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烛之武退秦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1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2

[关键词] 《烛之武退秦师》;国君形象;处世;解读

首先来看郑文公,从郑国当时所面临的形势来看,郑文公绝对称不上贤君明主。内政方面,像烛之武这样出众的国之栋梁都未能尽早重用,可见郑文公在治国理政中并不善于用人。外交方面更是糟糕得很,作为中原小国,西有强大的晋国和秦国,北有老牌霸主齐国,南有新崛起的楚国。比邻的晋国对郑国早已虎视眈眈,而郑既未能向北依附于齐国,也未能向南结交于楚国,于是当晋、秦两个强大的国家联手出兵要灭掉郑国之时,郑国实际上只剩下了等死这一条路。就在此时,有人举荐了烛之武,郑文公二话没说立即召见并将挽救郑国危亡的重大使命交给了他。烛之武对自己多年的怀才不遇很是耿耿于怀,对这位未能及早重用自己直到火烧眉毛之时才想到他的国君并无好感,于是委婉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郑文公当然明白烛之武的意思,此时此刻,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郑文公丝毫没有介意烛之武的态度,而且可以抛开国君的尊严、国君的地位等等这些面子问题,主动地明确地向烛之武表示自己未能早日重用他这个人才的歉意:“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但同时又柔中带刚地指明:“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国君都向自己道歉了,烛之武还有什么话可说?何况他本就想通过这次行动来展示自己的超凡睿智,证明自己的治国才能。于是烛之武走上了历史长河中在这一刻的舞台,并成为一颗闪亮的被后人熟知的明星。

接下来出场的秦穆公,作者并未赋予他什么具体的言行动作,只有几个字的叙述:“秦伯说,与郑人盟。……乃还。”但我们仅从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在烛之武的一番言说之后,秦穆公已经改变了决心,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与原来的敌为友,与原先的友为敌了。从中可见这位早有称霸中原志向的国君的头脑是十分冷静和理智的。秦晋有多年的通婚关系,秦穆公和晋文公的私交也不错,当年重耳流落秦国时,秦穆公给予了优厚的礼遇,并终于帮助他打回晋国,夺取天下作了晋国的国君。凭着这层“深厚”的关系,秦晋两国联合出兵去对付一个小小的郑国,犹如两只猛虎或雄狮去对付一只羔羊,虽然还没有开战,但胜利的曙光已经在向两国招手。但就在此时,烛之武向秦穆公严明了存郑与亡郑对秦国的利害关系,秦穆公听得明白看得清楚,立刻放弃了与晋国的联盟关系转而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也不向晋军打个招呼就搬师撤退了。顷刻间秦郑两国由对垒交战的敌人变成了有共同利益的盟友,而原来的盟友无形当中已经变成了敌人。可见在秦穆公的心中有这样一条原则――国家利益是处世的根本。

晋文公最后一个出场,这位有过十九年流亡异国他乡经历的人物,在已过了古稀之年后终于坐上了晋国的第一把交椅,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实现了其他国君都梦寐以求的成为中原霸主的目标,足见其治国之才能、理政之经验都要高出与他同时代的国君一筹。眼看就要到手的肥肉、已经煮熟的鸭子突然之间由于秦国的背叛而丢掉了,晋文公的内心绝不会平静如水,如果他大骂秦国的背信弃义,我们会觉得很正常,但他却咽下了这种愤怒,平静地对手下人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晋文公心念旧恩也许怀有几份真情,毕竟没有秦穆公的帮助不会有他的今天,但更主要的是老谋深算的晋文公不但已经清楚地知道秦、郑之间发生了什么,而且对秦、郑之间发生的事情立刻作出了冷静的判断,外交形势在瞬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敌人还是敌人,这个敌人并不可怕,但是原来的那个帮助过他夺取天下的并且已经结了秦晋之好的朋友此时也变成了敌人。这个新的敌人才是他忧虑的,他很清楚他现在的位置和形势,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他只好以仁义的名义撤军而去。

在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斗争与军事斗争同样紧张激烈,两者往往又是紧密联系的,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经常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在《左传》的另一个名篇《晋楚城濮之战》中,在晋国战前强大的外交攻势下,曹、卫这两个小国就由楚国的盟国转变为了晋国的盟国,而这种变化的依据就是国家利益。在本文中,三位国君都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为了国家利益可以放弃个人的尊严、个人的私情和联姻的亲情。由于他们的明智之举,使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被化解了。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3

