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近义词概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近义词概括范文1
辨析近义词,“词不离句,存同析异”这一原则非常实用。近义词看起来意思很接近,但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它们的用法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辨析近义词的关键。“词不离句”,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原句中理解,放在具体的语境(语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外部语境即语言运用时的大背景,如:说话人身份、职业、思想、性格、修养、处境、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内部环境即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语言环境就是它的语境。考试中的语境,主要是指内部语境。)中观察。析异是重点,但要析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同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理解这个共同的基本义基础上比较分析,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语素全都不同的词语应从用法方面去考虑;语素相近的词语,要特别留心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选出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将最容易辨析的近义词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例题:聚积、聚集
村长老陈说,只要把咱村的人
______起来,不用两小时就能把麦田里散落的麦穗______成一车。
【辨析】这两个词语都有“聚合在一起”的意思,但二者的词义侧重点不同。“聚积”侧重“积”,即强调一点一滴凑集、积聚,由少而多;“聚集”侧重“集”,即强调由分散到集中,从多方面会聚、集合起来。二者的适用范围也不同。“聚积”一般多用于物,不用于人;“聚集”可用于物,也可用于人。由此可知,前者应用“聚集”,后者应用“聚积”。
从词语的使用对象与范围方面辨析,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词语的外延有大有小,词义涉及和适用的范围也不相同,通过比较来辨析其差异。比如 “精练”和“精炼”,前者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废话,后者除有此意之外,还有去除杂质提炼精华之义,前者词义范围小,后者词义适用范围大。集合概念指的是一类事物的名称,具体的词指的是单个的词语。比如:“河流”和“河”“书籍”和“书”“纸张”和“纸”,前者表示集体的、概括的事物,是集合词,不可用数量词修饰;后者表示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是单个词,可以用数量词修饰。比如,“一条河”就不能说成“一条河流”。
例题1:时间、瞬间
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_______的情景。
【辨析】“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
例题2:综观、纵观
①_______古今,中国发展农业的路子是正确的。
近义词概括范文2
在结合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前,笔者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什么是同义替换,同义替换即将同一意思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进行表达和信息传递。在做题时,考生可以通过在录音中寻找与已知信息构成同义替换关系的内容来定位答案信息。在理解同义替换时,有的考生会直接将其理解为近义词替换,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方式。其实,雅思听力中的同义替换除了近义词替换,还包括同根词替换、类别词替换、数量词替换。下文笔者就为考生具体介绍这四种同义替换形式。通过下面的介绍,笔者希望可以改变考生对同义替换的片面或错误看法。 近义词替换
顾名思义,近义词替换是通过近义词的方式来展示题目和录音内容的联系,这种同义替换也是所有同义替换类别中最基本、最容易掌握的形式。考生若是对单词的近义词十分熟悉,那么便可以轻松解决这类问题。
例1 Most useful language practice: learning 23 vocabulary (《剑5》Test 2 Section 3第23题)
分析 该题是一道表格填空题,需要考生补充最有用的语言练习是什么。通过审题,考生可以发现本题的最佳定位词应该是vocabulary,而空格中缺少的应该是一个修饰vocabulary的定语成分。根据定位词vocabulary,考生可以在录音中听到这句话:“I also learnt some technical words that I hadn’t heard before.”在这句话中,考生发现通过一个正式和非正式的同义词转换,题干中的定位词vocabulary在录音中被替换为words,由此考生就找到了答案信息所在的位置。录音中words的修饰词为technical,所以technical为本题答案。
以上是一个名词近义词替换的例子,但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在做题过程中感觉更让人头疼的是动词或形容词的近义替换,因为这类词的替换更加灵活。不过,如果考生能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也可轻松解题,如下例所示。
