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生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的生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的生活

大学生的生活范文1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网络化;网络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15-02

“90后”大学生具有目标明确、意识客观的特点,他们个性张扬、乐于表现,又被称为“非主流一代”。但网络化的高度发达给“90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不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给予重视。

一、“90后”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征

(一)成长背景

“90 后”生于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年代,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身边充斥着形色各异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文化氛围,这使得他们视野开阔,思想行为独特且复杂。他们受到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极度宠爱,长辈们的重心全部落在这一代身上。而现代人片面追求事业成功和生活品质,看重金钱引导,疏于对孩子进行情感、感化教育,这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叛逆心理。“90后”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义务教育正迈向注重独立思考的西式教育,但他们还是面临着学习和升学的压力。在多次的教育改革中,“90后”形成了独特的批判性思维,对权威不再有绝对的崇拜。另外,大学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职场竞争异常激烈,“90后”大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生存环境。

(二)性格特征

“90后”大学生具有与“70后”“80后”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积极方面有:他们个性张扬,具有强烈的获得成功的渴望;他们重视维护自身权益;积极参与一切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活动,敢于发表观点和评论,在一些重大问题和事件面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但是,顺利的成长经历使“90 后”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稍有不如意,便心灰意冷,甚至悲观厌世。他们习惯了被爱、被关怀,加之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很多时候容易忽略他人感受,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90后”大学生的网络化生活

“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互联网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心态。相较于广播一代、电视一代,“90后”是标准的“网络新一代”,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与网络紧密相联:他们在网络世界里自由翱翔,获得课堂以外的知识;他们无拘无束,远离俗世的烦恼,能获得较高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三、网络化生活引发的问题

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泛滥成灾极易诱发一些“90后”大学生产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冲突。他们生活的网络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引发一系列棘手问题。

(一)功利主义至上,服务意识淡薄[1]

“90后”大学生大多在“众星捧月”式的家庭长大,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背景下,他们喜欢追求个人利益,自我意识强烈。进入大学后,他们通过网络接触到社会上形形的事件,意识到当今社会就业竞争的异常激烈。于是,有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把入党、评优、评先等作为将来找工作的资本,凡是对自己就业有利的就干,没用的即使是老师让做的,也不管不顾,更不用提为同学服务了。

(二)网络欺诈和盲目高消费

伴随着网络购物的风靡,网络安全、盲目消费、高消费等问题凸现。“90后”大学生好奇心强,但缺乏对网络购物风险性的认识,对虚假信息的辨识度不高、不善于保护个人信息、银行账户和密码保管不当等都是引发网络欺诈的因素。

“90后”大学生追求新鲜刺激,面对琳琅满目的网络商品和网络游戏,他们极易脱离实际情况,陷入盲目追求档次、品牌的消费误区[2]。学生中经常会出现借钱、划信用卡提前消费等现象。

(三)人际交往能力差,心理问题频发

作为“网络新一代”的“90后”大学生,他们掌握了更多的获得信息的技能,聊天、交友、游戏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没有真实的身份与现实的无奈,有的只是情绪的纵情宣泄和“自我实现”的,容易让人身陷其中而无法自拔。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消极避世、交际困难、心理抑郁等问题。

(四)学业受影响,道德素质弱化

据笔者观察,一部分缺乏自律的“90后”大学生由于沉溺网络,逐渐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和动力,旷课、夜不归宿、抄袭作业等成了家常便饭,考试作弊、缺考现象经常发生[3],每年都有学生因此退学,有舆论称之为“网上潇洒、网下木讷”。另外,网络有害信息的泛滥和黑客知识的传播,容易弱化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恶意入侵他人“领地”、窃取他人隐私等现象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网络化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90后”大学生。网络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拓展视野、增加信息量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但也使一部分“90后”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4]。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课题,为广大辅导员搭建了全新的工作平台。各高校可以培养一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网络辅导员”,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还应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帮助“90后”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化生活,避免网络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佳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0(23)

[2]杜经伟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研究[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0(22)

