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怀的人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怀的人生范文1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我国,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形式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关心、关怀,大学生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就是用人文教育的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对大学生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把对学生的教育作为起点,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二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过多关爱,离开家庭到学校以后巨大的落差会使学生产生失落感,因此就非常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是预防和防止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迫切需要,为和谐社会培养人才提供条件。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特征
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具有自身的特性,通过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特征的分析,可以科学地理解大学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一)高校人文关怀管理具有教育性
教育性是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重要特征,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上的教育,更是一种管理上的融入性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从对学生的关心出发,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高校人文关怀管理具有个体性
高校是由众多学生组成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个大环境,学校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学生的个体成长,因此,对学生个体的关怀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和谐校园的保证。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要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关心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逐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另外,要针对学生个体,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展开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处世心态。
三、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途径和方法
(一)人文关怀要求大学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改变一直以来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转向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就是要求大学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对话式教学体现了大学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尊重和情感的投入,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即由说服型教育转向关怀型教育。
(二)人文关怀教育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学校要具有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比如宿舍顾问、贷款和奖学金顾问、法律援助部门等。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社会工作者,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来解决大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服务,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进而萌发出爱国情怀,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人文关怀教育要注重提升学生精神品位,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是更高层次的追求目标。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精神品位,通过人文关怀,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从某些方面来说,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位就是开掘大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精神品位的提升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
四、结语
关怀的人生范文2
[关键词] 弱势群体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和谐校园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重点关注的对象,特别是随着当前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的激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在加大。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大学生道德水准低下、自杀、犯罪等问题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有关此类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不禁在问,“今天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脆弱?”客观地说,在这些问题大学生之中,有很多都是高校中的弱势学生群体,针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的欠缺是造成他们各种人生缺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分类及相关概况
弱势群体(vulnerable groups),也称脆弱群体或弱者群体。顾名思义,是指在同类群体中,由于自身生理、心理或某些社会性原因所造成的弱者群体。弱势群体是社会学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它也客观地存在于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当中,我们称之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根据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心理弱势型群体、经济弱势型群体和人际关系弱势型群体这三大类。
1.心理弱势型群体
大学生心理弱势型群体是指由于各种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因素而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大学生群体。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全国大学生中,16%~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来自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因为各种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四大最为突出的“心病”。因心理问题所导致的大学生各类问题目前屡有出现,且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2.经济弱势型群体
大学生经济型弱势群体即是大学生中的贫困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大学生群体中,贫困生所占的比例约在8%~30%之间,并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的贫困地区生源中。他们难以承担大学期间的学费、必要的学习用品费用,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用都很困难。经济贫困很难说仅仅制约着他们当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会严重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和未来发展。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和逐步普及,在校贫困生的人数也有所增加。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性话题。
3.人际关系弱势型群体
