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昆虫记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昆虫记主要内容范文1
1、主要内容: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用自己客观、独特的眼光描述了象虫、叶甲、步甲、石蛾和蓑蛾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宛如一幅描绘属于昆虫秘密花园的精美画卷。
2、《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
3、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来源:文章屋网 )
昆虫记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物选择;方法指导;效果评价
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是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读物选择、方法指导和效果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1.认真做好语文课外阅读书刊的选择
(1)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理解能力的读物。对于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选定,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年级,主要阅读短小的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兼顾科学小故事、小知识等,一般为绘本、拼音读物;中年级,主要阅读长篇的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科幻作品、民间故事等;高年级,主要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散文集、科普读物、历史、地理等书籍。
(2)选择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思维的读物。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而各门知识又相互联系。如《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百科知识丛书》等,学生一接触到这些书,就可遨游于知识天地,如《优秀作文选》《语文报》等,有点评、有总评,他们可以学习怎样写人、写景、叙事、状物、议论、抒情,为写作服务。
(3)选择与语文教材、时事政治、乡土人情有关的课外读物。一是结合课堂教学介绍有关书籍。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可介绍施耐庵的《水浒传》,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可介绍法布尔的《昆虫记》;二是结合革命纪念日、英雄人物纪念日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纪念日,介绍有关书籍或各类报纸杂志。
2.注重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往往喜欢阅读情节曲折、内容惊险的作品,如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言情小说、武打枪战故事等,而对一些科普读物、人物思想性强的作品却兴趣不浓。针对这一情况,我利用《田忌赛马》一文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田忌第一次与齐威王赛马,三场都输了,第二次田忌仍用原来的马,为什么能反败为胜?”学生回答:“这是孙膑出的主意:先用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以两胜一负赢了比赛。”我抓住时机,紧接着问:“这是属于什么问题?孙膑出的主意又属于什么?”学生面面相觑,答不上来。我顺水推舟引导说:“这是数学问题,孙膑出的主意是‘对策论’ ‘线性规则’,答案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我又让一个学生把答案读给大家听,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2)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统筹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可用以下两种形式互为补充:一是“师生同读”,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进行师生共读、共析、共悟;二是“优生导读”,在班级开设“图书角”,安排阅读基础较好的学生当“导读员”,利用“晨诵”和“午读”时间,介绍课外读物,先由他们带头阅读,再带动全班同学共同阅读。
(3)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一是摘录法:学生课外阅读时,把书报上重要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以及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帮助的内容摘录下来;二是提纲法:学生读了课外书刊后,以概括的语句或小标题的形式把每段主要内容依次标出;三是心得法:学生读了课外书刊后,抓住感受最深的一两点,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写出自己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3.精心谋划语文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
(1)利用墙报、板报、手抄报、橱窗等,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2)通过举办读书笔记展览会、读书报告会、书评会、故事会、心得交流会等,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3)每学期举行一两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出题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乡土性、文学性、科普性、趣味性,以此来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强化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只要我们上下互动,师生同行,认真谋划,精心安排,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努力唱响语文课外阅读“三部曲”,我们的语文课外阅读工作就一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昆虫记主要内容范文3
可是,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往往只是停留在短小精悍的篇章的阅读上,并不十分关注整本书的阅读。这样,学生的眼光往往受限制,一旦遇到篇幅较长、内容较丰富的书籍,不容易驾驭,不懂得钩玄提要、取其精华,这样的阅读是不全面的,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容易提高。
阅读整本书不仅可以扩大学生阅读的空间,丰富知识的容量,可以让学生应用学过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思路,锻炼思维,使思维更加深刻。我的引导办法如下:
