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陶渊明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陶渊明的资料范文1
关键词 《闲情赋》 楚辞 陶渊明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西南)。是东晋末年著名的隐逸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他的辞赋现存《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和《归来去兮辞》三篇。
《闲情赋》是陶渊明别具一格之作,人们历来对它褒贬不一、观点不一。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乎?率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乎!无是可也。”指责它丢弃了一贯的超脱风格,追求世俗。苏轼则与萧统的意见相反。他说:“陶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苏轼的观点认为,《闲情赋》是一种比兴说,有学人求道、忠臣恋主之说,有自悲身世以思圣君之意。
《闲情赋》之所以饱受争议,主要是陶渊明在其中塑造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不但有倾城之艳色,还有“佩鸣玉以比法,齐幽兰以争芬”的高洁品质和“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的淡远胸襟。并一口气为之陈述了“十愿”,希望成为十种能与女子接近的东西,永远陪伴着她。但他每提出一种愿望,随即而来的便是因外物影响而不能实现的悲哀。于是愿望――破灭――悲哀,十愿十悲,由缠绵热烈转而惆怅痛苦。
《闲情赋》的主题看似与其它作品相悖,但其实它是继承了楚辞的相关特征,尤其是受了楚辞中的美人意象及隐逸的影响。以另一种方式体现出陶渊明的人生理想。下面,本文就以《闲情赋》为例,谈谈楚辞对陶渊明的影响。
首先,从艺术思想看,楚辞对陶渊明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陶渊明定《闲情赋》时,正是他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而辞官之后。此时的陶渊明正是四十一岁,正值盛年。虽然他也写了“采菊东篱下”、“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样飘逸冲淡的田园诗作。但并不代表他放弃了年少时的理想。他深受儒家的兼济天下的影响,但是因为社会现实的黑暗,使得他的希望成为泡影。在这种社会背景和心境下,陶渊明对贤君明主的出现失去希望,但并不等于理想破灭。因此,对美人的渴慕之情,就隐含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之意。但随着追求受到阻碍后,陶渊明陷入惆怅和悲伤,借这种追求美人而不可得所产生的浓重的悲凉之意,又恰恰表现了生不逢时的感伤之意。在这里,他继承了楚辞中写香草美人的寄情言志的传统。篇中“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显然是出自于《离骚》:“心犹豫而孤疑兮,欲自适而不可。风皇受既诒兮,恐高辛之我先。”这种百结九曲的情感,郁勃难展的满腹牢骚,可说与屈赋是一致的。
其次,从整体结构看,《闲情赋》明显受到了楚辞结构的影响。在楚辞中,《九歌》的大部分诗篇都是以满怀激情开始,充满了热烈的追求和向往,苦苦的期盼与等待,但结果总是不能如愿以偿。如《湘君》、《湘夫人》、《山鬼》等。陶渊明在赋中主要借助梦境美好表现其美好的感情:“诗人苦心相思,劳情难诉,徘徊求索,渴望相见,于是渐渐进入幻境,遥想当年,尽情追寻……这一点可说与屈原的骚是惊人的相似的。再看《山鬼》与《闲情赋》的开头部分。前者是:“若有人兮山之阿,被木兰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后者是“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绝色,期有德于传闻。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搴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千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两个美女都姿容不凡,妩媚动人。神情自若,摄人心魂。而结果呢?一个是“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思兮徒离忧”,一个是“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如果把《山鬼》的开头与《湘君》的结尾“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合二为一,那么与《闲情赋》的首尾简直就是惊人的相似。两者都是因爱而忧心,但最终还是哀而不伤,恋恋不舍,徘徊等待。其中的情感基调和意绪的流动都比较接近。
从表现手法来看,《闲情赋》与楚辞最明显的特征,都是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驰骋的想象,利用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的理想境界等。如屈原《离骚》中关于神游一段的描写。诗人朝发苍梧,夕至县圃,他以望舒飞廉、鸾皇、凤鸟、飘云、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