例2 STOP B: has good 16 of city centre (《剑7》Test 2 Section 2 第16题)
分析 该题也是一道表格填空题,让考生补充完整景点B有何特色。按照定位词选名词不选动词的原则,考生在处理本题时倾向于选city centre作为在录音中定位答案信息的定位词。通过of的所有格结构,考生可以判断出空格处应填名词。根据定位词,考生在听录音时,会把答案信息定位在下面这句话:“This is a place where you can sit and enjoy the wonderful views over the old commercial and banking centre of the city.”在这句话中,考生不难发现,centre of the city在句末出现,centre前还加入了冗长的修饰成分the old commercial and banking。在考试中,考生听到centre of the city时,可能已经忘了该句前面的内容了,因此很难准确找出题目答案。
如果换一种方式进行定位,效果会不会不同?这一次考生可以试试利用题干中的形容词good以及good和空格处应填词汇之间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在录音中定位及寻找答案。这样一来,考生很容易在录音中找到good的近义替换词wonderful,从而找到紧跟在其后面的词语views。所以,views即本题答案。
在考试时,很多考生会避免选题干中的形容词或动词定位。但是笔者认为,如果题目中空格前后的形容词或动词属于基础词汇,而且考生也比较熟悉其近义词,不妨将这些词归入定位词之一,很多时候可以快速帮助解题。 同根词替换
很多非英语专业的考生可能对同根词的概念比较陌生。同根词指的是词根相同、词意相近/相反的一组词。比如excite和excitement即为一组同根词。同根词在考试中出现次数较多,但很多时候考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住这类同义替换,主要是因为在发音过程中,很多同根词由于词缀的变化会导致发音、重音等的一系列变化,这使得对发音不熟悉的考生在听录音时无法及时辨认出这些词属于同一个“单词家族”,最终导致定位答案失败。
例 Reading sessions help students to read ___________
A. analytically.
B. as fast as possible.
C. thoroughly. (《剑4》Test 3 Section 3第24题)
分析 通过审题,考生应该大致理解了题干的意思是“阅读课帮助学生读得___________”,也就是要考生填写学生阅读的效果。考生可以通过题干中的定位词reading和session在录音中定位到答案信息:“With reading, there’ll be sessions aimed at getting into the habit of analysing material as you read it …”之后,根据录音中的“getting into the habit of …”(养成……的习惯)找出答案。但是录音中使用的是analysing [??n?la?z??],它与题目选项A的analytically [??n??l?t?kli]的发音出入较大。因此,很多考生即便听到了analysing这个词,也不能及时将它与analytically联系起来,最后导致丢分。因此,从这道题来看,听力中同根词考查的难点为重音及发音的变化,类似的同根词还有theatre [?θ??t?(r)]―theatrical [θi??tr?k(?)l]、deep [di?p]―depth [depθ]、analysis [??n?l?s?s]―analyse [??n?la?z]等。这要求考生平时在记忆单词时不仅要注意拼写上前后缀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发音的差别。
与此同时,在运用同根词替换时,考生也要小心同根词的“反义替换”,因为有些词缀本身就有相反的意思,比如in-、un-、il-、-less等就表达相反含义,所以考生在听的时候要对这些表示相反意思的词缀做到心中有数。 类别词替换
类别词即对一类事物的统称,比如中文里用“学科”统称学校里的某类课程,或者用“动物”统称狮子、老虎等。那么英语里同样有类似的对应词,比如subject、animal。这类单词在雅思听力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且往往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被偷偷替换掉。下面通过实例来看一下这类替换的特点及方式。
例1 Produce from the area was used to 31 the people of London. (《剑6》Test 1 Section 4第31题)
分析 通过题干中was used to的结构,考生很容易推测出空格处应填入动词,听录音时的定位词可以选people或主语produce。Produce作名词时意思是“农产品,产品”。录音中提到下面这句话:“… consisted of farmland with crops and livestock which helped to feed that population.”在此处,考生会发现题干中的people与录音中的population进行了近义词替换,而produce在这里没有重现也没有近义词出现。但在这句话中,考生却发现了crops and livestock (庄稼和牲畜)这个表达,换句话说,类别词produce在这里被两个具体的例子替代了。这便是类别词替换的一大特色。考生在做题时,如果发现题干中有概括性的类别词,那么要注意想想属于该类别的例子都有哪些,对应的单词是什么,以帮助自己适应可能在录音中出现的类别词替换形式。这种类别词替换在选择类题目中经常出现,如下例所示。
例2 Dr Merrywhether thinks Antarctica was part of another continent because ___________
