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辛弃疾的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辛弃疾的诗词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1

关键词:次贷;信用评级;评级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9-0081-02

一、美国次贷危机概述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造成此次次级债危机的触发动因是由于美国基准利率连续上升和房价下跌。从美国次级债的运作过程来看,初期穆迪或标普只给予证券化次级债产品BBB以下评级。但是,经过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最终穆迪、标普给予了高级品CDO评级为AAA。这样,经过包装后的高风险的次级债纳入了大型投资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的视野。此后,CDO的衍生物比如合成CDO、CDO平方等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风险非常高的合成CDO,也获得穆迪、标普AAA评级。

二、造成次贷危机的原因

1.金融创新产品缺乏风险控制

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便提供更多笔抵押贷款,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实施证券化。投资银行以中间级MBS为基础发行的债券,被称为担保债务权证(CDO)。经过层层包装,优先级CDO大多能够获得AAA评级,重新赢得稳健型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投资银行在实施金融创新的同时,缺乏风险控制是造成此次次级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评级机构合谋

信用评级公司的失误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之一。主要是因为评级机构同时参与衍生产品的设计并为其提供信用评级,评级机构面临明显的利益冲突,丧失了独立性。大基金的投资品种的范围选择,是以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为投资依据的。而信用评级结果若缺乏公信力,信用评级公司一味迎合市场需求,势必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3.信用监管缺位

导致次贷危机评级结果出现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经济体系信用监管的缺位,而这一职责的履行者应当是政府,而美国政府疏于监管也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著名的“安然事件”、“安达信倒闭”源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监管。安然大厦的坍塌,已是前车之鉴,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缺位是否会促成另外一个又一个的“安然”、“安达信”呢?我国目前信用评级机构没有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行业多头监管,同样不利于信用评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1.金融产品创新防范措施

从早期迈克尔・米尔肯债券到现在的次级债,共同特点都是基础资产质量存在问题。无论如何打包、重组,垃圾资产的本质不会改变,小规模地以此类资产展开创新,可以满足少数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需求,如果规模失控,将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金融创新基础资产的质量。

随着金融技术与模型的复杂化,新型结构产品不仅让投资者难以理解,甚至设计者也对其内在的风险收益结构产生模糊。过于追求金融产品技术的完美性,脱离了与现实风险收益的联系,风险被放大的可能性便会增加。对我国来说,首先要明确以优质资产来衍生出新产品,不良资产始终只能作为补充,同时要注意优质资产也是可能变化的风险。

2.机构创新防范措施

金融机构创新核心问题是关注混业经营风险。在次贷危机中,许多欧美银行由于表外证券业务损失惨重,不得不压缩信贷业务,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这也是危机的萌芽因素。在国内各界对混业经营的热情普遍高涨的情况下,次贷危机敲响了新的警钟,提醒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到混业经营的风险。

混业经营将给金融业带来更多投融资方式,促进金融业的全面繁荣。但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到其潜在的风险。作为金融业的微观主体,所追求的依然是成为主营业务突出、专业优势明显的金融服务机构,而不是无所不包的全能银行。

3.金融制度创新防范措施

从金融制度创新来看,最重要的就是监管制度。在对次级债危机的剖析中,缺乏政府监管是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机构,各国政府都面临如何加强监管。在我国,原本监管体系就亟待完善,加快创新的大趋势使监管改革的压力更大,某种程度上“监管先行”才能创立最重要的危机防火墙。

评级机构在职能上的内在冲突,不但要求评级机构自身强化内部管理,而且需要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监管部门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确保评级机构与债券发行人、债券承销商、投资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针对结构性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设置有别于一般企业债券的监管措施和要求。

金融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风险,改善人们的生活,风险存在并不意味着金融危机的产生,在金融创新成为风险积累的主要途径下,建立多层次防火墙,避免风险积累和全面支付的危机爆发,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考验。

四、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启示

1.加强公司治理

评级机构的最大作用在于能缓解证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搜寻成本,如果评级机构在评级作业中,不能严格保证其评级的独立性,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在美国次贷产品中,由于直接参与次贷衍生品的设计并为其提供评级,评级机构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丧失了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应加强公司治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评级流程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评级机构采取的“发债人付费”的商业模式历史悠久,并已为市场广泛接受。这种模式令评级机构能够将评级信息免费提供给市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信用评级的独立性,建议信用评级机构采取以下措施:

(1)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处理发债人、投资者、雇员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提出的利益冲突事项和分析、治理流程相关问题。

