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童话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童话故事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学生;教学;教师
小学生现处于懵懂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所以教师需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态,把童话与小学语文知识有机地融合,而不是采取传统的灌溉式教学。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把童话故事与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呢?
一、利用多媒体,结合视听,让课堂“活”起来
对小学生的教导说难不难,但是却也并不易。因为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解小学语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其中的愉悦。例如,某校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愉快地学习新知识,经常引入相关知识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等,如,掩耳盗铃、拇指姑娘、豌豆公主等这些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音乐等,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放松,使得小学语文课堂逐渐“活”起来。
二、扩展童话的容量,认识童话在其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因年龄还比较小,视野不够开阔,如同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事件的其中一方面,所以教师需要把学生从井底带领出来,让学生见识更加宽广的世界。例如,某校教师为了使小学生走出狭窄的井底,开阔视野以及见识,教师在为学生讲童话的同时,还在童话中加入了一定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如,在《丑小鸭》这一童话故事中,教师在其中教导学生不能以貌取人,应采取人人平等的原则来对待身边的任何事物,以至于让学生认识到童话故事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小学生还处于懵懂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并且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听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用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教导学生做人、处世原则,并使得学生对此根深蒂固,使得小学生能够通过童话的引导而认识更多的新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学会把童话故事与小学语文知识一体化,以便于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其中的新
知识。
小学生童话故事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童话故事;课堂教学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很差,再加上小学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枯燥,题型也很单调,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很难得到提高。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演绎成生动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像听童话故事一样,不但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一、用童话故事导入教学
小学生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数学教师采用形象多样、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引入教学,能够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加减混合”一课的导入,笔者编了这样一段《西游记》中的童话故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孙悟空从山上摘了许多桃子,猪八戒一看有桃子吃,口水瞬时流了一地。孙悟空逗猪八戒说:“八戒,你看,我左手拿了4个青桃,右手拿了5个红桃,给师父吃了2个红桃,如果你能猜对我手上现在总共还有几个桃,我就给你吃。”然后请学生也帮猪八戒算算,孙悟空手里还剩下几个桃。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有的用数手指的方法,有的用画画的方法,有的用摆小棍的方法,总之是用到了他们能想到的各种方法进行探究。最后,学生都得出了正确答案,孙悟空手里还有7个桃。接着,笔者和学生一起分析他们计算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教他们学会运用加减混合进行具体的计算,既方便又准确。
二、在童话故事中学习
小学生已经知道了不少童话故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对这些童话故事进行简单的修改,将数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进行学习。
例如:坐井观天的故事,学生应该都听说过。青蛙坐在井里,以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告诉它:“天无边无际,大得很!”青蛙不信,继续坐在井里。不久,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井里,青蛙过来和蜗牛打招呼,告诉它可以互相作伴。蜗牛告诉青蛙,井外的世界很大很美,井底又黑又冷,它一定要爬出去。青蛙半信半疑道:“这井有12米深,你背负着这么沉重的壳,能爬上去吗?”蜗牛坚定地点了点头,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傍晚时分,蜗牛终于爬了4米,它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后天傍晚就能爬上去了。”蜗牛太累了,便决定休息一会儿。但醒来后,蜗牛发现竟然从井壁上滑下了2米。无奈之下,蜗牛只好咬紧牙关又开始往上爬。傍晚时分,蜗牛又往上爬了4米,可是到了晚上睡觉时又滑下了2米。就这样,爬上去滑下来,再爬上去再滑下来,再爬上去……最后,坚持不懈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受蜗牛的影响,青蛙最后也跟着跳出了井底,看到了井外面的美丽世界。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特别兴奋和激动,笔者适时提问:“请同学们算算,蜗牛爬上井台总共用了几天时间?”学生都认真计算着蜗牛到底用了几天爬出井。
三、用童话故事化解教学重难点
因为童话故事具有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便于理解等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难点融入到童话故事中,让学生在听童话故事的同时,细细品味其中的寓意,这样等故事讲完,教学的重难点也差不多已经被化解。
例如:讲到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一概念,很多学生很难理解。笔者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进行讲解:白雪公主有7个苹果,她把其中的3个苹果分别平均分成了3份、6份和9份,让七个小矮人分别取其中2份、4份、6份。话音刚落,很多学生都产生了疑问:“白雪公主平时都是很公平公正的,这次怎么偏心了呢?”笔者积极引导:“请学生思考白雪公主的分配平均吗?为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始进行比较、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原来白雪公主还是正直和公正的,小矮人拿到的苹果是一样多的,只是表现出来的方式不一样。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
