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散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迟子建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散文范文1

从一个“龟儿子”变成了精锐部队老A的一员,许三多在这个漫长的途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

新兵训练结束了,许三多被分到了偏远的红三连五班。五班的生活寂寞无聊,老兵们靠打牌来打发时光,单纯的三多依然每天出操、训练。后来,他又靠一个人的力量修成了以一条路。团长听说了此事,把许三多调到了钢七连,许三多无奈地离开了他十分眷恋的五班。

到了钢七连后许三多成了越来越没信心的人——周围的人都比他强,作为装甲侦察兵,他还竟然晕车。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终于从全连最差的兵变成了排头兵。而在在他二十一岁这年,他失去了那个被他看得比命还重的史今班长,但他明白了自立。

在不久后,在部队整编活动中,拥有五十七年光荣历史的钢七连被拆散了。许三多负责看守营房,受尽了孤独的折磨。那年许三多二十二岁,他失去了七连,但是懂得了荣誉。

在老A选拔中,他成为了留在老A的一个,而且他在选拔中“毒气战”这个部分成了历届考核中第一个敢脱下那套笨重的防护服的人。加入老A后在一次真的战斗中,他一拳杀死了人质,捉住了毒犯,却带来了无数的心理阴影。为此,他甚至想复员。而在最后,他留了下来。在二十三岁那年,他失去了天真,因为杀过人的人就没了天真。

迟子建散文范文2

一、阅读材料典范化

阅读材料典范化、范文化是高效复习备考的前提。

精选阅读训练材料,首先应该重视那些文学性强,文化味浓,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像迟子建、季羡林、周国平、池莉等当代大家的典范之作,理应成为命题的首选素材。这样的作品不仅经典、典范,人文内涵丰富,材料价值高,而且利于训练阅读能力,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更有利于引导阅读,实现阅读训练效益能最大化。那么,我们在备考中训练选用阅读材料时当然应高度重视。选用典范的阅读材料,既便于考生提高备考效率,又能有效提高文学素养。假如我们在考前以迟子建作品为阅读材料进行一定量的训练,那么考生对她的作品风格特点、惯用手法等都很会有一定的了解,考场上就相对顺手得多。并且,考生的文学修养特别是视野也宽阔得多。语文备考、考试是成为特殊的学习方式,在备考中我们有责任使更多的优秀、规范的作品进入学生的视野。

二、解读方法科学化

阅读有三个层次:认读,解读和赏读。对高中生来说,主要是解读和赏读,解读是赏读的基础。不论阅读什么文章,都必须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把握主旨,明确该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真正读懂文本(主要指理清思路、把握主旨)是做好阅读理解题的基础。对文学类文本来说,文本解读训练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分文体训练解读。

要高效复习,首先就应分文体进行解读训练。不同文体的文本解读方法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区别对待、针对性训练。如小说,我们必须从三要素入手,特别是抓住“人物”这一主要要素来把握主旨。而散文有写人记事散文,写景状物散文,随笔议论性散文等类型,它们的解读方法也不完全一样。切忌复习训练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会儿散文,一会儿小说,今天练理解句子,明天练赏析手法。不同类型的文本,虽然有共性的题目,但由于其解读方法不同,做题的思路方法往往有别。

2、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以散文复习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把做过的高考散文分类,然后研究不同类别散文如何解读,学会归类找规律,最终形成科学的、个性化的解读方法。

用若干则材料表现主旨,材料的内涵前几则相同,最后一则可能有别于前几则;首尾往往有议论抒情的句子来点明、升华或暗示主旨;内涵往往既集中又不单一等。经过这样的归纳分析,考生往往能迅速形成解读文本的方法。

3、总结出各种解读方法。在做一定量散文题目的基础上,通过对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梳理研究,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该类文本的解读方法,如:抓关键句法――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主旨句往往暗示或点明主旨;材料分析法――梳理文本的写景、叙事、联想、引用等材料,归纳其共性内涵即为主旨,不同内涵即为主旨的升华或深化;线索分析法一此类散文往往有一定的线索和顺序,或物或情,或行踪或总分等等。引导学生总结出个性化的科学的解读方法是高效备考的关键。

