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江南逢李龟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江南逢李龟年范文1
之所以选择杜诗《江南逢李龟年》作为范例,是因为这首诗歌的情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最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一、看“象”
“象”指对象,即诗歌的抒情对象。抒情对象可以由此及彼、由小到大,可以是己(自己)、彼(他人)、家(家园)、国(国家)。具体而言,看“象”就是看“己”、看“彼”、看“家”、看“国”。
(一)看“己”。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一切物象,因为“我”的观照而附带上了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彩。
杜甫写作这首诗时已是暮年,拖着残躯,“奔走苦不暖”,流浪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一把老骨,无心美景。暮春初夏的草长莺飞作者无心观看,满眼所及的是“落花时节”,诗人迟暮,晚景凄凉,内心凄楚。
(二)看“彼”。“己”与“彼”,就是诗歌中的主与客。主客互动,从而让诗歌的情感色彩更加多元。客有时还起着推动主的情感发展变化的作用。很多时候,明明只有自己,也要虚拟一个“客”,好让文章不至于单调,如《前赤壁赋》中的客,很有可能是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虚拟的。因此,“彼”可以是实有其人,也可虚拟为之。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的著名宫廷艺人,他的地位与收入,肯定比琵琶女这样的坊间艺人要有保障。杜甫是一个大喜不多大悲常有的人,而李龟年在事业上却大喜大悲,以前为歧王演奏、为崔大官员演奏,锦缎珠玉无数,而今只能混迹酒肆,虽倾心演奏,却难以糊口,李龟年内心的失落无望就不难理解了。
(三)看“家”。家是一个人发达了想衣锦还乡、穷困了想寻求温暖的地方。作者少年抱着“致君尧舜上,要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离开家乡,而今写诗愁知己、做官已无望、飘零独憔悴,父母的早亡和妻儿的孱弱把诗人推到了责任的最前沿,自己现在最紧迫的身份是父亲、是丈夫,父亲、丈夫的职责就是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家,此时的江南风景再好,恐怕也比不上北方的那个可能片瓦无存的家。“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思念家乡,心在北方。
(四)看“国”。这首诗,容易只看到小我,而看不到大国。杜甫的诗歌,几乎都离不开自己、家园、国家这三个对象。杜甫是一个把家安放在路上而把国家安放在心上的人。《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里有两个背景,一个是开元全盛日,仓廪实稻米香;一个是安史之乱,尸横遍野民有饥色。国家的昔盛今衰、辉煌不再令人哀叹。
二、看“景”
“一切景话皆情语”,景的美与丑、暖与冷、乐与悲都是情感的体现。这首诗不是暮春三月的生机勃勃的暖景、乐景,而是落花时节、诗人迟暮的冷景、悲景。
三、看“事”
有闺阁之事,有怀乡之事,有送别之事,有婚丧嫁娶之事,有家国之事,等等。古人的事,说得最多、纠结最多的还是事业。
《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高度浓缩了杜甫的一生。少年杜甫才华横溢,敏捷多情,自然能够成为喜好文艺的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座上宾,之后又成为一心要笼络知识分子的唐肃宗的闲臣,到了晚年,杜甫明白了,自己的诗难有知己,自己的官运早已无望。
四、看“情”
古人抒发的情感,类型繁多,而朋友之情是其中的一个大类。《春日忆李白》《题张氏隐居二首》《短歌行赠王朗司直》等都是杜甫抒发友情的诗歌。《江南逢李龟年》最感人的还是诗人与艺术家的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如果“落花时节”没有遇到对方,而是自己一个人在承受痛苦,这首诗就只有悲凉,而没有温暖;仅有个人的遭遇,而缺乏普遍的意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抒发的是失落人互相理解、互相怜惜的感情,这种心底的共鸣很有感染力。这两句的疗效在于两人在倾诉痛苦与失落时,将其分担与消解,情感的共鸣之后是一种自己并不孤独的释放。这种情感,仅限于个人的遭遇。
江南逢李龟年范文2
关键词: 诗歌教学 想象 人生经验 文本通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鉴赏诗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富于跳跃性、包孕性和丰富“能指”功能的语言入手,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进行一次感悟式生命体验,以及美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和升华。
在长期的诗歌教学中,我融入诠释学的某些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人生经验通感”和“文本通感”有效展开联想想象,进行深度鉴赏。“人生经验通感”利用学生常遇到的同类的人生经历,诱发他们展开联想,用自身人生经历“泡开”、补充诗人创造的意境,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文本通感”则利用以往的阅读积累实现与“人生经验通感”相同的目标。在这里,“参与联想创造”与“深刻理解和接受”是同义的、成正比的。
一、“人生经验通感”举隅
北朝民歌《木兰诗》刻画了女英雄木兰的形象,讴歌了劳动人民热爱和平、珍惜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层意义,我在“木兰还乡”这一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复原诗篇创造的鲜活的生活图景、情趣盎然的细节,让诗篇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活跃感人的亲情散发出来,从而让他们“走进”木兰还乡的情景中,“触摸”诗篇寄托的劳动人民纯朴的感情,下面是他们做出的“复原”:
秋凉矣,大雁南飞。木兰见了此景,心中不禁一阵悲凉,她想起昔日里照顾她的爷娘,疼爱她的阿姊,调皮的小弟,一股思乡的情绪如海潮般涌出,占据了她的心头,回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她不再停留,骑着良驹,日夜兼程,赶赴家乡。到家的前一个晚上,她兴奋异常,辗转难眠,恨不得点头唤出扶桑日,一口吹散满天星。第二天一早,木兰就来到城外,见到一个老爷爷,欲言又止,真可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爹,娘,二姐快回来了吗?”无数的岁月,阿弟总是这样问父母。一句疑问,如一把尖刀,剖割着爷娘的心。总是在黑夜里放纵自己的眼泪,在老泪纵横的面孔上写满了思念。爷娘的思念使他们的头上朝如青丝暮成雪。今天,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女儿回来,怎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呢?
“爷,娘,我就是木兰呀!”木兰扔掉钢盔,激动地欢呼,三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木兰的青丝在风中飞舞,与爷娘的白发相交映。
如此鲜活的想象不但具体准确地诠释了原诗的主题思想,而且丰富了原诗的形象,激活了学生的人生经验,令这次鉴赏活动获得了更丰厚的收获。这不仅仅是在理解木兰的还乡,分明是同学们一次纯朴、古典、诗意的精神还乡。
二、“文本通感”举隅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词句甚为平白,似乎没有深长的意味。然而余光中先生说,他“读了几十年,几百遍了”(余光中《开卷如开芝麻门》)。这是为什么呢?尝试引导学生利用“文本通感”这一“导体”,充分联系各种相关文本,对本诗反映的历史背景、文化心态做探究,不难发现它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悲剧意蕴。
全诗都在完成一项回忆,第一联:岐王宅、崔九堂、寻常见、几度闻,这些简单的艺术碎片能触发读者的许多联想。杜甫与李龟年出入大场面、风光无限的时期,正值所谓的“开元全盛日”。这样,诗人追忆与李龟年在一起的情形,流露的必是对盛世与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深情怀念。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一切繁华已然成了明日黄花。“人生思幼日”,在生命的暮年里、帝国的末路上,重温往日的繁华与风光,怎能不倍感温暖也倍感凄清呢?
再看第二联:“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向往的快意之游所在。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但是,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如今自己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江南的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漂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李龟年唱道:“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
不但如此,“落花时节”四字还一下子就把中国知识分子那美人迟暮、伤春悲秋的情结衬托出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摸鱼儿》)“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红楼梦》)岁月蹉跎,青春不再,踌躇满志的艺术家们也没有办法逃脱时间的酷刑,令人浩叹不已。
在这一节鉴赏中,融会了历史资料、相关诗词和某些资料中对中国知识分子特殊心态的剖析,发挥了“文本通感”的独特作用,丰富了《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的形象和意蕴。
三、读者未必不能如此
有人也许会质疑,你引导学生走得太远了吧?那都是诗人们的意思吗?回答这样的质疑,我们只能引用诠释学的基本理论。诠释学告诉我们:“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录・序》)
由于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和充满空镜头的文体,诗歌语言具有丰富的“能指”功能,即具有多解性、“无达诂”性。想象犹如火箭头,语言犹如助推器,在半空中,语言外壳燃尽脱落,而想象可以未尽地继续驰骋。这就使每一个思想不同、性情不同、文化涵养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的读者,得以充分调动“人生经验通感”和“文本通感”的力量,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展开独特的想象,做出个性化读解。也许不完全是作者的本意,但在丰富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上,只有好处;对初学诗歌鉴赏的中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兴趣的激发。
参考文献:
江南逢李龟年范文3
修辞,是诗眼的晶状体,有了修辞的滋润,诗眼才能熠熠生辉,光芒如炬。修辞,可谓解读诗眼的一把钥匙。
下面,就古典诗歌炼字最常用的几种修辞,谈谈其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一、拟人,让诗歌形象凸现起来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宋词人宋祁与张先的词句作了高度的评价。是否有境界,是王国维评判诗词优劣惟一的美学标准。一“闹”字的妙处,是赋予无生命的“春意”以勃勃的生机,让春意盎然的大自然鸟语花香,活力四射;一“弄”字的神韵,是尽得月色朦胧,花影婆娑的妙趣。
