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乡的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乡的诗词

思乡的诗词范文1

那么怎样才能把诗词教学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呢,在解读诗词的同时,保留诗词的独特韵味,避免诗歌艺术特点的“架空分析”呢? 这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大的困惑,在多年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 图示法,品味诗词的“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德国文艺批评家莱新曾这样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中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这些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在教学中我们先不要翻译、分析诗句,而是先让同学们找出诗中所提到的景物,要求他们用诗中景物展开想象简单勾勒出一幅画。笔者在教学中准备与诗词内容相关的图画,让学生看画、品画,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画中景物并直观的品味诗词的“美”,让学生在画中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悠然之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壮之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高远粗狂美……把学生置于诗人所赞美的大自然中,感受诗的绘画“美”。

二、 吟读法,品味诗词的“情”

“读诗百遍,其意自现”诗歌是表达诗人思想感情最浓缩的文学形式,是诗人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笔者在多年的诗词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读,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知“情”,悟“情”与诗人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如读着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种虽离别却超然的豪情让人激动不已;读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被他那深深地爱国之情打动了;读着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便产生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情之深,情之真,情之切。

三、 抓名句,品味诗词的“理”

思乡的诗词范文2

关键词: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65-01

我在高三年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时候,我就一直给学生强调,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题型一定会考,而且我还为他们总结了近几年的题型。比如说2011年福建卷《晓至湖上》的第二题是: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2012年福建卷《望江南》的第二题是: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的第二题是: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感的,请简要赏析……这类题型都是要求你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而今年2015年福建卷《秋夜纪怀》的第二题是: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这就再一次说明了此类题型的重要性,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将此类题型的结题方法做一个总体的介绍。

首先,关注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比如说欧阳修的《晚泊岳阳》,这首诗的题目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诗人在傍晚十分将船停靠在岳阳城,说明诗人出门在外,行船漂泊,那么思想感情就有可能是思乡之情或者是行路的羁旅之愁亦或者是行船的漂泊之感。如果这首诗是咏物诗的话,比如说《咏梅》,根据这个题目,作者表面上是要赞咏梅花,其实作者是想托此物言志,或表达其高风亮节,或抒发其孤高的精神,或表现其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坚贞。

其次,关注作者。

一般来说,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由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自己,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而无论是由诗人代言还是诗人自己,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比如,说到李白,就想到他望月思乡;说道杜甫,就想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说到陆游,

想到他的爱国情怀。就如今年的高考题《秋夜纪怀》的第二题,三、四两联所要抒发的就是诗人的爱国情怀。

接着,关注注释。

在做题目的时候,有的时候诗歌的内容看不懂,最聪明而最有效的方法是看诗歌的注释,因为有时候注释就已经告诉你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今年的高考题《秋夜纪怀》的注释③散关:即大散关,此注释一出现,学生应该马上会想到陆游的另外一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句曾经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这本书里学过,这是诗人回忆两次抗金胜战,即使已两鬓斑白,扔渴望上战场杀敌,恢复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怀。

再者,关注关键词或诗眼、词眼。

什么是诗眼?诗眼就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最生动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这些字都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的颔联:“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一句中的归字就写出了诗人归家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而后,关注意象。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诗歌的根本是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抓住意象这个切入点,我们就能够与几百年前的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为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往往饱含诗人的情感。如柳的意象饱含依依惜别之情;菊的意象是高洁的品质、淡泊的名利的代名词;满地黄花是愁绪、容颜老去的象征……2007年广东卷林景熙的《溪亭》第一题是: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的?诗人就是通过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和孤灯这些表示时间的意象来表现他的凄凉孤寂及因国破家亡的飘泊无依之感的。

再有,关注诗中的典故。

古代的诗人为表达委婉一些,往往喜欢用典,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为了更理直气壮一些,也会借典故来以古喻今;为了使表达简明一些,会用典故这种较少的文字来传递较多的信息。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例如杜甫的《发潭州》的颈联“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诗人用典抒情,诗人以才高招忌而被贬长沙的贾谊以及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贬潭州的褚遂良自况,抒发了自己忠而见疑、贤而被谤、怀才不遇的感伤。再如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中的两句:“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诗人借祖逖中流击楫和谢玄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这两个劝勉南宋当权者,希望他们坚定信念,利用有利形势,长驱千里,扫清河洛,尽收故土,表达了作者必胜的乐观信念。

