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血液透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血液透析范文1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进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在此阶段中,除了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外,由于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潴留而里现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皮肤、血液等广泛的全身中毒症状。概括尿毒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系统症状是呕吐、腹泻或便秘,口中有尿味;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包炎、心肌疾病等;血液系统症状是贫血显著、出血倾向:神经系统症状是早期出现神经肌肉失调症状,周缘多神经病变,后期出现尿毒症性脑病;呼吸系统可出现尿毒症性肺炎的症状;皮肤可出现皮肤瘙痒及尿素霜。另外常伴代谢酸中毒,并现高钾或低钾、低钙、高磷等表现。
血液透析法(简称血透)又称人工肾,也有人叫肾透析或洗肾。它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在全世界依赖透析维持生命的50万患者中多数是血透。血透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意义。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一种有许多小孔的薄膜(或管道,医学上称半透膜);这些小孔可以允许比它小的分子通过,而直径大于膜孔的分子则被阻止留下,而半透膜又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接触。透析时,患者血液流过半渗透膜组成的小间隙内,透析液在其外面流动,红细胞、白细胞和蛋白质等大的颗粒不能通过半渗透膜小孔;而水、电解质以及血液中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胍类等中小物质可通过半透膜弥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和醋酸盐等也可以弥散到血液中,达到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体内所需物质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血透条件和血透质量都越来越好,医疗保障水平也大大提高。以往血透时间超过五年的很少见,现在超过五年、十年的越来越多。不过像老陈这样已经坚持了21年的血透患者确实很少见。
对于正在透析的人,应遵循以下几点:
1 控制水分的摄入量:测量每日排尿量,每日水分摄取为每日尿量+500毫升水分,吃的稀饭、面条,含有很多水分,要严加控制。不要吃太咸的东西,以免增加饮水量。
2 每天测量体重:每天在固定时间、同一个磅秤测量体重,两次透析期间体重以不超过2-3公斤为原则。
3 动静脉瘘管护理 透析的人尤其是已经进入规律透析的人应注意最好在血液透析前数周预先做好动静脉内瘘,位置一般在前臂,以便于在长期间歇做血液透析时,用针头穿刺做成血流通道。平时内瘘侧肢体勿提重、勿穿太紧衣服或包扎过紧、睡觉时勿枕在头下。局部保持清洁,预防感染;平时用手触摸或听诊器检查是否通畅,应有明显的沙沙声、流水声或振动感。若发现静止无音,须立即到医院进行处理。
4 透析的人还应注意药物的服用,各种药物有各自的作用,服用的时间和方式不一样,应遵照医师指示服用。有的饭前、有的饭后服用,要分开服用。用来降低磷离子的胃乳片或钙片,应该吃饭时与饭菜一起咬碎吞下去。这样才有降低磷离子的作用,如果是饭前或饭后或整颗吞下去,药效就大大降低了。
血液透析范文2
【关键词】 水处理系统;血液透析机;维护
在整个血透工作中,许多血透并发症的发生与血透设备的日常维护密切相关,为了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除了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不断提高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浓缩液的品质之外,透析设备的高效消毒无疑也是不容忽视的。血透设备维护主要分水处理系统与血透机的维护。水处理系统主要是对水质的监控,而血透机主要预防性的维护。
1 水处理系统的消毒水处理
设备是血透治疗必不可少的供水系统,透析用水的水质主要是控制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消除化学污染物是较容易,而清除生物污染则是较困难的。无论多么先进的水处理系统都无法杜绝生物污染,重要是掌握好消毒时机,避免或减少生物膜的形成。消毒的频率与整个水处理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水流的速度、停止用水的时间间隔等诸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在生物膜尚未广泛成长之前,定期的、频繁的消毒水处理系统是最好的办法,美国AAMI标准中建议每周1次。当细菌超过或接近50UFC或停机48h后,则必须及时消毒。
