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温年较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温年较差范文1
而气温特征一般又主要从气温的数值特征及时间变化两个方面来描述。
例1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根据图文资料,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F:\高中生2015\学法指导\2015-1高二\image11.png>[城市
黄麻
河流
等高线/m][北回归线][气温/℃][90°][20°][降水量/mm][孟加拉弯][甲][1 4 7 10(月)][45
30
15
-15
-30
-45][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200][500]
图1 图2
解析 根据图1中的经纬网、陆地轮廓及海陆位置等信息,同学们能够准确定位该地位于恒河三角洲,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于是,很多同学解答此题的答案就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完全忽视了图2的存在,所以,尽管找到了答题的思路和方向,但并不能得高分。据图5观察发现,图示黄麻产区各月均温均在20℃以上,年平均气温高,且气温的年较差小;从降水来看,年降水总量丰富,达1600mm以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旱雨季分明,降水集中在5~10月,11月到次年4月降水稀少,为旱季。
答案 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0C);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点拨 气温数值特征的概括一般分为夏季、冬季或者全年状况。夏季时,若平均气温高于20℃,气温特征可用“高温或炎热”来表达;低于20℃,用“凉爽”来表达。冬季时,若平均气温高于0℃,用“温和或温暖”来表达;低于0℃用“寒冷”来表达。从全年来看,若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气温特征可用“全年高温”来表达;极地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5℃以下,气温特征可用“终年严寒”来表达。因此,不同温度带气温的数值特征的表达形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温带――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气温的时间变化包括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两个方面。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一般来讲若气温年较差大于20℃时为“较大”,小于20℃时用“较小”这样的词来概括。气温年较差的一般规律表现为: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高原面上气温年较差小。气温日较差是指在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即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午后两点)和最低值(日出前后)之差。气温日较差的一般规律表现为: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凹地(山谷)>高地(山峰);晴天>阴天;低纬度>高纬度;高原面上一般气温日较差大。
相对而言,降水特征一般从年降水总量及时间变化分配两个方面来描述。
例2 图3中左图为朝鲜半岛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等值线图,右图为平壤和浦项的降水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材料,简述朝鲜半岛南北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
<F:\高中生2015\学法指导\2015-1高二\image21.png>[平壤][浦项][浦项][平壤][首尔][釜山][港口][2184山峰(m)][1月均温][7月均温][河流][甲][乙][(mm)][(mm)][300
200
100
0][200
100
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3
解析 本题以朝鲜半岛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等值线图及平壤和浦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考查朝鲜半岛南北气候的差异以及形成的原因。结合朝鲜半岛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朝鲜半岛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据图3中左图分析,朝鲜半岛南北在气温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年平均气温北高南低,气温年较差北部大于南部,1月时朝鲜半岛等温线比7月时密集,所以冬季时半岛南北温差大于夏季。据图3中右图分析,朝鲜半岛南北在降水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南部较北部多,南部地区雨季长,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北部小。有关朝鲜半岛南北气候差异的成因分析,主要考查的是影响气候的因素,需要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1)气温:气温南部比北部高(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北部大于南部;原因是南北纬度差异,北部受冬季风影响,冬季温度更低,气温的年较差北部更大。降水:南部降水多于北部,降水季节差异北部大于南部;原因是南部受夏季风的影响更明显,雨季长,降水多。
点拨 一般情况下,年降水总量大于1000mm为“丰沛”;大于700―1000mm为“较多”; 400―700mm为“不足或较少”;小于400毫米为“干旱”。另外,在我国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为湿润区,400―800mm的为半湿润区,200―400mm为半干旱区,小于200mm为干旱区。
气温年较差范文2
1、东北三省最冷得地方为漠河市。漠河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市,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大陆及海洋季风交替影响,小气候变化多端,局部气候差异显著。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寒冷、干燥而漫长。
2、漠河市年平均气温在-5.5℃ 。各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的月份长达8个月之久。气温年较差为49.3℃ 。平均无霜期为86.2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60.8毫米,全年降水量70%以上集中在7月份。5~6月份为旱季,7~8月份为汛期。
(来源:文章屋网 )
气温年较差范文3
一、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强化地理概念理解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诸多地理概念,如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寒流、暖流,时区、区时,天气、气候,地形、地势,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背斜、向斜,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土流失、荒漠化,水系、水文等。学生必须准确理解地理概念,才能正确运用地理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洋流”为例予以分析。怎样区别寒流和暖流?一是要抓住其概念,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是寒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二是区分二者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三是利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寒流和暖流,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暖流,东岸寒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暖流,西岸寒流。为了强化学生对寒流、暖流的理解,可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一:图1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洋流a、b分别是寒流还是暖流,说明理由。
【答案】洋流a、b均为寒流。理由:洋流a、b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问题二:读表1,该海域沿岸是寒流还是暖流,简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由表中数据知非洲西海岸沿19°S离海岸越近水温越低,离海岸越远水温越高。
问题三:图2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判断洋流L是寒流还是暖流,简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
二、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地理知识、技能是考查的对象,更是考查的载体。试题从能力立意出发,淡化知识的记忆和复述,强化知识的变式和迁移,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以影响气温变化因素为例加以分析,气温变化特征包括:年均温、气温年变化、气温日变化等方面。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系统、人类活动等。纬度低、海拔高的区域,一般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如青藏高原;中纬度、深居内陆的区域,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同一地区,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山地与附原相比,气温日较差小,如我国泰山与济南。