大学生的生活范文2

关键词:学科竞赛;心智生活;建筑装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36-02

人的心智生活涵盖两个方面:心灵培育和智力成长。大学教育是诸多青年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历程,它于特定的时空中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启发学生的理性,发挥人的天赋能力,获得事实的和实在的知识和经验,使其个人人格在社会文化传承过程中获得发展和升华。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可以产生比较强烈的刺激与适应的感知觉联系,让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形成自己的心智活动:一方面发掘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产生探索研究新事物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实现思索的独立和内在的自由。在这样教学活动中,大学生能够品尝到智力喜悦和心灵快乐的学习。教育学者曾言,大学的“灵魂”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二是有宽松的学术环境。教学活动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接受新思想,探索新技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勇于吃苦、协同合作、进取融合的品质。建筑装饰本科专业设置《学科竞赛》课程,即是依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创造新的学术氛围,为大四学生在毕业设计和工作应聘前开展的心智生活的特别训练。《学科竞赛》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在教师设定的竞赛主题基调下,引导学生把已经完成的学业(建筑概论、空间构成、美学与制图、室内设计原理、施工技术、材料科学、工程造价与管理等)综合运用起来,依照学生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艺术个性,自由地确定单一课题,根据他们的特长、潜力或者突破方向去表现和完成。由于《学科竞赛》给予学生相当的自主性,屏弃课堂教学的机械被动模式,解除固定作业单调统一命题的羁绊和约束,学生的兴趣和竞争心理充分释放,心灵和智力将产生愉悦和满足感,从而获得大学旅程中一种深刻的体悟和记忆。

一、《学科竞赛》的核心思想

《创新・求真・融合》是建筑装饰本科专业《学科竞赛》的核心,也是建筑装饰本科学生深化心智生活的契合点。(1)创新,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备广泛、灵活、生趣的特点。创新的基础是兴趣,兴趣赋予学生对事物规律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的动力,成为学生对创造失败苦涩或者成功喜悦的承受韧性;创新的反面是盲从,拿来主义和借用泛滥的行为是创新浮躁的碌碌表现,而不着边际的奇思漫想与另辟蹊径的空中楼阁则是平庸生活的功利思想。创新的本身代表心智的跃变。(2)求真,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充当创新精神的基石。求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创新事物、创新方法、创新思维的本真认识,二是对创新竞赛选题和进程持务实态度。在激发创新灵感、捕捉事物特殊性的同时,衡量自身长处与弱点,取舍有度,脚踏实地做好命题、开题、结题环节。充满信心,审慎律己,求真的过程象征心智的成熟。(3)融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科特色和学术环境。高校学习和未来社会给大学生两种境遇,一是与他人共处,二是独自静思。《学科竞赛》不仅让学生再现艺术唯美和科技创新,更能使他们人生观境界的提升。独自静思通过内心的整合,清醒看世界,理性看自己;团队合作和良性竞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这就是融合。融合的本质贯通心智的和谐。

二、《学科竞赛》的方法模式

1.引导与开题,启迪自主思考。首先,组织学生对学科竞赛进程进行个人初期规划,以艺术美学、工程范例引发学生对待选课题产生新奇印象和浓厚兴趣,以文化背景和地理人文引导学生的心灵感应和智识共鸣,融合心智的每一个念头和灵感震荡,从而获得心智特别训练的良好开端。其次,让学生自主地对初选课题展开广度资料信息的收集、认知、整合,从中筛选出创新思维的种子;既而独立地撰写开题报告,确立课题的主导方向和个性特点,强调原创精神和课题亮点,估算完成进度和难度,预测完稿作品的实用价值或艺术魅力。

2.选择与目标,正视自我认知。针对建筑装饰本科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学科竞赛》课程制定更详细具体的要求:学生应当对建筑装饰学科知识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对未来建筑装饰工程发展有一定探讨和研究,根据自己的个人素养和技术专长,考虑选取下列表现模式。

(1)研究模式。对建筑装饰工程、学术理论、发展方向等内容选取其中某个观点或主题进行研究,重点阐述自己的论点论据,条理清楚,言之有物。竞赛成果以文字图形并重,插入数据图表、艺术效果等,给人耳目一新、清晰明朗的独特感觉。

(2)方案模式。选取建筑、室内空间的某一设计主题,进行方案设计。个性突出,创意明确,可重点表现在空间形态、色彩变化、光影意境、材料肌理、环境艺术等某一侧面,展现版面以CAD图与效果彩图配搭,凸显方案内涵和艺术张力。