1.1 水处理系统热消毒 热消毒包括反渗透装置和供水管路同时进行热消毒和单纯纯水供水管路热消毒。由于是水处理设备自配功能,因此可以每天治疗后自动进入程序,做预防性消毒。使用热消毒水处理系统多为进口产品,价格高于普通水处理系统。
1.2 化学消毒 化学消毒法是目前水处理系统应用最普遍的方法,针对不同污染物和系统中不同位置选择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消毒剂。
1.2.1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消毒液一般是在软水储水罐中配制,浓度为0.1%~0.2%,或参照水处理系统说明书。浓度过高对膜材料有影响,可能会降低使用寿命。机器进入消毒程序后会自动进行浸泡,系统循环,然后排放消毒液,用反渗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必须检测系统各取样点的残余浓度。
1.2.2 甲醛 是高效的消毒灭菌剂,但由于其腐蚀性强,对人刺激性大,有潜在的致癌毒性,需长时间浸泡,不易冲洗干净等缺点已很少作为水处理常规消毒剂使用,只用于水处理系统停用存放期间预防微生物污染时使用。一般使用浓度在1%~2%。
1.2.3 反渗机专用消毒剂 应按照说明书使用,安全性高,对设备的腐蚀性很低,不会降低水处理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对环境无害,可以自然降解成无害的水和醋酸,消毒效果很出色,稳定性也高。
1.2.4 次氯酸钠 由于对生物膜去除有效,次氯酸钠一般在供水管路的单独消毒中使用,有效氯浓度一般为0.1~1.0mg/L。但次氯酸钠是含氯消毒液,而水处理膜材料大部分采用的是复合膜,使用次氯酸钠会严重降低膜的使用寿命。
1.2.5 臭氧 美国AAMI推荐臭氧在血液净化领域供水管路的使用,认为臭氧是减少和消除生物膜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其强氧化作用,在供水管路中浓度应控制在0.3~0.7ppm是安全的,使用时需与反渗透主机隔离。
1.2.6 紫外线消毒 一般是在储水罐中安装紫外线灯,波长在254nm的紫外线对杀灭细菌有效;应确保30mws/cm2的放射剂量,效率受穿刺能力及水中杂质的影响很大,对内毒素的清除能力很低。
1.2.7 中央供液的消毒 与水处理系统消毒相似。B液系统的碱性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建议每日消毒。A液系统由于酸性环境,建议每周1次。A、B液系统消毒时储液箱应被消毒液完全浸泡,或采用喷淋式消毒。无论水处理系统或中央供液系统,化学消毒结束后必须检测消毒液残余含量,过氧乙酸应
2 血液透析机的消毒
2.1 热化学消毒和热消毒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透析机在加热消毒的过程中是否吸入柠檬酸。由于现在广泛使用碳酸氢钠透析,在透析回路中会产生钙的沉淀,而柠檬酸是有很好的溶解效果。在高温消毒的同时加入柠檬酸,优点在于消毒与除钙同时完成。热消毒的加热温度至少应在85℃~95℃,并持续20min左右在机器水路系统中循环,然后进行冷却冲洗,许多品牌的透析机都具备了热消毒的功能。如果没有生产厂家的特别提示,采用热化学消毒是安全有效的好方法[2]。
2.2 冷化学消毒 血液透析机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为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两者同是广谱杀菌剂。消毒所需时间短且常温消毒有效,但几乎没有除钙的作用。不管选择次氯酸钠还是过氧乙酸应监控其有效浓度和残余浓度,必须了解透析机消毒液的浓度,然后配制适当浓度的消毒液,大多数机器能自动控制消毒液的吸入量和作用时间。血液透析机使用5.2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次氯酸钠加水稀释后,有效氯含量会很快下降,而且遇光遇热分解,应放置在避光容器中,且不宜超过48h;如果次氯酸钠的浓度过浓,对透析机水路系统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应严格按照透析机说明书上规定的浓度配制使用[3]。透析机在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时应注意,由于稀释后的过氧乙酸溶液分解较快,稀释液在常温下保存不应超过48h。还有一些专用的透析机消毒液,大多为进口产品,既能有效消毒又能起到除钙作用,如西莫林等。机器消毒结束后,应测试消毒液的残余浓度,以保证患者安全。
3 建立血液透析设备
定期保养制度许多血透室因血液透析机使用率高,疏于机器的保养,总是使用到机器出现故障时才会请厂家来维修。虽然有时机器能正常运转,病人的某些临床反应也能提示该设备存在的某些隐患,比如电导度偏离、超滤不准等。对透析机采取预防为主的主动维修方法是减少血透并发症,延长透析机使用寿命的主要手段。建立一套比较完善有效的维修保养制度尤为重要。
3.1 执行消毒规范 美国AAMI标准中就制定了透析设备的消毒规范,建议每次治疗结束后消毒透析机,每周消毒水处理系统,每天消毒中心供液系统。