大学生人际关系弱势型群体从本质上说是心理型弱势群体的衍生物,但由于它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和表现形式,故我们将该类群体单列为一类。它是指由于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必要的方法和技巧而经常性地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以致人际交往无法正常开展的那类学生。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基本都是所谓80后、90后一代,在他们当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出现了较大的障碍,甚至引发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头疼事”之一。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人文关怀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的尊严和人性的重视。简言之,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重要表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表现。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勃兴,人们对功利价值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应该说,它符合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因而具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但是伴随着这一现象也出现了社会上一部人对于人文价值的贬值甚或忽视。大学生弱势群体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要么在心理上相较于其他同学更加脆弱,要么在物质上相较于其他同学更加匮乏。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长期以来缺乏对于他们的充分的人文关怀。受以往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于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往往只是将他们看作教育的对象,而对于学生的真正需要和内心需求则有欠考虑。在当前高校的管理实践上,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就认为贫困生缺的就是钱,只要给钱让贫困生用就可以了。而且在具体的操作中没有设身处地得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与自尊。比如,有的学校会将贫困生的情况张榜公布,再举行一个捐赠仪式,让贫困生在媒体面前诉说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的感恩之情。这在无形之中就暴露了他们隐私,打击了他们的自尊,甚至使他们遭受难以启齿的心灵创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在校大学生的规模逐步扩大,客观上也使得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结构日趋复杂。这就特别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区分他们的思想层次,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的教师往往只是将大学生弱势群体看作一个整体,将他们视作“弱势一族”,在工作上搞“一刀切”,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而且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重灌输,轻疏导,这样就无法真正解决大学生们的思想困惑,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关爱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校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变革时期,社会在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无疑会对在校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冲击。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经济的压力,新旧道德观念的交汇与冲突是这种冲击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弱势群体是在校学生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物质上或心理上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其形成也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做好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人才,维护校园稳定的重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从而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1.着眼提前预防,关注心理健康
人文关怀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这就特别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更多的人文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佳效果。而且在这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更应该体现在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提前预防与发展指导上。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角色转换与适应困难的增多、生活压力的加大,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个案正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我国高校之中大部分都已经设立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室,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主要问题在于这些心理咨询机构往往侧重于问题的早期干预与缺陷矫正,而忽视了提前预防与针对大学生们的发展指导。这就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了一种误区,即一部分大学生是在发生了问题之后才去进行心理咨询,甚至有部分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懂得甚至不愿意去做心理咨询。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应该在注重同学生进行密切的情感沟通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大学生们心理障碍的提前预防和发展指导上。除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课程、人生规划指导讲座等形式帮助心理型弱势群体扫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2.完善资助体系,注重信息保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办实事,针对高校中存在的经济弱势型群体,我们只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才能做到真正的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这方面,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既要体现在对贫困生的全面覆盖上,也要体现在对他们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上。
目前我国高校专门针对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1)助学贷款;(2)勤工助学;(3)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4)社会资助。从具体的操作实践来看,除了资助名额有限之外,这些资助往往与贫困生的学习成绩等硬性指标挂钩,进而使得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和“名额外”的学生往往成为资助的“忽略对象”。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学生的成绩等外在指标作为决定其是否获得资助的唯一标准,因为这样只会使那些“被遗忘”的和“名额外”的学生感到无助和被冷落,甚至可能对其今后的发展带来阴影。为此,笔者建议对于贫困生可以采取一种“全面覆盖”的资助体系,采取多种方式,每月给予全体贫困生一定的生活补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从而更加感受的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目前贫困生申请资助的步骤一般是先通过院系审核,再将申请材料送达至学校审批。在这个过程中,贫困生个人的隐私信息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在学校中设立专门的资助机构,直接受理贫困生的资助申请,并完成相关的审核、批准等工作。贫困生也可以直接通过这个平成申请资助的相关事宜,从而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
3.协调人际关系,缓解人际紧张
由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面相对简单,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大学生比中学生要面对更为广泛,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对于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获得健康发展、学习社会规范和促进学业的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但是并非每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处理好人际关系。据有关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大学生遇到过不同程度的人际困扰。人际紧张已成为让很多大学生十分头疼的一件“大事”。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即很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认为人际困扰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除非情况很严重的情况下,作为老师不便于去“干涉”,从而缺乏对这部分学生的相应关怀和指导。人际紧张会造成大学生感到孤独、烦躁,进而破坏集体的凝聚力,甚至对个人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酿成悲剧事件。在这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在对学生人际关系动态的正确把握和细致了解上,体现在对学生中非正式团体的关注与引导上。这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密切交流和真诚沟通,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向遇到人际困扰的学生传授必要的人际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巧,从而切实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对大学生的人际关怀之中。
参考文献:
[1]王晓漪.关注高校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142-144.