(3)制作模式。以简易材料组合、废旧物品利用、特殊手段形成等方式,进行装饰元素的空间模型构成、家具饰品制作,综合节能、低碳、环保、卫生等新理念,表现装饰艺术的另类美感。展现版面以实物制作(过程)的照片、文字介绍为主,吸引关注,获得强烈认同感。

(4)开发模式。一是对建筑装饰工程的应用型新型软件学习使用,开发其实用功能,二是对常用软件的技巧运用、大师心得归纳演绎。展现版面以软件运用流程、动画片断和效果图形并重,精彩流畅。

3.演讲与展示,完善自身心智。竞赛进程后期,学生将自己课题成果用艺术版面的形式公开展示,同时制造多媒体幻灯稿件进行演讲。评判委员会由专业教师、校外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生和低年级学生代表组成,对每件作品的创意、功能、价值、艺术表现和表达感染等方面给出公正中肯意见。文化交流的本身延续文明片段的传递,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作品完成的成就感、赞美褒扬的满足和善意批评的促进,而且是对自己大学阶段成长过程的自视和反省,构成人生心智活动的一此强烈记忆。同时,将这种文化精神向低年级学生传播,萌发出他们的心智活动。

三、结语

教学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心智得到健康良好的成长。如何打破长期存在的沉闷呆板的教科书宣讲、单调划一的程式化作业、思维僵硬的被动式接受以及渐行渐远的学术活力,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点点滴滴地身体力行。

参考文献:

[1]李子灵.人文素质与心智生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4).

大学生的生活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课余文化生活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担负着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是当今文化导向的风向标,他们课余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中央了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决定,即大力开展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调查研究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课余文化生活的内涵及构成

(一)课余文化生活的内涵

课余文化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从事的区别于政治经济的各种文化活动的总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是大学生彰显个性、丰富内涵、提升境界、拓宽视野的重要方面,是推动高等院校前进的重要力量,更体现出大学的校园文化品位和大学个性,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与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大学水准的重要方面。根据文化消费目的的不同,常见的课余文化活动可分为发展型、社交型、享受型、娱乐性、消遣型五种类型。

(二)课余文化生活的构成

1、校园网络文化成为最普遍,最现代的校园文化,也成为大学生最为青睐的文 化,在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随着手机的使用与普遍,特别是自开发手机的网络功能以来,手机已超出了 通讯工具这一基本用途,在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

3、阅读依然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除了以书籍、杂志为主的传统阅读方式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有了巨大改变,网上阅读及电子阅读正在普及。

4、大学社团为大学生发展自我个性,丰富文化生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但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极端现象值得探究。

5、服饰文化成为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服饰成为大学生彰显个性,追求时尚的重要方式,但同时也使大学生的虚荣心过度膨胀,攀比现象十分严重。

6、旅游已成为大学生长假期间的主要消遣方式之一,受不同因素影响,大学生的旅游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7、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依然是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在增强大学生体质,磨练其精神方面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8、对美术与音乐的学习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与生活品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方式之一。

二、当代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西化”趋势日益明显。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思想文化不断交流碰撞,而中国正出于转型期,大量西方思想涌入中国,在青少年中广泛流传。与此同时,大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时期,还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易于接受西方文化,再加上如今的社会还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趋势,致使对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功利主义与消费主义盛行。

在社会整体价值标准功利化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社会不良风气与劣性思想,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文化价值观,易于受社会劣性思想的影响,一次这些功利化的思想必然会影响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价值方向。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的性逐渐增强,而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个体自尊心与自我意识强烈,再加上社会与家庭对大学生的不适当期望,致使当代大学生现实生存压力过大,自我过度膨胀,现实主义与实用主义大行其道,导致功利化趋势日益明显。

(三)网络的负面作用日益突出。

大学生还普遍欠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控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正需提高。面对网络上流行的纷繁复杂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冲突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容易导致认知和行为的偏离。对许多大学生而言,聊天、游戏是上网的首选,长时间的浏览娱乐网页和玩网游,荒废大部分宝贵的时间,必定会减少在校大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的频率,减少与身边亲人、朋友之间面对面相处的机会,必然导致对现实中交往的疏远和心理距离的扩大。再加上现实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与消极影响,使大学生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性,缺乏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四)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处于盲目和自流状态。

