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哈萨克族舞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哈萨克族舞蹈范文1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58-01\
一、维吾尔族舞蹈与哈萨克族舞蹈的起源和动作的形成
(一)起源与继承
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它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其中歌舞艺术更是绚丽多姿,因此自古以来即以“歌舞之乡”著称。维吾尔族舞蹈在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鹊族乐舞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长期发展与演变,不断追求完善,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深爱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全世界有近15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国等44国,中国的哈萨克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和吉木萨尔、木垒、巴里坤草原,有少量居住在青海省的格尔木和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
(二)文化内涵
维吾尔族舞蹈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原先居住在中国北方草原,后迁徙到西域,并逐渐有草原游牧生活发展为定居的农业生活。从公元3世纪起到现代维吾尔族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岁月中,维吾尔族经历了游牧、畜牧、农耕等经济生活阶段;曾先后信奉萨满、摩尼、佛、伊斯兰等,以及“丝绸之路”商业文化的影响等,在他们当时的民间舞蹈中都有所表现,并在今天的民间舞蹈中遗存下来,成为现在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
哈萨克民间舞以习俗文化为题材表现形式也较为广泛,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都能形成本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哈萨克族的民间舞以习俗文化为体裁的较多,保存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信息,从而能够挖掘整理出更加久远的历史文化来,表演习俗舞蹈的群众文化及体育活动,这是哈萨克民族习俗文化的传承,也传统习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二、维吾尔族舞蹈与哈萨克族舞蹈动律上的区别
(一)维吾尔族舞蹈风格和动作特点
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这一体态是经由维吾尔族的第一舞人康巴尔汗的规范而形成的。在这之前,新疆的民间舞蹈,特别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对舞蹈的体态不很讲究,大部分处于自然传衍的状态。康巴尔汗把在苏联学习的芭蕾舞科学的训练方法及开、蹦、直的形态特点,用来整理自己民族的舞蹈,与维吾尔族的舞蹈相结合,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使得维吾尔族舞蹈不仅具有东方沉稳的含羞之美,而且又具备了西方直立向上的美感。
维吾尔族舞蹈开朗、奔放,舞蹈造型优美、挺拔,舞蹈中擅长运用手和头的动作,通过移项、头部的摇动和丰富多变的手腕动作,在加上昂首、挺胸、立腰等姿态,并且与眼神巧妙配合。表现出不同人物内心情感和人物性格,使舞蹈风格浓郁别具一格,维吾尔族舞中广为运用各种变化的旋转动作。
(二)哈萨克族舞蹈风格和动作特点
哈萨克人是马背民族,他们的舞蹈就以表现马背生活为主。舞蹈多以骑马生活为题材,双臂多用动肩,步法上多用马步,舞蹈语汇中常见挤奶、剪羊毛、擀毛毡等。哈萨克族的舞蹈从表现形式上可分歌舞和乐舞两种。
哈萨克族的舞蹈动作轻盈、急速旋转、节奏鲜明,多反映牧业生产的各种特点,以骑马狩猎为题材的特别多,挤奶、擀毡、剪毛、织席等生产活动在舞蹈中有较多体现。哈萨克舞蹈轻快有力,刚健苍劲,多用“动肩”,步伐上多用马步,舞蹈表演风格粗犷,骠悍,而女性的动作风格很细腻,以上身和手腕、手膀的动作为主,常见的哈萨克舞蹈有“擀毡舞”、“黑走马”、“鹰舞”“哈熊舞”、“鹅舞”等。
三、导致维吾尔族舞蹈与哈萨克族舞蹈异同的原因
(一)人体美观念不同导致身体姿态的不同