3.2 安全监测 每天透析前对水硬度、氯胺、电导度及电阻系数等的安全监测。
3.3 定量分析法 每月定期监控透析用水的细菌及内毒素指标。
3.4 化学物质浓度的监测 每3个月监测透析用水的化学物质浓度1次。
3.5 血透设备必须定人管理定期维护保养 按照厂家规定,血透机在使用5000h以上应每2~3个月使用外接电导度表进行电导度值、温度值的校正,以及超滤值等参数的校正,并视电磁阀、滤网、垫圈等配件的老化程度予以提早更换。
3.6 与操作人员密切沟通 保持治疗环境干燥清洁,减少生理盐水腐蚀透析机外围配件的概率,对病人透析时的某些并发症进行医、护、技三方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4 小结
随着我国透析患者数量快速增加,透析中心也迅速扩大并增多,合理地规范透析设备维护是提高病人透析质量、避免血透并发症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不断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透析设备采取预防性维护可以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延长了透析机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钟秀玲, 李金华. 医院消毒.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1-32.
血液透析范文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透析室2009年7月~2011年9月,先后为119例患者行10625次透析,低血糖反应患者47例,其中男23例,女24例;年龄24~96岁,平均(51.2±12.3)岁,≥60岁的26例;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炎23例,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痛风性肾病1例,肾结核1例,多囊肾1例。
1.2方法
所用血液透析机为瑞典金宝AK-95s、AK-96、AK-200,透析器为贝朗Lops15、东丽Ts-1.3、B1-1.6H,膜材料有血仿膜、聚砜膜。全部采用无糖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为135~140mmol/L,温度为36.5~37℃,血流量为180~26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轻者给予糖水、糖块、巧克力等食品。重症有意识障碍者按医嘱给予50%葡萄糖20~40mL静脉推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主诉。患者中有22次为轻度反应,予口服糖块、糖水、巧克力后好转;43次为中度反应,给予50%葡萄糖20~40mL静脉推注后好转;2次为重度反应,予50%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后仍未见明显好转,给予停超滤,降低血流量为150mL/min,再予10%葡萄糖快速滴入后逐渐缓解。所有患者全部顺利做完透析治疗。
1.3透析低血糖判定标准
采用罗氏快速血糖仪测指尖血糖,血糖值≤3.9mmol/L,并将低血糖分为5种类型[3-4]:(1)严重低血糖;(2)症状性低血糖;(3)无症状性低血糖;(4)可疑症状性低血糖;(5)相对低血糖。
1.4临床表现
(1)轻度反应: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面色苍白、肌肉震颤、焦虑、出冷汗、心悸、皮肤冰凉,但对答切题。(2)中度反应:头痛、头晕、意识模糊、行为异常、嗜睡、说话困难、视物模糊、口周麻木和针刺感。(3)重度反应:引起神经功能损伤,对刺激无反应,意识丧失或抽搐。
2结果
其中有47例患者发生过低血糖反应,共计次数为67次。发生率为0.63%。透析前2h未进食32次,进食过少30次,透析当日早晨用胰岛素治疗者5次。
3预防及护理
3.1观察病情
低血糖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或很轻微,当出现嗜睡、昏迷等严重表现时才引起重视,此时血糖已经很低或者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对人体可能已经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护士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勤巡视,多询问,及时作血糖监测,发现问题,尽早处理。本研究中所有患者中有65次为轻中度反应时均被及时发现,有2次为重度反应,出现了意识障碍、嗜睡和昏迷,但因及时处理,均转危为安。
3.2饮食护理
透析前护士必须详细了解患者的进食情况,尤其是透析前1餐进食情况,本研究中有62次患者透析前均未进食或进食过少,笔者在患者透析治疗1h左右鼓励患者适量进食。
3.3健康指导
做好首次透析患者的宣教工作非常重要,宣教不到位,患者及家属就不知道如何配合医务工作人员做好透析治疗。研究中给所有透析患者透析当日准备了糖块、小蛋糕、饼干等食品,在透析2h左右给患者进食,防止低血糖反应。
