图表为辅”的统计报告。这类分析方法虽然科学、严谨,但是由于人口普查数据具有数字容量大、内部分析拓展性弱、趋势性分析需求大等特点,传统的分析方式无法完全满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需要。为此,GIS系统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模型,将人口数据与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对接,通过缓冲区、专题提取、空间自相关、人口重心等功能,充分展现人口空间分布、迁移的空间特征、空间关联结构等内容,有效地提高普查资料开发与数据挖掘应用的能力,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空间化、立体化。

扩展功能,实现数据分级交叉开发

利用地理单元系统中的省市、区县、街道、居委会及建筑物等多个层级,在分析数据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对人口普查数据库中的数量、结构、分布等诸多信息进行分级归类。在各行政层级的口径上开展统计专题分析时,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完成在相应行政级别子数据库中的数据查询,为快速、准确、有针对性地完成专题分析提供了基础依据。GIS的分级调用功能,让传统、枯燥的数据调用过程变得轻松、便捷、高效。

同时,GIS系统又是一个开放式的数据平台,可谓“入口实时更新、出叉分析”。从平台入口上看,除了人口普查的数据,还可将5年一次的经济普查、 2011年开始每年一次的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及各类统计调查数据随时导入系统,实现了数据平台的动态更新。从平台出口上看,可利用系统内的数据分析功能,将人口、社会、经济、民生等信息进行交叉分析、多元比对,提高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GIS变身三大法宝,助力人口普查工作

高精度“美工刀”定位地理信息

人口普查作为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要实现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的基本目标,就要按照“按区划分、以房控人”的工作思路,在数清人头前,摸准房子(开展普查区图绘制和小区划分)。传统的地图绘制由于普查员水平参差不齐、草图绘制方法各异、加上部分电子绘图使用软件、格式不统一,给地图利用造成了很大困难,但GIS系统却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系统利用最新测绘图、航拍图和相关地理数据等基础资料,借助普查员实地踏查情况,自上而下地对区县、街道、普查区及普查小区的边界进行核实标绘。同时,GIS系统会按照地域属地、不重不漏、归属惟一、不切分建筑物等原则,以道路、胡同、河流等地物为分界标志,实现对整个普查区域的精确切分,确定普查对象范围,保证做到“不重不漏”。用GIS系统绘图具有出图速度快、定位精准、时效性高等特点,能有效避免各地理单元间交叉、重叠、遗漏的现象发生。此外,它还能为普查人员科学制定入户摸底、登记路线起到重要的向导作用,有效提高普查工作效率。

普查“点对点”宣传的定位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难入户、难见户”成为疾驰中的“普查高铁”遭遇到的最大障碍。在开展传统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点对点”宣传已成为摆在普查人面前的最大难题。这时,GIS系统又发挥了其强大的归类显示、精准定位功能,它能将普查区按其自身特点分为老旧小区、高档社区等区域,针对这些区域内的人群特点,在普查员培训内容中加入“互动式”宣传的内容,利用普查员的亲和力和广度优势,将问答式服务带入千家万户,破解“难见、难入”难题,切实为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同时,在人口普查中,也可将普查对象按照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写字楼、居民百姓、部队学校等进行划分,利用各单位系统内的宣传机制,开展普查宣传工作,提高其普查知晓率和参与度。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思路范文3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起点统筹空间规划布局

一是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召开全市动员会,印发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完成前期基础资料收集和调研、双评估报告初稿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评估初步方案,基本完成总规相关的九个专题和五个专项报告。

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建设。利用信息化大数据优势,牵头推进了越城柯桥交界处融合规划研究、钱杨区块规划研究、兰亭旅游度假区总体概念规划等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规划研究,同步推进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开展市区社区生活圈划和轨道1号线2号线周边地块规划编制工作。分类指导控规编制工作,共审核和上报控规40多个。

三是加强古城设计成果转化。按照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和古城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完成了古城北入口、广场、阳明故里、绍兴饭店二期、震元堂改造等重要节点规划研究及相关地块的控规编制工作。认真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开展古城内国有资产、资源更新利用方案研究工作,对古城内的办公房等空置情况进行了初步摸排。完成传统民居修缮导则(图则)编制和古城宣传资料及视频汇编。

(二)高质量提供要素资源保障

一是助推投资项目落地见效。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市政府城交口2019年市级投资项目涉土涉规工作的通知》,对47个市级投资项目建立局领导挂联督办工作机制。除因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等政策壁垒原因近期难以推进的5个项目外,销号项目已达15个,主要问题得以解决进入正常审批流程项目4个,其余项目都得到有序推进。2019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报自然资源部审核,共上报总用地面积3887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3129亩(耕地2911亩)。2018年中心城区6个实施方案和市本级4个跨省增减挂钩指标实施方案均获批准。

