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1
惭愧地说,在伟棠写的这么多作品里,我只能背出那首最著名的《一九二七年春,帕斯捷尔纳克致茨维塔耶娃》其中的一小段:“大雪落在/我锈迹斑斑的气管和肺叶上/说吧:今夜,我的嗓音是一列被截停的火车/你的名字是俄罗斯漫长的国境线。”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喜欢听他谈论诗歌。
傍晚的上海,伟棠拉着我从浦东杀到浦西,来到淮海中路的康绥公寓,我们寻找一家刚刚从广州开过来的二手书店。在这栋民国时期的建筑里,我们按照甲乙丙丁的门牌号摸索着,终于找到了这家名为Mephisto的二楼小书店。书店老板是伟棠的好友,大家坐下来寒暄,我则好奇地研究起书架上的书。在一排靠墙而立的铁书架上,摆放了大量的文史哲旧书,还有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外国诗歌和戏剧的译著,那是一个吟诗唱歌的年代。中间还夹杂着不少马恩选集及左派思想家的著作,以及一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内部资料。书架边上的地上,则摆放了一个弹药木箱,里面堆着多种旧期刊和早期的少数民族调研报告。靠窗的地方还矗立着一个大书柜,摆放着书店老板自己收藏的珍贵旧书,不对外售卖。打开其中一本黄灿然签名的小书,扉页上写道:“总得有人在黑夜里听巴赫和/总得有人迎接黎明迎接晨光。”
很多优秀的好书,其实都隐藏在过去,需要有发现的眼光和耐心的时间才能寻找到。我们从Mephisto抱着一袋子旧书出来,伟棠提议再去绍兴路,那里有一家专门售卖诗集的书店。
书店隐藏在绍兴路上一个不起眼的家庭小院子里,对面就是在上海大名鼎鼎的汉源书店。店名叫开闭开,不大的空间里堆满了中国现代以来出版的一切与诗歌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很多都是品相较好的二手书,也有独立诗人出版的签名书在寄卖。原来我也孤陋寡闻,这家最早开在大光明影院历史长廊的诗歌主题书店,一直是上海诗歌爱好者的精神花园,后来却因为不可抗拒的因素不得不关门结束营业。这次在绍兴路重开,象征着要让诗歌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伟棠和开闭开的老板开始热烈的交谈,讨论诗人和他们的作品,讨论中国现代诗波折的命运。诗歌重归公众视野,传播着、渗透着、启迪着,可是诗真的有用吗?诗人又有什么用?
伟棠说,在这个功利社会里,一切东西我们都会问它有什么用,它能给我多少钱,它能让我赚到什么。诗当然是没用的,正是因为它没用,它才稀罕,反而变成了我们真正在里面获得自由的一个途径或者一个空间。
然而现实的吊诡,却是诗越来越有用。诗不再是抽象,而是具象成为了各种带有明确目的的工具产品。在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诗》一书的序言里,北岛就说,他因为被老师布置给儿子兜兜阅读的一首名叫《假如我是一支粉笔》的诗歌所震惊,所以才决定编纂一本陪伴孩子成长的诗集,让孩子继续保有童心和想象力。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假如我是粉笔/我会很乐意牺牲自己/让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让同学在黑板上画画/我不需要你们保护/但求你们不要让我粉身碎骨。”在此意义上,诗歌不再是美的映射,而转变成了一种价值观的灌输,强调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行动导向,而忽略了个体的自在和活力。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2
关键词: 李镇西老师 《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陶行知先生有句关于教学方法的名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1]李镇西老师在《再别康桥》这堂课中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李镇西老师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是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和他与学生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他的课带有他鲜明的个性特色。[2]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他没有把诗歌当作文章来分析,而是充分地注重诵读,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最后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来拓宽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的兴趣。
李镇西老师不是课堂结论的“惟一终结者”,而是引导者。他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走进课文的“钥匙”。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可以分为三步:品读、体悟、拓展,但“品读”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并且三个步骤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
第一步:“品读”。
首先,李老师通过简单介绍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导入课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全文。但是学生还没读几句就被李老师打断了,他的理由是学生朗读的语气与诗歌本身的风格不符,于是介绍了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的相关背景,并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李老师通过介绍和朗读感染学生,提出要用温柔眷念的情感朗读《再别康桥》,并在此基础上范读,让学生感受他所理解的诗歌的风格和情感。
李老师自己范读后让学生又读了三遍,抓住文本中的情感信息。第一遍,要求学生齐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第二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朗读;第三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好记录,记录停顿、重音等。仔细分析李老师对学生三次朗读的不同要求,会发现其实都是让学生通过品味和朗读走进文本,为“体悟”打基础。
然后,李老师先请一位学生朗读,那个学生的音色很美,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很富有感染力。李老师在肯定她的朗读的同时指出了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读音错误,不留痕迹地完成字词正音的环节。李老师又让另一位学生朗读诗歌,抓住她声音的低沉,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强调了诗歌所表达的依依不舍的感情。紧接着,李老师又让前一位朗读的学生谈谈她朗读的时候的情感处理。这种无形之中的对比和品味是李老师从“品读”到“体悟”的转折点。