最后,整体感知。

思乡的诗词范文3

[关键词]诗词 佛教 禅

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其内容的丰富、形式绚丽可谓空前绝后。而这一时期宗教也极其盛行,主要以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为主。唐代诗人在人格品质、精神状态上程度不同的受到宗教的影响 ,因而在他们的诗歌中体现的宗教哲学精神内在化、心灵化程度也就有了差别,并影响到了具体诗歌创作的优劣。他们往往可以自由的从自己的性格、气质、爱好 ,甚至于实际需要出发去选择某种宗教哲学观念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价值支撑,通过他们的诗篇作为其思想价值观念的体现。他们当中有的潜心于儒,有的游心于道,有的息心于佛,同时也有儒、释、道三家兼收并蓄。而主要影响唐代诗词却以佛教为主,主要是与当时佛理的盛行有关。这种繁盛之极的佛教理念使得当时诗歌弥漫着佛学气息。虽然对儒、释、道三家同样表现出兼收并蓄的开阔胸怀。但对佛教的景仰崇敬之情甚至超过了儒、道两家。下面我们来列举几位唐代诗人的代表来概述他们的宗教理念。

唐代名儒世家出身的诗人王勃,他不仅继承了传统家学的馈赠即儒家思想,而且从自身的兴趣、爱好、气质出发又把道教和佛教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他在《游山庙记》中说:“吾之有生二十载矣,雅厌城阙,酷嗜江海,常学仙经。博涉道记。” 从中体现了王勃通过游历道庙仙府,且与道士隐者充分交流,来获取道教思想。这里就不难看出他浓重的道教思源。 而对于佛教,王勃则表现的更为执着,以至于有归一佛教的愿望:“我今回向菩提 ,一心归命圆寂。”

又如具有深厚佛学素养的“诗佛”王维,他被推崇为佛教史上的维摩诘居士 ,而取号为“摩诘”。他深受禅宗的思想影响,所以创作的诗歌作品是直达佛教禅理。如《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了观四大因 ,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色声何谓客 ,阴界复谁守? 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既病即实相 ,趋空定狂走。”此诗充斥着佛学概念、词语,表现了他对佛学的浓厚兴趣。王维的另一首《送别》诗中“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除了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不满,从中我们还不难看出他向往隐逸佛家的生活,似有看空一切和超然出世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一种宽以代人、容于世俗的超凡境界。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中的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一句颇有禅意,他并不因至“水穷处”就兴阑而返 ,而是“坐看云起”。体现出其任缘随意、平静安闲的心态 ,以及自然恬淡、闲适悠然 ,如闲云野鹤般随缘适意的行程。

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空山寂静 ,偶闻人语 ,空山传响 ,静中有动 ,空山人语更显空山之寂;而幽静的深林里 ,偶然照到青苔上的一缕斜阳则更显动中之静谧。充斥“静”的佛教理念。《辛夷坞》: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寂静的坞中花开花落的悠然 ,静中有花开花落的生命的涌动 ,但又透出了一点冷寂与孤独。似有“禅”的思想。《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阒无人迹的山涧中 ,花开花落、无声无息 ,只有被月色惊扰了的山鸟鸣叫的声音 ,稍稍打破了宁静的春夜、沉寂的山涧 ,而“花落”、月出”、“鸟鸣”的轻动微响则更深地体现出了山林的幽静。体现了禅是动中的极静 ,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 ,照而常寂 ,动静不二 ,直探生命的本原。作为深受中国佛教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唐代诗人王维,他主要是禅宗方面的影响。禅是中国人接触大乘佛教教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与艺术的一种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 ,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以禅入诗 ,以诗说禅 , 以禅论诗 ,诗禅结合 , 就是在诗中表达禅理、禅趣、禅境、表达禅定时体验到的那种轻安宁静、闲适自然的情趣 , 体现禅宗追求“净心”“任性”“无念”的宗旨。意即所谓“幽深清远 , 自有林下一种风流”。

