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1课读后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学第1课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学第1课读后感

开学第1课读后感范文1

一、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论,改变观念,提高教科研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培养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为进一步将理论学习和教科研实践融为一体,我校充分发挥校长室、教科室的指导作用和服务功能,以读书、教师培训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1)读书。我校开展“研读教育名著,与专家对话”的读书活动。充分结合县镇的读书活动,以“第五届读书峰会”为契机,共同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同时在阅读好的数目时能够及时交流心得体会。组织教师将读书所得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写出读书论文、心得、读后感等,并积极向报刊投稿。

我校积极发挥教研组长组织成员广泛阅读理论书籍,吸取营养。每个教研组有固定的理论学习时间。获奖情况统计如下:

2009年西沿小学教育教学读书获奖或发表统计

 

(2)教师培训

为增强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通过积极组织教师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业务水平,本学期我们根据县、镇教科室的安排,认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和听课活动,外出听课后,我们要求外出的教师认真写一份听课心得或上一节移植课,并组织教师学习讨论。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本学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上完每一节课都要及时的思考,把本节课情况做一个总结。及时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环节进行反复推敲。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把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及时记录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思考解决方法。以年级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充分让教科研活动能够有效地辅助我们的教学,同时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本学期,在教师的博客整理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地总结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案例,以及教学随笔,使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我校四十五岁以下的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相互督促和激励,采取“互助学习,相互提高”的学习形式,使我校的读书及科研氛围得到了加强,教师的行为素养有了极大的提升。

三、在上学期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继续落实教学常规。我们克服师资不足的困难,采有专兼结合的办法,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坚持常规月查和通报制度,定期组织“五查”,即查所开学科的教学各环节是否落实,查学生课业负担是否减轻,查教师听评课是否参加,查教研活动是否开展,查教师的教后体会和小结是否撰写,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2、活动课的开设,培养了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以落实活动课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把活动课列入教师工作量,千方百计解决场地、器材和师资等困难,保证活动课做到有教师、有设施、有计划、有检查、有记载、有总结。我校根据学生爱好,成立了书画、电脑、习作、英语、数学、体育兴趣小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使一大批特长生成长起来。

3、充分发挥校教研组的作用。根据教研组制定的学期计划和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及时调整适合现实的活动,使学生的成长伴随着老师的成长而成长,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理念。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教研室深入不够,特别是对一部分教研组长指导不到位,导致一部分教研组教研活动实效性不强,没有长远规划,无针对性,从而不利于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下一步打算

针对教科研存在的问题,我校今后工作将进一步立足于课堂教学,本学期打算申报两个课题,将课题的“立足点”与学校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同步;将教研的“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教研的“切入点”放在挖掘学生的潜力上。教科室紧密与教导处工作配合,重视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监管、检查与考核。每次活动的出缺勤点名记录等。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汉王镇西沿小学    教科室 共2页,当前第1页1

开学第1课读后感范文2

恍惚间,八年级的上学期已经结束,这学期的学习和教学工作即将结束,2011年新年的钟声已经淡去。这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也是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刻,回望过去的半个学期,有诸多感受流至笔尖。

主要工作回顾:九月份以来我们进入新校区开始八年级学习生活,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无论是从学校的一日常规到班级课堂纪律,从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到学生身心成长,我们八(3)都作出了优异成绩。本学期我们全班六十四位同学在十一位老师和班主任我的引导下,快乐的学习,健康地成长。开学伊始,我们召开第一次主题为《再见,七年级》班会,这次班会上我们总结过去,继往开来,对七年级的生活和学习进行全面总结,邀请了叶蕊,张陈,孔维维等同学发表自己的进步感言,接着我们有召开了第二次主题班会,即《班级文化建设大讨论》,这次主题班会布置时间长,全体同学准备充分,每人都写一份读后感,班会的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利用这次班会我们对全班同学进行自信,自律,自强,创新教育,对学生进行了立志和励志教育,刘一鸣、杨仪帆、黄绿青、孔维维和金蔚然的报告精彩无限,刘陈宇宁的感想慷慨激昂,朱智超的发言引经据典,高秋男的发言感人深受,还有房祉骜,吴婷,黄绿青等同学的发言同样很有意义。第三次主题班会是《犯错了,怎么办?——老师我想对你说》。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这对我们教师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实施教育惩戒有很大的好处。学期中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让学生时刻关注交通安全,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另外,专门召开《纪念七十三周年》主题班会,激发孩子们不忘国耻,爱国爱家,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本学期我们组织参加了学校的秋季运动会,虽然体育成绩没有收获佳绩,但是获得了道德风尚奖。我们的道德风尚奖是货真价实的,因为我们班级的班干和团员同学进行了三天的义务劳动,通过这次运动会,我们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任劳任怨、不怕吃苦的精神,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友谊第一的运动精神。这次运动会上,我们班的刘陈宇宁同学,吴蓉蓉同学还有高倩同学表现最佳,为班级获得宝贵的几分和难得的荣誉。他们是我们班级这次运动会上的功臣,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本学期我们班级开展了感恩父母的阅读活动,为下学期的主题班会《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做好准备。在这次阅读过程中,全班同学积极响应,热情高涨,全班大部分同学都走上讲台,无论成绩好坏,表现怎样,金蔚然同学安排的很好,像戴志鹏,陈凯,朱靖峰等平时不喜欢发言的同学纷纷走上讲台,记忆深刻的是陆雨婷同学,鲁艺同学,高秋男,董雨轩等同学,他们选取的材料十分感人,有几次我感到教室里的空气几乎要凝固了,甚至我感到有的同学要流泪了。(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尤其董雨轩同学朗读的那个有关父亲的故事,他的孩子被学校开除了,父亲为了儿子甚至给政教主任下跪。他读着读着几乎要哽咽。可伶天下父母心啊!孩子们都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教育的目的达到!

