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育苗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育苗技术范文1
[关键词] 盘县 辣椒苗 技术现状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59-01
盘县处于贵州西部,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平均气温15.2℃,平均无霜期271天,日照时间为1593小时;年均降水量1460毫米,雨热基本在同季。5月到10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8.0%左右,比较适宜辣椒的生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盘县地区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且盘县的火腿辣椒油享誉中外,这更引起农民种植辣椒的热情,但是辣椒产值不高,这不仅对农民的收入和热情造成极坏的影响,而且对正常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大有坏处。
1. 品种的选择和育苗的准备
如今的辣椒培育中对于辣椒的品种选择十分慎重,种植常规品种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辣丰系列等杂交品种的栽培;在育苗面积方面,比例也控制在一个相当的值上,一般来说一个670平米左右的辣椒田的育苗面积为8-10平米。营养土的配置方面,一般是熟土和少量的化肥配制而成,有机肥的使用量都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在育苗过程中,人们都有对种子和床土进行杀虫灭菌处理的习惯。
2. 播种技术
辣椒的播种一般是采用线辣椒播种技术,平时不考虑精量播种技术。苗床上盖土不均匀,在辣椒育苗的培育过程中,一般都不在床面上进行地膜覆盖,出苗之前,苗床的夜间保温措施也不是非常到位。
3. 苗床管理
现在在苗床管理的技术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说辣椒苗的第一次放风时间常常不能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同时辣椒苗的地上茎伸展过长。还有,由于技术管理的缺陷,在阴雨天气和高温天气,辣椒育苗的放风管理不是特别的到位。辣椒苗生长的后期,培养员还常常会忽视控水蹲苗。苗期的施肥管理也不能很及时的开展到位。间、定苗的次数过多,留苗过稠,苗期的病害也是苗床管理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二、辣椒育苗技术存在问题
辣椒育苗技术在辣椒的培养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一步。这个步骤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于每一个步骤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辣椒的最终产量与育苗的初期秧苗的生长状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今的辣椒培样遇到了一个瓶颈,导致辣椒的产量持续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与育苗技术的落后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能够及时发现辣椒育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修正,对于提高辣椒的总产量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1. 育苗准备工作中的问题
辣椒在育苗的过程中需要的苗床面积比较大,留苗稀才有希望培育出壮苗。而如今的育苗田的育苗面积过小,不利于培养健壮的辣椒苗。此外辣椒育苗土的养分不足,微量元素十分缺乏,土壤和种子都没有进行灭菌处理,种子和土壤常常带菌带虫,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辣椒苗的初期长势不是很好。
2. 播种技术中的问题