3.4正确合理的使用胰岛素
对于糖尿病肾病并发尿毒症透析患者,应特别注意做好首次透析的观察及护理,询问胰岛素注射情况,透析日禁用胰岛素注射,防止发生低血糖并发症。本研究所有患者中有14例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5次低血糖反应是因为透析当日早晨注射了胰岛素。
3.5个体化透析液
可根据患者情况使用含糖透析液。Jackson等主张透析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应不低于5.5mmol/L,以防止透析性低血糖症的发生[5]。本研究中患者使用的透析液均为不含糖透析液。
血液透析范文4
《财经》记者 刘京京
一场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的风波,在山西至今余波未息。
事发的两家医院,分别是山西煤炭中心医院(下称煤炭医院)和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下称公交医院)。今年2月27日,六名曾先后在两家医院进行过透析的患者,因感染丙肝向山西省卫生厅投诉。山西省卫生厅立即责成太原市卫生局进行调查。随后,卫生部医政司组织的专家组也来到了太原。
经对公交医院和煤炭医院进行检查,当地卫生主管部门认为两所医院管理不规范,存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的隐患。2009年3月3日,山西省卫生厅、太原市卫生局责令公交医院血液透析室停业整顿,并对煤炭医院下达了整改意见。
两家医院的有关医务人员受到了严厉的处分。公交医院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院长和副院长被撤职,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煤炭医院主管副院长也被撤职,并给予警告处分。两所医院的血液透析室主任、护士长等相关责任人被免职。
就此事,卫生部还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全面检查,同时还火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不定期“飞行检查”。
在山西,《财经》记者得知,3月至4月初,主管部门对太原市各医院进行了检查。随后,除煤炭医院与公交医院,还有太航医院、铁道医院、市商业职工医院、化工厂医院等四家医院的血液透析室,或被停业,或被取消医保资格。
然而,因透析价格低廉,煤炭医院和公交医院在当地透析患者当中颇有影响。其中,煤炭医院更以其环境和服务,吸引了近百透析患者常年在此就医。一旦取消其医保资格,透析患者难以在短期内联系新的医院;而其他医院更高的价格,也令这些患者感到不堪承受。
4月7日,众多煤炭医院透析室的医保患者先后聚集在山西省卫生厅和太原市医保中心进行“抗议”。反复协商后,卫生部门最终恢复了煤炭医院的医保资格。
事情并未到此而止。自费透析患者们很快发现,随着太原市对医院透析室的检查,各家医院不约而同“严格管理”,血液透析的收费相应提高。就连原本低价的煤炭医院和公交医院也是如此。
患者们向《财经》记者反映,卫生部门的整顿,使得血液透析可以更好地规避丙肝感染的风险,但如此一来,成本也相应提高。几位最初上访的丙肝感染患者,现在也有了悔意。因为公交医院透析室被关闭,让他们再难寻觅廉价透析的机会。
难道说,透析的感染风险或高昂的透析收费,非此即彼,都必然是患者“不得不承受之重”?在这两难选择之间,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究竟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山西血液透析两难困境
本文见《财经》杂志 2009年第9期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27日共有 3 条点评
打印
推荐
收藏
RSS
分享
Mixx
Yahoo Buzz
豆瓣网 单页阅读 字号:
山西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中,感染的风险或高昂的透析收费非此即彼,是患者在现实条件下“不得不承受之重”
《财经》记者 刘京京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
丙肝从何而来
4月初,《财经》记者来到山西煤炭医院。这是一所二级医院,位于太原市学府街。血液透析室在特服楼的三层。丙肝感染者、乙肝感染者、非肝炎患者,被分别安置在三间治疗室中进行透析。每位患者的床头都有一台小电视,可以在长达四五个小时的透析中看电视解闷。
前来透析的主要是晚期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毒素难以通过肾脏排出,患者会非常痛苦,并导致碳中毒及各种并发症,直接威胁生命。解除痛苦的主要方法只有两个――换肾与透析。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换肾过于昂贵,且肾源难觅;比较实际的是血液透析。但透析只是缓解症状的权宜之计,且需要长期使用,相当于终身治疗。