(2)聘请外部公司对信用评级的合规性及治理流程进行独立评估。

(3)实行分析师定期轮换制度,从而保证他们向评级委员会所作的建议不会受到其与被评者长期工作关系的影响。

2.增强信用评级分析能力

资产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在盘活金融资产,改善资产质量,提高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尚处在萌芽阶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资产证券化产品势必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尚不完善,如违约历史资料匮乏,评级技术和方法尚在完善之中。因此,评级机构应在评级实践中,不断改进评级技术和提高评级业务能力。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应进一步增强分析能力,其中既包括跟踪现有评级的能力,也包括向投资者提供信用风险之外更广泛的内部分析的能力。虽然不同资产类别具有可比性,违约风险仍然是我们评级关注的重要评级指标,但相似受评证券的市场表现可能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在保持传统评级分析方法之外,建议信用评级机构关注包括流动性和价格波动性在内的非违约性风险,因为这种风险能够影响受评证券的估值和市场表现。

3.加强信用评级预测能力

在此次次贷危机中,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地对次贷市场的风险予以揭示,而当风险显现时,又大范围地对级别进行快速调整,从而对市场造成了冲击。信用评价的本身应该是在对企业过去经营、财务、资信情况评价和评估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偿债能力的一种预测。所以,在对被评对象进行信用评价时,应重视对其未来情况的预测,并及时跟踪和反映企业信用变化趋势。

(1)重视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在信用评级中,应当把将来的风险因素放在第一位,不允许以企业目前的繁荣淡化这一重要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企业成长性预测

注重分析企业规模的变动特征、扩张潜力及企业近年的规模扩张速度。若企业扩张过快,这将给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带来较大压力的同时,也将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波动。因此,评估人员须纵向比较企业历年的销售、利润、资产规模等数据,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其行业地位的变化。

(3)企业收益率预测

信用等级的评定是综合地研究、分析与企业偿债能力有关的要素。最主要是考虑企业能否用将来实现的利益偿还企业债务的本息,是否有安全的收益力,这是评价企业未来偿债能力最重要的着眼点。

(4)企业在行业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对具体企业的研究,应看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产品构成、产品的特征及竞争力、技术等级和开发能力、贩卖能力和购买能力等。通过分析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企业成长性预测、收益率预测及依靠财务报表进行预测等方式,信用评级机构能够及时跟踪和反映企业信用变化趋势。

4.提高信用评级透明度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要充分汲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反躬自省,全面审视评级业务,并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提高自身独立性,强化评级流程,提高评级透明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在开展证券化评级工作时,建议提高结构性证券资产评级的透明度,以便投资者更好地对风险作出判断。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对证券化工具的评级增加“标识符”,令市场明确意识到该评级对象为证券化的证券或新型证券。

(2)在评级报告中增加“情况假设”,以解释重要评级假设和突发事件对评级的潜在影响。

(3)与发债人和投资者合作,加强结构证券基础资产的信息披露(针对某些结构化证券,考虑对发债人适用更严格的最低披露标准以备评级)。

五、塑造民族品牌评级机构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2

关键词:空心电抗器,三相,磁场,磁感应强度

 

1 引言

因为干式空心电抗器具有良好线性度、损耗低、参数稳定、防火性能好等优良性能的电气特点,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当前大量使用的三相空心电抗器按其安装位置可以分为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品字形排列和梯形排列。三相空心电抗器在运行时,将不可避免的对周围产生强烈的磁场,从而导致在电抗器本身和周围物质中产生涡流和形成环流,造成损耗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甚至会因强磁场而引起误动作。故需要找出三相空心电抗器运行时磁场的分布规律。传统的三相空心电抗器磁场的计算方法中,是导出了基于圆柱坐标的磁场计算公式,并且是针对常用四种排列方式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的。本文导出了基于笛卡尔坐标的磁场计算公式,得出任意排列方式下三相空心电抗器的磁场计算方法。

2 三相空心电抗器磁场的计算

当前大量使用的三相空心电抗器按其安装位置可以分为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品字形排列和梯形排列四种排列方式。设三相电抗器各相的参数相同,同时认为三相电抗器运行时处于平衡状态。设第一相电抗器每匝电流为,第二相每匝电流,则第三相每匝电流,式中,。其中为的有效值。

在这里将径向分量变换为适合三相计算的,和,则相应的变形为,和,这是为方便计算而作出的有效变换形式,其中,,则,这里x0,y0,z0为空间任意点P(r0,z0)的坐标,。同样,可以通过变换得到关于轴向分量和。因为

