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中与裴秀才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中与裴秀才书范文1
关键词:秀才 优秀人才 荐举科目 秀才科 读书人 生员
中国古代汉语词汇从一产生就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外界及对自身认识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有的词义深化、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等等。既然如此,那么要准确掌握并运用古代词汇就有必要对其演变过程做深入研究。“秀才”最初也只是一个普通词语,但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却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且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又有不同的含义和内容。
一、汉武帝以前通称才之秀者
“秀才”始见于《管子·小匡》,原指才之秀者,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于饱读经书的人。《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尹知章注:“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贾谊)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二、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汉以来“秀才”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是察举。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开始,他即位第二年就下诏,说:“天下治乱,在予一人,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这便是察举制度的开始。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下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这说明当时不但有了对策(考试),而且还有等第区别。此时察举制度已趋成熟。
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下诏求贤,云:“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秀)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举秀才始此。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秀才最初为特举,在西汉后期成了岁举,举主为刺史,并形成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
东汉因避光武帝刘秀名讳,秀才改称茂才。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张衡传》:“永元中,(张衡)举孝廉不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仍是基本的入仕途径之一。曹魏以降,门阀士族势力日益发展,与之相适应,在选官上产生了九品中正制。察举制地位开始下降,由此入仕者,多为普通士人,高门权贵子弟一般是凭借门第获得上品,并由一些被视为“清官”官位直接起家为官。曹魏文帝黄初年间改察举员额为各郡每十万人岁举孝廉一人,又废除了限年四十之制。
西晋初年王朝定制,秀才科也须进行对策,五策皆通才能拜为郎中。至此,察举形成了秀才对策而孝廉试经以策论、经术二途每岁取士的格局。《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新课标必修版高二语文第五册《陈情表》对“秀才”的注释为:“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笔者认为注释“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值得商榷:此句“秀才”和“孝廉”对举,肯定指的是“察举科目”,而不是“优秀人才”。
东晋察举已相当衰落。
南北朝时,察举又趋复兴。但此时之察举,特别是秀才一途,大多为门阀士族占据。刘宋明帝泰始中,定制秀才对策五问皆通者为上第,四、三为中第,二为下第,仅一问合格为落第。
北朝察举考试,秀才也是对策五问,孝廉则试经十条,及格在八条以上为及第。察举员额为上州、上郡岁举秀孝一人,下州下郡三岁一人。南北朝时期,秀才、孝廉在任用上不再先拜郎署之郎官等待迁调,而是直接任命为博士、秘书郎、著作郎、员外散骑侍郎、奉朝请、县令等,或为公府、军府、王国和州府的僚属。《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
三、隋、初唐时指秀才科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最初亦为取秀才。
