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融媒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融媒体范文1
相比之下,“全媒体”这个词在中国业界、学界广泛流行,一些媒体机构在实际操作中以此决定媒介融合的进程。媒介学者唐润华在《走出“全媒体”的集体迷思》一文中指出:“现在业界和学界所说的‘全媒体’,是一个既涉及载体形式,又包括内容形式,还包括技术平台的集大成者。如此一个‘大而全’的东西,显然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内涵和外延都很清晰的定义。”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全媒体”的概念不够科学。
然而,这一提法被不少媒体机构列在媒体发展战略纲要中,并被解读成“介质品种完全、记者装备齐全”的模式。在这一理念下,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时,会追求介质齐全的“全媒体”,而不去关注各个介质之间是否能够融合;追求记者的“全装备”,较少关注记者是否具备了“全方位作战”的能力。可以说,在“全媒体”提法下,一些媒介机构因为理解偏差和执行不当,造成记者疲于奔命的情形。
基于以上原因,我以为从概念源头进行拓清非常必要。可否以“融媒体” 的概念代替“全媒体”的提法?“融媒体”的科学性在于,其前提是介质门类齐全的“全媒体”,没有“全”何来“融”?因此,“融媒体”的概念已经涵盖了“全媒体”的题中应有之义。此外,除了包含媒体要“全”的意思外,“融媒体”还注重各个介质之间的“融”,即打通介质、平台,再造新闻生产与消费各个环节的流程,熟稔各类采编技能等。
融媒体范文2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新媒体犹如雨后春笋作为一种新的力量破竹而出,焕发新机。于是有了一股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其实,电子报刊、网络广播、手机报、网络电视等等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多样方式,同时这些传播途径融合了不同媒体的功能,所以说,在融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出路在于做到内容为王,以内容为基础,不断进行创新,并延伸产业链。
一、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优势在内容
关于产业融合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卢森博格对于美国机械工业早期流变的研究。他指出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依赖一套相同的生产技术。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传媒产业,传统媒体在新技术的介入下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诞生了新的媒体,新旧媒体之间相互作用、不断碰撞、交叉,最终走向融合。
有人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融合奠定了必要基础;受众对获得信息的便捷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等要求是媒介融合的重要原因;融媒体时代到来有它的必然性。其实,“媒体融合”一词由美国人尼葛洛庞帝最先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广义上,媒体融合包含一切与之相关的要素,如技术、内容、文化、体制等;狭义上,媒体融合指不同的媒体形态融为一体,从而诞生出一种全新的媒体。我国为顺应融媒体的到来而提出“三网融合”的一系列规划是媒介融合重要的政策支撑。
传统媒体如报纸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生产能力,而这正是新媒体极其欠缺的地方。原创的高质量的内容是传统媒体的强有力阵地,但目前在传统媒体大量资源被掠夺的同时,却没有对于稿件等版权的有效保护,才造成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新媒体运用传统媒体稿件从来不交版权费,一些传统媒体还以内容被点击量高的新媒体引用为荣,而这种引用通常是无偿的,不被告知的。如果传统媒体能够增强版权意识,做到内容为王,还是具有优势的。
二、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机遇在创新
融媒体时代是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国外媒体融合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媒体互动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进行内容和营销领域的互动和合作。二,媒体整合阶段:媒体组织结构上的融合,各种不同类媒体通过并购等方式,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联合运作,在新闻信息采集上联合行动。三,媒体深度融合阶段:媒体开始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层挖掘信息内容,将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实现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的功能一体化。