关怀的人生范文3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结合当代社会环境背景,同时也要注重把人文关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落实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引导的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达到构建和谐高校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大学生;政治教学改革;学生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的思想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念成为了广大人士关注的焦点,其中,人文关怀就是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措施。
1 人文关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关怀早在我国古代儒家文化中就已有研究和推广,这种人本思想倡导为政者和上位者必须重视人、关爱人、知人善用和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西方的学校教育中,学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人文主义和人格上的平等和尊重,体现的正是人文关怀在实践教育中的运用。马克思哲学也阐述了人文关怀的深远意义,如今,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引导作用,实行人性化、尊重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和平等的教育方法,切实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在平等、尊重人性的校园环境下,才能促使大学生关注自身、关怀生命和肯定自我,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发展需求和主体自觉意识,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此外,通过人文关怀还能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良好品质,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因此,高校教育者必须把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真正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培养大学生的伦理情操、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最终目的。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弊端
人文关怀要求教育者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单纯的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背景,积极探讨更加符合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切实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高校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者,在教学过程中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理论与真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是庄严神圣、不容置疑的,无形中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完全体现不出来。第二是不能切实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育内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广大学生。第三是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停留如何规范管理学生的层面上,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视学生成长的所需的人文关怀,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途径
3.1 构建高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如何落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引导思想和疏导心理的功能是高校面临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构建高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是有效途径之一。构建高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首先,高校要培养雄厚的教师资源教师,教师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传输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媒介。培养雄厚的教师资源不仅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工作能力,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职业责任感,从而主动关爱和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高校要根据社会背景和校内实际情况,比如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需求强度的不同以及需求的目的等情况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总之,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自尊、自爱、自信的良好心态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同目的。
3.2 以人文关怀为指导思想进行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性化理念成为了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高校的教育管理也逐渐变得人性化,人文关怀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平等的方式进行,做到尊重学生,关怀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难,做好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减少校内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校园环境安全。其次,教育者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高校的教育者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校内热点话题,掌握学生的思想走向,及时对消极负面的谣言进行澄清,引导舆论的方向。此外,对于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教育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如违反学校纪律的目的,情节影响程度酌情小惩大诫,并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错误,促使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3.3 利用网络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
随着网络在全球的深入推广,传统的教育模式早已淘汰于历史的洪流之中,遵守传统的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信服力日益下降。高职院校除了通过组织知识讲座或者开设选修课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在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冲突、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时候,能明辨是非,判断对错,坚持真理。此外,高校可以利用网络,采用校园贴吧、校园论坛、教师博客等交流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与沟通,从而把正确的科学的思想理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学会判断、选择,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袭。
4 结语
高校是培养建设和谐社会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广大的教育者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责任,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文关怀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高校广大教育者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时代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丽杰.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10)
[2]曹文涛,孙垠,马云香,汪琯琪.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1)
[3]张鹏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21)
关怀的人生范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B-0022-02
语文“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及系统论的观点审视语文教学,使语文课堂的构成诸要素彼此和谐,产生最大效能。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和潜能的发挥,让师生感受到生命的勃发、灵感的闪光、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激荡。它强调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从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这两个概念,可以看出,关注“人”是生态课堂的核心要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热爱、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吸纳人类文化的精华,具有广阔视野和创新能力,成为对民族、国家、人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那么,如何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让生态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呢?
一、教学目标立足“以人为本”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因而,应立足于以人为本。人,不同于其他生命体,既需要物质营养,也需要人文营养。生态的语文课堂要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强调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个性的解放;使所培养的人,不仅成为一个劳动者,而且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尚的审美情趣,较强的创造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的人文情怀。如上《“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赏析,使他们感受到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敢于牺牲”的崇高精神;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当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感情强烈起来时,他们就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另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每个学习者都是非常具体的人,受生理的、社会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影响,有着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教育。社会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诗人,80%以上的学生将来会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劳动者,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师生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相互帮助、相互谅解、彼此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力求“回归生活”