诚如在现状中谈到的,现在的播种技术都采用的人工撒播,这带来了种子的浪费,种子分布不均匀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人们在播种后的撒土过程中随意性很大缺乏标准的参照物,撒播的土壤也不是很均匀,影响了出苗。农户们在播种之后普遍没有铺地膜的习惯,这给禾苗的水分床温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最终导致出苗不齐,苗子弱小。辣椒出苗之前,昼夜温度均需较高,才能出好苗,但是农户一般不进行多层膜覆盖保温,伴随着天气的变化,导致了出苗时间增长,出苗率降低,秧苗整齐度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3. 管理苗床中的问题
苗床管理包括放风、浇水、害虫防治等一系列的环节。时间问题必须得注意,第一次放风时间偏晚,容易导致高脚苗,晴好天气放风不够,又极易烧苗;不仅如此,阴雨天气,如果不注意放风排湿,辣椒苗的健康问题依旧令人担忧;苗床配肥不足,辣椒苗的质量就差;苗距过小,单位面积内苗数过多,苗床的养分,日照,空间等都日益减少,这样很难培育出高质量高产的辣椒苗。
三、解决方案
1. 精细配置苗床营养土,土壤和种子及时进行杀菌杀虫处理
选用前茬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优质田土,用竹制孔筛除去较大的颗粒。每个苗床需750千克的营养土,营养土配置中,土和粪的比例为6:4,另外每床需加1千克的磷酸钾,0.5千克的尿素,5到7千克的过磷酸钙。播种之前利用晴好天气晒种2到3个小时,用50℃左右的温水浸泡15分钟,用木棒不停的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再用1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最后洗净晾干。再将晾干的种子用装入通过消毒杀菌的白沙袋内,装袋为容器的2/3为宜,每667平方米大田需要配备2个标准苗床。长约10米,宽约1到1.2米。南北方向最佳。
2. 提高播种技术,优化育苗环节
改撒播育苗为精细的播种育苗,以便于节约种子。扩大苗距,适当的时间,一次性鉴定苗,单位面积内只留一株健壮苗。吸取教训,铺上地膜,以提高地温。播种至出苗前,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膜或其他覆盖物,用以保持夜温,防止辣苗冻坏。
3. 强化苗床管理
辣苗出齐之后,应及时为棚内降温,控制棚内的温度在白天20~25度,夜间13~15度,并做到及时放风。同时,应当控制幼苗的上部生长,从而促使幼苗的根系发育。辣苗的水分管理应当遵循前期轻,中期重,后期适度的原则进行。在育苗的后期要格外注意,由于辣椒苗生长速度加快,植株高光照减弱,植株徒长的可能性增强,这时适当的控制水量,有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在育苗的初期,必须给予植株充足的养分供给,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求。此外,当辣苗第二片真叶展开后,加强叶面追肥。施肥的方法可以采用环状沟施,条状沟施,放射状沟施和全面撒施几种。辣椒苗易发以下几种病症:辣椒立枯病,辣椒疫病、辣椒疮痂病、辣椒炭疽病、辣椒病毒病等。为预防这些病症,在天气晴好时,可立即喷杀毒矾,百菌清等农药防治。
四、总结
辣椒育苗技术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技术,需要在培育的各个阶段给予足够的关注。同时政府与农户之间的通力配合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政府应当大力推动农机事业的发展,加强农业项目的建设,也应当多给予农户足够的技术指导。只有如此辣椒育苗才能够扎实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继国,刘浩奇. 温室大棚辣椒育苗技术[J]. 新疆农垦科技,2012,06:15-16.
育苗技术范文2
关键词:容器;育苗;特性;技术
容器苗是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主要环节,是60、70年展起来的一种育苗技术。由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根系完整,培育周期短,节约籽种,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和林木速生丰产以及便于机械化等特点,因而国内外发展速度较快。
1容器类型及规格容器材料采用废弃的纸杯、小塑料袋,容器形状应本着节约能源,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符合苗木生