李老师在两位女生朗读完后本想请一位男生朗读诗歌,让学生体会男女声朗读的不同之处,但没有人举手,李老师并没有“点兵点将”,而是以开玩笑的口吻“点”自己以学生的身份朗读。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在李老师的课堂上都是学生自愿举手朗读和发言,并把对学生朗读及回答的效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体会、促进、提高;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了反思、批判和调整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课堂追求,他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带领学生寻找进入知识宝库的“钥匙”,不愧被钱梦龙先生称赞为“一个心里真正装着学生的李镇西”。[3]
第二步:“体悟”。
李老师在教学中,很强调从“品读”到“体悟”。“品读”是“体悟”的基础,“体悟”是“品读”的思索。《再别康桥》很美,但这美是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体会到的,而学生对朗读效果的把握,又涉及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感悟。李老师以此切入,让学生理解了全诗。所以“体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过“品读”的形式完成的。
李老师让学生客观地评价他和两位女生的“朗读大赛”,由此作为“体悟”的开端。然后让获得“朗读大赛冠军”的女生作朗诵指导,引导全班学生一段一段地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从“品读”到“体悟”的升华。
通过确定第一节中的“轻轻地”作基调;第二节中的“金”“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荡漾”等词句的朗读语气;第三节中的“油油的”的停顿;第四节中的“天上的虹”的朗读声调;第五节要通过“轻读―昂扬―豪迈”的语气变化朗读出明朗的风格;第六节中的要在轻读中体现出一种愁肠百转的感叹;第七节要怀着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慢读。时而模仿、时而点拨、时而范读、时而评价,以“品读”的形式实现“体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体验和感悟诗歌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然后全班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再别康桥》的感觉,说说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有的学生提出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结构形式非常相似;有的学生提出诗歌中出现的“金柳”、“夕阳”、“云彩”、“水草”等是带有感彩的意象组成意境;有的学生提出徐志摩写的诗歌感觉比较细腻;有的学生对“虹”、“清泉”、“揉碎”、“水草”、“放歌”等表达出来的情感提出疑问;李老师也指出“水”、“彩”、“娘”、“漾”、“摇”、“草”等字的押韵,甚至“溯”和“歌”用徐志摩的家乡话也能读出押韵……
通过朗读、感受、提问、讨论、评价等形式,李老师把“体悟”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过程”中享受到思维的碰撞和感悟的乐趣,自然而然地“体悟”出《再别康桥》的意象美、意境美、音韵美。
第三步:“拓展”。
李镇西老师在这堂课中的拓展是贯穿始终的。李老师通过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相关课外资源,注重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品读”和“体悟”的过程中,最终找到那把“钥匙”。
实际上李老师在“品读”过程中就朗读了徐志摩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必要的背景铺垫;在“体悟”过程中李老师通过学生发言引出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还联想到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让学生感受到徐志摩诗歌感情细腻的风格;联想到流沙河的《那就是一只蟋蟀》印证诗歌可以用作者的家乡话押韵;以及对比《沁园春・长沙》、《赞美》和《再别康桥》在朗读气势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听、读并相互对比,感受《再别康桥》的独特魅力。
最后又让学生朗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和诗歌展现的意境,同时还联系其他类似的诗人,拓宽学生的视野。
看完这个课例,我进一步感受到“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感到要上好一堂诗歌鉴赏课,除了自己的情感储备要充分以外,还要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参考文献: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3
关键词:巧于设计;适当点拨;合理拓展;尊重解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69-2
一、巧于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握诗意
一位老师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时,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步骤,朗读、释题、了解作者、理解句意、体会感情,然后按部就班引领学生亦步亦趋学习。很多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感到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难以引人入胜,相反引人入睡。古诗教学可以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贴标签,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渗透了,学生就能感悟。杨振宁先生在《谈谈我的读书经验》中说:“渗透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还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
