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综合实践工作思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综合实践工作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综合实践工作思路

教师综合实践工作思路范文1

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教研室工作;思路

教研室是一个最基层的教学单元,是日常教学工作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单位,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组织和实践单位,也是学科长远发展计划的重要执行单位。教研室所属成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晋升,教研室所辖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发展,配套实习实训设备和场所的改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情况调查,都可以进入教研室的工作范围。上述很多工作都是长期性的,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正确的思路,难以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推动作用。因此,教研室工作思路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科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日常教学管理三项教研室常规工作的开展为切人点,简要论述了教研室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教师素质,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专业,改善实习实训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1教研室课程建设的工作思路

课程建设是教研室的一项具体工作。这里的课程不是指哪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指教研室所属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即核心部分和辅助部分,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辅助部分课程的建设能够较好的突出专业特色。教研室可以为每一门专业课程安排一名课程负责人,相同课程的教师组成一个课程建设小组,以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为重点,并在核心课程中挑选一到两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动员教研室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以点带面,建设好核心部分的专业课程,进而带动辅助部分的课程建设,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有高职特点的优质课程乃至精品课程。

就国际贸易教研室而言,教研室所属的专业主要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外贸函电》;辅助课程有《通关实务》《商检实务》《货运实务》《跟单实务》《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国际商法》等,前面3门课程概括了一个外贸业务员必须掌握的职业知识,其他的课程只需要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外贸业务员基本了解。在这些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是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课程,它的建设成果具有较好的迁移性和示范性,可以将其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教研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1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凸显精品课示范地位

精品课的建设是示范性建设,尤其应当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教研室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引进先进高职课程开发理念,努力突出课程的高职特色,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和实践条件5个方面加大内涵建设力度。

可以把《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的建设作为试点,努力在课程定位、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提炼、课程学习任务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做出一些成绩。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提高,基于外贸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教学模块,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支撑关系,实现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一致性,丰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深入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改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在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突破,丰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涵,奠定课程的示范地位。

1.2注重在课程改革中提高队伍的教改水平。建立团队教研室

教研室可以借课程改革与建设这个契机,利用“大教研”的理念,建立团队教研室…,组织教研室教师合作开展高职课程开发方面的教学研讨,鼓励教研室老师广泛涉猎各高职教学专家有关课程开发的论文,广泛借鉴比较成熟的精品课网站,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加深教研室教师在课程开发建设理念上的认识,探索高职课程开发先进理念的推广应用办法,提高教学改革实践的质量。

在国际贸易教研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相关课程已有省级精品课和国家级精品课,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较多;在高职课程改革方面,有关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成熟的理论,可供教研室教师们参考。教研室可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借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外贸类课程的教改科研,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并及时申报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

2教研室专业建设的工作思路

专业建设是教研室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教研室在专业建设方面应当时刻结合人才的需求标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注重通过交流合作理顺专业发展思路,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注重专业实习实训的有效性。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具体来讲应当注意:

2.1基于工作领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

外贸行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新的人才需求标准都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的参考因素。专业建设的科学性正是体现在基于行业变化的适时调整上。

教研室要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锻炼,在锻炼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除此之外,还要邀请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与教研室的相关教师座谈,了解行业对外贸人才的最新需求标准,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分析外贸工作领域的基础上,调整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功能结构,并结合实际调整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设置、学期安排、实训安排和考试安排,逐步形成基于工作领域、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适应当前人才需求新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2.2能力培养靠实训,实训环境可模拟,循序渐进引入真实实训环境

教研室要把“如何强化学生外贸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外贸工作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要借助于完善的实习实训,因此实习实训建设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支撑。

教研室在提高实习实训质量上有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实习实训的环境建设,其次是实习实训的模式设计,最后是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安排。其中,实习实训环境是关键,不同的实训教学环境,实训的模式和人员安排各不一样。

高职教学提倡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这就要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外贸企业合作难度比较大,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范例几乎没有,学生校外实训效果不稳定的情况还很普遍,教学改革因此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教研室可以通过在校内营造模拟外贸实习实训环境,聘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外贸业内人士担任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办法,缩小模拟实习实训与真实工作的差距。因此,教研室应当注重从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弥补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上的不足,大力吸纳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深入校企合作,循序渐进地引入真实实训环境,寻求在实训环境上的新突破,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层次。

3教研室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思路

由于高校教师在职称评聘上偏重论文和科研成果,对教学上的“硬性”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软”,导致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强、教学弱的失衡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教研室应采用引导、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办法,本着尊重和满足教师需求为导向,以争取最大的个体满意度为目标,强调把个人的综合表现与职称评聘挂钩,既促进教研科研,又能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质量。

