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再别康桥全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1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意在渗透一种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即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现状: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体验人工智能的独特性,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客观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人工智能的独特性,了解其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客观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教材分析]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作为信息加工的一种类型,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信息智能化加工的主要特点是让计算机更加独立地加工信息,进一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
[教学准备]
桌面小游戏、扫描仪、TH-OCR软件、Handigit Recog软件、金山快译软件、机器人千手观音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讨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前,笔者利用广播系统中的文件传输功能,传输了一些小游戏在学生机的桌面上。上课3分钟,我故意没有讲课,学生们玩得却非常带劲。这时我站起来问:“同学们觉得这些游戏好玩吗?”“好玩。”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新课讲解]
师:刚才你们都是和电脑在玩游戏,请问电脑具有智能吗?
生:有。
生:没有。
师:其实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请你们自学“人机大战”的相关材料(1997年5月12日,轰动全球的第二代人机大战宣告结束,“更深的蓝(深蓝Ⅱ代)”以305:205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国际象棋之王卡斯帕罗夫,这一结果又一次掀起了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人工智能热潮)。了解了这些信息,我们发现了什么?
生:卡斯帕罗夫与“更深的蓝”之问的比赛不是“人机大战”,而是许多国际象棋大师和软件专家借助一台超级计算机对付卡斯帕罗夫一个人的智能大战、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由此可见机器的智能是由人赋予的。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窥见人工智能的影子。如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条形码识别机”、上海的“指纹辨识付款系统”、汽车和飞机的无人驾驶系统等。也许同学们很想亲自体验一下人工智能软件的应用吧。
师:首先,我给同学们介绍的是一款“光学字符识别系统(TH-OCR800)”。
师演示:利用扫描仪扫描书本上有标记的一页,然后利用“TH-OCRS00”软件将扫描图像中的文字转化为纯文本信息。在演示的过程中,由于有的地方作了标|已,笔者利用这个机会,讲解了光学字符识别的准确率的问题。
学生实践一:利用“Handigit-Recog”手写识别软件识别字符。
师:我们刚才提到了几种识别技术?
生: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识别、指纹识别。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介绍的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识别和指纹识别都是属于模式识别。其实,模式识别还包括第一章介绍的语音识别。
师:在学习第二章的时候,曾请同学们到网上查找《再别康桥》的英文译稿。试想一下,如果在网上找不到,我们该怎么办?是自己翻译,还是凭借软件翻译?
师:演示用金山快译中的高质量全文翻译来翻译《再别康桥》的过程。
师:现在,我想将翻译过来的英文原封不动地给翻译回去,那怎么办?
生:(操作)将翻译过来的英文原封不动地粘贴到被翻译文本框中。
学生看到翻译过后的《再别康桥》中文大笑,因为离徐志摩的原作相距甚远,诗的意境全无。教师顺势启发学生:今后,同学们可以从事专门开发有关翻译的智能技术的事业,使世界真正成为沟通无限的村落。
学生实践二:利用金山快译或“在线翻译”网站,将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翻译成英文,并将英文译稿再翻成中文。
师:好了,同学们已对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模式识别和机器翻译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其实,除此之外,还有计算机博奕、智能机器人等。请看下面一段视频:机器人千手观音。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2
【关键词】语言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
何谓语言美?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而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比其他科目的教师更要注意课堂语言的使用。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具有多种美感。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多年上语文课的一些经验、体会,谈几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语言美,美在含蓄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话语明确、精准,相对而言,语文课的语言要来得含蓄得多、委婉得多。很多时候讲究含蓄。比如,语文课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多用与学生谈话式、对话式、提问式、探讨式等上课。在谈话、对话、提问、探讨当中循循善诱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开启智慧。学后,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上杜甫的《石壕吏》时,如果这样问学生:“老妇人对差役说了些什么?”学生只好复述课文,思考的价值就不大。如果我们把问题稍微变动一下“老妇人为什么对差役说这一席话?”味道就不同了。后面的问语给了学生思考的余地,学生就会想到一连串的问题:老妇人说了什么?她说三个儿子的目的是什么?说出孙子和媳妇的用意又是什么?不说出老翁的原因是什么?老妇人苦苦哀求无效,最后向差役提出了什么要求?老妇人为什么要提出自己应征的要求?问题思考清楚了,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深刻理解到:老妇人一家的遭遇是悲惨的,老妇人被征,只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这样提问,抓住了全诗的主旨,体现了诗人的构思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能理解到诗人写此诗时痛切而又委婉的含意,与作者产生共鸣。