另一位老师在学生自由诵读基础上,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看到一池的荷花荷叶)哪些句诗描写了荷花、荷叶?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古诗的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在不露痕迹中导入对古诗的学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古诗的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需要找准切入口,切入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生充分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的美景后,问学生你会情不禁地赞叹什么?诗人又会发自内心的赞叹什么呢?引入第一二行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学习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走进了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很好地把握诗句表达的情感。
理解整首诗的诗意后,问学生学到这儿学完了吗?老师巧妙地引出课题,继而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从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更喜欢第二位老师的教学,对于这样的引导学生学得专注、投入。方智范老师说:“哪一位老师上小学语文能把孩子的情绪调动起来,能把孩子的体验过程拉长,能让他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那么这位老师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学语文老师。”
二、恰当点拨,夯实文字理解运用,想象情境
有专家统计,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上都一直是表述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古诗的教学也应重视字词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依据文本理解字、词在诗中的确切意思,不能仅不停留在字典上的意思,要把字典上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会联系诗句理解,会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精妙。
这位老师引导学生从通过“无穷”、“接天”感受到荷叶多后。继而又让学生体会碧到什么程度?在教学中由于之前受“多”的影响,学生一下子没有什么反应,教师顺学而导,提示学生,除了碧绿还有什么样的绿?深绿、粉绿、嫩绿、绿油油……体会满池的荷叶,绿得幽、绿得美、绿得让人心醉。在有陌生感的语言处,要引领学生驻足涵咏品味。在体会到荷花的“别样红”和怎会“别样红”后,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诗句,体会诗句的对仗美。紧接着让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写看到的情境。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直接感受最强的时期,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形式、声音、色彩这些形象直观的元素,最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在自主诵读的指导上,注重指导学生在读中去想象画面,想象画面的景物。进而抓住景物的色彩特征,让学生捕捉心中的感觉,带着感觉去读,并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内心的感觉,在描述中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教师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引领学生用心体会、感受诗人对满池荷花荷叶的赞美之情。指导层层推进,一环紧扣一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呼之欲出。这样的引领,恰当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同时也弥漫浓浓的语文味,夯实了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了“言——意——言”学习、理解、运用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拓展,教材为本把握好度,深入文本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学一首诗,课堂的容量太小了。对古诗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作品本身,而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根据诗的内容、情感进行合理拓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感悟作品的情感内涵。
学生感悟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后,教师告知学生诗人杨万里一生酷爱荷花,写了几十首描写荷花的诗,是全方位描写荷花的高手。然后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句诗有什么不同。一句写的是荷花、荷叶,一句描写的是小荷,描写的对象不同。还有呢?学生静思。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小荷的?荷花、荷叶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了解到细节描写和整体描写。描写的方法不同。学习语言,不仅要了解写什么,还要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学习语言的同时,要学会运用语言。
四时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教师图文结合把其它三季的景致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了解到西湖春有“苏堤春晓莺啼柳”,秋有“秋霞夕照雷峰塔”,冬有“冬寒不眠断桥雪”,你喜欢哪个季节的西湖?为什么?作者呢?切回文本的学习,感受作者更喜欢盛夏的西湖。
当学生了解题目的意思后,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古时交通不便,一别后很难知道何时再相见,诗人把浓浓的离别情融在了诗里。让学生背一些送别的诗句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然,对教材的拓展也应注意把握好一个度。如果教师在课文中碰到什么,就引出什么话题,碰到历史就说历史,碰到地理就讲地理。或者介绍作家事无巨细,将他的生平像流水帐一样讲出来。那么,这将会使古诗的课堂教学变成“杂货筐”。无论是对作家的介绍,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补充,还是与其他相关作品的比较,都应该紧紧围绕作品,围绕作品的情感内涵来展开,以学生对作品内容、情感的领悟为最终目的。