则通过上述变换,我们可以求出空间任意点关于坐标轴方向的三个分量

通过对常用的四种不同排列方式三相空心电抗器的磁场分布的计算,可知三相电抗器的磁场计算与每一相的位置有紧密联系,所以在计算每一相所对应的磁感应强度时要注意各相电抗器的中心位置。设第一相中心点为原点(0,0,0),第二相的中心点为(X2,Y2,Z3),同样第三相中心为(X3,Y3,Z3)。对于空间任一点P(x0,y0,z0) ,第一相在P点的磁感应强度为、、;第二相到P点x、y向分别为、,轴向为=z0-Z2,所以第二相在P点的磁感应强度为、、;同样的可以求出第三相在P点的磁感应强度为、、,其中、,=z0-Z3,则三相电抗器在P点总的磁感应强度为、、。综上所述,对于任意组合的各种排列方式,只要知道每一相的中心位置坐标及电流值,就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计算。

3 计算实例

利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计算三相干式空心电抗器的磁场。假定其中每个单相空心电抗器的参数相同且所有绕组都置于一个包封中,其中绕组高度为H=1.4m,内直径为D1=1.2m,外直径为D2=1.8m,绕组共有n=10层,每层匝数W=700,流过电抗器总的电流为3.5×105A。在单相计算时,将电抗器的绕组沿高度等分成100等分,分别计算各层绕组不同等分处的磁感应强度的两个分量。累加得每相对任一位置的磁感应强度,最后对三相在相同的任一位置磁感应强度相加,便可得到三相空心电抗器对任一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的两个分量。

以三相水平放置为例,各相中心相距4m,即X2=4m,X3=8m,则对空间任意点P(x,0,z)的磁感应强度计算,可得如图所示。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3

关键词:次贷危机 信用评级 评级购买 NRSROs

传统的信用评级业务是由专门从事信用评级的机构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经验,对被评级单位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运用特定的符号确定相应信用等级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国际信用评级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美国华尔街分析师约翰・穆迪创建的穆迪公司在1909年开始出版刊物《穆迪铁路投资分析》供投资者参考,开创了利用简单评级符号区分债券信用等级优劣的先河。之后,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投资方式的增多,信用评级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展。作为揭示信用风险的手段,信用评级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信用评级业务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用评级机构也一度被誉为“金融市场的看门人”。

然而在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享誉世界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引起了人们对信用评级的强烈质疑。在危机发生前,三大评级公司对蕴含极大风险的证券化产品评级严重虚高,引发了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导致市场积累了很大的泡沫和风险;在危机爆发后,又反应过度,快速下调信用评级。这种“过山车”式的调整,使得投资者彻底失去了信心,不再相信各种金融产品的评级等级和市场定价,市场陷入恐慌,对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推波助澜的负面影响。

次贷危机下信用评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用评级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各种弊端引起了国际范围内对信用评级机制的分析与反思。三大评级公司在金融危机中出现的评级失信问题,主要源于评级结果公正性的缺失。除了评级机构在对结构性金融产品进行评估时所采用的方法模型存在缺陷外,引起评级机构公正性偏离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证制度缺陷造成评级市场的寡头垄断状态

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了认证制度,信用评级机构可以申请注册成为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s),这样,通过认可的评级机构所出具的评级结果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公信力。NRSROs成员准监管的角色使得以前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用评级,变成了官方支持的准强制性评级。

这种全国认证的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信用评级的市场秩序,促进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但由此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其他机构进入的壁垒。自从1975年实施NRSROs制度以来,除了当初指定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家具备资格以外,在随后的20多年中,SEC再没有认可一家新的评级机构,之后即使有新的加入者,也几乎都被三大评级公司合并。鉴于监管当局对NRSROs评级结果的认可使用, ,要求评级的公司更乐意向NRSROs成员提出申请, ,从而使得一些新的评级机构很难找到评级客户。 这实质上是阻碍了市场准入, ,最终造成了市场垄断格局, ,严重损害了评级业的良性竞争。目前,信用评级业由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主导,它们提供了几乎全部重要的评级服务。国际清算银行(BIS)的一项统计表明,在世界上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穆迪公司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标普公司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惠誉公司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

市场的过于垄断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首先,信用评级机构由于垄断而缺失了外部市场约束, ,也就失去了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利益冲突控制的原始动力, ,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采取短期化行为无疑是更有诱惑力的选择。

其次,垄断定价势必对新评级方法的开发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阻碍了评级方法的创新,进而影响评级质量。市场结构的高度集中和评估方法的单一化使得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结果相关性较高,缺乏多样性,叠加在一起时容易产生强大的周期性力量。