二是加强资源要素精准配置。全年共争取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6万亩(耕地1.6万亩)。同时,针对“占补平衡”短板,累计争取国家统筹、省内调剂数量指标7114亩、水田指标6616亩、粮食产能指标471.4696万公斤,市内共享标准农田指标12000亩,补充耕地数量指标1272亩、水田指标1000亩、产能76.4213万公斤,全面保障了今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各类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需求,连续第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全市完成闲置土地处置1429亩,完成率316%,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550亩,完成率149%,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9472亩,完成率114%,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935亩,完成率105%。全面推行“标准地”制度,全市已完成“标准地”出让231宗,面积8413亩,省级以上开发区等重点平台实现投资项目100%“标准地”出让。与经信部门开展了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僵尸企业清理、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倒逼企业提高土地厂房利用率、产出率和贡献率。

四是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通过编制年度计划、加大做地考核、合理安排出让时序等措施,维护全市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年共完成经营性用地出让1.35万亩,出让金总额达到828.98亿元,争取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达到53亿元。

(三)高标准提升资源保护力度

一是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进展顺利,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复评动态监测自查,新增省级森林城镇5个、市级森林城镇4个,“一村万树”示范村39个。持续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严格保护全市9.2万株古树名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成造林更新1.65万亩,新植珍贵树161万株,建设珍贵树种示范林14片、示范点14个、示范单位15个。浙江绍兴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顺利获批。

二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02个;新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0个,上虞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列入省级试点。落实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任务,通过召开全市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加强督察通报和检查指导力度,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新开工数量和交工数量分别达到省定任务的300%和150%。

三是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进一步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格,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目前,越城区已在全市首先公布了二级、三级“田长”、网格长、网格员名单,并率先在富盛镇凤旺村树立第一块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标志牌。其他各区、县(市)正在结合乡镇村撤扩并工作进行人员名单调查确定工作。

(四)高品质提升民生服务

一是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推广“浙里办”“浙政钉”。提前实现不动产登记事项100%网上申请,达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探索“不动产+”服务,推进不动产登记与户籍联办、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延伸和与公证协同办理等。

二是开展“多审合一”改革。落实“三减”,助推提速增效,将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合并办理,优化一套办理流程、整合一张申请表单、统一一套申报材料,并将两个事项办理时限由法定的4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创新制定出台森林植物检疫证核发与木材运输许可联办事项,强化“一网申报”,实现“一同发证”,并将两个事项联办时限缩减到不超过5个工作日。

三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稳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20个项目列入省级试点,涉及31个行政村、17.25万亩土地,计划新垦造耕地1226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336亩,计划总投资4.84亿元。推进《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有效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五星3A村庄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村个人建房等“三农”事业的推进。加快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培育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加快推进森林旅游和疗养地建设,申报推荐5家基地参评全省森林旅游地和疗养地。

四是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森林消防暨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系统部署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年度任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项目回头看,市、县两级共完成检查351点次,查明问题143个,已整改到位79个;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不稳定斜坡272处、已核销隐患点220处、其它上报点34处,成功应对了“利奇马”“玲玲”“米娜”等台风威胁。今年全市共发生灾情3起,转移群众1438人,成功避险1起9人,无人员伤亡。

(五)高速度推进数据资源基础建设

一是全面展开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已完成内业数据处理、外业调查举证及数据建库等全部县级调查工作和市级核查工作,并通过省三调办核查向全国三调办报送五批次初步调查成果,根据全国三调办国家级核查反馈意见和省三调办整改方案要求,对问题图斑进行全面梳理,积极有序组织全面整改及补充举证工作,集中力量保障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国家级核查整改成果分两批于9月24日和10月8日按时提交省三调办。

二是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建设。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项目一期建设;提升改造市级“一窗云”平台统一建设,实现全市云平台统一办理;联合公安、银监等多部门,提高登记信息共享水平。在上虞区率先开展不动产登记材料归档电子化试点工作。

三是提升基础测绘信息服务保障。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绍兴市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制作更新2个项目技术设计书已通过评审,进入实施阶段,其余6个基础测绘项目正稳步推进。积极参与杭绍台高速公路镜湖互通兴越路连接线改建工程、越东路快速路工程等测绘工作,为市重点工程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2020年工作思路

1.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国土空间保护、空间要素配置、生态整治修复、文化传承发展、城市风貌提升等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报批稿,建立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平台,推进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

2.加强资源规划服务,开展袍江三江口区域空间规划研究,为大湾区四大平台之滨海新区做好资源摸底、存量利用、生态修复、优化产业布局等研究。深化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全力保障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优化中心城区格局,强化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等结构性管控,划分分区规划单元,组织编制分区规划,推动古城新城联动发展。推进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与用地批准合并办理实施;加强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和批后监管工作,优化营商环境。