三、题型训练规律化

我们在复习备考中,把引导学生归纳、整合、总结做题规律放在重要的位置,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说,现80%的高考试题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也可以直接给出常见题型,让学生结合高考题探寻规律。比如,我们布置任务:现代文阅读的“语言表达题”该如何做?一般是怎么设问的?该从那几个方面考虑?诸如此类等。

四、答题规范化

首先,要掌握专门的术语,不说外行话,用语准确。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真正理解其含义。如小说结构情节方面:烘托铺垫、伏笔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效。表达技巧: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等。

其次,掌握答题格式。

1、问题意识:认真进行审题训练,围绕问题对应回答,一问一答,对应作答。

2、得分点意识:赋分(分值)往往和答案要点有关系,根据分值可以推断回答要点。一般情况下,2分题目多为一个要点;6分题目一般2―3个回答点。

3、格式意识:回答问题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是有讲究的,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要求。如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x段话运用了何种修辞,有什么好处?我们首先回答修辞方法是什么(因为问题是何种,回答当然只能是一种),然后说说这种修辞本身的好处以及表达思想感情的好处。再如,表现手法题一般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时应该按照“使用的手法+内容+效果/作用”的格式,并且应该掌握常见手法的类型和基本作用。常见表现手法有:联想/想像/烘托膻染/象征,讽刺,悬念僚应,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寓褒于贬/寓贬于褒等.要熟悉这些手法的作用.

五、阅读题料作文素材化

高考文本的阅读能为我们提供思想、情感素养。高考作文关注人生、社会,而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内外阅读、写作积累缺乏,认识社会生活、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联想、想象能力不足,不能运用充分、有力的事例去阐述思想,表现主题。那些知识面狭窄、能力匮乏、没有思想、情感枯竭、时代感不强的考生,是很难写出高分作文的。现代文中的文学类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千字文,其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超越俗套,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写作不足,以达到备考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阅读训练之后,我们可以借鉴阅读材料的思路或局部写法进行写作训练,把读写结合起来,提高备考的效益,还可以从作文素材的角度对其积累、提炼、变形等,使之成为我们绝好的写作素材。如《总想为你唱支歌》,对倒而不死的“左公柳”、死而不到的“胡杨林”两则材料稍加概括,不就是我们议论文绝好的例子吗?其抒情性的笔法、几个材料表现主旨的化大为小(写大西北的精神,通过有代表性的物和人来完成)的写法,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写赞美某地域、某集体的借鉴。像迟子建的《泥泞》,为我们写挫折、逆境提供了多好的写作思路!

六、全面和重点相结合

迟子建散文范文3

只觉得这个年轻人敬业且尽责、平和而严谨、木讷而内敛。20多个春秋,日子不算短暂,我们私人之间似乎没有什么交往,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他嘴角那一抹善意的、甚至是羞涩的微笑。

我常想,我们的集体,是由众多星子组成的星座。有的星子大放光华、耀人眼目;有的星子则默默排在星群中,并不引人注目。薛健正是这样一颗不引人注目的星子。

直到最近,偶然看到《文学报》上作家梁晓声专题写他的散文,翻翻他近年责编的文学书籍和他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我才得知这家伙是真正的属于“有打不现形”的一类角色,他的成就令我艳羡、令我惊异。

薛健原是学印刷管理的,似乎与文学并不沾边。可他一直勤奋读书、勤奋练笔,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立意和文笔都相当不错的散文多篇,引起人们的瞩目。

薛健与那么多当红作家和明星关系密切,有的甚至亲如兄弟,并能从他们手中拿到书稿。须知,编辑和有潜力作家之间的友谊,正是出版社活力的源泉。一般的书稿,内容平平、文笔粗糙的书稿,常常是不请自来,源源不断,可谓汗牛充栋,凭白消耗出版社许多人力物力。可当红作家手中的书稿,却是唐僧之肉,一般关系是拿不到的。

