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群公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主流群公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主流群公告

非主流群公告范文1

在此之前的6月17日晚间,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曾针对深交所问询函公告,仍将一汽股份不能按时履行解决同业竞争承诺的原因归结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两公司的理由大致有三点:1,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公司内部经营承受压力;2,难以把握资本运作窗口期;3,公司内部管理层在2015年出现重大变化。

这三个理由的主要意思实际上与6月3日两家公司宣布延期履行“不可撤销承诺”的“中心思想”没有太大改变。彼时,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以同样理由《关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承诺事项履行期限的公告》,在公告中,控股股东一汽股份恳请股东大会同意将5年前做出的关于解决同业竞争的“不可撤销承诺”延期3年履行。

此公告一出,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便遭遇巨量抛压。6月6日周一早刚开盘,两家公司便双双被打在了跌停板上。第二天,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再次分别下跌3.88%和4.84%。中小股民群情激奋,投资机构明曜甚至站出来提出了维权和赔偿问题。

事实上,不论是散户还是投资机构都高估了一汽集团的运作效率。作为汽车行业中,历史悠久、机构庞杂、业务众多的大型国有车企,一汽集团内部的各种业务关联,“剪不断、理还乱”。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当前一汽最急迫的任务不是上市,而是人员缩编。

党委书记开始主抓营销

6年前,为了完成政治任务,一汽确实已下决心要完成整体上市目标。为此,一汽在2010年启动了主业重组改制工作,在2011年6月设立了一汽股份,并将中国一汽持有的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股份转移至一汽股份中,为表决心还做出了5年解决同业竞争的不可撤销承诺。

不过,在上市筹备工作正式进入轨道后,在财务核查环节上,一汽问题频出。此时,反腐之风席卷华夏,一汽集团前董事长徐建一被调查,东风汽车集团前董事长徐平被紧急调往一汽“救火”。

据知情人士透露,徐平接手一汽后,首先抓得是思想工作,强调集团上下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而在反腐中遭遇“重创”的一汽上下,也确实认识到了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每个部门几乎一周开一次小党会,每个月开一次大党会。集团上下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在思想工作建设中,承诺的上市时间点虽然越来越近,但实在无暇顾及。

之下的一汽确实也发生了大改变。比如在财务上对营销费用做了大幅缩减,集团党委副书记也开始主抓营销业务,对集团和下属公司营销高级经理的业绩考核,党群业务的分数占60%,营销业绩占40%。

除此之外,一汽的管理体系也重新做了梳理。去年初一汽成立了乘用车、商用车和红旗三个事业部就是徐平试图在组织架构上对一汽进行深度调整。

不过此番调整后,一汽再度陷入沉默。徐平再三强调的自主业务似乎并没有起色。“人才不能在关键岗位上得以施展,是一汽当前自主业务进展不顺的主要原因。”知情人士称,一汽虽然员工众多,但在用人环节上还像之前的老国企一样,比较保守。

以一汽技术研发中心为例,这里被业内称为培养汽车研发人才的“黄埔军校”,被招入这里工作的基本都是国内汽车专业的优秀大学生。不过,这些大学生多数在这里工作两三年后就被其他车企高薪挖走。相传当年奇瑞汽车初建不久,尹同跃(奇瑞汽车董事长)就曾率队秘密潜伏在长春,抓住机会就找一汽技术研发中心的优秀人才约饭。

技术人才能被轻易“挖走”,自然与一汽对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够有关系。“在一汽,优秀人才的上升空间很不确定,工资待遇与沿海城市相比不具有竞争力,所以只要机会合适,有想法的人就会离开。”知情人士说。

一汽酝酿缩编增效

不能人尽其才,就会出现人浮于事。人浮于事的后果就是企业运转效率低,产品逐渐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作为一个有数十年管理经验的车企高管,徐平当然深知其中的问题根结。在近期的一次工作视察中,徐平就提出一汽在用人机制上要有新变化。而这一提法的背后是当下国企进行结构性改革的人员调配问题。简而言之,未来一汽也要在人员上进行缩编。

这对徐平来说或许是一个比上市更为棘手,但又必须要在近期内完成的任务。以一汽解放为例,当前一汽解放的在职员工有近4万人,但缩编后要减到两万人左右。这减少的近两万人将以退休和下岗分流的方式完成。而下岗分流的人将从一汽解放下放到车厢厂、一汽解放专用厂、外厂等“非主流”企业。