3.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152”耕地生态保护工程,完成补充耕地(含垦造耕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04万亩、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2100亩。再启动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1个,新创建4个绿色矿山。

4.加快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全市完成造林更新2.3万亩,新植珍贵树137万株,新建“一村万树”示范村35个,创建国家森林乡村60个;启动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开展绍兴市植物园建设前期研究。

5.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不少于9200亩,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不少于5000亩,完成省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6.全面推行投资项目“标准地”出让,除负面清单外,省级以上平台等重点区域企业投资项目100%“标准地”方式供地,省级以下平台原则上全部以“标准地”供地。

7.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以此为基础先行开展浙江五泄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建立登记制度,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主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林权统一登记,建立全面完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体系。

8.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力度,组织全市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完成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提升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9.推进建设森林公安专业派出所,其中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派出所2020年一季度动工建设;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派出所2020年三季度动工建设。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遥感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88-03

从1980年国家科委制订遥感科技发展规划以来,遥感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国家决策、土地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为人类认识国土、开发资源、监测环境、研究灾害以及分析全球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全国从事遥感的企事业单位发展势头迅猛,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科研及工程应用类项目日益增多,各级测绘、土地、林业、农业、水利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对于遥感技术应用及二次开发等人才结构与人才素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快速增长。目前遥感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2015年本科应届生的就业率达到91.74%。此外,全国有120多所高等院校的农学类、地理科学类、测绘类、土地资源管理类等专业均设置了与遥感相关的课程。随着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事业单位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技术与综合水平,也不断要求遥感技术人员需熟练掌握常用软件信息处理技术(如Erdas,Envi、PCI及Matlab等),同时具备应用和创新能力。因此迫切需要高校遥感课程向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方向改革,以便满足国家各个领域对于遥感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土地资源管理类遥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遥感课程是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与处理技术,熟练掌握图像解译与计算机分析的能力,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少与专业学科发展相融合、学生基础相适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材。目前,各高校沿用的理论教材中,陈述彭、赵英时及孙家m主编的教材适合遥感专业,梅安新的遥感导论适合在非遥感专业中普及。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借助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在全球变化、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节约集约用地分析、土地整理与复垦、耕地保护、农村居民点演变、宅基地退出机制、新型城镇化、生态响应机制等科研领域取得了良好进展,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在应用方面的介绍尚没有纳入近年来的相关热点与研究成果,沿用教材与本专业特色之间缺少衔接。

2.课程实践方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遥感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较快地培养起软件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由于学时所限,目前多数高校的遥感课程设置45学时,其中实践课程15学时左右;理论教学内容为实践教学内容的两倍,实践教学也以常规上机操作为主。遥感课程的实践环节应该同时包括上机操作和野外实地考察。通过一定课时的野外实践,学生们可以更清楚地明了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地物类别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遥感课程缺少与专业发展相结合的科研项目及实践案例的讲解与练习,使得学生大多停留在书本上理解知识点,即便学会了简单的上机操作,也难以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真实案例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实验所用的遥感图像数据不够丰富,加大了实践教学中图像对比、融合及变化等分析的难度。部分高校购买了多种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并建立了影像数据库。然而仍有一些学校的地学类专业缺少实验科目所需要的遥感影像数据,大部分依旧采用地理空间数据云,USGS等网站的免费数据,这些免费遥感影像数据的精度达不到足够的标准,难以让学生充分认识不同影像数据的特点及用途,不利于学生对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方法的掌握。

综上所述,遥感图像处理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具体案例,从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使课本知识与实操紧密结合。同时,还可以通过安排学生们适当学习相关的软件二次开发,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自主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

二、遥感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

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类遥感教材建设,更新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当前社会对于遥感应用领域人才需求进一步更新教材,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开展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改革的讨论和研究,编写出版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教材。教材可从绪论、理论基础、应用技术及实际应用这四个部分编写。绪论部分,在对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系统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领域、方向、经验及成果展开叙述,并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学生掌握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趋势。理论基础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地物波谱原理;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数据的本质区别)以及平台概述与传感器原理的介绍,通过问题引导及应用举例的方式,使学生熟悉地物电磁波谱特性并了解成像原理。应用技术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及融合)、图像目视解译(目视解译原理与方法、认识图像识别特征、遥感像片判读)、图像的计算机解译(模式识别原理;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多种特征提取常用方法)及变化检测四大部分,实习设计部分包括ENVI/ERDAS软件在b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遥感与GIS、RS集成应用等内容。编写教材时,应注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等,强调掌握技术原理和方法及软件实现手段。最后再将目前国内外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实际案例放进遥感应用章节中。