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基本满意,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年级前十名,给我的下学期工作留下更多的期待,后半学期的工作我更加侧重对前面的学生进行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和恒心和毅力。给她们打气鼓劲同时也们不放弃后面的同学,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和竞争意识,同时也为他们营造危机感。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家长会感觉不错,可以说很圆满。每一个家长都很认真,没有缺席的,内容很丰富,让家长观看我们主题班会的视屏,家长发言,学生发言,教师发言以及我主题发言。

一日常规方面,本学期我班同学表现尤其突出,小红旗几乎没有倒下,只有一次第五名,说明我们班级的学生行为习惯非常好,尤其劳动委员工作出色,张陈,唐逍艺和杨洋三个同学工作认真负责。无论检查不检查一个样,学生们值日都很负责任,卫生区总是得到看护自行车人员的赞扬。我们七年级的习惯教育是很成功的。国庆节黑板报评选方面,第一次是全校第二,9.9分,第二次元旦节黑板报评选是第8名,都是很骄人的成绩。

参与学校活动方面,我们八(3)班也做出不少成绩。金蔚然和刘陈宇宁同学参加了合肥广玉兰杯经典古诗文朗诵比赛,我校获得初中组一等奖,合肥市总体第三名,我们班级同学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期即将结束我们班级做了八(3)班艺术展的展板。积极参与学校绿色校园评选,义务活动到和平广场捡垃圾,部分同学到参加瑶海区运动会的彩旗方正。鲁艺同学参加科技创新论文大赛,他们的工作为文明班级评选赢得加分项。还有多位孩子获得地球小博士论文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

主要成绩汇总:本学期班级学习生活,德育工作开展顺利,我们八(3)班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再次获得文明班级,同时,我辅导的学困生峰同学也获得了优秀辅导奖,我班本学期的一日常规分数在年级前几名(暂时没有公布)。期中考试综合排名全校同类班级第二名,两名孩子参加合肥市经典诵读获得合肥市第二名,七名孩子获得地球小博士论文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圆满召开家长会,协助孩子们举行了元旦联欢会,支持瑶海区运动会,在校园里布置八(3)班艺术展版,黑板报,大扫除得到良好成绩,本人参加合肥市支持皖北教育班主任送课到霍邱活动。由于七年级英语考试我们的两个八年级英语成绩均为前三名,班级工作走在前列,获得助教资金奖1000元,给学生买糖奖励,并且买一台CD机用与教学,给学生播放音乐,丰富孩子学习生活,尤其让孩子们听到华尔兹,教授孩子们两首英文歌曲。同时我自费奖励班级进步最为突出的两个孩子以及家长几张电影票,这一学期还给孩子们播放电影《东京审判》,召开5次主题班会,学习感恩美文约65篇,孩子们普遍得到教育。

主要教育感悟:

1.教育是一种修炼的艺术,一种享受的艺术,一种等待的慢艺术。

2.教师的工作需要细心的思考,精心的准备,爱心的呵护,真心的播种,开心的收获。

开学第1课读后感范文3

“深度学习”原是智能领域的一个概念,“深度学习”带来了机器学习的新浪潮,推动了“大数据+深度模型”时代的来临和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的大踏步前进。近年来,“深度学习”业已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领域。