维吾尔族舞蹈与哈萨克族舞蹈在人体美观念中有着很大的差异,维吾尔族舞蹈以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为舞蹈的姿态;腰背挺拔是贯穿维吾尔族舞蹈的始终,摇身点颤是维吾尔族女性舞蹈中的一种基本动律。而哈萨克族舞蹈体态保持直立稍有含蓄,一般舞蹈动律幅度不大,较多用胸腰动作体现三道弯,舞步轻盈、身腰柔软;舞蹈姿态多用曲线来表现。因此维吾尔族舞蹈与哈萨克族舞蹈对人体美观念的不同导致了它们舞蹈中姿态的不同。
(二)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舞蹈动律的不同
由于新疆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不同,使维吾尔族各种舞蹈既有共同的风格,又有不同的地区特色。维吾尔族舞蹈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的乐舞传统,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舞蹈艺术,广泛流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因此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而哈萨克民族哈萨克民族主要是一个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的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舞蹈主要表现的是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骄健姿态,表现了哈萨克人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哈萨克人的舞蹈具有浓厚的草原生活气息,舞步轻快有力,刚健苍劲,动作潇洒优美。舞蹈多用“动肩”,步法上多用“马步”,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
(三)服装的不同导致舞蹈重心的不同
维吾尔族舞蹈与哈萨克族舞蹈在服装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也是舞蹈中动作与重心不同的核心点。维吾尔族舞蹈的服装基本上是以长裙为主,款式简单但衣服上配制的花纹及小点缀亮片很精致;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因为服装不复杂也很轻易,所以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可以做一些大幅度的动律,重心也很容易掌握。而哈萨克族舞蹈的服装较为复杂,它的服装一般也是长裙为主但为了体现三道弯上身会紧贴,下身裙子是许多层叠形成的裙围,在加上它的帽子是高立状上面还带着有一缕羽毛,服装就显的沉重,所以哈萨克族舞蹈的动律重心基本是在下身扭跨为主,而上身则以手腕、手膀的动作为主。
(四)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舞步的不同
哈萨克人是马背民族,他们的舞蹈就以表现马背生活为主。舞蹈多以骑马生活为题材,双臂多用动肩,步法上多用马步,基本舞步有:踏步、跺步、马步等,因此哈萨克族舞蹈的舞步动作多为粗犷,骠悍。
而维吾尔民族基本生活在绿洲,以在家庭的自娱性舞蹈较多,所以形成这个民族的舞蹈步伐通常不会太大起伏,一般都是在原地,基本舞步有:横垫步、进退步、点步、三步一抬、错步等。所以维吾尔族舞蹈与哈萨克族舞蹈因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舞蹈步伐的不同。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姜崇仑.哈萨克族历史与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哈萨克族舞蹈范文2
多元文化教育是有意识地将外来文化视为一种平等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多样性的世界观。多元文化不仅仅涉及到中外文化,还涉及到主体民族的文化及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相互借鉴,彼此吸收对方的精华,在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传递去芜存菁的精神,使本民族文化更加壮大。在少数民族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其作用有如下两个:其一,使少数民族同胞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在未来获得自身的最大发展;其二,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丰厚文化遗产,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为全社会作出贡献。
二、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多元文化理念促进了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在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理念的要求下,随着政策的逐步进行,阿克塞县幼儿园的师资被大大补足,哈萨克族幼儿得以获得更好的教育。
