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职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职务范文1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行政执法;改革

Abstract: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our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law, it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system and to promote theoretical system from a mandatory subject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to the core of the mo

1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4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指一种在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与传统管制型政府体现了截然不同的行政理念、行政哲学、行政体制。其区别可以概括如下:

1.1 治理格局方面

传统管制型政府体现的是人治格局,行政主体总是依据主观想当然地解决和处理问题,通过国家公权力来实现自身意志,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而现代服务型政府首先是崇尚法治的政府,不但要保护公民各项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的实现,而且通过严格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公民权利。

1.2 政府与公民关系方面

传统管制型政府的行政主体大多具有“官重民轻、官显民微、官尊民卑”的心态,国家行政权力实际上演变成一种控制社会的权力,政府的行政权力涉及领域较广,深入层面较深。而现代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权利为根本,行政机构是为人民提供各项公共服务的机构,不可逆转地向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公民本位回归。

1.3 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方面

与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相适应,传统管制型政府以国家公权力为本,政府行政机关管了许多“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事情,而公民权利却相对被压缩甚至没有。相反,现代服务型政府坚持以公民权利为根本,强调以人为本,政府只是为公民提供服务的机构。因此,一切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切实保护和充分实现公民权利进行的。

2 服务型政府建设与行政执法体系改革

行政执法体系改革是服务型政府内涵的必然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重点在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体制结构、理顺内外部关系、提高工作能效,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监管市场、调节经济、服务公共、管理社会上来,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第一位,尽最大的努力为公民提供最优质、方便、高效、快捷的公共服务。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与发展应遵循以下几点行政执法体系改革思路:

2.1 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此乃建设服务型政府之关键。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必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深化机构改革,从而使政府组织机构朝着科学、高效、合理的方向发展。

2.2 重点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要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录用制度,从根本上净化公务员队伍;对已经录用的公务员实行定期培训、考核制度,并对其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从业务上不断培养公务员各方面能力。

2.3 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就要求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错位”、“缺位”“越位”问题。政府要做到只做自己该做的,不去“错位”“缺位”做不该做的或不做该做的,只管自己该管的,不去“越位”管不该管的,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

2.4 推广“阳光”政务,实现“一站式”办公

为了更加方便公民,提高服务效率,行政办公的方式也应该信息化,运用更先进的办公系统。已经改革的行政审批制度证明,建立行政审批大厅是对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扬弃,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形式上改变了行政执法的原有格局。

2.5 进行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机关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加快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规范政府职能和行政行为。

3 行政执法体系改革

3.1 转变行政执法理念

历史上的中国是行政权力最大化、行政权力可以支配一切的社会状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本位思想和特权意识根深蒂固。在行政执法的管理和处罚过程中,漠视公民权利的做法已经成为正常程序。所以,我们要想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依法治国,就要通过市场的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伟大工程,要完全改变和彻底去除行政法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权力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进而转变并牢固树立服务于民的全新观念。为此,各行政执法机构就要进行长期、艰巨、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而且,要进一步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制度。从而,不但从领导方面,更要从制度方面加大对行政执法队伍的督促、监察甚至制裁的力度。利用可依据的制度杜绝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种种特权行为,也同样利用制度规范和制裁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只有这样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

3.2 改革行政执法体系

根据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要求,笔者认为行政法执法体系的改革应遵循以下两个基本思路:

首先,继续深化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实现两个分开。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推动着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到目前为止,政府职能转变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机构臃肿不堪、职责混乱不清、执法不规范等问题还是相当严重;更重要的是,在行政执法体制中同时还存在着政策制定职能同监督处罚职能不分、监督处罚职能与技术检验职能不分等严重制度缺陷。想要完全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继续深化转变政府职能,清理并明确政府部门之间、内部上下级之间、政府机关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切实实现两个分开,即分开制定政策、审查审批等职能与监督检查、实施处罚等职能;分开监督处罚职能与技术监督职能。由不同部门各司其职,互相制约、互相监督。