告别中小学进入大学,绝大部分大学生还尚未摆脱长期缺乏自主管理与自我监督的中小学教育模式的影响,没有及时的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时间观念。与此同时,大学的环境相对宽松,对大学生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长此以往,一些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与合理的生活规划,致使课余文化生活长期处于盲目和自流的状态。

(五)当代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结构不合理,文化品位偏低。

文化生活的自主性和时空的广泛性决定了他们课余文化生活容易受大众文化影响,各种消费与商业时尚对大学生具有诱惑力,而大学生又普遍缺乏高尚的审美情趣,自觉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致使文化品位偏低。与此同时,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课余文化生活规划与目标,没有树立起科学的健康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片面追求感官刺激和低级趣味,盲目心理与从众心理较为严重,课余文化生活结构不合理。

三、文化建设视域下进一步推动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制定大学文化政策,推进校园文化繁荣。

在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思想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实行校园文化自治管理,制定科学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方针,出台科学可行的校园文化发展政策,为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科学健康开展提供制度支持,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地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各大高校应加大针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改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为打造高品质的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供资金支持。

(二)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作为推动高等院校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对课余文化生活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将影响校园文化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增强校园文化生活的层次性与多样性,适应大学生文化需求,改善校园文化设施,扩展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空间,把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教育性、指导性、自愿性、兴趣性原则。只有促使大学生对大学文化生活方式的正确选择和理解,只有学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教育和平台,才能使大学生文化生活得到发展,学校及学生得到快速前进。

大学生的生活范文4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 情绪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期,这一阶段心理特点是:自豪感与自卑感、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共同存在;情绪忽高忽低,容易急剧动荡的阶段,因此当遭遇某种变化或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冲突。从中学进入大学,每位新生都面临着环境的适应问题。如果新生自身与环境变化相脱节,就会出现大学生活适应上的问题,在自我认知、情绪体验、人际行为等方面出现的一种迷茫、困惑、痛苦的状态,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不适应学校物理环境而产生的情绪困扰

无论谁面对环境的改变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学新生入校以后首先面临对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校的管理环境、文化环境等诸多物理环境的适应,在适应的过程中会带来各种情绪反应。

1.生活环境的变化,内心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目前入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第一次离开家,以前除学习外,凡事不用操心,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活,以前在家里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现在几个人共用一个房间;在生活习惯上、人际关系上很难相容,一旦遇到摩擦,就会感到惶惶不安;而且每个同学带着不同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来到大学,有部分是南方的同学来到北方,生活和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常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还有一些同学理财能力欠缺,开支无计划,不考虑经济承受能力,购买超出经济能力的物品,频繁聚会等,因此时常陷入“经济危机”,产生危机心理。

2.学习环境的变化,容易出现失落和恐慌等情绪。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的学习环境与中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在中学上课,每个班都是固定的教室固定的人,学的课程是固定的科目。而大学则是每一时段的课都要换教室;有小班课有大班课;有单班课有混班课;有基础课,专业课;有必修课、必选课 还有选修课;每学期开设的课程不同,每门课考试的方式不同,每门课的学分也不同,这些变化会使刚入学的新生摸不着头脑,产生焦虑的情绪。第二,中学上课,在学校的时间每一节课安排得满满的,甚至回家后的时间都被老师的作业挤满。大学则有大量的“自由时间”。绝大多数新生,不知如何利用这些时间;不知图书馆、机房、听力室、自习室如何使用,往往一个学期就荒废了,快到期末时内心却充满了空虚、失落。第三,在中学从早到晚,从学习到生活,从纪律到心理,大大小小的事班主任一个人全部负责到底。而来到大学以后,班主任很少能看到,宿舍有宿舍管理机构,学生的学籍及思想教育由学生处及各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管理,学生的课程和成绩由教务处及各学院的教学秘书管理。分散而复杂的管理体系,使很多新生遇到问题以后不知所措,限于慌乱中,使其焦虑难耐。第四,一进入大学,新生立即被各种学生社团包围。因高考的禁锢,许多学生压抑多年的兴趣爱好喷涌而出,一下就报了两三个社团,最多有报五六个社团的。这些学生每天晚上忙于个社团的各种活动,没时间学习。表面上过的忙忙碌碌,内心却无比的空虚和失落。快到期末时,才发现自己欠下了那么多学习帐,马上面临期末考试,陷于恐慌之中。