陶渊明辞官返乡后“猛志固常在”,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即爱国情结并未泯灭,这种思想也大都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他在《闲情赋》中,把人生的理想模糊指代,是完美的化身。文章第二段作者展开了大胆的想象来倾吐自己对佳人的爱慕之情,也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作者把自己物化,极尽想象之能,反复吟咏对佳人的思慕,“十愿十悲”成为爱情咏叹的一曲绝唱。诗人愿成为佳人的衣领、衣带、发油、眉黛、卧席、丝履、影子、夜烛、竹扇、鸣琴来接近自己爱慕的佳人,一时一刻也不愿离开她,一旦被抛弃冷落又难忍失落的悲伤。陶渊明的“十愿十悲”仔细读来,让人不由得被其中饱含的浓烈的真情深深打动。“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诗人的告白直白没有丝毫的含蓄,我爱你,就是要和你如影随形,就是要和你肌肤相亲,就是要和你时时刻刻在一起!我愿意成为你身边的物件,供你驱使,只要能够有机会呆在你的身边,和你依偎。诗人浪漫的想象看似荒谬,在艺术表达却是恰到好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闲情赋》中看到与楚辞的相似的句子。如第一段的“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芳”、“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竟寂寞而无见,独想而空寻”都是对屈原赋的巧妙化用。而同时,陶赋也像楚辞一样,很善于运用叠音词,如“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陡契契以苦辛”“傥行行之有规”窈窕、绵邈、飘摇、寥亮、奄冉等双声、叠韵词也屡见不鲜。
再看意象和词语的选择。屈原《离骚》有“香草美人”的比兴系统,《九歌》这组祭祀之歌更是清新优美,芳香四溢。陶赋也多次用到柔美的事物。如“十愿”中的事物,不言而喻,无一不与“美人”有关,充溢着女子特有的芬芳,有着很大的私密性。而陶赋中用到的玉、兰、芳、清、弱、悲、凄等到词也比比皆是,如两次用“清音”,还用到清哀、清瑟、清风等,再如弱志、弱体、柔情、柔握等,都给人一种阴柔之美,让人顿生怜香惜玉之感。
由此可见,陶渊明的《闲情赋》,从内容到风格,甚至艺术表现手法上,无一不体现出他受到楚辞的影响。而更大的影响还在于他对楚辞中爱国情怀,高品自洁的精神的继承。
参考资料:
[1]杨迎春.陶渊明与屈原作品比较赏析[J].综合天地,2005,10,(1).
[2]李世萍.的情蕴与主旨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院,2006.11,(6).
[3]高国藩.论陶渊明的《闲情赋》[J].固原师专学报,1992,(3).
[4]陈平.论陶渊明的辞赋[J].镇江师专学报,1986,(3).
[5]陈硕,陈芝.《闲情赋》与陶渊明的人生理想[J].文学研究,2006,7,下旬刊.
作者简介:
陶渊明的资料范文2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参与者;旁观者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016-01
王维,字摩诘,被后世文人冠以“诗佛”的称号,他的山水田园诗,在风格上具有清淡、简远、自然的特征。诗风近似于以“平淡自然”见长的东晋诗人陶渊明,故而前人曾认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对陶诗的继承。如宋人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评道:“右丞、苏州皆学于陶,而王得其自在。”如果仅从王诗对陶诗风格继承的角度上来说,陈师道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王维诗作也有其独特之处。读者若将二人的同类诗作进行比较,最直观的感受是陶、王二人在诗作中所处角色不同。具体而言,陶诗给人的感觉像是诗人已融于诗作的各种意象之中,成为了诗作的一分子。而王维在诗作中则更近似于一名冷静的旁观者。
一、诗歌的发展与陶、王诗作差异的关系
当诗歌发展到东晋时,其创作仍处于主情传统的阶段,故而陶诗多为抒情之作,重在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自身心境,并不着意于描摹山水。因此,陶诗在描写景物时,并不注重形似或神似,而是重在将自身主观感情注入景物之中,让诗中的各种意象与己相融。袁行霈先生在《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一文中就曾评论道:“陶渊明常常写到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它们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性格,通过它们表现了诗人坚贞孤高的情操和爱好自由的情志。”以陶渊明诗中最喜欢使用的“飞鸟”意象为例,诸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之五),“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饮酒》之七)等句,读者只有经过细细品味后,才能发现诗中的这类意象由于诗人情感的注入,已经与其自身形象紧密融合。而陶渊明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使自己成为了诗作中的一名参与者。
而诗歌发展到盛唐时,在创作风格上已经完成了性情与声色的完美统一。以王维为例,他的诗作既继承了陶诗的自然诗风与重情传统,又融入了谢灵运山水诗的写实传统。因此,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虽然同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但是他在创作手法上却多以景物的写实描述为主,主要讲究炼字,讲究色彩的对比和构图的和谐。所以,同样的“飞鸟”意象,在王维诗中的作用便与陶诗截然不同。如《华子冈》一诗,其诗曰: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在这首诗中,“飞鸟”意象既是作者所见景象的真实写照,又同佛经譬喻所设喻体的感触相通。诗中的“飞鸟”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主要是集中于宗教哲学思想方面,即借由鸟飞空中之次第杳逝而了知世上所有事物的空虚无常,同样与作者自身的形象无关。