2.实施多样化理论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课堂讨论等多样化理论教学方式的交叉使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并构建起一种师生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关注与指导。在理论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其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氛围,提供生动而具体的材料,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强调学生间的互动,可以给学生小组一定的时间就某个有价值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有各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在积极与他人互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扮演活动指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是活动平等的参与者,为遇到难点的学生提供帮助与建议。教改应倡导一种“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下理想化的学生参与课程流程应是“在预习中提出疑问―在交流中自主探究―在教师讲解中反馈问题―在得出结论后重新消化知识”。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再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串讲,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解决土建,从而让整个教学体系趋于完整,教学过程有的放矢。

3.增加上机实践与野外实践环节,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为了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实践课程的安排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遥感课程课堂教学中,穿插一定课时的上机操作与野外实践课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涉及的原理和算法很多,因此上机实践环节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上机实验教学中的软件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功能。需要与课题讲授的内容相穿插的实践操作部分包括:辐射校正与几何矫正、图像增强处理、目视解译、计算机分类以及图像变化检测。实验课通常使用Erdas或ENVI软件作为平台,并采用AVHRR、MODIS、TM、SPOT、QuickBird等多种分辨率的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对应不同的理论模块逐一进行各项实验内容的演示与操作,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并及时收集学生们的实验结果,了解学生对于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说明,为下一轮实验教学总结经验。实践表明,学生们参与上机操作的意愿较高,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向教师反馈,实验效果良好。这种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相互交叉、反馈式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们对于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操作水平。

野外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地貌学、城市规划等相关课程的原理,培养学生野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对考察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地形地貌等内容的综合考察流程与方法,满足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遥感课程、土壤地理学课程、地貌学课程等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学与科研需要。

在制订野外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上机实践与野外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将野外实践教学作为遥感图像处理课程中的有机部分予以统筹安排,制定相应的野外实践教学计划,编写野外实践教学大纲,切实提高野外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4.改进教学环境资源,加大软硬件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受到实验教学条件和师资等因素的限制,遥感专业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实践课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环境的更新建设将是教学改革的新重点,也会成为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具体来看,教学环境的改革应主要集中在加大软硬件的投资建设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软硬件条件的好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对于优化教学设施与环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兴趣及重视程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重视遥感图像处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配备大容量、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以及Erdas、ENVI、Arcgis、PCI等专业处理软件,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部分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少遥感精品课程,可以通过尽快组织精品课程申报与建设,整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的课件资料、教师队伍、遥感数据、科研成果、实际案例及硬件设施等各项资源,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推广发展网络学习,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对任何课程来说,师资队伍关系着教学改革成败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应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一线教师应达到研究方向紧跟学科前沿,授课方面不枯燥乏味,授课过程中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对实践课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解决等基本条件。学校还应努力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为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期拓展教师培训渠道,为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提高本课程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流的教师团队。除此以外,可以继续加强教研教改的研究,通过教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还应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并引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课题申报,使学生以小组团队方式共同研究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达到以项目促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创新能力。

三、总结

遥感图像处理是当前国土资源、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技术之一。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遥感发展与应用带来了难得的黄金阶段,遥感业务所服务的对象也因此不断得到扩展。遥感课程作为时下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各大高校应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致力于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遥感专业技术创新与应用人才。高校遥感课程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常年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结合院校的专业特点,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我们应对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教学方式予以改进,通过课堂教学、上机操作与野外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交叉、及时反馈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采用教学传授与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的模式,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科研与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程序开发素养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遥感课程的教学将不断予以调整与完善,丰富教学手段,适应遥感学科的发展,并能够基于当前社会与市场对遥感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达到标准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盛庆红.“卫星遥感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1):133-134.

[2]周旭.创新型遥感应用人才培养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1,(05):141-144,168.

[3]周云,符思涛.遥感图像色彩增强处理方法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04):153-156.

[4]王B颖.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08):143.

[5]张毅.浅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6,(06):109.

[6]梅安新,彭望f,秦其明,等,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常庆瑞.遥感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孙德勇,徐永明,陈健.项目教学法在专业遥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1,9(6):148-149.

[9]潘竟虎,赵军.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01):118-120.

[10]黄秋燕.教学型地方高校遥感课程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08,(05):74-76,92.

