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朱自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冬天朱自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冬天朱自清范文1

朱自清出生时,作为坡铁杆粉丝的父亲朱鸿钧从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得到灵感,给孩子取名“自华”。朱自清的祖父和父亲在江浙一带做个小官,家道算是小康。朱自清5岁时,全家迁至扬州,在这里他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朱自清自幼在私塾受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考入扬州两淮中学,毕业时被授予品学兼优奖状。1916年夏,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寒假,他遵父母之命回扬州与扬州名医武威三先生的女儿武钟谦完婚。这年冬天,父亲赋闲,原本较宽裕的家庭经济逐渐拮据,他自觉应当尽早分担家庭责任,遂改名“自清”自励。“清”者“清账”、“清偿”、“清楚”也。后来,他跳级报考北京大学本科,1917年被录取为哲学系的学生。为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取《韩非子・观行》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的典故,为自己取字“佩弦”。他进入哲学系后加倍刻苦,于1920年提前毕业。

与清华的半生缘

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朱自清当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如今校园中的自清亭、朱自清塑像,记载了他作为学者、教育家的一生,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写照。朱自清短暂的人生中,近一半的时光是在清华度过的。

在水木清华荷花池北畔,已有一道粗裂纹的朱自清汉白玉雕像,面对着一塘荷花若有所思。在荷花池东畔,有一座古式四角方亭,原名“迤东亭”,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改名“自清亭”。因亭子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亦源于此地,但其实《荷塘月色》的“原址”在近春园荷塘的西北隅。1927年夏,朱自清夜赏这片荷塘,写下了《荷塘月色》。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这里处处都留有他的痕迹。朱自清在此任教时,曾经居住过清华古月堂、南院(照澜院)18号、西院45号、北院9号和16号。

建于清道光二年前后的古月堂,应该算是简朴的朱自清住过的最豪华的宅子了。古月堂的垂花门,至今保存完好,院内的松树掩映得院子更添了几分神韵。这古建庭院最初为清华园园主的书房,朱自清《背影》一文,就在古月堂润泽的灯光下写成的。

离开古月堂后,朱自清迁至南院18号单身宿舍,与陈寅恪等为邻。南院建成于1921年,由10所西式丹顶洋房和10所中式四合院组成,是清华以前的教授住宅群。1934年以后改称旧南院。1946年抗战胜利清华复校后,由朱自清提议将“旧南院”的称呼按谐音改称“照澜院”。如今的照澜院18号,成了个眼镜店,眼镜店店主应该也想不到,在这些灰色老房子里藏匿着清华厚重的历史吧!

1927年初,朱自清将妻儿接到清华园,迁居至西院45号。那是一大片爬满南瓜藤、边上种了菜的青砖老房。西院于1924年和1933年分别落成,是清华改办大学和作为国立大学迅速发展时期建成的教职员住宅区之一。这里原本坐落的是一片整齐的平房,散落着几十户院落。一座座不起眼的房子里,曾经居住和聚集着许多清华名人,可以说它是清华历史的见证。

1933年1月,朱自清一家搬进北院9号,后又迁往北院16号。1948年,他离世之前,一直住在北院16号。

寻找朱自清住过的北院,如今已基本消失,竹林深处的遗址,只剩一块石碑诉说着北院的历史。北院16号是北院唯一保存下来的老建筑,位于北院东南角,现在是清华大学物业管理中心。北院住宅区建成于1911年,与清华学堂同期,是清华最早的教员住宅区。2000年,清华在北院遗址的基础上建成景区,为纪念历史,景区沿用“北院”旧称。