面对早恋的学生时,做班主任的就不能直言直语、露骨地去批评学生。如果此时你非常露骨地、毫无顾忌地去指责他们,甚至报告家长去严惩,那么,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以致产生对立,后果更糟。如果我们老师在感情上理智些,在话语上含蓄些,我想会有效果的。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多多地想办法灵活处理。如有一次,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找几个未熟的酸酸果,分别给他们吃,分别问味道如何?他们此时往往都是酸弯了腰状,嘴里直说“酸、酸……”“你们的事,就是这酸酸果!”他们基本上都呈猛然、愕然、愧然状,酸果僵在嘴边……此时,我再乘机动情地晓之以理,他们果真将感情暂束之高阁,学习成绩又上升了。
二、语言美,美在幽默
我个人认为,幽默是语文老师的素质,优秀的语文老师无不具有幽默的语言、幽默的品质。相对而言,现代的学生是不太喜欢一本正经的老师,他们倒乐意接近幽默的老师。因为幽默给人平易、给人轻松、给人开心、更给人智慧。当年,幽默的钱玄同教授在北师大讲传统音韵学,讲到“开口音”与“闭口音”的区别时,一学生请他举一个例子。他说――北京有一位京韵大鼓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使人注目。女艺人曾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陪酒时,坐在宾客中很不自在,尽量避免开口,万不得已,有人问话才答话。她一概用“闭口音”,避免“开口音”,这样就可以遮丑了,如这样 的对话:
“贵姓?”“姓伍。”“多大年纪?”“十五。”“家住哪里?”“保安府。”“干什么工作?”“唱大鼓。”以上的答话,都是用“闭口音”,可以不露牙齿。等到这位女艺人牙齿修好了,再与人交谈时,她又全部改用“开口音”,于是对答又改成了:
“贵姓?”“姓李。”“多大年纪?”“十七。”“家住哪里?”“城西。”“干什么工作?”“唱戏。”――学生听了都捧腹大笑。笑后牢牢掌握了知识。
有时,幽默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上课时的很多动作,无不能体现幽默。事实上也是,形体语言的幽默,有时更加幽默。
三、语言美,美在抑扬顿挫
我们语文老师上课绝对不能用一个音调上到底,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觉得寡淡无味,甚至昏昏欲睡。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语调,效果会明显地不同。
讲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作者或化听觉为视觉,或融听觉、视觉于一体。老师抑扬顿挫,学生亦顿挫抑扬。讲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带着极为浓烈的、饱满的深情低回、动情地读教“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极便于我们老师发挥抑扬顿挫地读诵的教法,这一课文我认为完全可以花50%的功夫去抑扬顿挫地读诵、读背,边读边揣摩诗的美妙的意境,把自己也融入到作者的感情中去涵咏、体会。
四、语言美,美在抓住重点
语文课,也应该切忌套话、大话、空话、废话。不要惟恐学生听不懂地对全文的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讲,面面俱到、平均使力,这样既不可能讲清课文,学生听起来也觉得烦琐,不得要领,不能得到应有的美的欣赏。
上《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作者魏巍为了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之恨、打击敌人之狠,用了一系列动词,讲授时就必须抓住。像“猛插”、“切断”、“赶”、“占领”、“阻住”、“高喊”、“打”、“摔”、“扑去”、“抱住”、“掐住”、“紧握”、“衔”等等。紧紧扣住课文,将这些动词讲深、讲透,志愿军战士对敌人之恨也就很好地揭示出来了。这样抓住了重点剖析,学生被强烈地感染,觉得过瘾,有亲临其境之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与志愿军战士产生共鸣――恨敌人,这也是一种美的感受。
美的教学语言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色钥匙,每位语文教师都应不断锤炼自身的教学语言,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巧妙地运用好这把钥匙。
参考文献:
[1]张鹄,文学语言艺术[M],南方出版社,1999.10第1版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3
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气氛。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的。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播放,是创设语文教学情景,渲染气氛的一种重要手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到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时,我先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把学生带入一个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中,学生在音乐声中深情吟诵诗歌,进入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结果一堂课下来,一些学生居然能把全文背诵下来。
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不同的学习者所能接受的教学情景也不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真正积极地参与教学,就应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起始于问题,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教师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讲《边城》时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电影《边城》和课文内容的细节对比,引导学生以新异的眼光进行体味研究;并通过配乐《在水一方》让学生进行《十八里相送》的情节描写,使学生体会纯洁真挚的情愫。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每一个人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所以教师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接下来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4
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必要的审美能力,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任务。在学校教育中,美育不仅是音乐、美术科教师的任务,语文教师也责无旁贷。《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虽然它不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却不可忽视,处理得好,它能促进语文教学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是人类具有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情感是人生最富色彩的部分。健康、美好的情感永远值得文学作品歌颂。以现行高中语文第三、四册为例,其中就包含了这些健康的情感。