中国的血液透析最早开始于1957年,中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等人在唐山应用血液透析成功救治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此之前,急性肾功能衰竭被认为是“不治之症”。1972年,中国开始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尿毒症正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1973年后,中国各大医院普遍开始了维持性血液透析工作。这才为大量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但是,透析价格并非绝大部分患者所能承受。
来自山西吕梁的退休职工刘俊,六年前被诊断患有尿毒症。他告诉《财经》记者,煤炭医院一次透析的费用仅为265元;一年透析104次,每十次免费一次;医院还派车接送患者。依靠退休金生活的他能够支付得起,对这里的服务也感到满意。
煤炭医院透析的低廉价格,与所谓“承包制”相关。煤炭医院透析室曾被该室的主任仲兆光个人承包。仲兆光与血液透析各种设备、材料的供应商十分熟络,且会维修设备。低廉的价格使煤炭医院透析室在太原市名声日涨,到2008年下半年,吸引了80多个患者来此透析,透析机的数量多达20多台。
2008年10月,煤炭医院和仲兆光解除了合作关系。知情人士称,煤炭医院管理层觉得透析室效益不错,希望收回来自己经营。仲兆光离开煤炭医院后,前往公交医院担任透析室的工程师。
公交医院也是企业医院,但尚未获得评级。其透析室空间狭小,患者刘俊也曾去考察过,他感觉 “设备、条件都不如煤炭医院”。虽然已经经营了三年,但到2008年,透析患者只有16人。刘俊称,公交医院曾向他们宣称,计划在2009年扩建透析室,还要再购买50台透析机,而且要把透析价格调整到每次仅为221元,低于煤炭医院。
于是,2008年底,公交医院吸引了大量透析患者前往。据该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管理层人士介绍,在30多名新增的患者中,有29人来自煤炭医院。
这位人士还透露,因为血液透析患者均有感染丙肝的可能,对新接收的透析患者,应及时检测其是否感染。但直到2009年1至2月间,公交医院才把所有患者送到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检查丙肝感染情况。结果发现,47名患者中有多达20名丙肝抗体阳性者。
在公交医院看来,丙肝感染未必是他们造成的。因为该院原本的16名患者中,只有三人感染丙肝;从煤炭医院转来的29人中,却有14人感染丙肝;从264医院转入的四个患者,也有两个感染丙肝。
可是,问题复杂之处在于,部分患者在离开原来的医院时,并没有检测丙肝。因此,根本就弄不清他们到底是原来就感染了丙肝,还是在公交医院透析时感染上丙肝。
“知情同意书”
其实,血液透析患者原本就是感染肝炎的高危人群。
浙江医院检验科的吴国友,曾对该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的210例透析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在丙肝抗体IgM、丙肝抗体IgG、丙肝病毒RNA三项指标中,至少一项为阳性的患者占55.7%,三项均阳性的患者占38.6%。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透析中心,是当地一家最为正规的透析场所,透析患者多达100多名。该中心主任医师陈再彬告诉《财经》记者:“除非不透析,否则患者感染丙肝、乙肝是正常现象。”
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将血液导出体外,借助仪器的力量清除毒物;其间血液会接触透析器、透析液、回路管等器械。血液透析可能导致感染的环节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输血、使用血液制品、透析器的复用、多人共用一台透析机、免疫力下降导致的日常感染等等,还有很多医学界目前没有查明的原因。
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丙肝感染存在“窗口期”,即一个人感染了丙肝病毒之后,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在这段时间内,仅凭常规的丙肝抗体检测,难以识别出丙肝病毒感染者。这就给隔离防护措施的落实增加了难度。
正因为血液透析存在如此多重感染风险,很多透析患者和医院都会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上面说明了进行血液透析有感染丙肝的可能性。煤炭医院、公交医院也是如此操作。
此外,透析器是患者透析的重要工具,也是带来价格差异和感染风险的关键所在。使用一次性透析器会大幅降低感染丙肝的风险。然而,一个透析器的价格约120元-150元。如果重复使用,可大大降低患者开支。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告诉《财经》记者,使用一次性透析器,透析的费用是420元;如果复用,费用仅为300多元。对于财力紧张的患者而言,复用无疑是最佳选择。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很多患者主动要求透析器复用。刘俊更称,在这次感染事件之前,太原市几家有名的医院都复用透析器。