四、诵读记诵,尊重个性促进交流,体会意蕴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4
这篇韵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江南暮春时节早晨的静谧、和缓、自然的彩色图景――红绿交映、水雾弥漫,动静相宜,每一句都带给人不同的美感,但又十分和谐。
诗中首先揭示了整幅画面的时间:“五更天欲晓,三月春渐浓”;接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两岸的杨柳绿了,笼罩在淡淡的水雾之中;一园的杏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娇艳;绿叶映衬红花,令人赏心悦目;接下去,诗人用燕子与小虫,赋予了这幅画面动态美。声色俱备,使得安静之中有了活力。最后放眼望去,“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把绿刻画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中,遵循学生识字规律,从大语境到小语境,并且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
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所谓“入境”,就是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入情”,即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走进文本。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以读促想象。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想象文中描绘的美好情景,体会文章意境,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想象激发朗读。通过学生想象到的美景,来激发学生“喜爱”的情感,引领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想象和朗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其中的多音字“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想象画面,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圈画生字;借助文中拼音初步朗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意;查阅有关春夏秋冬的诗歌句子。
2.导入新课。
(设计理念:从学生学过的古诗和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并建立自己头脑中春天的画面。看图猜古诗中既积累了古诗词,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教师激励性的话语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谈话引入:孩子们,听说你们背过很多有关春天的古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看图猜古诗
出示第一幅图片(柳树),看到这满目的垂柳,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诗?出示第二幅图画,这桃花如此的娇艳美丽,你们又想到了哪首诗?一场春雨过后落花满地啊!你想到了那首诗?
学生猜到后背诵古诗。
古人用那优美的诗句写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什么样子呢?想用哪些词语来表现他?春天的美丽,无论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无法把他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现代诗,再次来品味春天之美。
出示课题,齐读。并解题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设计理念:二年级以识字为主,所以教学中遵循着从大语句到小语境的方法教学,放手让生自学生字词。“我和大家来分享”这个环节,学生通过换偏旁学会了很多字,不仅仅是学会了课本上的字,还认识了课外的形近字,增大了识字量。在学习“更”字的时候,因为它是理解的重点,利用钟表,直观的巧妙的给学生展示了其含义。)
同学们请你们轻轻的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遍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教师:现在请同桌两人检查读文,一人读一人听,发现同桌读错了,要帮他纠正,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教他读一遍。读好之后马上坐好。
检查读文:谁来展示读文?读的同学要做到声音洪亮,语句通顺,字音准确。听的同学结合老师的要求进行评价。
去拼音读课文;读生词:自己读――一生领读――检查读;读字;同桌读――开火车读;分享字;更:多音字;漫:漫过,慢慢蔓延馒头。
4.品读感悟。
(设计理念: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因此,朗读是理解诗歌意境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我运用了很多形式的朗读,在读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在读中让学生渐入佳境,来表现对诗歌理解;在读中让学生互相感染、彼此激发,并产生探究诗歌情感美、意韵美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是学习诗词最好的催化剂。)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看一遍课文共有几句话。
下面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仔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像,在你的头脑中浮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读一读。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时候要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说你想象到的美丽画面,还可以给你的小组同学读一读。别人说得时候要注意倾听,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汇报: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谁愿意第一个与大家交流?