生态化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装扮生活,提升生命质量。来自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在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最值得重视的世界,是通过知觉可以直观体验的世界,是一个有人参与其中,保持着目的、意义和价值的世界。教育恰恰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所以教育应向生活世界回归。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社会经验入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和社会生活的理解。
此外,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正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指出的,只有把知识与经验相联系,学生才能更有意义地学习,他们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意义地同化,从而建构新知识。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三、教学形式力避“唯我独尊”
在生态化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他们都先通过直接吸收和整合来自于教材及教材以外的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然后在包括知识、情感、意志、兴趣、性格、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极其广阔的领域内进行交流、探究,而师生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实现共同成长的。所以在课堂中师生是“教学相长”的关系,课堂并非教师一人的舞台。
在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把外在的社会需求变为内在的心理需求,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比如通常比较令学生头疼的古文背诵,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要求,和学生一起给古文谱上曲,唱背下来;或配上画,看背下来;或配上背景音乐,吟诵下来;甚至可以考虑到个别学生的实际困难,列出纲目,加强记诵。这样,通过多方面的暗示、刺激,才能拉近文与人的关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文的精彩之处。由此一来,教师不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使学生在思维、表演等方面的个性得到发展。
为了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要尽量提出一些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学生们的意见,得到正确结论。同时也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在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设计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有趣的、游戏化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主动地成为学生的启发者、合作者、赏识者、激励者,发自内心地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尊重和关怀每一个性格迥异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被鼓舞、被感动、被启迪的欢欣,使课堂真正充满人文关怀。
四、教学管理力戒“独断专行”
教学价值观在课堂制度运作中实现。但是课堂管理不等于“管制”“惩治”“挖苦”,不能片面地强调整齐划一,应该尝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等方法,促使学生自我管理和健康成长。
不科学的课堂是无效率的,不民主的课堂是不人道的。我们需要灵活而富有张力、高效而充满魅力的课堂;需要在规范课堂的同时解放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掘课堂优势潜力,调动师生积极性的课堂;需要有心理安全氛围,师生能充分释放个性又能愉快合作的课堂。课堂教学管理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为基础,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管理应立足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高效。
关怀的人生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了提高这种活动的教学效果, 必须十分注意育人的方法, 其中人文关怀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行人文关怀是人的本性的必然要求, 同时还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决定。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在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普遍存在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不够重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错位。思想政治教育是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 ,必须把“人 ”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者常常以日常行为和活动的管理工作来代替教育的职能 ,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教育工作也就从对人的精神感化变成了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所以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随之发生错位。
2.忽视大学生的自我需要。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思想接受活动的发生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人自身的需要如果被忽视,在生理、心理上没有得到必需的关怀,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发挥的,正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错误的需要得不到转化都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内部障碍。
3.注重共性教育,轻视个性教育。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理想总是在追求一个趋同的统一目标,用一套预先设定的模式去要求千差万别的学生,把学生看作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不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我们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存在,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 ,轻视了对学生的个性教育。
4.注重教育灌输,轻视过程体验。长期以来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基本上是传统的教学手段 ,多为课内的言语灌输 ,受教育者是被动地接受。表面看上去学生顺从接受,但实际上,学生内心抵触,而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调动学生自我的实践教育功能,难以发挥学生在德育行动中自我体验的能动性,也就难以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人文关怀的依据
1.注重人文关怀是尊重人性的需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是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人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也是一种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精神的存在。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更根本性力量。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脱离了社会就不能称为真正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强调,“现实的个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另一方面,“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满足的人追求自身主体性发挥的人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人。人文关怀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人类精神的高度抽象,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它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主动地关注、改善人的生存状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使人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实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在此意义上,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体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总体的人的教育生成过程”,“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使人的价值不断升值或增值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价值的最充分体现,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终极目标价值的追求。[3]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要真正按照人的属性来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只有全面关注人的本性,特别是尊重并培养人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本性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人文关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产生良好互动的科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运行。