[11]邓磊,赵文吉,胡德勇.遥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教改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136-137.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思路范文5

月坛街道辖区面积4.13km2,辖26个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1万9000人,流动人口3万6800人,各类生产经营单位823家。月坛街道有着鲜明的区域特点,据高聪聪介绍,这里是中央国家机关政务办公集中区,辖区内副部级以上的中央单位23个,国家部委的家属院也比较多。另外,街道老龄化程度较高,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居民总数的20.3%。

“根据街道的特点,我们在2007年获得安全社区评定后,转移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重心。为适应这个转变,我们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下设4个促进工作组和9个安全促进项目组。”5年来,月坛街道秉持“控制监管为主,预防监测为辅”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伤害监测分析报告确定安全促进项目,运用科技手段辨识危险源,为居民提供了安全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伤害监测定项目

自2008年开始,月坛街道就一直与复兴医院及西城区疾控中心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他们开展居民伤害监测工作,形成科学客观的伤害监测报告。“也就是说,只要居民前往这两家单位就医,信息就会被收集,每年年底再由区疾控中心出具一份具体的伤害监测报告。”高聪聪解释道,项目组从这份监测报告中,就可以获取辖区居民的事故伤害类型,是磕碰伤,还是交通事故伤,还是暴力伤等等,第二年再有针对性地设定一些安全促进项目,以指导安全社区在居民人身安全方面的持续改进工作,避免了项目上马的盲目性。

“记得有一年,监测报告显示,当年因人身伤害前去就医的情况突然高发。”虽然都是轻微伤,但高聪聪感到很困惑,以为工作有什么疏漏。项目组的工作人员立即与医院联系,经过多方咨询,得知原来当年辖区内的中国公安大学开设了搏击课,有些学生在训练中受伤。虽然虚惊一场,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月坛街道伤害监测工作的扎实与成效。

“2007年,我们根据伤害监测报告,发现辖区内中小学校园伤害事件占比较大。”项目组依据当年伤害监测数据报告,进行分析,并组织专家编写了《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指导手册》。2009年,手册编制完成,街道免费向辖区内中小学发放。手册内容包括学校内建筑安全规范、学生安全管理体系搭建、课程推荐、评定方法及标准等等。

“读本下发之后,当年我们又经过医院伤害监测报告,发现校园内的伤害大大减少。”但是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校园内的磕碰伤减少了,但校园外的暴力伤害又增加了。“也就是打架斗殴。这可能是由于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学校管束较严格,很多情绪无法发泄。”针对这种情况,2009年,项目组又聘请了一些大学生志愿者,成立了“开心小屋”,定期到各中小学去做心理辅导,“现在这种校外打架斗殴的情况也减少了,效果不错。”

科技编织安全网

安全社区建设离不开科技支撑,信息化技术使得安全信息收发更及时、安全事故处理更高效,在安全科技的支撑下,街道为居民编织的安全网也愈加牢固。

辖区内哪里是消防安全重点地区?哪里是居家安全事故高发地?哪里是鞭炮禁燃区?这些问题曾一度困扰月坛街道,“这些数据需要一一统计,建立厚厚的台账。每次想调取相关信息时,需要翻阅大量资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提高工作效率,2011年月坛街道投入87万元,与专业测绘机构合作,结合西城区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工作,开发了月坛地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将地区人、地、物、事、组织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晰的梳理和录入。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对6m以下的建筑进行建模,形成70多个分类图层。打开系统,月坛街道哪里有交叉路口,哪里有消防栓,哪里是“六小”场所(小门店、小作坊、小网吧、小招待所、小餐厅、小影视厅),信息一目了然,清晰而明确。将鼠标放到相应的建筑物上,还会显示该处的安全台账信息。

在该系统中,街道还将将辖区26个社区划分为112个网格,明确网格负责人和职责,按照日常管理、一般防范、严密关注、重点管控4个等级配备工作力量。地区内的重点人、重点部位、重点单位,以及所对应的工作力量,都在系统中清晰标注。

2012年春节,系统刚刚上线,月坛街道就将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运用了进去。“我们进入系统后,点击某一区域,即可看到该地是否允许燃放烟花爆竹。如果不允许,那么周边最近的燃放点是哪里。”高聪聪介绍说。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实时监控的地区视频监控系统结合,为月坛街道的综合指挥和应急处置提供了直观、全面、有力的保障。

安全社区这5年

月坛街道安全社区持续改进工作5年来,开展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安全社区建设项目。

2008年,防火安全项目组联手西城区消防支队,在街道中小学开展消防演习,使学生了解火灾逃生注意事项,提高了社区中小学生火险逃生的能力。

2009年,在社区所有幼儿园建立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平台,设置主题教室,模拟交通场景,让儿童参与交通安全游戏。在社区与各中小学联合实施“阳光绿色通道”——儿童步行安全绿色通道计划,完善了校园、小区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如减速带、红绿灯等,减少了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量。

2010年,完善了社区及志愿者消防安全设备,月坛街道投入2万6000元,为地区26个社区配备26个消防应急箱,其中存放有反光背心、消防铁锹、消防水桶、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对社区工作者进行消防器材使用、养护培训。提高了社区居民火灾自救互救能力。