长发育的要求选取,绝大多数以废弃纸杯为原料。形状以有底和无底两种,有底容器打有0.30cm大小的排水孔6~8个,有些地方采用专门加工的容器袋,要求育苗技术科学化,达到良种育苗,科学管理。容器规格根据培育树种和造林立地条件而定,培育阔叶树种,容器规格较大,一般直径8~10cm,高度20~24cm,培育针叶树种,容器规格较小,一般直径5.50~7.50cm,高度15~20cm。
2育苗基质成分及配制比例黄土、腐殖质土、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细沙等。配制比例根据培育品种有3种配方,容
器育苗有2种,花卉盆栽有1种。
腐殖质土30%,黄土40%,有机肥(牛粪)20%,细沙10%。
黄土80%,有机肥10%,河沙10%
黄土50%,腐熟有机肥30%,细沙20%(盆栽用)。
3土壤处理每方基质(黄土、腐殖质土、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细沙)用10~15kg硫酸亚铁消毒,待均匀搅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4h,然后装入容器袋(杯)。
4装袋将处理过的营养土,再经过适当洒水,以捏不成团块为宜。然后装入容器内,营养土装至距塑料袋上沾1cm,整齐摆放在苗床内。
5播种播种前根据种子的特性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当种子胚芽有露白时,开始播种。侧柏种子每个容器播5~8粒,三
定子4~5粒,白皮松3~5粒,然后用细沙或锯末覆盖。
6苗期管理
6.1追肥当针叶树种出现初生叶,阔叶树种出现真叶后,开始追施氮肥稀释液,配制浓度是每1 000kg水加入1kg尿素,20~30d1次。追肥一般在傍晚进行,苗木生长后期喷0.50%~1%磷肥液体有利于木质化。
6.2浇水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期要多次适量洒水,保持培养基质湿润,速生期要掌握量多次少。越冬前浇水1次透水,出圃前要浇水1次。
6.3间苗每个容器内保留1株。对于在播种时漏播或出苗后死亡的一些容器,把一些出苗多的容器中将芽苗拔出,然后移栽到无苗的容器内,移栽比例占育苗总数的20%左右。
6.4除草本着“除早,除好,除了”的原则,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以防松动苗根。除草时间不定,要求是保持容器内,苗床上和步道上无杂草。
7炼苗出圃出圃时间,一般防护树种的苗木生长到一定高度,揭开塑料薄膜或移至棚外。露地生长20d后即可出圃。经济树种20d以后可嫁接出圃。花卉移栽到装有配好基质的花盆里。
育苗技术范文3
1 种子的采集。8-9月采种(也可延迟到10月采收),曝晒后碾压脱粒,干净后储存于通风干燥处。种子千粒重19-21.8克,每千克种子粒数50000左右。发芽率70%-80%。3月条播,亩播量2-3千克。因种皮坚硬,透水性差,可在播前多次开水烫种、温水浸种催芽。幼苗出土后及时拔草,当年苗高达1.5米,亩产苗约20000株。秋、冬季造林以截杆效果最好,截杆高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带干栽植在春季芽苞开放时进行,成活率97%-100%,定植后要及时除去根蘖,注意修剪,以利培养壮直主干。
2 种条的采集与贮藏。11月底,从采穗圃中采集当年生优良无性系种条,或采集用于截干造林的当年生苗干,剪成长18-20厘米的短穗,每根插穗至少留2个芽。上剪口距上芽1-1.5厘米,下剪口剪成单马耳性。扦插剪好后50根一捆,放室外阴凉处,用干净细河沙(含水量60%)埋藏。一层插穗盖一层沙,尽量使每根种条都见沙。每层插穗上盖沙厚度3-5厘米,然后再摆一层插穗。重复第一层的做法。每处存放插穗数量的多少视场地大小而定,但存放的高度一般不超过4层。顶层用河沙覆盖,厚度不低于10厘米。
3 扦插育苗。翌年4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即开始扦插育苗。扦插前将育苗地平整耙细,每亩施有机肥3-5立方米。扦插密度20x40厘米,每亩插8300根。采用畦作,畦面宽1.2米,每畦插3行。插条深度为上剪口和地面持平(斜插或直插都行),插完后用脚踏实,然后浇足水。浇水后插条上端露出地面1-2厘米为宜,5-7天后,进行苗床松土,利于提高地温,保持水分,可采用地膜覆盖,育苗效果会更好。
4 抹芽促进插穗生根。刺槐插条扦插后15-20天后即开始发芽,发芽率达100%。根据刺槐具有大量萌生隐芽的生物学特性,为减少插穗养分消耗,促进地下生根,要及时抹除插穗生根前地上部的芽子,一般要进行2次。第一次抹芽在芽子长到3-5厘米时全部将芽子从基部剪除。抹芽时不要松动插穗,抹后浇水一次。第一次抹芽后,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经7-10天刺槐插穗上的隐芽继续萌发生长,高度可达3-5厘米,此时应进行第二次抹芽。具体做法同第一次抹芽。第二次抹芽后,插穗上的隐芽继续萌发生长,此时要注意保护,不再进行抹芽。经过两次抹芽,插穗下切口形成大量愈伤组织,随着气温的回升和地上部的生长,插穗即开始生根。