梁晓声写道:

我与薛健相识已经二十几年,20年间,他四次做我责编,编发了我三部散文集、一部长篇小说,而且,我给予他的,都是原创作品。接连将自己的原创作品给予一家省级出版社,这种情况在我和出版社的关系中是惟一的。

梁晓声之外,巍然大家的王安忆、才华横溢的迟子建、极具潜力的池莉,还加上一个影视明星李琳……

我只知道,薛健在单位里,克己谦让、奉公自守、淡泊名利,很令同事们感动。他所处的岗位,是很令人羡慕的。印刷厂把出版科的人当财神,想出“人情书”的作者把总编室的人当恩人。曾有人将现金、购物卡塞进他的抽屉,送到他家中,被他推却或寄走了。那时,如果将下岗多年的妻子安排一个效益好的单位,其实并非难事。可薛健既不当“财神”,也不做“恩人”。他自守清贫,让妻子在社区当个拿30元月津贴的栋长。这些年来,薛健还力所能及地帮补过比他更困难的人、支助过农村的失学女童,连梁晓声知晓之后也感到“心中温暖而怆然”……

如今,只要看看他的作者芳名,就直令人敬钦。却不禁心中暗骂:语言木讷、相貌平平的薛健小子,哪来这等艳福,能让如此众多的才女垂青?

还是梁晓声作了答复:

薛健是个极真诚的人――这是我和他之间,二十几年友情的基础。薛健是一个深深感动过我的人。我不仅视他为某出版社的编辑,还视他为兄弟。

迟子建散文范文4

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20余年来,她以故乡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为出发点的小说,以突出的“原生态”特质,以饱满、深邃、自然的女性视角和朴拙、直接、率真的叙述方式,获得读者喜爱。而她的散文也具有如许特点,让读者体会小说背后的迟子建,她对故乡一如既往的深沉之爱。

【选文一】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年是新的,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

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

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浸会大学邀请了来自美国、尼日利亚、爱尔兰、新西兰、肯尼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八位作家,聚集香港,进行文学交流和写作,这一期的主题是“大自然和写作”。为了配合这个主题,浸会大学组织了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去西贡西湾爬山,去大屿山的小岛看渔民的生活,去凤凰山以及湿地公园等。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

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3期)

[解读]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最普通的情,通过迟子建的审美观照,却能散发出不同寻常的光彩。如果我们拥有这种意识,那么写作根本不缺好素材,缺少的恰是对身边小事、小物的关注、探究。

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先从赞美故乡寒冷的新年开始,接着写故乡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温暖;又写十月在香港感受灼热和困倦,以及可怜的绿,反衬作者对故乡寒冷的热爱;最后写的一种社会现象,可谓是神来之笔。这仿佛是一条曲径通幽的长廊,回旋曲折,旁边的景物迷人,最后出现了一个宽广的后花园。将读者引入胜境,体味更高层次的“寒冷与温暖”。

写对故乡的情感可以有千万条路,作者只抓住了“寒冷”这个特征为切入点,将写作视野深入到了文化领域,使之和故乡的“冷”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丰厚深沉的景象,让读者的情感在相反的轨道中穿行,并且辩证地融合,怎能不情思灵动,哲理飞扬呢?

本文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辩证反衬式”构思,题目《寒冷也是一种温暖》,本身就有一种辩证意味。温暖和寒冷是一对反义词,可以指自然界的温度,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某种现象,比如喜欢和冷淡,推崇和拒绝……作者正是从这点上开掘,形成了不同凡响的构思。

