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山水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山水的古诗范文1
一、怀古与对比
先说一个概念,怀古诗与咏史诗不尽相同,怀古诗,多身临其间,览物生情,感慨系之,言之成诗,如《越中览古》(李白)、《石头城》《乌衣巷》(刘禹锡)、《汴河曲》(李益)等。咏史诗,则多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作评价议论等,如《赤壁》《题乌江亭》(杜牧)、《乌江亭》(王安石)、《夏日绝句》(李清照)等。
也因为我们的汉语易于整齐、古代的诗歌形式追求整齐、我们的审美习惯思维习惯都自觉不自觉地趋向整齐,于是习惯于事物两两出现,对比这种思维和方法就特别的常见。因而,诗歌中的对比就相当普遍。而在怀古诗中,最常用今昔对比。这大概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更常用一种基本方式——联想(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对比联想等);又因为面对古迹,关于古迹的知识、见闻在诗人的心思、眉眼间渗出、汇流,如宣纸上的墨汁,勾勒氤氲成诗人心目中的一幅画面——昔日的景象。然而,眼前的古迹多是残砖断瓦、余柳遗桥,一派寂寞荒凉景象。今昔对比就很明显,很强烈。于是,怀古诗就自然而然地采用对比,尤其是今昔对比的手法。
二、写景抒情
中国诗歌自有中国诗歌的个性,在古典诗歌方面,突出特点是“境界”,说得简单点,其实就是诗的具象性,即“画”的特性突出。具体表现出来,写景抒情是其最主要的方法。就连哲理的表达、读书的感受都可以用景物呈现出来。如《题西林寺壁》(苏轼)、《观书有感》(朱熹)。这大概跟我们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审美方式有关。身处山水景物当中,自然而然用山水景物来体会认识并传达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飘雨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第23章)。钟嵘《诗品序》总结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王国维总结情景关系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
怀古诗也不例外。因为怀古诗多是作者登临古迹,睹物思人,见景生情,多是观后感。源头上,本来就是触景生情;表达上,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如画的艺术特点。这两者都合力促成怀古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三、核心意象
一幅山水画总要有个主要景物,更集中承载主题,如(元)倪云林的《六君子图》“一江两岸”空旷冷寂中,一坡六树,枯涩而虚灵地传递着他的纤尘不染、不事人间烟火的气质。
关于山水的古诗范文2
一、由点到面:学会还原、学会拓展、学会联系
古诗词具有很强的凝练性,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古诗词又离现代生活很远,所以我们必须由点到面,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用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以王维的《画》为例。《画》这篇课文包括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抓住具体的事物进行启发和引导。例如“近听水无声”一句,教师先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再讲述生活中水的形象,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再由水流的声音进行更广阔的启发,找同学来试着朗读。
通过这些特定的点,教师合理运用分散的意象,引导学生把整首诗连成一个整体,再带领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去朗读,找不同的学生去读,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之后让学生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
二、由浅入深:逐步挖掘、全面分析、树立问题意识
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就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在此提倡的古诗词教学强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从自身经验体会出发,用心仔细揣摩,与古诗词对话,与作者交流,将自身感情投射到古诗词的学习中,从而在共鸣中使身心得到净化。
以杜牧《清明》这首诗的教学为例。首先是这首诗中对于景色的描写,“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春雨的诗有很多,教师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还知道哪些描写春雨的诗句,而那些诗句里的春雨描写和这首又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开始讨论,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春雨描写与诗人情感和心境的联系,如“纷纷”两字不仅描绘了春雨淅淅沥沥的情景,也映射了诗人杜牧淡淡的愁思。
接着是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语文教师便可以“清明节”为着眼点,让学生们讨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清明节的知识,并普及清明节的相关文学典故。
在引导学生弄清楚了清明这一民俗背后的文化深意后,便可过渡到对《清明》这首诗的教学。教师就此发问:谁能解答一下为什么在清明节里作者和行人都会充满了愁绪?学生便能联想到佳节孤身在外之人本就心绪纷繁,此时又赶上了下雨,心情会更不好。教师在此时点出,这正是中国古诗词中情景交融的典型范例,并接着问学生还能想到哪些情景交融的诗句,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手法的认识和体会。
全诗写到“牧童遥指杏花村”便戛然而止了,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得知了“酒家”的所在后,行人接着会怎么样呢?在学生积极回答了自己的假想后,教师可以接着问,诗人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打住,而不是继续向读者描述那位“行人”的具体取向呢?在学生回答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便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留白的意蕴所在: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才能使这首诗更回味无穷。