行政职务范文2

一、服务型政府的涵义

(一)国内观点。我国学界对服务型政府的涵义尚在讨论之中,并且认识分歧比较大。有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提供私人和社会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又与其公共利益相关的非排他的政府;我国著名学者张康之教授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的政府。”总的来说,论述服务型政府含义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从政府职能角度阐述;从政府治理模式角度来界定;也有从政治道德追求和党的宗旨要求的角度分析。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刘熙瑞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它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综观理论界对服务型政府内涵的界定与概括,共涉及以下要点:

首先,服务型政府突出以民为本的服务行政理念。政府存在的原因从根源上来说就是为了公共利益,为了提供服务,因此以民为本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其次,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运作模式。服务型政府相对于管制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的,是以全新的服务理念为支撑的政府。

再次,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定位是服务职能,把服务提升在管理、管制之上的核心位置。它提倡的是将现代政府的服务理念贯穿渗透到政府经济管理的完整系统之中,最终落实和体现在政府经济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具体实践与行动上。

最后,服务型政府强调以公民为中心,重视公民参与,是法制、透明和责任的政府。

(二)国外观点。在国外,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应当居于主导中心地位,对此并无多大争议,但对于政府应当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供哪些公共服务,如何提供公共服务,则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主张,在实践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西方政府的角色从市场经济形成初期自由放任的“守夜人”,到理性官僚下的“行政人”,再到八十年代末兴起的新公共管理下的“经济人”,又到最近新公共服务所提倡的“服务人”的演进,可以发现西方国家的政府作为服务于市场、人民的工具,其角色定位也在不断探索。即,主张管理自由化和市场化,政府应该像企业一样运作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之后,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在掌舵的同时不应该忘记船的主人是谁”的观点,强调了更加注重民主、公民、回应性在效率之上的观点,突出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在理论上将政府的服务本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行政职能的多角度分析

(一)从国际社会关于进步的指标体系看政府职能。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在变化,政府职能也在不停地转变。从表1可以看出,近一百年来,衡量政府职能及其地位作用的指标体系在不断地更新。(表1)

从国际社会关于发展和进步的最新衡量标准来看,我们的政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一是环境保护;二是把满足人的需求放到重要位置;三是加强廉政建设。

(二)两种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我们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体制不同,政府的职能和履行职能的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表2)

(三)从竞争性领域与非竞争性领域的划分看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究竟做什么、不做什么,不是由谁来任意确定,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的依据基本上是以市场机制为标准对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分类――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表3)

三、行政职能的多角度分析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

从行政职能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来看,行政职能可以分为政治性职能、管理性职能和服务性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由政府提供的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生活服务、卫生服务、保险服务等服务性职能正在日益加强。

(一)社会经济进步要求构建服务型政府。由表1我们发现,政府职能会随着一定时期国际社会所追求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不断调整,价值观念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经济的进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国际社会的主流不再是单纯追求高收入、高速度,而是处于由追求收入、数量向追求增长、质量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向政府提出了挑战,要求政府的职能转向服务性。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大环境。例如,保护环境、把满足人们的需求放到重要位置,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进人们的健康水平。人的健康问题,受营养、医疗卫生、生活方式、环境、工作压力、社会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需要政府从宏观和微观入手,搞好民众服务建设。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必然。

行政职务范文3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

前言:从新世纪开始,国家就要求政府进行改变,进行“新型政府”的建设工作,以此达到“服务”的真正要求,由此更好地对经济、文化等发展予以推进,以对我国的发展予以力量,但是想要做好“新型政府”建设各环节工作,必须注意到行政管理这个方面,只有对行政管理整体的体制予以改变,做到创新,才能够真正建设“新型政府”各环节工作,国家和相应人员要仔细思考。

一、概念叙述

“新型政府”就是可以真正对他人服务的政府,包括人民、社会以及经济、文化等等,主要就是强调政府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以“人民”为正确方向而进行,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等,做好执法整体工作,并且需要对所有人和事负责,愿意担负所有的责任,所以各个城市的政府都必须进行改进,以达到“新型政府”的真正要求,而这是想要达到社会主义的真正要求必须进行的工作。