最后,评级机构依靠认证制度的实施以及强制评级的推行获得了强大的资本市场话语权,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这种评级霸权也延伸到了全球资本市场。研究表明三大评级机构存在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和债券评级的普遍高估以及对其他国家企业和债券的评级普遍低估的现象。欧债危机期间,欧洲债务危机国家仍维持了较东亚部分国家更高的评级,但市场给出的5年期CDS(信用违约互换)价格已明显表明这种情形是非常不合理的。如图1所示,2010年12月印度尼西亚的5年期CDS市场价格比法国高,但穆迪和标普对印度尼西亚的评级却低于法国很多。

图1 欧债危机期间部分欧洲国家和东亚国家评级情况

数据来源:Bloomberg

(二)付费模式不合理产生的利益冲突

发行方付费的模式是最根本的利益冲突来源。自评级行业出现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 ,评级机构并不向发行债券的公司收取评级费用, ,其收入来源完全依赖向投资者出售评级报告。7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复杂程度的提高,评级业务的盈利模式逐渐转变为由发行人付费。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信用评级机构为买方的投资者提供关于金融产品的风险参考,却从产品的卖方处获得报酬,这导致了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评级购买”现象

被评级企业在正式雇用评级机构之前,往往根据发行人要求或者评级机构自愿为企业预先做出一个信用评级分析,然后从中选择能给予发行人最理想评级的机构签订合同。这就导致评级机构之间为了争夺评级市场份额而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次级贷款和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等构造异常复杂的结构性融资产品的大量出现,加剧了“评级购买”现象。因为对于结构相对简单的公司债券等产品,评级机构给予的评级预测比较相近,然而金融产品在经过多次组合与分层后,评级机构也很难完全了解其本来面貌,从而往往会给出不同的评级意见,评级的差异化使得发行人产生“评级购买”的动机。资产的复杂程度存在一个阀值,一旦复杂性超过这个水平,“评级购买”将对发行人更加有利,相应的就会产生评级虚高现象。

2.辅助业务的开展

结构性金融产品是通过层次设计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评级机构在进行评级的同时提供对次级债券有偿的信用增级、分层设计等服务,发行方会获得评级机构的建议或者至少能运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模型进行预构建。这些服务显然会扭曲评级机构和受评机构的关系,使评级机构不再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对产品进行风险揭示,易于低估结构性金融产品风险。近年来,评级机构开辟的这些新的收入来源在其总收入的占比中越来越高,为了兜售这些附加业务,评级机构在评级时难免会迁就评级对象。

(三)监管支持造成的对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

国际上,对投资管理决定和风险管理做法有越来越多的规定,要确保金融产品达到主要评级机构给出的一定水平的评级。美国《投资公司法案》2a-7条款规定,货币市场基金只能投资高流动性的短期金融工具,而最低投资标准是由NRSROs成员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修订的国际资本架构也扩展了主要评级机构的准监管角色,第一支柱中提出的风险计量方法中标准法的实施依赖于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

监管政策的扶持使得投资者倾向于搭外部评级的顺风车,只要金融产品满足了门槛评级标准就无需担心其内在风险,造成了市场对信用评级的过度需求和对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然而,对于21世纪以来美国金融市场上大量涌现的金融衍生工具,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专业分析师很难做到客观评级,只能沿用普通评级方法和程序,其评级结果一般都偏高,对证券投资者形成了误导,催生了投资泡沫。而在危机时期,信用评级机构一味地将证券产品降级,顺周期效应使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违约率进一步增加,致使危机进一步扩散。

与此同时,众多市场参与者使用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并作为业务操作和内部考核的标尺,也降低了机构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对信用风险的自我评估能力。评级不过是以历史经验为基础得出的违约概率指标,并不是对未来市场的某种保证,要评级机构仅凭借有限的知情权,对系统性风险作出精准的预测并不现实。

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启示

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起步较晚,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市场规模小、评级产品相对单一的问题还比较明显。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信用评级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受评对象的直接经济利益,也将成为投资者最为重要的参考信息之一。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暴露出的各种弊端,对加快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增强评级机构评级行为的透明度

评级的非透明性很容易导致评级丧失公正性。由于评级模型技术涉及评级机构的商业机密,评级机构一般会在网站上或评级报告中简要介绍评级的方法,但一般不会公布评级的数据来源,也不会公开核心的评级方法。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得市场和监管当局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作用减弱,评级机构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因此,尽管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涉及商业秘密和客户资料的保护问题,但评级机构的透明度仍亟待提高。