2011年,为地区325户60岁以上低保、空巢老人及煤火取暖居民,免费安装燃气报警器335套,有效预防了老年人及冬季煤火取暖居民因燃气、炉灶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

…… ……

通过5年的持续改进,月坛街道安全社区建设卓有成效,让“安全”成为了月坛的特点和亮点。在2010年全国平安社区创建居民安全感、满意度入户调查中,月坛街道居民安全感、满意度均达到95%,体现了安全社区建设在街道大安全、大维稳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据高聪聪介绍,在月坛街道安全社区建设的5年时间里,在安全生产领域,2008—2011年,街道未发生一起事故。在交通安全领域,除2009年发生3起事故,死亡3人外,其余年度未发生一起事故。从2010年安全社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安全社区知晓率达100%,居民安全感整体增强。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高聪聪坦言,目前安全社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安全社区项目的确定并不困难,我们有伤害监测报告做支持。但是项目的评估标准却不明确,指标也不细化。”这样一来,就无法判断项目是否成功,是否能对安全社区的创建切实起到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月坛街道参考了一些其他社区创建指标,为安全社区项目进行评定。如:全国平安社区、全国文明城区,以及北京市“六型社区”(环境整洁、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安全稳定、健康幸福、文明祥和)等。“这些创建活动对指标进行了量化,比如‘六小’场所有无监控,5min之内有多少行人闯红灯等,我们值得参考。”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思路范文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05年房地产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总结2004年工作,部署2005年任务,动员全局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促进房地产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一会儿,市领导还要作重要讲话,对做好今年的房地产管理工作提出要求,请同志们认真组织好贯彻和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2004年房地产管理工作回顾

2004年,是房地产管理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将“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年初确定的“1266”总体工作目标,到结合形势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始终沿着这一思路,一步一步地的走,一件一件的干,难题一个一个的破解,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各项任务,干成了一批影响大、效果好、为政府作劲、受群众欢迎的新事、大事、难事,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一年来,我们推出了“服务企业群众,改善投资环境”的多项措施;实现了房屋交易2100万平方米;办理了各类房地产权属登记、租赁备案、行政许可、核准等38万件;建成了高标准廉租住房29万平方米,使1000余户百姓受益;启动了经济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平稳地实现了拆迁各类房屋200万平方米,保证了城市建设,改善了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实施了直管公房三大专项维修工程538.6万平方米,使11.3万户居民受益;新增了新旧区物业管理面积1770万平方米,提升了物业管理档次和水平;归集、整合了商品住宅、公房售后维修基金9.2亿元,建立了房屋维修保障长效管理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办法,组建了覆盖18个区县的执法队伍,实行了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加大了行政执法和内部监察力度;强化了历史风貌建筑管理和保护;完善了房屋交易监管、地理信息系统等数字网络化管理功能,推出了10项服务举措;建成了功能完备的古文化街,使商贸区成为全国旅游靓点;建设了为支柱产业提供人才的学历、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平稳完成了全系统事业单位聘任制改革;在政务网站开通了局长信箱,修建了接待中心,拓宽了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等等。特别是立昌书记、相龙市长、凤友主任等市领导一年中先后到我局和重点项目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房地产管理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和效果不仅使房管系统向市委、市政府,向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且为房地产管理工作向更高标准迈进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总结起来,2004年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紧迫问题上取得新成效。把利益和实惠留给群众,是房管部门的根本宗旨,是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具体体现。2004年,我们把“执政为民”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着力点,取得了突出效果。一是构建了为拆迁居民解决住房困难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在城市拆迁规模扩大,中低价位住房供应紧缺的形势面前,我们主动想实招,一方面严格规范拆迁行为,坚持依法拆迁、以情拆迁、文明拆迁,建立拆迁联席会制度,切实维护了拆迁居民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分层次构筑三级住房保障线,开工建设了45万平方米廉租房,实现当年竣工29万平方米,筹集了1000套经济租赁房,分批次为近千户低收入拆迁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随着廉租房、经济租赁房、经济适用房房源、政策等全部落实到位,将有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众彻底改善住房条件。二是加快解决历史遗留产权补登问题。我们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着力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截至2004年底,共办理补登1416件,886万平方米,使5万户居民受益,也促进了市场流通和管理规范。三是完成了直管公房三大维修工程阶段性任务。实施成套独用楼房自来水改造、房屋老化电线更换、危旧楼房综合维修538.6万平方米,使11.3万户住在旧楼区的居民直接受益。四是积极推动新旧区物业管理。通过法制化、市场化等手段,大力规范新区物业管理,增强管理的公信度。以巩固旧楼区整治成果为目标,采取给予补贴资金,落实办公服务用房,建立小区项目基础档案,规范物业管理收费和服务标准等有效措施,推动旧区物业管理上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大住房维修基金收缴力度,基本建立起了住房维修保障长效管理机制。全年归集、整合商品住宅、公房售后维修基金9.2亿元,累计归集14亿元。五是完善窗口服务和投诉平台。以争创窗口、行风全市一流水平为目标,进一步落实服务规范,建立了投诉中心和局长电子信箱等制度,广泛倾听社会呼声,及时化解群众矛盾。全年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3113件,办结率达98.2。从这些为民办实事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只有牢固树立“为民无止境、服务无上限”的基本理念,工作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得到百姓的理解、得到领导的重视