(1)“两岸轻烟杨柳绿,一园细雨杏花红。”学生想象画面:河两岸的杨柳抽了淡绿的叶子,淡淡的颜色相互掩映着,好似薄薄的烟雾。春雨过后满园的杏花开的更加娇艳了。
结合课件理解“轻烟”,杨柳抽出淡绿的叶子,她长长的枝条垂在水面,那淡淡的绿色相互掩映着,朦朦胧胧,好似薄薄的绿色的烟雾,,杨柳如烟啊,我们再来看看这满园的杏花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语言渲染:若置身于此,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我们在走进杏花再来看一看。这杏花比赛似的开放着,有的花朵已经完全绽放了,有的只是舒展了他的一两片花瓣。火红的骨朵不甘落后啊,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了。这样的杏花我们喜欢,古代诗人王涯赞美道: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叶绍翁也写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岸绿,一园红,交相辉映,美得耀眼,快来读一读。
(2)“堂前住燕子,篱下飞鸣虫。”学生想象画面:燕子在房前飞舞着,有的快乐的玩耍,有的寻找食物。篱笆下的小虫子吱吱的叫着,为这春天增加了生机。
教师指导朗读:你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这幅画面好生动啊。五更的时候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而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春天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啊。谁来读一读
(3)“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学生描述画面:新长出来的荷叶嫩嫩的绿绿的,层层叠叠的浮在水面上面。小草早已长满了山坡,远远望去就像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生体会“层层碧”的含义。指导朗读:一清一碧,真是绿意盎然啊,谁来读一读
(4)整体回味画面,有感情读诗。教师出示课件:孩子们,你们看,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一场春雨悄然过后,两岸烟柳如烟,一园杏花红艳,新荷小草葱茏多姿。这个春天美得无与伦比。如果说这是静静的美,那么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个春天变得热闹,生机勃勃,有动有静,也难怪作者说说三月春渐浓啊,如此生机勃勃的早晨,你们喜欢吗?(喜欢。)来读一读这首奇丽的小诗吧。(生练读。)
配乐朗读。
5.拓展。
(设计理念:以读引读,拓展更多的阅读资料)
朱自清的《春》片段;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四季景色描写的古诗、词语、句子。
6.作业。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5
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海音乐厅热闹非凡。这天音乐会的门票早早售罄。电视台的转播车停驻于音乐厅门外,数台摄像机早已在音乐厅各角落设置了机位拍录。前来的各界名流有上海市市长韩正,上海交响乐团艺术总监余隆、作曲家谭盾、名媛靳羽西、小提琴家黄蒙拉场内衣香鬓影,各界名流和乐评人聚首,甚至有从北京、广州赶过来的乐迷
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人—约翰·科里亚诺。大家共同企盼的,是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共同委约作品《甜美的早晨》的亚洲首演。
光环下的科里亚诺
音乐会无疑是成功的。在华裔指挥家水蓝的指挥棒下,上海交响乐团和次女高音萨沙·库克将《甜美的早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首为纪念9·11十周年的委约作品难度极大,虽然说它有传统交响乐的外表,每个乐章也打着标题以及唱词,但是作曲家的写作手法是绝对的非主流。