5 管理。刺槐硬枝扦插,除要进行2次完全抹芽外,其他方面的管理措施和一般树种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适时浇水、施肥、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由于刺槐每个芽眼都有好多复生隐芽,虽然经过了2次完全抹芽,但每根插条上端仍能长出2-3个幼芽。所以要进行定苗抹芽。当幼苗长到15-20厘米时,每株选择一个长势良好、生长健壮的芽子保留,其余的芽子全部抹掉。定苗后要追肥一次,每亩施碳铵50千克,并浇水一次。
6 效果。刺槐硬枝扦插,采取2次完全抹芽措施,成活率达98%以上,每亩产苗达8100余株,当年平均苗高25厘米。根径1.5厘米,有效地解决了刺槐硬枝扦插成苗难的问题。提高了繁殖材料利用率和繁殖系数,加快了优良无性系的繁殖速度。
育苗技术范文4
关键词 紫丁香;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育苗技术
紫丁香为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原产我国华北地区,在中国有1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紫丁香花小芳香,紫色、紫红色或蓝色,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观赏效果甚佳,现已成为庭院中著名的花木,广泛栽植于小区、广场及道路两旁,与其他花灌木配置成景点。
1形态特征
紫丁香高可达4 m,枝条粗壮无毛,单叶对生,卵圆形,通常宽度大于长度,宽5~10 cm,端尖锐,基心形或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6~15 cm;花萼钟状,有4齿;花冠紫色,端4裂开展,花药生于花冠中部或中上部;花期4月,4月下旬开放;硕果长圆形,顶端尖,平滑,9—10月果实成熟时为黄褐色。
2生态习性
紫丁香稍耐荫、耐寒、耐干旱、忌低温,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怕水涝。开花早,秋叶美丽,但在夏热地区生长不良。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三至四年生的大苗需修剪,离地面30 cm处截干,同时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
3育苗技术
3.1苗圃地选择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较干燥的砂质土壤地块,作长10 m、宽1.5 m、高15~20 cm的高床,底肥施碳铵150~225 kg/hm2、农家肥30~45 t/hm2,并用150 kg/hm2的硫酸亚铁或150~225 kg/hm2的退菌特进行土壤消毒。
3.2种子采集与处理
3.2.1种子采集。9月,蒴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应及时采集。从小枝上采集果穗后及时放入通风干燥的室内晾干,不宜曝晒,以免种子强度失水而丧失生命力。室内堆放厚度约4~5 cm,并经常翻动使其慢慢晾干,待有2/3蒴果开裂时,即可用柳条或木棒抽打脱粒,除去毗籽即得净籽。
3.2.2种子处理。采集的种子可于11月初于混沙露地挖坑埋藏,坑深40 cm,下垫草帘或席子,将种子水浸24 h后捞出与3倍湿沙混拌均匀,放入坑中,上边再覆沙5 cm,加盖草帘。翌春3月末至4月初打开覆盖物,将种子上下翻倒,待种子50%露白时筛除沙子。播种前用清水浸种,每5 d换水1次,1个月后捞出用0.03%高锰酸钾消毒2 h,然后催芽。
也可将种子贮藏一冬,于3月下旬用40~45 ℃温水浸种1~2 h,捞出后混拌2倍湿沙,堆于室内或房前向阳处,堆积厚度20 cm左右,上覆湿麻袋或湿草帘,于4月上旬准备播种。播前将种子在0~7 ℃的条件下沙藏2个月,播后15 d即出苗。未经低温沙藏的种子需1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出苗。
3.3育苗