二、不适应学校人文环境而引起的情绪困扰

大学新生带着各自的心理烙印进入大学,入校以后马上面临着许多人生的新问题。新的环境中位居何处?我将往哪里去?这一系列的新问题,使一部分同学在新的竞争中立即面临挫折情境,如处理不当,会引发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1.高考的失利、专业选择的失误,使部分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小升初要上重点中学,中考要上示范高中,高考要上重点大学。使那些在高考中没有发挥好,与理想的大学或者专业失之交臂学生,形成“名校情结”。还有些学生因为高考志愿是父母报的,专业是父母选择的,自己并不喜欢。这些学生入校以后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对任何活动没有兴趣,内心总是耿耿于怀,自责自怨,精神颓废,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2.教育体制的重压,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目前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小学教育只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学生学习只为了应试。高考这一人生阶段性的目标,成为了许多学生的人生的终极目标。进入大学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绝大多数学生不知该往哪里走,不知自己该去做什么。失去了奋斗目标,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容易出现了徘徊和迷茫心理。更有些学生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感到筋疲力尽,在饱尝了成功喜悦的同时,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以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因此在大学里消极、懒惰、混日子。

3.评价体系的变化,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中丧失了优越感而沮丧。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是中学时的尖子,但到了大学,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原有的优势和平衡被打破,不少人变成了平庸之辈。丧失优势地位的同学,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导致自我评价失调,由强烈的自尊心转变为自卑心理。

4.不适应大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变化,使一些学生很苦闷。刚刚入学的新生仍然习惯于中学“满堂灌”式的学习方法,习惯于自己的所有的学习都由老师来安排。而来到大学以后,课堂容量大,教师讲授提纲挈领,比较抽象概括,需要学生在课下阅读大量的参考书和参考资料,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加之大学课余时间比较多,自由度大,表面学习气氛很轻松,老师不留作业,没有考试,没人监督你学习,考试不排名次,但这里绝不是没有竞争。有些学生刚入大学时,课余的时间不知看什么,上课时间不知听什么,这让不少学生感到很吃力、无助、无所适从。

三、不适应集体生活时产生的情绪困扰

在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以后,不可回避的是对班级和宿舍的集体生活的适应。因为我们任何人都需要感到自己是一个集体中的一员,需要在这个集体中有自己被承认的、确凿无疑的、不可替代的位置,这就是人的归属的需要。而宿舍和班级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和学习场所,他们要在这个集体中度过四年。处于青春期的大学新生,如果没有被同宿舍同班级的同学接纳,就会感到不安全,引发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但是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具体表现为:

1.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中学时的集体生活很单一,同学关系简单。大学生的组成比高中要复杂,不同地区、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学生走到一起,难以很快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另外,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还有些同学在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方面认为不如别人,特别是来自农村、山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常常沉默寡言、内向孤僻,远离集体。

2.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新生初来乍到,彼此陌生,青春期又有“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在班里不愿意暴露太多,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所以许多学生感觉来到大学以后人际关系冷漠,不像中学同学那么开放好接触,更感叹知己难求。

3.独生子女成长中的缺陷,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新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在家里生活习惯了,在集体中不能容忍其他同学的一些小毛病,自己不能吃一点亏。许多同学不够宽容,不能理解他人,什么事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常常引发纷争,使自己很难融进集体。例如有些同学追求完美,对自己、对别人都比较苛刻,眼里揉不得沙子。有的同学嫉妒心很强,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会用言论或行动去攻击别人,使自己和别人都陷于痛苦中。有的同学比较腼腆、害羞,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愿,不敢和周围同学说话,会很退缩、不合群。有的同学性格内向,融不到集体中去,集体的活动都不愿参与。有些同学比较逆反,总爱和别人抬杠,以表明自己标新立异,使其他同学很反感。有的同学比较功利,只和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交往,并常常过河拆桥。也会受到周围人的冷落。

总之,大多数新生面对新的校园、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新的人际氛围和生活环境,都会出现“心理不适”,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是每位新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只是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同,适应的时间长短不同,适应的程度不同。一般的情况下,三个月后就会度过适应期。如果一个学期过后, 适应的某类问题还困扰着你,就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快适应大学的环境,摆脱复兴情绪的困扰。

参考文献:

[1]郭淑华: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轻工教育,2006年03期

[2]汪国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11期

大学生的生活范文5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大学生 学习生活

一、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现状

根据 E-Marketer 的最新报告, 2015年中国用户每天平均总用时为 6 小时。《2015 年微信平台数据研究报告》说明:近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30 次, 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 10 次。新浪微博的 2015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截止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36 亿,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有着敏捷的接受力和较强的使用能力,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活跃的主角并比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们传统的学习生活模式,越来越多的连带影响也逐步地表现出来。[1] 在大学生眼里,社交媒体平台是他们张扬自我,索取最新资讯的窗口,但如果在信息传播内容和信息处理上把握不好的话,会扭曲社交媒体促进人际交往发展的最初定位,间接性也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不合理的使用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们对网络社交媒体产生依赖,并影响其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2]

二、实证分析:临港大学城关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和学习生活影响

2.1调查设计

本调查选择在上海市临港大学城进行,其大学城由四所高等院校组成,横向来看,四所高校其整体平均水平位于上海市高等院校中列,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意义。纵向来看,其四所学校所涵盖范围较全面。本次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共发放及回收1205份,各学校及其各年级人数相仿,其中大一新生共242人,大二同学312人,大学三年级同学452人,大四毕业生199人,与预期人数近似相等。

2.2调查发现

本次调查意在探索研究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对分别为日常学习方面,创新实践方面和社交能力方面三个方面的影响,在自变量上,分别设置了每日使用社交媒体的总时长,每日课上和课下使用社交媒体分别的时长和每日社交媒体用于聊天和浏览动态的分别时长。在因变量上每个方面分别针对不同个子方面和小题,并根据权重来计分。

基于被调查的1205个样本,可以清晰地得出,其每日平均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上,频率最多出现在每日使用4-5个小时组,占到了总被测人数的29.13%。从整体上来看,7组数据在宏观上呈现正态分布,使用时间为小于1和大于6的都较少,分别为1.99%和4.98%。具体项目中,课上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调查结果较为典型,使用时间为1-2的同学数量最多,占到了60.58%,是使用小于1小时和2-3小时的3倍左右。由于课堂时间较短和同学们基本上能遵守课上不频繁使用手机的规定,使用时间大于3的同学较少,共计只占总数的0.24%。

(1)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每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短和W习板块总体得分的高低并没有显著的关联。可能原因为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推广,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总基数较大,故单因素已不再对学习方面构成明显影响;另一个角度来看,日使用时间即对学习进行占用造成消极影响,但反方向也给新型学习的模式提供平台从而积极推动学习进程,故总体看不出明显方向。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绘制表一可得每日课上使用社交媒体对课堂及时做笔记一项呈显著负相关,即课堂消耗在社交媒体上越多,直接影响课堂无法及时做笔记;同样地,每日使用社交媒体时间与能否巩固课堂内容成反比,其显著性较明显,为0.014,存在轻微相关性;针对能否坚持完成任务,每日使用社交媒体和每日用于聊天软件都与其有着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社交媒体用于聊天的时间与其相关性最大,达到-1.14,较为接近基数1。虽然大方向上看,使用社交媒体的用时和学习板块得分表现并未显著关系,但是易得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时间越长的同学,在学习任务上表现较为拖沓;而又由于学科的考核方式和方面日益趋向强灵活性,所以课堂使用社交媒体和学习表现的关系在日益淡化,使用社交媒体用时较长的同学也有机会在期末的考核中拿到好成绩。

(2)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上来看,总体结果不如学习板块突出,其宏观层面上,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长短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依旧没有非常显著的关联性。其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制约,一个方面是使用社交媒体会锻炼刺激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进一步增强了同学科技创新的热度;但另一方面,使用社交媒体会占用大量时间,极大程度减少了其他渠道的知识获取以及会降低参与的效率。从表二可得,每日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较长的同学没有做到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科技创新读物,其呈现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066;每日课下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与是否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关系较前两者更为紧密,达到了-0.33,根据志愿者活动和社团活动相比,社团活动很大程度上为线上组织,故使用社交媒体的同学信息量掌握更多,其为可能性干扰因素之一。经常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同学在积极参加社团与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两个方面表现越好,与其预期相反,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活动选择在群聊中讨论,所以两者相互促进,参加各类活动的用时也要更加关注社交媒体的动态。