目前,我国的一些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上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报网融合,开通报纸官方微博、微信、手机APP等,一些媒体在探索中开拓了更广泛的传播途径,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这正是传统媒体探索办新媒体或向新媒体融合的主要途径。根据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即时通信用户数量比2010年增长17.7%,达到4.15亿人;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最高达到83.1%,年增长15.4%;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机遇在于创新。这种创新既是内容传播形式的创新,也要求营销模式的创新,又传统媒体带动新媒体发展,由新媒体弥补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及时效的缺陷,这样才能做到相互补充,而这些基于“中央厨房”的制造能力,这个中央厨房就是内容一次生产要通过多个端口多次,从而实现融媒体时代的多样性传播。
三、融媒体时代,媒体出路在于延伸产业链
融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最终的出路都在于是否能够延伸产业链。内容作为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对产业链的健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目前原创作品匮乏的现状,内容尤其重要。有了内容,需要多种多样的传播终端进行传播,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与此同时,传统媒体需要重新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比如利用传媒媒体的优势资源,包括产品的制作、加工、出版、、销售等一系列运作,并且最终到达到消费者的手中。
在融媒体时代,多元盈利被广泛提及。作为传统媒体,首先可以向自身擅长的领域延伸,如将内容的策划能力和创意进行营销商业化。再者可以借助现有的资源,进行打包营销。如湖南卫视在播放《亲爱的翻译官》这部剧时,在网络电视上随时弹出如电视剧主人公同款手机、同款红酒、同名小说等商品,让受众在看电视的过程中看到商品,一键购买。传统媒体除了有内容生产能力,还需要创新的营销能力和营销团队,打造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多元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邢仔芹.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山东大学,2009.
[2]尹韵公.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融媒体范文3
传统的媒体机构主要是以单一介质的面貌出现的。上个世纪末,美国学者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它的提出主要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文字、图像和声音都可以被转化为数字信息,媒介之间的传播障碍被彻底打破,而潜在的联系被大大扩展,信息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之间自由交换流动。于是国内一些学者基于“媒介融合”的概念提出了“融媒体”的说法。所谓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换言之,融媒体不是某一个媒体,而是体现出共融互通特质的所有媒体。比如,广播会在节目中播发网络中的新闻、评论,甚至音频播客;网络上也可以刊发报纸、杂志的版面;电视台可以引入读报、手机短信参与节目互动等。我们把所有利用了新的信息技术、兼容互通的这种形态称为融媒体。融媒体有四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资源通融。就是合理整合新老媒体的人力物力资源,变各自服务为共同服务。几乎所有国家级媒体和相当数量的省级媒体都已经实现了融媒体机构上的更新,央视有自己的网站、移动电视,新华社自办新华网,入驻开心网,推出手机报,各家媒体都有自己的所属网站,就连一些资源比较好的地市级媒体也有了自己的网站。记者外出采访时,同时携带录音笔和数码相机两种采访设备,为广播和报纸、网络同时供稿,既保证了新闻稿源,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升了网站新闻稿件的权威性和原创能力。
二、内容兼融。传统媒体是“有限时间、有限空间、有限作者、有限受众”,而新媒体如网络等是“无限时间、无限空间、无限作者、无限受众”。二者融合之后,稍纵即逝的广播电视节目,可在网上保留数月,人们通过网络,可获得更多对广播、电视节目在听、在视时间和内容上的选择权,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将广播、电视中因时间、空间限制无法“深入”的重要栏目和重要播出内容进行后续、互动,帮助传统媒体解决深度、广度的问题。2008北京奥运会被称为历史上“首届WEB2.0版的奥运会”,首次将新媒体列为独立转播机构,赋予新媒体奥运赛事转播权。国际奥委会在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网上视频,手机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可以接收。而在奥运新闻报道的内容采集上,为了在奥运新闻大战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更有效的整合资源,“报网互动”“台网互动”等跨媒介、跨媒体的合作形式被广泛运用。