春季3—4月或秋季10月中下旬育苗。有3种育苗方式,一是播种育苗。秋播种子不必处理,采种后即在10月下旬播种。播幅宽8 cm,行距20 cm,沟深3.5~4.0 cm,覆土厚度1.0~1.5 cm,稍压。床面铺上一层稻草,浇水保湿。20 d左右出苗。播后秋灌,以利保墒。翌年春发芽早,出苗也整齐。春播种子处理至有50%裂嘴露白时,于4月下旬开始播种,技术同秋播。二是扦插繁殖育苗。于6月将嫩枝扦插于沙床,覆盖塑料薄膜,然后搭盖遮荫棚,保持20~30 d,相对湿度85%以上,成活率较高。翌春大垄单行移植培育,行距60~70 cm,株距30~40 cm,培育3~4年成苗出圃。三是分株繁殖育苗。丁香根系分根率极强,在丁香树丛周围发出很多根率苗,可直接挖取移栽,每穴可发出多株根率苗。三至四年生苗也可整株掘起分株。紫丁香种子较大,但千粒重只有15 g左右,一般发芽率可达65%,播种量150.0~187.5 kg/hm2。当年苗木生长速度慢,苗高仅达3 cm,地径0.15 cm,产量可达120万~135万株/hm2。
3.4苗期管理
越冬后,翌年6月结合浇水可施入112.5 kg/hm2尿素,促使其尽快生长,至10月苗高可达30 cm,产量保持75万株/hm2左右,3~4年即可成苗出圃,用于绿化和环境美化。紫丁香树势较强健,幼苗时注意浇水,成年植株无需特殊管理,剪除枯弱、病枝及根蘖即可。
3.5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有:根腐病、毛虫、刺蛾、潜叶蛾、介壳虫、蚜虫。根腐病防治:可用0.3%种子重的退菌特或0.1%种子重的粉锈宁拌种,也可用80%的402抗菌剂乳油2 000倍液浸种5 h,插穗基部用同样浓度药液浸1 h后扦插。也可通过苗床土壤消毒进行预防,每1 m2撒50%多菌灵1.5 g或75%五氯硝基苯3 g均有良效;发病时可用40%根腐宁1 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株,或用80%的402抗菌剂乳油1 500倍液灌根。虫害可用40%乐果1 500倍液喷杀。
4参考文献
[1] 张霞,马文海.紫丁香在北方干旱区的繁殖栽培技术[J].现代种业,2010(3):41-42.
[2] 王满升,高鹏举.紫丁香品种选育及繁殖推广[J].宁夏农林科技,2009(6):64.
育苗技术范文5
关键词 云杉;耕作;整地;土壤消毒;播种育苗;轮作
中图分类号 S791.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210-01
云杉为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多生于海拔2 200~3 000 m的地区,云杉耐阴、耐寒,生长缓慢,属浅根性树种,喜凉爽湿润气候和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也能适应微碱性土壤。随着城市绿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云杉由于树冠狭长,主干粗壮笔直,树形苍劲挺拔,移栽成活率高,成景效果好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道路绿化、重点亮点工程,成为绿化乔木的首选树种。现将其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1 育苗地选择
1.1 经营条件
苗圃尽量设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生产资料和苗木的运输;为保障充足的劳力资源,应尽量靠近居民点,容易得到技术上的指导和方便机具的维修;苗圃应尽量设置在造林地附近或中心地区,避免苗木长距离运输造成根系损伤和失水。
1.2 自然条件
苗圃应设在坡度低于3°,地势平坦,水土不易流失,便于耕作的地块。坡向以东南坡为宜,坡度以下部为好,土层深层以肥沃的砂壤土、轻壤土或壤土为宜,以利于苗木根系生长和起苗。云杉要求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即pH值范围5.0~6.0,山谷、风口山岗地、重盐碱地不宜[1]。
1.3 水源
苗圃应保证水源充足,最好设在河流、胡泊、水库等排灌方便的地方,含水量不超过0.10%~0.15%,地下水位沙土为1.0~0.5 m,砂壤土1.5~2.0 m,壤土2.5~4.0 m。
1.4 病虫害
尽量避免选用病虫害和鸟兽危害严重的土地,不选曾发生较严重猝倒病的土地作苗圃,常年种植马铃薯、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地,多发生金龟子幼虫、蝼蛄和地老虎等虫害,不宜设立苗圃地。
2 耕作
耕地是土壤耕作的中心环节,深度根据苗木的类型与气候、土壤条件确定,播种苗一般为20~25 cm,扦插苗和移植苗为25~30 cm。浅耕即苗木出圃前或间作绿肥后进行的浅层土壤耕作,深度一般为7~10 cm。生荒地、撂荒地等地上开垦苗圃地时,加深到10~15 cm。苗圃浅耕的用途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杂草和病虫害,减少耕地时土壤机械阻力。