此外,王维诗作中涉及“飞鸟”意象的诗句还有不少。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句(《鸟鸣涧》),主要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对春夜迷人的景色予以形象生动的描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但诗中的鸟的意象仅仅只是作者写景抒情时借用的物象,并没有负载作者自身的灵魂;“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一句(《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是从视觉上取象,描写了飞鸟的自由飞翔,表现出诗人对飞鸟自由自在的向往;又有“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一句(《未兰砦》),描绘了飞鸟追逐伴侣的情形,体现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渴望;再有“目尽南飞鸟,何由寄一言”(《寄荆州张丞相》)一句,则是通过象征的手法,表达出自己不能化作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向相识相知的张丞相送去一声问候的惆怅之情。在这些诗句中,王维在描写“飞鸟”时,并不像陶诗那样将“飞鸟”意象与作者形象相融,更多的只是借意象来抒发自己在创作时的情感,或是阐述一些禅理。换言之,王维大多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进行创作的。
二、陶、王思想的差异对二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有关陶渊明的思想,前人多有论述,大体上归于儒、道两家思想,以及他从日常生活中所悟之理。如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的哲学思考》一文中认为陶渊明既是诗人,也是哲人,同时还指出陶渊明的哲学思考“虽然吸收了前人先哲的思想资料,但主要是从其本人的生活实践之中来的,是他本人的生活体验的升华”,其内容可以概括为“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反归一个‘真我’,这个真我是自然的,也是顺化的。”可见,在陶渊明的眼中,世间种种具象都具有着特别的理念。而他通过追求“真我”所获得的哲学思考是深刻的,更是独特的。这种自我哲学给陶渊明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让他于日常所见中体会到别人无法明了的真谛,继而达到 “物我交流”乃至于“物我交融”的境界。而这种境界融入到他的诗歌创作中时,便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作者自身形象在作品中的存在感。
至于王维,学界一般认为他早年受北宗禅影响较大,中晚年的思想则偏于南宗禅。然而,不论北宗禅还是南宗禅,其思想体系的根本前提都是要否认现实世界不依赖于感觉意识而客观存在,以及否认世界一切事物的客观实在性。禅宗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空虚不实的,都是由人的主观精神派生出来的。同时,为了弥补客观事物是实际存在且能为人所感知的理论漏洞,禅宗更提出了“有”与“空”的概念来论证世界的本质空虚,即在表面上抽象地承认世界上的各种现象都是“有”的,但同时又认为这种“有”其实就是“空”,这就是所谓的“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因此,当信奉佛法的王维想通过诗作阐述禅宗的哲学思想时,他往往需要像旁观者一样,将自己独立于各种意象之外,冷静地审视并描绘它们,再通过这些所谓“虚无”的艺术形象来体现出自己对禅意的顿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便是通过运用形象描绘的艺术手法,把抽象的理念思维寓托于种种生动具体的感性画面之之种生动具体的感性形的诗想后就是“空”,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谓中,从而获得一种“物我俱泯,能所两忘”的审美观照。
三、不同的生平际遇对陶、王诗歌创作的影响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环境十分复杂的晋宋易代之际。他最初由于家中贫困而不得不出仕以谋求生路。然而在出仕过程中,陶渊明因为世俗与自我本性的对立而感到苦闷,又因政治黑暗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躬耕于田。而陶渊明的田园诗高于后世同类作品之处恰恰就在于他有亲身躬耕于田的独特感受。也正是因为这种感受,才使得陶渊明的自我形象在其诗作中具有极强的存在感。反观王维,不论是所处时代,还是个人境遇上都要强于前者。纵观王维的一生,他一方面不满于不良的政治倾向和李林甫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又不能彻底地与朝廷决裂。因此,他只能选择以亦官亦隐的处世方法,来与统治者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并在禅宗思想中寻找解脱的途径。这种处世态度注定了王维不可能亲自参与农事,所以他也无法亲身感受到耕作的艰难与辛苦。因此,“王维不可能从自身经历体会到广大农民的痛苦及其思想愿望,并将它们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他更多的是从客观角度出发,对农村平凡又美丽的日常风光进行描绘,从而表现出一种旁观的创作态度。如《新晴野望》便是一例,阅读过后,读者就能发现诗人只是一个立于诗外的观景之人,而旁观之感也由此而生了。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2.