二、“新型政府”要求行政管理整体体制进行创新

虽然“新型政府”这个词开始出现的时间还比较短,但是在马克思相应理论之中,就已经对注重人民进行了记录,但是在中国建国刚开始的时候,整体都是非常落后的,当时的情况,必须先从“经济”着手,那么现在我国的经济已经有了大程度提升,人们对于政府予以的服务已经有了较高要求,这就必须做好“新型政府”的建设工作。但是必须对行政管理整体体制进行改变并且进行创新,而这也是必须进行的工作:一是我国本身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并且正在发展之中,人民本身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必须做好分配环节工作,而且在分配的时候,必须“公平”,而行政管理整体工作,正是对此予以保证的环节,所以必须先进行改变,二是政府各环节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问题或者是欠缺,所以必须不断进行改变,对于行政管理整体环节来说,在管理的内容方面会出现欠缺,因为新情况一直在出现,而在管理的方法上,需要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提升效率,三是国家整体的发展之中,必进行行政管理相应环节工作,以此对文化、社会、人类等等发展予以“规范”,让它们“合作”,一同发展,所以行政管理整体体制必须不断进行改变,以此才能够达到现在的真正情况。

三、对行政管理整体体制进行创新以建立“新型政府”的方法思考

明确“新型政府”的基本内容和必须对行政管理整体体制进行创新的内容之后,国家和每一个省、城市的政府负责人必须进行仔细思考,设置完备的方法,以做好实际创新环节工作,这就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对工作环节予以改进,做到良好服务

那么想要对行政管理整体体制予以创新,必须先对各环节工作进行改进,以此走到可以良好服务,并向优秀服务的方向发展。第一,政府需要对自己的责任先进行改变,注意到自己应该“主动”去解决人们的各类问题或者是予以推进,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一个改变,必须注意到“服务”的真正内容和需要遵循的准则;第二,重新设置各个工作环节,包括环节的数量和工作人员,对于环节的数量来说,需要重新安排,使得环节的数量变得“最少”,比如同一个事项的各个环节,完全可以安排成一个大环节,做好这个工作之后,对工作人员进行安排,按照工作的量来选择工作人员的数量,使得每个环节工作都可以较好的效率。另外,政府还必须不断把握新的情况,包括人们的“新要求”,以此对整体工作予以完备。

(二)完备相应规定以推进政府对理念进行提升

“新型政府”强调做好“服务”工作,那么在对行政管理整体体制予以改进以做到创新的时候,需要对各类别规定进行新的考量。一方面,国家需要先完备相应的法律和规定,对行政管理整体工作的内容进行明确,为政府对其进行创新予以正确的方向,然后各地区的政府,负责必须对相应规定进行思考,在行政管理相应规定之中,将原有的内容先进行整合,将“落后”的内容删掉,将新的内容加入进去,然后对行政管理整体工作的内容进行规定,并且将所有规定进行法律层面改进,以提升法律层面的效率,推进行政管理各个工作人员可以良好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用相应规定推进政府、负责人员、普通工作人员等都对自己的理念进行一个提升,这个内容在上文已经提到,每一个工作人员,无论是否是领导,都必须考量到“服务”的真正要求,以此才能够推进“新型政府”整体建设工作可以平稳进行。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对行政管理相应规定予以完备的时候,必须对此也进行管理工作。

(三)对行政管理环节工作人员、部门等进行重新安排

上文中已经提到,需要对行政管理各环节工作和人员进行重新安排,那么做好这个环节之外,需要对工作人员、部门进行再次地重新安排,以对工作的效率、效果等给予大程度提升。一方面,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人数方面进行一次安排之后,还必须考量他们的能力和品格,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在卷子之中,要着重于“新型政府”各方面的内容,考量考试人员是否可以有“正确”的理解,而在面试的时候,必须让他们表达对“新型政府”和行政管理的想法,全部通过之后,开始真正工作,需要不断对其予以培训,以让他们把握“新型政府”的真正内容;另一方面,对行政管理各环节工作的部门进行重新安排,将工作内容非常少、工作内容已经没有作用等类别的部门删掉,比如计划部门等,对于其中的工作人员,依照他们的真正能力,安排到其他的机构或者是部门之中,同时对新情况和人们的新要求予以研究,以此可以设定新的部门,比如网络管理部门、信息处理部门等等,以此真正地对行政管理的效果予以提升。