在此之前,下岗分流已经在一汽解放进行过两次,一部分被分配到生产线当工人,一部分被分配到类似“四环”这样的“非主力部队”,工资待遇自然不比从前。

这样的下岗分流举措自然也会在员工内部引起波澜,其中最为忐忑的一群人,是那些从事干部工作的工人们,在一汽内部这些人被称为“以工代干”。

能够“以工代干”,这些人自然是工人中的优秀分子,但因为学历和编制有限等原因,他们长期从事干部的工作却拿着工人的工资。在一汽,一个普通正式工人的月工资是3000~4000元,一般干部的工资在5000元左右。但就是这多出的1000元,却让很多“以工代干”的人付出了十几年的青春,终无法获得。

非主流群公告范文2

关键字苹果模式 医药行业 企业战略经营 需求导向 跨界经营

美国东部时间7月19日,苹果公司了第3季度财报:第3财季净利润增长逾1倍,且当季毛利润率1年多来首次上升。苹果股价盘中跃上4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市值达到3 690亿美元,接近老大埃克森美孚公司(4 119.省略)每月向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的超过2 500万名母亲传递着自己的声音,是全球父母获取信息的首选来源。宝宝中心在全球范围内为世界各地的母亲提供育儿经,包括全球数百名专家的可靠建议、来自众多母亲的经验分享以及对宝宝各个发育阶段的正确帮助。强生公司通过宝宝中心将母婴产品更好的融入和渗透给目标消费者,从而达到了较佳的营销目的。

赛诺菲・安万特2011年4月1日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启动了“一站式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心”。作为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得时健康”患者教育项目的重点,“一站式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心”将陆续在哈尔滨、济南等43个城市设立,通过与医院专业医护人员结合,通过设立咨询电话热线、患者教育会、专家讲座等形式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及人性化的教育,预计今年将有22万名糖尿病患者受惠。

然而,有的企业选择的却是让“金钱”说话,医药行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上海卫生局2月16日发出通知,3家药械生产、经营企业因在经营活动中存在商业贿赂行为、严重违规被列入上海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黑名单。

启示三:跨界产生的神奇效果

《苹果的哲学》中这样写道:“能否产生创意,取决于你能否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APPLEⅡ创新来源于一个食品加工机,Mygsafe灵感来自于日本电饭煲。除了在产品上面吸收更多跨界灵感外,苹果公司也越来越“不务正业”。

苹果公司最早将跨界思考仅仅聚焦在产品的创新上:推出了iMac,让苹果电脑重新成为“酷品牌”的代表;推出iPod,进入音乐播放器市场。一直到2003年,苹果公司还是一家曲高和寡的“非主流”用户推崇的公司。就在这一年,苹果公司推出了iTunes,最终造就了iPhone和iPad这些革命性产品的出现。此次苹果的创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将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这种创新改变了两个行业――音乐播放器产业和音乐唱片产业,有人预言它还将改变出版行业。

苹果公司跨界成就斐然,医药行业实际上一直都存在着“心有旁骛”的跨界。早期的药企主要专注产品的跨界:苗药龙头贵州百灵公司并购了河北和贵州两家药企,借此介入肝炎用药及青霉素药品市场。辉瑞公司针对仿制药厂商美国国王药业的并购也已完成。2011年7月22日,全球第二大药企美国默克(美国与加拿大以外称为默沙东)公司与中国先声药业集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决定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双方将拿出各自的精选品牌和非专利药组合交由合资企业经营,力求在心血管和糖尿病用药市场实现较大突破。医药企业纷纷尝试跨界经营即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相关多元化战略就是总公司进入若干行业,这些行业的价值链存在着有价值的战略匹配。当不同业务的价值链为跨业务的资源转移、统一相关价值链活动以降低成本、跨业务共用知名品牌以及进行跨业务协作以建立新的或更强的竞争能力提供了机会时,就存在战略匹配[3]。目前制药企业的多元化主要集中在产品的跨界组合,还有一些企业也在探寻业务领域的跨界,药妆日化市场成为药企试水跨界经营的新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170多家制药企业涉足药妆市场。云南白药、同仁堂、片仔癀、广州敬修堂药业等知名老字号在“药企进军日化”这个市场中做得风生水起。北京同仁堂集团是跨界经营的先行者。虽然早在2005年已合资成立了同仁堂化妆品有限公司,主要是为解决同仁堂药业原来的内服外用的“药”因为“药准字号”的问题而面临停产的境遇。2010年,同仁堂发力“药妆”,连续推出了三个系列化妆品以及一些洗浴日化产品。化妆品依托“同仁堂”老字号,除共用母公司的药材供应商外,在产品研发和新品实验方面也得到了母公司资源的支持,使产品符合药妆安全、科学的标准。同仁堂全国上百家连锁药店成为同仁堂化妆品的“天然”销售渠道。2011年,同仁堂化妆品还将建立自己的专卖店。同仁堂化妆品有限公司借助“同仁堂”之滋养,正在药妆行业走出一片蓝海。