[2]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
陶渊明的资料范文3
一、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之后,就会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主动去寻找不懂的问题并在同老师或者同学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比如,语文老师在讲授《桃花源记》一文时,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去了解作者以及该文是在什么环境下写作的等内容,使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对文章进行理解,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标明,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研究。也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如:《桃花源记》中的生活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写出这样一种生活环境呢?这种思想对我们当前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二、教学方式要多元化
在当前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当中,教学形式也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多元化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通过最先进的教学方式掌握更丰富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多元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所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必然选择。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现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即在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前被广泛应用的多媒体技术,同时,还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感受到语言美、文化美、生活美。比如,教师在讲授《三峡》一文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搜集很多关于三峡的故事、图片、视频等资料。在正式讲授课程时,可以通过故事引起学生对三峡的好奇,提高他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同时,播放相关图片,让学生看到三峡除了宏伟壮观之外还有柔美的一面。最后,播放有关三峡的视频,带学生进行静态三峡之旅,在视频播放时教师可以适当配上讲解,这样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方面的触动,学生们会对三峡有很深的向往,从而可调动他们学习该文章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该文章。
三、保持教学理念的先进性
教学理念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好坏与否。首先,明确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一直扮演着基础并重要的角色,其对学生审美能力、人格塑造、性格形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初中生来说,重要性更加突出。同时,初中语文所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语文教育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养成、道德的培养等方面有着综合性的作用。其次,保持先进的教学理念。初中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最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活动,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做好语文课堂中的指导者,在学生自主学习出现方向上的错误或者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再次,要努力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法,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
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初中生围绕着某一课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初中生的主人地位,教师则从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教师在进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下面的这种研究性学习法:教师在课前让初中生查找资料,搜集陶渊明的基本情况和《桃花源记》相关评论资料,把不懂的词句记录下来。课堂上,教师组织初中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研究的主题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存在吗?存在的话,它在哪里?不存在的话,陶渊明为什么要说谎呢?讨论的主题要尽量设计得开放一点,任由初中生进行发挥,自由地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可以参与他们的小组讨论,从中给予他们适当的指点。然后,由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到讲台陈述该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针对各组及全班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适当给出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每一节课都让初中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初中生自主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则由他们自主学习解决,没有必要合作讨论;初中生难于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解决。在形式上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最主要的是在学习内容上使初中生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在短暂的时间中获取实效。