一、学会择书,保证阅读质量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学校课程的设置,通常根据三种价值:一种是实用价值,一种是训练价值,一种是文化价值。”只要能够增长学生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的书籍,都可以拿来读。只有读好书,读最有价值的书,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书籍。尽管现在阅读不断地升温,可还是有不少老师、家长对于让孩子读什么书感到很茫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老师喜欢给孩子买各种作文书,他们认为这些书对孩子的语文学习很有帮助。针对这种状况,我向学生、家长推荐各年级优秀的阅读书目,帮助他们选择好的书籍,以保证阅读的质量,让那些好书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心灵导师。我教三年级的时候,为孩子们推荐了《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皮皮鲁传》、《宝葫芦的秘密》、《格林童话》等书籍。我还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名著,如孩子们学完《丑小鸭》一课,为了让他们对安徒生的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我推荐他们看《安徒生童话全集》,继而开展“安徒生童话故事会”的活动,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在教《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法布尔的名著《昆虫记》,并谈谈自己读书的体会。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就会主动找来名著阅读。这样课内外结合,学生们在阅读内容上得到拓展和延伸,阅读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处于活跃的状态,他们的学习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我在教室开设“阅读大比拼”专栏,每一个月对学生阅读的情况进行排行,对于那些能坚持阅读、阅读量大的孩子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发给“阅读小能手”、“我们班的小书迷”、“阅读大王”等表扬卡,并让他们谈读课外书的收获,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笔记,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树立榜样。
故事情节是吸引孩子的基本要素,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有时以“情节内容”为切入点,选择精彩的内容情节串讲,以“情节分享”贯穿始终。如在导读《木偶奇遇记》时,我主要选择了《鼻子变长了》、《仙女的搭救》、《落入鲨鱼肚子》等惊险迭出、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听,使他们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主人公同喜同悲,这样他们就能带着这样的情感基调,兴趣盎然地去阅读整本书。有时,我又从“人物形象”人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导读《草房子》这样人物形象众多而又鲜明的作品时,我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展现人物的所作所为和性格特点,让孩子由对人物的兴趣引发阅读的欲望。对于短篇作品集,像《小巴掌童话》、《和树谈心》等书籍,我在以情节吸引孩子的同时,关注作品的风格特点,以感知作品的特点为线索,在众多的作品中选择几篇进行导读,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目的。在指导学生读《小巴掌童话》时,我选择了《美味的高尔夫球棒》、《桃树下的小白兔》等故事,由教师或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们在直觉的感受中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以吸引孩子,给他们以兴趣、温情和智慧,让学生们获得爱与美的享受。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
要让学生会读整本书,还要教给他们读书方法,让他们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要读懂一本书,除了会查看目录、前言,了解作者,结合评论等读书方法外,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读书方法,力求把书读通、读懂、读快、读活。在教学实践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学会精读和略读,告诉他们:在阅读整本书时,略读是最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书有重点地选择一些重要的章节精读,其他的可以略读。精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在文章重要或自己感触很深的地方圈点勾画。以略读为主,精读为辅,二者有机结合,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其次,我还引导学生做阅读摘录和背诵,以积累更丰富的语言。不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走马观花,只看故事情节,很少关注语言表达和积累。对此,我要求学生读书时,对精彩片段、好词好句进行圈点,完成阅读笔记。阅读笔记的内容有:“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我喜爱的故事的主要内容”等,让学生在阅读欣赏的同时做语言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语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背诵不仅可以锻炼记忆,加深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书中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提高作文能力。因此,我常常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背诵摘录的片段,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广撷博采、内化吸收,语文素养就得到不断的提升。
昆虫记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方法指导;检测评价;阅读引领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畅游书海,让他们呼吸书香,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一、精心推荐阅读书目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那么,我们应推荐什么样的书给学生读呢?
(1)与课本同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也就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既深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又扩大了知识面。如学习《蟋蟀的住宅》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法布尔昆虫记》;学习《巨人的花园》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王尔德童话》《格林童话》;学习《草船借箭》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
(2)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儿童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精心选择合适的书籍,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引领的作用。例:儿童刚入学时,安全感较低,加之没有朋友,所以会感到孤单,可以向学生推荐贝贝熊系列、小兔波利系列绘本;刚刚进入识字阶段的孩子,对书中内容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但耐心还不够,不太善于归纳和总结阅读过的内容,有声读物和图画书正好是帮助这一阶段的孩子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的好帮手;3-4年级的孩子仍然热爱探索新事物,但已经更加喜欢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知识,对儿童化的语言有时候反而会显得不屑一顾,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能带领他们进入更加开阔视野的读物,像《我不知道我是谁》、《丁丁历险记》、《西腊神话》此类讲述成长烦恼、探索新事物、克服重重困难、天地传说的书,正好为他们揭开谜底;5-6年级在阅读倾向上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男女之分,男孩更喜欢贴近生活的,冒险的,充满机智的作品,女孩更喜欢幻想的,唯美的,情感丰富的作品,部分孩子已经懂得欣赏富于文学性的长篇作品,这一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能带给他们强烈真实感的作品,像《寄小读者》、《凯蒂的幸福时光》、《安妮日记》、《动物大逃亡》等。