A. he has done his own research in the area.
B. there is geological evidence of this.
C. it is very close to South America. (《剑7》Test 2 Section 3第26题)
分析 这道题目问的是“Dr Merrywhether认为南极洲曾属于另一个大陆是因为什么”。在录音中,考生可以听到Dr Merrywhether提到:“… because fossils and rock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Antarctica which are the same as those found in places such as Africa and Australia.”在这里,fossils and rocks代指了选项B中的类别词geological evidence,而places such as Africa and Australia替换的是题干中的another continent。在这道题目中,无论是题干还是答案,都用类别词与录音中的表述进行了替换。类似的替换形式在选择题中还有很多,可以参考《剑7》Test 3 Section 4中的选择题去复习这类替换。 数量词替换
在考试中,数量词替换常出现的形式是形容词与数量词间的替换,也就是通过数量词表达与形容词同样的意思。比如,我们既可以直接说“这个书包可真贵”,也可以说“这个书包花了我2000块钱啊”,两句话表达同一个意思。在这两句话里,“贵”和“2000块钱”进行了替换。这种替换由于有着较高的隐蔽性,往往成为考生定位答案时的漏网之鱼。
例 When investing in stocks and shares, it is suggested that women should put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ir savings in 40 . (《剑5》Test 1 Section 4第40题)
近义词概括范文3
关键词:涉外合同;英语词汇;特征翻译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密切。由于英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因此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都离不开英语的作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正式与国际接轨,开始频繁的处理涉外商务、政治、文化活动。这其中主要还是处理商务活动。统计数字显示在众多的商务活动中英语的使用无疑是最为频繁的。涉外商务活动中当然离不开涉外商务合同,使用英语进行编写合同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涉外商务英语合同中经常会出现经济纠纷,根源就是文字多义原因导致的,因此对于经常涉足外贸的翻译人员、涉外谈判人员、涉外企业管理人员来说正确的把握涉外英语合同书写中的具体要求是十分关键的。
1 涉外合同英语的词汇特征
涉外商务合同中所规定的内容都是经贸活动内容,规定了中外合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在签订后就会立刻生效,双方也就必须严格的按照合同要求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涉外商务合同由于自身的功能性比较特殊因此他与一般的文学和政论文体不同,有着自身特殊的书写特性和规范。涉外合同中要求书写一定要准确,字里行间中表意要清晰,内容要准确无漏洞。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否则就很容易在以后的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经济纠纷等事件。涉外合同英语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翻译内容必须准确这就要求翻译的概念双方都必须明确,内容条例必须准确,结构必须严谨规范合理。涉外合同的语言特色体现的法律用语中的基本特色因此在书写的过程中必须对使用的词汇,修饰语进行统一规范使用。合同在书写的过程中并不要求英汉两分合同中译文和原文之间的表面一致,而是要求在书写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使用专业词汇,动词、情态词语的使用,缩略词的使用,古词语和外来词的使用必须明确而且符合要求,词语的解释内容要明确不能出现一词两意或是多意的现象。否则很有可能导致双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现分歧影响双方利益,甚至出现经济纠纷。这对于经贸活动无疑是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而且也不利于我国涉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2 词汇种类
2.1 专业词汇
