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诗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诗经范文1
先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贯注了相当的感情,当然会有许多感触,如何表达呢?歌唱和舞蹈便成了先民天然的选择。而乐谱和舞蹈动作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只留下了一部分歌唱的曲词,即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古籍中记载的歌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的诗歌共305篇,因此又被称为《诗三百》。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类似于现在的地方俗音;雅是指朝廷及京城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两部分;颂指宗庙祭祀时的音乐。
《诗经》内容丰富,不仅是西周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周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农事诗,反映先民采摘、狩猎、农田、建筑、纺织、染色等劳动生活。如《七月》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止的辛苦劳作,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
七月(节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彼南亩,田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译文】
七月里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里就该发寒衣。十一月里风呼呼响,十二月里寒风刺骨。没有衣服,没有粗布衫,怎么挨到年底?一月里修理农具,二月里下田耕地。和我的妻子儿女一起劳动,忙得把饭带到田间地头,农官看到满心欢喜。
七月里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里就该发寒衣。春天开始转暖,有了鸣叫的黄莺。女子提着大筐,沿着那小路走,寻找嫩桑叶。春天日长长,采摘白蒿忙。女子心中正忧伤,害怕碰上贵族家儿子同回。
七月里向下降落大火星,八月里割芦苇。开始养蚕的月份修剪桑树,取出斧头,用来砍掉高处的长枝,摘下它上边的嫩桑叶。七月里开始有鸣叫的伯劳鸟,八月里开始纺线,有的染黑色,有的染黄色。我染的大红色最鲜艳,给那公子哥儿做衣裳。
又如《》和《十亩之间》,两首全是劳动者唱和的歌谣,前者是妇女在采集车前子时的歌唱,后者是劳动之后人们呼唤同伴踏歌归去的情景。
二、社会政治诗,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讥讽。如《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霸占儿子的新娘,用癞蛤蟆的形象,把对卫宣公的憎恶感情与自己的悲伤和无奈,表现得明快生动。又如《相鼠》用令人厌恶的老鼠,比衬出贵族统治者道德品格的低劣,“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表达了人民的憎恶情感。有的诗篇反映了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如《王风・君子于役》写妻子思念久役不归的丈夫:“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有对剥削现象不满的,如《伐檀》指责统治者的不劳而获。
三、情爱诗,有反映男女青年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的。如《召南・有梅》写一位待嫁女子的咏唱,随着梅子不断成熟,落地日多,她等待求婚者的心情也愈来愈急迫:先是希望男子选好日子来求婚,继而盼望今天就来求婚,最后则说现在就可以成亲。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无掩饰地展露出来。又如《郑风・狡童》写一个姑娘因深切的相思而寝食难安,《秦风・蒹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冷、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了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还有抒写婚姻生活的,《郑风・女曰鸡鸣》以夫妇对话形式,写清晨起床前一个片段,表现了一对夫妇缠绵的情爱。另外,还有一些描写妇女被丈夫无情抛弃的诗作,如《谷风》《氓》就叙述了女子对丈夫忠贞不二却被丈夫无情遗弃。
诗经范文2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3、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4、山有榛,隰(xí)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译:高高山上榛树生,低湿之地长苦苓。朝思暮想竟为谁?西方美人心中萦。美人已去无踪影,远在西方难传情。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7、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0、女也不爽,土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1、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译:狂风迅疾猛吹到,见我他就嘻嘻笑。调戏放肆真胡闹,心中惊惧好烦恼。狂风席卷扬尘埃,是否他肯顺心来。别后不来难相聚,思绪悠悠令我哀。
12、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4、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15、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1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8、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9、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诗经·国风·唐风·葛生》译:葛藤生长覆荆树,蔹草蔓延在野土。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共处?