3.1制定学期教学任务整体方案,实现教师相互配合。课程相互支撑

每一学期的课程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它与前后学期的课程是有联系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课程类别上,还是在职业能力培养的阶段上都是有衔接的。教研室要引导教师们处理好这个问题,在每学期开始,可就本学期的课程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归纳,然后制定一个教研室教师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整体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关联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上的互补操作办法等。

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课程中就有重合的内容,为了避免不同老师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不分主次地反复讲解课程中的相同内容,而导致课程侧重点不突出,就应当在学期之初组织相关任课教师集中研讨以明确课程的衔接关系和支撑关系,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感受到教学的严密性,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专业知识体系,更好地完成专业全程计划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3.2监管工作可以辅以教研,有始有终才能有成效

教师综合实践工作思路范文2

关键词:技工学校;就业指导;就业率;职业教育

1.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技工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市场提供技术劳动力。就业指导即为求职者提供咨询、指导、帮助的过程,解决技术生对自身认识不足、缺乏信心、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技工学校的教学目的在于使高级技术人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适应市场的环境,缩小就业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因此,技工学校的就业指导不应当仅仅只是以毕业生为主要指导对象,更不应当只针对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实现就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就业指导在技工学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

2.技工学校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现状及问题

技工学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就业目标不够明确、自身技术能力不足、就业率高却不稳定三个方面。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技工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对于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没有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基础,实践能力更是不足。因此,要真正改变目前技工学校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现状以及解决其问题,应当先加强教学力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技工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教师综合实践工作思路范文3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在抓好全面教育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教育,不仅能提升幼儿认知兴趣,且能最大限度开发其心智潜能。纲要中将幼儿教育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艺术教育作为领域之一,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为此,在教育实践中实施了以美术特色教育带动主题教学水平的工作思路,把美术特色活动与主题活动结合,努力做到美术特色与主题教育相互渗透。通过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艺术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孩子各种感官系统,去看、去听、去摸、去尝试、去感知、去体验、去表现;在认知、社会、健康、艺术、科学、语言等多个领域充分探索和体验,丰富孩子的知识,为孩子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学上,顺应孩子的创作需要,适时对孩子进行智力技能训练,为拓展幼儿创造力提供坚实的基础。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的特点,引导孩子感知、观察、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如,构成事物的线条、形状和色彩,孩子掌握这些内容后,在认识新鲜事物时,就可以通过形状和颜色认识、概括事物。环境是第三位教师,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他们努力构建具有艺术气息的育人环境,在幼儿园创建艺术长廊,张贴世界级艺术大师的名画,并加上欣赏提示,让孩子在走走看看中与大师零距离接触,感受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同时还创建了小画家俱乐部,展示孩子们的得意之作,为他们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展现个人绘画才能,树立自信心,感受艺术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

充分发挥师资优势,重点打造阳光美术工作室。2007年,把美术教学作为特色教学项目在全园推广,创立了专门的美术工作室,选派专业的美术教师负责教学工作。工作室提供了供幼儿欣赏的各种艺术品,购进了喷泵、电热棒、彩陶等多种工具器材。他们还打破以往在纸上作画的单一形式,让孩子在旧鞋子、废纸盒、瓶子、石头、贝壳上随心所欲地涂画,尽情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在园里和班里设置“百宝箱”,选择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放到里面,并进行分类摆放。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把美术活动变成孩子自由想象、大胆创作、快乐体验的活动,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他们注重为孩子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引导鼓励孩子学习泥塑、彩陶、水粉画、烙画、油画,为孩子们打开通向艺术殿堂的大门。在美术工作室里,可以自由自在地涂涂画画,酣畅淋漓地用画笔抒发内心感受,尝试运用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与创作方式,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自由创作空间的扩大有效提高了孩子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孩子手脑并用、大胆表现,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孩子的内在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大力打造美术工作室的同时,进一步抓好班级美术教学,本着教研带教学的原则,开展了幼儿美术特色的实践研究。各班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美术教学特色,如,《日记画》《彩色世界》《诗配画》等。各班级和美术工作室对孩子开展并列的美术特色教学。通过鼓励孩子想画、绘画、说画来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把所想的说出来、画出来,把头脑中想象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象,通过画笔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通过语言再次整理、丰富自己的想象,最终促进孩子智力几个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教学实践及时反思教育行为是否有效,研讨美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研讨―再实践―总结”的过程中梳理工作思路,坚持“让艺术回归幼儿生活,让美育伴随幼儿成长”的教育理念,和家长携手同行,共同发现生活的美。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教育方法,让美育带动幼儿的全面发展,使美术特色办园之路越走越宽。