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四、唐宋元时指一般读书人
盛唐以后,直到宋元时期,凡经过各地府试的读书人,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王维有诗题为《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这里的“秀才”是王维对好友裴迪的称呼,唐时凡应进士试未及第的都可称“秀才”。宋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元乔吉《新水令·闺丽》曲:“我是个为客秀才家,你是个未嫁女娇娃。”《水浒传》以王伦为“不第秀才”,有轻蔑的意思,指他觅举未成,在选拔考试中名落孙山。这些“秀才”都指一般读书人。
五、明清时指府、州、县学的生员
明、清时,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秀才资格,就跨进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如果不能通过之后的乡试而中举,也不能做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式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在明清时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
山中与裴秀才书范文2
口语交际,顾名思义,是通过口头语言所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往来。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了一些说话的规矩:面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要怎样说,不能怎样说;对怎样身份的人要用怎样的称呼;对哪些人要用什么方式对他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的说是礼貌的,合乎礼仪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的频繁,恰当、得体、机敏地与人交流,可以有效地沟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肯定,从而改善人际关系,更好地实现自我。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语文素质,是信息化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
王荣生博士在《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一文中,区分了口语交际作为课程内容的三种分类:“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组织中的口语交际活动”“书面语的有声表达”。我们在王志凯与王荣生编著的《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一书中,看到很有创新设计的各种口语说话训练的案例,很遗憾的是,设计者并没有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事例进行设计,脱离课本教材的教学设计总会给学生悬浮不踏实的感觉。人的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积淀,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口语交际的例子可供我们借鉴学习。
《智子疑邻》这篇寓言故事,通过邻人之父与富人的儿子在日常生活中向他人提出建议,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看法,故事的结果值得我们反思,我们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得出经验教训:应当谦虚听取别人的正确建议;提建议的时候要明晰自己与听建议人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关系;不要凭感性冲动无端地猜疑他人;遇事要冷静、理智地分析对待,切忌凭感情做出判断等等。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与友人结伴出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场富有智慧而又友好幽默的口语交际情形。以逻辑思辨见长的惠子对于感性十足个性超脱的庄子所说的“鱼之乐”产生疑问,刨根究底以探明原因,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姿态像煞了生活中一些使劲叫真的人:休息时也不放松论辩的专业喜好。人家庄子出游纯属休闲,只是钓钓鱼乐一乐,随心所欲地说说话,表达一下自己的心理感受,惠子就是不管那许多,休闲也工作,一场愉快的休闲活动眼看就要不愉快了,但,最终机敏的庄子以诡辩的方式,偷换了概念,结束了游戏式的争辩,在两位大师交锋争辩的过程中,我们也品味到了一股浓浓的友谊之香,学到了化解不愉快气氛的技巧。学得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技巧,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和谐。