七次跳槽 跳进清华

任教清华之前,从1920年6月到1925年8月的五年间,朱自清走马灯般地换了七个学校,最终才跳进清华。

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经校长蒋梦麟推荐,来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对于初登讲台的朱自清,其学生魏金枝后来回忆说:“说话呢,打的扬州官话,听来不甚好懂,但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由于他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及至学生提问,他更是手足无措。糟糕的表现令初出茅庐的朱自清十分尴尬。一个月后,朱自清坚决要求辞职。第二年夏天,经好友介绍,朱自清回到了母校扬州省立第八中学任教务主任。朱自清虽为人谦和,但秉性耿直,到任不久便和校方发生了争执。同年9月,经朋友介绍,他来到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书。初来乍到,他便遭遇到了中国公学的,朱自清被解聘了,之后他又回到了杭州第一师范学校。经过两年的历练,朱自清已经“渐渐为同学们所认识,成为信仰中的新人物”。

《背影》背后的故事

1928年10月,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背影》的出版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望。文中那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

然而朱自清在《背影》的最后写道: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透过这段文字,不难发现,朱自清和他的父亲之前一定闹过别扭,发生过不小的冲突。

1917年,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在徐州失业后,生活逐渐困顿。朱家是书香门第,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

冬天朱自清范文2

关键词:教材原作 修改 商榷

【中图分类号】G633.3

朱自清先生在《关于写作答问》谈自己创作时说“早年写作,都先起草,……后来觉得起草太费工夫,做作气也重,便直写下去。因为得随时斟酌字句,所以写得很慢。既然随时斟酌,完篇后改动便少。”可见朱自清先生的创作是多么的严谨!然而对照朱自清之子朱乔森所编的《朱自清散文全集》、台湾文化图书公司出版的《朱自清全集》及人教版、语文版等版本的语文课本,发见《背影》被教材修改28处(不含台湾版“人丛里”和原作“人里”不同),修改涉及段落划分、词语、标点符号等方面。

本文仅就值得商榷的几处修改加以探讨。

“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中“两三回”被改为“再三”。

“两三回”比“再三”更具口语特色,而且更准确地表达“我”说话的次数。“再三”是“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我”想去的心情是得到强化,“争”着去的意味较强。揣测“我”的性情,应不会争着去。

“回过头来看见我”中的“回过头”被改为“回头”。

“回头看”更符合普通话规范,这是肯定的,但是从口语色彩看,还是“回过头看”更具口语色彩。不过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是用口语写作(参见叶圣陶《朱佩弦先生》),“回过头看”口语味道浓。

标点符号修改值得商榷的有两种情况:一、对句子的理解不同。二、断句分歧。

对句子的理解不同。

编者和作者对句子表意存在偏差,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修改,有7处:“单行的日子,”被改为“单行的日子。”“拭干了泪,”被改为“拭干了泪。”“轻松似的,”被改为“轻松似的。”“插嘴不可。”被改为“插嘴不可,”“努力的样子。”被改为“努力的样子,”“我走了;”被改为“我走了,”“肥胖的,”被改为“肥胖的、”

“单行的日子,”被改为“单行的日子。”即逗号被改成句号。

原作“那年冬天”一句是表述作者在祖母去世后跟父亲奔丧回家。把逗号改成句号,强调的是家庭的悲凉:祸不单行。

“拭干了泪,”被改为“拭干了泪。”也是逗号被改成句号。

拭干了泪的目的是“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是一个复句。

“插嘴不可。”被改为“插嘴不可,”。即句号被改成逗号。

原作用句号,表示“我那时”一句内容是“我”的想法――聪明过分,独立成句有强调作用。“但”以下是“他”的成效,反衬我的所谓聪明想法的荒唐。

“努力的幼印!北桓奈“努力的样子,”原作用句号,“他用”一句表达“他”上月台的情景。“这时”一句是表达我流泪。“这时”一句的泪表面是看背影流出来的,事实上是看了父亲买橘子的全过程。所以独立成句好。

断句分歧。

有4处。即“到徐州,”被改为“到徐州”,“行些小费,”被改为“行些小费”,“看了看,”被改为“看了看”“我走了;”被改为“我走了,”“棉袍,”被改为“棉袍”。

“到徐州,”被改为“到徐州”。

“到徐州,见着父亲”和“到徐州见着父亲”相同点是:主语都是“我”,不同在于“到徐州,见着父亲”表达的是到徐州和见到父亲两件事,联系下文,还“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父亲丧母又交卸了差使,神情状态肯定不好,这样,“见着父亲”、看见狼藉东西和想起祖母三个因素,造成了我“不禁簌簌流下眼泪”。而“到徐州见着父亲”是一件事情,表达在哪里见着父亲,且这句话和后面的关系,变成见着父亲后,看见狼藉的东西、想起祖母两件事是“我”流泪的原因。