2.多元文化理念丰富了少数民族幼儿的课程内容
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幼儿园所进行的多元教育为例:
(1)尊重主流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演化中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多元文化,为了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哈萨克族幼儿应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进行主流传统文化的教授。
(2)掌握哈萨克本族的悠久风俗文化。由于少数民族的特性,他们于日常生活中必然会接触到很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幼儿必须要学习好本民族的文化,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
(3)兼顾现代科学教育。现代社会以经济和科学技术为主要生产力,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可以使少数民族人们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对于哈萨克族的幼儿来说也是同理,在幼儿园时期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使其本身与其民族在未来获得更完善的发展。
(4)吸收西方先进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文化与生产力,对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哈萨克族幼儿进行教育时,可以适当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理念,丰富少数民族幼儿的精神生活。
三、多元文化教育在哈萨克族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音乐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本民族的乐曲不但数量极多,质量也非常高。其旋律具有一种古朴雄浑的气息,在含蓄中蕴含着奔放,在粗犷中又蕴含着缠绵,可以说是一种融合了东西方民族特色的音乐。为人们所熟知的民族特色乐器有冬不拉、斯布孜合等,有弹奏的、拉奏的,也有吹奏的和打击的。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通常是进行课堂式的传授,融合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后,进行音乐教育时,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表现形式,通过播放视频、幻灯片等使哈萨克族幼儿得到更加直观的学习。并且,多媒体教育的直观形象特点正好符合幼儿喜欢丰富多彩内容的心理,避免了枯燥的课堂内容削弱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舞蹈
哈萨克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这种特性使得该民族的舞蹈具有非常强的律动性,具有粗犷彪悍、矫健有力的表现风格,充满了游牧狩猎的草原气息。哈萨克族舞蹈题材以马为主,模仿马的日常形态,表现出极为刚健有力的风格,其他题材如劳动、狩猎等,也是模仿日常的劳动或狩猎场景,通过惟妙惟肖的动作,在展示优美舞姿的同时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教授幼儿舞蹈时,可以在传统模仿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幼儿观看舞蹈视频,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舞蹈理论,使幼儿学习到更加标准、形式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
3.礼仪风俗
哈萨克族舞蹈范文3
【关键词】玛依拉变奏曲;演唱技巧;分析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049-01
《玛依拉变奏曲》是由哈萨克族的民歌《玛依拉》改编而来的,是一首很有知名度的创作型歌曲。《玛依拉变奏曲》被人们所熟知是源于六年前的第十三届青歌赛,当时在电视上播放后就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并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玛依拉变奏曲》之所以成为民族声乐作品中的典范,主要的原因是它的演唱技巧极具挑战性,而且创作风格十分独特。另一方面,《玛依拉变奏曲》红遍中华大地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民族声乐的繁荣发展。