三、由此及彼:提高知识的对比、迁移和应用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由此及彼的知识应用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这首诗的情感、主题以及诗的意蕴、意境,还要赋予学生独立欣赏诗歌之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热爱。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优秀诗词数不胜数,课本中的诗词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但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欣赏能力以品味课本之外的优秀古诗词,也是教师的义务之一。
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诗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语言文字的精髓。古诗词最精妙之处便在于方寸之中蕴含着无限天地,往往一个字便包孕万千,留给我们许多想象和思考的余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这方寸之间的无限天地,教导学生学会寻找诗眼。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可谓是生意盎然,在教学的时候指引学生思考是否可以把这个“绿”字换成别的字,如“过”“吹”“拂”等等,使学生在不同字词的对比分析中去思考“绿”字的精妙之处。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是诗眼;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中的“风景异”到底“异”在哪里,单这个“异”字就可以区分为“塞下”风景和别处风景的“异”,“秋”景和别的季节风景的“异”,“塞下秋景”和塞下别的季节风景的“异”,从而引发学生扩展思维,举一反三地思考其他有关“秋景”的诗句描写,有关“塞下风景”的描写,从而更细致深入地体会《渔家傲》的别样风采。
言语本身是抽象的,隐藏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更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仅是要体会古诗词中的语言文字之美,更是要和学生个人的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丰富诗词的形象和意蕴,把握诗词的神韵,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感悟以及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教会学生体会诗词语言的精妙之处,还应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文化韵味。
关于山水的古诗范文3
一、山水诗与山水画的起源
山水诗于晋宋之际产生,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山鼻祖,谢眺接踵而起,后来还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他们通过诗词抒发自我的情感,将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我国古代山水诗的源远流长,使山水诗日趋完善。山水诗发展到唐代,诗人们在诗与理、诗与情的结合近年来在唐代杜甫的山水诗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山水诗是杜甫诗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杜甫山水诗意境有别于谢灵运、王维而独具个性。创造出壮阔苍劲、奇险变幻的意境,同时也兼具清新细腻之美,感情真挚,平实淡雅。他的诗词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感。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存在体,关于山水画的产生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有些画家他们将山水画的萌芽定在魏晋或南北朝时期,有些画家认为根据画论的成熟阶段来分析考证山水画的萌芽或许可以上推汉代。上推汉代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砖中的车马,房舍,宫阙。按照中国画的三大科来分类楼阁属于中国画山水范畴,我认为汉代算不得山水的萌芽,不能因为画像砖上有山水,便认为有了山水画,如果把它作为山水画有些太牵强。从东晋时期名画《洛神赋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画面上已经有对对山川,树石的刻画,虽说只是作为人物的陪衬,说它是一幅山水画但是不够完整,可是它为后来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真正山水画的独立还应追溯到隋代时期展子虔的《游春图》。
二、增强山水画表现的能动性
山水画是一个以自然风景作为创作源泉的,通过描绘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来表达作者心中一种独特的感情。最初,诗画是没有关联的经过唐代文化的洗礼可谓达到鼎盛,在这期间也涌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促成山水诗进入山水画的原因是北宋文人画的兴起。北宋文人画的兴起,山水诗已经进入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许多诗人也通过绘画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他们寄情山水,的成熟发展使一些文人士大夫也参与绘画之中。这对诗画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山水诗进入山水画是因为构图的需要,借诗来弥补画面中的不足。在画面中有些东西有些情感没办法弥补。画面中有山水诗的加入有人会使画面更加完整,充实画面,也有醒笔的功能。明初的宋景濂论述诗与画关系时说:“书者,所以济画之不足也;使画可尽,则无事于书矣”。在中国绘画中,通过山水诗来烘托中国画已经的表达,画面更加完整达到人审美的最高境界。
三、增强画者的主观感情