(四)对财政整体制度进行创新

行政职务范文4

    【关键词】私人;警察任务;法律身份;政府规制;司法救济

    依据传统的行政法学理论可知,警察任务是专属于国家的职能,必须由警察机关亲自执行,私人不得染指。然而,近些年来,外国行政法制的实践表明:私人正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到各种警察任务的执行之中。[1]在我国,除私人承包特定区域的治安巡逻任务外,招录治安辅助人员及交通协管员协助人民警察从事治安及交通管理工作,成立民营消防队提供消防服务,鼓励公民拍摄交通违章并向公安机关提供相关的证据,吸收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戒毒及社区矫正等“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民众需求”[2]的民营化举措正在当下警察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得到广泛推行。虽然这些改革具备相应的法理基础和社会现实需要,但仍有必要将这一新形式的警务改革及时纳入行政法治的轨道。[3]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真正的民营化政府责任是不能被转移的,所转移的只是透过民间功能所表现出来的绩效;且真正的民营化并不会造成政府角色的消失,而只是减少而已。民营化的成功,是建立在一个健全的政府功能基础上的”.[4]因此,在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公安机关必须努力扮演好多重角色,合理地运用多种规制手段对私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进而确保民众的基本权益不因私人执行警察任务而受到损害。基于这一考虑,笔者通过对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法律身份、政府规制及司法救济的研究,试图从组织法、行为法及救济法的三重维度构建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行政法规制体系,希望能够对处于争议之中的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推行有所助益。

    一、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法律身份

    从我国目前的实践看,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最大困惑是“身份”问题。[5]特别是种类多样、名称各异的辅助警察,几乎参与执行了所有的警察任务,但其法律地位却始终没有明确。这种状况不仅无助于私人更好地参与执行警察任务,而且还极易引发辅警滥用权力侵害民众合法权益以及辅警自身执行任务遭遇侵权的恶果。因此,在考察行政任务民营化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法律身份就很有必要。法律身份的确定能够清晰地展现私人在执行警察任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进而通过完善行政组织法制为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推行提供保障。

    由于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是一个新兴的课题,私人参与的具体方式也处于探索之中,因此有关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法律身份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李震山曾以参与依据为标准,将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情形分为基于紧急状况、本于法令之义务、出于自愿及依据契约等4种情形,对确定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法律身份具有启示作用。[6] 除此之外,其他有关私人参与经济行政、给付行政法律地位以及利用私人完成行政任务可能性的一般探讨也具有参考价值。例如,德国学者施利斯基在分析私人参与完成经济行政任务的方式时,就将其形态分为被授权人、行政协助人、服务于国家的私人、被委托人及混合形式5种。[7]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詹中原将私人参与公共事务的法律身份分为自动从事公益事务之人、行政助手、行政委托3种;[8]而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程明修在分析利用私人完成行政任务时,则提出存在行政之替代执行者、对私人人员或物资的纳用、行政受托人、行政助手4种可能的情形。[9]

    以上学者的有关论述虽然表述不尽一致,但在私人参与执行行政任务中的具体角色定位上却并无明显分歧。例如,施利斯基所说的“被委托人”与通常意义上的公权力委托行使并不相同,前者指的是企业经营者的辅助机构,负责特定的监督任务,并不行使任何国家职能,但受到企业的约束,完全是一个私法上的组织机构。其实,在德国环境法中存在大量“环境保护受托组织”,它们“系依法设立于事业、企业之内部单位,为事业之所属员工,具有环保专业之相关知识,非受行政机关委托或授权,故不属于行政机关之员额”.[10]这类情形实际上与程明修所说的“行政之替代执行者”相似。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法”中的“委托私人行使公权力”与祖国大陆行政法中的行政委托并不相同:后者是一个与行政授权(法律、法规授权)相对应的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发生行政主体资格的转移;前者的委托既可以直接依据法律规定产生,也可以基于法律规定的授权以行政处分或行政契约的方式产生,但结果都是受委托人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完成任务。[11]结合祖国大陆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改革的实践,笔者认为,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法律身份主要有如下4种情形。