“深度”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指“(工作、认识)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或“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学习”,是指通过多步学习、多水平分析或深度加工来获取新的内容或技能,它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刨根问底、自我反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而有效改变学生原有的浅表学习或浅表思维的习惯。由此可见,深度学习是信息加工、思维激活、体验强化、领悟深入的综合性学习;是把学习的原始信息不断优质化,转化为每个学生头脑中的“个人化”的东西的一种学习;是一种统整性的、触及心灵的学习。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指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引导学生通过意义学习与深度加工批判性地学习数学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又通过深度反省把数学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数学学习层次,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进而去适应数学新情境、探究数学新问题、生成数学新能力的综合学习。

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转识成智,努力实现从“教学生一课”到“教学生一生”的转变,通过“问题导学三部曲”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诀窍,又通过读学、探学、玩学、写学四种“深度学习”方式途径(简称“四学”),努力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融入血脉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维建模、数学实践探究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等“学科核心素养”。

(一)问题导学“三部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我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提炼,觉得“问题导学”是一个突破口。“问题导学”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通过“问题串”“问题链”引领学生走向“自我探索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学者均十分重视“问题学习”“问题教学”。“问题导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优良思维品质,很好地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新常态”。

所谓“问题导学”,就是以一个或一串问题引导、促进学生学习。它以“问题”为抓手,以“思维”为核心,以教师“引导”为主线,以学生“问学”为主体,将学习探究之成功感、学习过程之生长性与数学思想渗透性融为一体。

在这样的“深度学习”中,我教给学生学好数学的三句话,即“质疑问难勤探究、举一反三找规律、回顾反思常总结”,也即“问题导学三部曲”。

所谓“质疑问难勤探究”,就是“静下来,想一想我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并勤于思考与探究它”。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疑难问题”才是驱动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的关键。正如鲍波尔所说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

所谓“举一反三找规律”,就是“慢下来,通过举例子找到数学内在的规律,然后运用规律解决新问题”。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这里,不是让教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规律是什么?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课堂上所要阐明的概括、结论、规律性,本来就是从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应当使这些事物、事实和现象成为学生独立研究的对象。……独立研究的对象,可以包括图画、草图、示意图、进度表、模型、活的语言事实(词、句)等。教师的技巧就在于,不要把这些东西以现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而是作为一项脑力劳动任务让他们去解决。”

所谓“回顾反思常总结”,就是“停下来,回顾、反思学习过程,总结方法与规律并写下来”。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学习中“回顾反思常总结”,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就像登山或走路需要停下来休息调整一样,我们的问题探究也需要回顾反思、经常总结,这是一个自省的过程。用心理学的术语讲,是“元认知”,即对“认知过程本身的认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这一点非常必要,通过对学习探究疑难问题过程的回顾与总结,让学习者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再检验与再确认。它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更高效地学习。

质疑探究找寻规律回顾反思再质疑探究找寻规律再回顾反思……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了基本知识和技能,也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领悟到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进而还可以把这种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辐射到其他学科中,延续到中学及至更高段的学习过程中去,最终让孩子受益终生。

(二)“深度学习”的四个有效的方式与途径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我们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转识成智,实现从“教学生一课”到“教学生一生”的转变,通过 “四学”,努力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最关键的、最重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有责任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究能力等。具体如下:

1.读学

读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读数学书,读数学课外书。在读书中学习数学。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阶段要读450本推荐读物,以构成学生学习的一个“巩固的大后方”,形成广泛的“智力背景”。他说:“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数学学习也不例外,我一直认为,把学习和阅读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才是最好的数学教育。

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买数学课外书,多读数学课外书,让他们喜欢数学课外读物。要通过“数学童书”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进而为他们的数学童年抹上亮丽的色彩。

首先,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教师要先做出榜样。养成读书习惯就像刷牙洗脸一样,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培养。与其天天反复跟他们讲道理,还不如教师自己坚持阅读,做出榜样,这样就促使他们逐渐养成了习惯。读书也是一样。所以,我跟同学们讲自己小时候读数学课外书的故事,引发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的兴趣。从小时候到现在做老师,我对数学课外读物情有独钟,我总是利用节假日,经常到书店选书、买书;现在有了网络,我更是亚马逊、当当网的常客。我的数学课外书从80年代积累到现在(当时一本书有的只要几角钱),足足有200多本,我还在班上“晒出”我收藏的一些数学童书。学生模仿力强,经常看到数学老师看数学课外书,一定会以为这肯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渐渐地,他们也爱上阅读数学课外书了。