劝说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说”技能,是需要一定的组织技巧的。《孙权劝学》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孙权最为领导的良好修养和非凡的劝说能力。面对一个只知舞刀弄棒的吴下阿蒙,孙权作为长辈和领导对吕蒙既是关心和寄以厚望,又是对下属的严格要求,第一劝,从吕蒙的小领导身份对其提出要求:当权掌管事务,应当有更高的能力,非常有必要学习!结果,吕蒙借故推脱。第二劝,孙权没有对其的不听劝诫表现出责备和不悦,而是表示对吕蒙处境的理解,并以自己读书的情况做现身说法,指出并鼓励吕蒙要是想学习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从孙权说话的两个语气词“邪”“耳”和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我们可以看出他那语重心长、殷殷希望和关怀备至之心,又可以感受到对吕蒙不学习的责备。因此,吕蒙无可推托了,欣然接受了孙权的建议。
《公输》一文中,表现了墨子高超的劝说技巧:①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墨子根据公输意在辅助楚王打仗的工程设计师身份,采用“巧设陷阱,请君入瓮”的策略,激怒公输,义正词严地指出公输的“义”的实质所在,令其难以招架,无可辩驳。根据楚王是大国的王者身份,采用“巧妙设比,迂回包抄”的委婉战术,极力夸饰楚国的富有和幅员辽阔,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在取悦对方的同时巧妙地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道义与实力上都呈现优势的情形下,能针锋相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绝不退让,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②劝说的逻辑性强。在劝说楚王的过程中,墨子采用了类比、对比、类推等方法,使楚王陷入自相矛盾中无法辩驳而理屈词穷。③先发制人,积极主动。
山中与裴秀才书范文3
关键词:美学思想;俳画如一;审美心境;风雅
中图分类号:I3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43-02
与谢芜村(1716-1783),日本江户时代中期著名俳句诗人,同时也是集南画之大成者。他自少年时代便爱好艺术,二十岁前后漂泊至江户,拜师学习俳谐,寄寓于松尾芭蕉(江户时代前期著名俳句诗人,在日本文学史上被誉为“俳句之祖”)传人早野巴人的夜半亭,为江户俳坛所瞩目。以后十年间游历各地,致力学画,后名声大振。1766年与其他俳句作者成立“三果社”,提倡俳句的新风格。1767年继承夜半亭俳号,成为一代宗匠,甚至曾获得“俳圣”美誉,所创俳句广为流传,为后人津津乐道。关于芜村俳句文学的著作近年来更是层出不穷,略感遗憾的是,大部分论著都是研究芜村俳句文学的近代性及创新性,虽大都对其俳句文学的“俳中有画”这一独特艺术魅力有所提及,但鲜有深入分析者。本文试沿袭此前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芜村俳句文学中所蕴含的“俳画如一”思想。
一、从俳句作品看“俳画如一”思想
诗、画本不一样,绘画是以颜色、线条为媒体,具有诉诸视觉的具象;而诗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文字符号本身不能给人带来直接的感受,但是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人在头脑中形成丰富多彩的具象,胜于实物的表达。诗是“无声之画”,画是“有形之诗”。诗和画之所以能够成为浑然天成的一体,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灵魂――意境。诗和画都是表现艺术,旨在传达某种意境,用有限的语言、有限的画面传达出无限的意境,使读者产生无限的联想。与谢芜村创作的俳句大都有着水墨画般的清新和潇洒,可谓“俳中有画”;他的画中又有着无限的诗意,可谓“画中有俳”。具备“俳、画”两方面才能的芜村正是认识到了俳句和南画的相通之处,把二者在艺术技巧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学思想。那么,芜村是如何在自己的俳句作品中体现无尽画意,体现“俳画如一”思想的呢?首先从芜村的几首名句着手进行探讨。
「菜の花や昼一しきり海の音(一片菜花黄,海天成一色)(『村稿)
「行く春や白き花ゆ垣の隙(春意渐远,隔篱窥白花)(『村句集)
「夕立や草をつかむむら雀(骤雨突至,群雀压嫩草)(『村自句)