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题画诗的出现丰富了中国文人画家的精神生活。这些诗文的出现提高了绘画的审美作用,对绘画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诗在绘画中的审美作用较多,可以丰富绘画内容,增强画家的表现性,也可以打破画面的空间局限性;增强绘画的文学性。南朝齐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所说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因此许多文人雅士通过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自己内心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后来山水诗能够得以产生。
希腊诗人西蒙尼底斯说:“诗是语言的画,画是静默的诗”。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诗与画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以至于达到富有生气的画面,韵味完美的诗意。如《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名作《洛神赋》所创作的。这是一幅诗赋与绘画的完美结合的作品,作品具有是人类所追求的诗画精神,整幅画形象的传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而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为山水画与诗的融合在中国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隋唐时期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单纯的山川河流树木的描绘而是要见景生情,情景结合。在古诗里往往可以给画面营造良好的意境“诗中有画”,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四句古诗描写的自然景象,却使人能够体会到其中深厚的友情,联想到诗人送别的场景。通过简练的语言却使读者将自己置身于其中,一幅情景交融的山水画就出现在读者的脑海中。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四、丰富绘画的意境
李可染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句话揭开了中国画的关键所在。意境,是指一种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的却又难以言说难以表达的意蕴,是现代艺术中的美学概念。它是生于意外,又蕴于其中的难以阐明的境界。“意境”一词在明代朱承爵的《存余堂诗话》中最早出现。清末王国维又做系统论述。中国绘画史中,诗的产生为画的发展增添了华丽高贵而又不失典雅的色彩,营造良好的意境。意境的最佳形式是诗画的融合。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仅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他作,给以融化。这画有机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中国画的特点,充分说明了诗和画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特殊关系。
在画中一旦有诗的存在,绘画中的情景便与诗中的情景相互融合,从而起到相互渗透丰富绘画意境的关系。 朱光潜先生说过“所谓时就包含一切纯文学,其实一切艺术到最后都必须有诗的境界”。山水画能够有意境,必须有情景才,有灵魂。意境不是简单说说,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品评一幅画的好坏,意境是最重点的。首先,山水诗与山水画都是相通的,只不过他们所表现的方式是不相同的。山水诗是以语言为媒介,作者会通过一些含蓄的语言,将文字形象化表达情感,将中国语言“诗意化”而山水画是通过笔墨线条来塑造表F,是画家情感表达的艺术语言。
总之,山水诗与山水画是一个文化根源,血脉相连,必须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是我们最不能忽视的重要所在。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J].文学评论,1961.
关于山水的古诗范文4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2)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通过时时倚楼望远,偷偷拭泪的细节,刻画了痴情而哀怨的闺中女子形象。
这是2012届南京市高三模拟考试中的古诗词鉴赏,在那次考试中,此古诗词鉴赏考生几乎全军覆没。而在2012江苏高考中,广大考生又遇到相同题型的题目,但得分状况仍不能让人满意。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思妇形象。
闺怨诗自江苏自主命题9年来首次亮相,跟随它一同登台的还有人物形象的鉴赏,也正是这“陌生”的两方面难倒了绝大部分的考生。
今年的江苏高考试卷语知部分题目比较平易,但阅卷结束后我们发现,漫画题和古诗鉴赏第二题是考生的“软肋”。对于古诗鉴赏第二题失分原因的分析,高考阅卷专家说:“难度并不大,只是问问题的角度变了,导致考生发蒙,很多考生在做阅读题时一味根据问题去找答案,而不是透彻理解文章本身。”其实考生在这一题上失分,是意料之中的事,这跟设题角度的变化没有关系,可以说这样的设题角度是一种常规命题思路,不存在为难考生嫌疑,更不存在说是导致考生发蒙的诱因。问题的根本是高考阅卷专家的最后一句话,考生没有透彻地理解文章本身,也就是考生在进行古诗鉴赏时没能从题材上对古诗词进行正确分类,甚至有糊涂的考生都没能分清诗词的体裁。
在鉴赏古诗词时,体裁上的分类我们只要掌握它可分为诗和词两大类即可,无需追究它是绝句还是律诗,因为我们从体裁上对诗歌进行分类的目的只是希望能从古诗词题名中得出一些信息,帮助我们去读懂古诗词,以利于对古诗词的进一步鉴赏。例如今年的古诗鉴赏题,在试卷中已呈现“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的字样,明确提示考生这是首词,根据以前所学的关于词的一些文学常识,考生要注意下面出现的“梦江南”只是词牌名,不是标题。虽说江苏高考古诗词鉴赏中考查词已不是第一次,但以只出现词牌名的形式展示古诗词文本这还是第一次,2006年考查的元词《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2007年考查的宋词《鹧鸪天・送人》,2009年考查的宋词《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这三年考查的词都出现了标题,考生可以透过这些标题大体把握作者在文本中所想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明晓诗歌的类别。而今年的“梦江南”不仅不能帮助考生把握文本的表达内容与情感,反而会误导考生把“梦江南”当做文本的标题,以为文本讲述的是梦中所忆江南之景。正如《阮郎归》这首词,“阮郎归”只是词牌名,但几乎所有考生都把它当做文本的标题来理解了,认为本词所讲述的是姓阮的男子归来。很显然文本内容先入为主的错误理解是今年诗歌得分大滑坡的原因之一。