其次,采用多种奖励举措,确保学生读书热情不减。现在各种渠道的诱惑太多,孩子读书热情的保持是一个需要下功夫去做的方面。为此,除了上面的编写小报、委任编辑或主编等举措外,我还奖励他们中认真的人去凉亭下读书,并拍下他们美好的姿态;给家长发“奖励购书通知单”(因为××原因,可以奖励买书××元,有权自行选择购买数学课外读物的种类,家长只能建议,不能干涉,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意识);鼓励学生写数学课外书的“读后感”,并在班级小报上发表,还发给“稿费券”,可以兑换免做作业、免做单元检测甚至免于参加期末考试等奖励。一系列的举措,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肯定,学生们读书热情高涨,班级中课余时间吵吵闹闹的人少了,静静看书的人多了;家庭中,“坐拥书城不读书”的现象也在逐步消失了。

午间,奖励孩子在凉亭下读数学课外书

最后,读书需要策略引领,才能让他们走向“深度数学阅读”。除了沿用我的小学数学老师运用的“说一半,留一半”的策略外,我还注意引导他们在书上做记号,这也是我从一本名为《深度学习的七种有力策略》的书中学到的。

我对学生们说:阅读数学课外书时,在每页的空白处画下或写下它们,用以解释你对阅读内容的想法。以下是我推荐的符号,你还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符号,没有对错,只要对你自己有益就行。我推荐的符号是:

《深度学习的七种有力策略》书中这样说:当你阅读时随心使用这些文本记录符号,即启动了阅读的“元认知”,已经开始考虑“深度加工”,开始考虑发生更深层的联系,只有这样,更为复杂的学习才会产生。总之,你标记得越多,学到的也越多。我在课堂上用通俗的话语,配以板书给学生们讲这些,他们觉得“在标记中学习”,确实很有效。

2.探学

当今课程改革的中心应该是改变学习方式,而其核心是探究学习。探究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众所周知,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唯有具有这种问题情境,对学生才能有强大的吸引力,面对学习需要才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首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中,每隔一段不长的时间,我总会发一张表格,收集每个学生最近思考并记下的数学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提问能力大大增强。如我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们开学以来提的数学问题:我们刚刚学习了升和毫升,有没有比升大、比毫升小的容量单位呢?它们叫什么名字呢?我家的汽车装满一箱油,可以开几天呢?无数个有多大?无数个里面有几个1000呢?数学为什么叫数学,不叫其他名字呢?什么是数学?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呢?……你看孩子提出的问题有的跟新学知识相关,有的已经有“数学哲学”的意味了,因为他们已经在思考关于“什么是数学”的本源问题。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提问题,更不能一“提”了之,我们要不断追求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与持续探索,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和解释。

其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就是认知平衡状态不断被打破的过程。教师必须把握住“点燃”点和导火处,让学生在“探学”中不断认识自己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探索活动,达到新的、更高的平衡,进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的学习中,我要求通过折纸来完成对分数的认识,学生很快就通过对折、对折、再对折、再对折的方法,认识了1/2、1/4、1/8、1/16……由于这样的折纸很有规律,没有难倒大家,而且有的学生由此推断说:我能折出1/32、1/64,等等。为了激发学生挑战新高度,我试着问学生:谁能用一张A4大小的折纸折出1/12呢?同学们一下子感到遇到障碍了!但他们开始静下心来、边操作边慢慢地思索起来……

不一会儿,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折法。开始以为只有两种,渐渐地发现,好像是四种,最终通过把12分解成两个相乘的因数,发现原来有6种折法,即6×2,2×6;12×1,1×12;4×3,3×4。(图示如下)

把A4纸大小的长方形折出1/12,最大的难度在于必须有一次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三份,这需要打破原有“对折”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但是,由于有前面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平衡的打破,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于是探究潜能也被大大挖掘了出来。

3.玩学

所谓玩学,就是利用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对数学不再畏难,学得有滋有味。

不少人玩过魔方,一定曾被它的“魔力”所吸引。这个由匈牙利建筑学教授鲁毕克设计的小玩意儿,为什么能风靡全球,令众多人如痴如狂呢?原因就在于它有几千亿亿种不同的变化,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能够不断刺激人们去把玩。虽然能获得小小的成功,但想获得最完善的结局,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又因为其解法是没有穷尽的,带有极强的挑战性,因而这种努力人们都是愿意付出的,最后也就百玩不厌了。其实,数学教学就应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应该是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的。

现行的数学教育,轻慢了学生学习的生活状态,总是以正统甚至霸权的书本知识来“俘获”学生,将学生的愉悦感“悬置”起来。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必须有些类似魔方的“东西”,通过教师“游戏地教”,让学生“玩耍地学”。试想,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的东西感到“疑惑”“好奇”“惊讶”甚至“兴奋”,我们还用担心他们学不好数学吗?