“诗仙”李白是尊儒崇道的典范,而他的诗词中也常充有佛教理念。如《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 ,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 ,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 ,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 ,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 ,旷劫断出没。”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这些诗或大量引入禅语 ,或以境说佛理 ,在格律声韵、遣词造句上 ,用比单纯的描述更胜一筹的方式来阐发其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唐代另一位诗人柳宗元在其《渔翁》一诗中的:“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也颇富禅意。他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空寂寥廓、寒江凝雪 ,惟有孤舟独钓 ,这在一片静谧中体现出了孤舟渔翁的孤独、寒寂。此诗被认为有“人境俱夺”之佳境。佛教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中 ,逐渐从诵经苦修中走出来 ,提出“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思想。

在佛教禅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影响下 ,唐诗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文载道、诗言志、词缘情”旨在言志言情的诗词其魅力在于“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妙境中。这种若有若无、言浅意浓的韵味 ,关键在于体味和悟 ,它与禅宗直指内心、不可言传的“悟”相通。因此 ,诗禅相通 ,诗为禅添文采 ,而禅为诗增境界 ,即“诗为禅客添花锦 ,禅为诗家切玉刀” 。

这类充满佛理的诗歌主要是对佛教和佛教徒的咏颂 ,或是对佛教禅理的直接传达。佛典“十二分教”中有两部分韵文 ,即“祗夜”和“伽陀”。“祗夜”又称“重颂”、“应颂”,是以韵散结合的方式直接叙述佛教教义的;“伽陀”又称“讽颂”或“孤起”,是以带韵的短文来宣讲佛理的。用诗歌来歌颂礼佛是古印度的传统。此二者在汉语中译为“偈”、“颂”或“偈颂”,多为佛经中的赞颂词 。佛教传入中国后,翻译时为便于诵读和理解 ,将它们按照中国诗歌的传统形式。主要形式是五言 ,也有四言、六言、七言翻译出来。但作为传道布教的工具 ,语言必然要求通俗易懂 ,受佛典内容与形式的限制 ,在翻译时做到字数整齐一致 ,就不能讲求严格的节奏、韵律 ,因此这些偈颂就成为类似于接近口语的通俗诗。这种通俗诗体影响了唐代的诗风 ,即中唐时通俗诗风“元和体”的流行。文人的情感、体验不仅具有了往昔不可比拟的充沛活力 ,而且在更高精神理想的投射下发生了质的转化与提升 ,从而更富有人性的光辉 ,也更具有文化的色彩。心灵世界的更新 ,为艺术在初唐获得全面发展奠定了健康的精神内蕴 ,说到底 ,“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 ,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 ,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 唐诗歌不仅一改往常的柔糜气息 ,变得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而且还走出宫廷台阁 ,表现出广阔的宇宙意识和弘深的历史意识 ,这些新变都为盛唐气象的到来做了良好扎实的铺垫。而且在宗教哲学观念的选择上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由。这种自觉自愿的能动选择 ,激活了文人心灵深处的情感 ,引发了他们丰富生存状态的渴望。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大致窥得佛教影响唐代诗人意识的嬗变之迹 ,以及此种影响在唐代诗歌理论与创作中所起的实际作用。联系王维、李白、王勃、柳宗元等人以寻觅中国古诗词中宗教色彩的历史渊源 ,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多文化的形成过程,从而体现了本民族文化通过外来文化影响,建立了丰富的中国思想文化宝库。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2 ]张海沙,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思乡的诗词范文4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堂;思想品德教材;二次开发;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据某课题组调查显示,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思想品德课的中学生占59.35%,为此我们学校也组织了一次调查,在回答为何不喜欢思想品德课的问题上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同学的答案是上课内容太枯燥乏味,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考试一套,生活一套,上课一套,行动时又是另一套。这个调查结果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就教材使用来说照本宣科,让课堂游离于学生的情感世界之外因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初中思品课的教材和我们思品老师的教材观。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的备课就是“吃透教材”,学生的学习就是掌握教材为目的的,教材代表着全部课程内容。我们的教材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由此带来理论体系的束缚和枯燥概念的记忆。教师为了顾及学科的系统性而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述理论体系和概念,这就大大削弱了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我们的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心灵和生活实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以教材为依托,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教材的“二次开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加工,它不仅是教学法上的调整和改造,而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实际教育情景的课程重构。