教师综合实践工作思路范文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室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低年级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重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教研室对品德学科的高度重视,我们本学期按照上级要求,组建了《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我们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科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一)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校本培训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教师综合实践工作思路范文5

一、国内研究现状本科毕业设计规范化的科学管理

对于本科毕业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同时它也关系到高校的学生培养质量和在社会中的名誉、影响。因此,针对上述毕业设计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各高校都在探讨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下文阐述了国内各高校在提高本科毕业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北京科技大学于晓红教授认为毕业设计的质量是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力保证。他从实施以人为本的选题方式、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监督检查机制和科学客观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了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重庆大学毛小庆阐述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合重庆大学的实际,分析和总结了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科学选题、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因材施教、开拓毕业设计新途径、完善毕业设计过程、保证毕业设计答辩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扬州大学戴隆超老师就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各个因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和方法,并进一步指出了改善措施。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等重点大学都针对目前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工科毕业设计质量进行了探讨。另外,很多以教学为主的学校也从不同方面开展了毕业设计研究工作。如盐城工学院刘必荣从基础知识掌握、就业、对毕业设计认识、选题、指导老师投入、开题、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等方面分析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机械工程类的毕业设计现状,提出从基础知识掌握、就业、对毕业设计认识、选题、指导老师投入、开题、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等方面分析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机械工程类的毕业设计现状,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实行科学化选题;建立规范的质量监控机制;加大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指导深度等有效措施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还有南阳理工学院庞兴华、常州工学院吴强、合肥学院谷曼也提出了很多本科毕业设计提高对策和方案。从省内、国内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很多高校都把提交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并结合各自校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各种解决措施;但同样可以看出每个高校采取的措施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申请人认为这些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要立足本校实际,结合本校定位、生源质量、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师生比例等现实情况,提出切实能提高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和途径。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工作思路

首先,由于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特殊性,必须总结往年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研究等手段,总结出教师、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及对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应对措施。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符合学校实际的相应措施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并在新的一届本科毕业设计中进行运用。探索面向“培优”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及团队指导模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拔高技能等训练,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提高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根据课题性质组织3~5名教师进行联合指导,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指导效率和知识利用率。根据上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加强等流程,总结一整套用于毕业设计的工作方案和监控机制。另外,实行毕业设计开题准入制度,从源头杜绝学生敷衍、应付心理,对于没有达到毕业设计开题要求及不具备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提前进行预警。后续的每周指导、中期检查直至毕业设计完成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后,及时反馈、整改,绝不能出现等到该答辩时才发现某个学生不能通过的情况。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在校期间的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毕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本科生培养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指导教师精力不足、学生态度上的不重视、校院管理方面的不严格等。总结了国内外重点院校及教学类的本科院校在毕业设计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最后提出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工作思路。

作者:杨海峰刘同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教师综合实践工作思路范文6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深入推进减负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2013年5月,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和北京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研究分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联合举办“初中减负工作校长论坛”,全市初中校校长代表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

论坛旨在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各方面和各环节总结经验,探索减负工作新做法、新思路。论坛主旨发言均选自各区县推荐的初中减负工作典型学校代表。本期所刊登的九位校长的文章分别从关注差异、构建不选择学生的教育、精细教学管理、学科减负、“学困生”帮扶、加强教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中小衔接等不同方面,交流了学校减负工作的真招和实效。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高度肯定了全市初中校减负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并对进一步推进初中减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努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北京市教委本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将减负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在工作规范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减负工作八项具体要求;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三个结合”,即减负与增效相结合、调查研究与实践改进相结合、规范管理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在实施策略上,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断加大减负工作力度,引导区县和学校结合实际创新实践,使减负工作不断深化。

今年4月,北京市教委在朝阳实验小学召开了“向幸福出发”减负工作主题现场交流会。现在,我们又在这里召开初中减负工作校长专题论坛。9位校长的主题发言,使我很受启发,同时也高兴地看到市教委颁布减负“八项规定”后,各个区县和学校针对实际情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推进工作。可以肯定地说,我市中小学减负工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减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无论是社会观念还是教育观念都需要进一步更新,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后,减负工作推进要重在行动,“行于教育过程优化,成于教育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