    (一)以被授权者的身份

    在我国,私人以被授权者的身份独立执行警察任务的情形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警察任务一直被视为属于国家的核心任务,必须由人民警察亲自承担。不过,机长和船长是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46条规定:“飞行中,对于任何破坏民用航空器、扰乱民用航空器内秩序、危害民用航空器所载人员或者财产安全以及其他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机长有权采取必要的适当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22条规定:“航空器在飞行中的安全保卫工作由机长统一负责”.该条例第23条规定:“机长在执行职务时,可以行使下列权力:(1)在航空器起飞前,发现有关方面对航空器未采取本条例规定的安全措施的,拒绝起飞;(2)在航空器飞行中,对扰乱航空器内秩序,干扰机组人员正常工作而不听劝阻的人,采取必要的管束措施;(3)在航空器飞行中,对劫持、破坏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及安全的行为,采取必要的措施;(4)在航空器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对航空器的处置作最后决定”.根据上述规定,作为私人的机长实际上被法律、法规直接赋予了执行航空器内危险防止任务的权力。也就是说,机长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能够在飞机上“自由裁量”行使警察权。2011年6月发生在云南省昆明市机场的“3名乘客被南航机长‘赶下’飞机事件”[12]就与机长警察权的行使有关。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船长在船舶行驶过程中享有的各种警察处置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36条规定:“为保障在船人员和船舶的安全,船长有权对在船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人采取禁闭或者其他必要措施,并防止其隐匿、毁灭、伪造证据”.可见,作为私人的船长根据法律的直接授权同样可以行使警察权。

    虽然目前我国法律、法规直接授权私人行使警察权的规定还不多见,但随着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在警察任务日益增多与警力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时,将警察任务中的某些纯粹服务性、技术性、辅事务分离出去交由更具实力的私人执行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例如,面对形势严峻的吸毒现状,仅靠公安机关的力量显然无法完成强制戒毒任务,必须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确立了崭新的社区戒毒模式。国务院还专门了《戒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2条第2款规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多种措施”并举的戒毒工作模式。《条例》第15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社区戒毒工作领导小组,配备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制定社区戒毒工作计划,落实社区戒毒措施”.《条例》第21条规定:“社区戒毒人员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以及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这些规定明确了“禁毒社工”的法律地位,为私人参与执行禁毒任务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对于类似外来人口居住证办理、道路交通安全讲习、防诈骗宣传、消防知识宣讲、邻里琐碎纠纷调解等与警察强制权无关的服务性警察事务,今后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法规乃至规章授权的方式直接转交私人执行。[13]

    (二)以被委托者的身份

    行政委托是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重要方式之一。不过,在我国当下的实践中,行政委托却呈现出诸多乱象,特别是将警察权随意委托给辅助警察行使之后,暴露出大量公权力肆意侵犯民众私权利的恶性事件。为此,有学者提出,对于行政委托,我国需要的不是实践中的积极推进、理论上的提倡论证;相反,我国需要的是实践中的适当收缩和明确界限以及理论上的正本清源。[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7条的规定,人民警察所行使的具有强制性的公权力主要包括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措施权。在实践中,侵犯民众私权利的事件也集中体现在上述两类公权力的行使上。因此,对这两类具有国家暴力色彩的警察权力应当禁止委托给私人行使。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18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17条均对委托行使权力作了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对后者限制更严。法律不仅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而且还规定“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15]至于调查、检查等其他警察权力能否委托实施以及如何委托,我国目前并无统一的法律规定。不过,从我国第一部行政程序地方规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有关行政委托的规定看,似乎也存在严格限制的倾向。[16]

    由于按照祖国大陆行政法学界的通说,行政委托并不发生行政主体资格的转移,被委托者实施行为的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委托机关承担,因此,在遵守法律优位原则的同时,完全可以将某些警察任务事项委托给私人行使。例如,违章停车的拍照取证任务、非机动车牌照的检查任务、养犬证照的检查任务等相对较弱的警察权事项完全可以委托给辅助警察行使。这些警察事务具有工作量大、不涉及人身自由、非属行政执法最终处理决定等共同点,具有实行功能民营化的可能性。又如,一些地方进行的治安承包改革尝试也可以归纳为广义的行政委托范畴之中,无论是纯粹的路面巡逻还是巡逻过程中必要的盘问,都可以通过签订治安承包协议的方式委托给承包人行使。当然,警察任务的委托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还在于法律依据不足,毕竟通过内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进行委托不仅无法让民众知悉,而且也无法解决相应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为此,加快有关地方规章制定工作的步伐迫在眉睫。