干旱区瘠薄土壤、黏土地可深耕(沙土浅耕),季节以秋季为主,沙土适于春耕。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时进行耕地,此时耕地的阻力小,质量好。同时,结合耕地施入有机肥料39~48 t/hm2。
一般耕地后立即耙地,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蓄水、保墒。尤其是干旱地区更为重要。但在冬季积雪的北方或土壤黏重的南方,为了风化土壤,积雪保墒,秋耕后不耙地,待翌年早春耙地。耕地之后,使用镇压器压平或压碎表土,减少气态水分,达到保持水分的目的。苗木生长期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即中耕,一般与除草结合进行。
3 整地
3.1 高床
高床指床面高出步道的苗床。苗床规格一般床面宽1.0~1.2 m,床高10~20 cm,步道宽35~50 cm,适用于降水较多、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地区;要求排水良好,对土壤水分较敏感的树种,如大多数针叶树种,可采取高床整地方式。
3.2 低床
低床指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规格与高床相同,适用于降水较少、无积水的地区。对土壤水分条件不严的树种,可采取低床整地方式。苗床方向的选择上,在我国一般要求苗床或垄的方向为东西方向,寒冷地区可采用南北向苗床且宽于步道,以利通风透光,采用南低北高的斜面床,床面增温效果明显,在温暖地区可以不考虑苗床的方向[2-3]。
4 土壤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灭菌、杀虫、杀草。常用药剂处理或高温处理,生产上常用药剂消毒。一是硫酸亚铁。播种前7~10 d以2%~3%水溶液喷洒苗床,浸湿床面3~5 cm,雨天用细干土加入硫酸亚铁粉制成药土,撒于床面,用药量225~300 kg/hm2。二是福尔马林。将福尔马林10 mL/m2加水6~12 L/m2稀释,于播种前10~15 d喷洒在床面上,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前7 d打开塑料布,待药味全部散失后再播种。三是消石灰(灭菌剂)。整地时施入,与土壤混匀,用量为150 kg/hm2。四是西维因(杀虫剂)。整地时,用5%的药剂15~45 kg/hm2加土1 500~3 000 kg/hm2混拌后,撒于地表,然后翻耕。
5 种子选择与处理
应选择当年完全成熟、种粒饱满、病虫害少、发芽率高的种子,在播种前10 d进行种子的催芽处理,处理种子重量根据播种量而定。先用45 ℃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24 h,清除浮在水面上的杂质和废粒,将筛选后的种子继续清水浸泡,每天换水1次,浸泡2~3 d,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置于向阳处,用0.5%的高锰酸钾液消毒,2~3 h后用清水冲净,覆膜催芽。注意温度不能超过40 ℃,湿度保持以手捏团为宜,每天翻动3~4次,用清水冲洗1次,大约待40%左右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4]。
6 播种育苗
一般采用春季播种。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沿床宽用耙子或锄头开沟,沟宽3~4 cm,深4 cm左右,中心距5~7 cm,沟开好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在沟中,播种量为225~300 kg/hm2。然后从所培育苗木相同树种的林分或者老苗圃内挖取表部湿润的菌根土,将其与适量的有机肥和磷肥混拌均匀后,撒于播种沟内,覆2~3 cm。播种好的床面覆草,及时进行浇水灌溉,覆草是为防止灌溉时的冲刷及鸟害。
7 苗圃轮作
在同一块苗圃地上,按一定顺序轮换培育不同树种的苗木,或将苗木与农作物、绿肥轮换种植的方法,有利于改良土壤和预防病虫害[5]。一是树种与树种轮作。选择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进行轮换育苗。一般认为豆科与非豆科,深耕与浅耕,针叶树与阔叶树,乔木与灌木轮作效果较好。二是树种与绿肥轮作,连续育苗几年后,栽种1年或1季绿肥作物。三是苗木与农作物轮作,如豆类、高粱、玉米和水稻等都可选用。
8 参考文献
[1] 郭英措.青海云杉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93-197.