在某个学科内部或是某个专业领域有的词汇就是专业词汇。专业词汇由于出现在特殊的文体内容中因此有着自身特殊的含义。涉外英语合同的内容多数都是国际间的经贸活动,在签订的合同内容中经常会出现较多的专业词汇,这些专业词汇表达的意思与我们平时使用的词语意义不同。涉外合同中主要使用的是国际结算和跨国投资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要严格区分专业词汇的意思。在英语中一些词汇在平时的生活中是一种解释,而在特定的场合又称为另一种意思例如collection, tolerance, 这一类单词在平时的生活中是一种意思通常被解释为收集、集合,而在涉外合同中,其意思就大不一样了含义可以解释为征收、托收等等。通常使用来做术语。英语词汇的解释内容也是比较更复杂,在不同的情境中词语的意思也在不停的变换意思内容。英语中的词语通常也表现出在不同的环境中或是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意思。例如一些词语在普通的日常应用中解释为一种意思:balance、acceptance,通常含义分别为平衡、接受,但在商务语境中,它们的意思却完全变了。基本要解释为结算、承兑。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一定场合弄清楚每个词的具体意思,尤其在商务英语和官方语言中英语的使用应该更加的注意其意思,以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误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2 缩略语
英语当中的缩略词的使用用法在涉外英语,商务英语中的使用比较频繁很多的涉外英语和商务英语都使用了缩略词。例如合同中的价格、支付、以及保险方式多数都采用了字母的缩略词出现在合同中,这样既可以节省字数,节约时间同时也体现了英语语种的独特用法。涉外英语中常见的组织机构或是一些特殊的常见的名词都会使用缩略词,如T(ton吨),N0 (number)CM T CCut-M ake-Trnn剪裁、缝边、镶边的费用等等。这不仅是英语语种的特殊使用方法同时也是国际惯例,国家之间的商务交流已经默认了这些缩略语,因此在涉外英语合同的书写中只有准确的了解了英语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的更加准确的做好合同的翻译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法律词汇
由于涉外英语中通常接触的大多是商业文件或是合同,同时还包含了官方的一些重要的文件这就使得很多的涉外商务英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法律词汇这些词汇与缩略词不同原因就是法律词汇的词义准确,使用过程中比较规范,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属于法律文体。涉外商务英语中出现的法律词汇使得文件或是合同的严肃性增强了,出错的几率也相应的降低了,翻译的过程中也使得文件或是合同的翻译呈现特定的意义。比较常用的法律词汇有很多,例如: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定期贷款、be deemed承担法律责任、bear the legal li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标书、bid蓝本、blueprint违约等。
2.4 近义词
在涉外英语中使用近义词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近义词的使用多数出现在商务英语的合同中,他们常常与合同匹配使用。由于合同的本身就有一定的法律性质因此对于使用英语近义词也体现了涉外英语的所具有的法律性。合同用词比较严禁。由于近义词在涉外商务合同中使用的比较频繁,同时还可以保证合同原文意思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避免合同的意思的曲解保证了翻译出的合同与原文的意思相同,没有较大的出处。涉外商务英语中很少使用的近义词在英语中和汉语中的大概意思相同。涉外商务合同中使用英语近义词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这些词义中近义词之间存在的差别以保证一句话中出现了多个近义词,但是在语义的翻译过程中要翻译出相应近义词的差距,保证语义的完整性,以达到整句话的内容详细完整。
很多的英语近义词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思相同但是在表述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些词语例如施工、实施、操作可以近义为执行。使得文章既能够表达出意思同时也能符合合同的严谨规范正式的要求。一些近义词在使用的过成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适当的意思转换以达到更能符合原文意思的目的。
2.5 介词
对于汉语和英语在使用介词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别。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的数量较少使用时注意的地方较多,但在英语中介词的数量却很多同时也表现出了较多的用法。汉语中由于缺乏一定的介词在进行汉译英的过程中就要对英语部分添加一定数量的介词以保证翻译完成的英语在逻辑关系和书面意思上同汉语意思是相同的。对于汉译英的过程中就是添加一定介词的过程保证原文与译文在逻辑和意思上是相同的不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涉外商务英语在使用介词时的习惯。按照英语的语言的习惯进行表达更能很好的将文字的意思表现出来而不会出现异议。例如:
The balance shall be settled upon the arrival of the goods at the port of destination.