制药企业进军的实际上远不止化妆品市场。东阿阿胶利用阿胶原料开发出桃花姬膏保健食品;江中药业推出初元氨基酸系列功能食品;王老吉药业推出了一款外用治疗痤疮的产品祛痘凝胶;昆明滇虹药业推出了6款中草药牙膏……

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功效性是医药企业的核心优势,能够给予跨界产品强势支持。例如白药牙膏立足于云南白药兼具止血活血的功能,将白药的功能从治疗扩展到“防”上面,把护理保健作为白药牙膏的主要功能、特别是把牙龈出血的人群作为主要的推广对象。白云山则依托自身板蓝根大王的优势,利用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特点,把板蓝根药品扩展到更易购买、更易服用的板蓝根饮料上面。总体来看,中药企业进入快速消费品市场是对现有产品销售范围的一种延伸,也是对其品牌的延伸,通过在细分市场的耕耘最终在快速消费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7月6日,国内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公告,联手京东商城高调试水网上药店,这是医药企业跨界经营的又一思路。2010年5月,商务部“十二五药品流通行业规划”(下称“规划”)中明确提到:“发展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国药控股电子商务项目经理鲁振旺表示,未来网上卖药将成为B2C的必争之地。此后,国内最大的医药分销集团国药控股与当当网传出合作绯闻,华南地区的医药商业龙头广州医药启动了旗下的药品网上电子交易平台―――广药健民网上药店。

越来越多的药企正在将关注的眼光从药品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而新的营销模式、新的渠道管理也正成为这些制药企业发展的新的课题。如何从“苹果模式”中学习新的媒体商业模式,如何借鉴“苹果模式”进行自己的跨界腾飞,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子安.中国市场营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19.

[2] 刘子安.中国市场营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46-47.

非主流群公告范文3

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回顾,从《成都商报》的借壳上市,到北青传媒的上市浮沉,中国报业上市的步伐可谓是经历了一场资本苦旅,但也正因为其难度与专业性,“上市”已成了业界默认的报业经营的最高形态。越够不着的东西就越想咬上一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上市”对中国的报业集团来说就是一个悬在头顶的诱饵,看得见,咬不着。

随着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辽宁出版传媒集团借力整体上市。这些政策与案例,对中国报业的老总们来说无异于“忽如一夜春风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接着表示,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全面改革的一部分,中国已经完全放开地方报纸、出版集团的国内外上市。2007年,广州日报“粤传媒”从三板转到主板,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参股新华传媒,给投资者带来了无限遐想;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也已与国药科技进行资产重组,据可靠消息称,将于2008年第三季度在A股上市;此外,湖南出版集团、北京京华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京华时报》)、今晚传媒集团等等,均已经做出上市规划。据有关部门透露,目前排队等待主管部门批准其上市申请的国内新闻出版企业已经有10多家。2007年以来,中国报业似乎集体患上了“上市之痒”,“上市”也成为报业老总嘴中最时髦的一个词汇。

然而正当传统媒体不遗余力地推动上市融资时,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十年的网络媒体领军人物张朝阳却说:“如果重新给一个选择的机会,搜狐会选择放弃上市。”冷静看待中国报业的上市热情,张朝阳的话的确颇有深意。

中国报业的资本苦旅

说起中国报业的上市历程,《成都商报》当是开山鼻祖。1999年6月,由《成都商报》绝对控股的子公司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受让成都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的上市公司四川电器2000万股国有股,以27.65%的股比一举成为四川电器的第一大股东。2000年3月,四川电器股票简称直接改为“博瑞传播”,从而完成了中国报业上市的第一跃。2000年4月,人民日报社事业发展局旗下的“华闻系”收购燃气股份,与原第一大股东海口市煤气管理总公司在股市大打股权争夺战,最终“华闻”胜出。

2000年10月,信息产业部下属的《中国计算机报》以51%的股权与“ST港澳”进行资产置换,确定了以IT传媒为新的主业方向,2001年更名为“赛迪传媒”,2004年收购中电报公司30%的股权,2005年2月,又宣布收购赛迪12%的股权,使公司上市运作的基础更为牢固。