古诗词从题材上分为怀人诗、咏物抒怀诗、文人愤激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思妇闺情诗等等。不同题材的古诗词因取材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见,对古诗词题材的准确判断可以帮助考生理解古诗词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平时鉴赏古诗词时都强调“知人论世”这一点,强调对作者生平的了解,以及对诗人大体创作风格的把握,因为“诗以言志”,绝大部分的古诗词都是作者抒感的载体。所以本次高考中考生在答题时就形成思维定式:本诗所抒发的是词人温庭筠的……的情感。再结合本古诗词文本开头两句“千万恨,恨极在天涯”,以及对“梦江南”的错误理解,考生就很容易把此古诗词的内容理解为:温庭筠在遥远的地方思念江南。就会很“确信”地把此古诗词判定为羁旅行役诗,题材上的错误判断致使考生在高考古诗词鉴赏第二题分析“主人公的形象”时对主人公的身份判定错误,这也就是本次高考古诗词鉴赏第二题答得普遍不好的原因了。
关于山水的古诗范文5
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大部分小学生对桂林山水并没有直观的感受,如何让学生感受桂林水之静、清、绿,山之奇、秀、险,激起学生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这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我利用多媒体收集了大量关于桂林山水的风光图,制作精美的课件,在课上为学生播放,并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这样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多媒体所营造的图文并茂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徜徉于美丽的风光中,更能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正是传统的语言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不用教师作过多的讲解,学生便如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学生深深地被吸引,陶醉其中,使学生真正地走进了文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运用课本剧表演引导参与,实现文本知识内化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与表演天赋,采用课本剧表演,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表演动机,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实现语言的创作,让学生在语言中思考、沟通交流,这样更利于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知识的真正内化,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文体的改编、课文的延续等,使得语文学习更具个性化色彩,更有新意与创意。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强,学习热情更高,提高了教学参与度与教学效益。在学生进行创编时,我们要鼓励学生突破文本的界限,突破固有思维与心理的束缚,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让学生真正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
在课本剧的创编与表演中,学生能够将文本与生活、文字与情境场面等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更能理解语句的精美、构思的巧妙、情感的真挚、意境的深邃,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更能深入地理解词语的运用,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学生知识的真正内化。如学习《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强学生理解,我鼓励与指导学生来一起创编古诗的情景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有效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问题的开端、智慧的开始,是打开学生创新之门的金钥匙。没有悬念的教学犹如一潭死水,无法激起学生情感与思维的涟漪,而巧妙的问题,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与主体思考,使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究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故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提问,以问题为契机来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与自觉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
(1)目标性。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为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程度,要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来展开。
(2)探索性。只有富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才能拓宽学生认知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相反,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价值,那么学生的探究就会流于形式,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全体性。教学所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引起全体学生的全程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要兼顾学生间的差异,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四、总结