以上三首俳句分别描绘了春季和夏季的自然景物,读者可以从中清晰感受到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和明快气象,芜村用艳丽多彩的画笔描绘出多姿多彩的春季、绚丽明朗的夏季景象。金黄色的油菜花与蔚蓝的海面鲜明对照,宛如油画一般。不过,倘若继松尾芭蕉之后曾享有“俳圣”美誉的与谢芜村单纯依靠技巧、修辞及绘画性的描写,恐怕“俳圣”这一称号难说是实至名归吧。俳、画在艺术技巧上的相通点成为芜村通往“俳画如一”艺术世界的助力,但芜村仅靠表面技巧的话,是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俳画如一”境界的,也贯彻不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学思想。因此,俳、画之间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连接才对,下面再通过其他几首俳句进一步解读芜村是如何将俳、画融为一体来传达意境之美的。
「人にくや山■(『村句集)(漫山山樱照春日,黄莺啼叫传遍野)
「梅がかのたちのぼりてや月の(『村稿)(梅花香气袭明月)
「人にくや山■,描绘的是在远离人烟的深山中,漫山遍野的山樱沐浴在和煦春光里,人迹罕绝的大山深处偶尔传来黄莺的啼叫,恒久的寂静突然被这啼叫声打破。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美丽悠闲的自然景象,一切都是静谧的,唯有那黄莺的啼叫带来一丝动感。静中有动,偶然的一动反而增添了更浓的静谧之感,可谓充满禅意。中国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其专著《美学三书》中这样阐释了“禅意”一词――禅宗强调感性即超越,瞬间可永恒,因之更着重就在这个动的普遍现象中去领悟、去达到那永恒不动的静的本体,从而飞跃地进入佛我同一、物己双忘、宇宙与心灵融合一体的那异常奇妙、美丽、愉快、神秘的精神境界,这,也就是所谓的“禅意”。通过融入自然的瞬间体验,感知到永恒不变的静寂,芜村正是将自己沉浸于自然之中,追求着“物我如一”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的艺术、人生高度,才能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悠然自得、恬静闲淡的自然画面。「梅がかのたちのぼりてや月の,讲的是芜村悠然漫步于梅林之中,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举头遥望星空,一轮圆月已高高挂起,周围梅香四溢,香气似乎也飘向了浩瀚空中。芜村以“梅香”为媒介,将夜色朦胧的梅林与天上的月晕连接在一起,展现出天地相应的幽幻场景,给读者天地合一之感。刹那间,所有的时空概念、因果关系都被超越,过去、现在、未来,合而为一。物、我之间没有了界限,融为一体,感觉到的只有“永恒”二字。短短一行俳句,透露出的是芜村无限淡泊宁静的心境。正如庄子所述:“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静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芜村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中,理解瞬间永恒的意义,通过对自然的审美感受而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感,在平静的心境中感受到了永恒的存在。审美心境的相通,才是俳句和南画本质上的相通之处,这一领悟最终促成了芜村“俳画如一”思想的形成。
二、芜村“俳画如一”文学思想的成因
在阅读与谢芜村俳句的过程中,读者可以强烈感受到他良好的汉学修养,这其中必有社会、历史的因素,简言之,必有其生存的文化环境。我国美学研究者曾指出,人类的审美理想是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有着确实的社会内容,所以即便是各个时代的审美理想形式各不相同,但根源都是一样的。芜村自然也不例外。就芜村的整个艺术生涯而言,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自我形成时期,即享保末年至宝历年间;一个是艺术的集大成时期,即田沼时代。此时正是汉文学和南画在日本日渐兴盛的时期,中国艺术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文人得以了解中国文化。芜村擅长的南画正是由中国传入,属于士大夫阶层文人的业余爱好,是与北宗画相对而言。北宗画由画院专职画家所做,线条硬朗、偏于写实;南画委婉含蓄,追求脱俗生动的意蕴,渴望的是意境之美,而且没有固定格式要求,主观意识性突出,通常以细致柔美的线条描画自然山水,强调画面传达出的精神层面及个人心境。超凡脱俗的高尚品格正是南画的特色所在。天生对绘画艺术敏感的芜村在当时如鱼得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当时整个大的社会文化环境提倡文人涉猎多项艺术,多元化发展,这又促使他走上了俳句、绘画创作的双重艺术道路,为芜村实现“俳画如一”的艺术境界提供了很好的社会环境,可以说其独特文学理念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
芜村“俳画如一”思想形成的第二大因素来源于影响其一生的两位文学巨匠。一位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一位是被称为日本“俳句之祖”的松尾芭蕉。
由于时代的契机,芜村接触并且透彻领悟到被称为“南画之祖”、诗佛――王维――的美学思想,其中最大的受益便是洞悉到王维“诗画如一”思想的真谛,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诸多史料记载,芜村一生追慕王维的才华,日本著名学者安东次男曾指出,“芜村”这一名号正是来源于王维的诗作《送友人归山歌》,仰慕之情可见一斑。