在《烛之武退秦师》的开头,秦晋大军压境,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时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尽显烛之武之才能。但我们并没有见到一个出场即慷慨激昂、舍我其谁、敢于担当大任的大英雄。相反,是一个年近七十,牢骚满腹的小小“圉正”。其实,这样处理烛之武的出场,正是暗示了历尽沧桑后看透世态炎凉的烛之武的心声。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展抱负的路径。他的那种“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胸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的主要缘由。

二、单刀赴会的勇士

烛之武孤单寂寞了如此之久,尝尽了人世的辛酸冷暖,内心更充满了彰显才能的渴望。于是,他“夜缒而出”,去完成这个足以让自己青史留名的光荣使命。烛之武这样一个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就是国家的脊梁!

三、纵横捭阖的辩士

“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而游说的“智慧”是他成功的关键。烛之武在“说秦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概括起来,就是充分陈述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他讲了四个“无”:一是灭郑于秦“无益”:“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二是舍郑于秦“无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是晋人素行“无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四是晋国扩张之欲“无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由“若”“且”“夫”三字连贯起来的四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相生,区区百余字,就将秦国当下与未来的利害关系说得一清二楚。虽为郑谋,却处处显现出是为秦着想,为秦打算――这正是烛之武在“说秦伯”时所表现出的高超的智慧,一种为图己存而替他人谋利的生存智慧。

烛之武游说的智慧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可谓是有理有力有节有体。

四、力挽狂澜的义士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4

《烛之武退秦师》是传统名篇,笔者上学时学过,工作后也教过多遍,在教研活动时也听过多次。当然,这篇独具魅力的文言文被不同的教师操持讲授过,不乏有创新之处,但更多地是被简单地疏通一下文意就大功告成了。笔者心有不甘,思虑其创新之处。文言文能不能像白话文(现代文)那样来教授?来深挖?带着这样的疑问,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时,大胆尝试利用文本信息来分析人物形象,结果非常成功。笔者激动之心久久难以平静,现将其实录如下,请方家批评。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将《烛之武退秦师》的文句进行了疏通,在下课前我布置一道思考题,请问是什么问题。

生:在文本出现的人物形象中,选出你最欣赏的人物。

生:他说的不够完整。还要加上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阐释你欣赏的理由。

师:很好。整理一下答案,三分钟后交流正式开始。

生:我最欣赏的人物是烛之武。原因有二:一是文章标题就是以他为主角命名的,这说明他是本文的核心人物;二是在退秦师时,烛之武凭他三寸之舌,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秦伯改变主意,这说明他很有外交才能。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烛之武是怎样让秦穆公在那么短时间内就改变主意的吗?

生:老师,您能扮演一下秦伯,我模仿烛之武,咱们来“穿越”一下,行吗?

(同学们笑)

师:当然可以。不过,我可没什么台词啊。

(学生在我面前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地将课文第三段内容“穿越”演绎了一遍)

(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穿越”得非常好。请问谁能将此段赏析一下。

生:烛之武所言内容可分三层。前三句为一层,具体阐述了灭掉郑国,利晋不利秦,保护郑国,利秦不利晋的道理。中间两句,从历史层面,谈到晋国传统上就背信弃义,贪得无厌,言外之意,这样的国家不可信。最后两句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促使秦伯改变主意。

师:分析得非常好。还有人欣赏烛之武吗?

生:我欣赏他的率真。当郑伯向他“求助”时,他却“推辞”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明显是将心中积习已久的怨气发泄出来了。试想,一个胸怀大略之人被埋没多年,能无怨无气吗?而怨气怎么发?此时不发何时发?但烛之武又是一个明事理顾大局的人,在郑伯承认“错误”后,他的怨气立即烟消云散——“许之”。

(同学们鼓掌)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对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简单小结一下。烛之武在接受命令之前,泄怨气是假,窃喜终能实现理想抱负是真,可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腾王阁序》);接受命令时,可谓“克己复礼”“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游说秦伯时,不卑不亢,以理服人,干练利索。我提议,大家应该用热烈的掌声表达我们对这位两千多年的大英雄最崇高的敬意。

师:继续交流吧。

生:我比较欣赏秦伯。秦伯在听取烛之武的一番高论后,立即改变主意。一者说明烛之武洞察能力强,口才优异;二者说明秦伯识大体明大局,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师:很好。还有吗?