三、宣传互融。这是指建立一种新型和谐互补互信的媒体关系。打造“融媒体”,就是摆正新老媒体关系,分析新老媒体的利弊,以优势互补、扬优去劣,达到1+1>2的效果。比如,广播的迅疾、便捷,电视的直观、立体,互联网的“四个无限”(无限空间、无限时间、无限作者、无限受众)。各媒体对“我无他有”的东西不妒忌、不害怕,对“他无我有”的不排异、不拒绝,都把“他”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兼收并蓄,追求“水桶定率”。按照这个理念,我们在媒体自身宣传上相互“架势”而不是相互拆台,相互“捧场”而不是相互贬损。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宣传上的强势,营造氛围,达到效果。
四、利益共融。发展融媒体的最终目的,要有利于效益这个根本。而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多的是依靠宣传实现的,这里主要谈经济效益。作为媒体融合的产物,一般都会组织当地媒体策划、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如房、车展销,各种节庆,企业促销,产品展,各种大赛等。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报名、展示、投票点评,然后同步直录播,不但可以集中力量办好活动,还可以增加活动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最终实现共赢。集团里给融媒体共同下达创收任务,共同洽谈大型活动项目,“一揽子”谈价,共同组织、策划、实施,利益共享。融媒体对外是一个单位、一个声音、一个价格。广播、电视、网络同时变为共同为一个项目活动服务的三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价格上也会比任何一个单媒体要高得多,客户对这种活动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融媒体成为利益上的“共同体”。
同央视、省级台比,地市级广播电台有规模但形不成气候——二三百人,二三个频率,制作几档新闻或专题,在划定的所属范围内播放。无论从资源还是产业,从眼前还是长远看,都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难成气候。有基础但难适应需求——城市台一般都有几十年历史,无论在技术、宣传、节目生产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但受客观因素限制,不可能跟得上广播、电视日趋分众化、专业化、微内容的发展趋势和人们日益丰富、日益提高、日益挑剔的生活、娱乐需求。但现有的规模、基础给建设融媒体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通过融媒体实现突破,广播电台可以通过建立网站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拓展、覆盖范围的无限扩大和创收能力的提高。
以大庆广播为例。目前,大庆人民广播电台的网站已开通了新闻、游戏、房产、企业、财经、汽车、音乐、生活、教育、美容、女性、男人、美食、家居等39个频道,广播对这些频道进行导视性宣传,栏目的所有内容全部在网站呈现,把网站作为广播资源的延伸,突破了传统媒体资源的有限性。不但全省网民可以访问,全国乃至全世界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收听大庆广播,这样就突破了空间界限,无限地扩大了广播的传播面。现在,经常有南方的听众,甚至海外同胞通过网站来了解家乡情况,回乡省亲、观光或考察投资。国内各地也有不少听众听了大庆台的节目,来信来函来电咨询、建议或索要光盘。
融媒体范文4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生字时,教师常常用的是生字卡片,这样长期学习,学生会觉得单调无趣,索然无味,一双双眼睛失去智慧的光芒。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了能融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把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七”的教学目标是识字与写字,多数生字与动物的名称、动作有关,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动物园的情境,并将教材的内容融入这个情境。上课伊始,我用富有激情的语调告诉学生:“我们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不好?”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动物园图,“动物园”三个大字掩映在绿树丛中,小鸟在枝头欢叫,鲜艳的花朵竞相开放,学生们眼睛顿时一亮,精神一振。我说:“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看,它们来了。”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等待着,我相机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动物,学生依次说出动物的名字,表示动作的词语,并齐读动物下方的拼音和词语。在这一情境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情绪高涨,识字效果良好。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学生们心中能不涌起保护动物的热情吗?