可。

二、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抓重点,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组织开展了全系统大讨论,重点在提高房地产市场监管、服务、调控、培育能力和解决应对复杂矛盾、加强自我约束上下功夫,通过思想认识的提升带动工作水平、工作效果的全面提升。一方面,围绕改善城市整体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培育、规范房地产市场。去年年初,针对房屋价格增长过快、结构性供应矛盾日益显现的苗头,站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加强了对市场的调研、分析,采取对策,从强化监管、完善服务入手,在全市推出八项措施,拉开了“加强为企业群众服务,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的序幕。市、区(县)局领导分批带队深入企业,协调解决房产测绘、物业前期备案、销售许可等问题,使170万平方米的中低价位房屋及时上市,有效缓解了市场供应矛盾,保证了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力度,充分利用数字房管网络资源信息,对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存在矛盾本文来自:文秘网站的龙头:

和发展态势进行深度分析研究。这些成果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围绕加快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主动挑重担。我们瞄准全市工作目标,将压力和责任转化为推动房管工作的动力和干劲,进一步加快了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奥式商务区等工程建设,为全面实施“三步走”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在历史风貌建筑管理工作中,我们站在挖掘城市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的高度,从加强立法入手,组织开展了全市历史风貌建筑普查,通过论证、鉴别、专家鉴定,首批确认历史风貌建筑872幢、156万平方米,并建立了地理信息查询统计系统。出台了《关于暂停市内六区直管公产历史风貌建筑产权交易、使用权置换审批的通知》,对历史风貌建筑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保护。成立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开发策划工作室,确定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深度开发工作思路和方案,并随市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参加招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经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五大道近代历史风貌建筑综合整修项目荣获2004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为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标准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深度策划创造了条件。

三、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依法行政,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上取得新进展。随着民主法制进程的全面推进,房管工作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日益突出,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2004年,我们从转变职能、破解难题入手,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强化和发挥房管职能作用。一是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依法强化房地产管理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修订、完善相关法规、规章及配套办法,为房管工作整体上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权属条例已完成公示,风貌条例已报请市政府审议,《天津市房地产市场管理规定》、《天津市房屋安全和使用管理规定》、《天津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3部政府规章、《天津市物业管理企业退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12项规范性文件及16项配套程序和示范文本,已重新修订和颁布实施,使房地产各项管理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特别在《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建设部129号政令)重新修订颁布后,统一规范了房屋安全鉴定市场无序放开的状态,由于我们超前加强了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建设,进一步拓展了职能和发展空间,更加突出了房管部门不可替代的职能地位。二是深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市、区(县)房地产专业执法队伍,形成了专业执法部门和业务行政管理部门联动的全方位执法管理体制。全面落实《行政管理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不断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查处力度,先后开展了对私开门脸、拆改结构、虚假广告、商品房违规预售等专项治理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大检查,进一步营造了房地产市场良好环境。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全民依法用房、管房意识。组织开展了“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杯”房地产法规规章百题竞赛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参与,进一步扩大了房地产法规规章的覆盖面和知晓率。2004年我局获得“全国建设系统法制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始终坚持在创新中求突破,在管理服务水平上实现新提高。适应新形势的出路靠创新,解决新问题的招法靠创新,创新是房管工作保持旺盛活力的制胜法宝。一年来,我们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措施都围绕创新做文章,从不同层面挖掘创新点,扩大创新面,巩固创新成果。首先是依托科技求创新。以完善数字化网络管理、服务手段为突破口,在不断完善商品房销售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二手房交易管理系统和租赁房网上备案系统,开通了即时和查询供求信息的房地产综合信息网站,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地理信息系统,实行了权属档案公开查询,在进一步规范市场交易秩序、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的同时,实现了追求一流标准,保持一流水平的目标。其次是从群众需求中求创新。我们在建设廉租房,解决拆迁“双困”家庭住房困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不同层面群众的住房需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提出了经济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的发展思路,重点解决了低收入“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问题。针对公房置换市场群众办件不方便、中介机构违规赚取差价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行为,通过整合市场资源,实行了公房置换统一办理、挂牌交易的新举措,方便了群众,也抑制了置换房屋乱收费、乱涨价的行为,保证了居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在转换机制、实现发展上增添新动力。改革是房管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条件。一是完善内部机制建设。在全系统整体建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基础上,2004年,全面实行了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制,实现了职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对接的用人新机制。同时,强化资产、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完成了系统内137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推行了固定资产配备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费核算,统一核定人员和公用经费标准,实行了多种行政规费“捆绑使用”。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对2003年以来提出的364条审计意见和建议进行严格跟踪督查,整改落实率达92以上。二是深化内部结构调整。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投资创办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建设了具有一流水准的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房管事业发展增添了后劲。通过合并质量站、定额站,调整充实房地产业协会、物业协会等内部机构,进一步焕发了单位、职工活力,为促进房管事业整体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4年房管工作之所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局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勇于创新、敬业奋斗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快速协调发展的形势要求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愿望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房地产行业的自律行为和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健全,房地产市场的违规行为、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件还时有发生;房地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面还欠广泛和深入,一些群众既缺乏维权意识,又缺乏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个别工作人员为群众服务的标准不高,缺乏主动、热情、周到的意识和自觉性,群众对个别单位、人员的服务不满意,屡有反映;一些单位、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执