“行些小费,”被改为“行些小费”。

原作“行些小费”有停顿。这个停顿,使“得向脚夫行些小费”这个事实得到强调。这是后文父亲讲价钱的原因。

“看了看,”被改为“看了看”。

“看了看”有逗号,有停顿,可以表达父亲买橘子的决定是临时决定,但有一番思虑。不加逗号,这是一个连动短语,让人感觉父亲一见车外就决定买橘子,不假思索。

“棉袍,”被改为“棉袍”。

青布棉袍和黑布马褂是并列的两个词语,之间不存在修饰关系,因此停顿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朱自清“全用的是口语”,口语的习惯是短句多,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连在一起似乎不合乎口语习惯。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散文全集》(下集)朱乔森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年7月第2版

2. 《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杨昌江北京出版社 1983年3月第1版

3.《修辞学丛书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蒋荫楠严迪昌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7月第一版

4.《朱自清名作欣赏》林非编写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3年6月第一版

5.《朱自清全集》(台湾)文化图书公司

6.《朱自清研究资料》朱金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8

冬天朱自清范文3

冬 天

朱自清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④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请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父亲夹豆腐的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第③段画线句子“家里却老是春天”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带给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文章,联系朱自清的《春》,说说你对朱自清会作出怎样的评价?

冬天朱自清范文4

一、时代精神烛照散文

用时代精神这支红烛来烛照生活,烛照散文。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人,绝大部分散文都反映着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的真实记录、真实的生活氛围、真实的时代思潮等,而统率着这一切“真实”的就是该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精神,作者所发出的时代声音,并非要人们在一堆素材上贴上几张“时髦”的词语来作答。

时代精神应从生活中来,生活是作者的土壤,也是散文创作的土壤。如文中“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交卸了”、“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仅簌簌地流下眼泪”等文字的描写,催人泪下,正是作者生活时代的再现,这个开头为整个作品设置了暗淡、悲凉的气氛,其中文章中的用词“变卖典质”、“差事交卸”等给读者交待了作者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些点出时境词语透出作者写作的时代和心境,造就了人之常见之景却抒发不常见之情。

二、抓住灵感、挖掘生活

抓住心灵震颤的时刻,步步深挖,挖到生活的本质,升华为哲理或情趣。写散文要有灵感,而灵感即是那令人心灵震颤、心智开启的收获。这个时刻异常宝贵,是不可以“稍纵即逝”的,善于抓住它,并以此为起点,步步深入,探掘使你激动的那人、那事、那美、那物的本质,如果这本质是反映了一种社会或自然的规律,那么,它可能在作者笔下升华为哲理或情趣。如文中描写父亲买橘子的情景,这在其他人眼中可能是一种人之常情,无需多言,却有一种灵感在朱自清先生的脑中闪过,如一个摄影记者用自己独特的胶卷拍下了这动人的一幕,尤其“攀”“缩”“倾”等几个动作特写,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父亲独有的形象,感动了几代人。同时文中真正描写父亲的话只有四处,都非常简单。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事情令人联想到什么,领悟到什么,甚至增加了一点生活的滋味,欣赏到了一点人生风景,并由此可能形成一种童趣等。不论是哲理是情趣是意趣都是从生活中的一点契机为起点,步步挖掘而得出来的,使得《背影》作为描写父亲的典型代表作,在我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三、取其一点,生发开去。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所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也即是说,那些细屑微小之物多在散文中找到表现的机会。换言之,散文的构思常以小事物为构思某篇的起点。作为拨动灵感的引子,写“小”明,并非见“小”,而以小见大。“背影”是寻常的,但朱自清先生却把“背影”的一瞬间,放大出一种父亲的光辉形象,进而释放出的是伟岸如山、沉默似金、慈祥醉人的父爱。文中记载父亲的话语只有四处,都非常简单,却是深情流露,在作者再三劝父亲不必亲送儿子时,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在车站请父亲回去时,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在买了橘子将要下车时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在走了几步回头的时候父亲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简短的话语中包含了多少联系、体贴、依依不舍。与此同时,朱自清先生在文中四次写背影,却次次抒情不已,感动泣下涟涟,细腻中蕴含深情。