二、思想品德课教材“二次开发”的现实意义

1.“二次开发”是实施课程理念的诉求

在新课改以前,课程目标往往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认为教学即知识的传递,课程内容就是教材内容,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而新课下课程目标不仅仅是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已及在此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旧教材观中教材对教学、教师、学生的控制,淡忘教材的权威性和绝对性,注意发掘隐性教材,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学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呈现问题。因此我们要树立新的教材观,大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删减、增添和重构,并能积极地选择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二次开发”是提升专业水平的需求

新课程提倡教师利用教材创造性地教学,教师因此被赋予教材“二次开发的权利”。新课程要求教师学习钻研教材内容,熟悉教材编排模式,了解教材编排优缺点,并结合具体教育情景批判性、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从传统的教材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中施展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专业自主性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3.“二次开发”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

我们的思想品德教材是课程专家和学者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学科教学用书。因此教材资源的选择和组织具有很强的“普适性”特点,这种课程设计的“普适性”和不同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会形成一定的反差。选用教材的地区、学校、学生,因为所处的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势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教材与教学需求之间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所以为了弥补这种差距,教师就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弥补教材的内在缺陷,使之变成更符合本地学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初中思想品德德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

1.内在性地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也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它决定着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特征。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呈现方式受其思想性的制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这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任务。这个任务的实现有赖于每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这三维目标的达成。三维目标含糊不清,相互错位,无法实现课堂的预期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材目标不等于教学目标。

一位教师是这样上“感悟青春”这一教材内容的:教师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在“青春调色板“上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青春的色彩,并勾勒出自我的形象,然后又用了10多分钟让学生逐一讲解”色彩“所表达的含义及所寄托的理想。下课铃响了,匆忙中,教师给学生留下一道作业:“用你喜欢的颜色绘出十年后的你。”由于时间的大量流失,学生对“如何应对青春期间思想和行为的误区?”“如何坦然面对身体和心理的变化”知识能力目标和“从精神气质的角度全面认识青春的内涵,感受青春的美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没有实现。

这位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没有把握好三维目标,因此把一堂思品课上成了美术课。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引作用,使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有共同的指向。内在性地分析、解读教材,要结合课程标准,剖析教材各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挖掘教材中各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中所包含的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把思想品德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内在性地解读教材,还要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理解、把握知识点的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观点明确、逻辑严密。

九年级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的《构建和谐社会》一部分内容,从表面看,教材的内容跨度很大,从古代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社会到十七大报告的和谐社会,从西方的理想国到中国的和谐农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我就紧紧抓住和谐社会这条主线,从知识的角度了解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并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党和政府的热爱之情,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在经过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对和谐社会这个概念的理解很难把握,因此我在这堂课上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你说我说,我们一起来了解和谐社会:二是你说我画,我们一起来描绘和谐社会:三是你做我做,我们一起来构建和谐社会。三个环节紧紧围绕重点,思路清晰,学生积极参与,学得很轻松。

要二度处理教材首先要理解教材承载的课程目标。这是因为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结合教学实际,为更好的达成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材的二次处理。可见“内在性地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是实施教材二度处理的前期基础。