2004年,以《北京青年报》的广告、发行等主要经营性资产为主业的“北青传媒”在香港成功挂牌上市,引起业内轰动,当时被誉为中国报业上市热潮的开始。但由于随后国家宏观调控,《北京青年报》广告收入结构单一的弊端突显,广告收入一落千丈,也带来其股市的动荡,报业上市遭遇滑铁卢。同时据可靠消息称,即使博瑞传播良好的股票市值,因其关联交易的问题,所融资金也仅是能看得见却吃不着的“馅饼”。

2006年以来,随着传媒格局的变化,报业资本运作渐成趋势,再加上股市持续牛市的刺激,报业上市再次春潮涌动。2006年7月,华闻传媒出资2200万元收购华商传媒30%的股份,再掀股市波澜;2007年6月,新华传媒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上海中润广告公司定向发行不超过1.3亿股A股,收购其下属传媒经营性资产,随后不久,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成为新华传媒最大的股东。2007年10月,由广州日报社控股36.79%的粤传媒正式拿到批文,并于11月16日正式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交易。由此,中国报业的上市开始渐入佳境。

报业上市的利与惑 

即便如此,我国报业对上市的认识也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即为了上市而上市,有些单位根本就没有面临资金短缺的压力,更没有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的甚至就是赶时髦。例如,西部某省一再要求辖区内媒体上市,原因是该省暂未有上市文化公司。这种看似时髦的冲动其实蕴含着很大的不理性因素,同时也为报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让我们先揭开报业上市真实的面纱。

报业如此热衷于上市,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上市能募集不菲的资金。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目前全球报业的发展已经普遍趋向于大资本、大融合的集团式发展,中国报业要想打造强大的民族报业品牌,与国外传媒一搏,雄厚的资本就是“铺路石”。再者,从中国报业目前的情况看,新兴媒体的异军突起给报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压力,中国报业亟待在产品改造、内容资源整合、数字媒体研发、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报业转型。没有资本的力量,报业转型就只能是无米之炊。

然而,报业的直接上市真的就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吗?是否只要上市就能为报业融到不菲的资金?就算真的融到了资金,就那么好用吗?

张朝阳的话显然给了我们一种暗示与提醒。

有许多报业老总想当然地以为,上市对于报业集团来说,就如那“好风”,只要上市,就能够“扶摇直上九千里”。其实不然。

从所融资金的出口看,美国的传媒航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上市融资不断进行扩张和并购,并最终在资本意志下发展壮大。但在中国,报业发展的区域性决定报业集团的扩张局限性,跨地区、跨行业的报业并购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一家省级报业集团的资本,无法去收购另一省的省级报业集团,更别提收购省级电视台;北青传媒在上市之前提出了融资后的需求和投资方向,比如进军广电领域、拓展户外广告,收购部分报纸等,但几年过去了,北青传媒从资本市场上募集的资金基本未动用过。这证明,上市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报业集团上市后的投资渠道不通畅,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就不能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中国报业的国情看,中国报业受制于报号资源的管理,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与行政力量的左右占了很大比重,行政体制下的高管素质与高层的人动都会给市场带来影响。尽管政府在力推《电脑报》这样的意识形态比较淡化的专业性报纸整体上市,但像大型报业集团或者新闻性较强的报纸的整体上市显然不太现实。即使是分拆上市,报业作为特殊的资源,经营部分的创利水平与采编内容水平的高低休戚相关,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分开的,因此,过多的关联交易也必然对市场带来相当的影响。

从目前国内报业竞争的现实看,报业上市后,必须遵守证券交易所的严格要求,必须对公众投资者负责,因此需要定期公告财务报告,对重大投资行为、人动、交易行为和诉讼及时披露。如此一来,在激烈的同城竞争中,很容易将公司机密暴露给竞争对手,从而影响正常的经营和发展。上市后,就会面临着股价成长的压力,高管必定为了每年盈利状况良好的财务报表而追求短期商业利益,忽视公众利益,如此一来,严重影响报业集团的战略投资,让“浮躁”的商业化经营充斥着报业,形成恶性循环,报业集团无法健康、持续发展。

可见,报业的直接上市除非上市主体的本身已经具备相当大的实力,不然同样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与国内一些报业集团分拆上市或希望整体上市相比,以传媒控制资本,培养新的上市项目的方法,或许更值得我们借鉴。这里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为例。

浙报集团“上市”案例

目前,中国报业上市方式分为两种:将经营剥离出来,单独上市;采编与经营整体上市。前者是中国报业上市的突破口,现有大部分上市传媒公司都采取这类方式,但是报业的核心是采编,没有采编的上市是不被市场长期认可的,博瑞传播和赛迪传媒再融资申请遭到否决就是明证。后者在相当长时间内,还只能是空想。那么,报业上市是否有第三条路呢?