20、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
21、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2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4、青青子衿,幽幽我心。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
25、雄雉,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译:雄雉飞在遥遥的远方,羽翅舒展真漂亮。我朝思暮想的人儿啊,愁思绵绵音信渺茫。雄雉飞在遥遥的远方,四处响起他的欢唱。诚实可爱的人儿啊,无尽相思使我心伤。
26、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27、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28、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2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范文3
1、《桃夭》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让读者眼前自动浮现出一个像桃花一样鲜艳,像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来源:文章屋网 )
诗经范文4
关键词:《诗经》;植物;意象
《诗经》中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诗经》中的草木蔬果共有134种,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水生植物、蕨类植物等①。本文将《诗经》中的植物按照其用途分为食用植物、观赏植物、祭祀植物和其他象征意义的植物这四大类进行阐释分析。
一、食用植物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远古人民将植物视为上天的恩赐,食用植物在《诗经》中的种类最多,可以将其细分为水果类、野菜类、药材类、蔬菜类和谷类这五类。
水果类植物在《诗经》中并不多,这类植物有桃、甘棠、梅、李、棘、葛、榛、栗、木瓜、木李、苌楚、瓜、枸等。由于刚进入农耕社会不久,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所以这其中除了桃、梅、李、甘棠这几种因为其开花时花色美丽,作为观赏果木广泛栽培以外,其他都为野生水果,味大都略酸,只有极少部分被当做日常食用水果。
野菜类食用植物在《诗经》中种类是最多的,大约有三十多种。由于农耕社会生产水平的限制,采集野菜仍是劳动人民日常主要的食物来源。这类植物大多生长在水中或陆地,有芑、荠、薇、蕨、荇菜、蒌、卷耳、、藻、芹等,而荠、蒌等野菜因为食用起来较为可口,至今仍有食用。
人工种植的植物在《诗经》中出现的不多,但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仍有部分蔬菜和谷类作物被人工栽培,这些植物有匏(葫芦瓜)、葑、菲(萝卜)、荷(茎藕可食)、菽(大豆)、韭等,由于种植方法简单,且用途广泛,在《诗经》时代已有较长的栽培历史。而谷类在《诗经》中约有五种,它们分别是黍、麦、牟(大麦)、稻、梁(小米),其中黍是当时北方种植最为广泛的粮食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必需食物。
食用植物中还有一类较为独特,它们的功能主要是治病,在《诗经》中也占有不少数量,这些植物有唐(菟丝子)、(川贝母)、(益母草)、杞(枸杞)、艾(艾草)、莫(酸模)等,这些药材大都与女性有直接的关系。
上述这些食用植物虽然可食,但其在《诗经》中出现大都意有所指,这些植物意象多用来代指一些特殊的情感,如《有梅》中以梅来指女子青春的流逝,木瓜则作为男女爱情的信物(《卫风・木瓜》),而匏,也就是葫芦瓜,在《邶风・匏有苦叶》中是男女爱情的帮手,甚至于药材唐(菟丝子)在《风・桑中》以及《诗经》其他篇章中是用来比喻夫妻相互依附的关系。由此可见,植物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寄寓了人们生活中欢喜悲忧的情感。
二、观赏植物
当远古先民食物得以饱腹,衣物得以御寒,基本的物质条件及生活需求都得到满足,人们便需要一些美好的事物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而一些植物由于其外形美丽、花香芬芳,给人以视觉感观上美的享受,常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这类植物有:荷、芍药、舜(木槿花)、(绶草)、谖草、唐棣等,还有一些在前面提到的木瓜、桃等食用植物,因为其在开花时花色艳丽,也被用来当作观赏植物栽培。
这些观赏植物在《诗经》中多用来比喻女子美好的容貌和品德,如舜(木槿花)在《郑风・有女同车》中指女子美丽的容颜,而芍药则通常在男女离别之时相赠,表达缔结良约的意思。
三、祭祀植物
从远古氏族社会到商、周、春秋完整的宗法制社会,祭祀一直以来都是王公贵族、平民百姓乃至整个国家的大事。祭祀祖先、祭祀神明,祭祀皇天厚土、自然万物。他们认为植物生长旺盛,生生不息,对植物有着很强的生命崇拜,所以他们用这些植物当作祭品荐于鬼神,以祈求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如《召南・采》中“”与“藻”这两类植物在《诗经》中出现均是作为古代的祭品。这类植物有:(田字草)、藻、蕨、蘩、萧、蓍(蓍草)等。“、蘩、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馐于王公”,平时可作为野蔬食用,祭祀时用来当作祭品。
四、其他象征意义的植物