行政职务范文5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五次全委会、全省深入推进四项制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州实施四项制度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实施四项制度的长效机制,州人民政府决定对州级行政机关服务承诺落实情况实行定期通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行定期通报的目的

通过建立服务承诺落实情况定期通报制度,促进各级行政机关认真履行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四项制度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服务质量;树立政府信守承诺、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二、实行集中定期通报的部门

实行服务承诺落实情况集中定期通报的单位是州级公开服务承诺的22个部门: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经济委员会、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州教育局、州人事局、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民政局、州国土资源局、州建设局、州旅游局、州农业局、州林业局、州水务局、州交通局、州商务局、州财政局、州地方税务局、州卫生局、州公安局、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州工商行政管理局。

三、集中定期通报的主要内容

(一)上个月兑现服务承诺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

(二)兑现服务承诺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三)改进工作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四)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对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开展评议的情况。

四、集中定期通报的组织方式

(一)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州级公开服务承诺的22个部门按照上述要求,形成文字材料(附电子文档+统计报表),于每月5日前报州三项制度办汇总。

(二)州三项制度办汇总后,于每月8日前将集中公开通报内容报州政府办,送州行政问责办、州政府新闻办、州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三)每月10日前,州政府新闻办负责通过《**日报》,州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负责通过**政务网将通报内容向社会公开通报。

五、几点要求

(一)各县人民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实行服务承诺落实情况定期公开通报作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手段,按时、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整理和上报工作。

(二)上报的内容要点面结合,既突出工作重点,又要全面体现本系统、本单位服务承诺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

行政职务范文6

关键词:职务 晋升 公正性 分析

1 职务晋升的公正性

1.1 员工对晋升结果公正性的判断 在职务晋升决策中,结果公正性指员工对晋升决策结果的公正感。结果公正感来自于员工认为合适的晋升人选是否最后得到了晋升。员工通过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各位候选人的能力与贡献进行比较形成心目中的合适人选。如果最终晋升的人选与员工心目中的人选一致,员工会认为晋升结果是公正的,如果不一致,就会产生不公正的感觉。人们的公正感是通过对比形成的,而人们在进行对比时,往往有偏袒自我的倾向,即人们很容易高估了自己的投入(业绩、贡献、能力)而低估了他人的投入。公平感的不对称性还表现在,如果结果对自己不利,人们就很容易产生不公平感。相反,如果出现了对自己有利而不公平的结果,人们可能会有一些负疚感,但不会努力消除这种不公平,而会寻找种种理由让这种情况在自己心中合理化,甚至会采用某种办法维持这种情况。因此,一方面晋升成功的机会少,晋升的结果通常只有一个成功者;另一方面因为人们公平感的倾向性,当晋升结果公布时,多数未能晋升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公平感和失落感。

1.2 晋升决策程序公正性的五个原则 程序公正性指人们感觉的决策过程的公正程度。在内部晋升决策中,程序公正性应包括以下五个原则。

1.2.1 公开性原则:在内部选拔前,管理人员应向员工公开选拔的标准与程序,如对业绩、技术、资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等。

1.2.2 客观性原则:指决策者应准确客观地评估候选人的真实业绩与能力。

1.2.3 一致性原则:选拔程序与规则对所有符合资格的员工一视同仁,没有偏袒与偏私,并保持规则的连续性。

1.2.4 双向沟通原则:包括员工的发言权以及管理人员的解释。在选拔过程中员工应有权参与推选候选人,并有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力。管理人员应倾听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并向员工解释晋升的标准、程序与结果。

1.2.5 结果可辩驳性原则:员工有机会向管理人员提出自己对晋升结果与决策程序的疑问或异议。如果决策有误,应该加以纠正。

程序公正性保证了晋升程序的公正、公平与公开。程序公正性理论指出,公正的决策程序能使员工相信企业有健全的制度,相信领导的权力是正当合法的。这种健全的制度能降低员工感觉的职务晋升的不确定性,从而对企业产生信任感与归属感。