这句英语的译文:货到目的港后即得付清余款。
该句中用到upon而不是on或 in或是after,这是因为英语中的after的含义对于时间的界定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规定出明确的时间界限。这就有可能在签订的商务合同中出现利用词义模糊而出现拖延付款期限的问题放生。很好的避免和商业合同中的纠纷。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合同来说他是一种带有法律性质的文书,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求一定要将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完整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涉外商务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书,措辞准确严密,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研究涉外商务合同的词汇特征,正是研究合同英语在词汇层面所表现出来的独到之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恰当、得体、准确地使用涉外合同英语。因此,在合同翻译时,要求翻译者不仅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以及经贸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而且更须深刻理解合同英语与其他专门用途英语不同的文体特征,并不断地进行有关的翻译实践,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确保合同语言的准确、严谨和规范。
参考文献:
[1]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的原则探索[J].中国翻译,2002(1).
近义词概括范文4
(一)、要抓住重点课文或典型的段落进行训练,同时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精心选择一些合适的短文作为补充。
(二)、在复习中不断总结方法。如: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课标中提出的“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本身就是概括的要求。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概括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应该达到“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人物事物的主要特征、说明问题的基本要点。”
实际考察中发现,学生叙事的文章,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往往在“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用简单的话来表达”方面存在问题。
2、理解词语的方法:
(1)先弄清词中重点字的意思,然后再连起来考虑整个词的意思。如“秉烛夜游”,先弄清“秉”的意思,整个词的意思便好理解了。
(2)结合上下文,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 从考查能力的角度来讲,命题中出现的词语理解,一般不是要读懂这个词语的表面意思。因为对于学生来讲,字面意思不理解,往往需要借助工具书。而工具书又不能带进考场。如果是熟悉的,学生能背写下来,命题中安排这样的题目,则往往是在引导老师教学中“死记硬背”。把握“引导培养能力”的命题导向,词语理解一般是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因此,在阅读复习中,词语的理解重点,应该放在解决理解词语在文中表达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表达文章主旨方面的意思,体会这些关键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所起的特殊作用。
(3)换词法,就是把要理解的词换上它的近义词,先理解近义词;
通过增删掉改的方式,来体会一些关键词语在这里表达出了怎样的特殊的意思,不是别的词语、别的写法所能表达的意思。在一次次练习中,感悟一些基本的规律。一般来讲,关于表情达意作用的分析,侧重点应该放在“所选用的词语表现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强调地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换用或去掉词语,效果为什么就不好”上面。其中包括一些“实词”,还包括一些在表情达意上其关键作用的虚词。
(三)采取以下方法“激活”每个学生的创意思维
1.人人参与,整理知识。
复习之前,据学生能力差异,分层布置好预习要求:优生除了找老师要求复习有关方面知识内容以及练一练,还要总结自己学习方法;差生即找及写即可,当然有能力也可允许他们尝试。比如复习近义词在句子中运用时,优生要求第一:一定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二:总结在怎样语言环境中运用。正如“忐忑不安”、“心惊胆战”两个近义词的用法:以往我没有采用这一分层复习法,连优生都是听老师解释,没有积极探索精神,可运用分层次要求后,人人都有一种我能行的想法,不少优生能总结出它们区别用法“忐忑不安”是相对于自己做错了事,心里才“忐忑不安”,而“心惊胆战”用于外界环境或事情引起自己害怕才用上的。特别是复习到积累句子(即启发做人的诗句、歇后语、谚语等)方面,不少的人写出在一定语言意境下用上这些名句。即编写题目: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句歇后语,有学生这样编写:叔叔家的生意越做越好,真的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小红的学习成绩由原来不及格,现在赶上优秀之列,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样的顾及差异既使学生从预习中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有学生对我说:“老师,采取分层次预习,给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我感到学语文太有趣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 验收。收集学生自行搜集的有关题型,看他们存在什么问题,错在那里,原因是什么,整理成专题练习,为学生查漏补缺。