四、让学生自己演绎童话故事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不少图片,这些图片不但包含了一定的数字信息,而且还包含一定的情节,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图片编成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然后到班上进行讲述。这样做的作用有五点:一是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图片中提供的数字信息,加深印象;二是可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可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在讲述或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眼、耳、鼻、口等多处感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用童话故事演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数学,领悟数学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小学生童话故事范文3
一、童话开路,用想象作翅膀引导学生探究
童话,之所以让学生喜爱,主要是童话采用幻想、夸张、拟人一些表现手法,呈现离奇的故事。毕竟在童话世界里,一切动物、植物都能够像人类一样,可以说话,可以思考、还能够像人类一样生活。在童话里,所有善良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结局。而童话中的这些东西,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的想象思维活动。故而,我们在童话教学中,对学生的想象应该给予积极引导,让其在想象中进入童话世界的美妙意境之中。激发小学生在想象中探究知识。例如,我在执教《蒲公英的梦》这篇童话的时候,为了引导小学生的想象,向学生提问:“蒲公英在经历了一段遭遇后,她做了一个梦,如果你是蒲公英,你会做这样的美梦吗?”通过这样一问,学生的想象一下子激活了,就不由自主地随着教师的进一步引导而展开学习。
二、童话开路,用诵读走进童话的情感世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就是对作品的读,只有多读才能够深入到作品的个内容中去,以及深入到作品的情感世界去。在应用童话开路进行创新教学的时候,应该尽最大的可能性让学生去诵读,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充分体验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情感。由于童话故事具有很强烈的爱憎分明思想,故事也充满了无数的情趣性,学生对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有极浓的模仿兴趣。故而在语文教学中,多让学生诵读,可以很好地通过这种诵读方式,让他们的心灵走进童话的情感世界。比如教学《四季童话》,这篇文章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劲舞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让学生多诵读,在优美的文字中,让其走进童话世界的情感中去。当然,诵读的形式尽量多样化,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
三、童话开路,用表演形式积极感受童话的形象之美
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想象引导,以及让他们有感情地对童话故事的诵读后,学生对童话故事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这时候,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强烈地萌生出一种要表现的欲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用童话引路,主要就是借助童话故事的形象性、语言的生动性跟学生的强烈表现欲望充分地结合,进而让他们在表现中感受童话的形象美。当然,这里的表现形式,多以表演形式出现,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之中去。通过表演,让他们更好地领略童话故事的思想情感,让他们学得快乐,受到美好人物形象的熏陶。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的时候,在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童话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让一学生扮演狼,让另一学生扮演羊,教室就是当时的环境。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在活泼有趣的故事中,进而不自觉地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学习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四、童话开路,用品读来感受童话的精彩
童话故事在语言上,有着明快的节奏,有着简洁的特性。故而,童话中人物的语言、性格、思想就很具特色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童话开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的语言进行有效的品味。对童话故事中的语言品味,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言素养。例如教学《四季童话》的时候,可以对“春姑娘爱笑,笑出一个暖暖的太阳。春姑娘爱哭,一撇嘴就细雨沙沙……”多加品读,品味这里的“笑”“哭”两个字就很好地体现了春天天气的特色,让学生从这些词、这些句子中充分体会春天的美。
五、童话开路,用练习去强化学习效果
小学生童话故事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34-01
童话以其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深受儿童的欢迎,并被广泛的编入各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根据相关教学研究可知,童话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思维想象能力,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感悟童话故事的真正内涵与意义,是值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突出童话故事想象与幻想的特点
童话是由作者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丰富的幻想以及运用夸张的手法创作而成的,因此其具有想象与幻想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抓住童话作品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想象思维的启发,将学生引领到童话的幻想世界中,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童话朗读,让学生对童话故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引领学生去感悟童话故事似真实幻、亦虚亦实、超越时空限制的幻想氛围。其次,全面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童话故事的真实情感,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创作意图。最后,让学生对某个童话故事的结尾进行改编或者重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思维想象能力。
二、科学处理真实与虚构、现实与幻想的关系
