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浪淘沙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浪淘沙古诗范文1
关键词: 怀古诗 知人论世 鉴赏思路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其中怀古诗占相当大的比重,许多教师只教“运用典故来抒情”,却不教如何用典故抒情,考生遇到怀古诗往往只考虑典故本身的含义,而忽视作者用典的切入点,因而往往望“典”生义、胡乱解说。那么,鉴赏怀古诗的思路和要点是什么呢?
一、找准作者选典的切口,运用知人论世法体会作者潜在又是真实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鉴赏怀古诗的第一步就是找出写了哪些“古”,这些“古”有什么共同特征,作者选这些“古”的意图是什么?如《浪淘沙·赤壁怀古》中选了哪些“古”:“一时多少豪杰”的大背景中突出了“周瑜”:“雄姿英发”的周瑜轻轻却建立了不世功业,当然是作者羡慕的英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不选孙权、曹操、诸葛亮等?为什么选用周瑜,还要写“小乔初嫁了”呢?难道坡也梦幻小乔么?或者羡慕周瑜情场得意?破解作者选用周瑜、小乔的谜底的唯一方法就是知人论世。周瑜“雄姿英发”而自己“早生华发”;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自己在政治上一事无成;周瑜之小乔与孙权之嫂大乔为亲姐妹,写小乔意在表明周瑜是王亲国戚,表明周瑜深受孙权的倚重,而自己却深受皇上的猜疑而被弃黄州。
怀古诗中的“古”都与写作地点密切相关,写入诗歌的“古”并非都是作者所怀的“古”。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怀了哪些“古”?许多人认为是孙权、刘裕、霍去病、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但我们知道怀古诗中的“古”一定与“此地”(京口)密切相关,而霍去病、拓跋焘、廉颇都与京口无关,从语境看“(霍去病)封狼居胥”是被包含在“刘义隆”这个“古”之中的,廉颇是被包含于“凭谁问”这个自我叹息之中的,“拓跋焘”是暗指完颜亮“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的南侵,属现实,属“今”,所以霍去病、拓跋焘、廉颇都不能算是所怀之“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只有三个古:孙权、刘裕、刘义隆。有何共同特征呢?都主张抗击北方之敌,主张北伐收复中原,更重要的共同点,都是皇帝。那么,与南宋小朝廷苟安一隅的皇帝一对照,就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讽今。下文也有照应,能起用“廉颇”这样主帅的人,只能是皇帝(主子)。
二、找到怀古与抒情的结合点,方法就是找到既是写古又是抒情的关键句。在《浪淘沙·赤壁怀古》中就是“故国神游”,羡慕周瑜能深得主子倚重而建功立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关键句就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个“无觅”既写古又写今,悲怆之情力穿纸背;“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的“想当年”既是写刘裕,何尝不是写自己年轻时的战火岁月呢?