2008年2月18日,浙江大立科技上市,其第一法人股东是就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3年,浙报集团专门成立了统一的对外投资平台――浙江新干线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隶属于浙报集团,主要职能是:管理集团资金,盘活闲置资金;参与投资方案的调研撰写,为集团决策层提供投资智力支持;项目投资管理者。截至目前,浙报集团的几大资本运作项目,新干线投资公司全都参与执行。按浙报集团副社长、总经理王一义的说法:“新干线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是集团资本运营的平台,凡报业以外的项目投资和短期投资,都由投资公司负责,从而对接集团内部资金结算中心,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便于集团宏观管理和专业化运作。”

由于组建了专业的投资团队,浙报集团投资的专业和敏锐得到了保证。在资本市场上,财务报表能证明一切,如何从财务报表中发现优质的高成长企业,并将其扶植上市,是重中之重。团队的专业和敏锐与否,关系到传媒资本战略投资的成败。浙江新干线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国兴曾是浙报集团资深财经记者,组建投资公司后对外招聘了优秀的注册会计师。仅有几人的投资团队去年为集团创造利润高达6000万元。

在该集团投资拟上市公司项目时,一开始就考虑选择可靠、诚信的合作伙伴,以财务性投资为主,并保证全程跟踪和财务监督。浙江新干线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参与大立科技和杭州化工研究院的项目;一方面作为管理者身份,与项目团队对接,在产业、市场和战略上给予指导,一方面派驻财务总监,全程监督财务状况。

蒋国兴介绍说:“新干线投资公司仅仅是浙报集团的资金管理者,项目投资的决策权属于集团党委和董事会。近几年项目投资100%的成功率,与集团决策层的开明、信任和务实的态度密切相关,也与投资公司的专业、理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分不开。”据了解,浙报集团暂未参与创造财富神话的风险投资领域,而是进行稳妥的战略投资。蒋国兴告诉记者,在2010年之前,浙报集团投资公司只做PE,不做VC。

VC和PE属于投资的两个范畴,前者为“风险投资”,主要针对的是高回报、高科技、高风险领域的创业型公司,后者的投资方向是成熟企业,通过债权重组,引入先进管理机制,引入优秀项目管理等方式,让“老树发新芽”。在中国的投资市场上,报业集团目前尚未涉及风险投资领域,因此错过了投资传媒文化产业的机会,比如风靡纳斯达克的分众传媒,还有湖南的宏梦卡通等动漫产业。但是,VC不愿投资国有资本企业,在文化产业日益繁荣背景下,拥有诚信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报业集团投资公司,一旦有足够的资金和耐性,VC和PE双管齐下并将重点放在文化产业的投资和并购上,那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单纯的报业上市。2004年12月,浙报集团注资2300万,获得浙江大立科技15%的股份,经过三年多的运作,该公司上市后,浙报集团拥有的股票市值最高曾超过3亿元。据了解,浙报集团另外还投资了四个拟上市项目,项目之一的杭州化工研究院现已启动上市。

与其他上市报业集团相比,浙报集团没有采取“借壳上市”,也没有将经营单独上市,而是用“传媒控制资本”,通过对拟上市项目注入资金,获得控股权,从而打造属于浙报集团传媒资本的上市公司群。与目前流行的经营单独上市和大家期待的整体上市相比,这样的好处是,通过对上市项目的培育能在确保主业安全的前提下获得红利。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传媒资本培育、控制上市公司,彰显报业管理者的智慧和魄力。

理性对待上市

冷静分析目前中国报业上市热的原因,一个主要的认识误区是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媒体上市的经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以美国报业上市为例。有人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报业在面临广电、影视竞争压力之时,不再满足于依靠原始的利润积累缓慢发展,而是希望通过资金进行快速扩张和并购,迅速做大做强,因此选择上市,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上市原因的一个方面。但据权威人士称,美国报业上市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源于当时《遗产法》的出台。美国报业多为家族或私有资产,由于美国征收巨额的“遗产继承税”,报业公司通过上市形式,以尽可能的逃避税收,减少损失,上市某种程度上实为无奈之举。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报业也开始了上市之路,但这是由国家主导的上市热潮。新加坡政府认为报纸容易受豪门和财团利用、操纵而谋求私利,担心危及到国家安全,因此新加坡便开始推行报纸改制,通过法令规定各报必须重新组建成为由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

上市是资本运作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目前,中国报业集团上市热的主要问题在于,大多把上市做目的而非手段。不客气地说,有的甚至仅是品牌做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