生:我比较欣赏佚之狐,我欣赏他说话干净利索。

师:好,还有吗?

生:我比较喜欢晋文公重耳。当大将子犯请求继续攻打时,晋文公斩钉截铁地说:“不可”。

从“不仁”“不知”“不武”三个方面分析“不可”之因,最后“亦去之”。

师:很有见地。还有吗?

生:我最欣赏郑伯。从“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中可以看出,郑伯敢于在大臣面前承认错误,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历史上另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在一次庆功会上,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大声地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两位多么开明坦诚的君王啊!

(同学们对其能熟背三个“吾不如”,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汉高祖刘邦在听取高起、王陵高论之后说出“公知其一,不知其二”,接着一口气说出历史上非常经典的三个“吾不如”。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像这样胸怀宽广的君王,历史上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查找整理一下,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不过,汉高祖刘邦的这三个“吾不如”,我们应该背熟,它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重要素材。还有人想发表见解吗?

(同学们正在张望,似乎没有什么要发表的了)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最欣赏的人物是哪一位?

生:(齐声)想!

师:同学们猜猜看——

(抽查五人,四人认为是烛之武,一人认为是郑伯)

师:(摇摇头)都不是!

生:(惊愕)啊——

师:佚狐——佚之狐。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找出欣赏他的理由。

生:如果说烛之武是千里马的话,那么佚之狐就是伯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掌声)

师:说得好。如果没有佚之狐的力荐,那么烛之武恐怕就要“骈死于槽枥之间”了。我欣赏佚之狐有三点理由。

第一,佚之狐是一位伯乐式人物。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当时烛之武是“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致到了秦国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就是这样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小老头,原来却是长期“埋没”在朝廷中的“千里马”。真正识才的佚之狐“不畏浮云遮望眼”,关键时刻,力挺“千里马”出场。佚之狐对烛之武的评价是“口若悬汉,舌摇三岳”。从后来烛之武的表现来看,也证明了佚之狐是一位伯乐式人物。

第二,佚之狐是位忠君爱国的性情中人。当国难来临,国君问策时,佚之狐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像其他大臣一样,或沉默或作焦虑无计状,这是最安全的。但忠君爱国的佚之狐,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力荐烛之武。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假如烛之武不同意出马,怎么办?假如烛之武劝说秦君失败,结果怎么样呢?其结果是佚之狐及其家族要大祸临头。但此时的佚之狐没有考虑那么多,国难当头,他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坚毅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时刻,方显血性男儿本色。

第三,佚之狐是位文韬武略的真英雄。佚之狐出场一次,用语14个字。我们来具体分析这句话。“国危矣”三个字将时局定性得非常准确。“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包含两大信息:一是在诸大臣中,他力挺烛之武,说明他看人准,“伯乐”相中的是“千里马”;二是在晋文公和秦穆公中,他让烛之武去见秦君而不是晋侯,看来烛之武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把握局势的能力。“师必退”,既表明他准确的预测能力,又表现他超强的自信心。短短14字,干净利落,高屋建瓴,振聋发聩。

(铃声响)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同学们长时间站立鼓掌)

【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5

而作文教学也是让广大师生苦不堪言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大部分是空洞无物,无病,底蕴不足,这才会出现一个个下雨天家人送伞的事例。然而,面对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情感真挚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我们很多师生却是弃之如敝履,不能很好的利用起来。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将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师生将受益匪浅。下文就如何将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联系起来,谈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引用名言佳句。如一考生的《望月》片段: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二是模仿语言,改造佳句。吕叔湘说:“一个人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唐代大诗人李白仿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更被著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引用固然能使作文增添不少文采,但毕竟是别人的语言,如果我们能让学生适当去模仿语言形式,巧妙改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那么这样写出的文章语言定可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好。如一考生的《我的学习生活》片断:

真的学生,敢于直面残酷的考试,敢于正视无边的作业……

读完这一句话,一个扎堆于作业堆的现代中学生形象呼之欲出。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作者模仿得恰当到位。

三是一材多用。我们只要对一个或多个名人、一部或多部作品吃透,就可以为我所用。例如《鸿门宴》一文有多种观点:1.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面对刘邦的卑躬屈膝,项羽的骄傲自大,轻易把曹无伤供出,宴席上把刘邦安排在末席,足见其对刘邦的藐视。2.要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范曾之箴言,项羽不听,刚愎自用,错失良机。3.要善于应变、应对。宴席危机四伏,刘邦及其谋臣武将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终于死里逃生。4.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刘邦一开始实力弱小,于是隐忍不发,养精蓄锐,韬光养晦,最终成就大业。