二、运用多媒体巧设动画,正确书写生字
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字词教学是重点。但传统的字词学习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训练效果也不佳。在识字教学中适当利用多媒体,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生字,掌握字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师可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起来,记忆也更深刻。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求知欲就能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一般的生字,学生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易错、不易理解的字,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电教的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正确书写。如教学“识字七”中的生字“鸡”时,教师可将图慢慢地演变成“鸡”字,并用鲜红的色彩突出“鸡”字上的点,然后讲解:“小鸡不能没有眼睛,没了眼睛可怎么生存呀?”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记得牢。对一些易写错的字,教师可采用闪动笔画或偏旁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运用多媒体突出识字的重点,突破难点
在生字字形的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学生在写“枪”字时,经常把右边的“仓”写成“仑”,怎么办呢?我在课件上写了一个“枪”字,同时配上手枪的图形。我要求他们结合图文,一边观察,一边想办法写正确。有个学生大声地说:“老师,我觉得‘枪’右下角的‘横折钩’和‘竖弯钩’组合在一起的样子,就像开枪时用手扣住的那个扣(扳机)。如果写成‘仑’,那么手指头就没法扣了。所以,写这个字时,只要想想怎么打枪,就不会错了。”听了他的话,其他学生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望着“枪”字说:“像,真像!”我知道,这个识字难点被突破了。
四、开展小组合作,拓展识字
融媒体范文5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 广播主持人 挑战与机遇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意义上的广播以声音作为载体,通过传统方式从事信息传播活动。如今,高速发展的融媒体充分利用多种不同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融媒体资源整合、多元化传播的特性让传播变得更加立体和多元。
一、对传统广播的质疑
融媒体时代到来,各种单一媒介被以多种形式整合后重新推出,在全新的媒介平台上,自媒体也应运而生。自媒体主持人借助新媒体平台,生产独立的信息产品,其群体日益壮大、受众数量日益增长、社会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信息传播需求的碎片化和分众化使得小众音频产品在开放平台上广泛传播,这为自媒体主持人打通了传播的渠道,融媒体较强的互动性也使自媒体主持人有了铁杆粉丝。相比之下,传统广播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形式单一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条信息被整合为多种形式,通过不同媒介传递给受众,这对传统广播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不仅体现在信息时效性、多元性、准确性上的“同质”超越,还是对传播模式这一最能体现媒介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根本颠覆。也就是说,传统广播的受众被丰富、多元的可视内容分流,新时代下单靠生产单一声音产品的广播能够给受众带来多少刺激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二)听广播不再是主流用户的习惯
融媒体时代,收音机不再是收听广播的唯一渠道,数码技术的不断创新,使传统广播受众收听习惯发生改变。数据显示,台式收音机、数码产品类传统收听终端的使用比例最小,便携式收音机、手机、车载收音系统则占据较大份额。其中,使用手机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超过40%,近五年来上升幅度超过30%,已经跃升为主要收听终端。①各家门户网站也纷纷开通音频服务,蜻蜓.fm、考拉FM等音频客户端纷纷抢占手机移动应用市场,一方面为通过手机收听广播节目提供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分流了传统广播的受众。