问题一:(据2008年全国卷改编)D湖泊(图3)的湖面海拔约3 800米,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答案】(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问题二:(2010年海南卷)读图4,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图4]
【答案】特点:终年温和,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 000米)。
问题三:(2011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5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5]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答案】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像这样设计一组问题,从对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判断,到对两地气温高低的判断与分析,不仅利于学生对单一影响因素的迁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影响气温因素的整体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建构分析问题的思路,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合理迁移,提高学生迁移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培养思维建模能力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如能有效地设计一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建构分析同类问题的思维模型,对于提高描述、阐释、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如以“农业区位”为例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及其它。
问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6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农业区位条件的模型进行分析,思路如图7。
[图7]
问题二:结合上题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这三道问题,是2012年全国卷的试题,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一的基础上,再来分析这三道问题。
(1)从地形、土壤、水源分布来看,即可推断出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从光照、热量、灌溉条件分析出其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从问题一的分析知该区域棉花品质好、交通条件改善,从本小题设问可反推影响市场销售的因素,还有市场需求量。总结上述几点即可得答案: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从问题一的分析中寻找不利的区位条件: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问题三:结合问题一的图文材料,你认为图示区域是否应大力发展棉花种植,简述理由。
气温年较差范文4
一、立足区域定位,简绘区域图,提升空间定位能力
例1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1,完成(1)~(2)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定位能力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应用。第(1)题,结合经纬线网和陆地轮廓图,该地位于纬度较高的太平洋西岸的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第(2)题,消亡边界地质活动强烈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
答案 (1)D (2)A
点拨 空间定位是学习区域地理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是解答区域地理相关试题的关键。因此,我们在学习区域地理过程中,对重要区域图一要坚持“多看”,二要坚持“重绘”。实践证明,绘制简易区域图(由区域轮廓、2~4条经纬线和标志性地物构成)是一种有效提升空间定位能力的方法。
二、立足区域整体性,精绘思维导图,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2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2)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和工业区位的分析。第(1)题,地理位置应从半球位置、经纬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第(2)题,结合图中信息和工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从原料、市场、交通和劳动力等方面作答。
答案 (1)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2)邻近纺织工业中心B城,接近原料地;A城有铁路通往美国(或海港),交通便利;距美国较近,接近消费市场;甲图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
三、立足区域差异性,列表对比分析,提升比较思维能力
例3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表一)
(1)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哪些?
(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解析 本题以美国为区域背景,从区域差异性角度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影响气温的因素。第(1)题,美国整体经济、交通、科技发达。与之相比,我国新疆棉花产区的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条件较差,制约农业发展。第(2)题,读表易知,甲城比乙城1月气温高, 7月气温低,且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再结合甲、乙两地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原因。
答案 (1)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较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点拨 差异性(或区域性)是区域地理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不同区域在同一地理要素的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比较和分析,既能找到它们的区域差异,又能加深对其区域特征的认识。如我国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区域差异比较:
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长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以高原、盆地为主,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湖,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自东向西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荒漠,拥有煤、石油、稀土矿、有色金属矿等丰富的地下宝藏,聚落、农田分布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沿河流水源、山麓绿洲、铁路沿线和工矿区分布,主要农作物为棉花等。同时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拥有内蒙古草原牧场、新疆山地牧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牧种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祁连山以南,以高原为主,是独特的高原高寒气候,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多高原湖泊(如青海湖),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矿产和旅游资源,聚落、农田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如雅鲁藏布江谷地等,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豌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2)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气温年较差范文5
简介
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的萨哈共和国,首都雅库茨克以东800公里处,面积422平方千米,因迪吉尔卡河上游,为北半球“寒极”之一。奥伊米亚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居住地之一,有500名村民常年生活在这里。2018年1月中旬,奥伊米亚康村测得摄氏零下67度的极寒天气,几乎追平1933年2月测到的零下67.7度记录。