一 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是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而写下的诗。诗歌的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诗人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类似的课文还有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梁小斌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孙犁的小说《荷花淀》,等等。这类文学作品讴歌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受到熏陶、感染,对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素质有一定的作用。
二 歌颂健康、美好的爱情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叙述的是焦仲卿、刘兰芝为了反抗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了追求婚姻的幸福,为了忠于爱情而双双殉情的故事,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对封建势力的反抗精神令人敬佩。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读后令人难忘。类似的课文还有《我愿意是急流》、《卫风·氓》、《邶风·静女》、《迢迢牵牛星》、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一剪梅》等诗词,《罗密欧与朱丽叶》、《长亭送别》等戏剧,它们用精美的语言讴歌了人类美好的情感,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鉴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三 抒写亲情、抒写离愁别绪
李密的《陈情表》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全文围绕“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和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像这样的课文还有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它们正是抒写人类的这类感情,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人情味。这些感情具有人文性,学生阅读了这类作品,正确理解了其内涵,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大有裨益。多读这类作品,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体验人类这些美好、健康的感情。
高中第三、四册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课文精选了非常美好的散文、诗歌、小说与戏剧,这些作品,各有其美。散文美在“形散而神不散”,诗歌美在语言精练,“言有尽而意无穷”,且语言具有节奏感、音乐感,小说美在生活中的容量大,为我们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一段富有个性的肖像、言行、心理描写,一个生动、准确的细节描写,都会使文章生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体味作品中的美,必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了厚积,薄发才会闪出文采。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美则显得更为重要。现在很多的中学生怕写作文。原因何在?一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二是不知道该如何写。前者看生活总觉得很平淡,没什么可写。作为语文教师,就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美,从自然界,从家庭生活、邻里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等领域寻找、发现生活的美,抛砖引玉,指导学生,让学生懂得美就在身边,就在平凡的生活中。同时,从作文中发现学生有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也要指导学生分辨、批驳、摒弃生活中的丑,天长日久,就能“给予”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后者,则要通过语文教学给学生分析范文、指导学生适量阅读课外书籍,让范文、优秀作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关键是要提高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亦不容忽视。文学的审美需要大量的思维活动,需要想象才能完成。教师如能尽可能制作一些形象的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5
一、课前常规练习
课前常规练习我一般给学生五分钟的自由支配时间,主题只有一个“说”。按照每个时间段的训练要求,给他们创设感兴趣的话题,如接待客人、探望他人、求助别人、购买物品、在适当场合说最适当的话;道德法庭,评其美丑,论其善恶;商品洽谈会,为确保自己的合法利益据理力争;记者招待会,以记者身份口头报道采访结果;新闻会,简明扼要地汇报国内外大事。但有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朗读诗歌、或讲故事、或成语接龙……
二、用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称诵读为“美读”。其实,“读”本身就是一种基本的行之有效的语言训练,它具有表达感情,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各种功能。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见语文专家特别重视语感的培养,它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透彻理解,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学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可见,语感培养是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讲授诗歌时,更应该重视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沁园春・雪》若无反复的诵读便不能品味到词中展开的北国那壮阔的雪景,一代伟人豪迈的革命之情。