一、《玛依拉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提到《玛依拉变奏曲》的创作背景,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民歌《玛依拉》,也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热情无比的民族――哈萨克族。当地素有“音乐和歌是哈萨克民族的翅膀”之说,可见哈萨克族人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哈萨克族的民歌具有独特的风味,嘹亮而高亢,那里的百姓人人都能载歌载舞。著名的民歌《玛依拉》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这首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一位美丽善良、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姑娘“玛依拉”,当地的牧民只要一听到她美妙的歌声就会放下手头的事情,专心去倾听她的歌声。从音乐风格上来说,《玛依拉》属于歌舞性的民歌,其旋律平稳、节拍规整,非常富于舞蹈性。它的原曲共由4个乐句加一个副歌性的衬词组成,节拍为3/4拍,风格热烈,在调式上采用中国民族的E宫七声音阶,曲调明快而且轻盈。《玛依拉变奏曲》在原作的基础上又对乐段进行了扩充,使其更加富有层次感,并且引进了西方作曲技巧,而且运用了花腔技法进行演唱,让作品具有更加热烈的情绪,音域更宽广,更加具有时代性。
二、《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技巧分析
《玛依拉变奏曲》的作者在保留了《玛依拉》原有主题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方先进的作曲方法,不仅加入了许多华丽的花腔句子,还把原本比较简单的分节歌的形式改编成了具有时代感的变奏曲形式,这样的改动既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又能最大程度上提升歌曲的审美性和艺术性。
《玛依拉》是一首具有单一调性、3/4拍子的分节歌。而改编后的《玛依拉变奏曲》则大胆突破了原来的格局,给歌曲注入了全新的调性。与此同时,还打破了分节歌的结构形式,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把原来的三段歌词扩充为了四个部分,不仅突出了个性特征,也丰富了音乐的形象。改编后的《玛依拉变奏曲》与原来的民歌《玛依拉》相比,变化最大的地方在于加入了许多的花腔技巧,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其演唱难度,既让《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形象变得更加丰富饱满,又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带来的好处就是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爱好者都会爱上《玛依拉变奏曲》,也为民族歌曲的改编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演唱者对歌曲的整体驾驭是确保演唱完整性的一个重因素,也是衡量演唱者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想演唱好这首作品,笔者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风格定位要准确
这首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合了类似于速度、变奏、花腔等新型的音乐元素。这就要求在演唱这首歌曲的过程中要注意音色和节奏风格的相互统一,要注意情感和情绪的酝酿要与这首曲子背景中哈萨克族舞蹈的节奏相互融合。在演唱这首歌曲的花腔部分时,要注意情感的融入,表现出哈萨克族姑娘自信、豪放的性格特征。在演唱歌曲第三段慢板部分时,要注意速度减慢,目的在于增强歌曲的叙事性,而这时哈萨克族姑娘内心的激情和豪放并没有因这种叙事性的演奏而渐弱,而是丰富了在自信中融入挑衅这一特征的表达。
(二)乐段对比清晰
歌曲的四个乐段是典型的A+A1+A2+A’形式,所以说,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定位明确,突出快板乐段、慢板乐段、花腔乐段、叙事乐段的对比性。
(三)要有身临其境的情感投入
这首乐曲总体上来说乐段比较长,速度和力度具有明显的变化性,要想突出这些明显的变化性,就需要在演奏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主动的调整自己的演唱情绪,把自己与哈萨克族姑娘的角色融合为一体,做到声情并茂、以情带声。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玛依拉变奏曲》实现了民族风格与时代特征的融合,作曲家对音乐语言元素和表达技巧的丰富提高了其演唱的难度。在演唱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演唱技巧和优秀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演唱,才能真正地将这首歌曲的情感通过音乐语言传达给听众。
