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范文1

我们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在学习了写诗歌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试着自己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们的诗中虽然还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趣,令我们自己赞叹不已。

诗歌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读、不同的诗比较着读、边描绘画面边读等,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歌,也可以让我们走进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知道了诗歌的特点:

1.现代诗一般以句子,词组为诗行,纵向排列.

2. 现代诗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形成长短不一,参差错落的诗行.

3.现代诗的段落可以整首诗为一段(节),也可以一首诗分为若干段(节).

4.要懂得现代诗的押韵,押韵让句子更优美,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范文2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选择阅读材料”。鉴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我做了学生阅读情况调查问卷,(有材料做依据)这个问卷共分为9个模块,分别是读书兴趣调查、读什么样的书调查、读书习惯调查、读书方法,策略,态度调查、读书量调查、课外阅读阅读时间调查、课外阅读环境调查、阅读收获,效果调查。根据调查我做了相应的总结,经过这半学期的实践,感觉收获了许多,现将这学期的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1、积累本的使用。

这学期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积累本,把平时读书中遇到的好词好句积累在本子上(好词包括近义词、反义词、语言积累等)我告诉我的学生没有事闲暇时多读读,不是让你背,读的遍数多了,当想用时,自然就会用了(积累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积累在积累本上,一部分内容也可以选择填表的形式(有材料做依据)内容可分为背诵篇:优美句段、优美文章均可,但必须背会;摘抄篇:摘抄优美句段、优美文章、可以多读几遍,为写作做准备材料;创作篇:把所学、所思、所想、所悟写成文章,供大家赏析;故事篇:讲故事,意在会讲,讲的有声有色,有韵味,在课前3分钟做,目的也是为了丰富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小报的制作。

读书,一要提高读书的量,二要提高读书的质,怎样提高读书的质呢?孩子们都喜欢做小报,如何将孩子们乐意做的事,不但做好,而且有所收获呢?我将小报分成几个板块,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板块去做,也可以选择自己有能力的板块去完成。

(1)文学常识

内容分为: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文章主人公简介等。

(2)优美句段

内容自由选择,但必须是你背诵下的优美句段才可以去做小报,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积累。

(3)词语链接

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接龙、读书成语、ABB/ABAC/AABB/AAC/ABCC等词语的积累。

(4)读书对联积累。

(5)读书名言积累。

(6)读书故事积累。

以上活动通过“我爱阅读手抄报”评比来检测学生的积累情况。

3、抓住契机利用好教材

(1)、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我制定了‘我最喜爱的诗歌’的推荐表(有材料做依据)

目的是让学生多积累诗歌,并把自己积累的诗歌推荐给同学,这样互相背诵积累量明显提升。

(2)、诗配画

诗歌的文字,可以化为我们脑海中美丽纷繁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意境,请你选一首诗或词,反复诵读,并画一画。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孩子们乐意做而且积累了。

(3)诗海拾贝

分两部分写,一种是学过的诗积累,一种是自创的现代诗,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积累诗歌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4、利用好作文课

这学期我总是给学生很有计划性的按作文要求上好每一节作文指导课,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积累到的知识很好的利用在自己的实际习作中来。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范文3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类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三、全册教材简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 五、全册教学重难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六、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习作教学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6、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范文4

语文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因此就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尤其是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专题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也以展示台、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板块的设置,更加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恰当设置语文活动,促进语文能力提升。

著名语言教育学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来自课内,70%来自课外。这里所指的“课外”就应该是语文的全部外延,也即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生活及语文”的理念。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它不是靠学得而是靠习得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以阅读教学为例 ,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我是图书管理员活动。把学生的枯燥的读书生活溶于生活公益这样一个活动中,学生不但有书读,而且还能学会图书的简单的分类与管理意识,培养同学们的为公众服务的公德心;开展读书故事会活动。以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开展读书讲故事比赛,并且以打擂的形式激励学生们多读书,多说,多评议;开展我是小作家的评比活动,激起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办理班级读写报,为同学们的读写提供实践的园地。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这样比起让学生们只是坐在课堂上,死读书、死背书、硬着头皮写老师布置的空洞的作文,学生的能力提高的会更快。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正符合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准确把握语文实践活动的“度”。