我在讲授《再别康桥》时,我先采用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先听后模仿再朗读,继而晚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舒缓的乐曲声,学生从中感受金柳、艳影、青荇、清泉、彩云、康桥、小船等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伴着轻柔的乐曲朗读,学生沉浸在温柔的氛围中,情感与声音的美景,已紧紧交融在一起,作者的情感已引起学生的共鸣,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美、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四环呼应)、音乐美、绘画美。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霞;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同样,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过程中,也要指导他们反复诵读自己的文章,否则便不能看到作文中的瑕疵,锤炼出恰当的措辞,写成动人的篇章,可以说诵读,不仅让学生在积累语言时规范了自己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三、品读精美语段,架起培养语感的桥梁
大量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但要尽快培养出语感,还要作理性的语感分析,以体味语言生动、准确方面的微妙之处。要了解语言内在的丰富、深刻的意义,需要对语言进行分析、品评、揣摩、鉴赏。
如《济南的冬天》第三自然段,“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的“尖”,“那些小山太秀气”中的“秀气”,“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中的“镶”等一系列词汇,将济南冬天的山色之秀美,写得形象、生动、贴切、自然,读来如临其境。
如《背影》中“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其中“穿”“爬”“攀”“缩”“微倾”“努力的样子”等词准确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可当做用语准确的典范。
应该说,鉴赏评析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最新修订的中招《考试说明》,启示我们注重结合具体语境去推敲字词,要品味辞格、创意,揣摩语气和语调,从而有效地培养语感。
四、巧用复述:提高口语能力的表达
复述是语文教学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手段,复述最大的特点是用口说,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记忆、思考、说话、理解课文等能力。
一般复述有三种类型:详细复述,概要复述,创造性复述。复述的形式是多样的。
如我在讲授蒲松龄的《狼》一文时,先让学生通读全文,之后,留几分钟让同桌之间互相复述整个故事,再找一个学生向全班同学复述整个故事。这样,学生可以在参与生动讲述的过程中,理清故事的情节――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全过程,进而初步理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这个主题。
复述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他们敢于张口的习惯,克服那种在众人面前说话张口结舌、语无伦次的毛病,有利于他们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角色模拟情境,把学生推上“舞台”
表演有利于我们把课堂设计得生动、活泼、多样,并具有一定的交际意义,使学生趣味盎然地获取新知识。针对课堂教学重点,教师应提供表演的机会与素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真刀实枪”地去演练。
再别康桥全文范文6
一、在朗读中激发兴趣,感知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鉴于此我觉得诗歌教学的最根本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考虑到最初诗歌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因此范读录音首先应让学生在示范朗读中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教师应通过录音范读,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根据读诗时的一般停顿,即五言诗2、2、1,七言诗2、2、3的一般规律,把握节奏,找准重音。如吟诵《鸟鸣涧》:人闲准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仙鸟,时鸣/春涧/中。老师朗读时声音时快时慢,语调抑扬顿挫,摇头晃脑,摆袖摸须,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充分感受到了古诗音韵的美,倍感新鲜,兴趣大增,不知不觉中就能背出了古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在吟唱中,品味诗歌的画面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了诗的音韵美。但不一定能深切体会诗所展示的画面。他还需要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模仿朗读就是这个过程。学生在吟唱中反复模仿,是努力追求与教师的审美体验朗读技巧取得同步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思考,不断加深体验美的过程。它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帮助他们产生愉悦的审美情趣,品味到诗歌美的生活画面。如王维《鸟鸣涧》:赋闲的村民,飘落的桂花,幽幽的花香,一轮明月,朦胧的远山,时飞时止的飞鸟,水流潺潺的春涧……好一幅安详、静谧、柔美的春山晚景图便展现在眼前。再如杜甫《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诗人打开了语言的调色板,选用了缤纷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景四色、黄绿相间、青白辉映、绚丽多彩的画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吟唱中品味诗歌的画面美,其结果必定感染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情感化的共鸣,并由此产生深入了解诗歌美的强烈欲望。
二、在比较中学会欣赏,领悟美
美的语文需要反复揣摩,诗歌语言生动准确,令人拍案叫绝。在读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细加推敲、举一反三,学生对诗歌所传达的美的信息便会更加完整地接受,从而更好地领悟美,达到增强美感的目的。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精彩,脍炙人口,老师可指导学生体味:“绿”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什么字?这样换好不好,通过敲字琢句,联系作者的经历,使学生领悟到不管是“过”、“满”、“到”等都不如“绿”字有声有色。一个“绿”字,几经修改得来,活化了春的特点,一字见功底,给人一种非常鲜明的形象,读着“绿”,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纷纷从泥土中钻出来,江南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又如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人”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这些说明诗人对每一个字都是进行了精心选择的,诗句因而神韵俱生。