在长达30分钟的乐曲里,大部分乐段绝非标题所示的“甜美”,更多的是展现暴风雨来临前的隐约不安,残酷战争杀戮场面的血腥,痛失家园和亲人的无助,就连乐曲最后该表达甜美之意时,旋律其实并非那么大团圆结局般的明亮,而是众多不和谐音将乐曲渐渐地消褪在一个美丽的场景:“玫瑰会开花春天会绽放和平会到来在一个甜美的早晨”。
水蓝的手还停驻在空中尚未放下,此刻的观众席如时空静止般屏住呼吸。待作品结束时最神圣的那刻静谧过去后,如雷般掌声才久久响起。作曲家约翰·科里亚诺,身着深棕色皮夹克,一身黑衣黑鞋,稍白的头发,从容地从观众席走上舞台,用不抑不扬的语调,向独唱的萨沙·库克、水蓝、上海交响乐团和在场所有观众致谢。
如此简单而朴素的步伐,很难让人联想到科里亚诺头顶的光环:身为一位作曲家,科里亚诺把该拿的所有作曲奖项收入囊中—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格莱美最佳古典音乐当代作曲奖、普利策音乐奖和格劳梅耶作曲奖。他是当今世界上最多产、最独特、最广受赞誉的作曲家之一,在过去四十多年里作品无数,包括三首交响曲、八首协奏曲在内的一百多首室内乐、声乐、合唱和管弦乐曲,已被世界上最优秀的乐团、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多次演奏和录音。
为了让记忆不被遗忘
2001年9月11日的那个早晨,晴朗,天蓝。纽约依旧繁忙,人们早起上班,看电视,遛狗,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平静。世贸中心数公里以外的科里亚诺也不例外,他在煮心爱的意大利面—这是他多年来的爱好。友人急促的电话打断了这一切。扭开电视的那一刹那,他下意识地察觉,“这是走向万劫不复的开始”(It’s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他跑出去,街上的人神色凝重,一句话都不说,一反常态地完全没有交流。他说,同样的场景他只遇过一次,是肯尼迪被刺杀的那天。
待第二座高楼坍塌,他才彻底意识到,家园,已不再是往昔那片无忧无虑的土地。那一刻的他,坍塌了,无法写出任何与之相关的旋律。直到阿兰·吉尔伯邀请他为9·11十周年写点什么。
“写点什么呢?我实在不知道,我只知道不应该写什么—不该写一部抽象的管弦乐作品。而且我心中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部作品要以《绿野仙踪》、《彩虹仙子》等戏剧和电影的词作者—诗人E·Y·哈堡的标题诗《甜美的早晨》结束,因为它幻想了一个和平安详的美丽世界。可作品该怎么开始呢?”他问自己。
在诗歌中找寻灵魂安息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科里亚诺拜访了位于纽约第九十二街的诗词中心,请馆长给他推荐诗歌。他想要一个宁静却又不安的开始,一个最血腥的杀戮场景,一个悲凉的镜头,然后才是那个乌托邦般甜美的早晨。馆长给他发来数以千计的诗歌,他仔细地将各种诗歌分门别类,一份一份地阅读,去感受,足足用了两个多月才挑到最合适的诗歌:波兰流亡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的《关于世界末日的歌》,《伊利亚特》,以及中国唐代文学家李白的《战城南》。在挑选诗歌的时候,作品的结构已经渐渐成型,然而这短短30分钟的作品,却耗费了他将近一年时间。
《关于世界末日的歌》作于1944年的华沙,二战尚未结束之时,讲述在世界终结之日一个寂静的场景:一片宁静,蜜蜂在转圈,渔夫在修网,菜贩在吆喝,女人正打算穿过田间。唯独一位白发老人的预言让人胆寒:“没有人相信正在发生的事。”这和9·11发生之时如出一辙。科里亚诺给这首诗的音乐是轻声而静止的,音量和张力都没有增加,却是接踵而至的不和谐与弦乐撕扯的音让人寒颤。
击碎这份平静的是第二首诗《伊利亚特》。每一次击杀都有细节叙述,而音乐也格外残暴冷酷。科里亚诺不仅运用了大量打击乐器模仿各种血腥的刀光剑影,还利用分布在乐团左中右的嘹亮小号吹响了战争的号角,绝对能让人想起9·11飞机撞入大楼时整个美国的溃败坍塌。
难道他就不怕让美国人再次想起那份不忍回首的重创吗?“我就是希望他们不要遗忘,要揭开他们痛苦的回忆,唤醒他们对和平的向往。这首曲子并不是只写9·11,它描述着所有战争,呼唤的是世界和平。”科里亚诺说。
诚然,听着第三部分李白的《战城南》,没有人不为此动容。一个无助的妇女看着战火连绵之地哀叹,“昨日城上人,今日城下鬼。妾家夫与儿,俱在鼙声里。”这并不是李白最著名的诗,却无阻它对科里亚诺心灵上的深深触动。对话在弦乐与单簧管中交流,女高音的呢喃愈发伤感,音乐逐渐悲凉。
直到第四首诗《甜美的早晨》,这份悲凉被不断升高的唱词“一个甜美的早晨”取代,描述的是一个春天花会开,和平会到来的甜美早晨,就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梦想着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这个梦也许无法实现,但无疑值得留存,值得人们渴望。