“形象大于思想。”没有生动可感的诗歌形象,诗情就苍白,诗味就索然。而拟人的修辞,则是凸现诗歌形象的脊梁。诗眼顾盼神飞,离不开拟人为之毓育神韵。像“春风又绿江南岸”句,着一“绿”字,让春风化成播撒春意的少女,用生命的绿色点染江南;像“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句(2003年高考试题),“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意境。
二、比喻,形象中寄寓深意
比喻是化抽象为具体的一种常用的修辞,是诗歌意境形象化的重要手段。但诗眼中“喻”的意义并非这一点,它要承担实现“象”的形象性与“意”的深刻性的双重任务。较典型的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该诗的诗眼“落花时节又逢君”,集中体现了“喻”这种双元功能。从喻的修辞效果来看,“落花时节”已不仅仅交代一个季节,还包含人生社会两个方面的深刻内涵。首先,从人生指向来看,春花的凋零,象征着人生的落魄。这与处于动荡中的诗人自己与音乐家李龟年晚年凄凉的生活光景是十分契合的。诗人抱病孤舟,龟年流落江南,他们不正是两掬零落的残花吗?其次,用社会意义来观照,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在安史之乱的风雨中动荡飘摇的大唐帝国正日趋没落。
三、衬托,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夺目
用彼物衬托此物,如一片翠碧的绿叶衬托娇媚的鲜花。没有叶的葱茏,就没有花的温馨。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是这首诗的诗眼。为了衬托李凝居处的“幽”,诗人着一“敲”字,以声衬静,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妙。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躁动,或是鸟儿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诗人抓住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反衬环境的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四、对比,彰显意象的不同特质
诗歌的形象不同,其包孕的特质也不同。准确地炼字,不仅能摹其形,传其神,而且能辨其异。《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句,炼字中运用的对比,便产生了这种艺术效果。
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刻画出鹰的矫健飞腾,一飞冲天,搏击长空的雄健英姿,其强悍的本性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翔”本指鸟在空中盘旋地飞,形容到游鱼的身上,就把它们在水中轻松自如、恬适悠闲之状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击”“翔”对比,动作互衬,鹰之健与鱼之闲情态毕现,特质之异展现淋漓。
江南逢李龟年范文4
一、激发阅读古诗词兴趣,增强课外阅读的动力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兴趣,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爱阅读的人会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陶醉于阅读而忘却身边的一切的故事表明,阅读并不是一件苦事。郑逸梅说“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柯灵说“甘当书痴”;赛福说“读书是一种乐趣”;格雷说“书可产生心灵的欢悦”。只有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二、古诗词阅读的方法
(1)史海泛舟,以诗为帆。一般的文学史多“以史解诗”,谈某诗的创作背景、诗人际遇等,然后因感而生诗意,这是不够的。这是一种“弃诗而言他事”的解诗,把诗边缘化了,这也就不是在解诗了。其实在联意阐释时,尤其是解“史诗”时,应注意“史诗互动”。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乍读此诗,似无味无境界,甚至疑此诗是说“友人相逢之意”,这都是不细读诗而只凭感觉言诗的缘故。细读此诗,当知道岐王、崔九与李龟年是谁,杜甫与李龟年相见时间,二人当时的大约年纪也要知晓,诗中“寻常”“几度”,又说明了什么现象。查阅资料就会不难知道,这四十多年的前半段是富足荣华的大唐,而后半段是山河破碎的大唐。这一切都被诗人省略了,是诗人不忍谈,还是诗人谈了我们未知?当然是后者,细读诗歌,就不难体会到诗人用“落花时节”把富足荣华的大唐和山河破碎的大唐都融纳进去了,因此,“落花时节”具有浓厚的象征的意味,并非仅指二人相逢的时间。而“正是江南好风景”与在京都洛阳“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相应,同是好风景,只是物是人非矣。这样“由史入诗”才能真正懂得这首诗的“诗情”与“境界”。“诗史互动”是赏诗的好方法。
江南逢李龟年范文5
格律诗有这样一些特点:①每首四联八句。五字一句(五言),简称五律;七字一句(七言),简称七律。六律很少见。八句以上的叫长律或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②押四韵或五韵。在第二、四、六、八句的句尾押韵,通常押平声。③平仄声搭配上也要求合乎一定的格律。④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因此,我们在写格律诗时一定要讲究以下几方面:
一、平仄
格律诗的平仄有4种基本句式: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基本句式的交错,就构成了不同格式的格律诗。七言绝句、律诗是在五言旬式的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构成的: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面以例诗说明:
1 仄起仄收式(七言即为平起仄收)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七言例诗见杜甫《客至》。
2 平起仄收式(七言即为仄起仄收)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七言例诗见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仄起平收式(七言即为平起平收)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七言例诗见苏轼《新城道中》。
4 平起平收式(七言即为仄起平收)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李商隐《风雨》)
七言例诗见杜甫《登高》。
以上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五言律诗以句首不入韵为常。七言律诗以句首入韵为常。
江南逢李龟年范文6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主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情景相生,优美与壮美兼具,喜悦与忧郁并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上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旬则以白鹭的灵动之势写自然的生气:淡蓝色的晴空下,一行白鹭振动翅膀,翩翩起舞。一个“上”字,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的意味。诗句有声有色,色彩鲜明而不杂乱,声音圆润而不嘈杂;静中有动,静而有张力,动而不失轻盈幽雅,这正是一种优美的境界。那么,这种优美的境界,能给我们传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愫呢?大自然生机勃发,诗人心有所动,又怎能不颔首微笑,发出愉悦的轻呼呢?
可是不要以为诗人的心情就此定格,且看后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这里,诗人的视角进一步转换: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近在眼前。一个“含”字,表明诗人是凭窗远眺,望见的是否真的“西岭”?也许这并不重要。一说这是写诗人看到窗棂上早春的残雪,联想到西岭上终年难化的积雪。再看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一个“泊”字,写出船此刻停留未开。“东吴”,是指船由东吴来,还是到东吴去呢?这也许并不重要。有论者说,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蜀中与东吴之间的商船已可通行,也有说东吴是泛指江南一带。在这里,引起我注意的是两个词语:“千秋雪”和“万里船”。“千秋雪”极言积雪之厚,时间之久,千年的积雪,要何时才能融化?“万里船”极言行程之遥远,空间之无限,要想到达心中想望之地,又谈何容易!如果说前面两句诗中,黄鹂、翠柳、白鹭、晴空这一组意象给人的是优美的感受,那么后两句中“千秋雪”“万里船”的意象带给我们的则是崇高感。崇高,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同其他审美范畴相比较,崇高与悲剧性相近,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上文的“千秋雪”和“万里船”就其本身(作为审美对象)而言,从数量上和空间上具有强大的威力;就审美经验而言,他们带给主体一种“坚冰难化”的痛苦或“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沉重。那么,与前两句相比,这两句里,我们体会到的还只是愉悦和轻松吗?李渔《窥词管见》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旬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在《绝句》(其三)中,诗人着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图,先写黄鹂、翠柳,声色纷呈,相映成趣;次写白鹭、青天,飘逸出尘。然后诗人移步换景,用蒙太奇的手法,先让西岭雪山的千年积雪冲击我们的视觉,震撼我们的心灵,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停靠在浣花溪边的那艘船,让我们去询问它来自哪里,又将去向何方?或者会想起三国时那位奉命出使东吴的费某说过的一句话:“万里之路,始于此桥。”诗人全篇并未有一个字的抒情或议论,但我们分明可以觉出他情思的变化,或惊喜,或微笑,或拈须,或徘徊,或沉吟,或泪下。
这种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传统,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实在杜甫的其他作品里也有这样的手法,如《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旬的景是美好的春景,可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杜甫诗歌的抒情方式是多样的,正如梁启超所说,杜甫是一个“情圣”,他可以直抒胸臆,如《望岳》,也可以即景抒情,如《登高》,还可以寓情于景,如《绝句》组诗。在《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用“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写往日的盛会,转而用“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来写今日的相逢。全篇没有直用“喜怒哀乐”之词,而用“寻常”、“几度”,“又”几个字,寥寥数语,写尽无限的感慨,而“落花”之“好”,正反衬了落魄之人的失意与沧桑。这正是“老年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而今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