陶渊明的资料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专题式学习活动 学习方法 鉴赏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34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此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专题式语文学习活动,其活动与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或课文有密切的联系,既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课内学习的自然延伸与拓展。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和生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活动的多样性及文章的有限篇幅,本文只选取其中几类活动,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学习方法指导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并不特别强调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但事实上,许多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事倍功半。因此,特别需要开展这类的专题式语文学习活动,使学生们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参考书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遇到过这样一个常见的难题:不少学生抄答案,而且是抄各种参考书上的答案。可以说,课本后面的练习题全都可以从参考书中找到答案。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也完全成了学生的“答案宝库”。对此现象,教师采用了各种办法,或者没收,或者告诉家长不准购买,甚至见答案就撕掉。然而,防不胜防,屡禁不止。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参考书,让他们真正利用好手中的资料。例如:学习文言课文之后,总会有很多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内容需要小结,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参考书上的相关内容小结来完成。如《与朱元思书》一文注释中,通假字“见”通“现”没有标示,学生从参考书中看到后来询问。教师解释后,进一步要求大家利用参考书,总结所有学过的文言课中的通假字,并将这些答案整理出来。结果,学生不仅完成了书上已有的知识的小结,还找出了其他一些在教科书上未注明的通假字。同样,在此活动中教师还引导学生利用参考书完成了其他一系列知识的小结。通过这类学习方法的指导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和质疑能力、研究精神,又能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二、鉴赏体验类
编演课本剧
学生们对于表演课本剧这类专题式语文学习活动,总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最怕学生套用当今影视剧中“搞笑”的噱头话或者流行的广告语等,这样虽然课堂气氛很热烈,但实质却是挂着文本这一“羊头”卖起了“狗肉”。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活动其实没有真正的收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思考如何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鉴赏和体验。于是在学习了课文《醉翁亭记》之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编演课本剧的专题式语文学习活动,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改编课本剧,进一步加深对课文《醉翁亭记》的理解,同时学习一些有关剧本的知识。活动之初,请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方式查找有关剧本的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接触了真正的剧本,自然而然地扩展了阅读面。在课堂上,学生在相互交流资料之后,了解了有关课本剧的写法。因此,在开展编演课本剧活动时,要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任务。例如突出“台词”――是对原著的直接引用,还是超出文本的独特修改,或是其他什么用意的表白?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引导、组织学生去品、去析、去赏,使学生在鉴赏体验方面真正有所收获。
三、探究类
“走近陶渊明”探究性学习活动
陶渊明的资料范文5
【关键词】语文课堂 《桃花源记》 激趣 教学尝试
最近“杜郎口模式”、“少教多学”课题研究的呼声越来越紧,传统课堂以教为主的模式正不同程度地引起更人们的质问: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成绩为何停止不前,或者收效甚微。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学困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已成为我们教师思考的热门话题。
从传统课堂中走来,《桃花源记》虽已教过好几遍了,总是走不出传统课堂的老路子。这次我不再习惯性地准备重复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开始,我是这样导入的:“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我到湖南桃源县旅游,因为我喜欢单独行动,跟团队走散了。到了世外桃源,见一山,从口入,但跟里面的人言语不通,我想打电话跟团队联系,但总是找不到信号,桃源人看我一个人拿着手机讲话,哪怕由于信号原因,对方没有回应,桃源人开始笑我,我终于被吓醒。”
我是想用这几句话导入课文,谁知一同学“盯”住不放。开始质疑,怎么语言不通呢,怎么会没有信号?我说,大家看课文,希望同学们能提出像刚才那同学一样的问题。
赵秋鱼站起来质疑:“老师,我怀疑根本就不存在桃花源。”我反问:“为什么?”赵回答:“没有人能为武陵人作证,也许是武陵人瞎编的,初一时我们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还有斯科特为阿蒙森作证。”我说:“那你怎么不怀疑是陶渊明瞎编的,因为他连武陵人的名字都没记下。”学生都说:也是。
这下可热闹了。接着进入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对课文中值得怀疑的地方大胆提出。”
几分钟后,学生抢着提问:
张小雨:“男女衣着,几百年与世隔绝,还能‘悉如外人’吗?‘外人的’衣着改变了,桃源人的衣着也改变成一样,就会这么巧吗?”
李秋霞:“武陵人‘寻向所志’,为何‘不复得路’,是桃源人不信他,随后悔其标志吗?”
杨连鲁:“桃源人怎么让‘外人’进去,他们没有寨门吗?平时不会堵住洞口吗,怎么还让外人看到‘仿佛若有光’?”
李东杰:“刘子骥的死怎会这么巧,是想问津桃源被诅咒死的吗?还有,他是陶渊明的什么人?”
“太守又是谁,怎不留下姓名?”
“既然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又为何‘乃大惊’?”
“桃源人学习文化吗?还用小篆吗?如果不用,怎样记录知识?”