二、众多媒体人开办自媒体音频节目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不断突破,自媒体的概念也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吴晓波、罗振宇等主持界的“外行”纷纷在网络传播平台上开设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其分流传统广播节目固定受众群的能力之强令人震惊。以罗振宇的自媒体公号“罗辑思维”为例。罗振宇曾是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和《对话》节目的制片人,2012年底打造知识型脱口秀“罗辑思维”,“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以每天一分钟的有声语音推送作为尝试,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声音产品逐渐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罗辑思维社群”目前有350万以上的年轻听众,“罗辑思维”视频节目是互联网上最多人喜爱的知识型脱口秀,仅优酷视频上的每日新增播放量就达10万余次。
类似罗振宇这样的媒体人群体,凭借自己鲜明的性格、知识抑或是语言个性,依托更加开放的新媒介平台,在满足普罗大众与“明星偶像”直接交流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小众化的传播。这些主持人火爆的因素,恰恰是在传统广播媒体工作的广播主持人缺乏的。
三、传统广播如何突破困境
纵观上文提到的质疑,传统广播节目并非没有机会。危机中蕴含希望,传统广播依旧可以在困境里找到突破口和生机,实现自我突破。
(一)声音产品更易得到受众认可
融媒体时代,新的媒介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人们在唱衰传统广播时,可否想过为什么新涌现的自媒体纷纷选择了以声音为载体?正像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的那样,一种媒介总是充当另一种媒介的“内容”,媒介之间只有进行相互作用才具有自身存在的意义。②显然,声音作为媒介就是连接传统广播与融媒体之间的桥梁,声音产品不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被淘汰。而之所以会是声音,则是因为声音更符合融媒体环境下用户的接受特点。
融媒体时代,多种媒介互相融合借鉴,促成了更加细分化的受众市场,受众更多希望是一对一的信息接受者,相对于其他媒介传播形式,广播的声音传播方式使其更擅长长驱直入,深入人心,成为受众亲密的伴侣媒介。有调查显示,43%的听众同意这样的说法“我发现我好像正在与广播中的主持人交谈”③。这种交谈是一种私密的感受,这样的一对一地传播也正好契合融媒体时代受众的心理需求。
2015年11月,从中央电视台辞职的电视新闻主播曾选择了声音艺术产品进行商业化探索。首先,曾筹办声音剧场《一段》,项目名称主打声音牌;其次,在内容方面,曾邀请到了著名配音演员、演播者、新闻主播以及主持人等表现声音的专业人士,声音产品感动受众。曾在《一段》的宣传语中说:“无论你是否熟悉我们的脸,都一定听过我们的声音,我们是通过话筒,用声音表达自己的人。而在《一段》里,我们都是想好好说一段话的人。”曾再创业选择声音产品,看出他对于声音市场在融媒体时展前景的敏锐观察力。
(二)内容为王是时代不变的主题
优质声音节目的生产者,依旧是融媒体时代传播领域的明星。蜻蜓.fm、考拉FM等音频客户端里也成长起来一批保有大量原创节目的群体。可是,无论媒体技术如何发展,内容和品质永远是媒体得以生存的根本。在众多全新媒体平台上,以打造声音产品自居的自媒体主持人更是逃不出这样的传播规律。所以,融媒体时代具有专业的声音产品生产能力依旧是吸引受众的关键。
纵观当下众多音频客户端,点击和关注量高居榜单前列的还是传统广播媒体生产的高质量节目,而受到融媒体环境下受众追捧的明星也大多是这些传统广播媒体的主持人。蜻蜓.fm副总裁段然介绍说:“2015年以来,蜻蜓.fm共签约至少5000位主持人,其中真正拥有较高留存率的仍然是那些在传统广播电台中的专业主持人。”
另外,由众多广播主持人发起的《为你读诗》活动,借助当下流行的微信朋友圈传播方式,瞬间受到用户关注、熟悉和喜爱。包括老一辈播音表演艺术家方明、于芳在内的众多广播主持人用声音的传播方式,达到了令人震撼的传播效果。这样的声音产品的传播尝试,甚至还引领了当下整个社会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风潮。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一批年轻的广播主持人,凭借着对于声音表现的熟练把控,也成为了融媒体时代的网络声音红人。
这些事例再一次证明,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优质的声音产品依旧是吸引受众的致胜法宝,而先天就善于生产优秀声音产品的广播主持人依旧会是受众心目中的明星。
(三)后劲不足是自媒体主持人的先天劣势
依托稳定节目资源的主持人方能在融媒体环境下打造稳定的节目品牌。高晓松、罗振宇、吴晓波这些自媒体主持人以个人品牌为基底,拥有庞大的知识储备或在某个领域有多年的积累,在思维与形象上均能体现出个人的独特性,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自己的声音自媒体进行传播,但他们的自媒体账号在繁华背后,却存在着先天的危机。
自媒体公众号采取完全原创的方式,等同于经营一家以采访、写作、编辑为主体的传统媒体,存在严重的“难以为继”的问题。个人的创作存在和低谷,更新率的无节奏性往往导致粉丝的大量流失,或者由于个人见解的狭隘、知识体系的缺陷,在原创内容上易产生雷同,或者由于个人力量所限等因素,无法找到恰当的商业变现渠道。