[2] 吉春容,尚华明,范子昂,等.天山中段雪岭云杉森林冬春季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3):1-5.
[3] 赫学明.不同施氮量对云杉生长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1):59.
育苗技术范文6
关键词 细叶韭;育苗技术;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 S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072-02
Breeding Technology of Allium tenuissimum L.
LI Li-yuan 1 ZHANG Wei-fang 1 ZHENG Lian-shou 1 REN Ai-ying 2
(1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zhou Shanxi 034000; 2 Binhe Park in Taiyuan City)
Abstract The breeding technologies of Allium tenuissimum L. were introduced,which contained preparation before sowing,seeding technique,field management and so on,in order to improve seed germination and survival rate,enlarge foundation nursery of Allium tenuissimum L.
Key words Allium Tenuissimum L.;breeding technology;survival rate
细叶韭(Allium tenuissimum L.)作为北方地区历史悠久的调味品[1-2],风味独特[3],很受人们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目前细叶韭的生产主要是利用野生资源直接采摘[4],虽有人工种植,但面积较小,产量有限,难以大幅度提高细叶韭的市场供给能力,改善供给状况,而少量的人工栽培也都是细叶韭野生植株的移植栽培[5],除破坏生态、费工费力外,而且野生植株分散,不宜收集到需求的植株,难以短期内扩大播种面积。另外,细叶韭种子小,顶土能力弱,发芽时间长,幼苗生长缓慢,抗逆能力弱,利用种子大田直播,覆土较浅,土壤墒情难以控制,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水分条件难以得到满足,导致种子发芽率低,幼苗成活率得不到保证。其次,由于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容易发生草荒,增加田间管理难度,提高生产成本。所以,进行细叶韭栽培,最好采用育苗繁殖。种子繁殖育苗是快速扩大细叶韭基础种苗的重要方法。为此,研究人员于2011—2013年就细叶韭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现阐述如下。
1 播前准备
1.1 选择良种
细叶韭栽培目前尚无人工选育的品种,为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应选择植株高大、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抗倒伏能力强、小花数量多、单个花序小花数50朵以上、花色红色或紫色、结实饱满的株型为种子采收对象。风干后脱粒,放入冰箱冷冻,备用。
1.2 苗床准备
选疏松肥沃、通气良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上年杂草较少的中性砂壤土或中壤土的地块作为苗床,秋深耕。翌年田间杂草大部分发芽出苗后或播种前,施入腐熟有机肥45~50 t/hm2、硝酸磷复合肥375~400 kg/hm2,随即旋耕耙耱,平整土地,整成宽1.0~1.2 m、长2 m的平畦。
1.3 种子处理