关于山水的古诗范文6
关键词:“中国学派水墨动画”;浪漫;诗意;情感
“浪漫”本就是一个汉语词汇,苏轼《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中就有“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其中“浪”指浮浪,无拘检;“漫”意为随意、放纵。所以中文的“浪漫”本身已含有任情随意、狂放不羁之意。但中国的原生浪漫主义,其实并不等同于西方的浪漫主义。两者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虽有部分的重合,却各有自己的圆心。[1]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学派”水墨动画与欧美动画相比较得出,“中国学派”水墨动画的浪漫主义的圆心是老庄的道家思想,表现出的是一种天性自然的浪漫,它的创作与中国古诗创作一脉相承,因此其浪漫所展现的是中国人的诗学意境,它已经超越了一般动画的范畴,详细品读之可体味其优雅的情感,多次品读之不仅能感受其情感,更能被其思想境界所感染熏陶,并且每次品读都有不同的感悟,这是西方动画所没有的。“中国学派”水墨动画的浪漫特质主要体现在自然、抒情和诗意三个方面。
1 天性自然
“中国学派”水墨动画的浪漫主义追求的是天性自然的先天之美,而不是刻意雕琢的后天之美。中国人对自然一向怀有亲切的感情,先秦以来的传统主流文化,追求的不是西方式的认知和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感受自然,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共生;体味自然之乐,是士人企慕的生活方式。[1]如水墨动画《牧笛》中的景是不加后天人为的自然山水,宛如一个世外桃源,少年以牧笛之声与鸟流,与山水交流,向人们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绝美画面。片中没有激昂的配乐,而是清丽和缓的丝竹之声;没有对白,只有少年清澈真切的呼唤,声和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再如《山水情》中的景物同样是高山流水似的世外桃源,广阔深远的山水之间,角色只有师徒二人,演绎的却是意味深长的师徒之情,在天然山水之间老琴师传道于少年,少年心无杂念地日复一日地学习,观秋叶之精美,听蛙鸣之齐奏,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其实少年学习琴艺,除了跟师父学习之外,也在师法自然,就像古代武术中的猴拳、蛇拳都是从自然习得,这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 抒发清澈美好之情
“中国学派”水墨动画的浪漫还体现在抒情上,其每一景、每一物以水墨形式,表现的酣畅淋漓,看似随意概括,实则蕴含深情。可以这么说,水墨动画中的每个景物都与人物共同构成作品的情感整体而缺一不可,如同上品国画没有一笔多余笔墨。《牧笛》中体现的是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片中少年与牛儿、鸟儿、树木、花草为伴,与它们朋友般地交流,而不是征服!这是多么清澈美好的情感啊!这正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生活意境。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涤清了我们身上的灰尘,也冲刷了我们在俗世间的欲望和烦恼,这也是时隔多年我们依然怀念“中国学派”水墨动画的原因,因为它承载的是人类最美好最高尚的情感。同样抒发清澈情感的还有《小蝌蚪找妈妈》,这部作品故事很简短,但却充满童趣,让人百看不厌,池塘中小蝌蚪寻找妈妈,根据片面的描述接连认错妈妈,但却不气馁,最后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美术方面采用齐白石的写意画,清新又趣味盎然,再加上配音演员的生动有趣的旁白,和剧情相得益彰,使得这部片子的情感犹如池塘水一般清澈美好。
3 诗意之想象
浪漫的产生总是离不开想象,“中国学派”水墨动画的浪漫亦然。尽管国外动画也充满了各种想象,然而“中国学派”水墨动画的想象却是与众不同的,因为那是包含诗意的想象。其诗意的想象所运用的主要手法是“比兴”,比兴是中国诗歌原创性的创作手法,源于《诗经》。“比者,以彼物比此物”,“比”的实质是联想,是从一个现有形象,通过一个“相似点”而想象出一个新的形象,[1]水墨动画《山水情》中老琴师看到小鹰离开母鹰独自飞向远方去闯荡世界,从而想到自己和徒弟,这里就用到了比兴手法。此外,通过枫叶的凋零、月光的凌动、雪花的飘落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季节的轮替,在这些不断变换的情景中不变的是少年的刻苦练琴,使人联想到少年的琴艺经过老琴师的细心教诲和岁月时间的积累有了长足的进步,另外,每次少年练琴的场所大多是在户外,与自然之声齐鸣,这不正是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吗?这些看似简约的物象使人产生如此丰富的想象,这正是一种诗意的浪漫。而片尾少年泪别师父时,望着师父远去的身影,用师父赠与的古琴弹奏起心中之曲,心中之曲奏起之时天地山水均为之动容、与之齐鸣,山水间呈现出他与师父相识、受教、交流的美好时光,当初离开母亲的雏鹰也已变得强壮翱翔于天地之间,这也隐喻出少年的成长。其实,人生即如此吧,从自然中来最终又归于自然,人所习得的技能也是从自然得来,想达到更高境界,也还是需从自然中领悟,而老琴师也从自然中领悟到了自己的使命,终于归隐于自然,这正是中国式的传承、延续!正是中国式的人生感悟!《山水情》以它独有的诗意想象完美地将这些表达了出来。
4 结语
中国人自古不缺少浪漫,浪漫也不是专属于西方,只是西方的浪漫主义有名有实,而中国的浪漫主义却是有实无名,没有纯粹的浪漫主义理论,[1]我们有世界一流的浪漫文艺作品,中国那些浪漫的古诗句每当诵读之时,都能感受到那独具诗意的浪漫气息,“中国学派”水墨动画正是继承了这些浪漫特质,从而在世界动画中占有一席之地,享有“学派”美誉。在水墨动画在中国日渐衰落的今天,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这些珍贵的浪漫特质,继承、发扬并广大,否则可能在多年后,我们只能在回忆水墨动画时一声叹息。
参考文献:
[1] 德国浪漫派与中国原生浪漫主义――德中浪漫诗歌的美学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53,334,357,418.
[2] 刘润芳,罗宜家.德国浪漫派与中国原生浪漫主义:德中浪漫诗歌的美学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 余为政.动画笔记[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