【选文二】

伤怀之美

迟子建

我八q的时候,还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漫天大雪几乎封存了我所有的记忆,但那年冬天的渔汛却依然清晰在目。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的干草上堆着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黄昏时分,云气低沉,大人们将鱼拢在麻袋里,套上雪橇,撤出黑龙江回家了。那是一条漫长的雪道,灰蓝色的。大人们抄着袖口跟在雪橇后面慢腾腾地走着,世界是如此沉静。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天忽然落起大片大片的雪花,我眼前的景色一片迷蒙,我所能听到的只是拉着雪橇的狗的热气沼沼的呼吸声。大人们都消失了,村庄也消失了,我感觉只有狗的呼吸声和雪花陪伴着我,我有一种要哭的欲望,那便是初始体会到的伤怀之美了。

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从那以后,我更多体会到的是城市混沌的烟云、狭窄而流俗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的争吵,那种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泣。

一九九一年年底,我终于又在异国他乡重温了伤怀之美。那是在日本北海道,我来到了著名的温泉圣地――登别。问起登别温泉有何独到之处时,日本友人风趣地眨眨眼睛说:人直接面对着十二月的寒风和天空接受沐浴。我吐了下舌头,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凌晨五时我肩搭一条金黄色的浴巾来到温泉区。站在室内温泉门边就感觉到了寒气,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温泉,实在需要点勇气啊。我犹豫片刻,还是将门推开。这一推我几乎让雪花给吓住了,寒气和雪花汇合在一起朝我袭来。而我不想再回头,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时候,我是绝不肯退却的。

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池子周围落满了雪。我下去了,慢慢地让自己成为温泉的一部分。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静啊。雪花朝我袭来,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池子周围有几棵树,树上有灯,因而落在树周围的雪花是灿烂而华美的。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我呼吸着新鲜潮湿而浸满寒意的空气,感觉到了空前的空灵与伤怀。

此后,久在城市里已经疲惫不堪的我仍然期待着与你重逢。

去年九月二十日,大病初愈的我终于踏上了一条豪华船。一天黄昏,我独自来到船头的甲板。天边涌动着轰轰烈烈的火烧云,映红了半面江水。这时节有一群水鸟忽然出现在船头不远处,火烧云使它们成为赤色。它们带着水汽朝另一岸飞去,我目随着它们,突然发现它们身上的红色在瞬间消失了,俄罗斯那岸的天空月白风清,水鸟在那里重现了单纯的本色。真是不可思议,一面是灰蓝的天空和半轮淡白的月亮,另一侧却是红霞漫卷。船长在驾驶室发现了我,便用扩音器送出来一忧郁缠绵令人心动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独自舞蹈起来。我旋转着,领略着这红白相间的世界的奇异之美。没有谁来打扰我,陪伴我舞蹈的,除了如临仙界的音乐,便是江水、云霓、月亮和无边无际的风了。伤怀之美在此时突然撞入我的心扉,它使我忘却了庸俗嘈杂的城市和自身的一切疾病。我多想让它长驻心中,然而它栖息片刻就如袅袅轻烟一般消失了。

伤怀之美为何能够打动人心?只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我相信每一个富有宗教情怀的人都遇见过伤怀之美,而且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关。

(节选自迟子建《北方的盐》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解读]诗评家谢冕曾说:“(迟子建的作品)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本文在写法上具有几个特色。

文题为“伤怀之美”,别具一格,孕育哲理,给人以思考。文章记叙了三件事,在淡淡的叙述中,呈现一种哲理美。文章处处见哲思。如“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涵义丰富,富有哲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的喧嚣会干扰人用心去感悟、体会自然之美,人会逐渐变得世俗或庸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失去对“伤怀之美”的敏感。

文章细节描写丰富,尤其是景物描写俯拾即是:如首段“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的干草上堆著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黄昏时分,云气低沉,大人们将鱼拢在麻袋里,套上雪橇,撤出黑龙江回家了。那是一条漫长的雪道,灰蓝色的。”短短几句,却运用了一系列细节描写,尤其是色彩多变的词语选用:如“乳白”“干草(的枯黄)“灰蓝色”,再现情境,生动形象地赞叹出故乡别样的美。