“往来耕作,他们的劳动工具改进了没有?‘外面的’已经改进了。”
……
“老师,是不是陶渊明也像你一样,做了一个梦,而把他写成文字?”我说:“对,只是陶渊明的梦是理想,我的梦是骗人罢了。因为陶渊明生活的社会太黑暗了,他梦中的社会模式在他笔下‘活’了起来。我昨夜的梦,可不是我的理想,连信号、电都没有,你们说我会向往那样的社会吗?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太好了,桃源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怎么会追求呢。”简单一句话,达到了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接着我又问,为什么我做的梦你们不相信,而陶渊明的文章却能千古传诵呢,就在于作品本身。古人宁信其有,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浪漫的虚幻色彩,强烈的真实感人的力量,这是艺术生命,这就是文学作品不朽的原因吧!
反思这节课,虽然教学目标未能达成,还是课堂结构也显得很混乱,甚至不能称为课堂,简直是吵闹,如果按常规课堂的标准,这节课是彻底失败的。但却产生了许多我预设之外的问题,就连我的教案也基本被否定了。下课铃响起,学生的兴趣似乎还没有收起,特别是平时经常打瞌睡或心不在焉的同学,显得异常兴奋。我只好说,下次有机会,我们再组织几次这种类型的课堂。
是啊,教无定法,也许这种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还愁学生听不懂吗?何止听懂,学生还想着下去找更多的资料把它弄清楚。甚至比我们的要求还想钻得深一些。如能这样。何愁学生不乐学,教学质量的担忧也就成了多余。关键是学生要动起来。
如果学生不认真听,讲得再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的独角戏。学生昏睡,质量又从哪里来?也许传统课堂,真是让学生被动,改变一下课堂模式,给学生一些展示自己的空间和机会,我们不能扼杀学生的激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牛不吃草强按头”,效果肯定不会好。这个道理很浅显,但我们仍在强制学生学习,在教师的压制下不得不学的感受,其效果打折是毫无疑问的。
教育专家说,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真理的乐趣,而应该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扬主动性、积极性。叶圣陶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今天,我们所追求的通过教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总之,要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出现起死回生的转机,就得让学生参与进来,特别是基础稍差、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教学才有出路。而教学或学习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少教多学”也好,“教知识不如教方法”也好,“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也好,都倡导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进步中得到锻炼。不要包办学生的学习,不要禁锢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效果才会有新突破。
语文课堂应该是无所不包的大课堂,只要课堂上有知识点的生成,就是有价值的尝试。
参考文献
陶渊明的资料范文6
大多数的人认为,只要自己奋斗了,就能收获成功,就能体会到快乐,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断拼搏,不断向上,但是现实并没有这么让人称心如意,相反,很多人在不断拼搏后,对外呼吁的不是愉悦,而是更加枯燥的无味,孤独和寂寞。材料中的大学生周浩,就是鲜明的例子。
作为学生的我们,从小学时就产生了对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的向往,每当看到关于某某大学的简介,和相关招生资料时,心中便会油然而发一种冲动,激起我对学习的看重。学生们早已把它们看作自己的目标,当作最高的荣耀,可是学习是日积月累堆积起来的,目标定好,要去实现目标就有些困难了,而且竞争压力大家都心照不宣,所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自身实力的问题,目标也就矮了不少,高等学府瞬间就成为了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地,触不可及。但是大学生周浩的行为却让我们匪夷所思,他考进了万千学子心中的圣地,按理说应该与家人举杯相庆,好好修身养性,但是她并没有感到快乐,相反他觉得很枯燥,压力太大,所以毅然决定该行换道,选择了汽修专业。
针对周浩的事情,引发了网友很大的评论,有赞同他的,说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喜欢才可行,才会让自己问心无愧。当然也有反对他的,说他自己没有敢于战胜压力的勇气,就算换了学校,也不会怎么样。但是我觉得,周浩的选择并没有错,只是对于我们和他身边的人来说,有些可惜罢了。我们从一开始到目前,都在朝着目标前进,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开心和快乐吗,哪怕给你一座金山,你还是不快乐,体验不到真实的自己,那一切不等于空白吗?既然是空白,你之前的努力汗水,不就都成为灰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