三、找准写景与抒情之间的关系。怀古诗必然要写到自然之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方法就是找准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关键句,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浪淘沙·赤壁怀古》中情与景结合的关键句就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只有先“浪淘尽”,才有后文的“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情感的复杂性就在于此:渴望像周瑜一样建立丰功伟业,却被皇帝遗弃而有心无力,只好以“人间如梦”来。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关键句就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像孙权这样以弱胜强的明君,“总被雨打风吹去”了,抒发了作者渴望北伐、收复河山的悲痛之情。
浪淘沙古诗范文2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5、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1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
1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
1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
1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6、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17、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18、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
19、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24、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2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
26、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唐〕李白
27、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8、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29、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翁照《与友人寻山》
30、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3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3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
34、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悲歌》
35、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36、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唐〕白居易
37、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3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9、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江楼感怀》
4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瑕《江楼感怀》
41、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42、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4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4、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唐〕刘皂
4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4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50、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5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5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5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
5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
5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
56、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5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58、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59、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60、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6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62、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6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6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65、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杜甫《徒步归行》
浪淘沙古诗范文3
2016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古诗词练习试题
1、默写古诗《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北京小升初
(2)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
3、补充诗句,填写出处、作者,并选择正确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其中_____(写序号)是表达友情的;____(写序号)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4、古诗默写
(1)( ),一叫千门万户开。(《画鸡》唐李贺)
(2)春种一粒粟,( )。(《悯农》唐李绅)
(3)( ),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
(4)牧童骑黄牛,( )。(《所见》清袁枚)
(5)(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宋杨万里)
5、古诗默写
(1)远芳侵古道,(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 ),树头花落未成阴。(《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3)窗含西岭千秋雪,( )。(《绝句》唐杜甫)
(4)( ),笼盖四野。(《敕勒歌》北朝民歌)
(5)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6、古诗词填空:
1,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出塞》)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8,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元日》)
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___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浪淘沙古诗范文4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于2017年在全国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已经实现了全学段覆盖。根据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相关要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词的编选,数量上达到112首之多,不仅远远超过原人教版,而且比课标要求的75首,还多出37首。除了数量上的增加,统编教材在古诗词选编及教学设计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导向,这些变化主要是教学栏目设计的完善、诗词主题突出儿童化倾向,新诗编选等三个方面,体现出小学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1栏目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采取了分层次、分学段的编选原则,依据学段和教学栏目,设计古诗词教学。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各学段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小学低年级,1-2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高年级,3-6学段,则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规定了不同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指出“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侧重于诵读、积累,对于刚刚接触诗词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诗歌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诗词大意和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与音韵之美,提升对诗词的感悟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为初中段较为深入、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据此,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112首古诗词分别编排在两个教学栏目中,一是作为课文出现,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设置简单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诗词基本内容;二是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作为学习资料,意在使学生接触更多古诗词。