参考文献:
[1]金铁霖.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探索――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殷志华.且把旧貌换新颜――析《玛依拉变奏曲》[J].大舞台,2010(07).
哈萨克族舞蹈范文4
走进玛丽娅的家,好像走进了工艺品陈列馆。炕上铺着刺绣的花毡,墙上挂着精美的挂毯,就连屋子四周都围绕着一圈色彩艳丽的大花彩带。“都是我母亲亲手刺绣的!除了这些花毯和彩带外,连我们的衣服、帽子、日常生活用品,母亲也会绣上很多好看的图案!”玛丽娅更加自豪了。
为了欢迎远方客人和久别的女儿,玛丽娅的家人一早就做好了准备,炕中央绣花的大餐布上,摆满了散子、奶疙瘩和包尔沙克、手抓肉等各种各样的美食。席间,玛丽娅的父亲不停地削喷香的手抓肉给我,还即兴赋诗为我们弹唱起“阿肯”(哈萨克族一种即兴创作词曲的歌)。
第二天,一家人早早就穿上了漂亮的哈萨克族服装,玛丽娅的二哥哈里代在七八个伴郎的簇拥下,骑上了剽悍的枣红马准备去新娘家迎亲。按照哈萨克族人祖先定下的规矩,女性是不容许跟去迎亲的,但作为特聘的婚礼摄像师,我成了例外。
迎亲的队伍一路上欢歌笑语,很快就到了新娘家。一群盛装的哈萨克族姑娘把我们领到一个只被揭起了一角的毡房前。这时里面的伴娘代表新娘唱起了“怨嫁歌”:“我的红披巾随风飘扬,谁能理解我的心事和忧伤,虽说婆婆是他人的长辈也是我的长辈,哪能比得上我的亲爱的父老尊长……”作为回应,迎亲的小伙子唱起了“劝嫁歌”:“姑娘出嫁是祖先传下的规矩,望保佑你,你像巢里白色的雏鹰……”
对完了歌,我们簇拥着新郎刚走进毡房,四个伴娘突然一起冲上来向哈里代脸上抹锅灰,毡房里一下热闹起来,哈里代在人们的笑声中左躲右闪,最终还是被伴娘抹成了大花脸,只好恭恭敬敬向四个伴娘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与此同时,新娘家门前的姑娘小伙们跳起了哈萨克族传统民间舞蹈“黑走马”,盛情难却,我也跟着跳了起来。午饭后,伴娘扶着仍然蒙着红盖头的新娘走出毡房,含泪唱起了“辞别歌”,她的亲友跟着对唱。
难怪玛丽娅总对我说,哈萨克族是一个离不开歌和马的民族,无论男女只要一会走路就开始练习骑马,而歌声会伴随着哈萨克族人出生,直到他们离开人间。在别离的歌声中,新娘跟着迎亲的队伍走了。到了婆家的新房前,大家席地而坐,玛丽娅的母亲和大嫂端着糖果、奶疙瘩和包尔沙克等食品向人群抛撒,哈里代要揭开新娘的红盖头了一一真不愧是哈萨克人,用来轻轻挑起红盖头的,竟是哈里代手上的一根系了红绸的马鞭!随后,欢呼声和口哨声顿时响成了一片……
紧接着,婚礼的另一个――“叼羊”“赛马”和“姑娘追”要在村后的小山坡上举行了。远近的牧民都骑马前来观看,一只刚宰杀好的白色山羊,被婆家的一名骑手握着后腿紧紧按压在马鞍上,娘家的一名骑手则抓住羊的前腿用力往回拽,随着婆家长者的一声口令,双方的骑手们蜂拥而上,抢着去叼那只羊,牧场上顿时人欢马啸群情激奋。见识了哈萨克族小伙们的勇猛、顽强和机智,我以后肯定是不敢再以半个哈萨克人自居了。
要说活动中最浪漫有趣的,还是“姑娘追”。作为代表,玛丽娅居然被婆家派了出来,同时娘家那边也派出了一位高大英俊的小伙子,两个人骑着马结伴奔向指定地点。途中,顽皮的小伙子一会儿撩一下玛丽娅花帽上的羽毛,一会儿又耍宝似的在玛丽娅身边做出各种高难动作,想尽法子要博取玛丽娅的欢心。
哈萨克族舞蹈范文5
提起浙江卫视刚落幕的《中国好舞蹈》选秀大赛,没有人不知道新疆舞者古丽米娜,因为她最终摘得了本年度“最受欢迎舞者”桂冠。
今年28岁的古丽米娜是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的一名教师,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和同为舞者的丈夫。古丽米娜8岁时开始练舞,算到现在已有20年。
出名后,大家纷纷对古丽米娜的经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多人都以为她出自文化氛围良好的艺术世家。
对此,古丽米娜笑着说:“我祖宗十八代里面没有一个是搞艺术的。小时候学舞,是因为不服气。那时上舞蹈班,老师一压我的腿我特别疼就没有坚持去,后来看到我的同班同学都上电视跳了,心里面就不服气。我为什么不能上电视,我也要学,怎么样我都要忍,然后就走上了舞蹈培训的正轨,最后就变成非常热爱了。”
古丽米娜在这届《中国好舞蹈》中是最全面的一位选手,从她第一次上场时带有强烈个人特色的维吾尔族舞蹈,到与蒙古族选手呼德勒上演的现代舞《最爱》,再到总决赛中表演的塔吉克族舞蹈《鹰之舞》,以及中间斗舞环节时的乌孜别克舞、街舞、爵士舞,古丽米娜将民族民间舞和现代流行舞种进行了多次巧妙的穿插融合。
在重要的环节中,她都刻意地选择回归纯正民族舞,总决赛也不例外。面对选舞争议,古丽米娜表示,她有责任去传播民族舞。
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问她:“夺冠之后,你会如张傲月(上届冠军)一样巡演吗?”