由此可见,能显出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大”来,却并非易事,特别是不牵强附会,自然谨慎,取“小”时,要分析它的内涵有多大,即便唯其小,摄取无难。当捡“大”时要掌握分寸,在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要善于捕捉,提炼,琢磨,内博返潋,深入浅出,但不可过度。我们常见“物以至神”,即为以小见大。

冬天朱自清范文5

一、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运用得当,不但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能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如朱自清的《春》: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作者把遍地的野花,比成“眼睛”和“星星”点缀在草丛中,不仅有动感而且有美感,形象地写出了野花遍地开放的情景,描绘出春天的可爱和美丽。

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里先说小山“可爱”,把它比成“摇篮”,接着把小山直接写成人,让它像人一样说话,赋予山以人的思想,别有一番情致。

又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该段中三处使用排比,节奏明快,语气连贯,句子铿锵激越,气势恢弘富有感染力,将安塞腰鼓所表现出来的力与美推到了极致。

当然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以语言环境的需要为原则。写作中可运用的修辞手法还很多,像对偶、夸张、反问、设问等等,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定能使作文的语言“活”起来。

二、准确运用动词或形容词

准确运用动词或形容词能使文章中的形象更美,更生动。

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买橘送别的过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段描写运用了动词:走、探身、穿过、爬上、攀、缩。细腻逼真地刻画了父亲对儿子真挚深沉的爱。

再看《松鼠》一文中的一段文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布丰在介绍松鼠的时候,运用了“清秀”、“闪闪有光”、“矫健”、“轻快”四个形容词来分别描写松鼠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准确地描写了松鼠的外部特征,使松鼠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三、注意使用叠词

使用叠词不仅能使描绘、说明更加准确,而且能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如朱自清《春》中的“微微”、“渐渐”、“软绵绵”、“轻悄悄”、“稀稀疏疏”;峻青《海滨仲夏夜》中的“一排排”、“一片片”、“慢慢地”、“轻轻地”、“刷刷声”;冰心《小橘灯》中的“仄仄”、“轻轻”、“微微”、“慢慢”、“渐渐”等等,都是极好的例子。

另外还可以使用一系列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使语言富有变化;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感彩,使作文语言的感情明确。

冬天朱自清范文6

读过《背影》得人,都会为那个父亲而感到,然而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现在来看看本文,希望你能喜欢!

承德县逸夫学校 廉蕊菡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见。”

读完朱自清的《背影》,仿佛有一双柔手动我的心弦,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又仿佛一双圣洁的翅膀飞过天空,在我的心中留下点点倩影。

母爱如水,温柔圣洁,无时无刻不包围着我们,让我们沉浸在爱中;而父爱如山般深厚,父亲用坚实的双肩支撑起整个家庭,父亲那深沉的爱要用多?华丽的语言才能说出口?

冬天的寒风,飒飒的刮着。在这孤立无助的季节,祖母又去世了朱自清望着满院的狼藉,簌簌的落泪,父亲自己虽然很难受,但却还安慰我:事以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居然已经到了变卖家产的地步,但得到的钱却仅仅够还债,连祖母的丧事都要接钱办。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父亲虽忙,却还亲自送我去车站,为我买橘子,“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的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老了。

我不能忘记小的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那时的父亲多?高大。 但是,就在那一天,在那飒飒的秋风中,在哪昏黄的路灯下,我发现,父亲的背不知什么时候弯了许多,父亲的脸不知什么时候长了许多皱纹,父亲那乌黑的头发也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银色,无惊讶的发现父亲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