再如《烛之武退秦师》:1.爱国。烛之武不计前嫌,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圆满完成任务。2.识才。佚之狐慧眼识英才,一语道出“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3.敢于认错。面对烛之武的不满,郑伯敢于认错,不摆君主的架子,可见郑伯的胸襟之广。4.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晋侯、秦伯的分合正说明了这点。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6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其所分封的各诸侯国逐渐摆脱了中央政治的影响各自为阵,周王室所建立的政治和文化体系逐渐松懈毁坏,在这“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和矛盾,各国间交锋和言和的故事在不断上演。国际关系的纷繁复杂,却是诸子百家生发的沃土,也孕育了不少游说之士,他们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精彩,他们独到的思想观点和高超的论辩艺术、娴熟的外交辞令,对后世的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说辩之士,以积极的入世心态、高超的论辩艺术。或化国与国之间的干戈为玉帛,或警示国君保持清醒认识革新除弊;或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改变统治者的为政观念;或化解君臣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以国家大局为重。他们的论辩艺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令人叫绝,让人折服。

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章

选入中学课本的几篇先秦散文也充溢着雄辩之气和论说之术,现举几例以供飨之。

1.不卑不亢,三寸之舌退雄兵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不计前嫌,临危受命,孤身见秦君,在说服秦君的策略上,既不义愤填膺,又不软弱臣服,而是以退为进,以超然事外的姿态,开始了他的劝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寥寥数语传递给秦伯多层信息,打消了秦君的顾虑,并感到区区郑国在掌股之中,小小使者能整出什么动静呢,而且从心理上自然而然地接受烛之武的辩说。

接着烛之武的一句“越国以鄙远”,从地理角度道出了“秦晋围郑”秦国欲得利益的不现实性,这对操戈待发的秦君来说无疑是浇了一盆凉水,不得不引起秦君的三思,而且更加会意烛之武的话;进而烛之武说:“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谈到结盟比结怨好,使秦君怦然心动;接着烛之武结合秦晋关系史,指出晋国曾“朝济而夕设版”,推断出“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有欲肆其西封”,巧妙有力地说明晋君为亡德背信之徒,不可与之共事,则更加触动了秦君心弦,动摇了秦晋之盟,使得秦君不能不考虑秦晋围郑的后果和多边关系,也认同了烛之武的观点,解除了秦晋之盟,与郑结盟。一场即将发生的灭顶之灾,就这样被化解了。烛之武的这番论说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同时,一位勇赴国难,知彼知己,善于辞令的外交家形象跃然纸上。

2.由此讽彼,因小见大促革新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将生活小事和政治大事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因小见大,由一件日常生活小事发出政治生活中的一番治国宏论,不仅寓意深刻,而且手法高明,可见邹忌是齐国有辩才的策士。邹忌由与其妻闺房私语,引发他对“妻美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的思考,并由此教训,作为发端,以小悟大,联类而及于齐王。自己在家里尚且容易受蒙蔽,而“齐地方千里”齐王受蒙蔽的情形可想而知,于是他进谏齐王,由自身谈及齐王,由“齐家”推及“治国”,取譬类比,“宫妇私王”“朝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指出“王之蔽甚矣”。这种不直接“面刺”齐王弊政,而是由此及彼,以小喻大的讽谏方式更能让人接受。邹忌以家中小事的体验切入讽喻的正题,既显得亲切自然,又入情入理,委婉含蓄,娓娓动听。先动之以情,再喻之以理,不但使齐王欣然接受,而且也赞同邹忌革新除弊的主张。

3.句句生情,事事入理化分歧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写谋臣巧谏成功的最佳篇什之一。

触龙说赵太后的目的,是让她同意将爱子长安君入质于齐,换取齐国援兵,解除秦军对赵国的军事威胁。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让太后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个道理,但他却面临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大臣强谏”均无效的僵局,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触龙明白任何高深的道理都无济于事,反会自取其辱。他没有开门见山、急于求成,而是不紧不慢沉着而冷静,先恭敬而亲切地说明自己谒见的目的,问太后的饮食起居,谈养生之道,绝不提长安君,一番热情的体贴关怀,终于使“太后之色少解”,紧张的气氛缓和了。

上一篇机床维修

下一篇新年短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