冒险而不冒进,望新而不忘旧
科里亚诺看似辉煌的一生,其实走得并不顺畅,至少最开始他没有得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担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长达26年之久的小提琴手父亲的首肯。
他的室内乐作品有一首《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奏鸣曲》,最初是献给父亲和弹钢琴极为出色的母亲的礼物。出生在音乐世家,父母亲对于科里亚诺音乐生涯的态度可谓恶劣,毫不关心,也没有任何鼓励。只有中学时期的老师贝拉·蒂里斯夫人在鼓励他,“你有天赋,你知道吗?”科里亚诺尝试着让父母点头,写了首奏鸣曲送给他们,可是父亲随即放进了抽屉不了了之,直至这首作品获得了意大利的作曲奖,他本人也被邀请至现场领奖与聆听首演,父亲也不为所动。后来这部作品在波士顿首演,父亲的朋友苦苦劝说,并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赞美,父亲才缓缓从抽屉拿出谱子开始拉琴,这一拉,便成为了父亲余下演奏生涯中的保留曲目。
父亲的首肯来之不易,比所有奖项都显得更弥足珍贵,这也许也造就了他如今淡定从容的睿智。科里亚诺不冒进的人生哲学中,藏着的是一份冒险的心。他爱旅游,爱新鲜事物,爱各种冒险经历。他说,人生就是一场冒险。
【对话科里亚诺】
我永远不做重复的事情
记者:在中国你开始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应该是《红色小提琴》的配乐。
科里亚诺:我非常喜欢《红色小提琴》,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讲述了一把制造于17世纪晚期,有三百多年历史红色小提琴的故事。制造者呕心沥血将它完成,涂上了夫人难产而死后的鲜血。这把价值连城的琴漂洋过海,在数个国家流浪,从制造地意大利流落到奥地利的一座修道院,陪着优秀的拉琴男孩埋葬后被偷,又被吉普赛人带着横跨欧洲到了英国,新主人死后又被其男仆带到中的中国,成了当时被禁止演奏的乐器,数十年来藏着。每一段故事都是如此凄美,我在给电影配曲时要将这几百年跨地域的故事结合一起,而且要让观众感觉到这些曲子是围绕着一个整体。
记者:通常是什么激发了你作曲的灵感呢?
科里亚诺:这可得要说上至少七小时了,因为我每次的灵感来源都不一样。我曾经为在纽约爱乐乐团担任首席的父亲写过一首曲子。当他去世后,我又写了一首单簧管协奏曲。在这首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我特别安排了一段独奏和乐团首席的二重奏—因为我的父亲曾经是一位乐团首席。我还为一对挚友夫妇25周年结婚纪念写过曲子,却因为丈夫在首演之际去世,于是又加上了安魂曲的元素。所以说,写作的灵感来源是各种各样的。
记者:那你为鲍勃·迪伦写的那首曲子呢?
科里亚诺:那是很特别的一次经历!卡耐基音乐厅委托我为Sylvia McNair写一首大型歌曲作品,于是我想到了要用美国诗歌—悲伤的诗歌。但它们不仅要为美国诗歌爱好者所喜,还应该是全世界都耳熟能详,且深受爱戴的。那该选谁呢?当我毫无头绪时,好友建议我去看看鲍勃·迪伦的歌词。没人相信我从来没听过他的歌,你大概也不相信吧。
记者:确实难以置信。
科里亚诺:但这的确是事实,我从来没听过他的歌曲,因为乡村音乐并不能吸引我。所以我采取的办法是,从他厚厚的歌词本从中寻找灵感,这正如我为《甜美的早晨》做的准备工作一样。先是挑选出一批我喜欢的词,复印好整整齐齐地放在眼前。此刻,他的词在我眼中是优美的诗歌,我一首一首地阅读,从中编织串成一个故事。在作曲时,我完全不去听鲍勃·迪伦的版本,看着那些优美的文字,心中就有了节奏和旋律。最终,我写成的曲子与他的版本完全不一样。七首诗歌我选择了《铃鼓手先生》(Mr. Tambourine Man)、《晾衣绳》(Clothes Line)、《答案在风中飘扬》(Blowing in the Wind)、《战争的主人》(Masters of War)、《沿着了望塔》(All Along The Watchtower)、《自由的钟声》(Chimes of Freedom)和《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全是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记者:你从来不听鲍勃·迪伦,那平时你都听些什么呢?