虽然童话故事是由作者的幻想与虚构而成,但其确是对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真切处理童话故事的真实与虚构、现实与幻想的关系。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4次点燃火柴并出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4次幻想,这些情节都是小女孩虚构而成的,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穷孩子被冻死和饿死的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是真实的。这也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现象,同时也是穷人渴望光明与幸福的强烈愿望的真实反映。又如《小猴子下山》,故事虽是虚构,但却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是以小孩子得陇望蜀、顾此失彼、办事有始无终、兴趣无常等常见缺点为创作依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童话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童话的思想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真正的领悟到童话的真实意义。
三、创设童话教学情境
创设童话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有效延伸课文内容,还能让学生提供更开阔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其更好的理解故事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青蛙看海》一文中,松鼠与青蛙一同跃过了无数台阶,最终抵达山顶并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然而故事情节在此就结束了,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故事的空白,提出问题“青蛙经过了重重困难终于看到了大海,此时它会和松鼠有什么样的对话呢?”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根据故事的情境进行对话。如此一来,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调动课堂气氛,还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并深化其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让学生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未必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去努力,那梦想必定不会遥远,并鼓励学生像青蛙一样拥有坚持的信念、树立信心,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童话的内涵
小学童话语言通俗易懂,对小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大多数教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童话教学中习惯侧重文本句意的讲解,经常抓住童话故事中的重点语句大做文章,想让学生抓住理解技巧,让其在简单的文字中理解故事大意。如此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背道而驰。童话故事的受众主要体是儿童,教师不应过多的从自己的观点对故事作出理性的解析与讨论,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自由理解故事内容,而教师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与学生共同进入童话世界,并与其感悟当中的喜怒哀乐,而非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身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与学生的看法与观点难免会有差异,因此,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童话教学是难以一蹴而就的,应尊重学生对于童话理解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在童话教学中自己去品味与思考。
五、减轻童话教学的道德训诫
小学生童话故事范文5
【关键词】美术课堂 创新教学艺术 童话故事
儿童是一个天才的创造发明家,他们好奇好动,富于幻想,求知欲、表现欲和创造欲非常强烈,尤其是他们在画画时毫无顾忌,大胆泼辣,想什么就画什么,想怎样画就怎样画,他们会把天地万物都看成是有思想、有语言的好朋友,他们的作品充满稚拙、夸张和新奇,他们用自己的特殊符号表现了各自绚丽多姿的童话世界。当今,在新课程标准引领下,大多数美术教师已经将新的美术教学理念带入课堂,不仅能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求知欲、表现欲和创造欲和荣誉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满足,还能使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自由翱翔。多年来,我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艺术方式进行了粗浅的探索与尝试。
一、让童话故事走进美术课堂,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因此,童话故事对儿童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他们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我们可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中获得知识和审美的感受能力,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因而,我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通常是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来组织教学,让童话故事走进美术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在欢笑声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作灵感的培养。例如,我在上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3课《藏书票》这课时,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小故事引导他们了解藏书票的来历与作用,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拓印形式,然后再示范用吹塑纸制作藏书票的基本步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我指导他们结合童话故事制作出他们喜欢的藏书票。一堂课下来,学生制作了许多有趣的藏书票。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强,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种联想,多少种造型,他们制作的是自己的童话世界。因此,这种独特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正是唤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最好方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感情的和谐融洽,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二、让学生走上美术课讲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儿童喜欢画画,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创造欲。我经常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造各种形式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画画,提供大的画纸,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想画的画,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丰富的想象力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情感的宣泄和审美的熏陶。