比拟、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漫天大雪几乎封存了我所有的记忆”,“封存”一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表现大雪之大,也从侧面表现出捕鱼之辛苦、之难。“正在某个角落……蒙难而掩面哭泣”,运用拟人,别致新颖,表现出伤怀之美因得不到人理解的孤独、寂寞。“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呼吸”一词,运用比拟的手法,写肌肤的快意,来表现我心情的愉快、满足。“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句式极短,却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力的表现出天气的严寒和我沐浴的惬意之情。

本文不是纯粹写景,平淡而不平凡,不仅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也给人以哲思。

【选文三】

北方的盐

迟子建

盐那雪白的颜色常使我联想到雪。在北方,盐与雪正如雷与电,它们的美是裹挟在一起呈现的。

盐与雪来历不同。雪从天上来,而盐来自地下。雪的成因与低沉的云气有关,而盐的提取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多年矿物质的沉积,其二便是海水的凝结。不论它们来自天上还是人间,其形成都有一个浪漫的过程。云与海水作为雪与盐的载体,其氤氲与浩淼的气质总令人浮想联翩,谁能想到缥缈的云会幻化出那么轻盈、美丽、灿烂的雪花?谁能想到奔涌的海水会萃取出结晶的、闪着宝石一样光泽的盐粒?

雪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时的北方大地寸草不生,看不到一抹绿色,所有的植物都成了寒冬的战利品,被彻底地俘虏了,无声无息。我童年记忆中的北方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新鲜的绿色菜蔬的。不似现在,运输的畅通和市场经济的发达,数九天气也能吃到来自南国的蔬菜。

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它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秋季是北方人腌菜的时节,家庭主妇们把还新鲜的豆角、辣椒、芹菜、黄瓜、萝卜、芥菜等塞进形形的缸里,撒上一层又一层的盐,做成咸菜,以备冬季食用。北方人爱吃的、一直以来被大张旗鼓腌制的酸菜,更是缺少不了盐。盐被白花花地撒向缸里的时候,会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盐在唱歌。在秋天,山间的蘑菇也露出毛茸茸的头了,蘑菇除了晒干外,还可以用盐腌渍在坛子里存储起来,冬天时用清水漂出它的盐分,吃起来味道仍是鲜美的。所以盐在秋季是撒向北方土地的最早的雪,它融化了,融化在菜蔬最后的清香中。如果你问一个北方人,你们的灶房里什么物件最多?我猜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冲口而出:咸菜缸!的确,腌酸菜的大缸,腌萝卜和芥菜的中等型号的缸,以及腌糖蒜和韭菜花的坛子等等,就像乐池上摆放着的形形的乐器一样,你一进灶房它们就会扑入你的视野,并且在你不小心碰撞了它们的时候,为你奏出或沉郁或清脆的乐声。

咸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正宫娘娘”,在寒风呼啸的日子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因而北方人也较其他地区的人摄盐量大,形成了口重的习惯,似乎不多加盐的食物都是寡淡无味的。北方人对盐有种近乎崇拜的心理,认为它是力量的化身,所以民间流传着吃盐长力气的说法。那些靠力气而生活的伐木工及家庭主妇,对盐的青睐可想而知了。记得童年时看电影《白毛女》,看到白毛女在山洞里因为多年吃不到盐,而过早地白了少年头的时候,盐在我心目中还具有了乌发的作用,这印象一直延续至今,根深蒂固。现代膳食讲究低盐少糖,这与北方人对盐的巨大热情是背道而驰的。北方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江南,其气候的寒冷与摄盐过量无疑是两大元凶。尽管如此,北方人对盐仍然像对老朋友一样紧紧相拥,人们并未将它当敌人一样警惕着,虽然冬季可以从副食商场购得新鲜蔬菜,紫白红黄地点缀着餐桌,但在餐桌的一角,总会有几碟颜色黯淡的酱菜与之唱和着,有如一部歌剧在结尾时撒下的袅袅余音,它们呈现着旧时阳光的那种温暖与美好,令人回味。

当我们吃着腌制的酱菜望着窗外的雪花、听着时光流逝的声音时,浓云会在深冬的空中翻卷,海水会在遥远的天际涌流。而当我们为着北方的冻土上所发生的那些故事无限感怀时,泪水便会悄然浮出眼眶。泪水一定碜源蠛#不然它为什么总是咸的?!