宋代的坡在王维的《蓝田烟雨图》的题跋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王维的诗意无处不渗透着禅理,表现着文人对典雅、平淡、自然的追求。芜村在俳句创作中也不时流露出王维“诗中有画”文学思想的痕迹,不乏与王维创作基调、审美心境相似的名句。特别是对充满禅机的大自然进行观照时的心境,成为二人文学思想的共通点。王维曾在其佛学著作《绣如意轮象赞》的序文中提出了“审象于净心”这一关于审美心境的见解;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提到,审美主体若非“天机清妙者”,则不会体味到自然山水的真正之美。这里的“天机清妙者”指的就是净化自己心灵的人。与谢芜村熟读王维诗作,自然能够领悟到诗句中蕴含的禅意,再加上他本人也是净土宗信徒,而净土宗的理念之一便是“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厌离秽土”的厌世思想提倡在自然、艺术的世界中忘却名利、,远离充满苦恼的现世,这一理念与王维所倡导的如出一辙。芜村那句有名的辞世吟,更是足以证明王维已经牢牢扎根于他的精神世界中。
「冬むかし王が垣根哉
冬日里,黄莺围着篱笆边飞边鸣叫,难道它就是曾在王维篱笆前鸣叫的那只吗?寥寥数语,最重要的便是“垣根”(篱笆)一词。王维的《辋川集》以及《辋川图》中多有关于“篱笆”的描述,令读者印象深刻。《辋川集》中看不到烦恼、不安,看不到利欲熏心,集中体现了王维皈依自然、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达到了“无我之境”,被誉为“充满禅机的诗歌”。据史料记载,芜村平日总是喜欢将传入日本的《辋川图》卷带在身边,随时观摩欣赏,晚年时期更是爱不释手,自己的画作中也经常出现“篱笆”的影子,比如晚年画作《竹溪访隐》。潜心研究王维画卷、诗集的芜村自然能领会到王维“诗画如一”文学理念的本质所在,以王维文学的美之境界作为自己的理想,甚至在辞世前依旧挂念,可谓是贯穿一生的追慕。
除王维外,还有一位文学艺术大师对与谢芜村影响至深,那便是日本著名的俳句诗人――松尾芭蕉。芭蕉对芜村最大的影响是不拘泥于形式的创作风格和“风雅观”。两人之间虽有72年的跨度,但对芜村来说,芭蕉并非陌生的存在。这主要是因为芜村的师傅宋阿是芭蕉弟子其角、岚雪的弟子,所以芜村间接地接受着芭蕉的文学思想。宋阿教导芜村不要拘泥于师傅的文风。芜村听后顿悟,明白了俳句创作的自主性。这与芭蕉的创作理念完全相通。在宋阿的教导下,芜村的文学思想日渐成熟,而且越来越接近于芭蕉的闲寂风雅之心。芜村曾在《芭蕉翁付合集》序中写道:“はいかいの■句をまなばんには、まづ蕉翁の句を暗し、付三句のはこびをかうがへしるべし。三日、翁の句を唱へざれば、口むばらを生ずべし。(学习俳句,定要背诵芭蕉的诗句;若三日不诵读,则会感觉生疏)”充分显示出对芭蕉的崇拜之情。他倡导“回归蕉风”,极力反对当时俳坛的媚俗之气,提倡高雅清寂的创作理念,最后提出了著名的俳句创作理念――离俗论,明确表明了自己精神追求的倾向。芜村在创作过程中屡屡使用芭蕉俳句中极具象征意义的事物,例如芭蕉的“梅”,“梅”在芭蕉俳句中是风雅世界的入口,也是风雅世界的表象,它不单纯是一种景致的存在,而是风雅心像的体现。在芜村的辞世吟中,最后一句正是使用“梅”一语而作:
「しら梅に明くる夜ばかりとなりにけり
“拂晓时分,白梅的清香迎面吹来,新的一天是从这怡人的白梅花香开始,我的生涯将以此终结,足矣!”这并非是一句单纯的写实句,而是芜村撒手人寰前的心像描述。“白梅”在芜村心中是一片风雅的净土,清晨的白梅打开了通向风雅的门户,所表达的意境与芭蕉绝无二致,由此可见芭蕉的风雅观早已扎根于芜村心中。这首俳句中的“白梅”成就了芜村对芭蕉最后的仰慕,也成就了自己心中的那片净土,为自己的文学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三、结语
提倡文人多元化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使芜村的个人才华得以充分展示;大量引进汉文化的特殊时代,使芜村有幸接触到大量的汉学典籍、中国艺术的精粹。芜村由中国的王维开始关注南画的美学思想,进而将其运用到俳句创作中,洞察“诗画如一”思想的本质,接受“审象于净心”的审美理念,以非功利、超功利的审美心境观照大自然,在物我如一的境界中实现真正的“俳画如一”的艺术境界。同时,他又追慕芭蕉超脱的人生态度,以此为自己的人生导向,将自身融入自然之中,追求风雅的存在,在俳句创作中融入了芭蕉的幽雅、闲寂,崇尚自然、寄情山水,在诗、画、禅缘中表现出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情趣、透露出美的至高境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理念,完成了俳、画真正意义上的心息相通。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张晶.禅と唐宋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5]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6]安东次男.与谢芜村[M].东京:筑摩书房,1970.
[7]与谢芜村.与谢芜村集[M].清水孝之,校,注.东京:新潮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