由于透析器复用广泛存在,卫生部于2005年9月了《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其中要求,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在复用时,应与其他患者的血液透析器隔离。
在这个环节,据卫生部专家透露,经调查,煤炭医院和公交医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纰漏。
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李六亿告诉《财经》记者,公交医院首先没有能够通过有效体检,区分开丙肝患者和非丙肝患者,故而导致透析器的复用没有能够有效隔离;此外,丙肝阳性患者的透析器复用,是在水处理房间中进行,存在安全隐患。
卫生部的通报称,公交医院还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管路的现象;煤炭医院也有对血液透析器的处理过程不规范、消毒方法不正确的问题。
事实上,透析室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在国内广泛存在。仅以消毒液为例,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聿为等人,曾对辽宁省七市共27家医疗机构的血液透析中心进行了调查,发现消毒剂有效含量检测合格率仅为77.8%。
“全国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的,不只是太原;在太原有隐患的,不只是这两家医院。”太原市某医院肾内科的医务人员向《财经》记者说。
低价难持续
煤炭医院的80多个患者中,大约一半是自费患者,一半是医保患者。医保患者的境况,要比刘俊等自费患者好得多。
太原市医疗保险中心结算科科长申志奇表示,太原市医保的参保者,一年最多能报销4万元的门诊透析费用。目前太原参加市医保的透析患者有300多人,市医保每年为此支出1200多万元。
太原市医疗保险中心结算科科长申志奇告诉《财经》记者,太原市提供血液透析治疗的医院有十八九家。按照物价部门的规定,太原市三级医院一次血液透析治疗的价格是300元,二级医院是255元,但这不包括并发症的药费、部分材料费。在太原市有名的公立医院做血液透析,每次的总费用要400元至600元,高的甚至能达到800元。这意味着,如果以一年透析100次计算,在上述医院透析的年费用至少要4万元。然而,太原市2008年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5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仅为6355元。
前文所提及的患者刘俊没有参加医保。他每月只有1700元-1800元的退休金,每隔两三天就得透析一次,平均每月大约九次。显然,大医院的治疗费用,不是他所能承受的。选择煤炭医院和公交医院,对他来说,也是不得已。
刘俊告诉《财经》记者,感染事件后,煤炭医院的透析价格从原来的265元涨到了311元。
煤炭医院一位患者的收据显示了涨价的原因。这位患者4月3日透析一次的费用是463元,其中透析费255元、一次性透析器152元、一次性穿刺针8元、注射器2元、血液回路45元,其中主要是增加了一次性透析器的费用。显然,在卫生部门的整顿之下,医院为了规避丙肝感染的风险,开始提高透析的安全标准。
“如果以后真的只能使用一次性透析器,我们自费的肯定负担不起。”刘俊对《财经》记者说。
生命的权衡
血液透析患者的经济负担沉重,是不争的事实。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娟娟等人曾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郑州的十家综合性医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均总费用约10万元,其中直接治疗费用83242元。而且,在尿毒症患者中,退休、因病丧失工作能力的患者又占了很大的比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科教处的祝延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对上海地区240例透析患者的研究显示,39.6%的患者丧失工作能力,疾病使得一半以上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600元。浙江省杭州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的陈正祥等人在2005年的研究表明,在299个血液透析患者中,平均月收入仅1094元,其中26人无收入来源。
在山西煤炭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退休职工杨烨(化名),从2008年1月1日起在煤炭医院开始血液透析,2008年6月15日的体检还显示未感染丙肝。在2008年底至2009年初的时候,杨烨通过体检发现自己感染了丙肝。
然而,他顾不上埋怨煤炭医院。在他看来,对尿毒症患者而言,能有低廉的价格维持透析是最重要的;能透析,就意味着能活下去,“相比之下,丙肝只是毛毛雨。”
一般来说,丙肝感染者经过治疗以后,在20年到30年的时间内,大约有20%会转变成肝硬化,其余患者则能与丙肝病毒“和平共处”。杨烨感慨地说:“我们透析病人,还有几个20年?”