于是,数学活动课上,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数学故事,故事中藏着一道富有挑战性的思维游戏题――

大花猫是捕鼠能手,一天共抓到了好多只老鼠。这天,它在吃老鼠以前,先叫老鼠列成固定的一队报数,第一批吃掉报单数的;剩下的老鼠重新报数,在第二批中,花猫仍吃掉报单数的;第三批也是如此 …… 最后剩下的一只老鼠可以被保留着,不再吃它,而与第二天抓到的老鼠一起,继续按照上面的吃法去吃。

后来,发生了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大花猫发现,一连好几天,最后被留下的总是一只机灵的小白鼠。

大花猫就问小白鼠:“你想了什么办法,能每天都留下呢?”

小白鼠说:“尊敬的大花猫先生,每天排队前我都先数一数你这一天抓到了多少只老鼠,然后,我站在一个相应的位置,就可以留下来了……”

大花猫听了小白鼠的详细回答,很感叹地说:“没想到,害人的老鼠里居然也有你这样聪明的小白鼠呀!”

小白鼠行了一个礼,恭敬地说:“尊敬的大花猫先生,不瞒您说,我并不是害人的老鼠,我是从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溜出来玩的,您放我回去,好吗?”

大花猫高兴地放它回去了,临别的时候,大花猫还感谢小白鼠给它上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呢!

故事讲完了,我问同学们:“如果你是那只机灵的小白鼠,你该怎样确定自己排在几号位置呢?”

一位同学说:“因为不知道大花猫每天到底抓了多少只老鼠。我们不妨从较少的只数开始想起,这样比较容易些。”这个同学的建议不错,于是我们一起研究起来。

当抓了5只老鼠时: ,同学们在本子上画了画,最后发现排在第4号位置,就会被留下来。

当抓了10只老鼠时: ,又该是怎么样呢?我让同学们再去研究。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男生急切地告诉我:“老师,我知道啦!小白鼠排在第8号位置,就不会被吃掉。”其他同学也通过自己的操作,同意这个小男生的观点。

那么更多的只数时,又会是怎么样呢?比如当大花猫抓到的是20只、30只老鼠时,聪明的小白鼠又是站在几号位置呢?因为时间关系,课堂上没有来得及完成,我让同学们回家继续想这个有趣的问题。

真没有想到,第二天早上,班上最不爱做数学作业的小王,竟然第一个上办公室来找我,兴奋地跟我说:“我做出来了,20只老鼠时,我发现小白鼠排在第16号,就不会被吃掉……你看,这是我画的图。”说着,拿出自己画在草稿本上的图示给我。我一看,画得密密麻麻的,通过询问才知道,他在第一批吃掉的老鼠(圆圈)上面画的是一条杠,在第二批吃掉的老鼠(圆圈)上画的是两条杠,依此类推,再画出三条杠、四条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临上课前,我来到教室,又有更多的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我分享,我真的很开心,看到同学们欣喜的笑容,我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之后,当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味时,我总会及时抛给学生们好玩的数学思维游戏,激发他们动手动脑,于是,学生的学习潜能一次又一次被激发。现在,我已经积累了这样的数学思维游戏近百个。

4.写学

所谓写学,就是以写助学,以写促学。深度学习的最大诀窍是什么?不停地写。“写学”与数学新课标强调的“回顾反思”相对应,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多进行学结与反思并写下来,这其实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元认知能力”。

首先,每天写“学思日记”,提升反省能力。数学要不要记课堂笔记?我认为是要的!但是,光记不思还不行,于是我改变原有的教学环节,把课堂总结时的提问“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改成不是让学生“说”,而是让学生“写”,即让学生静下心来想一想,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总结、收获、疑问,等等。每天回家,学生不仅要做作业,还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回顾一天的学习状况,针对自己的疑难、问题与错题进行分析与反思、回顾与总结。我从学生三年级开始就要求他们这样做,收效还是很明显的。

其次,教学生学画“思维导图”,引导视觉化的深度学习。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思维导图通常从一个主要的概念开始,随着个人思维的延伸,向周围发散为一个树状的结构,能同时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利于学习者发散思维的形成,根据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能较快地理清思维的整个过程。通过实践才知道,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不是很难的事情,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能熟练地掌握,促进学习与理解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