1.3.1 晒种催芽。为促进萌动,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播前应晒种3~5 d。
1.3.2 温水浸种。用40 ℃温水浸种24~48 h,捞出洗净沥干,用湿布包好放入20~25 ℃环境中催芽,要保持湿润,包布下部不能有结水,也不能让其上部干燥。催芽期间须每天用温水喷洒2~3次,待5%~1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1.3.3 摩擦去蜡。细叶韭发芽的快慢由种皮外部的蜡质层厚薄以及形态所决定,或者说是由种子吸水的速度所决定;蜡质层破损严重时,种皮与水分接触面较大,种子吸水较快,萌动较快。一般浸种的同时,用手轻搓种子,不要用力太大,以免损伤胚芽,以种子表皮出现划痕即可。一般轻搓10~20 min。把细叶韭种子放在沙袋内晃动15~20 min也可起到催芽的效果。雨季地温高,大气湿润,没有进行催芽处理的种子也可以直接播种。
2 播种技术
2.1 播种时间
细叶韭育苗在春季到雨季皆可播种。春季播种,由于大气干燥,水分蒸发量大,田间管理比较费力,出苗率低,但分蘖多,一般植株进行2~3级分蘖,即1株幼苗,秋末即可分蘖成3~5个植株,且植株比较高大。而雨季播种,空气湿润,蒸发量小,土壤墒情容易控制,田间管理较简单,出苗率高,而分蘖级数低,一般只有1~2级分蘖,即1株幼苗,秋末即可分蘖为2~3个植株,且植株比较矮小。
2.2 播种方法
春季播种播前浇足底水,水渗后开浅沟播种,沟距15~20 cm,将种子呈带状均匀地撒入沟内,覆细土1.0~1.5 cm,覆土厚度要均匀一致。为了播种均匀,在种子内掺2~3倍的细沙。雨季播种,与春季播种雷同,只是沟距可以窄一点。
2.3 播种量
细叶韭育苗的适宜密度为1 500~2 000株/m2,由于具有分蘖繁殖的特性,实生苗数应为500~700 株/m2,按85%出苗率计算,播种量12~15 kg/hm2。所育幼苗,可定植苗床的4~5倍的栽培地。
3 田间管理
育苗当年,细叶韭植株只进行营养生长,而没有生殖生长,田间管理只有浇水施肥和田间杂草防除。
3.1 肥水管理
种子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幼苗出土。春播出苗时间较长,20~25 d即开始出苗;而雨季播种出苗较快,7~10 d开始出苗,此时幼苗根系浅,吸收能力弱,为保证苗全、苗齐、苗壮,仍需常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应防止土壤板结。当苗高0.5~1.0 cm时,及时浇水。因为第1次浇地,土质松散,抗冲击力较小。另外,细叶韭幼苗植株低,扎根浅,附着于表层土壤,大水浇地,幼苗容易随水迁移,将幼苗冲倒或被埋。所以第1次浇地一定要小水慢浇,防止冲倒、冲跑幼苗。当苗高5~8 cm时,随浇水冲施尿素45 kg/hm2。苗高6~10 cm时,再冲施尿素90 kg/hm2,促进地上地下部协调生长。
为保持土壤湿润,不建议使用秸秆覆盖,因为蚂蚁、鼠妇、蟋蟀等大量繁殖采食,几乎能吃光所有的种子。如果要用,要在地表喷施阿畏高等杀虫剂后覆盖。
3.2 合理除草
3.2.1 化学除草。细叶韭密度大,植株较矮小,土壤覆盖率较低,容易受杂草危害。除用空心薅锄除草外,如田间杂草主要是旋花草、藜、蓼、马齿苋、苍耳、荠菜、田荆、刺儿菜、蒿草等,可用2,4-D丁酯进行除草,适宜用量为750~900 mL/hm2。
3.2.2 人工拔草。雨后或灌溉的同时、浇完地不久,是细叶韭育苗地人工拔除杂草最好的时期。此时,土质松软,田间阻力小,利于把杂草拔出。应彻底清理杂草,特别是旋花科杂草,可将其老根一次拔净,以免其形成草荒,危害细叶韭的生长。
4 参考文献
[1] 贺学林.细叶韭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14,1823.
[2] 栗利元,张未芳,郑联寿.细叶韭生活习性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00(2):63-65.
[3] 许真,严永哲,卢钢,等.葱属蔬菜植物风味前体物质的合成途径及调节机制[J].细胞植物性杂志,2007(29):50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