再如对《再别康桥》的解读,一般认为这是告别康桥的诗,徐志摩通过此诗表达对康桥依依不舍之情,但有些同学通过比较推敲的理解就不仅仅局限于此了,有的说:是我们离开优美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区时,不也可说:“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走美好的回忆。”有的说:“当一个人退休或者是去世时,如果他能说自己悄悄地去了,不带走一片云彩,那该是何等的潇洒,他的一生定像康桥一样美得无憾。”对于这类诗句的理解和其中的美学内涵的领悟,如果没有对诗句作深刻、精美的推敲,分析、比较是难以得到满意的效果的。孔子说“举一隅而不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反复推敲让学生慢慢品味,细细咀嚼,不断比较,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领悟其中的语言美。
三、在想象中品味意境美
何谓“意境”?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的研究》中指出:“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客观的生活图景与作者主观情意的和谐统一,是用生活图景或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是一种概念,而是带入了作者生命气息和精神个性的具体可感的美。意境往往最能体现诗人此时想要表达的情感、愿望。古诗的意境往往是“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教学中,教师努力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静”的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让他们体会诗人在语言文字以外的丰富含义。孩子们体会了诗人的言外之意,使诗的内容得以拓宽,从而更彻底地理解了古诗,有助于记忆、背诵。如《江雪》一诗,全文刻画了老渔翁在漫天飞雪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教师让学生根据诗的大意闭上眼睛想象意境,通过想象,高高的群山,长长的小路,无边的江水就在学生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漫天飞雪的江面”、“渔人孤舟独钓”的情景整首诗也就深深地印在学生脑中,其中情味,就会越来越浓。
再如杜甫的《绝句》描写的是初春的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的景象,有声有色,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积雪皑皑,再低头瞥见门外来自东吴的般只,不禁喜上心头,虽是短短的四句,却描写了诸多的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的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了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情感。最具韵味的是“含”字,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作者所站的位置和他透过窗子看到的景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一首好的诗歌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它总是要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意境,就像画儿不能裁剪下一小块来欣赏,诗句也是不能用来逐句翻译的,但是诗歌展现的画面却可以在心中描绘。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启发学生产生联想、想象,使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象”。让诗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现,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诗中描绘了一个山雨初晴,天气秋凉,万物一新的乡村夜晚,明月的清光在松林里照耀着,清澈的泉水“叮叮咚咚”地在石头上流淌,竹林里传来洗衣女子归来时的喧笑声,河塘里的莲花在小渔船穿过时轻轻晃动。这里,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一首优美的抒情小夜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风景画,给人一种恬静、新鲜的审美感受。学生鉴赏时,则要通过诗人描绘的语言,运用联想、想像,把它还原成一幅画,仔细品味,才能获得醉人的美感。著名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正是这样得来的。
四、在体会中把握寄托的情感美
言在此而意在彼,俗称为寄托。这种表达方式含蓄委婉,或以物喻人,或托物言志。自然之物有了丰富的浓厚的情感内涵,成了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就容易体会出人生的多姿多彩,情感的丰富细腻,这样更利于陶冶性情,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怀,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珍爱生活的感情,如在群星闪烁的唐代诗歌天幕上,素有“双子星座”之称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两颗璀璨夺目的巨星。豪迈飘逸的李白诗歌最为动人之处,在于他依托盛唐这一伟大的时代不管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崎岖坎坷,都始终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热情和搏击困难的信心。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表达他在人生不称意时的豁达,乐观,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痛快淋漓地一吐对权贵的憎恨和蔑视,诗人豪迈不羁,毅然不顾的情怀跃然纸上,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歌最为感人之点,则在于他置身“安史之乱”这一动荡的时代,不管在现实中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不幸,他始终忧念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信条,在一生落魄潦倒的杜甫那里,被演绎升华为“穷兼济天下,决不独善其身”,这种忧国忧民、同情悲悯的博大兼济情怀,是杜甫留存至今一千四百多年的诗歌抒情基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长句联翩,激情澎湃的诗句,是诗人的切身的痛苦生活体验中产生出的美好愿望。这种以切身磨难煎熬中升华出来的崇高的牺牲精神,博大兼济情怀,是人性中最为美好的部分,也是杜甫诗歌最为感人的地方。
因此从诗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来说,把握诗歌寄托的情感美,能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升审美的境界。比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感悟“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精神;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片忠心的爱国情怀,无不跃然纸上,感人肺腑。
五、在感知品味中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