虽然是语文实践活动,但是它设置的目的是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因此这些活动无论涉及到哪个领域、哪个学科,无论教师将采取何种方式,其根本是必须姓语,落脚点也必须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我们不能把语文实践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是科学课、音乐课之类。比如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一单元,如果设计不好,就很容易上成单一的阅读课、信息技术课或是常识课。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语文的综合主要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语文能力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它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综合学习”。另外还要注意在媒体与教学形式使用时的度。因为综合性学习往往需要教师补充一部分资料,以丰富综合的内容。所以老师就很容易利用电教媒体把可测很难过内容用多种形式,比如声音、图片、下载的大段的文字资料等,至于做这些图片和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有多深的印象,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形成有的多大的帮助,教师心中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还有就是教学形式设计过多,过于繁杂,不利于学生静心思索。一些老师往往热衷于小组研讨、小组竞赛、演讲等活动,课堂上往往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可是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度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训练。

三、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积累,加深学生综合学习的深度。

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范文5

关键词 课前三分钟 有效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所谓“课前三分钟”,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说话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一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具有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1指导思想

1.1生本原则

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是典型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彻底打破了旧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的活动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前学生三分钟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

1.2实践原则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只不过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罢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灌输,势必造成学生智力不能良性发展,使学生成为思想僵化的书呆子。新课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使学生真正能够发挥出“自主性”,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单靠几个问题的设计,几道练习的做答是很难完成的。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针对一个专题一个训练点,学生查阅资料,充分准备,参与评价,心、口、手、脑并用,是语文知识和语文涵养的一次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3激励原则

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个体不断展示、丰富、发展和超越,能使多数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在全班同学评价、打分,从而为小组加分的过程中,使参与者对下一次活动有了更强烈的期待,对“听众”而言,激发了他们一比高下的“表演”欲望,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使语文教学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2成效显著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前三分钟”的好处很多――这个训练: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领域,使语文课的空间顿时阔大,又锻炼了他们听、说的能力,而且同学们兴趣很高。

课前三分钟一般以学号或座位为序,做到全员参与这个办法,学生每学期可有4次以上训练机会。使爱说话的有了表现的机会,不敢说的也得到了锻炼。刚开始训练时,很多学生心理紧张,站到讲台上两腿发抖,结结巴巴的说不出所以然。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人人都镇定自若地畅叙所闻所感了。

轮到的同学在讲台上读自己选好的文章的时候,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听,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有的同学还在积极准备要从什么角度去评,或者找到自己的共鸣点。另外,其他的同学也在听评价的同学的发言,可以听到从不同角度作出的对同学文章以及同学阅读情况的分析的内容,能听到弦外之音,能听出其中的问题,能产生共鸣。听的所有细节和训练都有了,也是听的全方位的提高。

3实施策略

下面就根据实践,从内容、形式、要求三个方面谈谈开展“课前三分钟”的实施策略。

3.1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班级的实际情况。

课前三分钟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个侧重点,可以根据教材的进度、内容进行设置,可以根据各年级、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环境情况,从内容要求、发展目标等各方面而有所侧重,可以形成很多的语文教育活动模式。例如:对于一年级或刚开始“课前三分钟”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诵读古诗词中的名篇,作为过渡期与适应期,让他们感受到上课前的气氛,这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机会。也可以从说一则笑话、一个小故事、一件趣事开始,让大家对“课前三分钟”产生兴趣。到了中年级,说话的内容要作相应的调整。可以是一则新闻报道,可以推荐好书,可以讲课文的相关资料……到了高年级,可以把课前三分钟的活动与口语交际、习作联系起来,可以是话题的演讲,可以是自己优秀习作的朗读……无论说什么内容,都必须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帮助。

3.2内容的布置应是阶段性的

每个学生一个学期大概有4次训练的机会,应该安排四项活动内容,不要一个要求讲到底,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感。

例如六年级上学期,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决定的四项“课前三分钟”活动分别有:

针对堂上有机会当众读自己的文章机会不够多的现状,课前三分钟让每个同学轮流读自己最好的作文;