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

(选自迟子建《北方的盐》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解读]文章看似质朴,在唠家常中娓娓道来,实则富有哲理美。

文题为“北方的盐”,而作者花费大量笔墨写“雪”,具有两个作用:盐与雪的颜色相同且都有一个浪漫的形成过程,易于产生类似的联想。雪的降临赋予了北方以寒冷,天气的寒冷引出北方餐桌上的咸菜,再引出与北方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盐。北方人对“盐”怀有巨大的热情和近乎崇拜的心理。

迟子建散文范文5

我一直喜欢形式新颖,别具匠心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全体看吸引人,从深处看也能体现作者的灵魂。虽然现在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是我会一直努力,朝这样的方向发展。

我一直都比较喜欢迟子建的散文,记得是高一的时候开始接触他的文章,不记得是从课外读物里面发现的,还是从那一摞摞的试题里面的阅读文章发现的,总而言之,他的文章精美而细致,情感深厚,让人看了流连忘返。

记得有段时间我学着模拟他的写法,写了一点,文章还没有成型,就被我毁掉了。因为我模仿的方法不对, 往往模仿不好就容易变成抄袭,而我在写文章方面最痛恨的就是抄袭。

迟子建散文范文6

【关键词】 海男;《碧色寨之恋》;创作分析

海男是中国女性先锋作家代表人物之一。她早期的创作深受西方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视野独特,立场鲜明,风格大胆前卫,同时也让她充满了争议。海男面对这些争议,特立独行,沉静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用诗一般的优美文字为读者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极具云南特色的小说,完成了自己创作的转向。其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2010年完成的长篇小说《碧色寨之恋》。

一、走进历史中的碧色寨

碧色寨在1901年以前就像是被世人遗忘的世外桃源。只有几十户人家,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靠马帮为他们带来各种生活必需品。海男笔下的碧色寨的历史里不止有繁华,还有爱情。作品描写了中国人与中国人、外国人与外国人、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三类爱情。这些爱情故事因铁路而展开,也因铁路而结束。海男在对三对跨国之恋的描写中充分的表达出了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认同。在东西方交往的漫长历史中,西方人一直认为世界是泾渭分明的,东方人是他们心目中的“他者”。因而在20世纪初期,东方一直是被妖魔化的,是被西方话语创造出来的“他者”。海男通过这三对跨国之恋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客观纯粹的东方,体现着海男对文化融合的看法,即虽然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滋生出不同的爱情态度,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相爱。世界在融合,文化在交流,距离在缩小,“他者”正在变成“我者”。

海男还描写了发生在碧色寨的追寻与逃逸的故事。法国人远离自己的故土来到中国的碧色寨追寻他们的财富之梦。通过滇越铁路,他们掠走了无数的财富与劳工,让国人产生恐惧,甚至一些人还因此逃离了自己的家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繁华的碧色寨让人们的恐惧心理消失了一大部分。并且,其中一些充满人道主义的法国人开始在碧色寨活动,主动去帮助碧色寨的村民,让中法人民的相处变的融洽起来。法国人的到来从最初的让国人逃逸,到让国人麻木的围观,最后让国人醒悟,开始了追寻中国繁荣富强之梦,这一过程不止是包含着侵略,还包含着中国人的觉醒。这种追寻与逃逸也在海男的个人世界里上演。她在写《碧色寨之恋》时,自己也回到了遥远的碧色寨,她追寻着碧色寨那段尘封的历史,希望在写作中一次次的突破自己,逃离尘世的纷扰。所以她和保罗一样,来到碧色寨这个乌托邦,追寻着自己的写作之梦。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经意的进入那段历史,感受着碧色的寨百年沧桑,感受着海男对云南大地的热爱。