近义词概括范文5
2、备注:词目,全面词性,名词、形容词;基本解释,完整、周密;
3、详细解释:完整、周密;各个方面的总和,跟片面相对,全面发展;对某一物体的概括;
4、出处:艾青《诗选·自序》:“常常有这样的议论:某人的诗受欢迎,因为他说了人们心里的话。我以为这种议论不够全面。”;
近义词概括范文6
【原题再现】(2011年湖北卷)
22.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试题剖析】
这是一道将一般颁奖词与对课文人物的分析进行嫁接的创新题型。对考生来说,这种题型既熟悉又具挑战性,是考生喜闻乐“做”的,只要在颁奖词的形式中融进课文人物的思想、精神、形象等内容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
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迷津指要】
拟写课文人物颁奖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高度概括,简洁精炼。颁奖词要以极其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获奖者的崇高精神和闪光点,予以鲜亮明晰的展示。
(2)词吻意合,富有特色。颁奖词的风格,或明快,或凝重,或平和,或庄严,力求和谐得体。
(3)语句清新,文笔优美。颁奖词应恰当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比喻、排比等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手法,长短相间、整散结合的句式,做到尺幅之间,文采飞扬,给人以美的享受。
(4)言志寓义,饱含深情。颁奖词赞扬的人和事虽然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褒扬还是怀念,都应洋溢崇敬之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颁奖词的写法。
(1)总分式。分为“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2)排比式。用排比辞格拟写颁奖词,形式整饬,音调和畅,语势强烈,极富语言美感,极具煽情气势。
(3)用典式。用与获奖人物有关的典故、名言等将颁奖词灵活地串起来,让读者感到似曾相识的亲切,从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4)呼告式。就是用第二人称的形式,为获奖人物写颁奖词。这种形式就像与获奖人物面对面谈话一般,给人真实亲切的感觉。
(5)对比式。就是将相反相对的两方面进行对照比较,以突出获奖人物的精神品质。
题型二:人物对话
【原题再现】(2011年安徽卷)
20.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5分)
宛风:①
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③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
李老师:好的,再见。
【试题剖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本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口头表达中,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属于课改“必修”教材“梳理探究”板块中“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提高考生口头表达能力,符合新课改要求,考查点很有特色。
【参考答案】
①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
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
③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
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老师再见。
【迷津指要】
模拟人物对话须注意:
(1)语言要简明。语句要简短,语意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
(2)表达要准确。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要交代清楚。
(3)说话要得体。要有礼节,要注意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对话中注意谦敬措辞。
题型三:拟写标语
【原题再现】(2011年湖北卷)
20.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①符合场景; 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③不超过20字。(4分)
【试题剖析】
这是一道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命题。2011年5月国家颁布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法令,离高考仅一个月,就进入了高考试题,有极强的时效性。由此可见,生活处处有语文。另外,针对此事,学生通过拟写标语,不仅自身受到了教育,而且还向大众宣传公共场所吸烟的危害,让人们养成遵守公共道德,净化、美化生活环境的良好习惯。
【参考答案】
①让校园永远明朗清净,让心灵不受烟雾缭绕。②书香何需烟草香。
【迷津指要】
(1)拟写标语要紧扣主题,倾向鲜明。
(2)语言简明,句式简单,易记易诵,具有视觉冲击力。
(3)语言要得体,语气要委婉、亲切友善、充满人文关怀,让人心服口服地接受。
(4)善用修辞手法,做到形式和内容兼美。
题型四:名著阅读
【原题再现】(2011年江苏卷)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雨》中的侍萍经历了哪些人生悲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剖析】