因为“六年级能力竞赛”中有两分钟演讲,全班也把它作为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内容之一,锻炼自己的口才,一周抽签决定一个演讲内容;

2014年,无论中国还是全球,发生的大事很多,所以一则新闻报道以及评论纳入课前三分钟;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诗歌及相关的知识浩如烟海,课堂上、研究报告上没机会展示的内容,轮流在“课前三分钟”展示。

经常变换内容,保持学生对活动的新鲜感,但无论说什么内容,都规定每个人说的事或问题都要完整,内容不与别人相同。

3.3模式

3.3.1提前布置,确定说话内容

说话的内容可以是由老师决定,也可以师生共同商议。无论何种方式,一定要提早与学生沟通,没必要“搞突然袭击”。

3.3.2充分准备,脱稿,说话流利

要求脱稿,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记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每一次背诵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如果手拿讲稿,照稿宣科,念完为止,像是在应付一件苦差,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如果学生没做充分的准备,当次的活动完全失去意义。

在讲的时候要求做到:语言流利,不能结结巴巴,普通话要标准,最关键的一点是站在台上时,仪态要大方,声音要洪亮。

3.3.3同学简评,指出优劣

教师教会学生评价他人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点评以鼓励、提出建议为主。既然学生千差万别,所讲内容丰富多彩,说话的风格各不相同,那么演效果肯定不会一致。大多数孩子都是敏感、自尊心强的,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认可和表扬,所以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学会点评:对其中成功者进行充分地肯定,让其尽享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欲望,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对于不太成功的演讲,要善于从“不成功”中发现闪光点:如所选内容与众不同,感受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让学生体会到了小小的鼓励,使其对下一次课前三分钟活动充满渴望。当然,对学生存在的较为明显的不足,师生应及时婉转指正,能让学生在尊重中成长,在感激中进步。

评价时关注点要全面,可以从内容出发进行分析,也可以补充文中内容相关联的人事物或者文章,还可以就同学说的效果问题进行评价,不拘一格。同学们也可以就前面评价中认为有问题的地方评价或者反评价、批评,也可以辩论,营造一种热烈的气氛。

3.3.4建立机制,有效促进

有效的奖励、竞赛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巩固。可以在班里建立一个“为小组争光”的表格,该表格每月评选一次,奖励前三名的“团结合作小组”。“课前三分钟”的活动也融入其中:学生点评后,主持人让全班用手势评分,满分为10分。没有参加讲、评的同学都有机会亮出“分数”,主持人就取平均分,马上填写在评分表上。学生看到自己为小组争光了,个个都是很兴奋的。主持一次课前三分钟,既能得到老师、同学的鼓励和帮助,又能为小组加分,所有的学生都会认真准备,并乐意参加。

3.3.5形成模式,规范主持

从一开始,老师就要培养一位同学担任活动的主持,并把整个活动的程序确定下来。就算老师不在场,活动依然能如期开展。程序如下:

“课前三分钟”现在开始,有请XXX同学来主持,大家欢迎!(掌声)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

我的……讲完了,请大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或是大家有什么补充)?

三人点评或补充。

课前三分钟到此结束,请老师上课。

4要求

为了使活动更加有效,要对其中的细节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提要求后花了一段时间训练、跟进,使其扎扎实实地开展,不流于形式。

(1)充分准备。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主持人要在前一天向将轮到的同学确认:准备好了没有?如果没有,通知组长督促或换人,绝不能出现浪费时间的事情。那要扣该小组5分。

(2)有些同学说话的声音太小,其他同学因为听不见,就闹哄哄的,影响了整个活动的进行。因此大家不要说话,可以用举手示意的方法,“告诉”说话的同学:声音还要大点;如果没有改善,可以不评分。

(3)在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倾听,如果说话或不留心,主持人有权扣该同学所在小组的分数。

(4)评价的时候,要先评优点,再评缺点,不能有恶意诽谤的事情发生。

(5)统一评分的手势,要求全班都要参与。

(6)对于每一个参与的同学,都要用热烈的掌声欢迎。

“课前三分钟”为师生共同打开学习语文的一片新天地!开展活动的一年后,到我们班听课的或借班上课的老师都认为:我班的学生发言声音响亮、态度大方,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就连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都落落大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