小学生在课堂板演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绘画的技能,学会构图、准确造型、用活线条,更能锻炼小学生的绘画胆量,使他们充满想象力的童话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板演不仅能激发小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从而调动更多同学的绘画积极性,又能唤起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我常常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课堂,在板演中通常采用比赛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当学生画完后,我请学生来当评委,举手表决排列名次,评定成绩,并尽量发现其亮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增强这些学生的绘画信心。同时,还可以对小学生“作品”进行现身说法,通过评议比较,既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教育了本人,对其他学生也进行了示范,还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让多媒体走进美术课堂,满足学生的视听欲,发展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我们强调自由表现和大胆创造。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尤其注重感受、体验和游戏等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听一听、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融为一体。在教学时,我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美术课题的信息资料,制作绘声绘色的教学软件,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例如:教学《各种各样的鱼》《可爱的鸟》《鲜花世界》《游太空》《海底世界》《可爱的动物》等耳熟能详的课题,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五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去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造型、表现”的学习。对高年级学生要求运用各种美术语言,以描绘主体造型的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美术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同样,借助多媒体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创造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美术造型要素。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对各种美术素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践,发展小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小学生童话故事范文6
一、词汇选择能力灵动
词汇是构成一切句子、段落、篇章的基本因子。因此,词汇选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风格。童话故事作品的词汇除了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记、能从字面快速理解意思等特征外, 与其他儿童读物相比,它的词汇更加生动、活泼、传神,具有梦幻色彩。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 小河与青草》为例, 弯弯的小河边 青青的小草 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 长得碧绿碧绿的 小河流得更欢了,其中 弯弯的 是从形态方面来修饰, 青青的 碧绿碧绿是从颜色方面来修饰, 紧紧是从动作方面来修饰, 欢是从拟人心理上来修饰。这些生动活泼的词汇组合可以在学生脑海中描摹出清澈的小河与碧绿的青草相互映衬的美好画面, 而学生在长期接触并学习此类词汇后,也会慢慢学会从形态、颜色、动作、心理等层面出发来选择词汇, 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灵动性。
二、造句排列能力美感
词汇组合成句子,而句子排列除了会决定语义之外,还决定其自身所呈现出的文字美感。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 小鹰学飞》为例, 小鹰只好鼓起劲儿,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 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如果尝试将 飞呀,飞呀的位置进行调整,将其中的部分语序更改为 小鹰只好鼓起劲儿,飞呀,飞呀,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小鹰急促地喘着气那么,调整过后的句子从字面意思上看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假如对比 向上飞。 飞呀,飞呀与 飞呀,飞呀,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就不难发现,前者连用三个 飞字所造成的紧张感与连贯性比后者更强烈。由此可见,造句排列能力将会影响语言表达的美感程度,而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中的童话课文来逐步培养自己的语言营造能力,从而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出彩。
三、文段组织能力逻辑
文段组织能力指的是将词汇、句子集结成段,它会对文段的整体逻辑产生很大的影响。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 狐狸和乌鸦》为例,在狐狸诱骗乌鸦的整个过程中,它的行为动作经过了 狐狸馋得直流口水他眼珠一转狐狸赔着笑脸说狐狸又摇摇尾巴说狐狸叼起肉, 一溜烟跑掉了 五个阶段,其所呈现的诱骗过程是 动了诱骗之心思考诱骗初步诱骗加大力度诱骗诱骗成功后逃脱,这一逻辑方式与一般情况下的诱骗过程相吻合。 又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 猴子种果树》,猴子在不断更换它所栽种的果树时经历了 等着将来吃梨子拔掉梨树, 改种杏树拔掉了杏树, 改种桃树拔掉桃树, 改种樱桃树一连几年都没有栽活什么树也没种成的过程,这条线索将猴子种树的整个过程都非常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般来讲,对于线条如此明朗的童话故事,教师在开讲时也会参考这一线索。总的来讲,由于童话故事本身就以故事为载体, 这就决定了童话故事必须用严谨的逻辑来提高故事的精彩性与完整性。由此可见,学生在品读童话故事时, 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四、语义陈述能力清晰
要想使语言出彩,首先必须保证语义陈述的清晰度。 因此,提高语义陈述能力也有助于语言表达的精彩性,而童话作品的语义是清晰无误、通俗易懂的。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 乌鸦喝水》为例,文章篇幅虽然只有短短不到 150 字,却清楚地讲述了乌鸦想办法喝到水的过程。对其研究后不难发现,一是语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二是避开了对其他无关紧要事宜的描写,比如乌鸦的心理过程、乌鸦当时所处的地理环境、瓶子及水的特征等。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紧扣中心,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语义表述的清晰度。
五、感情抒发能力饱满