次贷危机后,各国都加强了提高评级信息披露透明度的立法工作。例如,美国2010年通过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制定规则,让每个评级机构公开披露其作出的初始评级及此后评级变化信息,以便评级用户评估评级的准确性以及比较不同评级机构的表现,还要求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时附随一张表格,表格应当披露关于评级程序和方法的基础假设、确定信用评级所依赖的数据、如何使用第三方服务商报告以及评级监测的频度等方面信息。

在我国,人民银行出台的《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和证监会出台的《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资信评级机构出具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信用评级机构的统计报告、业务报备及信用评级报告管理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层面相对较低,我国仍缺乏信用评级行业统一的法律基础。后续应继续深入研究如何在保护评级机构商业秘密和客户数据资料的前提下,向投资者公开更多关于评级方法、评级收入来源和评级结果表现方面的信息,完善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评级的透明度。

(二)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评级机构的发展壮大,取决于自身评级质量的提高和公信力的提升。公信力是信用评级使用者对评级结果认同度和使用状况的度量,是判断评级机构提供的产品是否属于有效供给的重要依据。信用评级机构公信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影响公信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独立性对于防范利益冲突至关重要。评级对象通常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种类型的发行人以及它们所发行的债务工具,其关联方不能也不应替代评级机构的地位和角色,信用评级机构必须是客观独立的企业法人。而目前我国信用评级市场不完善,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和行业封锁现象,在信用评级过程中行政干预较多。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仍然比较欠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

第一,改革政府管理职能。在评级领域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应重视市场对评级机构的约束和淘汰作用,构建评级机构的自律体系,在此基础上强化外部监管,促进评级机构独立性制度建设。

第二,完善评级公司治理结构。从对独立性影响的关联度来看,应尽量避免与评级产业链相关产业的企业对评级机构的入股,特别是成为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这将严重影响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第三,加强评级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评级机构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组织结构设置、业务流程、人员任用和业绩考核等方面积极防范潜在的利益冲突,审慎开展辅助业务,通过采取在评级业务和其他服务之间设置防火墙,隔离业务承接和级别评定,有利益冲突人员无投票表决权,设立专门部门和人员进行风险评估等措施,保持在评级活动中的独立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应提高内部评级能力

使用评级结果的机构应该最终对其客户和股东负责,应对风险作出独立判断,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风险评估职能外包给评级机构。这就要求评级结果使用机构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要提高内部评级能力。内部评级是指金融机构在具体的授信审批环节,对借款人及其借款的信用风险状况进行评级。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在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时,必须对每个债项和债务人进行评级,并根据评级结果确定风险资本的数量,计量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时可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是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标准法是根据外部评级机构评定的结果来确定资本要求,内部评级法是根据商业银行自己计量的数据来确定资本要求。2011年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审慎使用外部评级,重大投资行为原则上应以内部评级为依据。

银行内部评级具有易获得贷款客户数据和违约信息的优势,外部评级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信息来源广泛性的优势。从银行体系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关系,专业评级机构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及专业优势,为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提供外部评级服务。此外,外部评级机构可为商业银行间进行信息采集和配套方面的服务,为银行提供、收集内部评级所需的基本信息。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的风险管理需求,在提高自身内部评级能力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和尝试与评级机构的合作,通过内、外部评级的有效结合,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促进内、外部评级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领域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

参考文献:

[1]Carol Ann Frost: “Credit Rating Agencies in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Research Evidence on Selected Criticisms of the Agenc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2006,6:1-38.

[2]Vasiliki Skreta and Laura Veldkamp: Ratings Shopping and Asset Complexity: A Theory of Ratings Infl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14761, 2009.

[3]周小川:《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03-26。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4

关键词:变压器;微机保护;励磁涌流;物元分析;可拓学

中图分类号:TM7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022-02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电气设备,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差动保护作为电力变压器的主保护,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动作还是令人满意的,但在实际的电流变压器保护中均使用单一的判据,采用定量的门槛区分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这就造成了在实际测量中的细微区别都可能造成保护误动。

本方案是在已有的保护判据基础上,通过综合多判据判定励磁涌流,容错性较好,避免了因为某一单一判据超过阈值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的情况。同时,可以很好的实现新旧判据的结合和交换。

一、可拓学介绍

可拓学用形式化的工具,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去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其理论支柱是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逻辑细胞是物元。本方案的判定方法,涉及了物元理论和关联函数的概念。