古丽米娜回答:“我没有想过出名什么的,回来之后会继续教学,接下来会有自己的独舞晚会等活动。我和我的导师金星一样是一个老师,我来参赛不单是展现我的舞蹈能力,更多的是给我的学生、新疆舞者起一个带头作用。”
记者又问:“其实之前你对民族舞和现代舞的结合都非常受欢迎,反而最后的《鹰之舞》会有观众觉得不够突破。”
古丽米娜说:“我就是觉得到了决赛的时候应该跳新疆舞。我来这个舞台是有使命的,就是要展示新疆舞的精华。其实之前的现代舞、街舞和爵士舞,我觉得已经充分展现了我的多样性。你看其他参加决赛的三位蒙古舞者,他们跳的都是蒙古舞和现代舞的结合,都不是最纯正的蒙古舞,唯有我在跳纯正的民族舞。为什么我能夺冠,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二、歌声中的时尚新疆,乐观和反思中前行
2013年的大型歌唱选秀节目《快乐男声》对新疆来说,尤其值得纪念。
这年的“快男”20强里,新疆籍选手占到五分之一,除去于朦胧是汉族外,其余三人均为少数民族。
90后的他们有着跟内地孩子同步的青春,他们用精致的歌声和十足的热情,迫切地想让世人了解家乡新疆的文化,新疆的美。
“新疆军团”中成绩最好的是张阳阳,全国第六名。张阳阳来自塔城,身上有着哈萨克族、蒙古族和汉族三个民族的血统。跟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一样,他是因为听港台歌曲而喜欢音乐的。记得读小学四年级时,班主任送了他一张黄家驹的磁带,从那时起,他开始学习吉他,把零花钱都积攒下来购买磁带,装了满满四大月饼盒放在床下。他最喜欢的是谢霆锋的歌,几乎收藏了所有他能买到的谢霆锋的专辑和电影。
在参加“快男”前,张阳阳在2012年参加《中国好声音》之杨坤寻找新疆好声音比赛,获得新疆前三强。很多大牌歌星都很欣赏他,一次活动中,听了张阳阳的情歌演绎,彭佳慧告白道:“真希望我住在你的宿舍!”而最让张阳阳兴奋的是,他得到了偶像的肯定――谢霆锋和陈坤评价他,“拥有很好的唱功、创作能力和舞台感染力,能把歌曲唱出不一样的感觉。同时还特别仗义、善良,能够为别人着想。”
目前,从新疆警察学院毕业的张阳阳已成为了乌鲁木齐市公安机关的一名公务员。
哈萨克族选手阿克江生活在一个充满快乐的文艺家庭,父母及爷爷奶奶都是高校教师,爷爷还是位诗人。他的音乐梦想始于小学一年级,那年家里添置了一台日本录音机。当时这算稀罕物,他父亲喜欢放小野丽莎、崔健的歌,邻居们中午都搬凳子坐在院子里听。听着听着,阿克江就有了想法,开始接触音乐。
谁也无法否认,这个眼神灼灼的少年在音乐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就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原创R&B歌曲《Believe》。当年那个热爱音乐的少年只是抱着玩票的心态,却不曾想这首歌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新疆第一首原创R&B歌曲,他也成为了第一个将Hip-Hop音乐元素融入到民族音乐中的歌手。那年,他才12岁。
阿克江擅长改编民歌,将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合到民歌中,使传统民歌焕发出新的活力。
但“改编民歌”得到肯定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些麻烦。部分前辈认为要保留自己的民族音乐,而不是去迎合内地听众,觉得他把好听的民歌给毁了。他在微博上无奈地回应:“任何时候,我想避免拿出民族牌,我想让别人知道,哈萨克族除了民族音乐,也能唱和写别的音乐。”
2013年“快男”进10强比赛前的彩排中,阿克江曾跟指导老师起过争执,他想选首英文歌,节目组则认为他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更有保障。节目组希望他能继续把握民族优势,“可以改编,但不要跳出民歌框架”。
阿克江不想这样被框住,他早已厌烦人们对他和他家乡强加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想象。2010年,他第一次去杭州参加音乐比赛时,编导跟他聊天想挖掘故事,循循善诱,“新疆是不是有好多草?”阿克江顺着说下去,“对啊,就是草,别的什么都没有,我是骑着马过来的。”说到后来对方都不好意思了。
被问太多次后,阿克江有些无奈地调侃道:“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在大城市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就高人一等……可既然这样就更应该了解地理知识,如果他们都不知道新疆现在啥样,那我就怀疑他们到底有没有好好读书。”