法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检查工作缺乏制度化和经常化;还有的单位和部门工作一般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在解决复杂矛盾、应对新形势上,思路不宽,招法不多,危机感、紧迫感不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在成绩面前找不足,改正不足,挖掘潜力。从市局做起,从机关做起,从领导做起,使新的一年工作再上新水平。

2005年房地产管理工作安排

2005年是我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战略机遇期,加快实施“三步走”第二步战略的关键一年,也是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速、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快速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推进房地产管理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一、2005年面临的形势

刚刚闭幕的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确定了今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市委工作要点中有多处涉及我局直接和间接承担的工作,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这既是压力和挑战,更是房地产管理工作在已有的台阶和水平上求得更快发展的难得机遇。200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再上新水平”。结合房管工作实际,如何赋予“三新”更丰富的内容、更高的标准、更新的追求,是我们深入落实全会精神,推动房管工作全面上水平的关键,是房管系统在新形势、新台阶上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在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形势带动下,近年来,房地产管理工作呈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具备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更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是,越是形势喜人,越要认清形势逼人的压力;越是加快发展,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使我们的工作方向、思路、招法随形势而变、随发展而动。“适应新形势”,就是需要我们站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既要适应新机遇,也要适应新挑战;既要发挥好新优势,更要应对面临的新困难。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分享改革开放成果需求的增强,对政务公开公正、市场信息了解、便民高效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用以往一般化的工作方式方法去处理当前的新情况,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房地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量连续攀升,我们面临着工作量加大和政府行政降费带来的行政收费下降的新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各项管理服务水平不降低,是对我们各级工作人员的严峻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反映在房地产行政管理上尤其突出,如历史遗留涉及12万户群众的房产证问题,商品房建设质量、配套等给当前物业管理带来的新问题,公房管理中低租金运行、租不养房问题,中低收入、特别是双困家庭的经常性住房保障问题等等。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需要我们在位的房管人从政治的高度去处理好这些矛盾。所以说,统一对当前形势的认识,是实现房管工作上水平的基础,是我们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抓住新机遇”,需要我们以清醒的头脑判断形势,以清醒的头脑审视自己,以清晰的思路谋划全局,在房地产管理工作中发现机遇、利用机遇。培养、锻炼抓机遇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特殊的捷径,只有靠我们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提升适应形势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能力。我们这一代房管人要珍惜每一个历史机遇,放过机遇就是放弃发展,就是最大的失职。“再上新水平”,就是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实现我们的各项行政管理、各项窗口服务、各项自身发展高水平。这个新水平就是与历史比应该是最好的,与同行比应该是最优的,让人民群众评价应该是满意的,让市委、市政府考核应该是放心的。

可以说,完成好2005年工作,极不容易、更不平凡。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清醒的头脑查找不足、挖掘潜力,以清醒的头脑抓住机遇、赢得挑战。

二、总体思路

2005年房地产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加强六种能力建设落实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即:提高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提高培育、规范房屋交易市场能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运行;提高服务和参与城市建设能力,促进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和贯彻能力,促进依法行政再上新水平;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促进管理手段和方式实现新突破;提高自我约束和发展能力,促进管理效能迈上新台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推动房地产管理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三、重点工作

按照今年房管工作的总体思路,全局上下要在提高六种能力,实现六个促进上抓落实、见成效。

(一)提高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