2.外在性地解读教材,制定教学策略

外在性地解读教材,制定教学策略主要指的是在内在性地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地域文化特点等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以及在内容和学生之间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课堂是带着知识去旅行,既然是旅行就要设计,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认识是不同的,不同的教学内容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并且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外在性的分析解读是一种超越教材文本的解读。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情况,把握学生的生活热点和问题,找准教材内容的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使思想品德教学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粤教版八年级上《理解与宽容》一课的教学中,教材中所给的情境教学资料是一个班干部热心班级事务被同学们误解的事,但经过与同学们的沟通,这种事在同学们影响不大,他们最烦恼的事是寝室的搞卫生。根据调查,我放弃了教材中的情境资料,改为一个题为《烦恼的早晨》的小品表演,主要内容如下:玲玲今天早晨碰到很多烦恼的事,昨天晚上寝室很多同学吃零食,地面很多垃圾,玲玲费了很大劲也没整理干净,被学生会扣了班级的分数,被班主任批评。玲玲越想越生气,心里暗暗打算,今天晚上也要大吃特吃零食,让其他人也尝尝搞卫生的滋味。根据小品让同学们为解决玲玲的烦恼出谋划策。由于情境资料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同学们在寝室生活中常见问题,也是长期困扰同学们的一个问题,同学们发言异常积极,连平时从不发言的同学也积极地发表意见,在讨论中,同学们逐渐了解到了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然后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同学们设计一段话以求得寝室同学理解共同搞好卫生的一段话。在活动中同学们互相合作,奉献了本小组精彩的富有个性的发言,在活动中同学们逐渐了解互相理解的重要性和理解他人的方法,实现了三维目标。这节课由于恰当把握了学生的生活热点,找准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非常富有成效。

综上所述,外在性地解读教材,制定教学策略其实就是在理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处理。教材中适合学生的保留,不适合学生实际的要替换。而后根据选择的素材和学生实际设计最为适合学生的呈现方式(教法)。

3.探究性地质疑教材,完善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教材是课程内容将德育学、社会学、人类学融为一体,是事实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的辩证统一,因而其教材文本必然是一个多面体、复合体,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具有潜在的多义性。同时,任何解读者都会以自己的主观世界去对待和理解教材文本。因此,解读理解思想品德教材不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行为,它必然是一种创造性的探究行为。探究性地分析解读教材,要求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审视教材,质疑教材,探究教材背景和教材文本精神与学生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动态关系,强调学生认识的过程性,强调学生理论的发展及对学生实践生活的指导意义。此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深刻把握教材,依据课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组教材、创新教材,挖掘课程资源,同时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

在教学《了解社会,自主自立》时,我在课前学情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调整了教学进程,根据课标,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创新补充,进行了弹性化处理,适时适地地对教材进行了“加法处理”:根据班里学生普遍追星的事实,大家对偶像崇拜都有现实的的体验,因此,我单独提炼了一个学习主题,即《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理性思考》。这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在活动中实现了《了解社会,自主自立》所承载的教学目标。

可见,探究性地质疑教材,完善教学内容既突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自主性,也契合实际的解决了学生的日常的思想问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达教育的基本任务,一举两得。

四、思想品德教材“二次开发”实践体会

1.“二次开发”教材教师要依据课标

思想品德教材的要必须确保课程标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忠于课程标准,这是思想品德教材二次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原则和评价等做出明确规定的纲领性教育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思想品德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思想政治课课本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因此,教材的分析、解读必须忠于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吃透其精神实质,弄清其各项规定。

2.“二次开发”教材教师要尊重教材

有些教师打着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二度开发”的旗号,对教材采取几乎全盘否定的态度,这是一种盲目自大、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对当前“用教材教”这一做法的任意曲解。比较科学、审慎的方法应是先“入”教材,再“出”教材。没有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也就不可能有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准确把握,留下的只是对教材的“背离”和“误读”。解读教材,我们不妨思考三个问题。首先是“教材中编写了什么”,意在熟悉教材的编写内容,尤其是跳出某一册教材的框框,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学段甚至于整个知识体系中审视,做到了然于胸。其次是“教材中为什么这样编写”,意在对教材的呈现方式及编写理念有一深入探寻。最后是“教材中这样编写对教学有什么启示”,教材的编写对教学的启示,不仅表现在一节课中,还表现在这一知识领域甚至整个数学教学中。这三个问题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层层推进,惟有以这般审慎的态度解读教材,并从教材“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重组、改造,才能真正做到超越教材,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用教材教”。