日前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将尽快扩大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并提升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这或许可以让尿毒症患者们看到一丝曙光。
但是,统计显示,中国的透析及移植患者每年以11%的速率增长,按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王海燕的估计,2005年中国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的人数约6万。假设其中90%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即血液透析者约为5.4万。如果每人每年的透析总费用在四万至十万之间,则全国2005年的血液透析费用为21.6亿至54亿,这占到了当年卫生总费用的0.25%至0.6%。如果把所有血液透析患者都纳入医保,对于财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血液透析范文5
中图分类号: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031-02
血液透析是目前抢救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药物中毒的最佳方法。在透析过程中,患者血液与穿刺针管道和透析膜等装置的接触可触发机体的凝血酶系统,在透析器和血液管中迅速发生凝血,致体外循环难以继续进行。因此,透析必须使用抗凝剂以防止血栓形成,以免导致透析器和管道堵塞。但对具有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在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时可引起或加重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采用无肝素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发生,而无肝素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效果,造成患者失血。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05年1月~2007年10月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48例,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倾向患者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18~76岁,平均53岁;高危出血原因:消化道出血12例,肾病综合症出血2例,肾移植及各种手术后3天内16例,生殖道出血7例,其他出血11例。
2 透析方法
我院采用膜面积为1.5m2AM-HX75醋酸空心纤维透析器及费森尤斯公司生产F7聚砜膜透析器,采用日本DBB-27型和费森尤斯4008B型透析机,为碳酸盐透析液,时间2~3h/次,血流量为250~35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
3 护理
3.1 透析前的护理
3.1.1 了解病人有关情况
重点了解病人体重增长情况,血压升高程度,出血部位及出血量,贫血程度,心功能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3.1.2 透析器及血液管路的冲洗
选用生物相溶性好,血栓形成低,对血管刺激小的透析器,并一次性使用。透析前用含12500U肝素钠的生理盐水浸泡透析器30~60min,然后用1.5L生理盐水加2500U的肝素钠,预冲透析器及血液管路,至少30min,连接病人前将预冲液排尽。这样可避免肝素盐水进入病人体内引起出血。
3.1.3 建立血管通路
采用动静脉内瘘和颈内外静脉或股静脉单、双腔留置插管,以保证治疗所需的血流量。
3.2 透析过程中的护理
3.2.1 超滤量调节
无肝素透析的超滤量计算应在原有超滤量基础上再加透析过程中的冲洗液量,以免水潴留。
3.2.2 血流量调节
开始以100 ml/min的血流量快速连接病人,只要病人能耐受可逐渐增加到250~350 ml/min,因血流快可减少凝血机会,也可提高透析效率。但对心功能不良着,血流量应控制在200 ml/min。
3.2.3 冲洗方法
透析开始后10~15min用生理盐水100~200ml快速冲洗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冲洗目的是检查透析器有无凝血,同时降低透析器凝血倾向。并轻击透析器及管路,将沉积的红细胞震落。透析中每15~20min定时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并检查有无凝血倾向。
3.2.4 护理要点
透析过程中应专人守护,密切观察透析器及管路有无凝血及堵管现象,随时轻拍透析器及动静脉壶。密切监测静脉压、跨膜压值,如发现静脉压、跨膜压升高,透析器变黑,动静脉壶变硬,应快速冲洗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并增加盐水冲洗频率。如有需要可酌情用少量肝素,严重凝血则根据治疗需要更换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压等病情变化,对血压下降患者立即减慢血流速度,保持头低脚高位,进行补液等处理。透析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输血或输入血浆等胶体物质,因其可增加凝血机会。
3.2.5 心理护理
进行无肝素透析时,患者往往表现情绪紧张、恐惧,担心发生出血,护理人员应给予安慰,用言语和行动关心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能以积极的态度配合血液透析,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3 透析后的护理
透析结束后应即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待稳定后用平车护送患者回病房,并做好交接班工作,交待透析病情及注意观察事项。
4 小结