二、善于指导阅读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个样你才能事半功倍。读课外书亦是如此。我们知道,大凡有作为的人都爱读书,而且都各自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因此,课外阅读应该以方法指导为核心。
(1)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略读发,它的特征是翻看读物,首先要看看序言、目录、或开头、结尾,然后从头至尾地浏览,力求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明确主要内容。略读目的是把握全局的大意,得其要领。故略读不等于走马观花、漫不经心,而要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现今科学突飞猛进,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还要教给学生略读发。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谛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4)摘读法,即用摘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摘抄是有选择性地抄,而不是全文抄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既是阅读成果的文字记录,又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读书笔记可分为七种类型:听记型、抄写型、批注型、摘抄型、归纳型、感想型、评价型、以上五种课外阅读方法不是孤立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根据自身需要综合利用。总之读书 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合理安排检测评价
要是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以检测评价为保证。
(1)建立“自由读书”记录卡一个学生一张,使用一学期,格式如下
此表由三年级以上学生填写。
(2)实行:周自查、月小组查、期末教师评”
昆虫记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作文;过渡;兴趣;有效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由此迈入写作的门槛,教学上称之为“习作”――学习写作之意。三年级习作要求学生完成“由说到写”,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二年级主要是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而到三年级就开始命题作文。为了能够尽快适应命题作文的要求,除了在词语运用方面继续进行训练外,还应在选材剪裁、布局谋篇等方面,重点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从看图写话比较顺利地过渡到命题作文,中间不至脱节。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方面的一些练写方式,仅供参考。
一、从观察入手,解决选材问题
1.留心观察,捕捉素材
写景状物是中年级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把事物写生动具体,必须要学会观察。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可以教给他们三个方法:(1)选好观察点。如在习作《广场一景》时,指导学生把观察点定在广场中央,这样观察视野开阔,整个广场的景色也一览无余。(2)确定观察顺序。有序的观察,写景状物,可以使文章让人一目了然。观察顺序有多种,按时间、空间、方位等。(3)抓住景物特点。每一样景物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比如抓住这种事物独特的形状、颜色、动静态、样子来描写)只有抓住了它的特点描写才生动细致。学生通过观察积累大量的材料,写文章时才有话可讲。
2.认真阅读,积累素材
(1)语文课本。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不仅文辞精妙,内容丰富,而且其中的许多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①句式仿写。如排比句、比喻句和一些运用了关联词的句子,就可以让学生经常练习并积极引导他们在作文中运用。②段落仿写。如在学习了《可爱的大熊猫》第一自然段关于大熊猫外形的描写后,我就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动物,仿照这段的写,用上一些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这种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出来。③篇章仿写。对一些经典的例文,在让学生深入理解例文,掌握例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指导习作。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岭》时,我们可以仿着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一处景物。(2)课外阅读。我除了让学生记住课文里的好词佳句以外,还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本期我们读了《学语文之友》、《昆虫记》、《木偶奇遇记》、《唐诗三百首》、《中华成语故事》等,并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每人准备一本专门用来摘抄好词佳句的笔记本,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并对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能熟读成诵。
二、从方法入手,解决谋篇布局问题
1.以读带写,范文引路 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模仿一些典型文章,特别是模仿一些优美段落的写法来进行训练。例如三年级上学期第二组作文要求是介绍家乡的景物或特产。在教完《家乡的红橘》这篇文章后,我们可以让孩子先说说你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再选一种你最熟悉的特产模仿着课文的样子写一写(以家乡的桃子)为例:第一自然段介绍家乡的位置,点明特产;第二自然段以时间为顺序分别介绍桃树的叶子,桃花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成熟的果实;第四自然段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初学写作阶段,模仿着课文《家乡的红橘》来进行构段,对于那些一写作文就无从下笔的孩子来说,这样写应该容易得多。
2.精心点拨,解决思路 为了使学生有扎实的作文基本功,老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和训练,以范文为例,认真分析基本的写作套路,改变学生提笔无话可说、无话乱说的状况。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写作方法。比如《江南水乡――周庄》按周庄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构段;《美丽的小兴安岭》按照春夏秋冬季节的顺序构段,《香港夜色》是按山下到山顶游览顺序构段。三篇文章都用了先总后分的构篇模式。因此,我们应该讲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让学生在写同类文章时也建立相应的构篇模式,然后通过多次练笔,做到活学活用,手到擒来。
三、从生活细节入手,解决语言问题
1.化虚为实,先做后写 大多数的好文章都是作者亲身实践后写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我平时很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各种活动,引导他们留心观察活动的过程,然后布置学生作文。比如本期我校开展了拔河比赛,比赛后我引导孩子们回忆:拔河比赛前你看到了什么?当时心情怎样?拔河比赛时你看到同学们都是怎么做的、他们的神情怎样?比赛后,同学们又是怎样的神情?你的心情怎样?由于拔河比赛是孩子亲身经历过的事,他们写出来的文章也更生动有趣。