对此,“新疆军团”中获得“快男”全国第十名的玉米提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其实内地人对新疆的民族文化并不了解。早就过了王洛宾那个时代了,但大家往往就只记得住他们和《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这样的老歌。新疆现在有很成熟很商业的流行歌曲,但是无法推广,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多亮是克拉玛依人,北漂了很多年, 两年前因参加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比赛而被广大网友熟知。
多亮的爸爸很喜欢费翔,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他两岁就会唱《冬天里的一把火》。
2007年夏天,多亮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去北京。他跟朋友租住在北京郊区的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每天带着自己的原创作品《你走的那天》去各唱片公司自荐。后来签了一个唱片公司,但作为新人,演出机会很少。
经济上的压力还不是最主要的。多亮回忆说,最初的两三年里,自己在北京没有交到一个新朋友。特别害怕跟人交往,也觉得在陌生的环境下非常缺乏安全感,不愿对人敞开心扉。同时,对未来很迷茫,对自己能否当一名歌手开始产生质疑,甚至想过放弃。但是父母一直劝他不能放弃,他们始终相信多亮一定会出人头地。
无疑,多亮的成功是“有梦想,就一定咬牙坚持”的完美释义。这也是多亮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
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又火了一个哈萨克族小伙子,他叫塔斯肯, 乌鲁木齐人,是张惠妹组亚军,年度八强。塔斯肯当过酒吧歌手,发行过个人专辑,参加过星光大道。2013年7月,塔斯肯登上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以一首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加入张惠妹组。
早在2008年参加星光大道时,塔斯肯就已经锋芒毕露了。大多数少数民族选手参赛都会选择带有强烈本民族特色的歌曲,而塔斯肯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却带来了更多的英文歌和曲风大气的流行音乐。对此塔斯肯解释说:“我不是不爱我们哈萨克族的音乐,我们民族的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旋律悠扬,在《星光大道》这个舞台上也许不适于展现。从上学的时候开始,国外的音乐就很吸引我,我也希望通过我的音乐告诉大家,新疆不是个闭塞的地方。”
舞台上的塔斯肯是个很特别的歌手,他选的歌在很多人甚至评委看来不够时尚,也没有花哨的改编,但却代表了他十几年来的心路历程。他的演唱风格颇有些费翔的气质。尤其是那些哈萨克民歌,温暖、动人,触碰了人们心底最深最柔软的记忆。他唱出了民歌纯净的味道,唱出了感动,唱出了大家期待的中国好声音。
“大家好,我来自新疆库尔勒红旗机械厂……”今年7月18日,新疆库尔勒市29岁的维吾尔族小伙吐洪江登上了第三季《中国好声音》的舞台,成功演绎了歌曲《绒花》并加入那英团队。远在库尔勒的市民们为他精彩的表现欢呼雀跃,吐洪江通过这个舞台,用歌声为梨城代言。
从在库尔勒工人舞厅开始演奏架子鼓,到用吉他伴唱,再到酒吧驻唱,最终与唱片公司签约走向职业歌手生涯,吐洪江的个人经历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他的歌曲在一夜之间也遭到网友的热搜,其中代表作为《一月的乌鲁木齐》《莎车姑娘》《天山云》等。
其实在参加《中国好声音》之前,吐洪江就被自己翻唱的《卷珠帘》带火了,相信有微信的朋友都曾在“朋友圈”中看到过。吐洪江自己也没想到这首翻唱的歌能获得如此高的转发量,他坦言只是单纯喜欢原唱霍尊清亮空灵的声音,喜欢《卷珠帘》唯美的曲风。吐洪江在网络上的颇高人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和饰演过《武林外传》中吕秀才一角的演员喻恩泰长得特别像,不信你可以去瞅瞅。
来自乌鲁木齐的32岁驻唱歌手帕尔哈提,是继吐洪江之后第二位现身第三季“好声音”舞台的新疆歌手。在现场,他用沙哑而沧桑的吟唱重新诠释了经典歌曲《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事实上,帕尔哈提在新疆音乐圈已是位知名音乐人。身为“Qetiq(酸奶)乐队”主唱,他擅长将维吾尔族民族音乐和摇滚音乐融合,改编成拥有现代感的民族音乐。在欧洲的民谣音乐圈,酸奶乐队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去年还发行了专辑。