由于一些植物的特殊属性,在《诗经》中通常具有一些象征意义,例如桃、艾等是辟邪用的植物,唐(菟丝子),因为其是藤蔓状的寄生植物,需依附于其他植物生存,所以通常用来比喻依附关系,如《风・桑中》“唐”用以形容夫妻之间相互依附的关系。莠(狗尾草)则因为长在庄稼田地里,被当作恶草,用以比喻人没有出息,不成材。
除了上述食用植物、观赏植物、祭祀象征意义植物这三种类别,《诗经》中还有一些用于纺织衣物的纤维植物;用于美化衣物、染色的染料作物。这类植物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技术和审美层次上的变化发展。还有用于造船、造车、制造家具和修建房屋的木材类植物和葭(芦苇)、白茅、蒲、柳、莞等用于编制席、垫、筐等日常生活器物的非木材类植物。
从这些多种多样、用途广泛的植物中我们可以看到《诗经》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形态各异的植物被劳动人民赋予人的情思,成为抒感的植物意象。《诗大序》云:“情动于衷而形于言”②。他们在日积月累的生产劳动中把植物当作情感的载体,将他们的快乐、悲哀、忧愁、苦闷的心情借植物表达出来,所以《诗经》中这些植物意象就是远古人民的情感世界。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人文学院)
注解
诗经范文5
关键词:恋歌;婚恋诗;弃妇诗;政治、经济、文化;《郑风》;《卫风》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风、雅、颂三大分类之中《国风》大多数为民歌,所体现的社会生活气息更加强烈,这其中的婚恋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男女初识的羞涩,表达爱情的大胆,感情流露的自然奔放,以及古代女子对爱情苦苦等待的执着,还有反映婚姻生活美满甜蜜的,同时也有描写不幸婚姻中被弃女子的弃妇诗,各种的爱恨交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状态,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动态。不同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历史背景、地域特征、商业经济、文化传统等等都会对人民的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国风》中《郑风》和《卫风》在爱情婚恋诗的描写上就有着许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造成其创作上的差异是有很多因素的,这其中包含着许多的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原因。
《郑风》中的爱情婚恋诗是《国风》中最多的,其中也不乏赞美猎者、称颂正直官吏和描写战争的篇目,但是婚恋诗占了绝大多数。《有女同车》中男子对女子的美丽极致的描写,直接写出对女子的欣赏与喜爱, “缟衣茹,聊可与娱”的《出其东门》表现了男子对心中女子的忠诚与爱恋,面对众多美女,心中想的却全是意中人,而《郑风》中另一首以男子为主人公的婚恋诗则是《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女子似乎亭亭玉立地站在我们面前,诗强烈地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意。体现了浓浓的家庭温馨恬淡感的《缁衣》和《女曰鸡鸣》,前者虽然没有俏皮的情话和大胆的,但是整首诗在女子徐徐默默地为心爱的丈夫缝制衣服的过程中,表达出了一种款款深情和恬淡幸福的家庭和睦气氛,后者则是在整首诗中都透露着幸福的感觉。《将仲子》中的男女在恋爱中所要受到道德约束,《毛诗序》云:“《将仲子》,刺庄公也。不胜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祭仲谏而公弗听,小不忍以致大乱焉。”《毛传》云:“仲子,祭仲也。”;而《道大路》是一首弃妇诗,描写了一位女子苦苦哀求丈夫不要将其赶走,不要忘记旧日爱恋的诗歌,弃妇的声泪俱下与苦苦哀求深深刻在读者心里,而《风雨》、《子衿》、《扬之水》分别写了女子怀念男子、女子等待意中人、女子规劝爱人,表现了这一时期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其中《子衿》,《毛诗序》认为“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卫风》中的《氓》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根据《毛诗序》言“宣公之时”可推知,《氓》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7世纪,距今大约2700年左右,那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说穿了多少人的心,《氓》这首弃妇诗是《国风》中最重要的一首,前两章主要写婚恋时男子与女子之间的甜蜜幸福,后两张则写婚变之后女子的处境和对男子变心的感慨,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女子对男子的怨恨与当初相信男子的悔恨。《竹竿》描写了一个在淇水边的男子,看着的水流,心中思念着已嫁他人的姑娘,他的怀念他的忧愁跃然纸上。被称为闺怨始祖的就是《卫风》中的《伯兮》,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把女子等待从军丈夫的心理与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有狐》中一个“忧”字贯穿全文,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痴痴的等待。《淇奥》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木瓜》是《卫风》中唯一一首表现男女主人公幸福快乐的恋歌,带有明显的男女欢会色彩,互赠定情物,邀歌对唱,表白心迹。