也就是说,不论是在传统媒体独大的时代,抑或是现如今自媒体蓬勃发展的阶段,内容为王意味着媒体需要稳定而优质的内容,这才是其核心价值所在。而在这方面,依托广播电台专业节目制作团队的广播主持人无疑可以更稳定、更长久。
四、未来传统广播如何创新发展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但如何在未来媒介环境不断更新变化的情况下守住自己的位置,依旧需要广播人探索和创新。
(一)依托传统广播节目,探索适播产品
融媒体时代,众多全媒体表现形式并不是敌人,甚至是传统广播可以寻求帮助的朋友。多媒体、多渠道、多终端的时代,从品类、质量、数量等方面对内容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时的只是载体,优质的声音产品永远是不变的“明星”。如果传统广播能够利用好新媒体的技术、渠道,传统广播的内容资源优势就会被放大。
当然,树立这样的理念并不意味着传统广播可以像以往一样高枕无忧、以不变应万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广播流程模式下的内容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如今多种形式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传统广播影视向视听新媒体的转型是大势所趋。对于传统广播来说,除了将传统的调频广播节目做好、做精之外,还要适应受众“从线性、顺时、完整”到“回看、逆时、碎片化”的消费模式变化,加工出更为个性化、专业化、适播化产品,这是传统广播在融媒体环境下重塑内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适播化正是依托传统广播节目内容,调整制作流程,生产适合多渠道同时编辑分发的传播产品。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阳现场秀》节目为例,节目被碎片化制作成适合音频平台、网络视频、喜剧TV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内容进行多次传播。与此同时,海阳团队依据受众用户特点进行个性化传播。比如海阳的粉丝被分为环球旅行团成员、私家车友汇成员以及海阳乐跑团成员等,对于不同类型的粉丝进行更加精准的内容投放,实现有针对性的传播。通过这样的方式,《海阳现场秀》这样一档优秀传统广播节目用各种新媒体表现形式实现适播化投放,而广播主持人海阳也成为在融媒体时代受众中的明星。
(二)充分互动,挖掘粉丝经济
受众至上是传统广播需要重塑的思维方式。以往的广播节目中,受众互动只是丰富节目的一种手段,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必须更加重视受众的互动参与,实现用户更高的渗透率和忠诚度,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在用户心中的品牌地位。对于需要商业盈利的广播节目团队来说,这样的品牌价值才能保证受众用户的转化率,给广告主带来可观的收益,从而实现自我的生存和发展。
(三)突出个性,塑造品牌
在重视互动、强化粉丝黏合度的同时,注重品牌的塑造更有助于广播主持人在纷繁众多的自媒体主持人中脱颖而出。《海阳现场秀》主持人海阳在节目中故意放低姿态,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亲和、有小缺点且经常愤愤不平的小人物,同时海阳在节目中通过模仿、演绎等表现形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此一来,一个敢爱敢恨又可爱活泼的草根形象通过声音电波形成极易识别的品牌符号,受众可以一下子辨认出这就是广播主持人海阳。当海阳的品牌形象被成功塑造后,随之而来的忠诚粉丝用户群体就成为了商业机遇,也成为了广播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牢固根基。
五、结论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并非如坊间所说“大限将至”。传统广播在看似危机的情况下也能找寻到逆势而上的机遇。媒介融合后音频产品的自身特性使得音频产品能被新时代受众接受,使传统广播有了生存发展的契机。技术在革新,时代在改变,广播只要敢于改变、善于动脑,不仅不会死于改革浪潮,还能成为融媒体时代受众的“新宠”。
注释
①白京京《新媒体领域广播受众发展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播发展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②【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0版。
融媒体范文6
关键词:播音主持;融媒体环境;时代特点;创新思维
一、播音主持在融媒体时代环境下发展遇到的难题
(一)受众群体更加多元化
在融媒体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同时,受大众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他们会自主选择信息内容,实现了从传统被动接受信息朝现代主动选择信息模式的传播,促使接收信息的方式出现了变化。基于播音主持人视角分析,新时期要想获得受众的认可,就必须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主持风格。所以,为了让节目吸引更多受众,就必须积极开发播音主持人的特点;同时,还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渠道积极和受众展开交流,让受众变成节目主角之一,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组织交流活动等,吸引受众参加节目。[1]