三、浓墨重彩的现代新疆,文化盛景,不再是传说
今年4月18日正式开播以来的《中国成语大会》,在筹备期间迎来了3万多人报名、300多人参与海选。最终角逐的选手中,有个新疆小伙子进入到了“成语大会”14强。这消息或许并不稀奇,但要知道,他可是个母语非汉语的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小伙达吾力江,在学习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和傲人的成绩。4年前,他以江苏省新疆班文科第一名、高考语文147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的考古学专业。
在《中国成语大会》的比赛现场,达吾力江和复旦女孩李凡因配合默契,应对传神,被誉为最养眼的“神”搭档。李凡出“婵娟”,达吾力江对“烘云托月”;李凡出“女人”,达吾力江对“风姿绰约”……
“没有说得那么夸张了。”面对铺天盖地的采访,他笑着说,“叫我小达就好了,朋友都这么叫我。”
今年24岁的小达出生在新疆昌吉市呼图壁县的一个哈萨克族家庭,母亲是药剂师,父亲是公务员。他一直在汉语学校就读,但他曾对语文等课不感兴趣,“常发音不标准闹笑话,就不愿意说了。”
“很多国际尖端的科学知识都是英语或是汉语译本,如果连汉语都看不懂,如何学习英语,又怎么能翻译成哈萨克语,让更多的人知道呢?”小达的母亲开始有意培养孩子对汉语的兴趣,她让小达用汉语写日记、作文,每当孩子能够用标准发音念出曾经含混的词语,她都会给予赞誉,并把孩子写得不错的小稿子投寄到杂志和报刊。随着自己的“墨宝”常常见诸报端,小达对语文的兴趣也日渐浓厚。他的高考模拟考试作文选录在《少年作家》上;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内高班,到江苏苏州就读;高考时得到高分,被录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考古……今夏毕业季,他是北京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也是第一个保送进考古专业研究生的哈萨克族小伙子。
今年4月4日,国内首档语言竞技类真人秀节目《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开播,来自乌鲁木齐、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的努尔艾力一上场便用英语、德语、意大利语、俄语流利地介绍自己。而接下来在他演讲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中,还讲述了他独创的“三十四枚金币时间管理方法”。英俊帅气的外形、出众的口才、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努尔艾力完全征服了在场的导师和全国的观众。
除了非凡的口才,他还是新东方的第一金牌英语教师,目前为止,他的面授学生已过万,网络课程的总点击量达到5000万次以上。主持人乐嘉爆料,新东方的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在努尔艾力面前都毫无还嘴的余地。
哈萨克族舞蹈范文6
——题记
巍峨的山岭,蕴藏着宝藏;富饶的牧场牛羊肥又壮。千百条温泉,清澈明又亮,茫茫的林海郁郁苍苍,飞翔的鸟儿放声歌唱,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尼勒克。
我的家乡是一个四周被山环绕的地方,在蒙古语里“尼勒克”就是新生的婴儿的意思。尼勒克就像新生婴儿一样的依偎在大山的怀抱里,快乐的成长。
来到尼勒克本县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政府大楼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宽阔平坦的道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这个小镇也渐渐发达起来。
美丽的唐布拉,秀丽的乔尔玛是尼勒克的骄傲,这里有青翠的树林,丰饶的土地,这里的牛羊满山坡,这里的人们热情大方,这里的物资丰饶珍贵。
在每年夏天,在绿绿的草原上都会办一年一度的“阿肯弹唱会”,阿肯们在这里尽情弹唱,来自各地的人们在这里聚集。坐在蒙古包里听着冬不拉弹出的美妙音乐,喝着另人陶醉浓香马奶,眼前摆着金灿灿的的手抓饭,风干马肉,还有堪称“饮料一支花”的酥油奶茶,这里还有哈萨克族的舞蹈“黑骏马”,跳出了哈萨克族人民的激情,抖动的肩灵活的在奔放的音乐中挥洒出黑骏马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