二、隐藏在《碧色寨之恋》中的海男式写作

在作品中还隐藏着海男式的写作――散文化的小说结构和诗意的用语。散文化小说结构在中国现当代中是一潜隐的存在,如卢隐、沈从文、史铁生、王安忆等。“散文化小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结构松散”,[1]这在海男的小说中也有体现。《碧色寨之恋》写得“信马由缰,为文无法”,给人“散”的第一印象。阅读该小说,感觉是在读有关滇越铁路的历史散文,历史事实和虚构的小说情景常常让人分不清。风土人情、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穿插自如,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从小说名看应该是要写爱情的,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想要在一个地方看到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是不可能的,它们分散在小说中的各个角落,需要读者自己去寻找,去拼凑。海男的高超之处就在于她巧妙的处理了各种穿插的成分,并圆满的完成了叙事,从随其自然的散文化文体赋予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作品真正写铁路的片段虽然不多,但是整篇文章却在冥冥之中围绕着铁路来展开,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离不开那条窄窄的铁轨。铁轨不但成为了这部小说的背景,也让这部小说充满了浓烈的历史厚重感。

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众多作家用诗意化的语言写小说,如迟子建、何立伟、废名等。以诗歌出道的海男亦然,她常在创作中赋予了作品唯美的诗意,用诗一般的语言为营造出了一种很精巧的意境,让整篇小说充满浪漫的气息,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也让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如“火车的哐当声,云层以上的彩云――将他们送到了碧色寨以外的越南海防,大海就在眼前”。[2]这一段记叙的是丽莎离开碧色寨之时的情景,尽管和恋人离别充满了浓浓的愁绪,甚至这辈子他们都可能再也见不到了,但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可以穿越时空的距离,永恒的存在着的。丽莎的离去不管对周亦然还是她自己都是一种解脱,“大海就在眼前”让人看到了无限的希望。

三、在《碧色寨之恋》中成长的海男

在作家的成长中,童年的体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的源泉,它影响着作家风格形成和题材的选择。海男的童年是在云南西北部的边地永胜县度过的,这个边陲小城三面环水,河湖交错,风景秀丽。在这种优美的环境中成长,致使海男审美钟情于异域风情和诗意,用一种诗意的语言叙述碧色寨这个边陲小镇的历史也成为必然。此外在海男的童年生活中出现过两个来去匆匆的疯女人,给她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并据此得心应手的塑造出保罗这个关键人物。保罗在目睹了修建滇越铁路中大量劳工惨死后,心理留下极大地创伤,最后不得不带着家人回到碧色寨疗伤,才有了故事的开端。此外,1978年海男高考失利后到一个小村庄工作,村庄的夜晚总是笼罩在黑暗中,并且她住的那个屋子还死过人,这让她产生了恐惧。这种恐惧不止是独自面对黑夜的孤独,还有对未来出路的焦虑。她在黑暗中苦苦探索,寻找着人生的出口,这与作品中的保罗是何等的相似,保罗可说是海男在那一时期人生经历的一个镜像。正因为她把自己的这些生活体验很好的融入到作品中,为作品增色不少。

写作是海男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她需要通过写作来实现自我需要。她接触写作是因为喜欢上了英国十九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而真正开始动笔写作是因为和自己的恋人分手了,痛苦造就了海男的诗歌。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她开始写小说,并不理会世俗的眼光,我行我素,充满女性主义和身体写作,使之成为先锋前卫的作家。中年后的海男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云南的故事,从自然风情,到人文历史,无所不涉及。《碧色寨之恋》就是这一转变的产物。海男灿烂的创作生涯,每一次的转变都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新的开始。

总之,《碧色寨之恋》是海男厚积薄发所创作出的一部作品,是海男回归云南高原文化后对滇越铁路历史的一次浪漫书写,这中间饱含着她对云南历史文化的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向人们展现出了新时期云南女作家的时代风采。

【注 释】

[1] 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0.

[2] 海男.碧色寨之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