3.“二次开发”教材教师要提升素质

教师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是思想品德教材“二次开发”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教师是新课程开发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的信息与素材靠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填补,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我们要懂得: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升;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思想品德老师要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厚积薄发,达到品德培养和知识学习的完美结合。

4.“二次开发”教材教师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思想品德教材“二次开发”取得成功的生命潜力。思品课教学内容的最大特点是发展性、变化性大。社会对公民的道德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变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新的思想新的制度不断形成;中考热点变化趋向多端。这些都要求思品教师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在教材的“二次开发”中,要求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大胆采用新观点新材料,不断采用新方法,走进学生,使课程心灵化,把主体激活,把过程盘活,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要想真正的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树立“用教材去教”的观念,必须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或改组,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价值因素,体现出教材中所蕴含的新理念。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使其成为能“钓”起学生思考的“鱼”,从而使教师以教材为圆心,不断向外延伸,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形式的,不止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材。教材,在这里不仅仅是一条知识之“舟”,一座能力之“桥”, 也是一个心灵洗礼之“池”。

参考文献:

思乡的诗词范文5

众所周知,江西是禅宗五宗七派的共同发源地,禅宗文化已成为江西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因。宋代江西文学的空前繁荣,就与士大夫普遍流行的禅悦之风密切相关。不仅如此,禅宗的影响还渗透到了手工业领域,众多禅宗寺庙包围之中的江西吉州窑便是典型一例。宋代的江西,吉州境内禅宗寺庙最多,其中庐陵29座、泰和25座。

蕴涵禅理的桑叶

吉州窑瓷器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产品,恐怕非木叶盏莫属。木叶盏内外壁均施黑釉,按造型可分斗笠盏、束口弧壁盏和深腹盏三种。斗笠盏腹壁斜直、口径略大,观叶楼和杨永德伉俪有此类收藏;束口弧壁盏腹壁较深、口径略小,观叶楼藏木叶盏和江西上饶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赵氏墓出土木叶盏,即属此类;深腹盏是吉州窑最为流行的器型,观叶楼即有此类收藏。

木叶盏按装饰可分三叶盏和单叶盏两类。日本私人藏吉州窑瓷器中有一件特殊的三叶盏,其盏心木叶旁,竟装饰一条栩栩如生的蚕。盏中木叶边缘有锯齿,木叶一侧有明显裂痕,具典型幼树桑叶特征。类似的盏,瑞士Baur艺术馆和美国芝加哥美术馆也有收藏。

吉州窑单叶盏,木叶的形态或舒展、或卷曲、或折叠,极尽变化之能事。关于木叶之种类,学界主要有桑叶和菩提叶两种观点。菩提树与桑树虽同属桑科,两者叶片形状亦较为接近,但菩提叶细长似尾的叶端及光滑的叶边缘与桑叶显著不同。菩提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云南等地,江西并不适宜其生长。而吉州窑所在地江西,南宋时为盛产蚕桑之地。另据仿烧吉州窑瓷器经验丰富的廖光荣先生相告,经过他的多次试烧证实,只有桑叶才能烧出南宋吉州窑木叶特有的米黄色和清晰叶脉,这应与桑叶中富合锌、铁、铜、锰、钙等微量元素有关。由上可知,吉州窑木叶盏之木叶,应属桑叶无疑。

至于为何吉州窑制作木叶盏采用桑叶,南宋诗人陈与义“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的诗句提供了找出最终答案的线索。众所周知,吉州窑盏的主要功能是饮茶。从唐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始,饮茶遂被纳入佛门清规,并逐渐形成一套庄重的寺院茶礼。唐末五代,“饭后三碗茶”已成为吉州禅寺普遍流行的“和尚家风”。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二载僧人问吉州资福如宝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日:“饭后三碗茶。”茶与禅的关系已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至南宋时,禅茶在整个社会的渗透与普及极大地提高了禅茶文化的美学境界,茶器美学品格的提升也不例外,吉州窑桑叶盏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而“能通禅”的桑叶盏的设计,或有可能就是禅僧或参禅的士人所为。永和镇吉州窑即处于诸多禅寺包围之中,本觉寺更与窑场完全融为一体。此外,窑址中还发现“本觉”“慧”“太平”“弟子蒋子通”等寺院定烧的标本。由此可知,吉州窑工与禅寺交往甚密,其瓷业生产极易受到禅僧需求和审美的影响。当然,充满禅趣的桑叶盏的烧制,最终离不开窑工的反复实践才能成功。