(一)物元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例发现,处理矛盾时,必须将事物、特征及相应的量值一起来考虑,才能更贴切地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过程,构思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把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形式化。为此可拓学理论引入了有事物、特征和相应量值构成的三元组――物元,作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素。以给定事物的名称N,特征c和关于特征的量值v组成有序三元组作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简称物元。

R=(N,c,v)

其中,v由N和c确定,记作:

v=c(N)

一个事物有多个特征,如果事物N以n个特征c1,c2,……,cn和相应的量值v1,v2,……,vn描述,则表示为:

(二)关联函数

建立关联函数是物元分析法中的重要内容。

关联函数把论域中的元素映射到实轴上,当关联函数大于零,表示该元素具有此性质;当关联函数小于零,表示该元素不具有该性质;当关联函数等于零,表示该元素既具有该性质,又不具有该性质,为零界元素。通过关联函数,可以定量地描述任意元素与正域和负域的相关程度,而且对同一域的元素,也可以通过关联函数的大小区分出不同的层次。

二、基于物元分析和AHP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

本方案中,N0=(短路),N1=(励磁涌流);c1=(二次谐波含量),c2=(二次谐波分量衰减),c3=(波形不对称),c4=(低电压)。

(一)判据的选择及其可拓域

通过对各判据的原理分析,得到各判据的物元如下:

1.二次谐波含量判据。

经典域物元:

R0=[N0,c1,(0,0.15)]

R1=[N1,c1,(0.15,1)]

节域物元:

R=[N,c1,(0,1)]

2.二次谐波衰减判据。

经典域物元:

R0=[N0,c2,(0.1,1)]

R1=[N1,c2,(0,0.1)]

节域物元:

R=[N,c1,(0,1)]

3.波形不对称判据。

经典域物元:

R0=[N0,c3,(0,0.25)]

R1=[N1,c3,(0.25,1)]

节域物元:

R=[N,c4,(0,1)]

4.低电压判据。

经典域物元矩阵:

R0=N0,c1,(0,0.15) c2,(0.1,1) c3,(0,0.25) c4,(0,0.7)

R1=N1,c1,(0.15,1) c2,(0,0.1) c3,(0.25,1) c4,(0.7,1)

节域物元矩阵:

R=N,c1,(0,1)c2,(0,1)c3,(0,1)c4,(0,1)

(二)确定各判据的权重

在最终判定结果的计算中,需要用到各判据的权重矩阵W=[w1,w2,…wn],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本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经过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以及一致性检验后,得权重向量为:

W=[0.4250.2120.1050.258]

(三)算例分析

设有变压器的仿真试验结果(采样频率1000Hz):

I2/I1=0.134;Δ(I2/I1)=0.07

有7个采样间隔的波形呈现不对称性质;电源侧电压保持额定。

经数值计算后得:

P=[-0.3380.249]

该向量中的因子代表了综合判定结果对不同判定结果的关联程度。取其中的最大值0.249所隶属结果为最终判定结果。可以得到最终综合判定结果为励磁涌流。

可以看出,如果使用单一判据,如二次谐波判据,在某些情况下将引起识别不出励磁涌流的情况,如本例中二次谐波含量为13.4,这对于定值为15的二次谐波制动的保护将引起误动,而使用本算法,经过多判据的综合判定,即可识别出励磁涌流。由于使用多判据,使保护有了更高的可靠性,多判据之间更容易做到优势互补。

三、结论

本文在参考相关论文和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物元分析采用多判据识别励磁涌流的新算法;同时,利用动模实验得到的数据,运用MATLAB语言对此励磁涌流识别原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变压器空载合闸时保护能可靠闭锁;变压器处于故障时及空载合闸于故障时保护能够可靠不闭锁。

与传统的保护相比,本方案综合多判据,容错性较好,避免了因为某一单一判据超过阈值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的情况。同时,可以很好的实现新旧判据的结合和交换。

基于模糊理论的励磁涌流识别技术,也是一种典型的综合多判据的识别方法,与之相比,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的模糊识别原理对各个判据的权重的确定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作为一种能综合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模型的系统性、合理性,又能让决策人员充分运用其有价值的经验与判断能力,为权重的确定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思路。

2.模糊识别原理在各个判据的隶属度及其权重的基础上,得到一个综合权重,通过判断综合权重与门槛值的关系判断是否是励磁涌流,固定的门槛值很难适应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本方案采用比较关联函数K0与K1的关系的方法确定最终的判定结果,回避了门槛值的确定,使得判定结果能够更好的反映实际情况。

本文所做的工作只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仍有一些问题尚需解决,如优化判据的选择、物元经典域的调整,以及其他形式关联函数的尝试等。希望此研究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蔡文.物元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蔡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J].科学探索学报,1983,(1).