3.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发展的内涵。从人生发展阶段来看,青年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相对宽松的人文环境赋予青年学生更为强烈的成熟欲求,进而也使他们对自身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形成产生极为强烈的渴望心理。然而过于简单的生活经历和长期封闭的校园生活环境又不能给予他们相应的能力,于是人性的张扬与现实的贫乏产生了极为激烈的冲突。因此,关注青年学生人性化的精神欲求,切实体会其人性本身的最真实的“做人”状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过程中理应关注的方面。[4]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实施
1.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转变理念,提高服务意识。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 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尊重人的个性、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因此,教师要改变说教式的工作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在方法上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由听话方式向对话方式转变,创造人人平等、关系融洽、情理交融、生动活泼的氛围。要抛弃以往的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深入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切实解决学生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形成有效的问题反馈机制,从而有利于教育者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变革收效不良的制度和措施,而且,在与学生交流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会赢得学生的爱戴,拉近了师生距离,加深师生感情,构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2.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并重。通过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来进行渗透教育,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精神性和思辩性的特点融入广阔的隐性课程之中。创造良好的氛围, 内化道德理念, 有机的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的、立体的、网状的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在性,,从而体现其人文性,克服价值观念上存在知行分离的倾向,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功效,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
3.要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帮助受教育者了解自身思想品德状况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了解受教育者当前的心理和政治需求,,实事求是的面对分析这些问题,从而增加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其次,准确把握受教育者政治上与心理上的需要,体会受教育者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及个人的人生前途问题,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再次,要力所能及采取各种措施来满足受教育者需要。只有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才能使受教育者感到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非对“神”的教育,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性质。
4.加强心理疏导,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要努力建立起一个完善健全的心理辅导机制。辅导员、心理辅导教师在掌握学生汇报的相关信息后,要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和危机水平,及时上报上级领导,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有危机隐患的学生,要借助心理咨询中心评估,进行跟踪观测。同时,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责任异常重大的工作,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执行者必须树立绝对强烈的责任意识,本着对学生、学校、自己负责的精神,谨慎处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为了使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高校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文教育使大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承担起对社会应有的责任。也可以通过更多有效的人文社会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利用实践及人际交往,培养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5.建设富有人文气息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把人文关怀的精神和理念融入校园文化环境中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高校校园人文环境是体现高校人文精神和构建和谐校园的精髓。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建筑特色、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各项规章制度等都属于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要坚持用那些蕴涵着学校精神、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全体师生 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和谐的大学校园首先必须使人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同时,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等学校校园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人为本是创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主题,更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学校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倡导尊重、理解、服务和关怀的理念,着力构建和谐友爱的整体环境。[5]
参考文献:
[1]翟丽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73.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211,212,272.
关怀的人生范文6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德育必然会选择人文关怀,这是以生为本,完善学生价值取向的必由之路。德育必须尊重学生作为自然人的本性,在其人的本性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再讨论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关怀学生,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心理世界,通过心理疏通和精神上的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本文就以此为切入口,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初中德育实践。
一、关注学生的主观特性
学生是完整的行为个体,具有自然人的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人的属性。“本能与欲望”对于每个人都存在,对于初中生也不例外,当然作为社会的人又具有超越物欲需求的精神性的意义需求。尊重学生的自然人属性,发展学生超越物欲需求的精神性,这恰是我们在德育渗透时应该重点关注的。
1.建立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
要教育好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而不是将道德、规范、礼仪强塞给学生。教师应该真正摒弃师道尊严,与学生亲密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打开学生情感大门的“金钥匙”,只有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德育的人文关怀。
2.注重非理性因素,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重理性化的学科教育和理性的思维过程,缺失了对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发展,这样的教育势必导致学生部分素质的缺失。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品德知识外,还应该把学生个体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即关注学生的意志、情感、领悟、直觉和灵感等因素。从学生整体的教育来看,理性思维的提升也离不开学生情感、动机、兴趣等非理性因素的驱动,正所谓“理乃情之所系”。因此,我们的德育必须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持之以恒用情导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波动,并及时地予以调节,确保学生的情感积极、思维活跃。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立足于“为学生”“为学生的一切”“为一切的学生”,以承认、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把学生的兴趣、需要、追求以及接受能力作为德育的起始,把学生的成才和发展作为德育的目标。从德育内容上看,传统的德育课程及其内容过于呆板和教条化,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原有生活经验出发,构建具有生活气息的德育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有效的牵引,润心无痕。学校要站在整体的角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不同的德育发展要求。有的时候生活化的事件往往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得到学生的认同,调动学生正向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内在因素的带动下,学生自主关注自己的心理,用正确的道德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书面化的、成文性的德育内容和理论具有实践意义,促使学生的心理更健康。
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同教育者一样都是教育的主体。德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基础和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自主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二者是辩证的统一。而且受教育者能否获得和确立主体性,是教育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德育能否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关键。
三、激发学生的人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