科里亚诺:你可以试着理解我为什么不听鲍勃·迪伦,因为当我最终听到他这些歌曲时,发现他通常只用三到四个和弦,而且架构都很近似,所以我的耳朵会受不了。但我很爱披头士,他们的音乐非常有趣,因为他们无论从和声还是节奏来看,都加入了许多新鲜元素,不断变化的配器,让音乐变得丰富多彩。我平时听的东西非常广泛,但老实说,在作曲的时候绝对不听任何曲子,因为那样会让我紧张且不知所措。我最喜欢听的是古典和浪漫派的室内乐作品。
记者:室内乐作品?
科里亚诺:像勃拉姆斯的钢琴四重曲,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愉悦感,旋律是如此的美丽,以至于在听这些音乐时,我绝不会去分析它们的作品结构,因为早已烂熟于心。但在听现代音乐作品时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这作曲家在这里意图是什么,那里为何要这样安排呢?我总是忍不住去想。但当我真的希望去享受音乐,寻求宁静,那么室内乐音乐绝对是首选。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6
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 可以想见,师生在课堂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来作比,或许并不过分。
我以为,师生,尤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哲学意识与诗意审美感受,是决定课堂美学追求成功与否的关键。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这种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师生对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课堂经验等各种经验集合起来。目前语文课堂缺少哲学层面的读解,尤缺悟读语文课堂上师生最缺少的经验是读解。
令人扼腕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游客这多样的感受,但我们偏要把它搞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搞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回到“诗意的呼唤”主题上来,我主要讲两点。
第一、我认为语文教育应重视诗歌教学。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后来新教材编写注意到了,但是现在诗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际并没有开展起来。高考一度允许学生作文写诗歌,现在很多地方又取消了。赫兹里特说:“诗是构成生活的一种东西。”“生活中一切值得记忆的东西,都是生活中的诗。”“诗是我们生活中的精细部分,它扩展、净化、提炼我们的心灵,它提高整个人生。”
第二,我认为语文教育应当追求课堂诗意。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亮、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诗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以《清明》为例,若误读文体,将它作“小令”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词以明快节奏,一扫原诗愁绪。如果我们再误读成“短剧”:“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牧童(人物)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剧情展开,只见méng@①méng@①细雨中,行人快速穿过田间阡陌,向杏花村酒店走去,留下长长的空白,暗示人生匆匆,寄寓无限惆怅,则又是一种意义,这两扇“风景”都不错,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其实可以用两个词来区别合理的误读与不合理的误读:一个是“误读”,一个是“读误”。
“误读”和“读误”都只能是插曲。我们应当突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悟读”。悟是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永恒意义。因为解析不是终极,在审美沟通中,尚有“沟通后”一环,其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举例:《读者文摘》上曾转述一位台湾作者的话。作家说,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其实,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第二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第三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悟”最重要,是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
“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要“悟”得好,必须提到和“诗意”相关的一个词――“感觉”。感觉,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养气”。“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就像气功师,发气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发的,发一次功,他们要休息一段时间。语文课堂上要“气盛”,须得在课后充足。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缺少悟读,主要是“气虚”。“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
文本之间有着时空联系。《爱莲说》与《荷塘月色》两个文本相距一千年,却在语言、思想、风格上互相发生联系;再往前寻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说屈原:“濯淖淤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爝然泥而不滓也。”又与之发生互文关系。由此可见,现代文本只有置入历史文本中去读解,才能显示出厚度;历史文本须要与现代文本相联系,才能显示出深度。同一时代的文本则必须嵌入与之相联系的文本系统,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局部或个别的意义。一个教师不贯通中外古今读书,就很难成“气”;一个课堂不纵横千里去勾连,就很难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