可以看出两风都有爱情婚恋诗,其中都不乏恋歌、弃妇诗和描写婚后生活的诗。但是《郑风》中的恋歌首先在数量上就多于《卫风》,其次《郑风》的恋歌风格大多阳光向上,积极开朗,主人公大多数为女子,爱情的表达方式更加大胆、直接、自由,相比之下《卫风》中的恋歌就比较少,而且主人公多数为男子,表达爱情的方式间接、不直率。《郑风》中的弃妇诗体现了女子对男子念念不舍的情怀,表现出昔日男子对女子的关怀照顾让女子难以释怀,女子依然对男子痴痴情深,女子的声泪俱下和苦苦哀求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爱,而《卫风》中最具代表性的弃妇诗《氓》,更多的是表现了男子抛弃女子时的无情冷酷,女子充满悔意的叙述和感慨,这其中女子对男子的憎恨与鄙夷之情溢于言表。在对婚后生活的描写上两种风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郑风》中描写男女婚后生活的幸福美满,时而浪漫,时而恬淡,幸福满溢,而再品读一下《卫风》中的婚后生活,有女子苦苦等待从军未归的丈夫的,有女子对不信任自己的丈夫规劝的,有嘲笑昔日青梅竹马如今冷酷无情的男子的……大多是表现不幸的境遇,体现出《卫风》中的大多男女对婚后生活并不满意。
卫国为殷商旧地,卫诗的繁荣是无疑是接受殷商文化的结果。从地理位置上讲,郑国处于殷商文化的中心区域,其深受殷商文化的影响也很深远。因此,郑卫两地的风俗民情也表现了许多相同的特点,因此我们所见到的正是在神性光辉庇佑下,属殷商故地中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欢乐或是忧伤的恋情。这里的会合男女活动是频繁的,没有多少时节和政策之限制。造成两风差异的原因与两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郑国由于子产的细心观察当时国势,任用贤才逐渐强大起来,子产宽待贵族而以猛治民,严禁寇盗,开放舆论,集思广益。使百姓的生活平静安稳有保障。其次是经济,郑国是一个经济强国,是进出口贸易最发达的国家,手工业高度发达,按照盟约:“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的基本原则,为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郑国居于天下之中的优越地理位置,各地的商旅聚集于此。综上来说郑国人处于一个有保障的社会之中,况且经济的发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使百姓不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对爱情的追求和表达更加炽烈大胆。而卫国的政局却十分动荡,诸子争位、文成之祸、皮冠射鸿等等使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而卫风的文化呈现了殷商的文化特色,卫国人表达爱情的方式很明显没有郑国人的直率,大胆。综上所述,卫国地域的条件,政治的地位,文化习俗的承继,表明卫风的独特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历史赋予它的使命,也是卫国人民生活的真实再现。
以上就是对《郑风》与《卫风》两风中的爱情婚恋诗内容的大体概括介绍和对两风其中每一首诗的体会感受,简单地归纳了两风爱情婚恋诗之间的相同点,同时对两风中很多有差异的地方从各种不同的方面也做了很细致的分类阐释,最后由两地的政治背景,经济文化,地理位置入手分析总结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两地的各种因素最后导致了两地诗风的巨大差异,一个开朗阳光,另一个阴郁忧愁;一个款款深情,另一个恨之不得;一个幸福美满,另一个无尽等待。这就是我对《郑风》和《卫风》中爱情婚恋诗的理解及分析。(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陈智贤:《郑声析论》 《文藻学报》,民国88年3月,13期:探讨郑声与郑风之关系.
诗经范文6
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冰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豪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做笔记,因为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与思潮。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悄然落泪,因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懂得了真谛,学会了去面对,去等待。如果说诗三百是前人要我们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应该懂得珍惜。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总演绎着悲剧,但它叙述的令人惊叹不已。也许是这样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再看看,诗经里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悼亡之音沸腾在诗中蔓延。这就是《邺风·绿衣》。起初还不能理解透彻思无邪这种一点点的玩世不恭,又有一点点的心花摇曳的感觉。我总说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观绝决,现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宝钗的任性激昂。思无邪,一本前人着传,后人追捧的书,其实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