昆虫记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审视当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状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而学生却所获不多,其语文综合素质水平令人忧虑。也就是说,我国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着高消耗低效益的尴尬而严峻的局面。如不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将严重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幅提高教学效益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对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的思考与实践是: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探索 “有效教学”的途径,获取“有效教学”的成果。
一、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
中学语文教学高消耗低效益的具体表现是:教学方式陈旧、乏味,教师主宰课堂,满堂灌,一言堂,重分数,重考试而轻能力,轻实践;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不仅书本知识及读写听说技能水平低,而且少有自主探索,尤其缺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产生这种善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教学观念保守、落后,缺乏时代感、现实感谢,始终冲不破应该教育的樊篱。
中学语文教学要走出低效益的泥潭,步入高效益的殿堂,首先是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用现代教学理念给大脑“充电”。近几年来,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实践我初步拥有了 “有效教学”的理念。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它的目标、过程、终端及策略无不贯穿教学高效益这条主线。②其教学目标是语文综合素质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和读写听说的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掌握方式,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高尚的情感和优良的意志品质。③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学生是主人而不是奴仆,教师与学生要建立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大胆猜测、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方式。
二、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
“有效教学”的理念付诸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向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大胆挑战的艰难历程。因此,在探索“有效教学”途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目标坚定,不畏困难、百折不回、永不言败。下面简要介绍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①腾出课堂时间,“主人”尽显风采。我十分讲究课堂上教师讲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例,尽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此外,我还适时地引导学生走下座位,登上历来是教师世袭领地的三尺讲台,让他们在那里侃侃而谈,展示才智。②创设探究环境,培养创新精神。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不断探索的探究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孔乙己》教学中在师生共同探究和学习中了解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和遭遇,在总结小说的主旨时一学生突然问道:老师,这孔乙己到底是死还是活呢?我觉得他一定死了,作者为何不直接说呢?我听了后,觉得这个问值得研究一下,我们答案不一定是我备课时想的那么容易得出。于是我“顺水推舟”,借题发挥:那么同学你们按照你们的想法,你们认为孔乙己是死了还是活着?如果是你,你觉得用怎样的结尾呢?果然学生纷纷讨论,有的说:还活着,被一个好心人收留了;有的说:早死了,冻死在破庙里……“那么比较一下你们的结尾和原文的结尾,哪一个更能符合小说的主题呢?”我追问。此时学生纷纷举手发放,觉得原文的更好,更高明:因为按照这样社会环境,孔乙己的为人和天气情况,孔乙己必死无疑,但是作者又没有亲眼看见,所以就只能这样写,看似矛盾,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个有力抨击。一个学生看似“发难”的问题,在学生们智慧的碰撞下,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收到了预设外的好效果。③倡导个性作文,激发写作热情。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课。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往往缺乏最重要的东西:真诚坦荡的人格,鲜活丰满的个性,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因此,“有效教学”应以展现个性、创造力为主导,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进行自由的有创意的表达。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除了倡导个性作文外,有时还可采用生生互动的作文批改形式所谓生生互动批改作文,就是组织学生互阅互改。我将我拟定的作文评分标准印发给学生,使他们在互阅互评互改作文时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尺度。互阅作文,学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阅读同学作文,感到兴趣盎然,别有洞天,即能比较优劣、博采众长,又能反思自己作文不足,找到差距;作文被同学阅读令人既兴奋又紧张,过去作文仅有老师一位读者,而今即拥有全班几十位读者如不认真作文,何以面对众多读者呢?互评互改作文,更令学生激动紧张:对照评分标准反复细看作文,字斟句酌写出评语,考虑再三判个分数,步步都须谨慎,处处均应认真。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增进同学间互动合作的关系,尤其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都大有裨益。④大小课堂结合,拓宽教学天地。实施语文“有效教学”,还必须树立“大语文”观。语文课堂不仅有45分钟、54平方米的小课堂,还有小课堂之外无限广阔的大课堂。语文大课堂可谓无所不在:班会、辩论会、社会调查、文艺欣赏,甚至上网聊天等,都是语文大课堂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老师既要用好小课堂,又要尽量占领大课堂,做到大小课堂结合,拓宽教学天地获取语文教学的高效益。
我的语文大课堂主要有以下阵地:一是读报活动课,二是班级读书角。每周一到周五中午自修课学生先看报,看了后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可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新闻或转诉故事。因此学生养成了关心时事、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也明显提高。另外班级还长设读书角,这里有《海底两万里》、《傅雷家书》、《复活》、《昆虫记》、《三国演义》等古今中外名著。大家在这里借阅读物,交流观感。大课堂是小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我不断引导学生把在小课堂里学到的语文知识、技能,拿到大课堂上运用、巩固和发展;同时又以在大课堂上学到的人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去补充小课堂的不足,从而使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三、获取“有效教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