我院对48例患者进行无肝素透析,其中未见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凝血或数条纤维状凝血37例;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状凝血9例;严重凝血或透析器半数以上凝血2例。无肝素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无肝素透析技术对急、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范文6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维持性;皮肤瘙痒;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51-01
目前: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方法,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增加,与透析相关的并发症就成为医生与患者的难题。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临床发病率在40%左右[1]。尿毒症皮肤瘙痒会引起患者失眠,抑郁甚至焦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进行了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的基本资料:21例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之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5―79岁之间。所有入选患者均被排除了皮肤病等其他干扰因素,并且针对皮肤瘙痒的药物治疗无效。
1.2 治疗方法: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常规透析的情况下,选用珠海健帆一次性使用灌流器HA130,透析器为尼普洛130G型,透析机为瑞典金宝机。血管通路为长期留置导管或动静脉内痿。在进行治疗时,应将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之前,位置相当于右心房高度。透析液为碳酸氖盐,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采用体内全身肝素化法,肝素用量视患者情况而定,在透析结束前30分钟停止使用肝素[3]。若有出血倾向,则应在治疗结束时采用1:1比例的盐酸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避免发生体外循环凝血,若出现透析器,灌流器颜色加深,静脉压力过大,血液量不足等现象说明体外循环凝血,此时应用0.9%生理盐水100―200ml冲洗或加大肝素量。治疗时间为先灌流透析2h,血流量为200ml/min,2h后取下灌流器,再继续透析2h,累计透析4h,每周透析2-3次,透析治疗完毕后应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测定的主要内容为尿素氮,血肌酐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1.3 评分标准及结果
1.3.1 评分标准:皮肤瘙痒评分如下[4]:1分:瘙痒但不需要抓挠;2分 需要抓挠但没有外伤;3分 抓挠后瘙痒无缓解;4分 抓伤后瘙痒仍无缓解;5分 瘙痒严重,无法止痒,甚至出现全身烦躁症状。
1.3.2 结果:治疗前后瘙痒评分比较如表1所示,治疗前评分为4.1分,经过治疗评分降至2.1分,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在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生命体症进行全程监测,密切观察体外循环,避免凝血及出血,保证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皮肤瘙痒不同程度减轻,总体治疗效果是较为显著的。皮肤瘙痒评分降低,各项检查指标趋于正常。
2 讨论
在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今天,维持性血液透析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提高了生活质量。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相对明确,主要与血钙浓度过高,钙磷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血液灌流是通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吸附装置,清除血液中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针对顽固性瘙痒的治疗效果明显,对于中分子毒物,内毒素,炎性介质,过敏毒素及甲状旁腺激素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血液透析不但可以清除小分子毒物,包括尿素,肌酐等,还可以较好地补充人体所需的物质,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但对于分子量大于一定量的毒物清除效果不理想。因此,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不但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还可以弥补单纯性血液透析的不足,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不但起到良好的血液净化效果,还较好地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骨痛及肌无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淑清,洪佳平 血液透析―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瘙痒[J],临床肾脏病杂志,2008,18(1):24-25
[2] 王恒进 尿毒症毒素的最新认识[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2,22(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