(二)播音主持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已经不再适合融媒体环境中受众的需求,因此,必须改善信息传播的现代性、有效性。不过播音主持在工作中会受到节目播放时间固定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播音主持在融媒体环境缺乏优势,由此凸显了播音主持缺乏创新性等问题,致使播音主持逐渐朝边缘化发展,影响了播音主持对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容易引发受众反感。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播音主持人应提高自身创新意识、改善自身创新能力等,才能满足时代需求。
二、播音主持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途径
(一)做好融媒体时代特点的有效研究
一是,秉持积极的态度对待涌现的新媒体,要积极学习新媒体设备使用知识,发挥新媒体优点,科学分析受众群体的需求;从而根据受众兴趣爱好,以时代背景为基础,对主持风格进行调整,满足广大受众群体的要求。二是,要积极的对新媒体平台加以利用,为传播节目提供更多平台,提高节目竞争力。如通过新媒体平台对节目进行宣传、推广,改善节目宣传效率,吸引更多受众。比如,河北公共频道开设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河北旅游TV”等,都是帮助自身提高竞争力,影响力的手段之一。三是,注重结合融媒体特点对节目进行创新,尤其体现在互动交流上,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增进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调动受众观看积极性。例如,河北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客户端为“冀时”,用户下载这个APP后便可以满足自己的看电视直播、视频点击、新闻阅读、看广播、听广播等需求;同时,直播间还会实时与受众展开互动,通过交流等方式满足了受众兴趣,吸引了受众目光。这其中自2019年7月8日起,河北广播电视台以强服务、强互动为单身青年解决婚恋难题的广播节目《有缘天空》全面“触电”“触网”,在河北影视剧频道、河北综合广播、河北广电新媒体“冀时”客户端实现直播。每天中午12点至13点,电视、广播、网络三大平台同步直播《有缘天空》,打造出了聚合“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特质的融媒体日播直播节目样板。[2]
(二)创新播音主持思维
一是,为播音主持人培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思维,播音主持人要将传统的文字思维调整为形象思维,要积极参加形象思维培训活动,为播音主持培养、锻炼形象思维,为思维创新提供助力。二是,为播音主持人培养构思思维,制作节目时,要科学构思播报的内容,重视播报期间语速、情感表达、舆论导向要求等的构思方式,帮助播音主持人培养导演性思维,改善制作的播音主持节目成效。三是,培养播音主持人的多元化思维,促使播音主持人脱离同质化、概念化节目模式思维的影响,提高播音主持融媒体环境下的抗冲击能力,实现培养播音主持多元化思维的目标,使播音主持节目更具创新性。
(三)积极创新播音主持风格
受先进科学技术等因素影响,所有行业都在相应创新需求、大胆创新。所以,传统的新闻传播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同时,受自媒体影响,单一个体、组织等都可以成为新媒体传播主体。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俨然为人类的沟通、社交提供了良好平台,这些新兴媒体正逐渐替代传统的广播、电视形式的新闻传播路径。大众在获取信息时已经可以利用电脑、手机实现预期目标,且不需要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制约,能够实时在网络平台中查询、分享自己感情需的事情。面对该现象,播音主持人应做好传统媒体优点、特征的研究,要更新主持理念、创新主持风格,才能改善受众节目体验效果、增加受众群体。比如,朱广权在节目“共同关注”中体现的独特主持风格就吸引了大量观众。
(四)播音主持人应朝采编播复合型方向发展
一是,改善协调采编播人员工作效果。播音主持人积极的提高协调能力,有助于改善节目制作中的各项衔接工作。当前,播音主持成为了节目制作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所以,在节目采编期间,应积极参加研讨大会,了解采编播人员想法,主动与其他工作者建立统一意识,保证节目选题可以以某一风格为中心。从而通过确定团队整体意识的方式,保证节目风格的独立性。[3]二是,主动参与采编过程。播音主持人应积极参加采编活动,了解采编内容,及时调整自我主持节目的情感变化,科学控制节目节奏,才能确保播音主持对节目的主导效果,改善节目制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