不过,从吉州窑三叶盏与晚唐五代漏花木叶纹枕风格相似的情况,也不排除其同时受了唐代木叶装饰的启发。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吉州窑单叶盏装饰的多为枯死、残破的桑叶。这种装饰于静穆漆黑釉面上的残叶,不仅其装饰意境极富禅趣,而且与著名的禅宗公案——“体露金风”所蕴涵的禅理也颇为相合。公案载,有僧问云门禅师:“树凋叶落时如何?”云门曰:“体露金风”(《五灯会元》卷十五)。本则公案借“树凋叶落”,暗喻妄念、烦恼已断的清纯心境。而“体露金风”,则好比历经苦行的禅者,在脱却身心的一切烦恼妄想之后,进入真空无我的“身心脱落”之境。由此看来,吉州窑盏上看似残破的桑叶,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禅理。宋白杨法顺禅师“金风体露复何言?大道从来绝变迁。一叶飘空天似水,临川人唤渡头船”一诗,给了本则公案一个绝佳的注解。其中“一叶飘空天似水”一句,颇能契合吉州窑桑叶盏盛满茶水后倒映天空给人的视觉感受。

花中禅友——葡萄

吉州窑瓷器中,有一类人们习称的剪纸漏花梅花纹盏。此类盏外壁多施黑釉,造型分斗笠盏和弧壁盏两种。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杨永德伉俪均有此类收藏。刘新园先生认为,此类盏中所谓“梅花”,实为花中禅友——蘑葡(卜)。蘑葡,原产印度,释迦牟尼成道时,其背后即有此花。宋人所称之蘑葡,已非印度所产,而是中国化的蘑葡,又称栀子花,花瓣六出,与五瓣梅花明显不同。吉州窑蘑葡装饰尚有海外所见梅瓶、罐等器类。

类似吉州窑盏的蘑葡装饰,最早见于唐代缬染印花绢上。新疆阿斯塔纳墓葬中至少见有两种类型的缬染蘑葡绢。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南宋《大傩图》中人物衣饰上也有蘑葡图案。

唐宋以来蘑葡纹的流行,均与禅宗的影响有关。从唐王维《六祖慧能禅师碑铭》“林是旃檀,更无杂树。花惟蘑卜,不嗅余香”可知,蘑葡在禅林中的地位之高。南宋王十朋(1112~1171年)《蘑萄》“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一诗,更将其直呼为“禅友”。南宋诗人董嗣果《栀子花》中又有“芳林园里谁曾赏,蘑卜坊中自可禅。明艳倚娇攒六出,净香乘烈袅孤妍”之句,诗中不仅点明栀子花即“明艳倚娇攒六出”的蘑葡,而且同样可看出蘑葡与禅的密切关系。尤其重要的是,与吉州窑隔江相望的净居寺及“禅林清规”发祥地百丈寺,均出土了蘑葡盏残片。据刘新园先生相告,净居寺出土的蘑葡纹盏由寺中严首和尚提供。百丈寺与蘑葡纹盏残片伴出的瓷片中有墨书“众寮”,可知出土瓷片之地为“众僧依止之寮舍也”。这些都是禅宗文化影响吉州窑瓷器生产的重要证据。

思乡的诗词范文6

2、高兴。令人感到快乐的,愉快的,是内心的一种表达;

3、开心。指心情舒畅,快乐;

4、愉快。欢欣快乐;

5、愉悦。指欢乐,喜悦,身心放松;

6、快乐。从内心由内到外感受到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比喻非常开心、非常高兴;

7、欢喜。指欢乐心喜;

8、兴奋。奋起激动;

9、喜悦。非常愉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