(3)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并不会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带来显著的影响,传统的社交媒体形式和社交媒体理念会制约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线上沟通会阻碍现实生活中社交的能力培养,但随着社交媒体不断新兴,多元化多方位的社交媒体软件被开发运行,使用社交媒体的同时也不断开发着使用者的社交能力,所以正反影响并存。基于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制成表三,对所涉及到不同因素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每日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频率越高,实质上对其有轻微积极推动作用的,可能原因在于越多越多种形式的聊天,同时,每日使用社交媒体聊天的频率越高,日常与老师交流的次数也逐步增多,随着社交媒体实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社交媒体与同学互动,擅于使用社交媒体的同学自然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老师联系;浏览动态越频繁的大学生,与年纪差异大的群体沟通越差,越关注动态的大学生朋友圈越窄,同龄的交往对象也相对密集,因此他们逐步减弱或排斥与年纪差异大的群体的沟通机会与能力。综上所述,使用社交媒体用于聊天和浏览动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关系明显,前者促进大学生与更多的人流,后者培养大学生洞察与补获信息的能力。

四、总结与建议

4.1力于大学生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推广

在高校层面,需掌握和了解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总体情况,并在鼓励上课不用或少用社交媒体的同时,也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和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能力,创办校园各个方面轻平台,通过校园社交媒体网络的建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不是拘束于传统的管制体系与模式。 [3]

4.2引入多元化社交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

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教学现代化程度―课堂内容紧密程度”矩形图分析,教学现代化程度的强弱和课堂内容紧密程度的强弱从理论上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情况,在二者都相对较弱的情况下,课堂的效率较低和学生掌握情况较差,而相反,在二者都达到较高程度的时候,课堂效率高,学生掌握的能力也增强。如今的大学生更具有思想性,其对课堂的期望与需求也较以前更高,故在基本满足课堂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本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课堂效率。[4]

4.3合理调整时间分配

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中易得出,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消耗的时间越长,其处理其他事情的时间就会被缩减,其证明最大的使用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是养成了拖沓的习惯。同时,大学校园生活又与高中初中有很明显的不同,更多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学校和老师对其的监管在不断减少,故培养合理时间分配的能力日益重要。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自身强化时间利用率的概念,做到不浪费不延期,对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要实现较好的规划;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介的相应定时的软件,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安排与归纳,在制定的相应到期时间里完成并给予反馈。

由于社交媒体的丰富性与娱乐性,不建议在任务完成的间隔时间使用,即为了避免使用社交媒体的超时对下一个任务进度的影响,并且不能占据预定的休息睡眠等时间。同时,大学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来提高效率,尽可能做到更快更好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作业。

参 考 文 献

[1] 袁立庠、刘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高校的调查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

[2] 童刚钦,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日常化学习传统文化策略研究 [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7

大学生的生活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生活社会化 隐性因素

社会化与大学生的社会化

社会化,简单的讲,就是获得社会性的过程,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和成长的一系列复杂的系统过程,其实现形式是个体的发展和自觉参与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社会化就是一个“人化”的过程,是人挣脱从属于低级动物的群居生存方式进而实现“类”的价值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化,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社会化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进一步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不断融人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高等教育这个阶段,是从青少年成长为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个阶段要赋予大学生两方面的内容用以构成社会化,其一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使之成为具备一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潜在职业人,其二是趋向于自立和自觉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使之成为具备一定独立意识、交往沟通能力和创造力的标准社会人。而本文谈及的生活社会化,就是第二点,即在大学生受专业教育之外的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基本落脚点。

当代大学生生活社会化的特征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一支,他们的社会化具有青年社会化的一般内涵,也有独特的、只属于校园范围内的社会化特征。

自主选择性。青少年在上大学之前,从小学到高中,所有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外在的、给定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青少年对于主体性、自我意识等方面并无自觉要求。而进入大学之后,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系统予了大学生更多的选择。在生活上,由于脱离了家长的照顾管制,外在的体制束缚逐步退位,大学生在自主选择的鼓励下逐步启动自己的社会化进程。