小学阶段新增的古诗则均匀地分布于这两个教学栏目中。小学一二年级只编入一部分内容浅近、生动活泼的古诗,如《咏鹅》《画》《风》等,使低年级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近亲古诗,想象古诗中的画面,感受诗词之美。小学三到六年级则在助读系统和课后习题上做一些稍微复杂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学习古诗,了解与其相关的知识,比如“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说说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诗词中“涉及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这些习题的设计分别从景物描写、情感表达、古代文化常识等角度出发,有助于高年级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词内容。
2诗词主题突出儿童化、形象化
除了分层分学段教学,统编教材古诗词选编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突出诗歌题材的儿童化和形象性,贴近儿童心理和儿童生活。相较于原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儿童诗、谜语诗、咏物诗,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熟悉古诗,优化了古诗词的教学适应性。教材编选诗词的儿童化倾向体现在:一是以儿童形象、儿童活动为题材的古诗,如《池上》《小儿垂钓》《村居》《所见》《稚子弄冰》等,这些古诗刻画了儿童的心理、动作、情态,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儿童形象活泼可爱、灵动有趣,与日常生活紧密贴合。二是符合儿童思维和认知特点的形象性较强的古诗词的增选。咏物诗和写景诗的选编,突出了古诗词的形象化和画面感,这些古诗语言清新明快,状物细腻逼真,易于小学生诵读和接受,有助于发展学生形象化思维,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比如,《咏鹅》《画鸡》《蝉》《墨梅》《雪梅》《竹石》等。最后,低学段编入的谜语诗也增加了语文教材的趣味性,比如《画》《风》,这两首诗是咏物诗,也可以看作是谜语诗,诗中并未直接出现“画”或“风”字,而是巧妙地通过自然风物的描绘,启发学生思考,猜测谜底,使古诗词学习更有乐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编写应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相应,这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条件,原人教版教材诗词选编就倾向于低学段古诗的形象化和儿童化,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完善了这一设计,使古诗编选的儿童化主题更为凸显。除了选用原人教版教材中已有的《咏鹅》《画鸡》《池上》等篇目,又发掘和新增了多首儿童诗、咏物诗,比如《稚子弄冰》《采莲曲》《蜂》等,这些古诗有益于学生亲近自然万物,了解传统文化,领略古典之美,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使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及传统文化教学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浪淘沙古诗范文5
一、古诗意象的规律性
古诗意象往往有其固定含义,许多诗人往往用相同意象表示相同感情或象征相同品质。如:月亮――思乡。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古诗意象的复杂性
(一)同一意象常有多种情感内涵。
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征,自然就对应多种情感内涵。每个诗人的内宇宙不一样,在同一意象上寄寓的感情自然也就各不一样。如,“燕”,常有以下情感内涵: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
(3)表现时迁,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不同意象有相同相近的情感内涵。
同样表现愁绪,常见的就有草、落花、柳絮、杨柳、梧桐、猿、杜鹃、鹧鸪、流水、夕阳、细雨、长亭等;同样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意象,就可以抓一大堆:
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杨柳。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鹧鸪。张籍《湘江曲》:“送人发,送人归,白萍茫茫鹧鸪飞。”
流水。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栏。李煜《浪淘沙令》“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笛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诗人对同一意象有所改造。
诗人往往还对同一意象进行了改造加工,利用词语和形象的联想意义,来传达更加细腻丰富的情感。林庚的《说木叶》深入探讨了“树叶”这一意象的发展、变化、创造。无名氏古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树”“绿叶”,可见其生机。萧纲《折杨柳》:“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普通树叶,为求简洁,用“叶”。柳恽《捣衣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用“木叶”虽不简洁,却让人想到枯木的干枯、褐黄,从而增添秋的萧条之意。
二、掌握规则与变通,准确理解古诗意象
(一)把握意象与情感的联系,理解记忆意象内涵。
理解意象的特点与情感内涵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意象内涵,有助于迁移运用。意象与情感之所以能有此对应关系,是因为一实一虚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契合度。如,杜鹃,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禅位退隐,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其声哀怨凄悲,名为杜鹃。所以,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二)强化练习,学会迁移运用。
阅读和解题过程中,要强化意象知识提取和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种能力。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教师可问学生:1.燕子常用来表现怎样的情感内涵?(调动知识储备)2.此诗燕子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分析此处意象特点:来往频繁,衔泥点污,捕捉飞虫;可爱,喜爱书斋,对诗人的亲昵)3.此诗借燕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理解此处意象情感内涵: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这可以总结为三步:回忆意象内涵――分析此处意象特点――规则与变通相联系,解读此处意象内涵。
(三)综合多种信息,全面准确解读诗歌。
浪淘沙古诗范文6
游水、弄潮,都是远古时代渔猎生活的生产技能,后来,随着军事上的需要变成了水战的一种军事技能,春秋战国时,参加水战的士兵要有较高的游泳技巧,能够越深水渡江河,所以,游泳便成了水兵训练的重要内容。齐国的管仲为击败善于水战的越国,加强水军训练,“立沼池,令以矩游为乐”,并提出“能泳者赐千金”的奖励,终于打败了越国的军队,也培养出无数“弄潮”好手。
到了宋朝,钱塘江观潮成了水上活动的盛举。杭州湾钱塘江口因海湾广阔,江口狭窄,每当潮水进江后,迫使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尤以每年八月十八日最为壮观,成千上万之人特地赶去观潮,坡曾作《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其二曰:“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其五曰:“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南宋・吴自牧《东京梦梁录・观潮》说: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盛行钱塘观潮。善泅少年,往往以大彩旗、红绿小伞、彩缎等系在竹竿上,伺潮出海门,即百十为群,执旗泅于水上,称为弄潮之戏,并以此博取观潮者的赏赐,人们称这些弄潮高手为“弄潮儿”。周密《武林旧事・观潮》也说:“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逆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潘阆《忆余杭・长忆观潮》词把这场面描写得很生动: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古诗中提到浙江钱塘潮的很多,如宋之问《灵隐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人李廓《忆钱塘》诗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中半夜潮。”清人魏源《钱塘观潮行》曰:“传与万古观潮客,莫观老潮观壮潮。”
苏轼《观潮》诗曰:“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白居易《潮》诗曰:“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复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