1.3 交往公正性的内涵 交往公正性指员工在与上级的交往过程中受到公平对待的程度。程序公正性从制度上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双向沟通,交往公正性则侧重于这种沟通的恰当的形式。例如,决策者是认真耐心地听取员工的意见,还是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决策者是郑重地向员工解释选拔标准、决策过程与决策结果,还是在别的场合中不得已地顺便做一些解释。交往公平很重要,它关系到员工是否有真正的发言权以及员工是否愿意发表真实的意见。管理人员在与员工的交往中是否诚恳、礼貌、平等都会影响员工发表意见的意愿与勇气。上级在交往过程中诚实平等地对待下属,表明了对下属的尊重,能赢得员工对管理人员的信任。

2 人事管理中公正的意义

2.1 晋升结果公正性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并提高员工的职业满意感晋升结果公正性简单来说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所谓合适的人就是被晋升者的管理能力、品德、贡献、个性等各方面都符合晋升职位的要求。企业把优秀的人才提拔到高一级的岗位,对于被晋升者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对其他员工也有长期的激励作用,能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期望,正确引导员工今后的行为。组织公正理论指出,结果公正性与员工对个人回报的满意度有关。个人的职业生涯往往只由几次晋升构成。公正的晋升结果能提高员工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满意度,晋升结果不公平则会增加员工的离职意向。

2.2 程序公正是保证结果公正的重要途径晋升程序公正性是保证选拔人才质量的关键。程序公正性要求选拔程序公开、客观、接受监督,如果决策程序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被发现,以有效防止非程序的、不合法的因素(如拉关系、拉选票、送礼行贿、造谣诬告等不正之风)干扰职务晋升过程,从而保证优秀的、有能力的人才被提拔到适当的岗位上。坚持职务晋升的程序公正性并不是要达到统一一致的决定,也不是要通过折衷调和每一个人的观点、需求和利益以赢得人们的支持。要实现程序公正,并不意味着管理人员要放弃他们在制订决策、规则、程序等方面的权力。程序公正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好的思路,而不介意这一思路是由很多人提出的,还是某个人提出的。因此,程序公正是保证结果公正性的重要途径。

2.3 程序公正性能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程序公正性能使员工找到自己可遵循的晋升规律。公正的选拔程序可使每一个渴望晋升的员工理解企业对自己的期望,明白他想要晋升的岗位的选聘标准,为自己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当它对人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实现的可能时,就会诱发出强烈的行动动机,使人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员工从取得现在的岗位开始,就着眼于下一个职位的目标设计,并在日常工作中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一目标努力。这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长期激励,同时使员工自觉地将个人奋斗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2.4 程序公正性能消除或部分消除得不到晋升的员工的负面情绪程序公正性理论指出,人们不仅十分重视决策结果,而且同样重视决策过程。不能如愿晋升的员工会寻找失败的原因。他们会审查整个选拔程序的公正程度,如果认为程序是不公正的,就可能加重他们的挫折感与愤怒的情绪。对于未能晋升的员工来讲,只有当他认为晋升程序是公正的情况下,他才有可能相信结果是公正的。程序公正使员工在选拔过程中有机会发表意见与建议,有机会向管理人员展示与解释自己的业绩与才能,从而增加了员工对决策过程的控制感与参与感,即使最后决策结果对自己不利,也使员工对决策结果有较高的认同,从而减少可能产生的消极情绪。因此,如果决策体系是公正性的,无论人们在决策中获益或受损,都更可能接受决策结果并在今后工作中配合决策的实施。

2.5 交往公正性表明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赏识晋升决策制度由企业来制定,并通过管理人员来落实与执行。程序公正性体现一个企业制度上的公正程度;交往公平性则体现企业内人际交往的公平程度。组织公正理论指出,员工感觉的程序公正性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态度与行为。员工感觉的交往公平性会影响员工对管理人员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对管理人员的信任感、合作精神与助人为乐的行为等。

3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