[3]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5

关键词:多次交易 企业合并 准则比较

一、新旧准则比较

1.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2008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中对于多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对于原来采用权益法的要求追溯调整为成本法,即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则取消了追溯调整,即为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

2.投资收益的确认。在多次交易后,长期股权投资改为由成本法计量,2008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要求对之前的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所以已经确认的投资收益予以冲销。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要求对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没有相关规定,会计准则第4号要求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投资收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方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其在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3.商誉的确认。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之前商誉的确认为每一次的合并成本与交易日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之和。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出台后,合并成本的确认有所改变,自然而然商誉的确认亦受到影响。之前的每次交易日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不再确认,仅仅以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二、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对于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上,新准则规定对于过去已确认的被投资方损益、权益份额部分的确定不再追溯调整,即在新准则规定下,购买日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高于第一次交易日时,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要大于旧准则的规定;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低于第一次交易日时,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要小于旧准则的规定。新旧准则差异部分为购买日与第一次交易日所属购买方的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份额。

对于合并资产负债表,影响主要体现在商誉上,旧准则商誉数额取决于每一次交易日的交易成本与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新准则商誉取决于重新确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购买日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从理论上来讲,新准则的规定能更准确地反应在真正取得被购买方控制权时被购买方的商誉价值,而非之前作为联营公司所体现的数额。但商誉的计量是否准确,关键还在于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上,作为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可能通过修改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数额得到其理想的商誉价值,从而达到其虚增资产的目的。

2.对利润表的影响。对于母公司利润表,投资收益部分改动较大,较之旧准则的规定,新准则不仅仅不追溯调整以前年度对被投资方投资收益的确定,在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于处置该项投资时还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计入当期投资收益。比如,购买方在尚未取得被购买方控制权之前,作为其联营公司,拥有被投资方一部分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购买日,该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购买方的部分股权,需要终止处置该部分投资,则之前计入到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要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对于合并利润表,主要的影响也体现在投资收益上,新准则规定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而旧准则在此方面为空白。

三、对新旧准则评价

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中,对原持股部分不再由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将确认的投资损益作为投资成本的一部分,更能体现多次交易的经济实质。好比对公司进行投资,在取得相同股份的情况下,较早加入的股东投入的资本要少较晚加入的股东,因为在公司创建初期,成本与风险都较大,当公司逐渐稳步发展时,后续加入的股东需要承担的成本与风险就慢慢变小了。同时,旧准则商誉数额取决于每一次交易日的交易成本与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新准则商誉取决于重新确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购买日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从理论上来讲,新准则的规定能更准确地反应在真正取得被购买方控制权时被购买方的商誉价值,而非之前作为联营公司所体现的数额。故这两个方面来说,在多次交易实现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问题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相比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更客观合理地反应交易实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6

【关键词】内插式永磁同步电机;扩展反电动势;滑模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

0 引言

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主磁场由转子永磁体提供,无需励磁电流,因而具有转子损耗小、定子铜耗、定子铁耗小、功率因数高、效率高、体积小、响应快和运行可靠等一系列优点[1]。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型稀土永磁材料铷铁硼(NdFeB)的出现[2-3],由于其具有剩磁强度高、矫顽力强等显著特点,永磁同步电机在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数控机床,电动汽车以及航空设备等交流传动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机械式位置传感器具有成本高、受环境影响大、不易维护等缺点,因而研究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高速微处理器的问世为高精度、高响应速度的控制算法实现奠定了基础,研究开发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完全可行。

传统滑模观测器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中存在着以下局限性:

(1)对于凸极性比较明显的IPMSM,直接应用传统滑模观测器提取转子位置信息会存在一个较大误差,严重影响位置信号估计的精度。

(2)传统滑模观测器实现简单,但是这种切换控制方式会在反电动势估计信号中引入大量的高频谐波分量。这些高频分量不仅会影响转子位置信息的精确提取,还会会导致实际的滑模控制系统的抖动。

(3)传统滑模观测器中采用低通滤波器从开关信号中提取出较为光滑的反电动势信号进而根据三角函数计算出转子位置角,但是低通滤波器的引入必然会带来信号的相位延迟问题。

因而研究一种适用于内插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新型滑模观测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内插式永磁同步电机EEMF模型

对于内插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在d-q坐标系下其电压方程可表示为:

对于表面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由于交直轴电感相等,式(2)中Lαβ=0,其电压方程在α-β坐标系下可表示为:

拆分成电阻压降、电感压降以及反电动势三者之和的形式,如式(5)所示。当电压与电流可以通过传感器测得时,可以通过此式得到反电动势,而转子位置信息包含在反电动势中,进而可以提取出转子位置,实现无位置传感器运行。矢量示意如图1(a)所示。

比较式(3)与式(5)可以看出,IPMSM电压方程中不仅含有θe的函数也含有2θe项,这与SPMSM的电压方程形式差别较大,若按照传统滑模观测器的设计方法,无法构造适用于IPMSM的观测器。与SPMSM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是IPMSM中Ld与Lq不相等,导致式(1)中右边第一项是不对称,进而旋转变换过程中包含了2θe项。将式(3)中右边部分用矢量图表示如图1(b)中的实线部分,与图1(a)中SPMSM相比多了2θe项后对于转子位置信息的提取带来很大的不便。若将式(1)改写成如下形式:

将式(7)右边部分用矢量图表示,如图1(b)中的虚线部分,其中X、Y部分可以看成是IPMSM中B、C的延长线,这样与SPMSM类似,电压方程中不含有2θe项,进而可以依据SPMSM中滑模观测器的设计方法进行适用于IPMSM的滑模观测器的设计。

综上所述,将式(7)与式(8)称之为基于扩展反电动势模型的IPMSM电压方程。

2 基于EEMF模型的滑模观测器结构

根据式(7)与式(8),可以得到IPMSM以电流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如式(9)所示:

机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作为状态变量,定义实际电流与重构电流偏差作为滑模切换面,选取饱和函数作为切换函数用以抑制抖动效应,将反电动势估计值作为反馈,引入到观测器电流模型中,构造如下形式滑模观测器:

由于滑模切换面选择为s(is)=0,当系统状态空间轨迹运动到切换面上时,定子电流状态变量及其一阶导数均等于零即■,将其代入式(11)可得:

观测器中引入的用于滤除高频抖动分量的低通滤波器会造成信号相位的滞后,故需对估算的角度值进行补偿,补偿角度为:

上式为常值(μ为常数,通常取0.2~0.5)。

图2所示为基于扩展反电动势模型(EEMF)的滑模观测器结构示意图。

实际系统中滑模控制存在固有的抖振,故扩展反电动势估计值中也会含有高频抖动,直接利用三角函数计算转子位置会将抖动误差放大并引入到角度估计值中。锁相环电路对信号频率和相位的跟踪特性,能够提高角度和转速的提取精度。基于锁相环的角度与转速估计框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得到:

此时,基于锁相环的角度与转速估计框图可以等效为图4所示。由图4可以得到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与位置估算的误差传递函数分别为式(21)、(22)所示。

根据自动控制原理,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上式表明基于锁相环的角度与转速估计算法能够准确的从反电动势中提取出转子位置信息。

3 实验验证

为验证所设计滑模观测器的正确性,本文搭建了以TMS2812DSP为核心控制芯片的IPMSM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交流调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实验中所用的内插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详细参数如表1所示。

图5所示为转速为0.05Pu时,观测的反电动势波形。其中图(a)所示为采用传统滑模观测器得到的反电动势波形,图(b)所示为本文所设计的新型滑模观测器估计的反电动势波形,由图可以看出,新型滑模观测器由于引入了等效控制信号的反馈,提高了反电动势信息在开关信号中的比重,相比传统滑模观测器,得到的反电动势波形正弦度更高,抖动含量少。而且实验中可以发现,传统滑模观测器最低有效观测范围为0.05Pu,而本文设计的滑模观测器可以在0.01Pu下有效得到反电动势及转子位置信息,大大拓展了在低速段的工作范围。

图6(a)所示为转速0.05Pu时,新型滑模观测器所重构的电流波形,图6(b)所示为转速0.1Pu时,实测电流与重构电流波形。由图可知,随着转速的升高,重构电流的波形正弦度越好,验证了滑模观测器在高速时的性能优于低速。

另外,滑模观测器中重构电流所需要的定子相电压,并不是直接从电压传感器测量而来,因为绕组电压为一系列的开关脉冲含有大量谐波,而是采用空间矢量脉冲调制模块的给定参考电压,这样重构的电流并没有受到开关器件死区效应的影响,在图中可以看出重构的电流比实测电流波形更光滑。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滑模观测器用于内插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关键问题,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无法直接适用于IPMSM的情况,从数学模型上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而通过引入内插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扩展反电动势模型,设计适用于IPMSM的新型滑模观测器。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新型滑模观测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成元,夏加宽,孙宜标.现代电机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