这是一道紧扣教材的题目,体现了命题者“尊重文本,回归文本”的命题理念,是一道具有创新意味又颇受欢迎的好题。这道题实际上是对名著文学常识的考查,以往也有涉及,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本道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为“简答题”,难度稍有增加,但更能考出考生对名著的掌握和了解的水平。
【参考答案】
(1) 袭人(花袭人);蒋玉菡,贾宝玉。
(2)①年轻时被周朴园遗弃,以致投河。②嫁给鲁贵,遇人不淑。③重逢周朴园时遭到误解和训斥。④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⑤无法对女儿诉说苦情。⑥接连面对儿女的突然死亡。
【迷津指要】
(1)对名著特别是选修和必修教材所涉及文学名著的文学常识,如作者、朝代、国别、体例、流派等要能系统全面掌握。
(2 )对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要了然于胸。
(3 )对名著中重要人物要能概括和简评。
题型五:感谢信
【原题再现】(2011年四川卷)
20. 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献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要求: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②不写称呼语;③不超过100字。(6分)
【试题剖析】
这是一道考查简短应用文写作的试题,以往的高考试题中不曾出现,所以算得上是试题中的“新面孔”。这种形式的考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对一般应用文的了解和掌握非常有限,更不必说习作应用文了,一旦遇到写诸如通知、海报、请假条、借条、合同、感谢信等就束手无策,而这些实用性的文体,在现实生活中是经常会遇到的,掌握一些简单而基本的常识,大有必要。
【参考答案】
是你,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是你,告诉我,就算生命充满苦难,而心灵却还存在明亮和欢笑!是你,用无私的大爱给了我又一次生命!如今你走了,却仍给我们留下无尽的希望和光明!今后我们一定会迈着你的步伐走下去。
【迷津指要】
(1)对应用文的格式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把握。虽然本题淡化了格式方面的考查,但并不等于对应用文格式的掌握就不重要,因为格式的正误直接关系到像不像某种应用文体。
(2)应用性文体实用性强,语言以平实、通畅为主,把某件事情说清楚就行,不必含蓄隐晦,切忌空洞。
题型六:文言名句解读
【原题再现】(2011年湖南卷)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剖析】
这道题是对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是紧扣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设题的,也体现了回归文本的特点。这道题的新意在于,它不仅仅是像以往那样只考查对经典名句的翻译,了解其大意,还要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这样,对经典的理解就更深入、更深刻了,对经典的把握就更上层次了。
【参考答案】
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 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等差。
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
【迷津指要】
这道题要求能从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观点与看法,进行分析概括,并对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评价。做这样的题,要做到:
(1)疏通文意,读懂原文,为理解内容、分析评价打下基础。
(2)对经典中涉及的重要人物的思想、主张要有大致的了解,比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民贵君轻”、墨子的“兼爱非攻”等。
(3)不能就事论事,要有联想发挥,要与现实紧密关联。要能“旧瓶出新酒”、“老路开新车”。
题型七:选词填空
【原题再现】(2011年重庆卷)
19.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 ②黑钻石
③黑夜 ④黑葡萄
(1)此刻,她那 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 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1)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剖析】
本题其实是一道近义词辨析题,它的创新意味就在于,在以往类似题型的基础上,加上了新的内容,提高了答题的要求,增加了答题的难度。以往的近义词辨析题大多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给定几组有关近义词的答案,让考生带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辨别,然后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本题也是给定几个近义词,让考生选择,但还多出一个要求,即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这就要求考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增添了一份理性思考的成分。
【参考答案】
(1)④ 理由:这个比喻与后文“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搭配比较恰当,突出女孩纯洁质朴的特点。
(2) ② 理由:这个比喻与后文“闪烁着奇异的光亮”搭配比较恰当。突出姑娘眼睛明亮。
【迷津指要】
(1)近义词辨析,务必要把握“词不离句”的原则,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语意相合”、“语气相谐”、“语法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