不完全性。“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一般对社会接触较少,间接认识较多,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当面临快节奏、多变性的社会时,大学生往往会感到一种选择的困惑,甚至出现一些失衡现象,如渴望施展才华但实际能力不够、参与意识强但自立意识弱等,出现“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矛盾。生活水平的优越,家庭的呵护,使得青少年即便进入大学之后,成长的轨迹也仅仅停留在自然年龄的增长和单纯知识的积累,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经验。当前,大学生频频出现的如自杀、精神失常等恶性事件,都体现了大学生这一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根源于生活社会化的不完全。

影响因素复杂性。社会环境日益复杂,高速运转的经济社会日以继夜的在给大学创造机遇,同时也带来诱惑。纷繁复杂的利益格局也因大学的开放性而直接进入校园,形成并行不悖的原则并融入高校建设战略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园环境自然也就相应发生了变化,继而影响到了校风、学风和大学生的生活。这两方面形成了复杂的要素系统,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产生了对大学生生活社会化的影响。

大学生生活社会化的隐性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理论范畴,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社会化特征,本文认为,影响大学生生活社会化的因素,有些是显性的,有些则是潜在的。显性的因素固然客观而必要,但是隐性的因素则更为关键和重要,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往往会找到破解当前大学生群体问题乃至高等教育发展瓶颈的最佳方法。

对“拉动校园内需”不加节制的推行。在大学校园,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理念并没有因为潜在的消费者是学生而有所收敛。我们可以看到高校附近饭店、超级市场、服装店、KTV、网吧,夜总会等比比皆是,而与学习有关的如书店则少之又少。大学生的确是一个固定的、极富潜力的消费群,因此,企业挖掘和培育这部分市场无可厚非。不过,企业的这种外在的不加节制的对“刺激消费”的迎合和执行,必然对大学生生活价值理念造成负面影响。外在的几近完备的商品供应必然引起大学生的非理性的消费冲动,从而将学习和家庭负担抛到脑后,更严重的是对生活观念和价值体系的侵蚀。以追求感官快乐为价值目标的消费行为,必定造成大学生的精神堕落,导致大学生人格的片面化和人性的扭曲,使人成为片面发展的“单向度的人”。“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玩得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这样的社会心理堂而皇之地流行起来就是一个例证。

对这种隐性影响因素的整治相当困难,因为它假借的是国家经济政策的核心,与地方政府的业绩挂钩,并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因此,以“治理享乐主义,恢复学生淳朴校园”为目的的任何限制活动,都会以“阻碍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繁荣”为由而遭到抵制。当前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也实难容忍为了教育而阻碍经济发展的思路。

以“指标冲动”为至高原则的高校管理机制。当前高校的管理,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业务管理,都存在着一种工具理性倾向和“唯指标论”。大学老师为了考核、评职称和评优,大都疏忽教学而选择并不占优势的研究。管理机构不钻研怎样为教学和学生服务,而更热心于接受上级的评估和扩大管理权限。这种“指标冲动”很容易将大学校园扭曲为充满的衙门和充满铜臭气的公司。在这种思路的导引下,大学生被视为“产品”,而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产品设计”和“质量检测”的过程,而大学生的就业则是“产品营销”。本来充满知识和人文气息的大学校园,已经在这种无孔不入的指标思维指导下变得标准、冷酷而僵化。

大学生的生活在这种指标体系下,也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过度社会化”。大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用于指导生活的种种理念和价值也应该是充满活力和激情、勇于探索与发现的纯洁友谊、青涩爱情、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但是受到整个学校的指标化影响,大学生也逐渐被磨砺得老于世故,精于迎合这种指标,整体表现远远长于他们的自然年龄。很多大学生身上的社会习气大大超越了大学生年龄阶段的行为标准,在学习中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各种关节已经屡见不鲜,考试作弊,更是习以为常;他们更专注于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追逐,而对于社会的正义,他们很少关怀,对于邪恶与不公,他们不再积极对抗,缺少了大学生应有的理想主义精神。这种严重早熟的、社会化过度的价值观,误导着大学生的行为,使得他们与大学管理机制的失范一拍即合,形成了一股异常顽固的不良风气。学生干部选拔、发展党员、评优及奖学金等事关学生成长但是本应该发生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的事项,都已经伴随着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而纷纷进入日常生活领域形成暗箱操作。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已经不再是看看书、打打球、交交友等单纯而有趣的内容,而是请客送礼、拉帮结伙、吃吃喝喝等庸俗化事件。透过这些不良风气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指标化运作的无节制执行所导致的全校从上到下的工具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