寒冷原因
纬度高,会导致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奥伊米亚康的大致位置是63°N,143°E,地理上属于比较偏北的地区。每年冬至日,在该纬度的昼长只有3.5小时。此时也处于北极圈内极夜出现的时期,因为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圈,导致该地日照时间和北极相比也没有长出多少。而且深居内陆,远离任何可对当地天气产生适度影响的海洋水体。再加上奥伊米亚康地处东、西、南三面被契尔斯基山脉和维尔霍扬斯克山脉包围的谷地之中,盆地地形。南面来的暖空气被挡在外面,而北方来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并在谷地中停滞积聚,处于周围山地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
气候特点
气温年较差范文6
【定位要点】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区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构建网格状的“心理地图”。同样对于小范围区域,只要有明确经纬度,也可以判断大致位置。
例1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 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 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 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 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2)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 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 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 根据经纬度和资源调出调入以及路线的走向,可以判断出①为西气东输工程,调配的为天然气;②为南水北调工程,调配的为水资源;③为西电东送工程,调配的为电力资源。资源调配能改善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资源保护意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最大效益。
答案 (1)D (2)C
二、相对定位法
【定位要点】(1)海陆位置定位法:依据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与海陆分布的关系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北美洲大陆。(2)相对位置定位法: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
例2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 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 根据图中海陆位置和轮廓形状进行区域定位,该区域为北极地区,读图可知①地西侧气压高于东侧,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可知①地的盛行风向。
答案 C
三、区域轮廓和地物特征定位法
【定位要点】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如海陆轮廓(主要指大洲、大洋的轮廓)、著名的地形区轮廓、著名的湖泊轮廓、特别的行政区轮廓等。如南美洲、非洲大陆呈倒三角形、法国大致呈六边形、太湖像一轮凸月等。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等。如非洲国家国界多直线、黄河像个“几”字等。
例3 读以某海湾为中心及周边地区轮廓的甲和乙两幅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区生产的相同的大宗农产品(经济作物)是( )
A.棉花 B.小麦
C.大豆 D.亚热带水果
(2)两图中的A地和B地,依据当地资源分布状况而发展的相同的产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石化工业
C.宇航工业 D.有色金属工业
解析 根据海陆轮廓和河流(运河)等地理特征判断图甲为墨西哥湾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该区域有美国著名的棉花带;图乙为我国的环渤海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区域地处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A地为黄河三角洲地区,B地为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两海湾地区均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均发展了石油化工工业。
答案 (1)A (2)B
四、地理景观定位法
【定位要点】(1)自然地理景观定位法。代表性自然景观往往成为确定区域位置的重要依据。如热带草原上的长颈鹿、斑马,热带地区的椰子树、天然橡胶树,南极洲的企鹅,干旱地区的仙人掌,沙漠地区的绿洲等等。(2)人文地理景观定位法。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生产活动景观及特殊的地名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我国江南水乡、陕北的窑洞等等,利用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可以确定区域位置。
例4 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1)、(2)题。
(1)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的是( )
A.200mm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C等温线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2)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
解析 甲图反映的是种植业景观,图中显示出地形平坦、机械化、飞机作业等,应该是大规模的农场。乙图反映的是畜牧业景观,区域内地势比较坦荡,牛羊成群。结合选项可知第(1)题图中比较好地显示出了我国畜牧业和种植业的界线。第(2)题,形成两者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降水的差异,因此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气候。
答案 (1)D (2)B
五、地理原理和分布规律定位法
【定位要点】很多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并掌握地理原理,就可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我国季风活动与雨带移动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等。又如南北半球区域的判断方法非常之多,与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原理相关的主要判断依据有:(1)依据物体运动的偏转方向判断(北半球沿运动方向右偏;南半球沿运动方向左偏);(2)依据气温的分布规律判断(北半球北冷、南热;南半球南冷、北热);(3)依据气压场的分布判断(七月,北半球大陆是低压,海洋是高压;一月,北半球大陆是高压,海洋是低压);(4)依据洋流的运动规律判断(在中低纬海区北半球顺时针方向;南半球逆时针方向)。
例5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相对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2)该河流最有可能吻合的是(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该河在4月、7~8月形成了两个汛期。全面分析河流各月径流量相对变化,4月份的春汛是由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的,7~8月的夏汛是由降水丰富造成的。因此判断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区,第(2)题,发生春汛和夏汛的河流,从提供的选项看最可能是松花江。
答案 (1)C (2)D
读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C、D两地气候的最显著差异表现在( )
A.年温差的大小 B.年降水量的大小
C.降水的季节分布 D.水热的组合状况
2.在图中A、B、D、E四地中生活的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用不到避雨工具的是( )
A.A地 B.B地
C.D地 D.E地
读下图,完成3、4题。
3. 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 不合理的灌溉
C. 过度开采地下水
D. 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4. 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 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 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 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 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5.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分析甲国和乙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原因。
(2)甲国的M河两岸是世界上著名的长绒棉产区,而乙国的N地则是世界著名的优质葡萄产区。请说出它们形成的共同自然区位因素。
1~4 CA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